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好萊塢電影音樂發展歷程

好萊塢電影音樂發展歷程

發布時間:2023-05-10 02:07:06

⑴ 好萊塢電影論文範文集

近年來,好萊塢電影是世界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實現了運營與藝術成就方面的完美結合。下文是我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好萊塢電影論文範文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好萊塢電影論文範文篇1

論好萊塢電影的美術風格

[摘 要] 縱觀美國電影美術的發展,主要是以好萊塢電影的誕生作為分界點。好萊塢電影無疑是世界電影關注的焦點,在當代影視領域中獨領 *** 。從好萊塢電影美術風格的變化發展來看,其具有三個鮮明的發展階段,即興起、黃金時期以及現代電影美術三個階段。本文聚焦於好萊塢電影的美術風格,分別例舉出不同時期的優秀好萊塢電影作品,通過對電影場景、製作技術、表現形式等方面進行分析,並從不同的視角總結出好萊塢電影的美術風格。

[關鍵詞] 好萊塢電影;美術風格;電影美術

美國好萊塢電影自誕生以來就成為引領世界電影潮流的先鋒軍,在當代影壇中占據霸主的地位。從好萊塢電影的美術製作來分析,它的美術風格並不能完全掌握,無論是經由影片公司製作的還是獨立製片的電影,都因為電影題材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而不斷形成了現今電影美術的發展態勢,即具有變化性、飽滿的想像思維以及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因此,且不論好萊塢電影的投資成本,其獨樹一幟的電影美術創作風格也是值得我們返伍學習的重點。

一、超級場面創造的大片風格

好萊塢電影的美術風格首先表現在具有巨集偉場面的大片風格,把人物造型、動作及其堪稱完美的音畫效果結合在一起,引領觀眾體驗到一次又一次的視覺盛宴。例如在1916年由大衛・格里菲斯拍攝的好萊塢電影《黨同伐異》中就展現出大片級別的美術風格,影片把同一時期的構築式布景展現得淋漓盡致,並邀請了著名的雕塑家弗蘭克・渥特曼主要負責影片的美術設計工作。相信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一定不會忘記鏡頭畫面中呈現出來的精彩絕倫的視覺藝術,包括恢弘的場景、別具一格的建築、富有形態感的造型設計、望不到盡頭的廣場、密集的人物運動,影片中包含的這些美術元素無疑使其成為視覺藝術的一大奇觀。再者,影片中刻畫的「巴比倫宮」,這一建築的規模可謂是令人驚嘆,在廣大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一建築也成為空前絕後的美術場景。因此,電影《黨同伐異》也在很大程度上引領了好萊塢電影場景造型的大片風格,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這一型別的電影作品往往以視覺沖擊作為主打,電影場景具有恢弘的氣勢,猶如排山倒海的氣魄,使電影場面形成一個巨大的美術造型,可容納多人的運動,影片所營造出來的美術風格無疑是極盡奢華的。在此之後的好萊塢電影紛紛把《黨同伐異》作為電影創作的典範,這種大片風格也逐漸得到了發揚和繼承,特別是當代創作出來的好萊塢電影,一些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影片無不具有大片風格和超級場面。

二、製片公司所屬的風格與裝飾風格

同一型別的電影作品在視覺上產生了不一樣的藝術效果主要歸因於來自於不同的出處。在好萊塢電影美術的發展歷程中,曾經一度出現了以片廠公司作為辨別的系統,並通過美術設計師與導演等人一同商議,決定影片的美術場景、服裝以及風格。而電影的裝飾風格則在查爾斯・霍爾等人所屬的影片公司得到了體現,他們往往通過不同的裝飾讓整個場景空間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並營造出不同的美術風格,這就直接促使影片的外在材質存在明顯的區別。美國著名的扮銷美術指導漢斯・德賴爾原先從事於德國的製片廠,所以不難理解他的電影創作中存在顯著的簡練風格,這是歐洲人獨有的風格,同時他還擅長於營造出富有浪廳世游漫、美輪美奐的美術場景,慣用較為奢華的裝置場景,正是由於漢斯・德賴爾個人的審美風格,才逐漸地促使派拉蒙公司的影像風格形成。

另一個聲名鵲起的製片公司當屬環球電影公司,主要是由赫爾曼・羅斯以及查爾斯・霍爾共同營造出較為陰沉和抑鬱的美術風格。幾乎每一個製片廠製作的電影作品都可以從環境中抽取典型的裝飾風格,並且他們的創作調性也能展現出具有不同審美藝術的生活質感,凸顯出場景的基調,彰顯出製片公司所具備的裝飾風格。在好萊塢電影的製作中,偏向於質朴感的現實主義風格是華納兄弟公司特有的視覺感受,這一風格有賴於安東・格格特的塑造。在20世紀享譽全球的福克斯電影公司的美術風格則是由威廉・達林等人共同確定的,他們分別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塑造富有特色並符合本公司特徵的美術風格。於1928年成立的雷電華電影公司是好萊塢黃金時期的電影公司之一,當時是由范內斯特等人作為主要負責人,並成功塑造了羅傑斯的音樂片,1941年的好萊塢電影《公民凱恩》就凸顯出這種裝飾風格。

三、數字技術與電影美術結合創造的視覺風格

一般來說,傳統的電影特技製作手段對好萊塢電影的風格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嚴格說它只是一種電影創作的手段,並呈現出現實無法完成的鏡頭畫面,但因為受到創作工具、技巧等方面的制約,還無法展現出立體的、富有動感的影視畫面,這一點從早期創作的電影作品《賓虛》等就能窺探一二。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好萊塢電影的創作也實現了質的突變,之所以當代好萊塢電影能在廣大觀眾的心裡占據一定的地位,還在於其具有質量的保證,具體表現在富有美式特徵的多樣性場景、跌宕起伏的情節設定以及精良的特技效果。

好萊塢電影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日趨成熟,「數字特技」對電影的影像語言產生了突出的影響,並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特性的藝術表現力的不足問題,從而實現了完美視覺效果的呈現,使電影特技的藝術手法演繹得淋漓盡致。以1977年拍攝的好萊塢電影《星球大戰》為例,其首先開啟了工業光影魔幻的數字技術。及至1992年,由詹姆斯・卡梅隆等人共同創辦的數字公司成立,標志著數字技術與好萊塢電影實現了完美的結合,並走向了電影創作的高峰時期,成功為電影藝術開啟了全新的視覺享受。隨著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的誕生,這一部影片被公認為現代技術的奇跡,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傾注了自己對數字技術的熱情和智慧,為觀眾展現出一個跨越一億四千萬年的恐龍時代,讓存留在廣大觀眾心中的夢想回歸到現實。

在此之後的好萊塢電影,例如1994年拍攝的電影《真實的謊言》、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等經典影片無疑不是數字技術和電影美術風格完美結合的例證。尤其是在2009年,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立體電影《阿凡達》更是創造了數字技術的一大奇觀,充分地展現出現代化的視覺風格;2010年由克里斯托弗・諾蘭拍攝的科幻大片《盜夢空間》,再一次給觀眾帶來了視覺藝術的驚喜,引領觀眾穿梭在夢境與現實之間,可謂是完美的視覺盛宴。這些好萊塢電影的創作手段幾乎改變了電影藝術的發展態勢,實現了從傳統介面上升到全新材質的電影製作,在這其中最突出的成就還在於視覺層面的提升,就如同美國視效專家比爾・喬治所認同的,電影今後的發展就是數字技術。當前,影視領域已經邁向了數字時代,數字技術必將完善好萊塢電影的製作,盡顯好萊塢電影視覺風格。隨著數字技術不斷革新和發展,對於影視領域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飛躍,它把萊塢電影的視覺風格演繹得淋漓盡致,為其今後的發展開拓了全新的技術領域。

四、混合式現代風格

好萊塢電影的美術風格隨著時代潮流的變化也會發生相應的轉變,但是要恰當地評價其具體的風格是一件難以把握的事情,雖然當前好萊塢電影的美學特徵都是通過形象片展現出來的,然而透過這些形象所展現出來的美術風格,就如同好萊塢電影本身一樣,並沒有生成固定的創作模式,所以都是一種寬泛的外在介面。當前,隨著新媒體一度成為決定電影美術走向的因素之一,追求創新和現代化的創作理念促使電影的表現形式走向了邊緣化的趨勢。同時,視覺理論以及西方哲學思想也在不同程度上導致好萊塢電影的美術風格發生突變,當代好萊塢電影美術已經展現出多樣化的創作,並積極打破了傳統的介面,影片的表現方式不盡相同。

事實上,從好萊塢電影誕生之初至今,極少出現單一化的電影美術風格,即使是寫實主義等型別的電影美術風格也並不是以單一的風格為主,創作者時常在主體風格中融入其他的電影元素,但不會影響影片的整體美術風格,因為在大多數的美術場景中都緊密地切合主體風格,並採用多種不同的表現手法。例如2005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美國怪談》,導演把故事背景切入到現實空間,但是影片中出現了許多夢境的畫面就是採用了超現實的手法來展現出強烈的視覺效果。而其他的好萊塢電影,如2000年上映的《入侵腦細胞》、2005年的《罪惡之城》等都是沿用了相同的影像表現手法,在這一型別的電影中最為鮮明的美術風格則是混合式表現風格,例如基努・里維斯的代表作品《黑客帝國》系列就綜合了多種表現形式,把東西方的功夫片、童話、漫畫、科幻片等元素都交融在一起,凸顯出混合式的表現風格。

另外一部好萊塢電影《閃靈俠》於2008年上映,這部影片的創作也運用了多種語言風格,包括現實與超現實的元素,同時也備受後現代主義文化的薰染,這些元素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具體的表現,展現出一種混合式的現代美術風格。好萊塢電影《閃靈俠》還著重凸顯出具有美國式黑 *** 的美術風格,影片中採用了平面原理,雕塑、動畫等電影元素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在電影的創作中並不局限於單一的形式,無論是視覺形象還是表現方式都實現了多元化的發展。混合式美術風格的誕生與數字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並與新媒體藝術相互作用,成為好萊塢電影創作中的主導美術風格。

五、結 語

總之,好萊塢電影美術本身就是一個繁雜而又龐大的體系,如果純粹從表層含義來分析是很難把握其本質的,但通過列舉出不同時期內的好萊塢電影作品及其表現形式,無疑讓我們對好萊塢電影美術風格有了大概的了解。本文分別從不同的視角來概括出當代好萊塢電影的美術風格,這些觀點或者是經由考察,或者是個人的主觀看法,不可否認對問題的探析存在認知上的限制。但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好萊塢電影,其電影美術必將與影視作品一樣還會延伸出更多富有創新性的美國風格,要真正地把握好萊塢電影的美術風格就應對其不斷認識和探究,才能把握住好萊塢電影美術的發展取向和風格。通過對好萊塢電影的美術風格進行分析,也可以警醒我國的影視工作者也應注重藝術的創新,對我國影視領域的發展具有學習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全榮哲.淺析好萊塢電影美術[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105.

[2] 陳同基.淺談現代電影海報中美術藝術的表現手法[J].中國藝術,201201.

[3] 趙風民.白色銀幕上的美學鋒芒――淺析中國當代電影部分美術造型元素的內涵特點[J].當代電影,201209.

[4] 胡佳佳.中國電影中美術設計元素探析[J].電影文學,201206.

好萊塢電影論文範文篇2

談好萊塢宗教電影與文字之間的關系

【摘 要】電影《埃及王子》以《聖經・出埃及記》為基礎,對一個耳熟能詳的宗教故事進行了好萊塢式的改編。電影《出埃及記》表現出現實主義的基調,彰顯著人的精神,凸顯著娛樂性。而文字的《出埃及記》則表現出宗教的基調,強調了神的威嚴,體現出神的不可侵犯性。這兩者是各有取捨,但是並不妨礙兩者之間的相互促進。

【關鍵詞】出埃及記;埃及王子;現實主義;神本主義;好萊塢影像

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它同經濟、政治、宗教、科技有著空前密切的聯絡,而電影對其他藝術種類的吸收容納更是它快速發展的力量之源。而以語言為載體的文學作為一種成熟發達的藝術種類,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開始階段就承載著記錄歷史的變遷、文明發展的重任。年輕的電影對古老文學的汲取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以說電影以文學為根基,用影像來表達自己的存在方式。但是電影並不拘泥於對原著絕對忠實的改編,而是根據視覺藝術的特點,呈現出自由選擇的狀態,其落腳點注重的是電影的「影像本質」的展現,也就是展現出來的畫面是否好看的問題。電影《埃及王子》和文字《出埃及記》之間由於各自的特徵不同,導致各自呈現出不同的取向。

一、電影的現實主義基調,文字的宗教基調

麥特白指出:「雖然好萊塢為觀眾逃避現實生活提供了承諾,但它卻始終保持了社會的慣例,在情節和主題中,仍然描述了一種我們可加以辨識的社會狀況。」現實主義的基調一直是好萊塢電影的主調。吳貽弓以「現實主義依然是不可取代的」為題,認為「美國電影是非常現實主義的,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美學形式,根本上說是現實主義的,否則不會調動全世界的觀眾。」關注現實的人的生活,才能在票房上大獲全勝。藍愛國認為「好萊塢電影奇觀思維和夢幻邏輯的底層結構原則仍始終是大眾現實的生存狀態。」好萊塢電影經常探討的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如事業、愛情、家庭、社會問題等,這些問題都是生命在現實中每天要面對的諸多事情,反映出電影對人生的思索。

基本上來說,電影《埃及王子》只是借用《聖經・出埃及記》中為大家所熟知的人物和大致的情節,憑借著書中描寫的寥寥幾段話,通過電影的虛設,成就電影版的《埃及王子》。電影著重渲染的摩西的愛情和事業。電影的前半部份都定格在摩西的成長和愛情的收獲上,摩西的事業是伴隨著他的成長而進行的。摩西作為神的代言,替神來完成拯救大眾的使命,影片呈現出一幅幅現實主義的畫面。從總體上來看,電影講述的是一個人間英雄的故事,我們處處看到是作為一個人的英雄事跡,其間經歷很多的磨難,而不是僅僅依仗神的威力。電影只講述了文字《出埃及記》前半部分的故事,對後半部分就沒有提及。好萊塢版本《埃及王子》在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法老的殘酷統治,奔向幸福之地中就結束了,英雄在救美與救世中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好萊塢的英雄主義情結,強調了反抗壓迫,追求自由的美國精神。

《聖經》文字重在描寫耶和華的威力和對民眾的恩惠。文字的重點在對耶和華神威的展示上,在「神召喚摩西」和「神賜摩西行神跡的權能」中,摩西見識了神的法力無邊,然後神讓摩西去代替他拯救自己的子民。摩西按照神的指示,見法老請求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去尋找自己的幸福。但是法老不肯,文字中就描寫神的雷霆之怒,降下十災,即血災、蛙災、蝨災、蠅災、畜疫之災、瘡災、雹災、蝗災、黑暗之災、擊殺長子的警告,最後到埃及頭生的被殺,都在著重描述神的奇跡。過紅海的時候,神在海中劈出一條生路讓以色列人避開埃及人的追殺,同時又把埃及人全部淹死。耶和華的力量讓以色列人頂禮膜拜,這在文字的4到14章中重點描述,顯示出神強大的威力。摩西作為一個人,在文字中成為神的傀儡,摩西所有的力量都來自這個無所不在的神,而且處處要顯示出神的威嚴和神的不容懷疑。文字的長度分為40章,在15到40章中,描寫了曠野的旅程、在西奈立約、有關崇拜以及會幕的指示、盟約的破壞與重定、建造會幕的事情,都在渲染宗教的氣氛。

二、電影的娛樂性 文字的神聖性

在克羅齊「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經典闡釋中,道出了好萊塢電影人的智慧。他們總是能讓任何電影去適合當代人的當下口味,以美國當代的文化價值去演繹一個千古的聖經傳奇,既能體現出人文精神,又能和商業元素結合。基督教和大眾娛樂的結合能否「使自己免於臣服於文化時尚」而保持自身的神聖性也不得而知。當今的時代技術發展迅速,而且多元文化流行的時代,宗教的神聖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在影像中表現出來,的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世俗的娛樂性與宗教的神聖性畢竟還是有所沖突的。文字充滿了宗教的嚴肅性,在文字中,絕對禁止任何對神不敬的行為,連神的形象都是不容許被塑造出來,否則會被降以災難。神沒有形象,不容許凡人褻瀆。文字處處都在加強這種神聖感,而不允許有任何的懈怠。因此,聖經中的人的自由與權利不是與生俱來的,要聽命於上帝的意志。這些權利來自上帝的賜予,以上帝所啟示的律法為標准。人要愛神,因為神就是真理,不容有半點的懷疑。而且要與上帝建立正確的關系還有一點就是人類要彼此相愛,建立一種和諧相處的根基。只有這樣,神對人的拯救才能最終獲得成功,而文字的神聖性也在救贖之中體現出來。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聖經故事與當代美國流行元素的拼貼。電影的娛樂性主要提供視聽 *** ,在乎視覺和聽覺的享受。同時在情感層次上,提供滿足人 *** 望的內容,講究的是以情動人。好萊塢電影慣於營造美國夢想和精神,對和平、自由的嚮往與追求成為寓教於樂最好的詮釋。再者動畫片用科技的手段將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的場面繪制出來,比如水變成血水,紅海中出現的路,電影用自己的魔術效應,讓我們的視覺感官得到強烈的沖擊。摩西分開紅海那一段,雖然只有7分鍾,但是由16畫師花上3年心血,經歷318000個電腦製作小時完成。這是動畫中首次出現超高真實度的水,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觀眾不厭其煩地選擇相同的型別電影,除了滿足自己期待視野不會落空外,更深層的原因是在熟悉的影像空間中去尋找視覺娛樂。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娛樂下,消解了宗教帶來的壓迫感。

三、文字與影像傳播的互動性

盡管文字和影像這兩者是有矛盾的,但並不妨礙兩者之間的相互促進。電影依然要忠實於文字最核心的內容與框架,尤其是面對一些經典文字,更是慎重。如果改編太背離原著文字,會引來很多指責和批評。影象的優點是生動形象,資訊量大,但是影象淺顯易懂,直白解說,理解的難度很大程度上降低,缺乏審美上的想像力,觀眾只需被動接受就可以了,一些研究大眾媒體的人對此是有著清楚的認識的。人面對文字是要主動思索,進行想像虛構的難度,這種閱讀的樂趣就在陌生化的語言中得到延伸。歷史上,影象總是處於被歧視的地位。在《理想國》中,柏拉圖著名的「三張床」理論就把影象看做最低階的摹本。在《聖經・出埃及記》中,人們要給神塑造形象,把神塑造成一隻金牛犢的樣子,結果引來了神的憤怒,給民眾帶來了災難。同樣,在把文字改編成電影的時候,很多人對影像的製作也是頗有微詞的,因為影像抹殺了人的想像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影象的傳播已經無處不在,而且還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力量促成了人的現實活動。

四、結語

如此看來,影像和文字之間的不同是基於各自不同的價值取向,和各自不同的藝術門類的特點來規定的。每一個藝術門類的都有自己各自的特點,每一個藝術門類想要去和別的藝術門類相關聯,都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自己的特徵問題。文字以語言取勝,電影以畫面取勝,電影對文學作品的改編,一切都源自於對自身完美的追求,採取一種「拿來主義」的原則。好的影像傳播不會丟棄文字的人文情懷的核心價值,而好的文字也力圖通過語言來展現自己的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 [美]理查德・麥特白著.好萊塢電影[M].華夏出版社, 2005.

[2] 吳貽弓.現實主義依然是不可取代的[N].社會科學報, 2006-6-1.

[3] 郝一匡等譯.好萊塢大師談藝錄[M].中國電影出版社, 1998.

[4] 麥格拉斯Alister McGrath著,董江陽譯.福音派與基督教的未來[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好萊塢電影論文範文」

⑵ 好萊塢電影三個最主要的歷史時期是

三四十年代的影片往往具有濃厚的話劇味,平均每場戲都較長,欣賞者的心理節奏若不能從當代動作片的快切快剪中跳脫出來,就會覺得那些影片太悶。一旦適應了那種風格,那稍嫌誇張的表演(按現代標准)、層層鋪展的台詞、古典話劇的結構,標志著舞台劇走向銀幕的重要一步。但若你討厭話劇,《北非諜影》、《亂世佳人》未必能成為你心目中的經典。

五六十年代,好萊塢受到電視的沖擊,開始向大場面豪華製作發展。美侖美奐的歌舞片、千軍萬馬的史詩片,給現代觀眾帶來正反兩方面的效應。一方面,這些影片的文化和社會積淀較少,40年後的中國觀眾欣賞起來毫不費力;另一方面,歌舞片的黃金歲月已逝去,演變成舞蹈化了的打鬥片,只有一部《音樂之聲》仍擁有全球性觀眾基礎。像《阿拉伯的勞倫斯》那樣的70毫米史詩片,在家庭大屏幕彩電上看,跟影院里的效果完全不同;在家裡你會嫌它冗長,在影院里你則會嘖嘖稱奇。

70年代末,好萊塢重新開始做夢,盧卡斯的《星球大戰》便是成年人的童話,斯皮爾伯格更是喚醒了眾多人潛在的兒童心理,你如果抱著挖掘社會內涵的心態去看《印第安納·瓊斯》三部曲或《外星人》,一定會大失所望。正如一個人有童年、少年、青年和成年,一個社會或國家也有這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有其最適合的影片風格,比如童年愛幻想,成年比較理智,等等。當然,這都不是絕對的,50年代好萊塢也出產過現實主義佳作,如《碼頭風雲》,70年代初也有《火燒摩天樓》那樣的優秀娛樂片。至於80年代以來,好萊塢的電影類型越來越雜,頭一年還陶醉於纏綿悱惻的《泰坦尼克號》或《英國病人》,第二年卻迷上了冷眼看世界的《美國麗人》。大致來說,如今幾大電影廠忙著出產以特技或槍炮為號召的商業大片,滿足青少年這個最關鍵的觀眾群,而獨立製作公司生產有深度、有藝術性的作品,卻沒有錢推銷,也找不到願意放映的商業院線。

⑶ 美國好萊塢的歷史

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礬市一區,位於市區西北郊。

20世紀初,電影製片商在此發現理想的拍片自然環境,陸續集中到此,使好萊塢逐漸成為世界聞名帶春知的影城。

1908年好萊塢拍出最早的故事片之一《基度山恩仇記》。

1912年起相繼建立製片公司,到1928年已形成派拉蒙等「八大影片公司」。

三、四十年代是好萊塢的鼎盛蠢消時期,攝制了大量成為電影史上代表作的優秀影片,並使美國電影的影響遍及世界。

同時好萊塢亦發展為美國一個文化中心,眾多的作家、音樂家、影星及其他人土匯聚於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製片廠陸續遷出,許多拍片設施閑置或轉手電筒視森隱片製作商。

60年代初,好萊塢成為美國電視節目的主要生產基地。

區內名勝有「好萊塢碗」(天然圓形劇場)、「朝聖者」圓形劇場、希臘劇院、中國劇院、加利福尼亞藝術俱樂部等。

許多新、老影星居住在附近的貝弗利山上。

更多請看:///s?wd=%BA%C3%C0%B3%CE%EB%B5%C4%D3%C9%C0%B4&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0

⑷ 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發展歷程

從默片到有聲電影
所謂的默片在其鼎盛時代也常常有音樂或者聲效相伴,1926年8月,由約翰.巴利摩爾主演的《唐璜》在紐約的華納劇院首映,這次首映採用了Vitaphone聲音系統,以每秒331/3轉唱片來使電影聲畫同步。新的發明很快就跟來了,1927年10月華納公司的《爵士歌王》敲響了默片的喪鍾。
到1930年為止,只有5%的好萊塢的影片還是默片,華納兄弟採用了更方便的由Western
Electric開發的膠片攜載聲音的技術,這一技術需要採用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從而誕生了這一今天仍然採用的標准。這一變化徹底改變了電影膠片的形態。
35mm默片的滿畫面大致是正方形的,比例是1.33:1
(或4:3,象電視畫面),1927年最早的聲音印在膠片上時是1.21:1
1932年,製片商和放映商聯合建立了膠片上聲音軌跡寬度的標准,從而創造了新的1.37:1比例。隨著這一整個業界技術方針的確立,電影中的對白、歌舞急劇增加.在30年代,電影觀眾增加了一倍。
電影工業繼續尋找新的發展,很快,就開始經歷彩色電影,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

⑸ 歌舞片的歌舞片的流行史

歌舞片興起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末的好萊塢。幾乎與有聲電影同時誕生,1927年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標志著歌舞片的誕生,但是由於缺乏聲音這一方面的要求,人們將1929 年米高梅的《百老匯的旋律》看作是第一部真正的歌舞片。
歌舞片在30年代開始盛行,並成為30、4O年代的流行時尚,出現了一系列經典的歌舞片,如我們熟知的《綠野仙蹤》Wizard of Oz (1939),《四十二號街》等。50、60年代達到輝煌,產生經典《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西區故事》《音樂之聲》,70年代便開始萎縮,90年代以後,以另一種新的形式呈現出來。光影世界,世事浮沉,當科幻片、動作片、災難片和恐怖片等輪番上陣後,往昔「歌舞昇平」的時代雖然已經漸行漸遠。
而歌舞片在印度則依舊美輪美奐。印度,作為一個世界最大的歌舞電影電影生產國,每年擁有全世界36 億觀眾,在它的市場上,好萊塢電影僅佔6% 的份額。以孟買為中心的南好萊塢電影,以「無歌舞不成片」的傳統為世界奉獻了獨具特色的巴西歌舞片。從50 年代風靡中國的《我的情史》,到新世紀紅遍全球的《印度往事》,雖然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滄桑,但印度電影依舊是歌舞昇平、如夢似幻。今昔的歌舞片更是擺脫以前的模式,推陳出新《印度往事》《野玫瑰》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片。今天的印度歌舞片在印度新的電影人的帶領下,呈現出新的現代特徵。
我國歌舞片的雛形早而有之,只是形式單純,沒有好萊塢的豪華陣容,也沒有巴西歌舞片的民族特色,發展不夠成熟,加之數量又少、不成規模,觀眾自然也形不成對中國歌舞片的認識。1931年《歌女紅牡丹》誕生,這是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嚴格意義上說是一部歌唱片。30、40年代歌唱片成為上海娛樂電影的一種主要形式。比如第一部有插曲的影片《野草閑花》,阮玲玉和金焰演唱的《萬里尋兄》清新感人;由馬徐維邦導演的《夜半歌聲》根據美國百老匯歌劇《歌劇魅影》改編而來,在上海創下了連映34天場場爆滿的紀錄,其中由田漢作詞、冼星海作曲、金山演唱的三首插曲功不可沒。雖然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歌舞片,但是歌舞的魅力已經開始在電影中閃現。其中最著名的是《馬路天使》。到了五六十年代,彩色歌舞片曾在香港風靡一時,尤其是邵氏的《花團錦簇》和《千嬌百媚》,其豪華的歌舞場面蔚為壯觀,是著力模仿好萊塢金碧輝煌、歌衫儷影之風格的經典作品,堪與同期好萊塢歌舞片相媲美。
我國的現代歌舞片比較有影響的是香港導演陳可辛的《如果愛》。陳可辛懷揣著「中國50年來第一部真正音樂劇電影」、「3 年來最盛大的中國歌舞片」的理想,使《如果·愛》終於在2005年末粉墨登場,一場豪華的歌舞盛宴剎然間展現在觀眾的眼前。
通覽世界歌舞片發展史,美國和巴西的歌舞片從把簡單的舞台劇搬上熒幕到現在的製作商業歌舞大片同為歌舞片,表明他們已經進入一個相當成熟的階段;而中國的歌舞片經過多年停滯之後,現在正在嘗試改進注入新的活力。是巧合,還是事出有因,下面就通過以新世紀好萊塢,巴西和中國歌舞片代表《紅磨坊》,《巴西往事》,《如果愛》這三部影片藝術創作特色上的比較來探討新世紀歌舞片呈現出來的新特點以及尋求當代成功的歌舞片所必備的基本要素。 《紅磨坊》在敘事方面並沒有表現出什麼新的東西。這部電影在片中講述的正是一個傳統好萊塢「後台歌舞片」的故事。劇情設置可以說毫無新意,簡單老套的劇情都成了它被載入歌舞片歷史的「攔路虎」。影片先是把紅磨坊內頹廢、奢靡、淫亂的狂歡場面盡其所能地鋪陳在觀眾面前,營造出烏托邦式的氣氛;緊接著,讓莎婷(尼克·基德曼飾演)與克里斯汀(伊萬·麥克雷格飾演)錯遇並相愛,進而編織出烏托邦式的愛情諾言。公爵的出現預示著這對剛剛熱戀中的男女將要在社會現實和理想之間艱難抉擇。莎婷為了使克里斯汀不被殺害,趕走了克里斯汀,最後克里斯汀還是回來了,歌舞劇成功了,但是莎婷因為肺癆死了。所有情節鋪墊都是按照典型的後台歌舞片的套路來編排,絲毫沒有創新,所謂「後台歌舞片」是指在一個真實的舞台上表演歌舞節目,加上後台的愛情故事作為填充。在1930 年的歌舞片中「後台愛情」是常見的敘事設計,為歌舞表演提供形勢和情緒的框架,這一時期好萊塢歌舞片對敘事和主題的處理還主要是為前台表演作陪襯的。在這種模式下,即使結局變為有情人終不能白頭偕老, 《紅磨坊》的故事情節也沒有了任何吸引力。
同樣地,《如果·愛》在整體劇情上也未免於落入俗套。陳可辛導演運用「戲中戲」模式,講述同一部戲的戲內戲外兩個雷同的三角愛情故事。但它與《紅磨坊》最突出的不同就是,《如果·愛》的結局是開放式,孫納愛林見東,也愛聶文,但她的最終選擇無人知曉,影片結尾並沒有交代,或許連她自己也不知道,這就使劇情豐富化,自由化,不會像好萊塢經典模式那樣,將情節都設置成一個套路,看到最後所有人都能猜到結局。《如果·愛》留給孫納選擇的餘地也便留給了觀眾思考的空間。這是作為歌舞片的一個突破,情感糾纏的細膩充分融入於劇情的走向,把選擇留給時間,把情緒拋給觀眾,把思索對比現實。 早在40 年代歌舞片的「黃金時期」,米高梅的夢幻王國將音樂變成了一種普遍的世界觀,是對一種「態度」的視聽表現,這種態度實質上就是認為「世界是一個美妙和富於浪漫色彩的地方,其中滲透著音樂的節奏與優雅。」這種態度從最早的《爵士歌王》開始就一直存在,但是作為歌舞片的「風格」,卻是在「融和歌舞片」將情節和歌舞融為一體之後才明確的。但是歌舞片發展到當代,開始轉向多樣和含混:《芝加哥》揉合了「黑色電影」的元素,採用陰影和低調光,一反歌舞片高調布光的明亮場景,將鏡頭轉向街道、監獄、法庭等場所,表現「黑色電影」的經典主題——「性和暴力」。其中最為著名的段落「監獄六重唱」引進女權主義色彩,在歌舞片的主題中是一大突破。被冠以「後現代激情主義」的《紅磨坊》是一場拼貼和碎片化的游戲,這符合「後現代」的敘述特徵。飽和色塊的壘積、漫畫式的表演、自由變化的攝影機視點,都體現了後現代「不建設一物」的狂歡式的信條,而歌舞本身的對位運用是對經典的嘲諷和解構。歌舞片不再是表演的標准和陳規了,變成了漫畫化和游戲化的雜耍。
相比之下,《如果·愛》的畫面全然是另一種風格。兩位華語電影界著名攝像師鮑德熹與杜可風分擔鏡頭工序。鮑德熹以熱切及浪漫的角度負責歌舞場景的拍攝。但這次,導演和攝影師並沒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驚喜,歌舞部分的拍攝和剪輯中規中矩,側重保證畫面流暢和敘事抒情。依據歌舞的意境和情緒,景別的運用比較局限。
以《忘了我是誰》為例,這首歌描述的是男主角與失憶的主角第一次在馬戲團見面的片段。由於重點在於兩人的對話,所以景別集中於中景,在兩人的腰部以上轉換。再以《人生蒙太奇》為例,這首歌是整部片子的開場歌舞,場景著重於熱烈、歡樂的氣氛,所以多用搖臂攝像機在舊上海的街道內拍攝。景別都是全境,包括正面全境、側面全境和俯拍全景。比較出彩的是對於色彩的使用。在本片中體現了三種不同的攝影風格。歌舞劇部分的畫面呈現一種橘紅色的暖色調:色彩濃烈豐富、場面宏大熱烈,是側重於視覺奇觀營造的華麗風格;回憶部分除了主人公孫納的服裝選用橘黃、紫色等相對飽滿的色彩之外,整體上呈現一種藍灰色的冷色調,這種「褪色」感畫面緊扣了「回憶」的主題,加上對雪景的運用,使畫面有一種純凈抒情的唯美化色彩;現實部分則採用了生活化的攝影風格,在布光和色調運用上貼近自然。
《巴西往事》的整個的影片都使用肩扛攝影, 而且一直保持在同肉眼視距相同的焦距上, 攝影師並沒有故意的晃鏡頭。這樣的拍攝觀念使得觀眾能夠以更加現實的生活化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領悟影片所傳達的內在信息,並觸發觀眾心靈深處的共鳴。肩扛攝影同時意味著靈活的機位和鏡頭調度, 一般的固定幾個機位拍攝一組場面往往會給人帶來一種被外在因素誘導的感覺, 而肩扛攝影的鏡頭轉向隨意、機位感模糊, 畫面感覺會相對客觀。影片進行到第11分鍾時出現了情節的第一次高潮—女僕愛麗斯和工頭杜比的初次邂逅, 當杜比碰倒了愛麗斯的托盤, 愛麗斯蹲下撿東西, 兩人一上一下互相凝視, 此處攝影師採用肩扛、亞高速攝影在一個鏡頭內一氣呵成, 完成了從俯拍到仰拍的過渡, 給觀眾以新穎、流暢、自然的感覺。 影片表現的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故事,但大部分音樂與歌曲選擇的都是20世紀後半期的經典流行音樂,例如,在《紅磨坊》里, 基德曼與麥克格雷格互贈的情歌有甲殼蟲的《你需要的是愛》,U2樂隊的《驕傲》、保羅·麥卡特尼的《蠢笨情歌》基德曼在「紅磨坊」中被眾人擁舞模仿了麥當娜《物質女孩》的MTV,而麥當娜的成名曲《宛若處女》則由「紅磨坊」的經理泰勒拿來戲仿。這樣的混亂使歌舞與敘事不能糅合在一起,但是與其後現代激情的主題是符合的。歌舞場面是對早期歌舞片的復興。在歌舞片早期,華麗的歌舞場面是必不可少的,製片公司通常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製作華麗的布景和艷麗的服裝,營造花團錦簇的盛景,呈現給觀眾的往往都是一派仙樂飄飄、奢靡繁華的夢幻場景。
紅磨坊》在製作規模和故事情節的設置上做到了「復興」,而影片的核心———歌舞段落,卻充滿了華而不實的聲色表演。在歌舞片的每一發展時期都有其特色與代表作,其歌舞表現形式也都被注入新的活力,更有許多經典歌舞段落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例如,《雨中曲》里,金·凱利在雨中歡快地跳起踢踏舞,並唱起《雨中曲》的場面極具藝術感染力,是歌舞電影史上的經典。英國著名導演邁克爾·鮑威爾執導的輝煌的歌舞電影《紅菱艷》,片中著名的長達13 分鍾的「紅舞鞋」的芭蕾舞場面宛如流動的「西斯廷壁畫」,光彩奪目,美麗絕倫。而作為力圖復興歌舞片的《紅磨坊》,除了過度喧囂瘋狂的歌舞場面,與戲仿的段落,很難找出經典的段落能夠在歌舞電影史上抹上濃重的一筆。
《如果愛》中的敘事和歌舞是分開的,歌舞沒有參與敘事。影片是依據音樂節奏剪輯鏡頭,運用平行,交叉,對比等多種敘事蒙太奇,充分發揮歌舞部分的表意功能。正因為有歌舞才有戲里戲外的真情假意。相比《紅模仿》歌曲的隨意和混亂,《如果愛》是純凈的,歌曲也是由演員演唱的新創作的流行歌曲,流行音樂的參與,更能使人感受到歌舞片娛樂大眾的的這一方面,吸引眼球。相對於音樂的雕琢,對舞蹈的細心安排在影片中也看得出來。通觀影片,社交舞,新創舞,馬戲班熱舞競相亮相,「傘舞」「邋遢的世界」,「男人本該嫉妒」等舞段各有特色。影片巧妙的用「戲里」的舞蹈表現戲外人物的心聲,歌舞和劇情十分的契合。
《巴西往事》中的歌舞藝術則與生活融合在一起。不得不承認,巴西是一個歌舞國家,婚禮上的歌舞場面讓人激動不已,有位巴西電影導演曾說:「巴西電影既是夜總會又是教堂,既是馬戲團又是音樂廳,既是比薩餅又是詩歌研討會。」因此,巴西歌舞自身的特質使它能在世界歌舞片這個類型上力拔頭籌。與傳統巴西歌舞片不同的是該片不再營造夢幻,以前在巴西歌舞片里看到的華麗服飾,宏大場面,充滿夢幻色彩的歌舞不見了,在這部電影里,你可以發現巴西人的焦慮,他們的愛情,他們的生活,導演以冷靜客觀的鏡頭表述生活在歌舞片里是難能可貴的。《巴西往事》的女導演米拉· 奈爾曾說「 歌舞的展現不光停留在美麗的鄉村、豪華的公館和清新的大自然, 它應該停留在人們的心中, 停留在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正在將自己的話付諸行動。

⑹ 誰能介紹一下美國好萊塢歌舞片的歷史

歌舞片作為美國電影的一種類型,到現在已有近八十年的歷史。歌舞片的歷史源於1927年好萊塢生產的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此片是從無聲片向有聲片過渡的產物,是好萊塢製片人和創作者推出的一個新的電影類型。其後的1929年影片《百老匯的旋律》問世,這是第一部全部用歌舞和對話組成的影片。此後,好萊塢的歌舞片猶如雨後春筍,紛紛涌現。直到1946年文森特·朱龍導演的影片《齊格非大會演》問世,歌舞片作為一個類型電影才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 美國好萊塢歌舞片有兩大類型:一種類型是1929一1930年的早期歌舞片。早期歌舞片幾乎都是以諷刺時事為題材的小歌舞片。代表作是1929年的由歐恩斯特·劉別謙導演的《漩宮艷史》。講述的是宮廷故事:一位專橫的女王,在她眼裡,丈夫不過是一種小擺設,而當丈夫大夢初醒時,女王卻騎著高頭大馬兜風回來,威風凜凜地開始閱兵,她引吭高歌,士兵們高聲應和,配以雄壯的鼓樂,以整齊劃一的動作變換隊形,從而構成一種歌舞的場面。另一種類型是後台歌舞片。這種類型的歌舞片隨1933年《四十二號街》的問世而成型。它的產生形成了歌舞片創作的主要形態,並延續至今。

⑺ 搖滾歷史

搖滾樂的產生
1、背景
回顧20世紀上半葉的美國歷史,從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歐美發生經濟危機,出現了經濟大蕭條;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1年日本襲擊珍珠港,美國投入反法西斯戰爭,直到1945年戰爭才結束。再看50年代以後,50年代,美國是一個相對穩定和繁榮的時期,也經常被視為美國人的繁榮時代。60年代是美國歷史上最動盪的年代之一。由於出兵參加越南戰爭,遭到人民的反對,使全國處於社會、政治極不安寧的狀態。?
恰好在50年代,特別是1952年艾森豪威爾就任總統後,美國經濟開始穩定,整個社會也處於安居樂業的狀態。於是,中產階級逐漸增多,他們養兒育女,出現了一個生育高峰期。青少年的數量空前增長,一下子這個世界成了青年人的天下。當時,孩子們在課餘生活里,一般都與家人呆在一起。電視節目也比較健康,在音樂趣味上也沒有太大的鴻溝。青老年人欣賞的音樂也基本相同,都是40年代和50年代的\「大樂隊\「演奏的音樂,還有就是延續了幾十空慧年的叮砰巷歌曲,歌詞經常表達單純的愛情,音樂也不帶威協性,盡量給人一種舒適、安寧的感覺。
到了50年代中期,這批青少年由於生活條件優越,沒有像父輩那樣經歷過戰爭和苦難,同時又倍受家庭的寵愛,因此,他們開始不理解父母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不願意走父母為自己安排好的道路。他們有了自己的追求和愛好,而且由於人多勢眾,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他們不再跟隨父母欣賞那些多愁善感斗茄答的流行歌曲。這時,他們正好在搖滾樂中找到了自己的聲音。搖滾樂簡單、有力、直白,特別是它那強烈的節奏,與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動的特性相吻合;搖滾樂無拘無束的表演形勢,與他們的逆反心理相適應;搖滾樂歌唱的題材,與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密切相關。

2、搖滾樂的出現
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的流行音樂市場出現了一個三足鼎立的現象。黑人欣賞的音樂基本上以節奏布魯斯為主,中產階級以上的白人聽的都是叮砰巷歌曲,而中西部的農村聽眾所喜歡的都是與農村生活有關的鄉村音樂。然而,到了50年代中期(約1954~1956年期間),唱片市場出現了兩個明顯的現象,即\「市場交叉\「和\「翻唱版\「的出現。\「市場交叉\「是指原來在一個市場發行的唱片,同時在另一個市場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如有些歌曲在節奏布魯斯銷售榜上名列前茅,同時在波普(指當時的流行歌曲,叮砰巷歌曲的延續)榜上也倍受歡迎。看到這種有利可圖的市場交叉情況,有些大唱片公司很快根據正流行的節奏布魯斯歌曲製作出自己的版本,由此導致了大量\「翻唱版\「的出現。這個時候,原來隔開的三個市場突然間感覺中間的圍牆倒了,在這片廢墟中一種新的風格--搖滾樂正式誕生了。
搖滾樂的正式產生是在50年代中期,但是這個名詞卻在50年代初期就已出現。1951年,克利夫蘭電台唱片節目主持人艾倫·弗里德(Alan?Freed)從一首節奏布魯斯歌曲《我們要去搖,我們要去滾》(We\』re?Gonna?Rock?,We\』re?Gonna?Roll)中創造出了\「搖滾樂\「(Rock?n\』?Roll)這個名詞。1955年,電影《黑板叢林》(Blackboard?Jungle)的上映對搖滾樂的產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它講述的是一群學生造反的故事。一位中學教師面納型對這群學生唱起了一首歌,這首歌就是影片的插曲《晝夜搖滾》(Rock?Around?The?Clock,例16)。這首歌曲在青少年中引起了極大的轟動。1955年7月,《晝夜搖滾》在波普排行榜上獲得第一名,標志著搖滾時代的到來。它的演唱者比爾·哈利,也因此成了青少年崇拜的第一個搖滾樂偶像。從此,搖滾樂開始風靡全國。

作者:冰海藍辰月夢 回復日期:2005-5-17 14:42:00

1、?搖滾樂的來源

節奏布魯斯(Rhythm&Blues)
美國的種族隔離一直很嚴重,在住宅區、學校、教堂和各種社會設施中,白人和黑人都是分開的。在種族隔離的政策下,黑人保留著自己的宗教、語言、服飾、舞蹈和音樂。節奏布魯斯像其他黑人音樂一樣,擁有自己的群體。它被稱作\「種族唱片\「,與白人音樂市場是分開的。
節奏布魯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布魯斯音樂繼續發展的結果。它在城市布魯斯的基礎上結合了搖擺樂和鋼琴音樂布吉-烏吉的特點,聲音變得更加有力,更加突出持續不斷、向前推進的節奏。它還保留了黑人音樂即興演奏的傳統,合奏時仍然採用可以不斷反復的12小節布魯斯曲式與和聲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布魯斯唱片一直由小唱片公司經營,戰後,由於黑人社會地位的改變,幾家大唱片公司對黑人音樂產生了興趣,此時,排行榜也開始用\「節奏布魯斯\「來代替原來\「種族唱片\「的稱呼。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有路易斯·喬丹(Louis?Jordan,1908~1975)、喬·理京斯(Joe?Liggins)等。節奏布魯斯的特點在很多搖滾樂中得到了直接的體現,特別是早期的搖滾樂,好多都是節奏布魯斯的\「翻唱版\「。70年代,節奏布魯斯與福音歌(Gospel)相結合之後,使它的發展步伐逐步加快。以致70年代所有的黑人音樂都帶有一股濃烈的節奏布魯斯氣息,特別是索爾音樂(詳見索爾音樂部分)有時和節奏布魯斯幾乎難以區分(如馬文·蓋伊、傑克遜五兄弟等人的作品)。80年代以後,節奏布魯斯融進了更多的流行音樂成分,使其變得更加商業化。比如當今的節奏布魯斯,好多都已經失去了原有布魯斯的特徵,而強調反拍的律動成了它的主體,有時偶爾在演唱中還能找到幾個由滑音而帶出的布魯斯音符。像近幾年出現的所謂的節奏布魯斯歌手白蘭蒂和莫尼卡(Brandy&Monica)、布萊恩·麥克奈特(Brian?Mcknight)等人的音樂,其實已經不是真正的節奏布魯斯了,如果硬要從理論上分析的話,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種被商業化了的,被流行音樂市場漂白過的節奏布魯斯。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節奏布魯斯都是如此,比如1997年的兩首格萊美獲獎作品:埃里克·克萊普頓(Eric?Clapton)的《改變世界》(Change?The?World)和翠西·查普曼(Tracy?Chapman)的《給我一個理由》(Give?Me?One?Reason,例17)就是既融進流行音樂成分又保持布魯斯特徵的現代節奏布魯斯佳作。節奏布魯斯作為搖滾樂的重要來源之一,已成了歷史的見證,它在影響了搖滾樂之後,自身的不斷發展,又使其變成了當今流行樂壇最受寵愛的樂種之一。

★一、叮砰巷歌曲(Tin?Pan?Alley)
20世紀50年代初,全國大多數人所聽的流行音樂\「波普\「(POP)就是叮砰巷傳統風格的延續。它帶有好萊塢電影音樂、百老匯音樂劇和三四十年代盛行的搖擺樂的影響。叮砰巷是個地名,位於紐約第28街(第五大道與百老匯街之間)。從19世紀末起,那裡集中了很多音樂出版公司,各公司都有歌曲推銷員整天彈琴,吸引顧客。由於鋼琴使用過度,音色疲塌,像敲擊洋鐵盤子似的,於是有人戲稱這個地方為\「叮砰巷\「(或譯為\「廷潘胡同\「)。叮砰巷不僅是流行音樂出版中心,也成為流行音樂史上一個時代的象徵、一種風格的代表。它差不多延續了半個多世紀,從19世紀末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
叮砰巷歌曲一般都由白人專業作曲家所創作。不同時期、不同作者的風格各不相同,但有共同點。從內容來看以愛情為主,充滿浪漫情調,或略帶懷舊、傷感,或比較歡快、風趣,不管國內外發生什麼事情,都很少在叮砰巷歌曲中得到反映。它主要表現生活中陽光的一面,好像美國人都在無憂無慮地享受人生;從表現形式來看,歌唱性的旋律、不復雜的節奏、自然音體系的和聲(有時也出現變化和弦和樂句之間的轉調),大都採用\「節歌-疊歌\「(Verse-Chorus,即主歌加副歌)形式(例18)。叮砰巷歌曲通常由職業歌手按譜演唱,講究聲樂技巧,有樂隊或小合唱隊伴奏,經常採用弦樂群作為伴奏的背景音色。如當時的著名流行歌手平·克勞斯比(Bing?Crosby,1904~1977)、富蘭克·辛納特拉(Frank?Sinatra,1915~1997)等都以演唱叮砰巷歌曲為主。叮砰巷歌曲流傳的范圍主要是城裡的白人,很少擴展到黑人或下層人民中去。50年代搖滾樂的出現,使傳統的叮砰巷歌曲在整個流行音樂中的地位受到了挑戰。著名的叮砰巷作曲家有歐文·伯林(Irving?Berlin,1888~1992),代表作品有《白色聖誕》(White?Christmas);科爾·波特?(Cole?Porter,1891~1964),代表作品有《白天與黑夜》(Night?and?Day);傑若米·科恩(Jerome?Kern,1885~1945),代表作品有音樂劇《老人河》(Old?Man?River);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Rogers,1902~1979),代表作品有音樂劇《音樂之聲》(The?sound?of?music)、《藍月亮》(Blue?Moon);喬治·格什溫(George?Gershwin,1898~1937),代表作品有《夏天時光》(Summer?Time)、《藍色狂想曲》(Rhapsody?in?Blue)。

作者:冰海藍辰月夢 回復日期:2005-5-17 14:43:00

★二、早期搖滾樂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搖滾樂從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幼兒迅速的成長起來,在這期間,搖滾樂舞台顯現出了一片繁榮盛景。首先是兩位先行者為搖滾樂的概念作出了更加完整的定位,接著又在眾位搖滾明星的擁護下使其呈現出了三種不同的風格傾向。

1、比爾·哈利(Bill?Haley?,1925?~1981)
比爾·哈利,第一位被青少年崇拜的搖滾樂偶像,經常被人稱作\「搖滾樂之父\「。他的音樂風格涉及鄉村音樂、節奏布魯斯和波普三個方面,也正好說明了50年代中期搖滾樂產生的三個源頭。
1925年,比爾·哈利生於密西根州,父親是紡織工人,會彈班卓琴,母親是鋼琴教師。比爾·哈利從小學習吉他,演唱鄉村歌曲,也喜歡和熟悉節奏布魯斯,並於1950年成立\「騎馬人\「(Saddlemen)樂隊。比爾·哈利在演唱鄉村歌曲的同時,偶爾發現用鄉村音樂風格演唱節奏布魯斯歌曲也能被白人聽眾接受。1953年,他把樂隊改名為\「彗星\「(Comets),並有意識地把鄉村音樂與節奏布魯斯強勁有力的節奏結合在一起。1954年,比爾·哈利錄制了《晝夜搖滾》,起初只有一般的效果,但當它於1955年與電影《黑板叢林》結合在一起時,卻產生了巨大的轟動。
70年代,比爾·哈利患上了狂想症,再加上酗酒的習慣,於1981年死於心臟病。作為搖滾樂先行者之一,比爾·哈利為搖滾樂的產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2、埃爾維斯·普萊斯利(Elvis?Presley,1935~1977)?
50年代最有影響的歌手是埃爾維斯·普萊斯利,素有\「搖滾樂之王\「的稱號,他為搖滾樂的推廣和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普萊斯利,1935年出生於密西西比州的圖佩洛。自幼家境貧寒,父親是一名卡車司機,生活在白人社會底層,因與黑人雜居,社會地位與黑人同等。普萊斯利從小就接觸白人與黑人兩種文化,並在教堂福音歌的熏陶下長大。11歲開始學習吉他,因此,他既吸收白人音樂,又吸收黑人音樂。1948年普萊斯利全家遷往孟菲斯,他經常去城裡的黑人區聽B·B金等人的演唱。
1953年,普萊斯利中學畢業後,找到了一份卡車司機的工作。那年夏天,他到\「太陽\「唱片公司錄音棚錄制了兩首歌曲,作為給他母親的生日禮物。這時,唱片公司老闆薩姆·菲利普斯(Sam?Phillips)發現了普萊斯利的潛力,一個白人,卻有著黑人的聲音和感覺,於是便與他簽約。1954年7月,發行了第一張唱片《那很不錯》(That\』s?All?Right),在當地獲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他的舞台表演(如扭動臀部等大幅度的動作),更是贏得了眾多青年人的喜愛。1955年秋,他轉簽RCA勝利唱片公司。1956年隨著《傷心旅店》(Heartbreak?Hotel,例19)的發行,使其名聲大振。1958年在他事業步入輝煌之時,他卻離開了歌壇,放棄了演唱,應征入伍,直到1960年復員。從1962年到1968年,普萊斯利除了拍電影外,很少與聽眾接觸,隱居在孟菲斯老家。1967年,普萊斯利與博利尤(Priscilla?Beaulieu)結婚。婚後生有一女,但6年後他們因婚姻破裂而離婚,女兒判給了女方,他精神受到刺激,意氣消沉。他的體重超過200磅,有損舞台形象。因此,他開始節食、吃減肥葯,加上吸毒,健康大受影響。1977年8月16日因心臟病在家中去世,終年42歲。
一代歌王離開了人間,全國為之震動。截止他死時為止,至少售出了5億張唱片。確實,普萊斯利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有人說他是搖滾樂的化身。他的模樣逗人喜歡,帶有一種不落俗套的反叛性;他信仰宗教、孝順父母、愛國(如志願入伍)、從不逃稅。最重要的是他比任何一位歌手都更出色地把兩種文化(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結合在一起。而且,普萊斯利還在兩種文化的基礎上唱出了更多的音樂風格。他的歌唱既有呼喊型的,也有溫和型的,內容涉及愛國的、宗教的、逃避現實的、社會評議的、鄉土氣息的、浪漫情調的不同方面,以此滿足了不同階層的需要。他成了不同音樂愛好者都喜歡的人物。普萊斯利死後,音樂產業很想再找一位像他那樣多面的歌手,但一直沒有成功。?3、三種風格傾向

★主流搖滾(Main?Stream?Rock)
在搖滾樂的三個來源中,我們已經提到過,節奏布魯斯是搖滾樂最重要的來源。節奏布魯斯的特點也在搖滾樂中得到了保留和發展,由此形成了50年代搖滾樂中的主流風格。節奏的作用在所有搖滾樂中都很明顯,但在主流搖滾中更被突出。搖滾樂一般為四拍子,在傳統的四拍子中二、四拍是弱拍,許多主流搖滾卻強調二、四拍力度,也有的主流搖滾對每小節的四拍同等強調。主流搖滾比節奏布魯斯在節奏上的變化更快些,反拍的力度更厚重,感覺更強烈。在樂隊中,鼓手與其他樂手一樣重要,不只是單純的敲擊拍子,鋼琴和吉他也經常參與節奏的組成。而且他們還與貝司一起形成明顯的低音線條。鄉村音樂和波普的低音通常是每拍或每隔一拍有個低音,主流搖滾像節奏布魯斯那樣吸收了布吉-烏吉的元素後,不只是提供簡單的和弦低音,而是一個短小的旋律音型,提供和弦的三四個音,有的還增加一二個和弦外音(例20)。
主流搖滾繼承了節奏布魯斯強勁有力的演唱風格。對於白人來說,過去很少有這樣的類型,但在節奏布魯斯那裡卻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了。主流搖滾還經常採用12小節布魯斯曲式結構,或以此為基礎加以變化。如普萊斯利演唱的《獵犬》(Hound?dog)、《監獄搖滾》(Jailhouse?Rock),小理查德(Little?Richard)演唱的《露西》(Lucille,例21)等。50年代最能體現這種呼喊型搖滾樂特點的歌手是小理查德。
小理查德,1932年出生於美國左治亞州的梅肯,是全家12個小孩中的第三個。他從小家境貧寒,在家庭的影響下虔誠的信仰上帝,參加當地教堂的唱詩班。
小理查德的演唱十分狂熱,連唱帶喊加上跳,總是滿頭大汗的樣子。1957年,他投身於宗教,斷絕了一切演出活動。1962年,他赴英國巡迴演出時受到披頭士的鼓舞,又決心重返搖滾樂壇。到了60年代末,他的風格顯得有點過時了,但他的影響仍可從其他搖滾歌手中顯示出來。70年代,他企圖重整旗鼓,但因捲入吸毒、酗酒和同性戀而未能如願。80年代初,他再一次放棄狂放的生活方式而轉向宗教。

溫和搖滾(Soft?Rock)?
主流搖滾受波普的影響很少,但其他搖滾樂結合了波普的成分,則形成了一種比較溫和的搖滾樂風格。有人對這種搖滾樂嗤之以鼻,稱它為\「廉價搖滾\「,但它卻有著自己的市場。事情往往是相對的,有了比較強勁的主流搖滾風格,一定會出現它的對立面--溫和搖滾。普萊斯利為發展溫和搖滾樹立了樣板,如50年代的《想你、要你、愛你》(I?want?you,I?need?you,I?love?you)、《別》(Don\』t)、《溫柔地愛我》(Love?me?tender,例22)等歌曲。60年代,他有更多的作品朝著溫和搖滾的方向發展,有的簡直與波普沒有區別。

⑻ 好萊塢成功背後的秘密

位於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郊外的好萊塢,這是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地方。以下是我整理的好萊塢成功背後的秘密,歡迎大家閱讀。

世界電影百年之後,如今什麼是「好萊塢」?怎樣才算作商業 文化 的「成功」?好萊塢的「秘密」可以指它成功背後鮮為人知的失敗,也可以指它令人信服的全球性擴張、壟斷的歷史,這個歷史包括它龐大的文化工業體制的建立、調整與創新,尤其是它領先其他國家和民族電影的全球化策略。自從20世紀末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全球化」已經成為學界與媒體經常談論的題目。這個演講的目的之一,就是為大家提供一些新的信息,以便知己知彼,更全面地了解國際文化格局。

經濟學難以解釋的成功

昂貴的製作成本,尤其是明星的片酬,加上同樣昂貴的影片宣傳費用,與票房的實際收入往往不成比例。如果單單以票房計算,好萊塢相當部分影片的投資都應該算作失敗。

好萊塢在全球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我們可以以20世紀90年代為例,看看這些驚人的數字。1990年,歐洲共同體國家電影票房90%的收入為美國影片佔有。1992年,歐洲進口的影視產品價值達到37億美元,而歐洲自己只出口2億8千8百萬美元的影視產品。1993年,全世界100部暢銷影片中,美國片共佔88部,穩穩占據壟斷地位。1994年,在美國影視娛樂產品高達180億美元的年收入中,80億美元(44.4%)來自出口,同年,美國電影票房在海外市場的收入第一次超過本土市場。1995年,美國電影佔全球票房的60%。毫無疑問,洛杉磯的影視文化(地理位置上的「好萊塢」)和以紐約市為中心的國際金融業聯手,壟斷了全球的娛樂產業,包括電影、電視、音樂、 廣告 、衛星、網路、出版甚至體育。然而,好萊塢的成功是傳統經濟學難以解釋的一個現象,因為美國每年生產的影片中,票房虧本的數字經常超出盈利的數字。昂貴的製作成本,尤其是明星的片酬,加上同樣昂貴的影片宣傳費用,這些巨額的預支與影院票房的實際收入往往不成比例,製片廠和電影院的供求關系與電影產品的定價(票價)也不可能平衡。換言之,如果單單以票房計算,好萊塢相當部分影片的投資都應該算作失敗。

那麼,好萊塢是如何解決票房的拮據,而最終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功呢?對這個「秘密」當然有種種不同的解釋。第一是好萊塢文化產業的規模與財力,只有大財團支撐的集團公司才能在每年幾部大片虧損的情況下依靠其他影片和產品扭虧為盈;第二是好萊塢靈活的管理文化,不時創新金融系統,不斷調整營銷策略,使它能適應社會經濟的變化。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可以用來解釋好萊塢的成功。比如語言因素:20世紀英語逐漸成為國際通用語言,這為好萊塢從默片到有聲片的過渡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再如文化因素:作為一個由眾多民族組成的移民國家,美國多元文化的特性要求好萊塢採用相對應的文本策略,大批生產能讓不同階級、種族、文化背景的觀眾都喜聞樂見的影片,這樣的長期實踐,形成了一整套比其他國族電影更具世界性的敘事和影像模式。還有藝術因素:「經典好萊塢」風格的創立,既為觀眾提供令人滿意的視覺消費與重復觀賞的慾望,又為廠家設定有規律可循的技術生產流程。

顯然,純經濟貿易或純文化藝術角度的解釋都不能完全解釋好萊塢成功背後的秘密。從電影研究中的「政治經濟學」 方法 來看,另一種解釋來自資本與國家的共謀。也就是說,對好萊塢而言,與產業運作和觀眾喜好同樣重要的是美國政府的支持。這一點常常被人忽略,所以我們不妨回顧一下。

好萊塢走向成功的歷史

美國政府在支持好萊塢爭取海外文化霸權的同時,曾經明文立法禁止類似這種「托拉斯」聯營方法在美國國內的形成,國內的經濟保護主義(對中、小企業而言)和國外的「文化帝國主義」形成鮮明的對照。

很多人忘記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美國並非強國,而美國電影也不曾佔世界優勢地位。直到1914年,大部分美國上演的影片與使用的電影技術都還是進口的。法國當時每周向美國出口12部片子,每年約600部;拉丁美洲的電影市場也由法國和義大利壟斷。第一次世界大戰使這一狀況發生根本性扭轉。1915年到1916年,美國影片出口從3千6百萬英尺增加到1億5千9百萬英尺,兩年內增長近5倍;而美國影片進口則從一戰前的1千6百萬英尺下降到20年代中期的7百萬英尺。一戰後,美片進入亞洲和拉丁美洲,美商大量收購巴西電影發行業,控制巴西本土的電影放映,幾乎摧毀巴西電影的生產。此外,美片的主要出口地還包括英國、澳洲和阿根廷。

時至20世紀30年代,美國電影產業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海外。有聲片時代初期,美國的音樂類型片吸引了非英語國家的觀眾,好萊塢也開始嘗試同步生產外語版的暢銷音樂片。音樂的流行促進電影產業的「平行整合」,即電影與非電影產業之間的整合。音樂片的流行歌曲既可以授權由電台播放,又可以生產單張唱片在商店銷售,電影開始嘗到靠周邊副產品增加盈利的甜頭。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經典好萊塢電影在海外極受歡迎。迷人的影星、動人的 故事 、撩人的音樂、驚人的外景地———好萊塢塑造的現代銀幕形象,向全世界推銷美貌、青春、財富和快樂。1939年,美國商業部估計,美國占據了全球約65%的電影製片產量。此後,歷史再次垂 愛好 萊塢。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歐洲電影工業元氣大傷,德國和義大利的國營電影企業要麼破產,要麼暫停,美國影片乘虛而入。1945年-1949年,義大利進口美片2000部,平均每年400-500部,與此相類似的是抗戰勝利後好萊塢電影傾銷中國的情況。資本與國家的共謀在冷戰初期尤其突出。好萊塢在意識形態上推廣美國政府的反法西斯主義的政策,在文化上向世界出口美國的生活方式。這種共謀如此合拍,以致好萊塢的一個影片出口公司當時自稱是美國的「小國務院」。與此同時,在經濟政策上,美國政府也及時支持好萊塢,為其減低稅收,優惠外幣兌換率,訂購影片,甚至充當其海外商業談判的代表。到了60年代,好萊塢已經在英國及拉美國家占據壟斷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在支持好萊塢爭取海外文化霸權的同時,曾經明文立法禁止類似這種「托拉斯」聯營方法在美國國內的形成,國內的經濟保護主義(對中、小企業而言)和國外的「文化帝國主義」形成鮮明的對照。

70年代初的全球石油危機和通貨膨脹一度造成美片海外市場的不景氣,但是好萊塢將注意力轉向國內市場,及時發展黑人觀眾群,開發新的動作類型片。非洲市場的開發形成好萊塢另一個長期稱霸的領域。如今,不但非洲市場一半以上放映美片,而且非洲生產的影片往往不能在本土放映,而只在歐美市場流通。80年代墨西哥和阿根廷兩國經濟蕭條,貨幣貶值,美國政府藉助強勢經濟援助理所當然地又讓好萊塢打入這兩個非英語語系的電影大國。到了80年代中期,作為傳統電影大國的日本也成為好萊塢主要的海外利潤來源之一。隨後的歷史發展仍然有利於好萊塢:原蘇東國家的開放,歐洲共同體市場的建立,錄像與數碼技術的普及,一切似乎都為好萊塢的全球壟斷大開綠燈。

好萊塢與文化帝國主義

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商界就驚喜地發現,美國影片的放映常常引起對美國商品需求的增加。據當時的估計,出口1英尺美片即可以促銷1美元的美國產品,出口12萬個電影拷貝就等於派出12萬個「美國大使」。

德國著名導演文德森承認:「美國人已經殖民了我們的下意識。」這里的殖民指的是影像的殖民,而影像的殖民提出了文化帝國主義的問題。「文化帝國主義」的概念原先指美國文化(「北方」)對拉美國家(「南方」)的影響,這一點有別於我們熟悉的「東方」與「西方」。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政治與好萊塢文化的共謀就使美國商界驚喜地發現,美國影片的放映常常引起對美國商品需求的增加。據當時的估計,出口1英尺美片即可以促銷1美元的美國產品,出口12萬個電影拷貝就等於派出12萬個「美國大使」。

歷史上幾個事件充分說明好萊塢影像的文化帝國主義威力。其一,早年美片出現新型縫紉機的圖像,這曾使美國出產的縫紉機在海外一度脫銷。其二,美片營造現代的工作條件,又曾引起巴黎工人罷工,抗議法國工廠的不良環境。其三,美國明星在一部影片中手把手地教當地男孩做漢堡包,曾誘發對地中海飲食文化即將瀕臨消亡的爭論。其四,阿根廷觀眾發現一部美片中影星不穿內夾衣,又一度造成該產品在市場上的滯銷。

好萊塢對美片的影像感染力早有發現,在1927年就列出「不能及不宜拍攝」的敏感內容的條款,這屬於美國文化產業的自律。與自律相反,30年代好萊塢為了逼迫日本開放電影市場,就曾以大量拍攝日本黑幫片來要挾日本,電影作為「文化形象代言人」的功能不言而喻。到了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帝國主義的滲透力更是無所不在。從影像的角度說,所謂的「斯皮爾伯格現象」也可以視為好萊塢文化帝國主義的表現,因為以《侏羅紀公園》(1993)和《泰坦尼克號》(1997)為代表的好萊塢高科技、高質量的影音標準是其他國族電影在缺乏巨額投資的情況下所難以達到的。從消費的角度說,電影周邊商品的發展往往使消費者忽視產品的文化來源,典型的例子是迪斯尼。從動畫片和游樂園到有線電視與禮品商店,迪斯尼標榜的是全球性、重復性的消費。從迪斯尼到麥當勞再到可口可樂,今日消費者面臨的是全球文化的「類同化」壓力,雖然還不完全是「同一化」。

在電影界,拉美國家一度興起「第三電影」以抵制好萊塢的影響。遺憾的是,這些在意識形態和審美概念上「反好萊塢」的作品沒有商業基礎,只為理論界提供文本,影響甚微。而且近年理論界的研究證明,電影觀眾對影視產品的接受並非一律是消極的認同,而經常是積極的協商,甚至是主動的抵抗。在大眾媒體研究領域,「文化帝國主義」的課題也漸漸讓位於「全球化」的理論探索。

好萊塢與全球化生產格局

好萊塢成功背後的秘密之一就是:在電影本身從膠片走向數碼的所謂「電影死亡」的時代,「好萊塢」已徒有虛名,它指涉的是業主不定的多國娛樂文化產業及其資本靈活積累的全球化策略。

迪斯尼的當家艾斯納認為,「美國的娛樂產業不是世界的美國化,而是娛樂的全球化。」這個觀點強調,至少在娛樂界,「全球化」不等同於「美國化」。如果說早年的「美國化」是文化帝國主義及其侵略、擴張的一種表現,那麼近年的「全球化」則是70年代後全球相連的金融和管理效應所造成的一種新的格局。資本超越國界的全球性迅速流動造成出口型的跨國、多國公司特別是服務業的興旺,同時也造成傳統工業尤其是製造業的衰落。新的國際型經濟正逐步完善,高速的資本流動打破了傳統的時空概念,速度和效率就意味著利潤和優勢。雖然在世界的格局裡,「中心」與「邊緣」的不平等繼續存在,但是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力已經大大減弱,跨國資本在國際舞台上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反映在影視界,平面整合與垂直整合愈演愈烈。如今幾個大財團擁有全球大量的影視、娛樂產業。迪斯尼由動畫片進入故事片,進而出版圖書、畫冊,營造游樂園、旅館、觀光游輪,發展錄像產品和播放平台,甚至購買美國三大媒體之一的美國廣播公司(ABC),顯示出驚人的實力。電影周邊產品的利潤開始超過票房。1990年,美國本土的錄像收入已經高於票房收入,證明觀眾更多地在家裡甚至汽車內看電影。而票房的收入只不過是周邊產品收入的十分之一,所以票房已經不再是決定一部電影成敗的主要指標。到2003年,電子游戲的收入也已超過票房收入,難怪像最新的《星球大戰前傳3》這樣的大片也要同步或迅速發行電子游戲產品。娛樂產業在全球化時代的新變化要求在考慮投資一部電影之前,不僅要關心預計的票房,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關注這部電影能否產生、如何延伸有利可圖的周邊產品。

毫無疑問,新的好萊塢,不論是作為產業還是作為概念,早已出現;新的全球化生產格局也已經形成。新格局的特點之一是娛樂產業的多國投資與跨國產權。如今好萊塢資產的業主包括由法國、加拿大、日本(如索尼公司)、澳大利亞(如默多克集團)等國的機構。新格局的特點之二是資本的「靈活積累」,不僅限於國內,更分散在海外。著名導演約翰·福特說,如今「你無法在地理上確定好萊塢:我們根本不知道好萊塢在哪裡」。當然,不知道並不意味著好萊塢不存在,而意味著它「無所不在」的全球化生產格局。中國的盜版影碟也說明了好萊塢在中國的影響;無疑,盜版已經在中國造就一批業余的好萊塢影片「專家」。回到資本的靈活積累,多國投資合拍如今成為正常運作。其實,由於美國政府一度反對國內大財團的經濟壟斷,好萊塢從20世紀40年代起就開始主動向海外發展。從1950年到1973年,只有60%的美片完全在美國國內生產。海外勞工低廉是早期海外策略的決定因素之一。1949年,在海外生產的美國電影僅19部,1969年則增至183部,多數在歐洲拍攝。今日的全球化格局更要求以全球預售權的經費來預支基於洛杉磯的拍攝工作。為此,好萊塢早就開始購買或合營海外的發行公司和電影院線,以達到共擔投資、票房風險的目的。到了90年代,作為全球發行公司的華納已在世界各大都市經營多廳的「華納影城」,在中國也不例外。

類似「華納中國」這樣的子公司表明,全球化的新格局要求各個生產層面的重新分工、組合。與以往好萊塢片廠一統天下的經營不同,如今創意、投資、製作、道具、服裝、音樂、宣傳等程序可以在世界不同地方靈活多樣地分期進行,在藝術(編劇、對話、導演、明星、音樂、歌曲)、金融(集資、預售)、法律(版權)等各方面分別處理。製片商與發行商訂合同,分賬預支籌款。製片商再與眾多的專業中小公司(演員代理、攝影器材、特技製作)聯系,產生配套流水作業。簽約的投資、發行公司往往擁有連鎖錄像店、有線電視等娛樂平台,所以萬一票房不佳,周邊產品還可以保證扭虧為盈。

與過去文化帝國主義的策略不同,全球化的文化產業允許權力的不連貫性、多邊性和多方向性,由此產生市場的靈活性和消費的多樣性。參照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國際市場 口號 :「要成為多國集團,就必須在各地都成為本土的。」類似的營銷概念還有如20世紀80年代在日本產生的一個新詞:「土著化」;在英語世界產生的另一個詞:glocal,即將「全球」(global)和「本土」(local)兩詞合二為一。全球與本土因此相輔相成。跨國資本需要世界各地的本土市場,本土的發展也需要跨國資本的投入。哥倫比亞(亞洲)電影公司以北美發行權為交換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大腕》(2001),索尼公司以同樣方式加盟張藝謀的武俠片《英雄》(2002),其中的道理就是全球資本與本土文化的互動。資本獲取最佳利潤的邏輯要求全球化不能、也不可能是全球的同一化,因為不同的本土市場需要不同的產品,李安的《卧虎藏龍》(1999)在歐美和中國迥然不同的票房證明了這個邏輯。

作為好萊塢傳統的多元文化策略,在全球化時代又產生新的影響。頗具反諷意味的是,好萊塢文化產業的巨大成功反過來也讓美國政府的部分官員擔憂。90年代,某些國會議員提問:「如果德國購買了福克斯電影公司,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片又將做什麼樣的修改?」不單政府如此,美國電影協會也為全球性的多元化策略擔心:「如果海外市場的比例不斷加大,那麼美國故事又將變成什麼樣的呢?」美國政界和文化界的這類擔憂,再次說明「全球化」不等於「美國化」,而「好萊塢」也不再代表狹義上的美國「電影」,因為它同時生產電視、音樂、體育等娛樂產品;不再象徵純粹的「美國」文化,因為美國不再是它的價值核心。產業改型後的新好萊塢不再基於洛杉磯市北邊如今相當破落的「好萊塢」城:全球化的好萊塢已經無所不在。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好萊塢成功背後的秘密之一就是:在電影本身從膠片走向數碼的所謂「電影死亡」的時代,「好萊塢」已徒有虛名,它指涉的是業主不定的多國娛樂文化產業及其資本靈活積累的全球化策略。

⑼ 好萊塢的歷史是什麼

好萊塢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郊區,美國著名的電影生產基鏈帆地。

1886年,房地產商哈維·維爾克特斯在洛杉磯郊區買下了一塊地,他的夫人將蘇格蘭運來的大批冬青樹栽在這里,就有了好萊塢這個名字(在英語中,Hollywood是冬青樹林的意思)。

1907年,導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帶領他的攝制組來到洛杉磯,拍攝《基督山伯爵》。

他們發現,這里明媚的自然風光、充足的光線和適宜的氣候是拍攝電影的天然場所。

從1909年開始,著名的製片人格里菲斯在好萊塢以天然背景拍攝了好幾部影片。

當時,美國電影的中心在東部,紐約是大本營。

從此以後,許多電影公司紛紛來這里拍片,開始了美國電影業移師好萊塢的大轉移。

1912年起,許多電影公司在好萊塢落戶,著名的電影公司有: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簡稱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雷電華公司(Radio?Keith?Orpheum,簡稱RKO)、環球公司(Universal)、聯美公司(United Artists)、哥倫比亞公司(Columbia Pictures)。

早期,電影全是無聲電影,這一時期的電影都是喜劇,最著名的喜劇演員有查理·卓別林。

他的《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已經成為名垂青史的優秀影片告滑。

1923年,有聲電影問世,好萊塢空前繁榮起來。

1927年,在米高梅影業公司老闆路易斯·B·梅耶的指導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正式成立。

不久,梅耶建議設立學院獎來鼓勵並表彰那些對電影事業做出突出成就的電影人。

於是,1929年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大酒店舉行了第一屆學院獎。

學院獎的獎品是一尊身高13.5英寸的錫銅合金的鍍金裸體人像。

1931年,當學院的圖書管理員看到這尊金像時吃襪喚臘驚地說:「它真像我的叔叔奧斯卡!」從此,奧斯卡這個名字就傳開了。

從第七屆起,學院獎正式更名為奧斯卡獎。

奧斯卡獎分為兩大類:成就獎和特別獎。

成就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表演、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音樂、最佳音響、最佳化妝、最佳短片、最佳紀錄片、最佳動畫片和最佳外語片等。

在當今世界名目繁多的各種電影大獎中,奧斯卡獎無疑是最具權威、最有影響、設獎范圍最廣的電影獎。

它象徵著美國電影藝術的最高成就。

幾十年來,好萊塢拍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電影。

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拍的《亂世佳人》《公民凱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拍的《卡薩布蘭卡》、五十年代的《教父》、七八十年代的《克萊默夫婦》《金色池塘》《星球大戰》、九十年代的《辛德勒名單》《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和《泰坦尼克號》。

如今,好萊塢在美國文化中已經具有了重大的象徵意義。

可以說,好萊塢的發展史就是美國電影的發展史。

好萊塢生產的影片不僅滿足美國電影市場的需要,還出口到世界各地,不僅輸出了美國的文化,更為好萊塢投資人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⑽ 好萊塢的發展史它為什麼要建在山上

好萊塢 Hollywood
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的一個區,美國的電影城。1887年這里劃為一房地產區。由於它位於美國西部,周圍環境適於拍攝電影外景,1908年在這里拍攝了第一部故事片《基度山恩仇記》。此後陸續有20家左右製片公司搬到此地,成為世界聞名的電影城。由於美國電影充斥世界電影市場,故好萊塢成了美國電影業的代稱,美國影片常被稱為好萊塢影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許多電影公司遷出好萊塢,當地許多製片設施空閑或轉為電視製作場所。20世紀70年代以後,這里又開辟了游覽地。
多年來 好萊塢 一直是摘星族夢寐以求的天堂,電影工業的發達不僅帶動這一區獨特的繁榮景象,更創造了屬於LA的另類文化氣息。

在好萊遲備燃塢,人們願意用一千元交換你的吻,但只願意付50分錢買你的靈魂。(Hollywood is a place where they'll pay you a thousand dollars for a kiss and fifty cents for your soul),這是國際巨星瑪麗蓮夢露的一句名言,滾畢雖然有些無可奈何的蒼涼意味,但不可諱言的,早期好萊塢的確讓許許多多的明星一夕成名。

好萊塢明信片最常見的主題就是好萊塢Cahuenga山上那九個英文字母「HOLLYWOOD」,每個字母高達50呎,於1923年所設立,當初原有13個字母,是為了替房地產「Hollywoodland」打廣告而建,後來才將後面的LAND拿掉,成為公有且廣為人知的宣傳標志。

好萊塢的主要街道是Sunset Blvd.與Hollywood Blvd.街道兩旁是電影際與高級的商店,極盡繁華之能事。

位於好萊塢大道(Hollywood Blvd.)上的中國碼虛戲院(Mann's Chinese Theater)是好萊塢最重要的地標。

柯達劇院於2001年正式剪綵啟用,作為電影業重鎮的好萊塢,終於成為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永久主辦地點,從第74屆開始,每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都會在這里舉行。

中國戲院 最吸引人就是戲院前庭那百位明星所留下的足印(也就是常說的星光大道)
星光大道的由來,有個有趣的小故事,就是當時的默劇影星Norma Talmadge,在一次參觀中國戲院建築工程時,不小心一腳踏在未乾的水泥地上,而留下腳印,也讓目睹這個過程的Sid Grauman靈機一動,陸續邀請許多巨星前來留下足跡。

好萊塢蠟像博物館(Hollywood Wax Museum)
知名影視、音樂明星的蠟像都可在此找到,約有兩百多個蠟像,以劇中的造型呈現,觀者可以回味許多經典精彩鏡頭,蠟像與真人的相似度尚可。

閱讀全文

與好萊塢電影音樂發展歷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收藏集5個小時愛情電影 瀏覽:866
電影鬼故事大全完整版 瀏覽:986
完整電影武庚紀 瀏覽:476
電影演員李麗蓮 瀏覽:258
木馬屠城記電影演員表 瀏覽:479
以色列特拉維夫電影節 瀏覽:719
蝙蝠老師電影觀後感 瀏覽:454
賈玲最新電影全集完整版 瀏覽:442
電影白狐高清完整版 瀏覽:373
約翰巴里的電影音樂 瀏覽:649
什麼是九點電影 瀏覽:141
國產2017的動漫大電影 瀏覽:189
關於數學歷史的電影的觀後感 瀏覽:969
鄭善敏韓國電影完整版 瀏覽:568
松原最好看的電影院 瀏覽:534
AV強姦片免費電影中文字幕 瀏覽:288
好看的盜墓電影大全國產 瀏覽:132
和戰爭有關的英文電影 瀏覽:579
電影整蠱專家粵語版迅雷下載 瀏覽:130
超級鎧甲勇士大電影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