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從中西方看電影和音樂的差異

從中西方看電影和音樂的差異

發布時間:2023-05-27 03:01:53

⑴ 中西方音樂的區別

1、音列的不同調

東方音樂主要是五聲調式,宮、商、角、徵、羽,清音多。西方音樂主要是用的大小是七聲,1、2、3、4、5、6、7,其中4、7是兩個半音,所以出現濁音。

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是兩個大的概念范疇,東方音樂包括很多國家的音樂,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好多別的東方國家的音樂,不同國家的音樂由於調式構成的不同,在聽覺上有很不同的地域特色;西方音樂也包含了很多國家的音樂,來自德奧、法國等不同國度的音樂各有不同。

2、流行音樂差異

國內流行音樂市場存在的流行誤區。我們的國內流行聲樂停留在非常非常淺表的聲樂虛動,這類流行聲樂波段的最大特性就是波度低糜,脈動平實。

從深層說就是要通過數次的神經脈動磨合,才能在記憶神經里對這類聲波的脈動波進行強迫式接納。所以這類流行聲樂波命名為『神經被動式脈動聲樂波』。

西方的流行樂:西方流行樂它最大的聲樂特性就是聲樂波與人的神經傳導相接近,當我們在那種聲樂中呆久時,我們就難免跟著那種聲樂來調整我們自身的神經動感節奏,也就難免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來。所以這種聲樂波命名為『神經強迫式脈動聲樂波』。

3、兩者的古典音樂不同

中國傳統音樂注重呼吸,西方古典音樂注重節奏。兩者在技術上的最大差異在於音調和演奏方式。在藝術層面上,中國傳統音樂主要表現儒家思想、道教思想和佛教思想,強調理解的智慧。西方古典音樂強調美學和功能性。

西方國家的古典傳統交響曲最能反映西方人的思維方程。西方交響曲的人聲波由幾個不同的音色推進,分成幾個片段,並溶入模擬生物的自然聲音中。微妙起伏的器樂,能將觀眾從當下的混沌中帶走,稍作延續,使人們的思維逐漸趨於理性。

(1)從中西方看電影和音樂的差異擴展閱讀:

中國音樂的特點:

1、從音樂的構成上來說,中國音樂是以五聲調式為基礎的音樂。所謂五聲調式,是由指宮、商、角、徵、羽這五個音組成的調式,類似於簡譜中的1、2、3、5、6。民族音樂中的六聲調式和七聲調式是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中國傳統音樂一般都是由五聲音階寫成的,如民歌《茉莉花》、《小河淌水》、《五哥放羊》,器樂曲.《.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等。過去經常有人把唱歌不準的人稱為《五音不全》,這里說的「五音」就是指五聲調式中的這五個音。

2、在音樂的表現形式上,中國音樂注重音樂的橫向進行,即旋律的表現性。與中國的書法、繪畫等藝術一樣,在藝術風格上,中國音樂講究旋律的韻味處理,強調形散神不散。傳統的中國音樂作品在旋律進行上常常以單旋律的方式進行,對和聲的運用較少。

如人們熟悉的中國古代的十大名曲,基本上都是某一種樂器的獨奏曲目。合奏音樂一般用在宮廷典禮、宗教儀式、迎神賽會等大型場合,這與講求和聲效果的西方音樂是有較大區別的。
再次,中國傳統音樂與舞蹈、詩歌等姊妹藝術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古代,音樂一般都離不開舞蹈,如遠古時期的《六代樂舞》、唐朝的歌舞大麴以及唐宋以後興起的戲曲音樂都體現了音樂與舞蹈結合。

⑵ 中西方電影音樂的特點和作用大神們幫幫忙

電影音樂首先是一種音樂。它不同於其他音樂是因為它是要 體現影片的藝術構思和創作,它成為電影這個綜合藝術的一個 有機組成部分。 電影音樂由於溶入了電影以後,在它的表現 形式上也發生了相應的較大的變化。具體表現在: (1)電影音樂的創作和構思必須根據電影的創作要素, 使電影音樂的聽覺形象和畫面的視覺形象完美融合,體現導演 的總體構思和美學欣賞原則。 (2)電影音樂根據影片劇情和畫面長度分段陳述間斷出 現,並受電影蒙太奇的制約,曲式概念有了新的發展。 (3)電影音樂改變了以前音樂必須用「樂音」構成的傳 統觀念,和電影中的話語、音響等結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陳述 的結構。 (4)另外,電影音樂的演奏、演唱必須通過錄 音、洗印等一系列電影製作工藝,最後通過放映影片才能體現 它的藝術功能和效果。 電影音樂按照在影片中出現的方式分 為現實性音樂和功能性音樂。 電影音樂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1)能通過電影音樂突出影片的主題,達到歌頌主題思 想,幫助觀眾明確電影的思想意義。 (2)用音樂來加強劇中人物的動作、思想和心理活動 等,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立體化,更加鮮明動人。 (3)推動和幫助劇情的進展、延伸情緒等並起到連貫作 用和加強蒙太奇的組接作用。能用音樂和歌曲把一些原來分散 的鏡頭組合成完整的有關聯的藝術整體。 (4)描繪自然生活,描繪時代空間,描繪民間民俗,描 繪地方風貌,能引起觀眾對時間、空間和環境的聯想。 (5)擅長用節奏和速度的變化來處理和改變影片的節奏 和人物的動作、心理活動,對刻劃人物性格起很大作用。 (6)通過聽覺感受使觀眾的心理感覺上形成視覺形象、 聽覺形象的立體感,因而使銀幕形象更豐富、生動、真實,大 大加強了電影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⑶ 從西方電影與音樂看中西文化差異

電影「刮痧」講述的是一個在美國生活了八年的中國家庭,因為孩子的一次意外發燒,不懂英文的爺爺就用了中國傳統的刮痧治療發為小孫子治病,後在醫院里被護士發現了因刮痧而留下的血痕,懷疑是其家人虐待孩子所致。在法庭上,孩子的父親許大同因為無法解析刮痧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治療法,又因為律師的曲意刁難,許大同終被判決與孩子隔離,並且搞得失去了工作、朋友和與妻子分居。
許大同一家在美國的遭遇,雖然可以說是一次意外,但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華人在外國生活的種種不適,而這些不適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西文化的差異造成的。
本部影片里也通過一些例子來反映了中西文化間的差異。如在故事開頭,許大同因為自己的兒子沒有向老闆的兒子道歉,便用手打了自己兒子一下,老闆看了覺得不可思議,而大同則覺得這樣做是愛兒子、尊重老闆的表現。中國一直以來都有「打者,愛也」傳統,父母總愛把兒女當成自己生命的延續,希望他們將來有出息,達成自己的心願,光耀門庭。而一旦兒女有什麼行差搭錯,便有了恨鐵不成鋼的奮亢,輕則責罵一番,重則訓之以鞭棍。於是,在中國人眼裡看來,對兒女的每一番責罵,每一記鞭打,都浸透了父母對子女的愛,對子女成材的殷切期望。而這種行為在西方人眼裡卻是很不可思議。西方國家講求的是民主,講求的是自由,這種民主和自由不但表現在民族、種族、及階層上,而且也存在於廣大的家庭中。在西方家庭里,不論男女、不論年齡大小,每一個成員都是平等的,每一個成員都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權利。尤其是對於未成年孩子,西方國家更是通過一系列的法律來保護未成年人的平等權利。無怪乎,在醫院里的醫生一發現孩子背後的血痕就馬上通知法院將其父親許大同起訴了。
「刮痧」這部影片的重點主要是放在圍繞刮痧是不是中國的一種治療法而舉行的兩次聽證會上。但對於刮痧這種認識上的差異,與其說是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異,不如說是因為美國人的無知更好些。而申辯過程中,又出現了控方律師對於西遊記的錯誤理解,以及許大同妻子簡寧分娩出現危險時說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而被視為「野蠻」,不尊重孩子生存權利的行為。這兩個例子都是控方律師為了打贏官司而別有用心地進行曲解的,這在影片後面的情節里都作了解析,所以並不能用來說明中西文化的差異。但是影片本身的打官司這一事件已經表明了美國是一個法治的社會。在西方社會里,法律存在於每一個角落,每一種糾紛都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而每一件事實都是要講求證據的。中國人比較看重的是人情冷暖,尤其是對於親情特別看重。從許大同偷送兒子到機場與即將回國的父親見面,到最後在聖誕之夜打扮成聖誕老人爬上十層的高樓送禮物給兒子,都可以看出他們一家對親情的重視。但是生活在一切都講求法律的美國社會里, 許大同縱使愛子心切,但由又無法拿出證據來證明刮痧是中國的傳統治療法,最終還得被判決與自己的兒子隔離。
很多人都愛談"中西方文化的溝通有多麼難"這個話題,覺得主要是由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造成的。其實,構成兩個人種無法溝通的真正問題恐怕不是什麼中不中西不西,而是文明不文明(或者說人性不人性)的問題。如影片中許大同打兒子說是愛兒子的表現,但其實是缺乏文明的。他大可以通過其他的途徑來教育兒子,而不必非得出手才行。又如法院判決許大同與他的兒子進行隔離,雖然缺乏一點人情味,但是從依法辦事的角度來看,法院的判決無疑是正確的。而作為一個文明的國家,也只有通過建立起健全的法律制度,依法治國,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所以,看了「刮痧」後,覺得真正需要討論的應該是中西方文明的比較差異。當有一天,中國的國民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家都成了文明人了,就會發覺其實與西方人並沒有什麼差異,覺得自己已經成為一個世界人了,那就真要祝賀中國人的蛻變了!

⑷ 中國電影與外國電影相比,差在那裡 從畫面、音效、創意等概述一下

額 , 不是學電影專業的 ,不太懂, 我講一些我自己感覺到的吧,希望能幫到你。
1.從中西經濟發展程度來看,由於在經濟沒有達到相同的高度,所以對精神文華殿需求層次也自然要第一點(這個點是從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來看),當然你也可以用馬斯諾需求層次李坤來看待這一問題。所以,對於電影精神深度,思想內涵來說,通常也是不及西方的。
2.由於中國人思想真正開放的時間,其實還是比較短的,所以對於一些木已成舟的社會現象,或國際趨勢不能正確的對待和接受。這就決定了中國電影的發展方向,相對較窄,不能發掘出具有新意的觀點和創作理念,也就是說,作品缺乏前瞻性。
3.從畫面來看,平時看電影也能知道中國的拍攝,剪輯技術明顯和西方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當然這也是由於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產生的。而且,從我自己看了許多電影的角度來看,中國特別是對於需要處理的特技效果的技術比較差,舉個例子,《阿凡達》中國明顯做不到那麼好的視覺效果。
4.音效的話,我個人沒太聽出太大差距,(可能是我不專業把,我覺得中國有些電影的音樂也還不錯)
額 我覺得的就這么多了 不專業啊 不專業 只是希望對你有幫助。。。。講的不好不要怪我,,,我也是半吊子水啊!!!

⑸ 淺析中國音樂與西方音樂的風格差異

一、旋律線條演奏不同

1、中國音樂:中國音樂的主流以「線」性為主要表現手段,以表現曲調為主,屬於單音音樂體系,旋律直接生成於詩、詞、曲聲韻的音響色彩。

2、西方音樂:西方音樂的旋律性多是建立在和聲,復調等多聲音樂表達基礎上的。

二、結構不同

1、中國音樂:我國音樂在長期實踐嘩遲頃中逐漸形成一種集體潛意識,因而和諧美成為我國音樂的重要特徵之一,結構上講究均衡、對稱、平穩,以達到內與外的有機統一。

2、西方音樂:西方音樂在很大程度上是三段體的產物,即A-B-A,單三部曲,復三部曲,迴旋曲奏鳴曲也都是ABA的結構。

三、意境不同

1、中國音樂:中國音樂大多是寫意的作品,往往用虛擬含蓄的手法表現對象,更注重神似,雖然亂陸不像西方管弦樂那樣豐滿厚重,但卻給人以豐富的想像空間。

2、西方音樂:西方人追求個性解放,把它視為不可侵犯的個人權利,旦圓在音樂藝術中,這種建立在個性解放基礎上的情感表現獲得了廣闊的天地,排斥過渡的情感表現,要求冷靜約束,反對膨脹的主觀意識,提倡客觀穩定。

⑹ 你覺得中國電影配樂與歐美的差距有多遠

各有千秋,不一而足吧,主要還是看觀眾們是否認可。還有就是和影片的匹配性,配樂單拿出來欣賞可能體驗會非常棒,但是還要配上影片的背景可能未必好,它們是成套存在的,相輔相成的。所以並無可比性。

⑺ 從藝術歌曲上看中西方音樂審美差異

人們常說“藝術無國界”,但是在不同的審美觀念下,藝術還是有它自己獨特的風味,一千個人的眼中就有一千種對藝術的體悟和理解。中西方各有其不同的社會土壤和文化環境,西方審美形態習慣於分析,中國則習慣於綜合,這種思維與表達方式的不同,也導致了中西方音樂上的差異。

中西方音樂差異的實質是文化的差異,主要是由中西音樂所發揮的社會功能和所承擔的文化角色不同所導致的。因此,中國藝術歌曲與西方藝術歌曲這兩種不同思想文化體系下音樂形式的美的體現也是有所不同的。

一、中西藝術歌曲比較

在《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詞典》中,“藝術歌曲”被定義為“一種由專業作曲家創作且與民歌相區別的,具有嚴肅藝術意味的歌曲體裁”,在《新哈佛音樂辭典》中,“藝術歌曲”被進一步解釋為“是作為室內音樂會目的而創作的歌曲,以區別於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傳統上是為詩歌所譜寫的音樂,歌詞具有很強的文學性,而且與大多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藝術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制定創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興發揮改寫而成”。西方藝術歌曲源於19世紀在德奧時期的浪漫主義歌曲。而中國藝術歌曲,從一開始是以借鑒外國藝術歌曲的表現手法為基礎進行創作的,同時又注重與我國的民族語言、民族氣質和民族情感表達方式相結合。按一般意義上的界定,中國藝術歌曲是西樂中融產物,迄今在我國只有近百年的歷史。中國近代藝術歌曲的誕生一方面是受西方藝術歌曲的影響,而另一方而應歸功於前世液中國的新文化運動。在新文化運動以後,一批具有國學功底,在創作上崇尚個性、自由和感情表達藝術思潮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相結合,成就了中國的藝術歌曲。從總體上來講,藝術歌曲是詩與樂高度融合的音樂藝術載體,既包含有詩意的文學成分,又具有強烈的音樂本體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因此,中國的藝術歌曲如同堅忍的中華民族,具有高雅、細膩、含蓄、理智的性格特徵,常常用音樂語言描寫外在的環境和氣氛,歌曲曲調清新優美悠長,詞曲的結合如同中國的國畫,音樂與中國詩詞的結合表現出一種語言的音樂性,營造出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美。

20世紀初產生的中國近現代藝術歌曲是我國音樂文化中的瑰寶,中國藝術歌曲自誕生發展到今天,在中國返早的各歷史時期都產生過一大批受到當時人民群眾歡迎的作品,並且這些作品大多數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豐富的內涵,形象地反映了所處時代的現實生活與思想情感。現實主義的創作思想一直是我國作曲家創作藝術歌曲的主導思想;借古喻今,反映時代以及對祖國大好河山與美好生活的歌頌贊美,始終是中國藝術歌曲創作的主要題材。早期的趙元任、黃自等人在藝術歌曲方面的創作實踐,就以民族性為目標,不斷吸收西方優秀文化、借鑒西方作曲手法,大膽實踐中國藝術歌曲創作的民族化。所以,力求創作出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藝術歌曲是近現代我國作曲家所追求的方向。在中國藝術歌曲民族化上,“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繼承和發揚中外優秀音樂文化遺產和寶貴經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民族審美情趣等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的同時,學習和借鑒國外的音樂創作技法和經驗,從中獲得豐富的音樂創作養分和靈感。羅藝峰教授曾將中國藝術歌曲的性質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帶有明顯的室內樂性質、趣味高雅而內在、是創作而非民歌、形式精緻而規模不大、演唱聲音修煉而有控制、具有詩性的境界和深刻的情感以及個人性的表現與美學慧物追求。並指出中國藝術歌曲之“人的發現”是其哲學化存在的根本;“內在性”是其美學品格要素;“小敘事”是其創作的出發點;“精緻”是其雅文化的表現。

中國人講求含蓄,在音樂表達上也是如此。總體上來說,中國音樂的創作喜好將主題思想放在最後,正如一句詩中描寫的那樣,“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而西方音樂講求豪放,屬於開放式的風格,一開始就出現主題,然後再慢慢闡述具體內容,有震撼力。

在整個西方文化中,還沒有哪一個人物能夠像耶穌基督這樣在藝術中得到如此多的表現。在音樂而言,博愛、寬容、謙卑中透著堅毅剛強,為人類無私奉獻的耶穌基督,成為一代代音樂家著力表現的一個美學意象,成為音樂中一個永恆的審美理想。

西方自古希臘音樂體現為對音樂結構的動機、樂匯、主題、樂句、樂段及各種曲式、各種體裁探索的肇端。即探索它們本身的意義和它們在結構中的作用,探索它們的表現能力等等,側重於從音樂結構的內部來研究音樂,探索音樂的表現力和音樂的美學。因此西方藝術歌曲內容明確、技法簡練、創作快捷且直抒胸臆,它能快速捕捉瞬間情感,使一部個性鮮明的音樂作品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並生動、感人。

形式邏輯在希臘發端後,大大地推動和影響了西方哲學與科學的發展。正因為希臘 形式邏輯較為發達,因而西方後世音樂藝術的曲式進入專業創作後就得到了有意識的發展,有一段的民歌、民謠,有單、復二段體和三段體曲式,有迴旋曲式、變奏曲式、奏鳴曲式。不僅有各種各樣的體裁結構,而且還善於適中地運用各種形式去表現各種情感、思想、內容。

二、中西方音樂審美差異

風俗習慣、歷史典故等文化壁壘是文化差異的有形的外部表現。而其內在的、無形的表現則是由於民族心理原型差異。在西方,人們更多的傾向於一種意識形態,即宗教和神學。所以,神秘的宗教便成為西方古代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西方文化從本質上講就是宗教文化。而在審美方式上中國在古代審美思維方式上是 “貴悟不貴解”,主張審美主體要進入“悟”的心理狀態去體驗美和創造美,要求審美主體在“心與物會”、 “情與景合”的渾然統一中,去體悟宇宙萬物的生命意蘊和美的性質。

具體的中西方音樂審美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西方由於音樂地域、民族以及時代的差異,所以中國音樂美學和西方音樂美學也存在著差異。

中國的音樂美學思想的源頭是儒道兩家提出的音樂美學思想,皆由春秋前萌芽狀態的諸多音樂美學觀點發展而來。中國兩千多年的音樂美學發展史,一直都是以儒道兩家音樂美學思想為主流。既追求音樂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人與宇宙的和諧統一,又強調“洪天音真”。反對束縛人生、束縛音樂。所以中國音樂的審美標準是有情感而不狂放,有慾望但卻含蓄。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對中國音樂的營造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音樂追求意境深遠、模糊朦朧,以含蓄、淡泊、空靈為上品,以抒情為主和追求意境深遠為特徵。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美好的意境可以給欣賞者留下美好的想像空間,帶來思想上的深化和情感上的升華。 而西方美學發展過程中則主要有兩大思想流派,即“他律論”和“自律論”。所謂“他律論”強調的是音樂的美受音樂形式之外的(包括情感社會)影響,它強調一種內容,內容決定形式,即情感音樂美學;而“自律論”正好相反,它強調音樂的美僅僅來自音樂自身,內在的要素決定音樂的形式美,強調音樂的內容。

2、從音樂作品特點的比較,中西方因思維方式不同,在音樂上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簡而言之,中國為“一曲多用——重再創;西方為專曲專用——重原創。”“一曲多用”是以尊重原有作品的風格和原有欣賞習慣為價值取向的,創作中僅將某“基本曲調”稍加變化,可賦予該曲以新的內涵。“專曲專用”則以作品的個性為追求目標,無論在作品的形式上還是在創作技法上,均以不重復別人、不重復自己為原則。

3、從音樂作品的創作方式上看,中國與西方的創作也有所不同。

中國傳統音樂作品的創作方式,具有集體性,一二度創作的一體性等特點。所謂集體性,是指作品中所凝聚的勞動不是某一作曲家的個人行為。所謂一二度創作的一體性,是指創作時,作曲家是歌唱家或演奏家於一身的。作曲的同時也就是歌唱或演奏的過程,沒有一二度創作的分工,具有極強的即興性。而西方音樂作品(主要指西方專業作曲家的作)的創作方式,具有個體性,一二創作分離的特點。西方音樂作品屬於作曲家個體勞動而為,體現出濃厚的個性特徵。同時,在一二度創作上呈分離狀,即作曲家的創作僅僅是完成樂譜而已。

從審美觀念來觀察中西方音樂我們發現,中國音樂講究作品的意境、氣韻,強調創作的神妙,風骨,注重表現的含蓄、婉轉,喜好藝術形式的中和適度。而西方音樂一開始就帶有濃重的宗教氣息和道德教化色彩,表現形式較為固定,常給人一種庄嚴肅穆的神聖感。隨著其自身的發展,西方音樂逐步加入上生活氣息和現實性,對感情的表達直白、激烈,具有強烈的情感表現能力。到了20世紀,西方光怪陸離的音樂現象已很難被人理解和接受。但是,中國的藝術歌曲創作將中國詩歌文學、中國民歌與歐洲傳統技法、中國傳統音樂技法,現代創作技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和風格的藝術歌曲。歐洲藝術世界此時受到東方文化的滋潤並逐步滲透到歐洲的文化情趣和生活之中,而歐洲作曲家對中國音樂的興趣,也開始從異國情調與題材上表現了出來。打開了西方人的文化視野,掀起了一股“中國文化熱”。

總之,隨著文化發展的日益國際化,多元化,追求多層次、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已成為社會時尚,具備時尚品位、典雅風范的藝術歌曲其審美價值逐步受到人們的關注,使得藝術歌曲在人們精神享受空間中得到了空前繁榮。由於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帶來音樂創作手法及審美觀的差異,我國藝術歌曲創作是在與歐洲文化的不斷碰撞中交融,借鑒西方音樂精髓的同時,充分肯定其本土性,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逐步的借鑒、進步。

⑻ 從電影和音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英語研究性學習報告)可以全用中文

電影折射中西文化差異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進程,當今世界各種文化逐漸融合,但彼此間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中西文化作為人類整體文化具有其一致性,但在其發展路徑上確實存有諸多差別。本文將透過電影這一文化載體討論中西文化間的一些差異。由此學習西方發達國家文化的優秀之處,並且保留傳統文化的精髓,處理好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

關鍵詞:電影 文化差異

電影是一個很好的文化載體,是反映了文化方方面面的一種媒介。電影很像一個容器,它可把人生中的各種滋味都納入其中,作為現代人去表現對對過去日子的總結,對現在生活的理解,對未來發展的嚮往。

1.自由和民主——《勇敢的心》VS《英雄》
在課上看的由梅爾.吉布森主演的《勇敢的心》,這部攝於1995年的好萊塢電影,將公元十三世紀的蘇格蘭人民大起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搬上銀幕,以宏偉壯闊的氣勢為影片贏得了史詩巨片的稱號。在影片中我們看到蘇格蘭的山脈、森林和村莊,凄婉的風笛和蘇格蘭人民在貧困痛苦中發出的反抗的凄厲的呼號,真切地感受到了歷史。
片中主角華萊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英雄,他的心向著獨立和自由,在斗爭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雖敗猶榮,不禁讓人想到我國古代荊軻刺秦的故事,所謂的藝術大師張藝謀根據這一題材拍攝的電影《英雄》,雖然在票房上獲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他所表現的英雄到最後還是屈服於統治階級。影片的主旨是秦始皇統一中國是順應生產力發展的,是正確的。在這樣一個前提下,所有英雄們的反秦活動都是愚昧的,無名在最後意識到了錯誤,甘心死於秦兵的亂箭下。與之不同,在《勇敢的心》中,統治者始終是小丑的身份出現,他們用各種見得人或者見不得人方式維持自己的政權和誇大自己的勢力范圍。人民永遠都是他們的羊圈裡的羊。所以電影中把權力階級搞得比較猥瑣是順應人類發展的潮流的,殺死狗官都會讓人覺得解恨,節日般慶祝。如同巴赫金所說的,「與官方節日相對立,狂歡節彷彿是慶祝暫時擺脫占統治地位的真理和現有的制度,慶祝暫時取消一切等級關系,特權,規范和禁令。這是真正的時間節日,不斷生成,更新和更替的節日。它同一切永恆化,一切完成和終結相敵對。它是面向永遠無限的未來的。」
在《勇敢的心》中,殘暴的英格蘭國王殺了華萊士的父親、哥哥、愛人。華萊士不是戰爭狂人,沒有戰爭癖,他是被一步步逼成英雄的有。而在《英雄》中,無名、殘劍、飄雪等人精心計劃的刺秦變得毫無意義,刺秦之前那麼多人做的那麼多的事都變成了愚昧的人做的愚昧的事。我們的唯物主義歷史課本說,人民群眾是歷史車輪的推動者,而不是由僅僅幾個大人物決定的。的確,在《勇敢的心》中有很多士兵征戰的場面,還有華萊士獨自出征被捕的鏡頭。但是,在《英雄》中,歷史被幾個大人物操縱著,其他小人物小百姓連扔塊石子的機會都沒有。什麼是英雄?英雄不僅是指為了某種事業能夠英勇死去的人。英雄還要有人格魅力,有魄力。華萊士算是個英雄,死之前還高呼自由,讓人激憤萬千。而《英雄》中無名也死了,但死之前他承認了錯誤,承認了自己不懂歷史發展規律,但懂了之後又太遲了,按照法律秦始皇要殺他,一個所謂的英雄就這么窩囊的死去。

2.愛情觀——《喜宴》透視婚姻與愛情
同性之愛也是愛情的一種,但它包含了更多的矛盾與沖突。近年來蜚聲國際影壇的華人導演李安,在第78屆奧斯卡上憑借這一題材的《斷臂山》獲得了最佳導演獎。在1993年他就導演了相同題材的一部電影——《喜宴》。
在《喜宴》中,李安就藉助這個題材向我們展示了東西方文化中的一些明顯差異。電影一開始就介紹了旅美華人偉同在美國的紐約曼哈頓區生活,他和他的同性愛人西門過著自由快樂的生活。他們兩人在早上親密吻別,對於鄰居的注視他們視而不見。但可以看到注視他們的人驚恐和鄙視的眼神。這就向我們展示了在美國文化背景下同志的生活環境,即便沒有太高的地位,但也沒有人來制止你的行為。但是反觀中國的同志們,絕沒有人敢毫無顧及地在光天化日之下「親密」。這樣的文化差異就給予後面影片的矛盾和碰撞展開了鋪墊。
在電影里,作為偉同的父母,一對傳統的中國老夫婦。表現出了東方的婚姻觀: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於是偉同的父母不遠萬里來到了美國,要為他們兒子的終身大事「操心」了。為了應付偉同父母的這次行動,偉同決定和威威假結婚。故事發展到這里,文化的差異又開始了:在美國人的眼裡,結婚是浪漫的事情,可是在中國人的眼裡結婚是「面子」的事情。在中國領了結婚證還沒有完全算是結婚,要擺了喜酒才是大功告成。本來以為按西方方式結婚就算完事的偉同,卻因為父母需要「面子」只得按中國人的傳統在美國舉行一場婚宴。
偉同和威威婚後,威威懷孕了。西門知道後,和偉同發生了爭執和沖突。在西門看來,作為自己愛人的偉同是不能也不應該和異性發生關系的,這是不道德的,是不可容忍的。而偉同卻覺得只要他的心屬於愛人就好。這就使電影到達了高潮,表現出東西方人愛情觀的巨大差異。這不僅在《喜宴》里有所表達,在《魂斷藍橋》、《紅與黑》、《簡愛》等許多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裡都有關於西方國家的愛情觀的描述。也許這就是在不同文化熏陶下建立起來的思想,是無法輕易改變。
影片的結局是,偉同的父親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而西門、偉同和威威決定共同生活。鏡頭在他們三人目送偉同父母離開結束,兩個老人離去的背影成為他們三人心中的痛。電影留給我們無盡的思考空間。當我們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父母在不遠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勿管他人瓦上霜,只掃自家門前雪」許多這樣充滿了「仁義」與「自私」的矛盾的道德教育里生活了一代又一代,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之後,我們該如何看待我們的文化?如何看待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生活著的我們?如何看待我們熱情歌頌的愛?

3.道德觀念——婚外戀之《一聲嘆息》&《廊橋遺夢》
道德一詞在我國古代的解釋是:「道」 ,即道路,引伸為原則、規范、規律、道理的意義。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德」,就是實行某種原則,心中有所得。按莊子的理解,「物得以生為之德」,強調天地萬物的自然本性。在古代中國,這種建立在內心規則、信念基礎之上的道德理解,體現了對道德的形而上思考。但是由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道家的思考失卻了主導社會的機會。在儒家,雖然其道德思考具有某種程度的形上性,但其道德從根本上來說是從家庭人倫出發的,再加上其道德實踐中注重人倫之「禮」,因此,儒家的道德從本質上說是注重現實社會的倫理道德。
與此不同,在西方從古希臘到中世紀,再到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以希臘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為標志的西方文化,要麼對人進行類的抽象,以理性作為建立道德大廈的基礎;要麼對個體作「超越的突破」,將上帝作為個體永世追求的道德目標。因此與古代中國以儒家道德為主體的倫理性道德不同,西方的道德是建構在對人性的抽象和超越的基礎之上的,它是抽象的,是形而上的。這種缺乏以家庭為背景的人倫之理的道德,形成了與中國倫理性道德的明顯分野,也構成了西方道德的實質和核心,是西方社會發展至今的原始動力,也是解釋現今西方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主流和種種社會矛盾的最本源性的、最權威的典章。
傳統的倫理精神會不自覺滲透,在中國,由於受傳統倫理道德影響,《一聲嘆息》中表達的是應該保持傳統的婚姻家庭,即使愛情並不是婚姻的基礎,婚姻當中還是應該由親情和責任佔主導地位。雖然該片沒有對當事人作任何評判,只是盡可能客觀地講述,但是以另外一種方式苦口婆心勸戒觀眾,表現婚外戀的累與苦,結局處更像是在警告:婚外戀這東西只要一沾上,就是沒完沒了。而西方人崇尚自我,以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為發端,西方的藝術作品並不迴避人的慾望和本能。《廊橋遺夢》描寫的也是婚外戀,男女主角四天的戀情被描繪得甜蜜美滿、充滿激情,兩人長久的相思以及心靈上的痛苦構成了藝術上凄涼的美、古典式的悲劇美,使得《廊橋遺夢》帶有古典浪漫主義的味道。《廊橋遺夢》受到了許多人的青睞,在一定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已婚男女短暫的共同生活也變得可以理解,也就是說,已婚男女愛異性的自由的,是可理解的,是有權力的。雖然兩部影片都以主人公回歸家庭作為結局,但是觀眾還是可以看出在中西方道德觀念的影響作用下兩者對婚外戀的態度是有差異的。

電影就像一個世界文化的大熔爐,僅僅通過對這幾部電影的粗淺探討雖然還遠不能深刻地反映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但是電影的直觀性及其文化效應使得它具有多方面的不可替代的社會文化價值。
中西音樂文化比較
音樂如同語言一樣,具有很強的民族性,隨著民族、地域的差異,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就像不同語言之間語法、詞彙的諸多差異。中西方音樂是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的,這與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是分不開的。音樂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類文化地域性差異形成的時候,音樂的差異性也就隨之產生。
前人定義音樂的形式是音樂活動在其無數次重復後所逐漸形成的技巧、結構、程序和模式,是音樂藝術高度發展的一個標志。而文化,則決定著生命是以何種方式,遵循著何種軌跡進行運作並做出物化表現的。因而要想使音樂充分展示出其固有的活力,只有藉助文化這一藝術原創力的沖擊才有可能。
越是高度發展的音樂,我們就越是有必要將其與最初創造它的文化、生命相接通,本文就僅從中西音樂的調式、織體和節奏等方面的細節特徵,來探視一下它們與中西文化差異的深層聯系。
一、中西音樂調式的差異
專業術語:「西方音樂體系調式構成的基礎是四音音列。包含兩個全音音程和一個半音音程,有3種不同樣式的四音音列。由這3種不同的四音音列可組成12個調式,這些調式被稱為「中古調式」或「教會調式」。後來,歐洲經歷了文藝復興時期,在專業音樂創作和民間音樂中愛奧尼亞調式、利底亞調式和混合利底亞調式逐漸合為一組,演變為自然大調,伊奧利亞調式、弗利及亞調式和多利亞調式也逐漸合為一組,演變為自然小調。並由於自然大、小調相互滲透,又逐漸形成了和聲大、小調,旋律大、小調。」
「而中國音樂的調式構成的本質和特徵是五聲性,其構成的核心是三音小組。這三音小組共分兩類,第一類由大二度和小三度構成,第二類則由兩個大二度構成。第一類三音小組在這個音樂體系中具有典型意義,因為這是它所特有的。此類三音小組又分為兩種,第一種的結構是小三度在上方,大二度在下方,第二種恰好相反。由這兩種三音小組進行不同方式的組合,可構成宮、商、角、徵、羽五種五聲調式。」
這兩種調式比較而言,五聲體系和七聲體系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前者比較單純、質朴、簡潔,後者比較復雜、豐富、精緻;前者適合於表現明朗、剛勁、粗獷的風格,後者適合於表現細膩、婉曲、華麗的色彩。但這個差別僅僅具有風格上的意義,而不具有判別高下、優劣的能力。復雜的、精緻的不一定就好,就先進;簡單的、質朴的不一定就差,就落後。然而,中國古代並非沒有七聲音列,自先秦起,中國即有許多樂器(如古琴、古箏等)能夠演奏七聲音列。甚至連十二音音列也已經早在先秦即已出現,比西方的十二音體系要早1800多年。就是說,在中國音樂活動中很早就已出現七聲音列和十二音音列,但中國音樂並沒有選擇它們,而是選擇了五聲體系。
而中國文化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一種相反的傾向:疏曠、單純、簡潔和明快。中國人不喜歡拐彎抹角,不喜歡繁瑣論證,無論在學術上還是在藝術上,他們都盡可能的直截了當,追求頓悟見性,洞察本質,總是力求用最少的文字來表達最多的內容,以最少的筆墨來製造最動人的韻味。返樸歸真,確實是中國人生活的最高旨趣,也是中國人藝術的最高旨趣。
西方人之所以追求細致、縝密,中國人則追求簡朴、單純,是因為這兩種傾向各有其不同的文化本體,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張力。簡單地說,西方文化是以知識為本體,中國文化是以生命為本體;西方藝術的功能張力是娛人,中國藝術的功能張力是娛已。比如學術研究,西方是重在體系的完備、邏輯的嚴密、證明的充分,因為他們的成果是有待於外部實踐的檢驗,有待於對方(讀者)的被說服,並且只有在其成果被驗證、讀者被說服中才算實現了自身的價值。而中國學術所重的則是對事物的直覺把握和洞察的深度,所以它往往只是寫出思考的結果、問題的結論,而很少去作邏輯的推理或事實的論證這些中間過程。中國哲學始終以語錄體形式著述就是最典型的例證。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在中國學者看來,他只要把自己所體認到的東西寫出來就夠了,他不需要說服讀者。中國學者對讀者當然也有自己的期望,但這期望不是被說服,而是能引發他們作同樣的體驗和感悟。而且,盡管有期望,卻並不執著,也不勉強,因為他們的學術研究、學術著述本身就是自得、自足的。重視證明,追求說服力,所以西方人的思維趨於細致、縝密;而著眼個人的領悟,內心的會意,則自然趨向於簡朴、單純。中國音樂之所以沒有選擇七聲音列和十二音音列,而獨獨選中了五聲系列,應該正是出於這樣的文化底蘊和美學追求。
二、中西音樂織體的差異
專業術語:「所謂織體,是指多聲部樂曲的旋律得以組織搭配的方法或規律。織體二字是紡織體型的縮寫。紡織體是縱橫(經緯)結合的結構,借用這個名詞是說明音樂的寫作既有縱向的結合,又有橫向的結合,還有縱橫綜合關系的結合。一般地說,強調橫向的結合是復調音樂的寫法,強調縱向的結合則是主調音樂的寫法;前者是以橫向伸展為主的線性思維,後者是以縱向配合為主的網狀立體思維。」
西方音樂體系在處理多聲部關系時,傾向於縱向的立體思維,即特別注重主調旋律與其它聲部的和聲關系。與之不同,中國音樂體系在織體思維方面則表現為橫線性,即注重各聲部旋律自身的橫向性線型展開。中國音樂中絕大部分均為單聲部,其織體與旋律是重合的,其織體就是旋律僅僅作單聲部的橫向展開。
所以,在西方音樂中,主調音樂體系佔有絕對的優勢,構成西方音樂體系的主幹。在其音樂體系中,音樂的織體思維主要是以縱向和聲為主的網狀立體性的織體思維。中國則是單純的橫線性織體思維。中國音樂的織體之所以會向橫向的線型思維發展,而沒有向縱向的和聲思維發展,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中西音樂織體不同的更為深刻的原因,似乎還是在文化精神之中,在各自的文化傳統與美學傳統之中。大致說來,西方文化是空間型的,而中國文化是時間型的。唯其是空間的,所以是固定的,有邊界的,因而可以分解,也可以組合;西方的科學型文化就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其是時間的,所以是整體的,流動的,無邊界的,因而是不可分解、也不可組合的;中國的審美型文化則建築在這一根基之上。西方文化著眼於空間性,故而其藝術必然以實體的塊面為基本的造型手段,必然追求藝術的雕塑感、立體感、體積感。西方繪畫的重視透視,重視明暗,重視色塊就是最好的證明。與之相應,西方音樂也就尤其重視縱橫交叉、網狀鋪疊的立體狀織體思維,著力追求綿密厚實、緊湊和諧的富有塊面感的音響效果。
中國文化則著眼於時間性,故而其藝術自然以游動的線條為基本的造型手段,必然追求藝術的節律感、深邃感和虛靈感。中國音樂也格外重視單線延伸、蜿蜒游動的橫線型織體思維,努力追求單純婉曲、深邃渺遠的富有韻律感的音響效果。同樣是時間的、動態的藝術,但總體上,西洋音樂是將樂曲的音響(織體)塊面化、立體化,體現了西方文化將時間過程空間化的傾向。因其塊面(織體)化、立體化,故西方音樂多有「洶涌」之勢,而少「遊行」之跡。中國音樂則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時間性特徵,使空間的形態時間化。中國音樂的最高旨趣不在音響的渾厚、結實,而是旋律在線型游動時所作的起伏、強弱、虛實、遲速等方面的變化所生的節律感。所以,中國音樂很少作大規模的合奏,故不要求各樣樂器之間的緊密配合;即使偶有合奏,也總是小范圍的,且合奏時也盡量挪出空來讓有特色的樂器獨奏或輪奏。
三、中西音樂節奏的差異
專業術語:「節奏是各音在進行時的長短關系和強弱關系,是旋律在進行時的自身律動。由於不同高低的音同時也是不同長短和不同強弱的音,音樂的節奏有兩種類型,一是均分律動,二是非均分律動。均分律動的時位感是均勻規則的,就是「有板有眼」的,它可以打出拍子來。非均分律動的時位感則是不規則、不均勻的,用常用術語說就是「無板無眼」,它不能打出拍子來,現代音樂上往往稱之為「散板」。在前一類均分律動中,則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強弱拍有規則地、可稱之為「功能性均分律動」;一種是雖也有強弱拍的循環往復,但不受小節線的限制,可稱為「非功能性均分律動」。
在西方音樂中的節奏幾乎全部是「功能性均分律動」型的。在這個節奏體系中,幾乎完全不用散板,強弱拍的交替極有規則而且均勻,強弱的幅度變化也十分明顯,而且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所以,西方音樂的節奏感特別強,因為它是強弱拍的極有規則的重復更替。
中國音樂也運用「功能性均分律動」,也有均勻、規則的強弱拍安排,但中國音樂常常又加入其它的變化性節奏,使樂曲的節奏更自由,更富變化。中國音樂中的節奏是隨著音樂表現的需要由創作者自主決定的,在創作之前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一定要往上套。
實際上,中西音樂節奏的彈性與剛性之差異,還和哲學上的重自然與重人為有著直接的聯系。剛性節奏是折線型的,其軌跡挺直而且有稜角;彈性節奏則是曲線型的,其軌跡柔和而且袁婉。前者是重視人為,以人力改造自然的結果,後者則是尊重自然,人力順其自然的結果;前者與追求知識,注重區別相一致,後者則同追求生命,注重聯系相一致。西方文化就是一個剛性模式,它傾向於將時間的過程空間化,人為地分出界線,定出規則,劃出等量的段落;中國文化則為一彈性模式,傾向於將空間的狀態時間化,強調整體,注意聯絡,追求變化,尤其注重不規則的、「神龍見首不見尾」式的美學原則。
如今,隨著中西方經濟、文化的不斷交流,中西方音樂也會彼此取長補短,以更好地服務人們的生產生活、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美妙的視聽文化。

閱讀全文

與從中西方看電影和音樂的差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德華是什麼電影或電視劇的主角 瀏覽:304
龍拳全集電影完整版 瀏覽:587
電影收音英文 瀏覽:870
人變老虎的電影大全 瀏覽:646
解說林正英電影大全 瀏覽:693
主角進入童話世界的電影 瀏覽:711
電影北京愛情故事mp4 瀏覽:251
開頭是一部公交車帶鬼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69
一部孩子與父親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537
毒舌電影全集完整版 瀏覽:712
周星馳莫文蔚張柏芝電影 瀏覽:45
關於老虎電影大全 瀏覽:921
成龍電影機器之血預告 瀏覽:937
鷹獅子的電影大全 瀏覽:752
韓國的情書電影圖片 瀏覽:497
影視大全的外國電影為什麼不能投屏 瀏覽:151
戛納電影節紅地毯bt下載 瀏覽:254
新中關買的電影票不讓退 瀏覽:680
英語動畫電影帶語法的句子 瀏覽:564
日本演員中井貴一電影 瀏覽: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