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5歲陳道明被曝脾氣不小臟話連篇,該消息有多少可信度
提起陳道明,很多人都會想到他飾演的康熙皇帝,非常經典的角色,非常好的一部劇。陳道明是一位老戲骨,演技好的沒的說,很多人都喜歡他演的劇。如今陳道明已經65對了,在娛樂圈摸爬滾打了多年,演了很多經典的影視劇作品,他飾演的很多角色深入人心。有人說陳道明年齡大了脾氣也特別大,還臟話連篇,這個消息的可信度我認為並不高。
明星和普通人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他們也有脾氣不好的時候,也有不願意理人的時候,也有說話聲音大的時候。他們也許在某個時間段心情不好,說話的語氣就會重一點,可能就是這樣讓一些人誤以為脾氣暴躁。陳道明老師給觀眾帶來那麼多經典的影視劇作品,他只得我們尊重。
(以上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 誰知道這個男的叫什麼,男的好像是個畫家這是什麼電視劇
《錯愛2》是杭州南廣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都市情感倫理劇,由柳國慶執導,於漫洋編劇,是電視劇《錯愛一生》的續集,何政軍、涓子、溫崢嶸、張植綠主演。
該劇主要講述了由第三者插足導致一個家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的故事。
3. 這是哪部外國電影(有圖):禮堂,一個穿紅色衣服和藍色衣服的外國女人安靜地並排坐著,後面的人在呼喊。
《敬畏》(Le Redoutable)米切爾·阿薩納維休導演,由斯黛茜·馬汀路,易斯·加瑞爾主演。
電影既是一個愛情故事,又是一部通俗喜劇,呈現了戈達爾這位當代知名導演的人生起伏。[1]
中文名
敬畏
外文名
Le Redoutable
導演
米切爾·阿薩納維休
主演
斯黛茜·馬汀路,易斯·加瑞爾
4. 請把此圖的30部電影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一排排按順序說出名字謝謝
只能看出來一半,剩下的搜圖給你搜出來了。
第一排
1. 我恨你的十件事 10 Things I Hate About You (1999)
2.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Call Me by Your Name (2017)
3. 明亮的星 Bright Star (2009)
4. 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2014)
5.天使愛美麗 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2001)
6. 教父 The Godfather (1972)
7. 泰坦尼克號 Titanic (1997)
8. 花樣年華 (2000)
9. 奧涅金 Onegin (1999)
10. 月升王國 Moonrise Kingdom (2012)
5. 請問這是哪位畫家畫的
你的這個局部是這幅畫的。可以查閱介紹的海外鏈接。沒有找到正式的中文名字。
網頁鏈接
我給它起名 「沙灘仲夏之歌(1885年)」
丹麥畫家P·S·柯羅耶(Peder Severin Krøyer,1851-1909)
有一部電影,"瑪麗的激情"就是講這個畫家和他的妻子的故事的,電影畫面也很唯美,電影女主角選的很接近畫中人。
圖片簡介(瘋狂「燃燒的女巫」和寧靜「平靜的海灘」的對比) 以下為google翻譯所得:
圖片發生在聖誕節前夕的海灘上,一群人燒了一個女巫。女巫被放置在人們中間站著的那幅畫的中間。
在圖片中,有一個女人從圖片中向外看是唯一的一個。一個男人正站著把女斗慎帶巫點燃。背景中有兩對您會注意到很多。在人群後面的背景很遠的地方,您可以看到大海的輪廓,如果在右上角進一步走下去,您可以看到滿雲的滿月。著火的女巫在觀眾的左手側閃著光芒。女巫的火勢向左移動了很多,這很可能會推定那晚是在海灘上吹來的火。
主要的主要圖像元素以燃燒的篝火的形式位於中間,其中圖像總共包含許多人。火的動態燃燒會產生許多對角線,這些對角線幾乎將圖像分為兩種具體的顏色對比。這種構圖在戲劇性和舒適性之間散發出一種扭曲的內涵。社區的舒適,多樣性以及溫暖的色彩-遠處篝火的舞動火焰,熾熱的天空和月球的冷光都充滿了戲劇性。
在P. S.Krøyer的繪畫中,已使用橡木蠟燭(例如符號蠟燭)以火的形式出現在圖片的中間。火的光意味著圖片中火的左側比右側的照度更高。當大火向左吹來時,坐在圖片前景中的孩子們也有自己的影子。
畫家簡介
Peder SeverinKrøyer於1851年在挪威出生,但與他的姑姑和她的丹麥丈夫一起在哥本哈根長大。克羅耶(空蘆Krøyer)還是個孩子,他在繪畫方面具有非同尋常的天賦,因此從14歲就開始在藝術學院學習。從1877年到1881年,他環游歐洲,並被巴黎一所主要的私立繪畫學校錄取為學生。他回到哥本哈根,很快就成為了一位廣受追捧的肖像畫家。
1882年夏天,克雷耶(Krøyer)第一次來到斯卡恩(Skagen)。邁克爾·安切爾(Michael Ancher)和安娜·安切爾(Anna Ancher)等著名畫家都曾在此參觀過斯卡恩。克羅耶爾(Krøyer)對自然,光線和其他藝術家的陪伴非常熱情。
1888年,PS·克雷耶爾(P.SKrøyer)在巴黎遇到了瑪麗·特里普克(Marie Triepcke)。 Krøyer非常著迷,並愛上了Marie,Marie也是許多Krøyer著名畫作的模特,例如。 「 Skagen Strand上的兩個女人」和「 Skagen的夏夜」。這對夫婦於1889年結婚,1891年,他和妻子瑪麗回到了斯卡恩(Skagen),在那裡他們在斯卡恩(Skagen)重建了老鎮執達官的住所,今天被稱為克羅耶爾(Krøyer)的家。次年,瑪麗生下了他們的女兒Vibeke。
克魯耶爾的病在婚姻上留下了印記,1902年,瑪麗開始與瑞典作曲家雨果·阿爾夫文(Hugo Alfven)建立關系。克羅耶拒絕離婚。直到1905年,瑪麗(Marie)懷孕後,克雷耶(Krøyer)才接受了離婚。次年,他完成了著名的油畫《聖漢斯·布魯斯·斯卡恩·斯特蘭德》。這幅畫被認為是Krøyer的地位孝巧聲明,尤其是對瑪麗的熱愛宣言。
三年後的1909年, Krøyer只有58歲。他被埋葬在斯卡恩公墓。
6. 女星乃萬因影院盜攝道歉,六張自拍照另起爭議,她究竟是炒作還是疏忽
從2021年開始,女演員乃萬可以說走上了黑紅的路線。每一場熱度的背後,總是不乏話題和爭議。女演員乃萬在帶有影院盜攝內容的社交平台上發布內容,引發輿論爭議。從動態上可以猜到,乃萬應該是對革命先烈的致敬。
畢竟,將比較嚴肅的致敬電影場景與自己的輕浮自拍放在一起,確實顯得格格不入,令人反感。通過這次事件,筆者衷心希望相關藝人能吃點心,不要再讓丑劇上演。如果你缺乏最基本的常識,那就把你的社交賬號交給專業人士來打理,否則以後只會越來越多的笑話!
7. 25張老照片懷念藝術家杜近芳,曾演李鐵梅和吳清華,恩師是梅蘭芳嗎
聽到杜近芳死亡的消息後,著名的京劇葉少蘭葉少蘭感到非常難過。他說,這是京劇業以及整個文藝界的損失。這個出色的藝術家並非易事。自出生以來,她就是一個孤兒。她首先被送往正在演唱歌劇的陳錫光的家中。她從3歲開始學習歌劇。後來,陳氏家族淪陷。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並繼續學習和行動,她自願讓杜菊初養育自己。專門收養孩子學習戲曲的杜菊初提出,將來,杜近芳歌劇的營業收入將由兩方共同分享,以謀取利益。但是直到最後,杜菊初都沒有給杜近芳和她的父親一分錢。
她演唱了許多歌聲,例如讓你的年輕人參加這場戰斗,收起紅旗和肩扛流行的經典聖歌。此外,杜近芳曾多次在國外演出,將中國戲曲藝術傳播到各個方向。 杜近芳先生還培訓了許多京劇人才,包括國家小演員黃小慈和李潔,江蘇省京劇李梅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京劇劇院梅花獎獲得者李敬文;國家京劇院全國一流演員和梅花獎得主陳淑芳;上海京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李國靜;她的直接弟子是北京占友京劇團的丁小軍和北京京劇團的竇小璇。杜近芳的死是對中國京劇世界的重大傷害。當他們聽到這個消息時,劇院的許多粉絲都傷透了心。
8. 楊福東的新浪潮影
世易時移。當今不少中國年輕藝術家已經由傳統繪畫藝術轉向攝影和電腦,以數碼技術來提升自己作品。從藝術院校畢業的新新一代們更是通過使用各種錄影設備而改變國內藝術環境的同時,也在數碼時代留下自己的印記。
一大批有才華的新媒體藝術家已經浮出水面:遲鵬、徐震、洪磊、王功新、汪建偉,當然還有中國影像之父——張培力,而楊福東,這位上海影像藝術家才不過35歲,就已是國際藝術舞台的寵兒。
憑借優美而感性的圖像,紀錄了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城市知識分子和年輕人所感受的疏離,楊福東已成為後89影像藝術家中的佼佼者。
巴黎策展人漢斯·尤利斯·奧布里斯特稱他「才華橫溢」。紐約腔沒攝影國際中心策展人克里斯多弗·菲利普認為他的作品「引人注目」,藝評人阿德里安·西爾勒更評論其作品「動人、神秘,擁有令人難忘的影像與音樂」。
楊福東是第三位入圍古根海姆Hugo Boss當代藝術獎的華人藝術家。在此之前,蔡國強、黃永砯兩位分別於1996年、1998年得此殊榮。他也曾被提名為由收藏家烏立·希克創建的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的傑出青年藝術家。楊福東的躍起源於他的《竹林七賢·第一部》(2003),這部刻畫了年輕人的焦慮與知識分子內心沉浮的作品令國際藝術界記住了他的名字。 「與許多別的年齡相似的藝術家不同,楊爛圓配福東好像很明確地知道他想要做什麼。」 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的克里斯多夫·菲利普說。
聲名鵲起的楊福東成為日本藝術雜志《Art iT》2006冬/春刊封面人物,《Art in America》更廣泛地介紹了他的作品。《紐約時報》在2002年時就曾評論楊福東「站在中國數碼旋風的中心」。許多一流藝評家和藝術家談論起他時,也把他放在中國當今藝術家的前列——或許已列入重要的10大藝術家之一。
這些對他來說也許有些贊譽過度。楊福東說起話來依然相當溫和。這位煙不離手、一頭垂肩長發的藝術家看起來還有些孩子氣。他在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學油畫時開始涉獵攝影,2013年他的作品一個拷貝已可賣出3萬美元的價格。
諾基亞公司委託楊福東為其手機拍攝短片,和他一同受邀的還有徐冰、艾未未、馮夢波等。
與其他藝術家的作品不同,每個描寫楊福東的人都覺得理解他的作品並非易事,他也知道這一點——因為他通常都會模糊自己的創作動機和理念,而他的敘事片所透露的信息也往往曖昧不清。
評論家認為楊福東專注於知識分子的角色——他們大多數迷失在現代社會,被推到社會邊緣——透過他們,楊福東表現了被現代化狂潮踐踏了的中國傳統文化。同時評論家還認為,他的作品表現了年輕人對自己所生活的時代的困惑不堪和無力感——這與80年代年輕人和藝術家的理想主義及他飢指們所擁有的改變世界的堅定信念形成天壤之別。
楊福東在談起他的同齡人時印證了以上的這個觀點。他在接受漢斯·尤利斯·奧布里斯特采訪時說:「(當年)每個人都想做大事,但最後總是一事無成。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雄心勃勃,即便他們明知存在各種障礙——那些障礙或者來自當時的社會,或者來自他們自己。在《First intellectual》中,年輕人受了傷,血沿著他的臉流了下來,他想做出反應、想反抗,但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把手中的磚塊砸向誰。他不知道是自己出了問題,還是社會出了問題。」
楊福東的角色一般都是看起來富裕悠閑,就像當下中國大都市裡的時尚年輕人一樣。他們不太關心自己在社會中的責任、也不會奮力拚爭以求改變什麼,而是沉溺於內心自我的思考與感受,流連在自己的夢想和幻覺、甚至錯覺中。
譬如他的35mm黑白影片《竹林七賢》。楊福東把場景設在霧靄蒙蒙的安徽黃山,景色優美而神秘,觀眾和片中角色都不禁忘身其中。一位身著20世紀早期西式服裝的年輕女子在冥想中說:「當我站在群山之巔,被趨近的雲和濃霧包圍著,我感覺我好像在空中飛。我有種想要飛身躍下的沖動,想沐浴在雲山霧海中,想死在那裡。我真的不在乎。」
當被問到如何描述自己的作品時,他承認自己刻意地設定了傳統的優美場景來反襯角色孤寂、空洞的內心世界。
他曾這樣說明自己的這部影片:「這是一種幻境。我喜歡展現這樣的意境——非常平靜、非常美麗,但同時帶著怪異和煩擾,就像在夢中一樣。」但平時他選擇三緘其口,鮮少提及作品的意義或其背後的雙重含義。
事實上,雖然他承認自己關注知識分子的狀態,但他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嚴肅的知識分子,他更喜歡簡單和自我思考。「我覺得漢語中『知識分子』有很多含義。我理解的知識分子是指受過教育或者有自己思想的人。從這個意義來說,我也算是知識分子。我的知識分子是指受過教育、有思想的人,但他們更像普通人。」 在上海家中接受采訪時他說。
楊福東不是天生的知識分子精英。他出生在北京通縣的一個隨軍家庭,從小在軍區大院長大。他說,家裡沒人對藝術感興趣,他最早的熱愛是體育而非藝術。他曾熱切地希望成為一個足球運動員直至十幾歲時一次意外導致右眼視網膜幾乎脫落。足球夢破滅了,他轉向畫畫。
楊福東從小愛看電影,但對看書興趣寥寥。在校時他曾讀過一些哲學書,但他承認:「我真看煩了。」 中央美院附中畢業後,他考取了杭州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不久就開始試著攝影。他認為畫畫和攝影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只不過是會動的圖片而已。」他說。
畢業後第三年的98年,他從北京南漂上海。在一家開發游戲軟體公司工作的同時他繼續著畫畫,但漸漸更多地投向攝影和拍電影。回憶起那段日子,他說他為了做作品常常向朋友和同事借錢,「大家都是剛畢業,工資也沒多少,可我總是一借就是幾千上萬,後來就快變成萬人嫌了。現在想起來自己真不懂事。」不過他挺懷念工作的那幾年,「公司對我挺好的,同事們也都是我挺靠譜的債主。」他用典型的京腔補充道。
在他的早期作品——攝影折疊式三幅相聯的《第一個知識分子》中,一個身著西裝的白領年輕男子受傷後手握磚塊,卻不知所措。似乎是從那時起,楊福東決定了以此為主題繼續他的攝影和電影創作。
他說自己是自學攝影,經歷了反復的試驗和挫折,但隨著拍得越多,對攝影機就越有感覺。部分出於個人偏好的原因,他選擇了黑白攝影,因為「黑白攝影能給你一種距離感,這種感覺很不錯。」
1997年他從投資人手中籌到5000美元拍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陌生天堂》(1997-2002),後來2003年左右的一個偶然機會,他在上海街頭買了風格相近的獨立導演吉姆·賈木許的黑白電影《天堂異客》的碟子,「我覺得他拍的比我的好多了」,楊福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著說。接著又拍攝了《後房,嘿,天亮了!》(2001)、《留蘭》(2003)、《Honey》(2003)和《蛇的復甦》(2005)。
他的大多數影片都有著復雜的故事——年輕人們歌唱自己的渴望和理想,偵探懸念劇上演知識分子在鄉村被殺… 影片中的人物多沉思而憂郁,時而肉體受到殘害,但更多時候是顯而易見的精神上的創傷。
他的著名作品——35mm黑白長片《竹林七賢》取材自魏晉年間七位名士逃隱於竹林中肆意酣暢的故事。這部影片曾獻展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片中雅士們在霧氣凝重的黃山中閑庭信步,著裝打扮看似富庶悠閑,但卻以十分怪異的方式演出,有時甚至像拍照前的刻意擺弄。他們看似充滿自信實則困惑不解,看似美好實則毫無目標。楊福東邀請好友配錄的背景音樂,更是加強了影片給人的神秘感。
盡管畫面看起來相當超現實,楊福東說他並沒使用特殊的照相機或者使用特效。「都是在黃山的實景,也不會總是那麼美,為一個合適拍攝的早晨一直等了好多天,直到出現為止。」不少評論家為楊福東的作品而傾倒,稱他是中國最具有原創性的藝術家之一。
著名策展人皮力曾寫道:「在他的影片中,我沒看到一個盡管留有當今的烙印卻不甚熟悉的世界。而且,主要的角色稍顯脆弱而不是張狂。他們是一群生活在沒有大事發生的城市裡的青年人。他們有一點貪心,有一點善疑,他們的審美觀模糊,他們對生活的態度曖昧不清。這就是楊福東致力於呈現給我們的『南方無用文人』。」
還有專家認為,楊福東影片的質量與外觀,演員僵硬、空想狀態的表演使他的作品獨樹一幟。幾乎所有他作品中的角色都是在一生中機械地踱步前進,永遠不停地尋找和漂泊;他們彷彿在探問:「我究竟身在什麼時代?我究竟身在什麼世界?我是如何來到這里來的?」而劇中角色身穿不同時代特徵的衣服混淆了視聽,讓觀者也無從解答。
自1999年起一直關注著楊福東作品的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的克里斯多夫·菲利普認為藝術評論家們對楊福東作品的評論忽略了一些本質的東西。
「我想楊福東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模仿一些古典的,傳統的東西,這使許多評論家極其困惑。但這些只是楊福東的嘗試,不會連貫性地體現在他的作品中。不過這是個美好的嘗試。他其實是在試著發明一種他個人獨有的電影語言。」 菲利普說。
楊福東說自己2013年准備完成《竹林七賢》的後續系列,影片將把他們的舞台轉移到城市,或居住在現代社會,或住在鄉村或是一座孤島,身處不同地點的他們在回歸城市的最終結局前,將通過不斷挖掘來發現自己的新生活。
這就是楊福東的計劃人生。2013年的他還將繼續拍攝藝術電影,因為這是他所擅長的。但他並不排除拍攝故事片的可能性。
「如果有機會又有合適的贊助的話,我也會拍故事片。但我想按我想拍的方式去拍,你總要在某處引導觀眾。」
沒有人能知道楊福東會行止何處,畢竟,這位正在上升的藝術明星才不過35歲。
(譯:韋瑩)
9. 圖片出自哪位藝術家的什麼作品
戴面紗的貞女·局部
《戴面紗的貞女(Veiled Vestal)》大理石,
位於英格蘭德比郡查茨沃斯庄園,
1847年受德文郡第六公爵委託稿備所作。
在古代羅馬,處女祭司負責看管寺廟的聖火,
保持其不被熄滅,被視為羅坦棗馬的安全基礎。
女祭司雕塑
被建議用蒙面紗的形式來表現其純潔。
此尊讓敬拆雕塑曾出現在
2005年電影《傲慢與偏見》之中。
10. 近年好看的電影
給你列10部近年來值得回味的電影。
人之所以孤獨,
是因為無法邁出第一步。
——《綠皮書》
一、綠皮書 (2018)
一名黑人鋼琴家,為前往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個粗暴的白人混混做司機。在一路開車南下的過程里,兩人也慢慢放下了偏見......
想要看的目前可以關注【影院資源俠】回復【片名】謝謝支持。。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