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有好的中學音樂說課稿!急急急
http://www.shuoke8.cn/soft/list.asp?classid=662
《京劇在音樂中的傳承與發揚》說課稿 全國京劇進課堂 4.00 KB 2008-08-22 5
· 《京劇在音樂中的傳承與發揚》說課稿課題京劇在音樂中的傳承與發揚教材全國京劇進課堂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七年級內容教學目標1,感受我國旅敏京劇音樂的藝術魅力,增強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從戲曲塑造的人物形象歷史故事...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初中音樂說課《江河萬古流》人教版 未知 2008-08-18 10
· 第四單元《江河萬古流》第二課時說課一、說大綱根據音樂新課程標准倡導的「以人為本」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識、技能的同時,更加註重拆凳枝學生的生活態度,對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價值取向,以及寬容樂觀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初中音樂說課稿 《班級演唱組合》說課稿 未知 2008-07-27 40
· 《班級演唱組合》說課稿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初中音樂課本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班級演唱組合》。本單元教學內容較多,共安排了三課時進行教學。本課是第一課時,主要學習了解演唱組合、學唱組...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京劇在音樂中的傳承與發揚》說課稿 未知 2008-07-22 43
· 七年級音樂說課稿:《京劇在音樂中的傳承與發揚》應用課件說課稿課題京劇在音樂中的傳承與發揚教材全國京劇進課堂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七年級內容教學目標1、感受我國京劇音樂的藝術魅力,增強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從...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初中音樂說課稿 銀屏之歌 人音版 未知 2008-07-20 82
· 說課稿:銀屏之歌一、課題闡述: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銀屏之歌》,下面就教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設計五方面談談我的課堂教學構思:二、教材分析《銀屏之歌》所在的...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渴望春天》說課稿 七年級音樂說課稿 9.00 KB 2008-06-22 232
· 《渴望春天》說課稿年級:七年級一、說教材(一)教材分析:莫扎特所寫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愛的歌曲。其音樂語言樸素、簡約,富有表現力。旋律線主要由大調式主和弦分解構成,突出音樂清新、明朗...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粗敗版
《河邊對口曲》說課材料 未知 2008-05-13 78
· 河邊對口曲說課材料課時安排:本課題可分為二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音樂知識:半音與全音;變音記號歌曲《河邊對口曲》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說課稿 《雪絨花》 未知 2008-04-11 442
· 《雪絨花》說課稿一、說內容人教版教材七年級《雪絨花》,主要教學內容是唱《雪絨花》,欣賞《Do-Re-Mi》、《孤獨的牧羊人》二、說教材歌曲介紹:《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隨著電影的...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七年級音樂說課稿 「行進中的歌」 未知 2008-04-11 336
· 進行曲欣賞教學說課一、教學內容:第13冊,新教材第四單元「行進中的歌」中的三首進行歌曲欣賞:《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後面曲名用開頭第一字表示《中》,下同)《婚禮進行曲》、《葬禮進行曲》。二、教材分析...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綠色的呼喚》說課稿 蘇少版音樂教材七年級下 未知 2008-04-01 116
· 《綠色的呼喚》說課稿一、說教材1、《綠色的呼喚》選自蘇少版音樂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綠色的呼喚,就是對生命的呼喚,對生存環境的關切。本單元圍繞的就是這樣一個當代人共同關注的主題。這冊教材以音樂和自然...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青春舞曲》說課教案 未知 2008-04-01 264
· 《青春舞曲》說課教案《青春舞曲》是人音版音樂課本中的一首新疆民歌,它旋律優美流暢,節奏鮮明生動,並且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首非常富於教育意義的民族歌曲。一導入新課過程:課前首先用課件播放一首大家比...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上師大版初中音樂說課 五光十色的音樂畫筆 未知 2008-03-27 50
· 七年級《五光十色的音樂畫筆》說課一、課題:五光十色的音樂畫筆二、教材:《初中音樂》(上師大版)七年級下第二課三、教時:第一教時四、教學目標:1、通過多種形式的音樂感受、音樂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http://www.shuoke8.cn/soft/list.asp?classid=663
初中音樂說課稿《鄉愁》 湘版八年級上冊 未知 2008-09-03 5
· 《鄉愁》說課稿《鄉愁》一課的教學內容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湘版《音樂》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名曲覽勝》。這一單元包括西洋樂器獨奏與合奏兩個專題欣賞,曲目包含《月光》《思想曲》《小步舞曲》《蘭花花...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初中音樂說課稿 《梁祝》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未知 2008-08-21 24
· 《梁祝》說課稿使用教材:《梁祝》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版初級中學音樂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欣賞音樂,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闡述說課的內容。一、說教材(一)本課教學內容欣賞《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學唱愛情主題《化...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初中音樂說課稿 人教版音樂與舞蹈《金色草原•安代舞》說課稿 未知 2008-07-31 35
· 音樂與舞蹈--《金色草原•安代舞》的說課稿我說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二年級(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音樂與舞蹈》第一課時的內容(這一單元共分兩課時)。我通過學生欣賞「蒙古族音樂與舞蹈...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歡樂頌》說課稿 廣東版社音樂八年級上冊 未知 2008-07-27 38
· 《歡樂頌》說課稿一、說大綱根據《走進音樂世界》大綱要求,將「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與教材和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努力發揮音樂教育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中所特有的審美功能,做到將基礎和基本技能的學習...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初中音樂說課稿 瑤族舞曲 未知 2008-07-27 40
· 瑤族舞曲》說課稿一、說教材(點一)本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音樂課本第二冊第二單元《音樂的情感表達》的第一課時??民族管弦樂曲《瑤族舞曲》,它是一節欣賞課。欣賞我國優秀民族民間音樂是音樂教學中的一...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初中音樂說課稿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梁祝》說課稿 未知 2008-07-07 183
· 《梁祝》說課稿使用教材:《梁祝》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版初級中學音樂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欣賞音樂,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闡述說課的內容。一、說教材(一)本課教學內容欣賞《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學唱愛情主題《化...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八年級《新年好》說課稿 6.00 KB 2008-06-18 88
· 八年級音樂說課:《新年好》說課稿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是新的教學理念;特別是新的音樂課程標准給我們提出的原則和要求。它需要我們轉...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人音版八年級音樂說課 《走進京劇大世界》 未知 2008-03-27 304
· 走進京劇大世界說課稿各位專家,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走進京劇大世界》。它是人音版初中音樂教材第十五冊的內容,適用於八年級的學生。下面,我將從六個方面談談這堂課中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整合的設計...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人音版初中音樂說課 音樂與美術 未知 2008-03-27 95
· <音樂與美術>說課稿一.說大綱根據《大綱》要求,音樂教育應當以審美教育為核心。這不僅要完整地體現在新編的音樂教科書中,體現在音樂教師的教育觀念中,更要體現在音樂教學的活動中。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學中,要...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2. 初中音樂說課稿
【必備】初中音樂說課稿三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初中音樂說課稿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說教材
首先,我簡單說一說我對於教材的理解。
《江河水》是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節欣賞課,是一首雙管獨奏曲,它從另一個側面演繹著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江河水》五十年代初經加工整理成為一首雙管獨奏曲,六十年代初由黃海懷移植為二胡獨奏曲後流傳更為廣泛。無論作為雙管獨奏曲,還是作為二胡獨奏曲,《江河水》都能展示其驚天地泣鬼神的獨特魅力,樂曲開始,雙管從最低音區起奏,旋律連續四次四度上揚,悲憤之情迸發,隨後旋律即層層下落引出主題。樂曲第二部分音調平穩,採用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同音轉調方法,由第一部分的激越的A羽轉入暗淡的A徽同主音調使他和第一部分形成調性色彩的對比,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樂曲展現出激動、憤怒之情,音樂由哭訴、沉穩變成憤怒的聲討和激昂的反抗,極大地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二、說學情
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了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於音階基礎知識和音樂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能夠自己獨立演唱簡單的音樂;這一階段學生學習自製力不夠,自主學習能力不是很強,所以需要在授課過程中多引導多關注簡鍵;初中階段處於變聲期階段,在進行演唱之前一定要提示學生保護嗓音,並注意健康、衛生用嗓。在這一階段學生比較喜歡流行歌曲,可以適度的在講課過程中穿插一些流行音樂進行組織授課,讓學生能夠樂於學習並忠於學習。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以及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系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欣賞樂曲《江河水》,感受歌曲中表達的悲憤情感。
過程與方法:學習過程中運用聆聽、比較、分析等方法,學生能夠知道哭腔音樂和樂曲《江河水》的音樂特點。
知識與技能:能夠了解雙管;能夠用語言表達出對音樂的感受。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是分析各段落音樂所表達的不同感受,並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難點是試著學唱氏神主題部分的旋律,根據音樂要素進行分段分析。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聆聽法、對比法、分析法。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分別是新課導入、感受體驗、分段聆聽、鞏固提高、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上課伊始,我將採用視頻導入法,播放不同樂器演奏出來的樂曲,包括巴烏、鋼琴、葫蘆絲、雙管,學生說一說能聽出哪些樂器的聲音並說出樂器得名稱,之後向學生們展現雙管,觀察雙管的外形特點。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總結出不同的樂器能夠吹出不同的音色,今天我們就共同學習一首用雙管演奏的樂曲《江河水》。在學生的回答中順勢引入本課課題。
這樣設計,既鍛煉了他們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將課堂思路引領到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中,從課下到課上形成了一個自然、生動的過渡。
第二環節是感受體驗環節
感受體驗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新課講授的第一個環節,我會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展開教學。
在這一環節,我會為同學們完整的播放一遍歌曲《江河水》,並提問同學們歌曲歌曲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通過初聽,學生能夠說出歌曲從低音區起奏,整首樂曲讓人感受悲傷、凄涼、低沉。隨後復聽歌曲並繼續提出問題:歌曲的曲式結構是怎樣的?可以拿出之前搜集的資料進行討論。學生談論分析後可以回答出,樂曲為三部曲式,包括引子、第一段、第二段、第二段。在學生回答後,我會對學生進行攔核巧鼓勵性的評價並總結。
通過這樣直觀感知的方式,同學能夠捕捉到音樂特點以及樂曲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學唱歌曲做了良好的准備。
第三環節是分段聆聽環節
分段聆聽樂曲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這一環節,我選擇用對比聆聽的方式展開教學,精心誘導,變枯燥為生動,學生親身實踐、自主探究。
首先是聆聽引子部分,學生聆聽後分享歌曲的情緒是什麼樣的,通過聆聽學生可以發現節奏自由、情緒是凄涼地。緊接著聆聽第一段並進行分析,第一段的速度是慢速、悲痛、傾訴的,感受樂曲所表達出主人公的茫然無奈,帶領學生學唱歌曲的樂譜旋律,並跟琴彈唱,便於學生更好的理解樂曲。教師引導學生聆聽第二段,並讓學生說出第二段跟第一段對比有什麼樣的不同,學生可以發現速度變換了,第二段為原速,情緒為若有所思地。
其次,學生對比聆聽第三段與第一段,學生可以發現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現,速度與力度與第一段形成鮮明的對比,樂曲展現出激動、憤怒之情,音樂有哭訴、沉思變成憤怒的聲討和激昂的反抗,極大地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最後學生帶著情緒完整的聆聽歌曲。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能夠更快速地學唱歌曲。
第四環節是鞏固提高環節
為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並讓音樂變得生動有趣。教師播放二胡版的《江河水》,學生對比欣賞,開拓視野,更深一步的感受《江河水》的音樂情緒,以及不同音色的樂曲特色。
這樣做既能夠對新學習的音樂作品進行鞏固,同時學生又可以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音樂欣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和同學們一同探討本節課有哪些收獲,總結音樂作品所傳達的精神內涵。
在作業部分我會布置一個開放性的作業,請學生搜集收集《江河水》有關的其他知識,下節課共同分享。
這樣既可以重新為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起到加深記憶的作用,同時又可以將課堂延伸到課下,充分發揮音樂的作用。
使用教材:《梁祝》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版初級中學音樂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欣賞音樂,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闡述說課的內容。
一、說教材
(一)本課教學內容
欣賞《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學唱愛情主題《化蝶》。
(二)本課地位和作用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在借鑒歐洲協奏曲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基礎上,以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格,塑造了鮮明、感人的音樂形象,成為中國交響音樂民族化的成功之作,並以其中華民族鮮明的風格特點,得到國際公認。
(三)教材重點、難點
理解主要音樂片斷的含義、視唱愛情主題為本節課重點;使學生理解奏鳴曲式結構特點為本節課難點。
二、說學法、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特點,這節課主要運用以下學法:
1、在良好的問題情景中,自主地欣賞《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2、理解樂器運用形式,與作品內容有著緊密聯系。
3、認真感受樂曲中不同節奏速度變化,對不同主題中能正確區分判斷。
4、積極討論,大膽設想故事結局,引申音樂的尾聲發展。
教法與設想:
運用多媒體、錄音機、磁帶這些教具欣賞、講解結合,通過啟發引導讓學生自己展開聯想,領悟主題,感受作品精神內涵,通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探索創新。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本人的教學思路為:組織教學----欣賞音樂----講解分析----課堂小結----課堂作業
1、讓學生先欣賞感受、聆聽《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2、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作者、創作時間、名詞解釋及奏鳴曲式結構圖解,並讓生自由討論什麼是奏鳴曲。
3、進行音樂作品完整欣賞
4、教師講解、引導、小結。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二人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憤怒控訴與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這一愛情悲劇深切同情。
5、課堂作業
(1)分組討論,設想音樂結局。
(2)視唱愛情主題。
附板書設計:
梁山伯與祝英台
(1)曲作者:何占豪陳鋼
(2)創作時間:1959年
(3)題材:民間傳說
(4)素材:吸取越劇中曲調
(5)體裁:奏鳴曲
(6)名詞解釋
曲式:是指音樂作品構成統一整體和各部分的結構規律,包括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主題和非主題成分的組合及其調性的布局。
協奏曲:一種獨奏樂器和樂隊協調演出的大型樂曲。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八年級教材中第三單元《瑰麗的電聲》,這單元從教材內容上講對學生了解和認識電聲音樂具有及其重要的引領作用,因為它讓老師和同學們在音樂世界這個浩如煙海的藝術天地里,通過欣賞音樂家雅尼和他的電聲樂隊演奏的《夜鶯》,感受高雅的古典交響樂與絢麗的現代電聲樂巧妙地結合起來的魅力。
《夜鶯》是他音樂創作中的經典作品,他在電聲樂隊中加入了中國的笛子,使整個音樂作品充滿中國古典音樂風格,充滿著清新、浪漫、積極向上的精神,充滿了對世界,對生命的那種磅礴、激昂,積極進取的力量。今天的這堂課是欣賞課,圍繞欣賞《夜鶯》展開初步認識了解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的學習。
教學目標定位:
一知識技能目標: 初步認識和了解相關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方面的知識。
二是過程與方法目標: 從游戲猜樂器—聽辯樂器演奏—對比欣賞音樂作品有步驟的來學習。
三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對電聲音樂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能夠用積極的態度和開闊開放的視野去感受電聲音樂的魅力,來發展學生的審美趣味和提高他們的審美修養。
本課的重點是圍繞著欣賞《夜鶯》來初步認識了解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而難點是在45分鍾的時間內組織和把握好比較新的音樂欣賞材料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我的設計理念是:讓教師盡量少的說教,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音樂氛圍,讓他們用心聆聽和感受音樂,讓音樂在這節課引領和感動我們藉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和對音樂的感受再獲得新的知識和新的感受。本著在一堂課內激發學生對電聲音樂的興趣更是想讓學生開闊視野,喚起每個人封閉的內心讓我們一起徜徉在電聲音樂瑰麗的殿堂里。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講授法,師范法、聆聽法、討論法等等。以上是對教材教法的一些說明。
整堂課的上課程序是:
首先是導入—猜樂器:
(1)在設計這個環節中,我先模仿演奏打擊樂器架子鼓的動作,讓學生看然後模仿它的聲音說出樂器名稱,引導學生嘗試創作模仿一段節奏;XXXX|。
(2)學生自願組合兩人一組,一人比劃樂器一人猜出樂器名稱。要求比劃的學生可以用肢體語言和模仿樂器聲音及描述這件樂器的特徵,在描述過程中不能說出帶有這件樂器的字詞,對猜不出來的樂器可以有三次放棄機會。每組時間為一分鍾,進行三組。我在教學開始的活動是想先起個引的作用,用猜樂器這個游戲引起對學生樂器的注意,然後學生自己完成,這樣設計是想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後面了解認識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作個小鋪墊。
然後欣賞一段流行音樂《菊花台》,聽辯用了那些樂器,主要是感受西洋的吉他、合成器等樂器和民族的古箏、葫蘆絲等樂器融合在一起演奏的中國民族音樂風格;緊接著欣賞《夜鶯》,讓學生看著《夜鶯》的主題一旋律,先聽教師演奏,然後試著哼唱和熟悉。在這個基礎上一起欣賞雅尼和他電聲樂隊是如何來表現這個主題的。樂曲有二個主題。試唱主題一是想讓學生在初步熟悉旋律的基礎上能有目的去感受雅尼音樂的演奏形式。欣賞完大家一起圍繞這個主題的出現說說用了那些樂器來表現,談談自己對雅尼音樂演奏形式和音響效果的感受;一起唱主題一旋律感受人聲合唱。在學生談完感受後教師簡單小結:雅尼是將高雅的古典交響樂與絢麗的現代電聲樂巧妙地結合起來,《夜鶯》是中國古典民族音樂和現代電聲樂結合的經典作品,最後聽著教師用電子琴演奏《夜鶯》,一起看著多媒體課件默讀雅尼在音樂上說的一段話。這樣設計是為欣賞感受雅尼電聲樂隊和用電子琴模擬音色演奏《夜鶯》形成對比,讓學生感受不同的形式和演奏效果。更進一步感受一個用音樂講述生活的人——雅尼;他是這樣說的:「我的目標是用感情與人們溝通,我捕捉到了生活的感受並把它溶於音樂之中,音樂將會給聽眾帶來希望的撞擊。」
由《夜鶯》這個作品來認識感受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試著來介紹電吉他、電貝司、如果有學生會演奏能展示一下更好。然後通過看圖片和欣賞樂器演奏(電子鼓、電子機械吉他)的小片段有進一步的了解。最後出示電聲樂隊為主組成的樂隊的圖片,知道這是一個基本的電聲樂隊形式。然後知道一個人通過演奏電子樂器可以完成一個樂隊的演奏效果。聽電子合成器模擬的自然聲音和合成的音色,這就是電子音樂即用現代電子手段合成創作的音樂,這其中電子琴的出現開辟了電聲音樂的一個新天地,但是自從電子合成器的問世以來,電子音樂就進入了一個更高的階段。知道電子音樂的出現是音樂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電子音樂的出現是音樂在社會高速文明發展下的產物。這個環節是讓學生欣賞當下流行的《菊花台》拉近和他們的距離,同時抓住他們的耳朵。考慮學生對電聲樂隊不是很陌生,所以直接通過對比欣賞《夜鶯》來了解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讓學生感受不同的形式和演奏效果。
最後,實踐與創作,在聽完電子琴演奏的《夜鶯》後,大家談感受。然後教師和學生一起合唱主題。預測:電子音樂能否取代人聲合唱和器樂交響。回答是肯定的不能,那麼反之會怎樣?在欣賞完了人聲模擬表演和中法文化年開幕式雅爾的激光音樂會。把時間交給學生談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作過多講解,注重學生的交流和互評,學生可能被音樂感染和震撼,不能把自己感受說清楚或者表達出來,但相信他們接受了更多的信息和音樂之後,審美趣味和審美修養會逐步在提高。
尾聲
(1)欣賞我國走向世界年輕的雙排鍵電子琴演奏家朱磊的錄象),(2)播放中國年齡最小的一支電聲樂隊的作品《我的20xx》,(配的圖片)這樣設計想法比較多,是想嘗試選用這兩段新的材料去啟發和拓展學生的思維,擴寬他們的視野,最終能讓學生初步認識不同的音樂表現手段和形式,不管是電子音樂還是人聲合唱和器樂交響。這些音樂表現形式和手段都不是唯一的,更不是結束。它們將被人類不斷的融合發展,像涓涓溪流表達和抒發著人類的情感。
這堂課的設計本著給學生留下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以參與游戲活動和欣賞及教師補充講解音樂概念(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而進行的,猜樂器—聽辯樂器演奏—對比聽音樂作品—實踐於創作,激發學生對電聲音樂的興趣更是想讓學生開闊視野,喚起每個人封閉的內心讓我們一起徜徉在電聲音樂瑰麗的殿堂里吧!
;3. 初中音樂說課稿
實用的初中音樂說課稿四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初中音樂說課稿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學唱《念故鄉》,感受作者濃郁的思鄉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故鄉的情感,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
2、知識技能目標: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關文化,激發學生用富有感情的聲音來演唱《念故鄉》。
3、過程方法目標:設情景法教學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方法來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以小組合作討論的表現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探索學唱歌曲的方法,練習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並讓學生感受和體驗思念故鄉的情感。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有感情、有力度變化的演唱歌曲及唱准附點音符的時值。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以情感為紐帶,做好組織教學。)
課前播放歌曲《故鄉的雲》
二、導入新課:
1、初聽《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二樂章的第一主題
談話:我們一起來聽音樂吧!
談話:我們初次感受了這段音樂,感受到它的力度?速度?節奏?旋律?
討論:音樂有什麼特點?(從音樂要色上分析) 音色呢?
2、簡介 英國管
3、再次聆聽
討論:我們感受到怎樣的情緒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呢?作曲家在抒發著自己怎樣地情感呢?
三、簡介作曲家及樂曲背景
師:作曲家是誰?為什麼會有則樣的情緒呢?
1、德沃夏克
捷克作曲家,出生於不拉格附近的農村。他從小就顯露出音樂天才,因家境清貧,沒有條件上學,工作多年後有了積蓄,才獲得進入拉格附音樂學校學習的機會。1890年,他受聘於布拉格音樂學院教授音樂理論,1892年應聘赴美國任紐約國家音樂學院院長。代表作品除《新世界交響曲》外,還有歌劇《水仙女》、《大提琴協奏曲》、《斯拉夫曲》及聲樂曲《母親叫我的歌》等
2、樂曲背景介紹
四、歌曲教學
1、出示課題《念故鄉》
師:他的美國學生給這段迷人的旋律加上了歌詞。
2、聆聽歌曲《念故鄉》
請學生談談聽後感受
3、學唱歌曲
①用「la」哼唱旋律,感受音樂特點。
②分析附點節奏
x.x x x.x x | x.x x.x x – |
③唱旋律
④填詞唱
⑤力度記號的處理 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
五、拓展空間 創編歌詞
要求用「思鄉」這個主題,要求學生為這首歌的旋律重新填詞。
六、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念故鄉》,感受體驗了喚漏譽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思鄉是一種美好的情感,也是一種厚重的民族意識。同學們,再過幾年你們也會背起行囊,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相信無論你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這片鄉土。
最後,老師朗誦一首詩和大家分享《鄉愁》。
「假如我們能在一個孩子身上喚起對音樂的一種強烈的熱忱,假如我們能把這種興趣延長若干年並且穩步地把它提高到更高水平的話,那麼即使他永遠成不了一個文藝名家,他也將通過音樂找到他個人的幸福!」這和段是美國著名教育家穆塞爾和格連在其《中小學音樂課教學法》中的一段話。是的,音樂就是這樣的一種美的藝術,而我,就願做這美的傳播者,在孩子們的心靈播灑上最美的種子,讓他們能找到自己的音樂源泉,成為終身愛好音樂的快樂人。
[說教材]
(1)教材內容
《給未來一片綠》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綠色的家園》中的一首歌曲,歌曲主體部分為D大調、4/4拍、中速,由三部分組成,歌曲深刻地表達了人類共同關心的一個主題,即愛護我們共搜嫌同的家園--地球,呼喚人們保護環境,關愛地球,企盼人類永遠美好的生活。曲作者運用調性對比的手法將青少年兒童在思考問題、討論問題,最後得出結論這個意境刻畫出來,譜出歌曲。本課教學是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在本單元中作為第二課時設計。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二個方面:
第一 :歌曲將調性對比融於童聲合唱之中,設計了一個充滿詩意的意境,譜出一首綠色和
平的歌。
第二:通過學唱歌曲,抒發出少年兒童熱愛地球的感情,表現出少年兒童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內化理念](說新課標)
音樂課標中明確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重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情感,是音樂審美過程中最活躍的心理因素,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和中介,音樂教學中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則,不時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會有效地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使他們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動中,享受美感,陶冶性情。因而,每次上課前,我都要反復聆聽音樂,讓音樂先感動我自己,然後再感染學生。
「音樂是心靈的迸發,它不象化學那樣能進行實驗分析,對偉大的音樂來說,只有一種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柏遼茲的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也內化為我今天設計這堂課的主要教育思想,因而我把具體的教學目標實化為:
[說目標](1)知識目標: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懂得怎樣處理音樂作品,才能更好地表達情感。
(2)能力目標:聆聽並大膽參與歌曲的演唱,能准確地表達音樂中的情感。
(3)情感目標:讓同學們在觀看各種圖片、視頻、演唱、表演等活動中領悟「保護環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的意識。
[說重難點]:探索學唱新歌的方法,練習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種表演活動中去體驗和感受是本課時的重難點。
[說教法]根據中學生年齡特徵,我採用了情景創設法、合作探討法、啟發式教學法、嘗試教學法等,在教學中把教法與學法聯系起來,(Motivational model yue.mipang.com)有意識地進行學法的指導和滲透,不僅讓學生學會,而且讓學生會學,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實行「四多」,即多聽、多想、多討論、多創作,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使學生更准確地表現和創造音樂。
[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看、聽、唱」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和演唱方式,通過感受、展示、討論等方法,使學生在嘗試學習中自主地得出結論從而來完成能力目標,最後通過親身體驗來驗證結論。
[說教學程序]
下面,我針對本課的教學過程談談具體的教學構想。
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來完成本課時教學:(1)引入;(2)學唱歌曲;(3)感悟;(4)升華(拓展延伸),其中學唱歌曲是重點教學環節,設計25分鍾左右,引入3分鍾左右,感悟5分鍾左右,升華部分10分鍾左右。
首先,第一個環節--引入。多媒體展示被污染的大自然圖片,和未被破壞過的美麗大自然風景圖片等相關的圖片,教師在背景音樂《給未來一片綠》的旋律中動情解說: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 土
壤系著森林的命運,海洋系著魚群的命運;環境系著地球的命運,地球系著人類的命運。地球賦予生命的一切,愛護地球,珍愛生命;保護環境,擁有生命 ,讓我們用行為來回報創造和養育我們的自然母親。【設計理念:這一環節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通過教師詩化的語言激情導入,奠定本課情感性教學的基礎,點燃了學生的情感火花,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第二個環節:學唱歌曲。先介紹歌曲的主體部分為 D 大調、44拍、中速、由3部分組成。接著,教師聲情並茂地范唱,力圖通過自己的歌聲打動學生,激發出他們的學習熱情,再用多媒體出示學習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習慣,跟伴奏唱詞或跟伴奏哼唱旋律來學唱。在這一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找出學唱歌曲的難點:後半拍起的節奏的把握,大家共同討論,應該怎樣來掌握這一難點,再嘗試用領唱、合唱的方法來練唱,要求聲音統一,氣息通暢,節奏准確,充滿感情。這個步驟的設計給了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第二部分合唱的配合的學習前,先進行合唱的和諧與均衡知識講解,再採用教唱、聽唱、分聲部唱、合唱等方法來突破這一難點。在引導學生充滿感情來完整演唱歌曲時,先讓學生觀看這首歌的MTV,讓學生在歌聲與畫面中自己去體會感情,然後分組討論用填表的形式,讓學生自己說出這首歌的速度、風格、演唱情緒等學唱要素,通過「探究與體驗」的過程來完成這一教學難點。
設計理念:「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情感的藝術」,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我以「聽覺」為基礎,「情感」為主線,採用多媒體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多聽、多想、多討論」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通過聆聽和表現音樂,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情感。
第三、四個環節--感悟和升華部分
首先用提問的形式引入第三部分,探討音樂情感與人的情感有什麼聯系,然後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的理解和感受,討論「地球-----母親」的含義,緊接著導入第四個環節,讓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表達愛護環境的歌曲、詩歌、警句、圖片、文字、VCD、歌曲磁帶等通過小組推薦或自由組合演唱等多種方式展示出來。(搜集的任務在第一課時教學時作為課後作業布置)。
這一部分的設計,讓學生聯系自身感受先體驗「保護環境」的感受,然後通過拓展延伸得到進一步的升華,讓學生在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來獲得音樂審美的體驗和享受到成功的歡愉。
最後,在《給未來一片綠》的音樂聲中結束本課:保護環境,是人類永恆的主題,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去愛護環境,愛這個地球,愛這個世界!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珍貴的生命,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畫卷,每個學生都是一篇生動的樂章,但願你我在座的每一位音樂老師都能把生命中的每一篇生動樂章奏響!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薩克斯管教學《搖籃曲》
一、說理念
器樂是音樂的重要表現形式,在當今普及音樂教育過程中,器樂教學已成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沒有器樂教學的'音樂教育絕對是不完整的教育。器樂教學對於學生來說,既是很好的音樂實踐,又能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而器樂演奏對於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等方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本課旨在通過薩克斯管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二、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根據教學實際,學生能力,我自選教材《薩克斯管演奏教程》,並精選入門小曲《搖籃曲》,作為學生演奏學習的曲目。這是一首具有搖籃曲風格的四三拍子的曲子,一段體結構,旋律優美簡單,全曲只有G、A、B三個音符,學生容易掌握。
2、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薩克斯管及歷史。
(2)、能力目標:掌握薩克斯管的基本演奏。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體驗演奏的樂趣,樹立信心陶冶情操。
3、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薩克斯管的基本演奏(包括姿勢、口型、手型及簡單的指法),並演奏樂曲《搖籃曲》。
本課的難點是:學生對樂器的控制及能奏出輕松而美的聲音。
三、說教法、學法
七年級學生是學習管樂較佳時期,身體發育等已經具備學習條件,只是薩克斯管看似復雜,,一般學生望而興嘆,認為挺難學,其實越復雜的樂器,越易上手。我根據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及學生實際設計如下教學方法:
1、教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創造最佳心理狀態,樹立信心,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多動腦、動手、動眼、動口、用心去演奏、去感受和表現音樂,多啟發學生用自己的樂器去「歌唱」。具體運用以下教學方法:(1)探究發現法,(2)器樂講解示範法,(3)實踐練習法,(4)模仿、接龍,(5)欣賞體驗等。
2、學法
(1)、學生要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主動探究,大膽地去模仿,去演奏,去競爭,充分表現展示自我。
(2)、注意與他人和教師溝通合作。
(3)、注意養成良好的器樂學習習慣,慢練是學習最好的方法。慢的過程中能更好的去聆聽,去體驗,去感受正確的演奏。
四、說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3分鍾左右)
首先,我用bβ高音薩克斯管演奏《回家》片段,激發學生對薩克斯管的興趣及求知慾。
二)新課教學
1認識了解薩克斯管(5分鍾左右)
[課件] 1)薩克斯管的簡介(阿道夫—薩克斯的頭像掛圖)
2)薩克斯管的種類及音域(五種薩克斯管的掛圖)
3)薩克斯管的構造(bE薩克斯管示範)
(薩克斯管主要有:上段管體、下段管體、喇叭口、連動桿、彎勃、笛頭、掛帶。笛頭又分為哨片、卡子、笛帽。)
2掌握薩克斯管的基本演奏(12分鍾左右)(包括姿勢、口型、手型及簡單的指法、吐奏與連奏等)這個環節中,主要通過教師本人規范而科學的示範演奏,以及自我探究,師生交流、互動,引導解決本堂課的重點,教師在這一環節中既要講清演奏要領,又要及時糾正學生錯誤。
3學習吹奏>(15分鍾左右)這是一個實踐練習的過程,學生興趣濃厚,可以採取模仿接龍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很快的掌握樂曲的演奏。注意樂曲三拍子的律動,及連奏,盡量啟發學生用自己的樂器去「歌唱」,盡可能的用美的聲音去表現音樂。練習時可以分組合作探究與他人和教師溝通。
4展示自我表現自我,並進行創造性的表演。這是本節課的高潮部分,課程進行到這里,學生都躍躍欲試,表現自我展示自我,將得到更好的體現。這時可以進行生生評價、自我評價、教師將給與更多的是肯定和鼓勵,表現特突出的,教師將贈與爵士名盤給與獎勵。
(三)拓展延伸
欣賞爵士薩克斯的演奏片段《母雞公雞》,介紹薩克斯管演奏風格(古典與爵士),並介紹我國薩克斯管演奏現狀及國際水平,激起學生努力學習並為我國管樂事業做出貢獻。
(四)結課
同學們在《回家》的樂曲中走出教室。
五、設計自我評價
本節課是一堂實實在在的器樂教學課,就從薩克斯管那金燦燦的外型就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讓他們滿懷探究之情主動學習,使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另外,本科設計背景:在我校,學生大多家庭條件較好,一件初學樂器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不存在困難,並且在我校管樂學習氛圍很好,學校有一百多人的管樂團,因此完成此節課的教學是可能的。
我的說課完了,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專家、領導、老師斧正!謝謝!!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菩提樹》,接下來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簡單闡述我的教學思路。
一、說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對於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菩提樹》是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五課的一節欣賞課。作品為E調,3/4拍,情緒是抒情地,旋律性強,表達流浪者見到菩提樹時,對過去甜蜜愛情的回憶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學會三連音,了解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掌握藝術歌曲的特徵,感受作品中濃郁的德奧民歌風格,從而獲得對藝術歌曲的喜愛,提升音樂審美能力。
二、說學情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了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了解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初中生階段的學生生理、心理漸趨成熟,參與的意識和交往的願望增強,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增多,在學習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經驗,表達情感的方式較之1~6年級學生有明顯變化。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鞏固和提高表現音樂的基本技能。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更有意識地將音樂的人文內涵融入教學中。7~9年級學生正值變聲期,應注意嗓音保護。
三、說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學情的了解,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作品《菩提樹》,體會對美好生活的回憶,感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范唱、討論、分析等活動,學生能夠掌握藝術歌曲基本的創作技巧,提高對藝術歌曲的審美能力。
知識與技能:掌握藝術歌曲的創作特徵,正確掌握三連音。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是理解藝術歌曲的創作特點;注意三連音的節奏型;熟悉舒伯特的藝術歌曲。
難點是掌握藝術歌曲的創作特點,體會美好的回憶和對未來美好的期望。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多媒體演示法。
學法:試唱法、小組討論法。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說說我的教學過程,也是本次說課的中心部分;在這一環節主要分成五個環節,分別是新課導入、整體感知、探究學習、拓展延伸、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上課伊始,我會用談話法的方式進行導入,運用多媒體播放舒伯特的肖像圖,並提問:關於這個人大家了解多少?學生自由回答。我進行總結:這是西方音樂史上非常多產一位的作曲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藝術歌曲作品,他就是舒伯特。並順勢揭示課題《菩提樹》。
這樣設計,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學生注意力,導入課堂。
第二環節是整體感知環節
感知音樂是課堂展開的基礎,為了幫助學生對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新課的第一環節,我會先完整播放歌曲《菩提樹》,並提問聽完作品後的感受;其次,我會提問學生簡單的問題;然後,我會再次聆聽歌曲;最後,我會將知識點進行總結。
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對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第三環節是探究學習環節
細致、精準對於作品的分析及學習,是學生了解作品特點的主要途徑,為了引導學生了解重點,突破難點,循序漸進的了解作品,在這一環節,我會先教師介紹舒伯特的生平,介紹生活背景和《菩提樹》的創作背景;其次,我會播放《菩提樹》,並詢問作品的旋律特徵,學生自由回答。學生自由回答後,我會總結:這是一首比較抒情、略帶傷感的藝術歌曲,曲調質朴、旋律起伏有序,而且旋律中出現了三連音。然後,我會組織學生跟老師哼唱主題旋律。再次,我會播放鋼琴版本的《菩提樹》進行欣賞。再接著,我會組織學生討論藝術歌曲的特徵並總結藝術歌曲的旋律優美,充滿詩情畫意,歌詞都是名人詩篇,對演唱者的演唱技巧要求較高,伴奏一般都具有獨立意義,地位很高,而且可以作為音樂會曲目單獨演奏。最後,帶著對作品的理解再次聆聽藝術歌曲《菩提樹》。
通過這樣的設計,能夠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學習歌曲,是符合音樂新課程標准要求的。
第四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為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對音樂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體會,我會播放舒伯特另外一首藝術歌曲《野玫瑰》,請學生聆聽,並談談這兩首歌曲的異同之處。並進行實踐展評。
這樣做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編能力。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播放《菩提樹》的音頻,並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呼籲學生們一定要珍惜時間,立足當下,去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真善美。
為了更好的結束課堂,並在課下引發學生的思考,對於作業的設計,我會讓學生聆聽中國作曲家趙元任的藝術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感受其中的意境。能將課堂上的知識點延伸到課堂之外,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最後,就是我今天的板書設計,簡潔、明了,通過這個板書學生可以直觀的捕捉到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和思想主旨,知識點呈現較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說課內容,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聆聽,請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4. 初中音樂說課稿
【實用】初中音樂說課稿3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音樂說課稿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風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態的音樂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居住在我國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民,他橡御們的歌聲像遼闊的草原和天空一樣嘹亮明凈,舞蹈藝術更是豐富多彩,表達了蒙古人民對草原、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學生們的民族情結是我們音樂教育者的責任和梁姿岩使命。根據教學設計,結合課標「感受、鑒賞、創造、探索」精神,本節課安排了以下內容:
①學唱蒙古民歌《牧歌》。
②欣賞無伴奏合唱《牧歌》,馬頭琴獨奏《萬馬奔騰》、《贊歌》。
教學目標
1.通過唱歌和欣賞教學,使學生們了解蒙古音樂的風格特徵和基本常識;了解音樂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
2.培養學生們熱愛美好生活和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培養學生們對民族音樂藝術的想像力、鑒賞力和探索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學唱歌曲《牧歌》和欣賞教學使學生們了解蒙古音樂的風格和特徵,培養學生們對民族藝術豐富的想像力和鑒賞力。
教學准備
鋼琴、音響資料、課件。
說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我主要採用了視覺圖像法、設置疑問法、啟發引導法、評價激勵法。
首先,民族藝術是從勞動人民的生活勞動中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情緒,要了解一個民族的音樂語言,首先要了解本民族的風土人情,所以,我選了一部分有關蒙古人民生活場景和精美畫面在導課時播放,既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力和興趣,又豐富了學生們的人文歷史知識,開拓學生們的視野。
其次,根據學生們好奇愛動,愛展示自我的特點,我採用了設置疑問,啟發引導和評價激勵的方法,以「老師為主導、學習為主體」,讓學生們動靜交替、熱情活潑的氛圍中增長知識,得到美的熏陶。
說學法
聆聽法、小組活動法。
首先,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聽是我們感知音樂、理解音樂的基礎。培養學生們用心聆聽音樂是培養學生們表現和創造音樂的重要手段。
其次,利用小組活動法,讓學生們在互相交流中探索新知識,不僅培養學生們的團體協作精神,又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創造優良的課堂氣氛。
說教學過程
一、導課
首先播放短片
播完後上題目:選擇與本冊世片內容相符的項
A、蒙古族 生活在我國北方蒙古草原上
B、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C、有敬水、敬火的習俗
D、回族
E、成吉思汗
設置意圖:通過觀看聲像具備的短片,可以抓住學生們的好奇心、注意力,並通過討論,師生交流引發學生們聯想,豐富學生們有關草原人文歷史方面的知識。
在這環節中,老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們了解地理環境與人們的生活習俗及音樂文化之間的關系。如寬廣的草原是蒙古人民生活的搖籃,人們熱愛草原就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寬廣的草原賦予人民寬闊的胸襟和豪爽熱情的性格。蒙古人民的歌聲像遼闊草原和天空一樣嘹亮明凈,舞蹈更是豐富多彩,有表現生活場景的「盅碗舞」、「擠奶舞」等。下面欣賞合唱《牧歌》。
二、新課
(一)欣賞無伴奏合唱《牧歌》
欣賞前,把學生們分組,讓他們用蒙古風景或歷史人物為自己命名,如:「草原英雄隊」、「千里鐵騎隊」、「成吉思汗隊」、「呼倫貝爾」。
提出問題:歌曲用什麼聲音,塑造了什麼音樂形象?
[播放樂曲]
聽後討論問題,在這個環節,鼓勵學生們暢所欲言,老師適當引導激發學生們想像。僻如:歌曲純粹用人的聲音,用不同的音色組合,不同的力度變化,展示出草原美麗遼闊的景象。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讓學生們一起朗誦書上《牧歌》的歌詞,共同回味合唱帶來的美好回憶和聯想。並讓學生們了解無伴奏合唱的知識。
(二)學唱歌曲《牧歌》
首先,老師有感情地范唱一遍。
提出問題,歌曲旋律有什麼特點?
寬廣、悠長、深情,表現大草原的遼闊美麗及人們無限的熱愛之情。
2、學唱歌曲
1)跟老師學唱譜子,並找出樂譜中旋律相近的小節,這樣有助於學生們對旋律與節奏更准確地把握。
2)跟琴唱歌詞
要求學生們輕聲唱,唱出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3)學完後,採用小組比賽的形式跟伴奏唱,鼓勵學生們創造不同的演唱形式,如「男女生合唱」、「女生唱男生哼鳴附和」等,這樣既練習了歌曲,培養了學生們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在此環節,補充蒙古歌分長調和短調知識。
三、欣賞馬頭琴獨奏《萬馬奔騰》
介紹馬頭琴是蒙古族比較有特色的樂器,因琴頭上雕刻馬頭而著稱,演奏時像二胡,但音色像大提琴。
[播放樂曲]
找學生們簡單談一談樂曲表現的內容:萬馬奔騰的壯觀場面。此環節只作欣賞了解。
四、創作與探索
播放背寫音樂草原歌曲《贊歌》
在這個環節,鼓勵學生們大膽運用各種藝術形式來表現蒙古草原的美麗遼闊與生活習俗。比如唱歌、舞踏、美術、朗誦、模仿表演摔跤、賽馬等,老師要行當地指導。
用小組比賽的形式表演,以調動學生們積極性,此環節占課時比較長,約十五分鍾左右。
五、結束語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蒙古草原豐富的自然資源是蒙古人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熱愛草原,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蒙古草原豐富多彩的音樂藝術表達了蒙古人們對美好生活無限的熱愛之情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請學生們收集有關蒙古草原的信息。
一、首先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陳述。
1、教材分析:
本節課所選用的教材是
2、教學目標分析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學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系的一個有機整體,學生學會知識與技能過程的同時成為學生學習,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應以知識與技能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並把前面兩者充分體現在過程與方法中。藉此,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過程與方法:
(3)知識與技能:
基於音樂新課程標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3、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4、本課的教學難點是:
為了講清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第二方面說教法和第三方面說學法上面談談我的想法。
二、說教法:
從心理特徵來說,初中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在教學中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本節課我主要採取設置情景教學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特點,為學生創設了一系列優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基於本課的特點,我還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 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來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 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我還運用了學科整合的方法,在聯系生活和拓展創編這兩個環節中,我融入了美術、自然、語文、戲曲等姊妹學科與藝術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音樂視野,促使他們音樂素質和音樂表現力的不斷提高。
三、說學法:
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且自由發揮。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方面我主要採取了以下的方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同時我還讓學生多聽多練,自省自悟,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四、說板書設計:
本著簡潔、形象、直觀、概括的原則,我將板書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學唱《念故鄉》,感受作者濃郁的思鄉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故鄉的情感,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
2、知識技能目標: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關文化,激發學生用富有感情的聲音來演唱《念故鄉》。
3、過程方法目標:設情景法教學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方法來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以小組合作討論的表現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探索學唱歌曲的方法,練習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並讓學生感受和體驗思念故鄉的情感。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有感情、有力度變化的演唱歌曲及唱准附點音符的時值。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以情感為紐帶,做好組織教學。)
課前播放歌曲《故鄉的雲》
二、導入新課:
1、初聽《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二樂章的第一主題
談話:我們一起來聽音樂吧!
談話:我們初次感受了這段音樂,感受到它的力度?速度?節奏?旋律?
討論:音樂有什麼特點?(從音樂要色上分析) 音色呢?
2、簡介 英國管
3、再次聆聽
討論:我們感受到怎樣的情緒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呢?作曲家在抒發著自己怎樣地情感呢?
三、簡介作曲家及樂曲背景
師:作曲家是誰?為什麼會有則樣的情緒呢?
1、德沃夏克
捷克作曲家,出生於不拉格附近的農村。他從小就顯露出音樂天才,因家境清貧,沒有條件上學,工作多年後有了積蓄,才獲得進入拉格附音樂學校學習的機會。1890年,他受聘於布拉格音樂學院教授音樂理論,1892年應聘赴美國任紐約國家音樂學院院長。代表作品除《新世界交響曲》外,還有歌劇《水仙女》、《大提琴協奏曲》、《斯拉夫曲》及聲樂曲《母親叫我的歌》等
2、樂曲背景介紹
四、歌曲教學
1、出示課題《念故鄉》
師:他的美國學生給這段迷人的旋律加上了歌詞。
2、聆聽歌曲《念故鄉》
請學生談談聽後感受
3、學唱歌曲
①用「la」哼唱旋律,感受音樂特點。
②分析附點節奏
x.x x x.x x | x.x x.x x – |
③唱旋律
④填詞唱
⑤力度記號的處理 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
五、拓展空間 創編歌詞
要求用「思鄉」這個主題,要求學生為這首歌的旋律重新填詞。
六、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念故鄉》,感受體驗了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思鄉是一種美好的情感,也是一種厚重的民族意識。同學們,再過幾年你們也會背起行囊,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相信無論你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這片鄉土。
最後,老師朗誦一首詩和大家分享《鄉愁》。
;5. 初中音樂課說課稿
初中音樂課說課稿範文3篇
導語: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而【說課稿】則是為進行說課准備的文稿。以下是我整理初中音樂課說課稿範文,以供參考。
音樂課說課稿(一)
說教材分析:
《小船》這首歌曲,歌詞用了比喻的手法"爸爸是船,媽媽是帆,小船搖著我的童年",抒發了對美滿溫馨的家庭生活的渴望、贊美。歌詞為F宮調式,一段體結構,4/4拍。第一樂句與第二樂句均為4小節,第三樂句擴充為8小節。全曲為五聲音階的級進為主,曲調委婉流暢,十分適合兒童演唱。第一、二、三樂句中巧妙地運用了休止符和弱起拍,使音樂避免了拖沓充滿了情趣,從而使演唱氣息更易讓孩子們掌握。
說教學目標:
在課堂教學中學習目標的實現體現三個層面,在音樂課堂上都要依託學生的親身的體驗,在體驗中模仿,在模仿中探究。
1、情感目標:
⑴、體會歌曲優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溫暖。
⑵、教育學生懂得人世間最偉大的愛——父母之愛,喚醒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愛父母,回報父母的愛。
2 、知識目標:
認識 4/4 拍,感受它的強弱規律。
3 、能力目標:
⑴、引導學生能用親切深情的聲音和情趣演唱歌曲。
⑵、掌握聲斷氣連的歌唱方法,並准確的唱好弱起拍。
說教學重點:
1、認識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義和強弱規律
2、學唱歌曲《小船》,能用親切深情的聲音和情趣演唱歌曲。
說教學難點:聲斷氣連的歌唱並准確地唱好弱起拍。
說教卜敬學教法:
《小船》是首讓人感到親切,溫暖的歌曲,朴實無華的旋律中洋溢出對父母深深的感激,使人眷戀那份濃濃的、難以割捨的親情。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充分挖掘歌曲中透露出的濃濃情意,以培養學生音樂聽覺為目標,充分運用教學中的各種環節,通過"情"來撥動學生的心弦。學生在這首輕柔音樂的伴奏下感受四四拍的音樂,讓全體學生引起共鳴,體會到家的溫暖。
教具准備:電子琴、口風琴、錄音機、船(圖片)、歌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2分)
教師以猜謎語"船"字的形式和交談中了解學生們對船的認識,從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習的慾望。
二、運用已有的知識體驗牽引新授知識的理解,學習4/4拍的含義和強弱規律(10分)
已有經驗的遷移有利於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我為讓學生了解4/4拍的含義及強弱規律,在教學設計上,首先選用進教室時的歌曲《小小的船》,請學生唱一唱,說說它是幾拍子的歌曲?3/4 的含義及強弱規律,並伴隨著音樂用動作來感受、表現。當學習《小船》讓學生說出拍號時,孩子自然會用亂弊睜以有的經驗去分析、去思考,這其實就是學生探究學習的一個過程。前面情景的創設,為後面的探究與發現作了更好的鋪墊。
三、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在情感體驗中學習歌曲《小船》(25分)
這節課的情感目標是體會歌曲優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溫暖。《小船》是首讓人感到親切,溫暖的歌曲,朴實無華的旋律中洋溢出對父母深深的感激,使人眷戀那份濃濃的、難以割捨的親情。
體驗、模仿、探究、合作、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音樂是審美的藝術,是傾聽的藝術,在進教室、發聲、感受音樂的情緒、節拍、強弱規律等音樂要素時,無一例外都通過傾聽體驗音樂作品來完成,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像,投入到學習中。如初聽《小船》,這是一種完全放鬆和無意識的聽賞方法,以此來渲染一種柔美、恬靜的氛圍。接著是學生通過語言交流所體會到的對歌曲的點滴感受,這是一種聯想想像式聽賞,是學生自身感受與音樂情感的交融。
我在設計學唱歌曲教學時,充分挖掘歌曲中透露出的濃濃情意,充分運用教學中的各種環節——如:有感情地讀歌詞;隨音樂哼唱歌曲;通過教師的指導演唱、變換演唱形式以及相關音樂知識的傳授,不斷地突出並掌握歌曲的重點與難點。
當教師說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勤勞、勇敢、無私奉獻,為了養育我們花費了大量心血。誰能說說你的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愛護你的?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呢?"用"情"嘩歲來撥動學生的心弦,學生們暢所欲言。在這首輕柔音樂的伴奏下,充分的感受四四拍的音樂,讓全體學生引起共鳴,體會到家的溫暖。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3分)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以讓學生充分的感悟到家庭的溫暖。在結束語中,教師用"感恩"樹立起學生愛父母、回報父母的鑒定信念。同學們"有一個詞語最親切,有一聲呼喚最動聽,有一個人最要感謝,有一種人最要感恩,她就是——母親,他就是——父親",讓我們從小就以一顆"感恩的心"去愛我們的父母,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來回報父母的愛,能做到嗎?最後讓我們的父母乘坐我們愛的小船,在碧波盪漾中去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在我們的汗水中去感受我們對父母的愛吧!(師生表演"劃船歌")
音樂課說課稿(二)
一、緊扣特點 說教材
《楊柳青》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人音版第八冊第三單元家鄉美中的一首江蘇民歌。歌曲通過對黨的贊頌,抒發了美好生活所帶來的喜悅之情和對家鄉的熱愛。歌曲的曲調為五聲宮調式,全曲歡快活潑、熱情風趣,襯詞在歌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擴充樂句的重要手段。
二、結合實際 說學情
"課標"中,課程設計思路的第四項是:義務教育階段,是兒童和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快速發展期,也是人生接受音樂教育、增進音樂素養、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為了使音樂課程與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音樂認知特點相適應,本課程將義務教育階段的9學年分成了3個學段,即小學低年級(1-2學年),小學中、高年級(3-6學年)和初中各年級(7-9學年)。在剖析不同學段學生生理、心理發展差異和音樂學習認知特點的基礎上,在課程總目標統領下,明確各學段目標,以此作為不同學段、不同教學領域內容標准設計的基本依據。三個學段不同層次的內容標准呈現前後銜接、逐段遞進、完整有序的內在聯系。
根據什麼來決定梯度遞進?如何來實現梯度遞進呢?
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面臨著生理、心理的發展,在接受音樂教育方面具有的不同特點,是決定梯度遞進的原因。
小學生認知活動由不隨意性、不自覺性向隨意性、自覺性發展,認識水平從以具體形象為主要形式向抽象概括過渡,情感意志不斷發展,個性不斷增強,道德意識從注意行為效果逐漸發展到注意行為動機。7-9歲的兒童對音樂的審美態度處在"寫實階段",純真、快樂的天性自發地產生了以"像不像"和"擬人化"為特徵的音樂審美態度。學生在低年級時期,通過"游戲"對音樂的體驗有了顯著的增長,對節奏的感受力迅速增長,對節奏和旋律可以通過身體動作做出反應。到了中年級是發展音樂感知能力的最佳時期,運動覺、聽覺顯著增強,節奏、旋律的表現力更加更富,音樂理解力增強,對和聲開始表現出與成人相同的好惡。由於這是一首江蘇民歌,要給新疆的孩子來學習,學生會面臨如下問題:
1、對於地處西北新疆的孩子來說,江南民歌的歌曲風格較為生疏,四年級孩子完成這首歌的音準、節奏以及情緒並不難,但是要想把這首歌曲唱的更有江蘇地方韻味卻是最重要的。
2、當今流行歌對少年兒童的沖擊與影響,使得民歌與學生的距離更加遙遠,如何找到興趣點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民歌的魅力,值得思考
三、力求創新 說理念
從江蘇方言以及江蘇民歌的演唱風格上入手,結合新一輪課程標准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基本理念,以"趣"和"味"兩個字入手,在"襯詞生趣 引入新課"的環節中引導學生體會歌曲的"趣",在"方言演唱 提升韻味"---"實踐參與,表現韻味"的環節中唱出歌曲的江蘇"味".最後通過聽辨不同地區民歌,達到檢驗反饋的目的。
四、圍繞課標 說目標
課程標准倡導學生的音樂學習要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和"知識與技能"三個方面的規定性統一為一個有機整體加以關注,過分突出哪一方面或忽視哪一方面都會使教學產生偏頗。在當前的音樂教學中,常常無視教學目標的實現,或將三維目標脫節,一味地突出或誇大某一方面,從而造成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緊密圍繞目標來展開音樂教學活動,所以教學形式的選擇應該服從於教學目標,而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實施也應該服從於教學目標,要有明確的針對性和目的性。這說明在課堂上如何能夠達到既定目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包含兩層意思:一層就是教學目標設定本身有三維目標;第二層意思是說三維目標和教學目標的關系,所有的手段、方法或者教學形式,都應該緊緊地圍繞著目標的實現。另外,教學目標不是空洞的,而是具體的,教師要教什麼,要達到什麼效果,必須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有了教學目標以後才能產生教學計劃、教學設計、教學流程。有的老師往往不考慮教學內容,先看教參,然後按照教參里的目標去安排課程,這就本末倒置了。目標的設定應該從音樂內容入手,通過音樂內容設定的目標,還要顧及前後的經驗積累和知識交替的延續,承上啟下,避免了能力的中斷。從音樂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在設定目標時不從音樂內容出發,就會使制定的目標和教學過程不相符,容易脫節。教學中所有的一切豐富的、有趣的活動形式都是為音樂內容服務的,有些看似很熱鬧,顧及了學生的興趣,但是它沒有起到目標設定的音樂內容所要感受體驗表現的作用。
1、過程與方法:
能加入江蘇方言,運用甜美的音色演唱歌曲。
2、情感與價值觀:
通過對比演唱,肢體模仿等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江蘇民歌的風格特點,激發學生對我國民歌藝術的熱愛。
3、知識與技能:
了解襯詞在民歌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運用多種形式體會江蘇民歌的地方韻味。
教學難點:唱准歌曲的一字多音處
五、以讀為本 說教法
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聆聽、演唱、演奏、編創以及綜合性藝術表演等實踐活動,多聽音樂,多唱歌,多演奏樂器,多接觸樂譜,不斷積累音樂實踐經驗,並有效利用音樂教科書、音響音像資料及網路資源等,培養學生樂於思考、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
學生的演唱、欣賞、演奏、綜合等活動,都需要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去感受、去體驗,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教學有效的組織者,起主導作用,對活動的內容隨時進行適度的調控。音樂實踐活動要注意的一點是,不僅要學生主動參與,教師也應該積極融入到學生當中,這樣才能從中獲得教學的第一手材料,才能教學相長,對今後的教學計劃和安排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本節課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通過聲勢節奏、對比范唱、方言教唱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學會方言 ,體會韻味;身臨其境,感受韻味;實踐參與,表現韻味;
六、自主自學 說學法
學生的演唱、欣賞、演奏、綜合等活動,都需要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去感受、去體驗,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教學有效的組織者,起主導作用,對活動的內容隨時進行適度的調控。音樂實踐活動要注意的一點是,不僅要學生主動參與,教師也應該積極融入到學生當中,這樣才能從中獲得教學的`第一手材料,才能教學相長,對今後的教學計劃和安排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尤其是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在生理、心理方面處於發育期,他們更渴望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探索和體驗,本節課我根據這些特點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通過聆聽、模唱、自主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參與中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一步一步讓學生感受到江蘇民歌的演唱風格和地方韻味。
七、激情激趣 說流程
教學過程;
一、 聲勢節奏,初步感知
1、老師帶學生隨音樂運用三種固定節奏型伴奏
2、學生憑記憶三種固定節奏型
3、學生分組隨音樂做多聲部節奏為歌曲伴奏
二、襯詞生趣,引入新課。
1、揭示課題,老師范唱,學生感知歌曲有特點的地方
剛才,我們一起運用了幾組固定節奏型來伴奏的音樂是一首江蘇民歌《楊柳青》,這首民歌是江蘇地區廣為流傳的民間小調,歌曲中的歌詞很有特點,下面老師演唱一遍,請同學們聽聽歌曲中那些歌詞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學習襯詞"啊 nia "
"青啊nia , 崩啊nia , 松啊nia "
剛才我們聽到的這些有特點並在歌曲中反復出現的詞,在我們的民歌當中叫襯詞,它在歌曲中雖然沒有實際意義,但對突出歌曲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對渲染歌曲氣氛,活躍歌者情緒,烘托歌聲旋律等方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一下。
3、學生自由選擇強弱對比與老師接龍讀襯詞部分
4、和老師一起加上拍腿拍手動作讀一讀
襯詞處拍腿,其餘拍手
5、師生唱譜,互動找到歌曲旋律的趣味性
學習識譜要與演唱、演奏、創造、欣賞等活動密切結合,要以音樂為載體,在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標准》要求學生運用熟悉的歌曲或樂曲識讀樂譜,也可以藉助樂器演奏來學習。這即是說,學生學會讀譜主要是通過音樂實踐活動,而不是通過專門的讀譜練習。通過以生動的音樂為載體,在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音樂的基礎上進行識譜教學,要比單純進行專門的"讀譜訓練"、"視唱練習",其效果要好得多。在欣賞樂曲、教唱歌曲、演奏樂器和創造等活動中,結合著這些音樂實踐活動進行識譜教學,就意味著在進行教唱歌曲等活動時"順帶著"學習識譜,而不是借教唱歌曲以達到學習識譜的目的。
四、方言演唱 提升韻味
師:陸老師要用我的歌聲來獎勵一下你們!我要再演唱一個新版的《楊柳青》,想聽嗎?掌聲在哪裡…
1、老師運用方言對比演唱一遍。學生聽辨這次演唱和第一次不同在哪裡。
學生匯報:老師唱的發音不一樣,老師沒用普通話……
老師:對,老師在第二遍演唱時,最主要的就是加入了江蘇方言來演唱了這首歌。這樣就使這首歌曲的江蘇味更加濃厚了,讓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江蘇的方言特點。
2、出示課件,分別學習重點詞語的發音。
Zen die sei
早 晨 下 田 露 水
di di ma yi
點 點 麥 苗 葉 子
Sha gu gu
石 子 哥 哥
4、聽老師完整用方言讀歌詞。
5、師生接龍讀歌詞。(提示:和老師保持一樣的聲音)
6,老師用"Nia"高位置伴唱,學生高位置完整讀歌詞。
7,加動作讀歌詞
8、老師彈琴唱譜,學生分句用方言唱詞學唱第一段。
9、全班一起跟伴奏慢唱一遍,老師糾正不準的樂句。
10、男女生比賽唱一遍。
11、學生互評。
12、全體學生完整的演唱一遍。
五、實踐參與,表現韻味
1、 學生觀看江蘇美景圖片,並配上背景音樂《無錫景》。
江蘇這個地美水美的人間天堂造就了江蘇人細膩、柔美的性格。因此她們的歌聲總是不乏柔情甜美的特點。
哪位同學能用動作來表現一下這種細膩、柔美?
2、學生隨老師一起表現肢體之美----柔
3、引導學生表現聲音之美----甜
A、 師對比范唱,學生觀察老師嘴角的變化
B、 學生提起笑肌用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一遍(肢體或歌聲)。
六、檢測反饋,小結升華。
1、 請學生聆聽幾首不同地區的民歌,找出其中哪幾首是江蘇民歌。
師:今天,我們用方言學會了江蘇民歌《楊柳青》並且感受了江蘇民歌細膩、甜美的演唱風格,下面,老師來考考大家,請同學們聽幾首不同地區的民歌,聽聽哪一首是江蘇民歌。
第一首:新疆民歌《牡丹汗》
第二首: 山東民歌《包楞調》
第三首:江蘇民歌《採茶舞曲》
2、小結:
同學們,咱們中國的民歌博大精深,但是也有一些好聽的民歌由於長期沒有人傳唱,很快就要消失在咱們自己的國土上了,真心希望同學們能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多去關注咱們國家的民歌藝術,讓她在世界舞台上永遠綻放出華麗的光彩!
音樂課說課稿(三)
一、說教材
《小螺號》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四年級第八冊第四課《水上的歌》中的歌曲。它是本課的的重點教唱歌曲。第四課共需三課時進行,下面我說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它緊緊圍繞《小螺號》。《小螺號》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過"小螺號嘀嘀嘀吹"抒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等美好心情。歌曲為2/4拍、羽調式、二段體結構。
二、說教學內容
本節課具體內容包括:
1、感受、學唱歌曲。
2、處理、編詞表演歌曲。
3、拓展歌曲,延伸教育。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有三個:
1、認知目標:學習並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裝飾演唱《小螺號》,使歌聲更具有活力更動聽。
2、能力目標:創新發展歌曲,啟發引導學生能自己編詞演唱,大膽參與,自信表演,展現創新火花。
3、情感目標:在歌曲演唱、處理與創新中,自然滲透"愛"的教育,激發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親人等"愛"的美好情感。
四、說教學重點
1、能運用裝飾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2、激發學生編詞創作的靈感。
3、滲透"愛"的情感教育。
五、教學難點
啟發和引導學生能自信地編詞和表演。
六、教學准備
CAI課件、多媒體教學光碟、鋼琴、一串串製作的假魚、小海螺等。
七、說教法
根據新課改理念,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要做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根據新的《音樂課程標准》所倡導的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是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和體驗,啟發學生積極參與、展開想像,大膽創新。我採用了感受鋪墊法、啟發引導法、比較法、發現法、激趣法、討論法等各種靈活多變的方法,使學生能主動學習,積極探究,合作互動,共同發展。為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製作一套課件,不用粉筆板書。歌曲曲譜、樂譜知識中的符號、歌曲動畫等全部用多媒體大屏幕展示,使學生感到形象、美觀、直觀、生動。
八、說學法
為了在學生中形成"我要學"的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根據教師教法的確定,學生將在老師各種靈活方法引導下通過感受欣賞自然而迅速的學會歌曲唱法;通過探究、討論、發現去主動學習;通過合作、想像去創新發展歌曲,並得到愛的情感教育。
九、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活動:課堂一開始,我要利用歌曲中的主要節奏,編成律動讓學生模仿。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激發學生信心,感受學習快樂。
(二)、感受、學唱《小螺號》。
1、情景小故事導入。
剛才同學們的表現相當棒,老師要給大家一個小小的獎勵。請閉上眼睛聽這是什麼聲音?(老師吹螺號)同學們聽出來的嗎?下面老師就要獎勵大家一個愛吹小螺號的小朋友的故事,想聽嗎?這位小朋友名叫濤濤,他生活在大海邊,是漁民的兒子。每天早晨阿爸迎著朝陽,出海打魚,到了傍晚,阿爸伴著夕陽,滿載而歸。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又快樂!對於濤濤來說,最大的快樂是每天晚學後,來到大海邊,欣賞著美麗的海邊風景,深情地吹起小螺號,螺號聲聲換船歸,盼望阿爸快快會!同學們聽濤濤又吹響了嘀嘀嘀的《小螺號》。(放動畫歌曲《小螺號》。)
2、反復欣賞范唱。
根據音樂新課改的理念要引導學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聽音樂作品,讓學生在感受欣賞中不自覺的就能學會歌曲。原因很簡單我們學會一首歌曲大多都是聽會的,並非是先學歌譜,再學歌詞。新課程重感受默化,輕專業技能。因此我設計了三次欣賞動畫歌曲,()每次欣賞之前提出設問;如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2、歌曲的"景色"是怎樣描繪的?3、出示歌譜。邊看邊聽,然後回答歌曲表達了什麼情感?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總結和完善以上的問題。
3、學唱歌曲。
(1)學唱歌曲第一部分。
在學習中引導學生尋找、發現上滑音出現了幾次,並通過老師運用和不運用演唱的比較,讓學生總結出運用上滑音更能表現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2)學唱歌曲第二部分。在學唱中引導學生尋找新的記號波音,並通過比較演唱讓學生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使歌曲表現出大海的遼闊、海灘的無際、美好的心情。
(3)老師伴奏,學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現歌曲。
(1)根據學生素質和表現,即興利用齊唱、對唱、領唱等等形式,進行各種歌曲演唱處理、表現。
(2)啟發學生唱好上滑音和波音,並運用正確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現出漁家兒童對幸福生活的熱愛之情。
(3)引導全體學生到前面來自由發揮進行動作表演,教師給與激勵。
(四)、拓展歌曲,創作表演。
1、引導學生想像生活中有很多聲音,如自然的風聲、雨聲、雷聲,各種動物的叫聲、火車、汽車等物體發出的聲音等。請各小組堂論、創作的新歌詞,並劃分小組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大膽創編歌詞,展現創新能力。
2、分組進行展示,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評價。
3、老師出示為歌曲創作的第二段歌詞:小螺號,嘀嘀嘀吹,阿爸聽了架船歸,小螺號,嘀嘀嘀吹,阿爸聽了笑微微。小螺號,嘀嘀嘀吹,歡唱收獲多,小螺號,嘀嘀嘀吹,歡迎阿爸凱旋歸羅。甜甜的生活,暖暖的親情,見到了親人,笑開顏也。
4、師生各扮角色發唱不同的樂句,進行創新演唱歌曲。
5、創編表演親情故事。可以老師扮演阿爸、一男孩扮演濤濤,一女孩圍上圍巾扮演阿媽,即興發展表演親情故事。比如面對滿載而歸的阿爸,濤濤怎樣表現出喜悅,回到家裡阿媽做了什麼好的飯菜,備的什麼好酒,一家人和和樂樂吃完飯後,濤濤是怎樣給阿爸解乏的等等,在表演中教師要不斷的引導劇情的發展,及時引出發展的話題,使表演有看點,又能達到自己預設的教育目的。
(五)、總結評價,延伸"愛"教育。最後,老師要給與學生充滿激勵的評價,並繼續延伸"愛"的教育。可問學生,你們平日在家裡怎麼向爸爸媽媽表達愛心的?最後老師可以有感情地教育學生說:願同學們個個都是愛心小天使,在學校、家庭、社會上處處去關愛他人,幫助他人,只要你心中有愛,你就會伸出千萬只手去幫助別人,同時你也會得到千萬只手對你的幫助。希望同學們的愛心象陽光一樣播撒到每一個角落,祝願同學們人人都成為有愛心的公德小模範!同學們,再見!
;6. 九年級下《音樂之聲(節選)》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1.學唱《雪絨花》
2.表演《哆來咪》
3.欣賞《孤獨的牧羊人》
二、教材分析 ? 1、歌曲背景?《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隨著電影的播放而傳遍全球?成為全世界人民喜愛的歌曲之一。 2、歌曲分析?歌曲為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採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就決定了它的格調優雅恬靜?情緒沒有較大的起伏 ,歌曲通過對雪絨花的贊美?寄託了主人公對祖國深深的祝福。
三、教學目標 ? 1、 學會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雪絨花》?能以滿懷深情的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德育目標:通過欣賞《音樂之聲》中的三部插曲,讓學生明白:只有和睦相處,才能有和諧的家庭、班級、校園。2、通過學習三拍子以及分組體驗?達到能感知音樂要求。
四、重點與難點 ? 1、感受三拍子的強弱律動感?並能在歌曲中很好地表現出來。 2、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教具 ?吉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演唱一段旋律讓學生聽辨,引起學生探知的興趣並導入課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符合初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興趣很快的集中到課堂上進入教學氛圍,由此引入教學內容,學生們參與游戲的興趣很高,也很開心,雖然不能夠一次猜准,但是學生們都能積極動腦思考,師生間的互動很好,課堂氣氛活躍。
2、介紹《音樂之聲》的創作背景和故事情節。
師:同學們對《音樂之聲》中的歌曲印象深刻的有哪幾首?通過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參與課堂實踐。
生:《哆來咪》。
二、展開課題
1、把學生分成七小組,每一組演唱音階中的一個基本音級,並組織學生用和諧統一的聲音練習一遍:Do-re-mi-fa-so-la-ti-do 。師生配合共同演唱《哆來咪》。
2、還有一首好聽的歌曲,是這個家庭教師為了改變上校的教育方式,而舉行了一次家庭音樂會,在這場音樂會中,他們創編了一場木偶劇《孤獨的牧羊人》,下面我們來欣賞這首歌曲。
三、拓展實踐
1、師:同學們在孩子們生動活潑的表演中一同感受了音樂帶來的歡樂和溫暖。假如我們在欣賞這幕木偶劇時沒有電影配樂,大家試想下會是什麼感受?(引導學生創新思維)下面由同學們和老師一同合作來給消聲的木偶劇配樂。
由老師和學生合作給電影配樂,讓學生直觀感受電影音樂的作用和須要。在師生合作中促進學生的感知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2、范崔普上校被瑪利亞和他的孩子們的表演所打動,他抱著吉它和他的孩子們一起演唱了我們所熟知的歌曲《雪絨花》。
四、學習新授
1、師抱吉他用中英文示範演唱一遍《雪絨花》,請學生說說上校在電影中第一次演唱《雪絨花》的情境和情感表達。引導學生理解故事主人公第一次演唱的感情,為後面的內容作鋪墊。
2、請學生模唱一遍英文歌詞,注意Edelweiss 、 greet、Blossom 、bloom、Bless 等英文發音。師:雪絨花有名雪絨草,是奧地利國花,雪絨花象徵勇敢,因為它生長在環境艱苦的高山上,上校唱了這首歌,表達了贊美和熱愛祖國之情。
3、歌曲處理:(學生討論如何來演唱)
體會三拍子的節奏韻律,認識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強-弱-弱。學生發言比較積極,也能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自己的想法,從不同的角度(歌曲表達感情、演唱時的情緒等)對樂曲加以分析,雖然語言不是很專業,但是說的都比較正確。
4、重點指導
播放電影片段:A(父親在家中為孩子們演唱)
師:同學們請你們跟隨上校一起演唱,那麼通過觀看和演唱,你覺得父親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情緒?
生:隨電影音樂一起演唱。
生:a:我感覺當時的心情很高興,因為他回家看到自己的孩子為他唱了那麼好聽的歌曲
b:上校他很幸福,他的歌聲也很優美,看他的表情好象看著什麼美好的東西似的很慈祥。
電影片段B(逃離家鄉,在薩爾茨堡演出時)
師:同學們下面請你再次和父親演唱這首《雪絨花》仔細想想和第一次演唱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隨音樂演唱
生:a:我感覺父親這次演唱不象剛才那麼高興了,而且好象很悲傷。
b:這次爸爸演唱時我看到有一個地方他都唱不下去了,好像特別的激動……
師:這時候歌曲演唱的情緒比第一次在上校家中演唱有什麼不一樣??
生:更加激動?更加愛國?
師:讓我們再次用激動飽滿的情緒唱一次。
本課小結:
今天我們體驗了深情無限的《雪絨花》,感受了歡樂有趣的《哆來咪》,欣賞了幽默風情的《孤獨的牧羊人》,通過這三首曲子,我想讓同學們明白,只有和睦相處,才能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和諧的班級,和諧的校園。音樂課帶給我們快樂、歡笑、願同學們都能唱出歌曲中對祖國的愛。
一、設計思想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本節音樂課以學習演唱《雪絨花》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通過感受音樂、演唱音樂、體會情景、分析人物等方面來培養學生音樂鑒賞和評價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從而使學生理解音樂深層所表達的愛國主義的情懷,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態度,堅強的品格以及愛國主義精神
2、以音樂特點為中心,重視學科綜合
鑒賞和演唱優秀歌曲作品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音樂作品的形式、情緒、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學生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裡受到陶冶、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通過多學科的整合功能達到和諧統一的教育目的。
3、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創造能力,重視音樂實踐
本節課從音響出發,以音樂為本,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倡導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為終身學習和享受傳統音樂奠定基礎。激發學生參與音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創造意識,從而獲得審美體驗和音樂創作相結合的統一,將腦海中的音樂想像通過各種形式與音樂傳導的音樂語言相輔相承。經過老師的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來表現音樂場景,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地探索聲音、體驗音樂,並在相互的合作配合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設計思路:
(一)分析教材
本節課選自義務教育標准音樂實驗教材《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第13冊第六單元《雪絨花》。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有很多十分著名的插曲,《雪絨花》就是其中之一,該音樂劇在1965年被改編成為同名電影,同年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歌曲為C大調、3/4拍,歌曲旋律優美、曲調朴實感人,帶有濃厚的奧地利民歌風格,和深切的愛國情懷。
(二)分析學生
通過對學生年齡特點、掌握的音樂知識情況、及他們的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分析,為教學設計作好准備,本節課的授課對象為初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在12歲左右,這一年齡段的學生還處於少兒階段對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充滿好奇心,對於各種問題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們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音樂知識,歌曲《雪絨花》的學習內容也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歌曲涉及的相關知識內容比較廣泛,所以在教學設計上通過各種方式(如:游戲、律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歌曲《雪絨花》的旋律特點比較受到女同學的認可,為了使男同學對學習內容同樣感興趣,在教學設計上充分挖掘了教學內容中男同學的興趣點(如:雪絨花特殊的高原生長的環境,以及特拉普上校軍人的高尚品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