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世界民族電影音樂

世界民族電影音樂

發布時間:2023-05-18 17:58:01

⑴ 十大背景音樂什麼

十大背景音樂:《Sheismysin》,《TheDawn》,《TheMass》,《Hero』sTheme》,《BeethovenVirus》,《He』saPirate》,《RockHouseJail》,《出埃及記》,《天地孤影任我行》,《1492ConquestofParadise》。

特別推薦以下三首:

1、《天地孤影任我行》。

《出埃及記》來自古老的西域,隨著鋼琴師指下奔流著激昂的旋律,我們彷彿聽到那曾經的繁華,那曾經狂嘶的烈馬、那曾經騰然的狼煙、那依然在飛旋的舞步,還有那激奮的羯鼓、肅穆的佛子、緩行的商隊,殘破的驛道,荒涼的古城,七八匹桀驁不遜的野馬,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洗禮得蒼涼斑駁。倚在白沙與藍天之間,這是怎樣的一幅醉人心魄的畫,令人震撼無聲。更重要的是人心的振奮,自由的嚮往,誓死不歸的追求。

⑵ 令人難以忘懷怦然心動的影視配樂都有哪些

1.《My Heart Will Go On》
這首《泰坦尼克號》電影主題曲由好萊塢主流電影著名作曲家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一手炮製,具有濃烈民族韻味的蘇格蘭風笛在他的精巧編排下,盡顯悠揚婉轉而又凄美動人。

無論你聽不聽得懂他們究竟在唱些具體的什麼,也不看那個相擁做陶的電影畫面,但那種如老唱片悠然旋轉的沉醉感卻肯定還是能打動你的心,正義兄弟的演唱忽而平靜如水、忽而如泣如訴、忽而山呼海嘯、忽而聲嘶力竭,在感情隨興的起伏中完成了絕世的經典。

⑶ 奧斯卡英文經典歌曲都有哪些

奧斯卡英文經典歌曲都有哪些?奧斯卡包含電影中的所有元素,所以也要評選最佳電影配樂。最終獲得小金人的電影配樂即被稱為“奧斯卡金曲”。下面我整理的十大奧斯卡金曲,一起看看奧斯卡音樂經典歌曲有哪些好聽的歌曲吧。
奧斯卡英文經典歌曲都有哪些 十大奧斯卡金曲 奧斯卡音樂經典歌曲

奧斯卡經典歌曲一、1939年——《跨越彩虹》(Over the rainbow)
《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在開始時是黑白片,當堪薩斯州的小孤女多羅茜(Dorothy)進入夢境後變成了彩色畫面,並配上了《跨越彩虹》(Over the rainbow)這首歌,讓許多人留下童年璀璨的回憶。當時的人們認為所有的鏡頭都應該採用最新的彩色技術處理,所有的音樂都要歡快活潑,所以帶點感傷味道的《飛越彩虹》當時並不被看好。但是當半個世紀後第6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1990年3月),當著名歌手黛安娜• 羅絲(Diana Ross)上台演唱這首奧斯卡獲獎金曲的時候,台下所有來賓——白發蒼蒼的老藝術家和初出茅廬的新秀們竟同聲高唱,一起感嘆黑白到彩色的電影歲月。2004年6月,在美國電影學會推出的“100首最佳電影歌曲”排行榜中,《跨越彩虹》名列榜首,引用著名音樂人伯特·巴卡拉克的話說,“這完全是眾望所歸”。
奧斯卡經典歌曲二、1940年——《星星祝福歌》(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
觸動萬千心靈的經典 童話 故事 《木偶奇遇記》(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是18世紀義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CarloCollodi)留給世人的不朽名作,它代表了一種美德和勇氣的神化力量。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們都會記得這些經典畫面:當小木偶匹諾喬(Pinocchio)每說一次謊時,他的鼻子便會不斷變長,在一個個星火滿天的晚上,小木偶仰望著星星,許下了永不改變的願望——“我什麼時候可以變成一個活潑勇敢的小男孩呢?”而在此時,《星星祝福歌》(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音樂每每響起,貫穿了整個影片的始終,從此代表了數萬觀眾的信念和希望。當小木偶無私的愛心得到了回報,期待已久的夢想終於實現時,有熱淚緊緊追逐著我們的目光……2004年6月,“100首最佳電影歌曲”評選《星星祝福歌》位居第7位,消息傳來,無數歌迷為之驕傲。
奧斯卡經典歌曲三、1942——《白色聖誕》(White Christmas )
我敢打賭,歌曲《白色聖誕》(White Christmas )的旋律一旦出現,你一定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因為幾乎每一部聖誕歌曲專集里都少不了它。此歌是由美國音樂史上的傳奇人物歐文·柏林(Irving Berlin)創作的,由奧斯卡影帝賓·克羅斯拜(Bing Crosby)主演的聖誕影片《假日酒店》(《Holiday Inns》)里的插曲:為了給將軍心靈的慰藉,Bob和戰友Phil Davis共同安排了一場感人的聖誕歌舞表演,夜幕初降,當Bing Crosby放鬆、自然地唱響這首金曲時,沒有那種舍我其誰的暴發戶明星式的張揚和矯情,嗚呼,斗轉星移,時過境遷,盡管當代的奔騰電腦比過去快了一百倍,但我從未感覺當代的年輕偶像們能有百分之一這樣的成熟魅力。因此,位居2004年“100首最佳電影歌曲”排行榜第5位,很多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奧斯卡經典歌曲四、1952年《別拋棄我!噢,親愛的》(Do not forsake me oh my darling)
《正午》(High noon)的開頭和結尾,我們都可以聽到這首歌,卻得到相反的感受。在影片開始的時候,歌手泰克斯·里特(Tex Ritter)的聲音低沉而嚴肅,彷彿是在宣告隱藏著的危險在步步逼近。在結尾部分,他的聲音則轉為輕緩釋然,又好像是剛從噩夢中醒來。俄國作曲家迪米特里·迪奧姆金(Dimitri Tiomkin)憑借這首歌摘走了當年奧斯卡獎。
奧斯卡經典歌曲五、1954年《溫泉里的三枚硬幣》(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羅馬之戀》(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里,三位美國女郎在羅馬的噴泉里投下硬幣,希望能找到愛情。但當她們回國前的最後一天,噴泉沒有水,她們身邊也沒有愛人。“原來這是個騙局”,她們失望地說,話音剛落,奇跡出現了,噴泉噴出美麗的水花,伴隨著主題曲《噴泉里的三枚硬幣》,她們各自的戀人也同時出現了。一個渾厚的男中音深情地唱道:“向噴泉里投三枚硬幣/暗暗許下三個心願/每枚硬幣都在尋找幸福/每顆心靈都在祈求歸宿……”
奧斯卡經典歌曲六、1960年《決不在星期天》(Never on Sunday)
“你可以吻我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但是永遠,永遠別在星期天……”洋溢著濃濃地中海風情的曲調讓人情不自禁地渴望扭擺。這首歌出自希臘影片《決不在星期天》(Never on Sunday),曾獲得1960年奧斯卡最佳歌曲獎。實際上,這首歌才是讓這部電影譽滿全球的功臣,它不僅讓希臘民族音樂走向世界,同時也讓希臘裔女歌手梅蓮娜·梅爾庫麗(Melina Mercouri)名利雙收。
奧斯卡經典歌曲七、1961年《月亮河》(Moon River)
幾乎所有的歌手都唱過這首歌《月亮河》(Moon River),但在《蒂凡尼早餐》(Break at tiffany’s)中奧黛麗·赫本的演繹卻是獨一無二的。影片里赫本穿著一條當時最流行的七分褲,頭發上包著頭巾,一個人坐在露台上自彈自唱,顫抖而微微沙啞的聲線讓樓上的青年作家魂飛天外。一曲歌了,她抬頭一笑,眼睛安詳地眨一眨:“HI!”我們幾乎可以聽到作家的心被小箭頭射中的聲音。
奧斯卡經典歌曲八、1964年《煙囪之歌》(Chimney Cim Cer-ee)
在《歡樂滿人間》(Marry Poppins )里瑪麗·波平斯阿姨駕一把小傘從天而降,她法力無窮,把各家的孩子帶得服服帖帖的,大人們也認識到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不是鈔票,是歡樂。在聖誕即將來臨時刻,波平斯阿姨在家裡為掃煙囪工人們搞一個大派對,隨著《煙囪之歌》(《Chimney chim cher-ee》)的小調合唱,所有的人都順著煙囪登上房頂,揮著掃把載歌載舞。天上焰火繽紛,映出一張張幸福臉上的煤灰。
奧斯卡經典歌曲九、1973年 《往日情懷》(The way we were)
相貌平平的芭芭拉·斯特賴桑德愛上了金發小伙羅伯特·雷德福,卻又因為理想而分道揚鑣。多年以後他們在街頭邂逅,他已是一個妥協於生活的中年男人,而她依然朝氣故我。背景中這首盪氣回腸的《往日情懷》,如泣如訴地傾訴著兩個往昔的回憶……在影片《往日情懷》中,這首感傷的旋律影響了一代美國人的愛情觀。《六人行》中的瑞秋認為它是宇宙煽情歌曲第1名,而《慾望城市》中它居然使得視性愛和呼吸一樣平常的薩曼莎號啕大哭。
奧斯卡經典歌曲十、1997年《我心永恆》(My heart will go on)
當《泰坦尼克號》(Titanic)沉入海底,歌聲自遠方悠然飄來,台下每隻眼睛都是潮濕的。雖然《我心永恆》距今只有7年,但它卻如同70年前的老歌一樣動人心弦。如果說天籟般的蘇格蘭風笛猶如微澀的檸檬茶,那麼席琳·迪翁高亢婉轉而又氣息悠長的嗓音就是新檸檬茶,使其味道更加醇美。但《我心永恆》MTV的製作出乎意料地粗糙,這是唯一的遺憾。

猜你喜歡:

1. 奧斯卡最佳英文歌曲:Thanks For The Memory

2. 奧斯卡最佳英文歌曲: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

3. 奧斯卡電影名曲推薦

4. 最著名的英文歌曲

5. 青春勵志英文歌曲大全

6. 奧斯卡勵志電影排行榜

7. 2017第89屆奧斯卡最佳歌曲獎歌單/mp3網路雲網盤資源在線試聽下載

8. 100首必聽安靜的英文歌

9. 經典勵志歌曲推薦

10. 2016流行英文歌曲

⑷ 經典的鋼琴曲,世界名曲有哪些

《野蜂飛舞》、《藍色的愛》、《土耳其進行曲》、《夜鶯》、《聖托里尼》、《愛之夢》、《尼羅》。

1、《藍色的愛》

尼古拉於1899年到1900年間,基於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的詩作改編為同名歌劇《撒旦王的故事》。其中第3幕第1場為描述王子變化為大黃蜂攻擊2個反派角色的情形,此時的配樂即為此曲。《野蜂飛舞》--馬克西姆(Maksim)的成名作之一,但並不是馬克西姆所作,是在原來的古典版本上重新演繹的。

⑸ 降央卓瑪最好聽的十首歌曲

降央卓瑪最好聽的十首歌曲有:《馬兒啊,你慢些走》,《駝鈴》,《祝酒歌》,《我愛你塞北的雪》,《草原之夜》,《絨花》,《烏蘇里船歌》,《父親》,《一剪梅》,《西海情歌》。

1、《馬兒啊,你慢些走》

《馬兒啊,你慢些走》由李鑒堯填詞,生茂譜曲,馬玉濤演唱。歌詞誕生於仙境般的西雙版納,充滿著濃郁絢麗的南國色彩。生茂在創作這首歌曲時,卻又以寬廣、明亮的北地曲調為主,詞曲南北交匯,彼此相映生輝。

⑹ 求new age音樂的詳細資料

New Age,國內俗稱「新世紀音樂」。相對於Classic和POP,New Age只是近些年才興起的一種音樂形式,但卻已迅猛地發展為當代樂壇的一個大流派。它以豐富的音效,華麗的旋律,磅礴的氣勢,逼真的氛圍征服了眾多的愛好者,特別是那些狂熱的音響發燒友。

60年代末期,德國一些音樂家將電子合成器音響的概念融入原音演奏或即興表演方式,啟迪了許多新進音樂家運用更多元的手法開拓新的領域。該時期的音樂己具備了New Age的發展雛形。到了70年代,在一群藝術家的不懈努力下。New Age得以正名,他們把這種非流行、非古典、具實驗性質的樂風取名為New Age,它指的是一種「劃時代、新世紀薯滑的音樂」。90年代的今天,New Age音樂呈現出了更多樣化的風貌。樂界已形成一股百家爭鳴、各擁其妙的新勢力。正因如此,New Age不只是一個單純界定樂風區別的名詞,而是象徵著時代的演進、形而上精神內涵改良的世紀新風貌。

到底New Age要怎麼去形容呢?就以古典音樂中的「四大要素」來歸納出New Age的特性吧!

1.節奏:
New Age的節奏很多是存在於音樂自然的律動與音符的強弱之間。其實,大部分NewAge之所以要摒棄傳統的節奏,是因為有了鼓、貝司與打擊樂器,音樂的形態就會被限制死了,而New Age是自然而自由的,有著風一般的流線姿態。

2.旋律:
New Age的旋律就與流行樂完全不同,其即興演奏的味道很濃。聆樂者不僅很難記住旋律,而且更不知道旋律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終止。這也就是New Age音樂結構賦予大家極大想像空間的原因之-。

3.和聲:
New Age所用的和聲大部分是相當和諧的,不協和音在New Age里使用甚少。這也是為何New Age聽起來予人非常祥和之感的原因。

4.音色:
New Age的音色是透明的、神秘的,充滿朦朧氛圍,老實說,聽New Age聽到深處時,最大的享受之一便是音色的變幻。

除了這音樂的四大要素之外,New Age最大的魅力就是賦予聆聽者一個極大的想像空間,你可以不受形式限制,自由地在無限的想像空間中馳騁。

許多朋友不了解New Age是怎樣的一個音樂范疇,盡管他可能擁有幾十張New Age音樂CD,也有朋友把純音樂的New Age音樂當成古典音樂,把有人聲吟唱的New Age音樂當成流行音樂。那究竟什麼是New Age呢?New Age音樂是一種注重效果甚於內涵的音樂。有人是這樣形容New Age音樂的:這種音樂藉助於電子聲樂,但更多的造成神秘曠遠的感覺,向遼闊清凈的大自然回歸,和一般的流行音樂尤其搖滾拉開了明顯的距離。可以說,它是以電子技術的發展為背景,憑借先進的電子器材誕禪手輪生成長的。新世紀音樂的製造者們更多地把精力花在這一大堆的電子設備中,將自己從民族民間音樂、自然界聲響或古典音樂作品中獲取的素材交由這些毫無生氣的復雜的設備進行處理,經過剖析、過濾、誇張、添加音效等加工步驟,原本單調、單薄難以忍受的聲音片段便合成為一首底氣十足旋律優雅的音樂。古典音樂的製作忠於真實,樂於表現演奏時最真實的聲響效果。例如許多愛好者喜歡聽的早期大師的原始錄音,那單聲且伴隨雜音的音樂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天籟,充滿了真實的感覺。而如果把這段原始錄音交給New Age音樂製作者,那麼它一定會被電子設備除去雜音,再發展為雙聲道立體聲,甚至環繞低音部分將被改進得雄厚爆膨,高音部分也會被加工得圓潤順滑,最後還會被製作者添加上他喜歡的音效,使音樂更加熱鬧一點。經過這些處理,音樂是更悅耳了,但卻失去了真實,因此,很多古典音樂愛好者對New Age不屑一顧,視其為下里巴人。

New Age音樂的共同特點有取材廣泛,不循常規,音效豐富,低音飽滿,高音圓潤等,但其最根本的共同點是崇尚聽覺效果。一般會成為 New Age音樂的擁戴者就兩種賀信人——音樂發燒友和感官至上者。音樂發燒友為了是自己的「愛機」物盡其用,四處搜羅發燒音碟,New Age是他們不二的選擇,換言之,New Age音樂碟只有在發燒音響上才能體現其撼人的效果。感官至上者不在乎音樂的內涵,他們在乎的是聽起來舒不舒服,爽不爽;他們基本上不看歌詞,因為沒那個必要,還好有一半以上的New Age音樂不需要歌詞。如雨果頌的一系列產品,均是迎合這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的口味。特別是「試音天碟」系列產品,將New Age音樂的音效發揮到極至,盡管它因此犧牲了音樂的整體,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聽說如今你購買一套數百元的低級音響,廠家都會送你一盤所謂的「試音碟」,姑且不論事實真偽,音效好壞,至少試音碟的「時尚」程度由此可見一般。

New Age音樂的另一特點是包容性強,主題豐富。全球的民族民間音樂都是它的素材。非洲的古典和愛爾蘭凱爾特民族的風笛是最流行的音樂元素。大家在音像店裡經常能夠發現主題如:印度音樂、埃及音樂、南非音樂等等的民族音樂,以及如汽車音樂、酒吧音樂等等的輕音樂,它們是 New Age的一部分。凱爾特音樂(CELTIC)是New Age音樂家愛不釋手的元素,最成功的莫過於ENYA (恩雅)。大家應該不會對這個名感到陌生吧,就算沒有聽說過,相信大家也多多少少有意無意地聽過她的歌,因為她的歌時常當成電視電台節目的背景音樂而被播放。而以愛爾蘭為基地的凱爾特民族音樂在世界范圍的風行主要歸功於風笛的魅力。凄美、悠揚、哀惋,風笛似乎天生變帶有英雄將之的傷感,但在平靜的聲音中又浮雕出一絲頑強的希望。《勇敢的心》這部電影中,蘇格蘭民族起義第一次失敗後,領袖華萊士隱居山林,他的故事在民間流傳,把他傳唱為傳奇般的英雄。只見鏡頭在崇杉峻嶺間穿梭飛行,有人在山脊狂奔,此景之下,風笛適時響起,煽情營造的英雄主義氣氛,令人感動的一塌糊塗。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也把風笛玩得婉轉動人,黯然神傷,使一個永恆更加完美。如今,凱爾特音樂已是New Age中的一個大支,甚至可以單獨作為一個大的分類。在學生街和圖書城CD地攤上,隨手便可翻出一堆堆封面上印有「CELTIC」字樣的海關碟,種類數量之多可讓人目不暇接。但話說回來這類音樂也確實好聽。古典音樂也是New Age音樂的元素,創作者喜歡選擇協奏曲、室內樂、四重奏等作品中較舒緩輕柔的片段,加以改造,標以季節、天氣、地貌等主題,便是一盤主題輕音樂的CD 了。我是一向排斥該類音樂的,認為這種音樂惡俗,對古典大師們是一種侮辱。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我僅僅是表達自己的意見。我有一盤該類音樂的 CD,名是《Country Morning》。唱片的封面很漂亮,但音樂本身是如何表達「鄉村早晨」這一主題的呢?製作著只是在大師作品的基礎上大量添加了鳥鳴的音效,並使用了部分電子樂器,於是原本嚴肅的古典音樂作品顯得不倫不類,令人大失所望。巴赫、亨德爾、維瓦爾第等大師的作品都被無情修改,其中名氣最大者應是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中的《春》,連巴赫的作品也「難逃厄運」。而該CD的作者還作有另外三張CD與該CD成套,包括《Country afternoon 》、《 Country evening》、《 Ocean sound》,不過我已經沒有興趣欣賞了。

New Age音樂的發展對傳統音樂特別是地區民族音樂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由於製作者以自己的立場,以自己的思想處理這些音樂元素,作品就難以保持原汁原味,而帶上強勢文化的色彩。就像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形態的差距:對待同一事物,生活在兩種社會形態下的人會做出不同的判斷,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不同。一段地區性的音樂,製作者在製作過程中考慮到迎合市場的口味,只有這樣,產品在市場上才會有人消費;或者也可能是出於個人的喜好問題,製作者按自己的想法修改創作,產品只能帶有強勢文化色彩。音樂作為一種文化傳播媒介在世界范圍內流傳,弱勢文化在傳播中被強勢文化侵略影響,人們接觸到的只是變味的文化,還沾沾自喜,而先入為主的思想就更可怕了。現今拿休閑音樂當古典音樂聽的人還真不在少數,而許多人自滿地說他喜歡聽西藏音樂時,他並不知道其實聽到的只是帶有西藏風格的流行音樂或New Age音樂,如果讓他聽聽藏區牧民吟唱的原汁原味的藏族民歌,他可能就不會那麼開心了。

在國內,耳熟能詳的New Age音樂家有ENYA(恩雅)、SARAH.BRIGHTMAN(莎拉.布萊曼)、YANNI(雅尼)、SECRET GARDEN(神秘園)、DEEP FOREST(森林物語)等,他們在FANS的心中享有較高的聲望,他們的唱片在市場上更是熱銷不熄。我不是很喜歡New Age,但這只是我個人的喜好問題,不能一棒子打死。不過不能否認的是,確有一些New Age音樂也讓我心跳加快,狂喜不已,另一些CD 被愛好者尊為經典,搜集珍藏。以下我推薦的唱片,他們都符合以上兩個條件中的至少一個,並符合以下條件:一、在市場上能見到買到;二、我知道的聽過的。

NO.1 Paint The Sky With (The Best Of ENYA) —— ENYA

恩雅是我的第一反應,因為是她給了我關於New Age的啟蒙。她給當時的我帶來一種心靈的驚撼,原來音樂可以這樣玩!於是我記住了這一動聽的聲音。恩雅音樂的特色在於古典交響樂結構式的編曲,深邃飄渺的和聲、宏大厚實的配樂、電子樂器的適量應用,親切優美的旋律以及成功營造的氣氛和意境。
恩雅是愛爾蘭人,這在她的音樂中已得到體現,她的作品不多,從80年代至今只出版過《Watermark》、《Sheperd moons 》、《The celts》、《The memory of trees》、《A day without rain》5張專輯,我推薦的是已出版的精選《星空彩繪》。其實,恩雅的唱片又有哪張不精彩呢。兩度格萊美最佳New Age獎便是對她的肯定。曾經我把這張唱片推薦給我的一位朋友,結果第二天他找到我,說他活了這么多年聽了這么多音樂直到今天才知道恩雅真是一種遺憾,他還感激地拉著我非要把他珍貴的初吻獻給我……我當然不會讓他對我做這種齷齪的事,否則大夥還以為我們是「玻璃」呢,於是他就把唇印在CD封面上方。音樂使人瘋狂!!

NO.2 Eden La Lune —— SARAH.BRIGHTMAN

莎拉.布萊曼是已演唱現代歌劇而出名的。有這樣扎實的聲樂功底唱起流行歌曲自然是游刃有餘,演繹方式更是別樣清新。同樣是撼動心靈的天籟,莎拉.布萊曼與恩雅卻是各行其道,兩不相爭。作家肖復興在他的《音樂筆記》中是這樣描述的:「恩雅的歌聲像是一泓平靜的高山湖泊,倒映著山嵐雲影,相看兩不厭,靜靜地傾聽著彼此的回聲。莎拉.布萊曼的歌聲則像是一條從山頂流淌下來的泉水,常常情不自禁地跳躍著,叮咚作響……可以這樣說,恩雅如一位質朴而不會多言多語的嫻靜的鄉村少婦,莎拉.布萊曼像一位奔放而快言快語的亮嗓門的城市姑娘。她們一樣的浪漫,只不過一個浪漫包裹在蠟染的包袱皮兒里,放在胸前;一個將浪漫如項鏈閃閃發光地戴在脖頸上,不時摁響嘹亮的汽車笛聲……恩雅的歌聲是屬於你的愛人的,莎拉.布萊曼的歌聲是屬於情人的……」作家把文字寫得動情,是因為莎拉.不萊曼把一曲曲歌唱得煽情,聽聽她與Andrea Bocelli合唱的《Time to say goodbye》,把呼吸交付給她,讓裊裊高音穿透,滲透你整個兒的身心,這里推薦的是專輯《伊甸園》和《月光女神》,在去年,她也發行了精選專輯《金選》,精彩自然不容錯過。

NO.3 River dance —— BILL.WHELAN

《大河之舞》是一出現代舞劇的音樂,風笛、提琴、吉他、豎琴,又是凱爾特風格!這音樂實在不一般,帶點靈氣,帶點蠱惑,當樂曲緩緩展開,迷幻的氣氛便開始包圍向你,而當曲調一轉突然變得狂野奔放、熱情激盪時,魔力就施展開來——你會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且會怨恨自己怎麼不會跳踢踏舞!在這張專輯中,狂放的踢踏舞曲佔主打比例,但也不會全是挑動性的歌曲,精彩程度只能用「經典」來形容。數年前,我在朋友家中聽到該CD,於是終日牽腸掛肚,魂縈夢系,歷經一年半終於覓得數碟,立馬帶領狐朋狗友一掃而光。該英雄事跡在友人中船為佳話。在這我提個小小的建議:聽這張CD時,請拋棄兩個小小的耳塞吧,用Hi-Fi音響大聲的放出來,這樣你才會被那飽滿的踢踏舞狂舞的聲音籠罩,絕對的現場。

NO.4 The mask and mirror —— LOREENAM.KENNITT

與恩雅和莎拉.布萊曼不同,羅琳娜麥.肯尼特的聲線少了幾分柔曼,多了幾分叛逆、倔強,頗具革命精神。她的CD充滿了中世紀歐洲色彩,正如這張《遮麋蔽顯現》的專輯,封麵包裝都體現著歐洲古典主義文化的碎片和片段,連歌詞都是中世紀歐洲的古詩。在歌聲中,更多地沉澱了一種不屈的頑強。

NO.5 CELTIC —— Universal Music 合輯

凱爾特音樂的大匯集,搜集眾多超級凱爾特藝人的作品,絕對響當當。但作為一張合輯,五花八門的羅列,主題便大大削弱了。從我個人角度上講,聽起來就有點茫然失措,感覺沒什麼內容。當然我不是個New Age的狂徒,大家可以當我在講廢話。因為New Age的發燒友們都尊此碟為天碟,視其為命根子。客觀地講,此碟應是New Age特別是凱爾特音樂的經典之作了。

NO.6 《雅典衛城現場音樂會》——YANNI

雅尼的名氣是足夠大了,超級的New Age音樂大師啊!希臘鋼琴王子,鍵盤王子!據說他的音樂模式是「電子合成器加管弦樂隊加鋼琴演奏」,聽他的音樂就一種感覺,好聽就行,不要想太多。《雅典衛城現場音樂會》是其風格的代表作。
此外,德國的Enigma,日本的喜多朗,挪威的神秘園,英國的陳美,法國的Deep Forest等都是New Age音樂世界中的一股股強勁力量,代表著New Age的主流與方向。他們的唱片總是能掀起一陣陣的颶風,在此就不一一羅列了。

有些音樂,可以撩起內心深處的悸動;有些音樂,可以洞悉心靈...
曾幾何時,沒有聽到如此單純柔和的心靈樂章...
運用簡單的音樂,帶你進入一個解脫束縛的冥想世界...
結合了古典與現代流行音樂的元素、三度空間的概念,那就是~~~新世紀音樂。

現在對新世紀音樂的分類有很多種不同的分法,每一種都有它的理由和特點,但是每一種都有它的缺陷和不足,這足以說明新世紀音樂的多類型性和豐富性,以下介紹一種比較常見的分法:

1.電子新世紀
它是依靠電子合成器、電腦的幫助之下來完成創作的。
比較著名的人物有,雅尼、Vangelis、Jean Michel Jarre、 Richard Burmer等。

2.傳統類型
與古典音樂想結合的新世紀音樂。一般只要與傳統音樂、思想沾上邊者都會被列在這一類型中。典型的例子如喜多郎。

3.前衛音樂
廣義上來講,把一切比較前衛的音樂都歸為新世紀音樂的范疇,因為所謂的新世紀就是講求一種創新的精神,一切有別於傳統的音樂,前衛的音樂都被歸為新世紀旗下。
如一些比較實驗性的音樂,或著比較難以被常規理解的音樂。

4.太空音樂
由電子音樂合成,聽上去給人一種在太空中夢幻感覺。

5.與其他音樂類型結合的新世紀音樂
冥想音樂,或與爵士結合,或與古典結合的新古典,以及部落音樂。

6.環境音樂和自然音樂
專門在大自然里錄制一些風聲、鳥聲、水 聲、雨聲、動物嗚叫聲等。這些音樂已成為促使身體健康的音樂,能夠讓人好象置身大自然中,舒解工作上的壓力。

7.加入東方音樂的新世紀音樂(民族混合)
這類音樂或是利用東方樂器,或是東方音樂思想、東方音樂旋律與西方音樂特點相結合而產生的音樂形式。

8.健康音樂
顧名思義,這一類型的音樂,聽過會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還有如精神音樂、器樂獨奏、自助音樂、現代器樂、氣氛音樂等。

⑺ 世界其他民族藝術的發展,特色及成就(戲劇,電影)

我不知道你說的民族是什麼民族,所以我隨便說你個!
日本佛教雕刻: 佛教於6世紀傳入日本,是日本文化史上乃至日本史上空前絕後的大事件。日本以融會、集合、汲取外來
種種教義、戒律和儀軌創立了自身的佛教。佛教對日本文化的結構,對建築、繪畫方面的長足進步,作出了豐富的貢獻。由於繪畫易損難存,所以,經過滄桑變遷而倖存的雕刻就成為日本早期藝術成就最強有力的代表。
從7~14世紀的日本佛教雕刻之鼎盛期,其間亦反映了從傳入到民族化、繁茂與衰落。由於日本雕刻保
存的比中國雕刻更完好,常有人認為日本雕刻遺存了中國雕刻的形式和技術,實際上這只是僅著眼於初傳時7
~8世紀的作品。如果縱覽藝術發展之過程的話,就能看到日本人民的卓越創造才能。
7世紀最初的雕像面部單純,形式樸素天真,反映出佛教尚未得到透徹理解,至8世紀情況就不同了。從對雕像面容、比例的寫實處理及衣紋上唐代藝術的影響可以看出已越過了最初階段。有趣的是這時的重要作品
幾乎都是主神——佛和菩薩的偶像,而在印度和中國極為普遍的佛傳和本生故事的豐富內容卻從不普遍。這是
否反映出日本距佛教發源地的距離之遙遠呢?
日本雕刻在材料和姿態處理上與中國有很多區別。在山崖上開鑿出石窟寺的印度式方法很早就傳入了中國
,5世紀以來在中國非常普遍的石刻在日本從未成為主流,佛教雕刻傳入日本時以供奉在寺廟中為主。8世紀
時泥塑和乾漆非常流行繁榮。從9世紀起,日本雕刻就幾乎全部用木材刻制。選用木材很明顯是由於其便利,
但更深的內在原因似乎是日本民族對木材特別的喜好。
日本式的木雕手法是表面處理達到了極為細致深入之效果。如9~12世紀平安時代的雕像之精妙、革新
的技術所含極致的美感促進了風格的發展。9世紀中期教義變得更高深且禮儀化,密教帶著整整一殿堂憤怒神
傳進來了,如不動明王和多頭多臂的神像,十一面觀音和如意輪觀音等等。具有沉思、嚴肅之神情給人以深刻
印象。如桔寺的日羅像和東大寺的彌勒像。這些整塊材料的宏大作品常常必須挖空以減輕重量,甚至還要使木
材乾燥。平安早期的雕刻家們發揮整塊木材體積巨大的優越性,探索雕像表面潛在的表現力。他們創造出彷彿
「巴羅克」風格之繁麗,如波浪般起伏卷縐的衣袍褶紋,而且在表面留下斧鏨痕跡以直接傳達堅硬木質之情調

到平安後期,情緒沉重的雕像全然改觀。四天王寺的阿彌陀三尊像,優雅的脅侍菩薩更襯出主尊的慈祥和
美妙。普渡眾生的阿彌陀佛聲望日隆,富有的施主大量地捐造,結果產生了流水線裝配的方法並以粘合的木材
鑿造作品。
由定朝1053年在平等院所刻的主尊阿彌陀佛,以形式上驚人的完美和神態上的寧靜優雅成為雕像史上
空前絕後的高峰。高超的鑿空與粘合技術使造像僅具一層薄殼而不能深雕,衣匹處理成褶折平而貼體,身體形
成光滑優雅的流線型,環繞阿彌陀佛的52個雲上菩薩亦是平安晚期藝術之精品。這些菩薩充滿魅力的美好姿
態輝映並滲透到11和12世紀的各種藝術甚至擴大到社會習俗中。這些菩薩飄浮雲間,演奏著各種各樣的樂
器,環繞著高達16米的鍍金木雕主尊——阿彌陀佛像,儼然是一幅迎取虔信者靈魂的聖眾來迎圖。持蓮台的
菩薩、彈瑟琶的菩薩和舞姿菩薩都使人不僅感到其身姿的姣好,還給人一種乘雲浮空的心境情緒之美。而且這
些菩薩在全壁面的構圖也充分考慮了觀者從下方且移動的角度與變化。從這些菩薩造像可以看出,日本匠師不
單單在形式之完美方面取得了成功,並且在表達個性的美學趣味上同樣取得了成功。
雖然平安晚期雕刻之無窮無盡的重復造成了千篇一律的貧乏,但給12世紀末13世紀初佛像的多樣化及
創造帶來了復甦,鑲嵌水晶眼珠的新技術,更強更深的手法,使雕像的心理情緒之廣度和表現手法的范圍都更
加寫實。鐮倉時代之藝術可由慶派藝術家作為代表。愛知縣地方寺廟里一對梵天和帝釋天證明了年富力壯的大
師運慶的創造力量。西方院的阿彌陀佛立像展示了快慶發展的獨特洗練風格。蓮華王院另一對精彩的仁王顯示
了出自湛慶之手的優雅形式。還有些較小的侍從形象,如隨侍在閻羅王之側的一個暗黑童子,體現出以前從未
有的輕松幽默氣質。
鐮倉時代雕刻的特有面貌是現實主義的,許多佛像與部從像明顯地暗示出雕刻家習慣用活生生的人物為模
特。一批肖像式雕刻尤能代表這個寫實趨向的新面貌。青年釋迦——悉達多太子和日本佛教第一個贊助人聖德
太子之像雖是以想像刻成,但這些偶像被塑造得如此栩栩如生以致於被認作肖像。彩塑木雕的聖德太子像由慶
真造於寬元五年。描繪了聖德太子16歲時護理其父陽明天皇時,絕食斷水以祈父親康復的孝順形象。太子眉
宇間閃爍著熱情的光芒,又流露出憂慮的神情。他頭發在耳朵上方束髻,白色的長袍上披一件高領的斗蓬,手
中執一個長柄的香爐。剛毅威猛的表情,穩定的體積感和大而深的衣紋處理和題銘都使這件作品成為13世紀
最典型的雕像之一。
京都東福寺的高僧像極有個性和特點。像等身大,身著僧袍,雙手作合掌印。雖然沒有銘文,但從雕像右
眼有些斜視之特性可以辯出,他是著名的聖一國師,即禪院東福寺第一個主持圓爾辯圓。
日本寫實主義雕刻可歸因於從8世紀復甦的古典風格。12世紀滲入日本的中國宋代新風格也極重要。縱
觀整體之雕刻傳統,寫實的佛教雕刻是自然發展的結果。從7世紀單純抽象的形式,到12世紀逐漸寫實化,
在高度繁榮的光輝展示後,14世紀的雕刻突然明顯衰落。其原因也很復雜。當時佛教正值興盛,四處都有僧
侶傳教,但鐮倉幕府傾心於禪宗,禪宗則將審美趣味著重置於文學和水墨畫。另一方面,宗教中的寫實主義自
身可能就包含衰落的種子。鐮倉時代雕刻之情趣在於外表的美色,使人們更沉迷於藝術品的魅力而不是供奉這
些神像。偶像是為崇拜用的,但神聖形象全然以活生生的人之面目出現,就難以受到尊崇。人們不禁想問:是
否鐮倉時代藝術的高超技巧和成就,反而帶來了日本佛教藝術的衰落?

歐洲美術:迄今所知,歐洲最早的美術作品出現在舊石器時代
晚期的前段,距今約2.5~3萬年前,即地球處在玉木冰河
期。這種舊石器時代的美術,約在公元前1萬年隨著冰河
期的結束而消失。中石器時代美術的類型有所增加,隨
著各地區文化發展的不平衡,出現了各自獨立發展的美
術傳統,不同程度地演化為新石器時代的美術。
舊石器時代美術 舊石器時代晚期之前,雖然缺乏
人類對於形象的模仿表現的證據,但實用的工具製作和
改進,已經顯示了許多審美因素。如手斧的幾何化造型、
對稱感,刃口的細小修飾以及刻痕,都不無初級的裝飾
價值,而且製造工具的過程也為創作藝術作品准備了造
型的技巧。
舊石器時代晚期傳統地劃分為4個主要的文化期:①
奧瑞納文化,②佩里戈爾文化,③梭魯特文化,④馬格德
林文化。奧瑞納文化得名於法國上加龍省的奧瑞納洞窟。
佩里戈爾文化得名於法國的佩里戈爾,它們合成舊石器
美術的早期發展階段,在莫爾多維亞附近的維倫多夫文
化層里,發現過女性小雕像,被稱為「維倫多夫的維納斯」,
同期刻畫過的骨片、石片,可以在洞壁畫上找到對應的
風格,著名洞窟拉斯科就是這個階段最主要的代表。梭
魯特文化得名於法國索恩-盧瓦爾省的梭魯特,馬格德林
文化得名於法國多爾多涅省的馬格德林洞,它們構成舊
石器美術的晚期階段,其典型為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
舊石器藝術的創造者是克羅馬農人,他們屬於晚期
智人階段,在體質(特別是腦的容量)上同現代人幾無差
別。當冰層覆蓋歐洲大陸的時候,在法國南部和西班牙
北部集中了許多草原動物,如長毛犀、猛獁和馴鹿,以法
蘭西-坎塔布里連地區為中心,以狩獵為生的克羅馬農人
也聚居在這里的天然溶洞中,在長期的生產斗爭中積累
了技能、經驗和知識,加強了人對自身及其生活環境的
了解,發展了精神文化,在洞窟上畫畫,為工具加飾雕刻。
這種藝術活動流傳到廣大地區形成不同的地方差異風格,
但從整體來看, 它們的意義和風格是統一的。有些圖形
顯然出自一人之手,證明這些洞中繪制的各種圖形是少
數專門人(可能是巫師)所作。
舊石器時代洞窟藝術創造過程是完整的,最早發現
一些畫在洞壁上的指痕,可能是模仿熊的爪痕留下的,從
這些指痕中逐步出現簡單的、局部的動物形象。早期動
物只勾粗拙的輪廓造型,漸次精確,手法日益豐富;到馬
格德林文化期用多種色彩繪制了富有體積感、透視准確
的大型動物,姿態生動。人們常常是依賴石壁上天然的
隆突縫隙作為造型基礎。在洞口透進的光線照射下,或
在洞深處搖曳的火光中,凹凸不平的石塊看起來非常像
洞居者日常接觸的動物形象。這種心理的投射在洞窟藝
術的形成過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舊石器時代藝術的作用,一般被看成是一種狩獵巫
術,利用圖畫或雕刻達到控制狩獵對象或增殖動物資源
的目的。在克羅馬農人時代,裝有木柄的長矛和弓箭已
經出現,從舊石器時代早期就已經萌芽的巫術,作為一種
「觀念的生產」,此時發展得相當完整。在許多洞窟壁
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畫完後,舉行儀式時矛戮箭射的
痕跡。有的動物身上刻上了箭簇、矛頭或陷阱。許多動
物都集中地畫在特定的壁面上,大概認為這些壁面具有
魔力,各種形象常常相互重疊在一起,可能它們像真實動
物一樣,一次「殺死」就得重新再畫。在同時期的可攜
帶搬動器具藝術,也同樣發現了類似的處理。有些動物
和人的形象畫在代表大地之母的生殖器的岩壁的孔隙附
近,這是為了促進它們誕生、再生和增生。洞居人的日
常生活區在洞口部,而繪畫和雕刻常常繪制在洞窟深處,
意味著狩獵巫術儀式本身是在大地母腹中進行。這種圖
畫的寫實追求,是為了提高巫術的感應效果。
舊石器藝術的題材以動物為主,人物佔了相當大的
比例,植物形象只有極少幾例,還有手印和幾何紋樣。動
物中主要是歐洲野牛、野馬、野羊、猛獁、犀牛、鹿類
和一些肉食類動物,馴鹿在當時人的生活中佔了極大的
比重,其角、骨、皮、肉、血都被廣泛利用,但描繪得
不多,可能因為馴鹿性溫、體拙,易於捕殺,數量又多,無
需藉助巫術的緣故。同樣,植物是人們生產(木製工具)
和生活(花果葉漿)中的重要依賴對象,卻幾乎未加描
繪。人物的描繪常以面具遮臉,或者人身獸首,以此推論
當時人們對自己的形象描繪存在著特殊的禁忌。有些可
能是巫師作法的真實寫照,有些巫師畫在動物集中的地
方,是為了體現強大的控制力量。人物在某種場合下也
是作為被傷害的形象,有的身上插了箭,更多的人物形
象(特別在器具藝術中)是作為增殖種族的偶像而創造
的,這些形象以女性為主。
舊石器時代的藝術分布范圍相對集中,洞窟藝術以
法蘭西-坎塔布里連地區為中心。西班牙南部,義大利
半島南部和西西里也發現一些有壁畫的岩洞,最早的洞
窟壁畫發現於蘇聯烏拉爾地區。器具藝術分布范圍要廣
泛得多,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蘇聯部
分地區均有發現。器具藝術和洞窟藝術時間和風格相同,
可能游獵於這些地區的克羅馬農人找不到合適的洞窟作
畫,或者畫在岩壁上未能流傳下來,只剩下器具藝術。器
具藝術便於攜帶,也利於他們的傳布。
中石器時代美術 產生於公元前1萬年以後。隨著冰
河時期的結束,氣候轉暖,陸地動物和植物都經歷了變
化,影響人類生活,人類文化也適應新的環境發生了改
變,產生了藝術表現的新形式,製作了壁畫、刻鑿、小
雕刻。此時動物北遷,以描繪動物為主的舊石器洞窟藝
術和器具藝術的傳統隨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衰弱
的美術。
中石器時代美術可分為3個區域。第1個區域是法國
南部、西班牙北部舊石器洞窟藝術的繁榮地區,稱阿齊
利文化,留下的作品很少,其代表作品是一些小卵石上
用紅或黑顏色畫的點和線,這是舊石器馬格德林時期幾
何形風格的延續,但是具體的用途不明。
第2個區域是北歐,主要是岩石藝術。即在露天的山
崖巨石上畫或刻的作品和活動藝術(在可以移動的石塊
或其他材料上刻畫的作品)。有些地區發現的舊石器時
代小雕刻,可能是冰河期間溫暖階段游獵到此的人群創
造的,也有些是被中石器時代開始時追隨草原動物北遷
的人們帶到北歐的。法國阿倫斯堡發現的刻在木頭上的
小型圖案化人像,和萊茵河與德國南部興盛的馬格德林
晚期文化和阿齊利文化的程式化作品有相似之處,約在
公元前6000年,還有一些刻在骨棒上的半寫實的圖樣。
在斯堪的納維亞,特別是挪威,出現了一種生動的寫實
雕刻,深得舊石器時代西南歐洞窟美術的遺風(出現於公
元前6000~前5000年),是北歐史前美術的第1階段。後
來約在公元前3000年逐步被半寫實的風格取代,畫有野
獸、魚類和人物,造型比較生硬,常刻畫出動物的內臟。
採用刻出凹線然後在線中填色的技法,屬於第2階段。第
3階段約始於公元前2000年,是高度簡化的程式人物和動
物,這種風格向蘇聯北部和西伯利亞地區發展。這些創
作都與當時人們的狩獵巫術有關。此外,還發現一些未
能解釋的符號,很可能是初期的文字。
第3個區域是西班牙東部的黎凡特。因此,這時的美
術又稱黎凡特美術。這一地區在冰河時期結束之後,生
活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流存在露天岩石和岩洞里的壁
畫,其母題和表現形式都與從前大不相同。題材上以人
物為主,但又不是單純地表現人,而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
產勞動和社會生活,如狩獵、採集、祭祀、行刑以及農
牧生活的情景等。畫面上動物形象仍占很大比重,而動
物與動物之間,還有著一定的聯系。形象的尺寸一般在
15~20厘米之間,最小的不到2厘米,極少數與舊石器時
代洞窟壁畫上的動物一樣大。人物和動物形象採用單色
平塗,色彩均勻,顏料是赤鐵礦、高嶺土,調以樹脂等。也
有勾線的造型,線條熟練。黎凡特岩畫都繪在舉行宗教
儀式的「聖地」。這些「聖地」一直延用到羅馬時代。
人們常常選擇專門的岩壁重復繪制,幾個不同時期、不
同內容的畫疊在一起。最早黎凡特人的特殊巫術觀念是
創作壁畫的動力。也有人認為黎凡特岩畫僅僅是再現人
們的生活或者是對戰爭或重大事件的紀念。
黎凡特美術在舊石器時代的基礎上產生了巨大的飛
躍,不僅體現了復雜的心理內涵,較為注重構圖處理,而
且在畫面的審美方面已有明顯的追求。
新石器時代美術 在阿爾卑斯山以北,普遍存在一
種以巨大石塊構築的建築物,其壁面多有幾何裝飾,這
種藝術被稱為巨石文化,是人類史前創造的文化類型之
一,在世界許多地方都有分布。歐洲的巨石文化產生於
新石器時代,它不用灰漿粘合,而完全用石塊壘砌。這種
石塊建築大體上分石圈、石柱、巨石墳墓和神廟 4種類
型:①石圈。以大塊石頭圍成,分布在愛爾蘭和英國,以
英國南部的斯通亨奇最為著名。「斯通亨奇」在古英語
中意為「吊起來的石頭」。它在等距離的直立巨石上,擱
上巨石橫梁,以中間的石祭台作為圓心,共有3圈豎立的
石塊構成的圓圈,在外圍還有一圈壕溝,裡面灑了白色的
土,壕溝與立石圓圈之間,還有些經過計算而後設置的
零散石塊。斯通亨奇是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東面 2塊
立石的間空與靠近壕溝另1塊石塊所構成的直線,正好對
准夏至日出的方位,由此推論,斯通亨奇與太陽崇拜有
關。②石柱。為直立的巨大石塊,最高者達20米,重300
噸。有的幾塊聚立在一起,有的是若干塊排成行列。法
國布列塔尼省的石柱行列最為壯觀,共有3000多塊巨石,
間隔排列了3公里長。對石柱用途的解釋有幾種:一說是
作為宗教儀式的場所,一說是界石,一說是為了紀念死
者。③巨石墳墓。有些建在地上,有的埋在大土丘下,常
常為一個家族的墳墓。在法國北部和斯堪的納維亞、英
國、愛爾蘭均有分布,結構多為水平砌築,墓頂採用梁
柱式。巨石墳墓的墓壁上和部分石柱上,刻有花紋,呈現
為雲雷紋、螺旋紋、菱形紋、同心圓紋等幾何圖案。④
神廟。是用石塊構築的比較完整的建築物,裡面供奉神
像。馬爾他島的巨石神廟最有代表性。巨石文化還包括
同時期的巨形石刻人像和巨石神廟的小型雕刻神像。前
者多為按石頭原來的形狀,稍加鑿刻而成,造型古怪;後
者多為女性人體像,強調生殖器官,是舉行生殖崇拜儀式
中供奉的神像。其風格與新石器時代岩畫有共同之處。
新石器時代的歐洲岩畫,完全脫離了舊石器時代洞
窟藝術和器具藝術中的寫實傳統,這種狀況在中石器時
代已經有所預示。歐洲史前藝術發展到新石器時代的主
導趨勢是逐步程式化、簡括化、符號化,在北歐史前美
術中可以看到這個過程漸次的演化過程。黎凡特地區寫
實風格盛行時,也已經並存有符號化藝術傾向,這種傾向
可能最早產生於地中海東岸,後來擴展到伊比利亞半島。
在西班牙的南部和西南部,集中了許多幾何化、程式化
圖形的岩壁和洞窟。葡萄牙、西班牙北部也有所發現,同
時還出土了雕像、鑿刻過的石器以及帶有花紋的陶器。
好了 !~我學的是美術,我只知道美術方面的 ~~~其他的你查下吧!~~!
http://www.artcn.org/neirong1/16/160.htm

⑻ 恩雅最經典10首歌曲都有哪些

恩雅最經典10首歌曲:《Only Time》、《May It Be》、《One By One》、《Amarantine》、《Echoes In Rain》、《Evening Falls》、《Long Long Journey》、《So I Could Find My Way》、《Silent Night》、《When A Child Is Born》。


此歌的創作頗有因緣。據說Enya於1999年遭遇嚴重的車禍,在醫院里昏迷了三天三夜。自小與Enya音樂觀念不合並多年未見的姐姐Moya知道後,連夜為她禱告。與死亡擦肩而過的Enya醒來得知這一切,帶著多年壓抑的情感,寫下了這首觸及靈魂的歌曲。

⑼ 世界其他民族藝術的發展,特色及成就(戲劇,電影)

美國的鄉村音樂
韓國的愛情片
中國的戲劇
中國的文藝片
日本的動畫片,日本的動畫片出中是日本整個國的每年財政收入的7%

⑽ 電影《勇敢的心》里的配樂是什麼名字

紫色的蘇格蘭薊(A Gift of a Thistle

閱讀全文

與世界民族電影音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演員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270
就要玩電影院手機版 瀏覽:49
周潤發主演賭神一電影大全 瀏覽:122
關於太陽的電影名字 瀏覽:476
國產愛情電影有哪些好看 瀏覽:368
青蛙王子全集中文版電影 瀏覽:685
沈騰新電影叫什麼首富 瀏覽:115
孤傲愛情電影 瀏覽:758
王晶導演客串電影 瀏覽:818
哪個導演的電影音樂用得最好 瀏覽:689
國產海盜電影大全 瀏覽:905
軍旅電影男演員 瀏覽:910
一部吃了魚後變異的電影 瀏覽:418
遼寧汽車電影院有幾家 瀏覽:715
男主角叫燒餅的電影 瀏覽:143
情侶視頻大全愛情電影 瀏覽:313
把房子縮小變大是什麼電影 瀏覽:485
電影為愛判逆2完整版 瀏覽:202
哪個電影網站不卡頓 瀏覽:559
不能說的游戲法國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