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馬獲獎影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有哪些看點
《地球最後的夜晚》最大的看點,不止是文藝女神湯唯的加盟,還有導演畢贛堅持的一腔騷情。
說到《地球最後的夜晚》,就不得不說到導演畢贛,畢贛非常的年輕,出身於1989年,今年不過才29歲。
最後,不管是《路邊野餐》的主角陳升,還是《地球》的主角萬綺雯,導演畢贛對於早期港台的名字,你肯定是故意的對不對。
更多關於《地球最後的夜晚》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❷ 湖裡突然出現深洞,生物學家發現,深海巨怪竟然來自地球內部岩漿,是什麼電影
《怪獸之島》。
《怪獸之島》是Mark Atkins執導,埃里克·羅伯茨和Toshi Toda出演的動作片,於2019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長眠於地球深處的坦則搜巨大怪獸逐一甦醒,全球陷入毀滅危機的故事。
劇情:
由於無人潛水裝置在深海失去聯絡,Billy決定帶著兩個學徒工及國際海底管理局成員Sarah一起下潛,一探究竟。
果不其然,載人潛讓歷水裝置在深海遇見了怪獸,被襲,4人受困。
Billy呼叫救援,鏡頭一轉,海軍上將上線,並試圖以武力解決怪獸(飛機轟炸、潛艇偷襲),均告失敗。
在走投無路之際,Sarah想起了她的大學導師Rena。
終於,在密林深處,幾人找到了R,R向眾人講了一個「奇幻故事」,然後指點迷津「找尋另一頭怪獸對抗這頭深盯慶海型怪獸」。
❸ 關於外太空的經典科幻電影有哪些
科幻電影: 《蝴蝶效應》3部 《先知》 《七龍珠》 《2012世界末日》 《日本沉沒》 《後天》 《隕石大沖撞》又名《天地大沖撞》 《世界末日》 《鳥》 《守夜人》 《守日人》 《洛杉磯大地震》 《未來水世界》 《地心游記》 《銀翼殺手》 《變種異煞》 《駭客帝國》3部 《2001太空漫遊》 《巴西》 《發條橘子》 《異形》系列 《納粹狂種》 《星球大戰》系列 《沖鋒飛車隊》 《電子世界爭霸戰》 《終結者》3部 《沉睡者》 《超世紀諜殺案》 《機械戰警》 《人猿星球》 《地球停轉之日》 《亞基拉》 《巴巴萊拉》 《大都會》 《少數派報告》 《死亡幻覺》 《鋼鐵巨人》 《終結者》系列 《睜開你的眼睛》 《星際寶貝》 《蜘蛛俠》系列3部 《回到未來》2部 《生化危機》3部 《黑夜傳說》3部 《夜海怪獸》 《出航噩夢》 《功夫之王》 《第五元素》 《黑衣人》 2部 《變形金剛》(真人版) 《星河艦隊》3部 《E.T》 《鐵血戰士》 2部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2部 《進化》 《星際迷航》 《火星人玩轉地球》 《世界之戰》 《獨立日》 《火星任務》 《火星人叔叔馬丁》 2部 《天兆》 《超人》 系列 《蝙蝠俠》系列 《超人高校》 《神奇綠巨人》 《鋼鐵俠》 《全民超人》 《X戰警》 3部 《地獄男爵》 2部 《神奇四俠》 2部 《機械公敵》 《人工智慧》 《金剛》 《侏羅紀公園》 3部 《勇敢者游戲》 2部 《親愛的,你把孩子變小了》 《機器人瓦力》 《地心探險記》 《我的女友是機器人》 《銀河系漫遊指南》 《偷天情緣》 《第三類接觸》 《蒼蠅人》 《超人集中營》 《逃出克隆島》 《X檔案:征服未來》 《阿波羅13號》 《最終幻想:靈魂深處》 《再造戰士》 《入侵腦細胞》 《北奧武夫》 《V字仇殺隊》 《盲區行者》 《伊甸湖》 《漢江怪物》 《威尼斯之鯊》 《史前巨鱷》 《北海巨妖》 《恐懼的海洋》 《史前大章魚》 《變種鯊魚人》 《死亡之水》 《科學怪魚》 《深海大水怪》 《驚世巨鱷》 《百慕大怪獸》 《極度深寒》
採納哦
❹ 哥斯拉大戰金剛,這TMD才叫大片吶
久旱逢甘露!
豪取近130億的春節檔過後
近1個多月以來
僅有三部電影突破1億票房:
《尋龍傳說》1.1億
《貓和老鼠》1億
《阿凡達》3億。
周五,內地影市迎來了救市之作
哥斯拉大戰金剛
Godzilla VS Kong
拍攝頂級怪獸大片,究竟是不是一筆好生意?
華納影業會告訴你: 吃力不討好。
原來,怪獸電影宇宙,投入產出比那麼差。
《哥斯拉》《金剛:骷髏島》勉強回本。
《哥斯拉2》虧成了翔。
事實證明:
要真正支撐起龐大的電影宇宙
片量大相當重要!
漫威電影宇宙10年,23部大片,每年2-3部。
全球票房1461億元。
2021年,厲害了!
【4部電影大片】
黑寡婦、尚氣、永恆族、蜘蛛俠3
【6部流媒體美劇】
旺達·幻視、獵鷹與冬兵、洛基
假如、鷹眼、驚奇女士
尼瑪加起來居然有10部!
差不多1個多月就能看一部漫威大作。
這節奏太虎虎生風了!
因此,
作為華納怪獸電影宇宙的最終章,
投資額高達2億美元的《哥斯拉大戰金剛》絕對是最後的瘋狂!
沒有彩蛋,沒有續集,這就是大結局。
口袋君第一時間刷完。
爽爆了,90分!
50%是怪獸鏡頭!
對於這樣的怪獸大片,絕大多數觀眾就一個要求:
人類鏡頭少一點,怪獸干架多一點。
最大感受:
太久太久沒在影院看好萊塢頂級大片了。
花了兩億美金做出來的東西想像力格局真是大
這TMD才叫大片吶!
特效費全部燒光
花式片尾也不做了
直接黑底白字出字幕。
01
構建怪獸電影宇宙
早在2012年,
隨著《復仇者聯盟1》全球大爆15億美元
打造電影宇宙的風潮就在好萊塢興起
2014年起
美國傳奇影業,聯手日本東寶,再加上華納兄弟
將這些過去在日式特攝片中小打小鬧的泰坦巨獸重新召集
投入每部1.5億美元以上的巨資,
用四部大作,締造全新的怪獸電影宇宙:
哥斯拉(2014)
金剛骷髏島(2017)
哥斯拉2怪獸之王(2019)
哥斯拉大戰金剛(2021)
為了營造神秘主義色彩,
好萊塢A級大片特別愛將 電影虛構劇情 和 真實 歷史 事件 混搭在一起。
在這套怪獸電影系列中,
這些泰坦巨獸早在恐龍時代就已經存在。
2.5億年前,
一顆彗星撞擊地球,恐龍滅絕,
這群泰坦巨獸則進入地心世界長時間休眠。
而我們人類的祖先
也早已親眼見到過這群泰坦巨獸。
在洞穴的壁畫上
就出現了哥斯拉和金剛的對戰。
早在公元前5萬年時,
這些泰坦巨獸就站到食物鏈頂端
亞特蘭蒂斯人將哥斯拉奉為神明一般的存在。
而在公元前12000年,
中國雲南的神廟壁畫中,也出現了摩斯拉的蹤跡。
1915年,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開啟了人類研究原子彈的新時代。
讓核輻射和核能源為養料的哥斯拉,
開始和人類進行了頻繁接觸。
1943年,
美國勞頓號艦船被不明巨大生物襲擊而沉沒。
3年後,杜魯門總統秘密設立了帝王組織。
專門負責搜尋泰坦巨獸存在證據。
帝王組織也隨著怪獸電影宇宙的逐步發展壯大:
一開始是在《金剛:骷髏島》上四處籌款做科研
接著在《哥斯拉1》里擁有了先進的設備研究怪獸
在《哥斯拉2》中,
帝王組織更是加入了怪獸大戰,
聯手哥斯拉以獸制獸,抵禦危機。
不得不說,
上百米高的巨型怪獸,的確要在影院的大銀幕上看才真正過癮。
因此,
從《哥斯拉大戰金剛》一亮相起,就有影迷質疑兩位的身高差。
2019版《哥斯拉2》中,
哥斯拉身高120米,9.96萬噸。
2017版《金剛骷髏島》中,
金剛身高30米,體重158噸。
這差距也忒大了!
原來,
《金剛:骷髏島》的時間線是1973年。
當時的金剛正值童年
《哥斯拉大戰金剛》中
官方確認:
哥斯拉身高120米
金剛身高102米
終於,
過去八桿子夠不著的金剛居然和哥斯拉幹了起來!
以下開始有劇透,介意者,請停止閱讀。
一開場,多年退隱江湖的哥斯拉,突然現身美國佛羅里達,突襲佛州某海濱城市。
原子吐息噴過之處,街道樓宇化作廢墟。
面對徹底失控的哥總,
人類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另一位泰坦巨獸:
「暖男」金剛
此時的金剛,正在骷髏島游盪。
為了不讓哥斯拉感知到金剛的存在,
人類特意在骷髏島的上空設置了生物罩。
但日漸長大的金剛,將生物罩捅出了很多窟窿。
天不怕地不怕的金剛,
卻和土著啞巴小蘿莉發展出了一段 跨物種 的友情。
只用肢體語言溝通的金剛和小蘿莉,
成為了整部《哥斯拉大戰金剛》的感情戲擔當。
她也成為之後人類調動金剛的「外交官」
不得不說,
這樣的設定太適合全球化大片。
那麼多中國網紅,在海外最火的就是李子柒。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她在視頻里幾乎不說話。
很多時候,肢體動作比語言更有力量。
另一方面,
始終站在哥斯拉一邊的小11,
一直堅信:
哥總突襲佛羅里達另有隱情。
於是,拉上小夥伴展開驚天大調查。
在人類將金剛運到南極,進入地心的遠征路上
哥斯拉感知到了金剛的存在,於是半路截擊
兩大泰坦怪獸
立馬上演了第一場史詩級印度洋海戰。
一上來,更熟悉水性的哥斯拉就將護衛艦一劈為二,並將運送金剛的主艦頂翻。
正如女博士的台詞所言
金剛從不認慫(Kong Bows to No One)
掙脫枷鎖的金剛,重新爬上航空母艦的甲板,逮住機會,直接對著哥總就是一記重拳
面對來勢洶洶的勁敵,
哥總也是不廢話,直接干!
在兩大百米高的泰坦面前,
航空母艦好似一葉小舟
戰斗機發出的導彈像被蚊子叮咬一樣
對大怪獸根本沒有威脅。
最終,
還是長期棲居在海洋中的哥斯拉,更勝一籌。
他直接纏住金剛的脖子,往深海里拖。
眼見金剛形勢危急,
女博士讓海軍放出深水炸彈,
金剛總算脫逃,但被海水嗆到不行,奄奄一息。
人類軍隊只得關閉一切船艦,向哥斯拉認輸。
霸道哥總,頭也不會,走了。
哥斯拉大戰金剛
Round1
哥斯拉完勝!
既然海路不行,那就走空中。
N架直升機直接將金剛吊到南極上空。
由此引入了全片最腦洞大開的
02
穿越地心世界
地球的直徑約為12800公里。半徑約6400公里。
若將地球視作一個圓, 6400公里就是最深的地方。
2012年3月,
詹姆斯·卡梅隆曾乘坐深海挑戰者,下潛到約 11公里 的馬里亞納海溝
卡神創造了人類到過的地球最深處的世界紀錄。
由於人類離真正的地心 探索 還差太遠
因此, 地球空心理論 很早就非常盛行。
很多科幻小說家創作了諸多探險地心的故事。
或許,地表下面幾千公里的地方,真的存在著又一個世界。
而這次的《哥斯拉大戰金剛》
則腦洞大開地將 地心 這個神秘的虛構新世界,具像化地呈現了出來:
在南極,有通向地心的通道。
早在上古時代,
為了逃避毀掉恐龍的彗星撞擊,
金剛等泰坦巨獸直接躲在人類從未涉足過的地心世界生存。
因此,這里才是金剛真正的家。
進入地心後,重力會反轉。
人類需要乘坐專門的 反重力推進飛行器 才能進入。
隨著探險的深入,壯觀詭譎的反重力奇觀躍入眼簾:
天地相連,一切如鏡像般對稱。
地心世界裡,也有叢林,沼澤和荒漠。
生活著各種奇形異狀的怪物,彷彿骷髏島的翻版
其中有的兇殘殘暴,
冷不丁地給重回家鄉的金剛帶來些許小麻煩
從這個留在地心山洞裡的掌印就能看出:
上古時期,金剛的祖先曾和哥斯拉有過一戰。
在那裡,
金剛也找到了當年擊敗哥斯拉的關鍵: 權杖斧子
這把斧子最牛逼的一點就是:
能吸收掉哥斯拉原子吐息的能量,為我所用,攻擊力大幅提升。
由此,口袋君推斷:
斧頭藍色的鋒利部分,
很有可能是金剛祖先,從哥斯拉身上扯下的背脊。
而紅色的斧柄,
則有可能是「雙角翼龍」拉頓的標本
內含好幾個世紀的紅色火山岩漿。
若地球是空心的,最大的優點就是: 能抄近路
從美國佛羅里達到香港,從南極到香港,均能通過穿越地心通道,迅速到達。
三方匯聚一堂,上演了:
03
香港終極大決戰
雖然從《哥斯拉大戰金剛》這樣的標題上看
此片講的是 獸。
但歸根結底,影片最大的反派還是 人 。
人性中的傲慢與貪婪
讓我們不惜一切代價要成為地球的霸主。
影片一開頭,
哥斯拉無故攻擊佛羅里達
背後牽扯到了一個巨大的陰謀
一切始作俑者,就是人類。
原來,
從帝王組織中
分裂出了一個名為APEX的極端組織。
與哥總的生態平衡論截然相反
這個組織主張人類至上。
其成員芹澤(小栗旬飾 )
正是上一部犧牲的芹澤博士的兒子。
在《哥斯拉2:怪獸之王》的彩蛋中,
已經在暗示:
有人拿到三頭龍基多拉的頭顱做研究,密謀製造人造怪物。
果然,終極大BOSS亮相:
大名鼎鼎的機械哥斯拉
從《環太平洋1》《變形金剛4》到《全球風暴》
好萊塢大片特別喜歡對香港進行毀天滅地。
這次《哥斯拉大戰金剛》的終極大決戰,又是安排在中國香港。
敏感的哥總
先是感知到地心有金剛,
直接往下口爆原子吐息
異常誇張地直通地心世界。
林立的摩天大樓、炫彩的霓虹燈牌、彌漫的騰騰霧氣,構建了一個賽博朋克風的大怪獸肉搏現場。
巨大的京東廣告牌,實在太搶戲!
顯然,陸地上的近身肉搏,金剛更有優勢
他攀爬各種摩天大樓做掩護,讓肥萌的哥總頻頻打空。
仗著自己胳膊長,速度靈活,
金剛將哥總拎起來往邊上的高樓硬懟
各種拳拳到肉的擊打
拍出了狼叔名作《鐵甲鋼拳》的熱血感。
逼得哥總不得不使出自己的必殺技:原子吐息!
沒想到,
金剛掄起斧子飛身一躍,
居然擋住了哥斯拉摧枯拉朽的原子吐息!
並將能量吸收到斧子上
金剛一下砍悶哥總。
哥斯拉大戰金剛
Round2
金剛完勝!
不過,哥總回過神來後,反擊金剛。
聰明的哥斯拉意識到不能使用原子吐息給對方的斧子充能量
直接肉搏,將金剛干趴下。
面對奄奄一息的金剛,
哥斯拉對其怒吼,彷彿在說:我才是老大!
哥斯拉大戰金剛
Round3
哥總完勝!
正當這個節骨眼上,
機械哥斯拉第一次完成組裝,即將在香港橫空出世!
由於倉促上陣,
基多拉的那顆頭顱,居然有了自我意識
搶走了芹澤對於機械哥斯拉的控制權。
「創造怪物的人被怪物所殺害」
《科學怪人》的經典恐怖故事
又在《哥斯拉大戰金剛》中講了一遍。
毋庸置疑,
機械哥斯拉是整個怪獸電影宇宙中的最強反派,戰鬥力實在爆表!
由於和哥總共用一個核能源
機械哥斯拉也擁有原子吐息般強大的核能光線
它不會流血、受傷。
最關鍵的是,它沒有任何 情感 。
因為,基多拉的腦子里全是冷酷的殺戮,簡直就是毀滅的代名詞。
面對哥總,機械哥斯拉完全占據上風
連哥總的「必殺技」藍色原子吐息,都被機械哥斯拉的紅色原子吐息完全壓制。
關鍵時候,人類神助攻!
將反重力飛行器停在了金剛虛弱的心臟處,
當作大型心臟起搏器用。
金剛復活!聯手哥總,對機械哥斯拉一頓胖揍!
無奈機械哥斯拉實在太強,始終無法制服。
危急時刻,
人類側將威士忌酒倒入機械哥斯拉的中控台,
哥斯拉則口爆原子吐息,成功給金剛的斧子神器充滿能量。
兩招大力出奇跡,金剛手撕機械哥斯拉,取下首級,大獲全勝!
哥斯拉大戰金剛
Round4
金剛完勝!
影片的結尾。
哥斯拉和金剛英雄惜英雄、一笑泯恩仇。
哥斯拉走向大海,金剛回歸地心。
劇終,沒有彩蛋。
看完《哥斯拉大戰金剛》24小時後
口袋君真心發現:
這是一部怎麼爽怎麼來的純爆米花電影。
口袋君的影評
幾乎等同於一場怪獸對毆的現場解說詞。
的確,
這是一部
完全無法在思想深度上進行解讀的 24K·純·爽片。
華納吸取了《哥斯拉2》中
人類角色太搶泰坦巨獸戲份的教訓,
用2億美元的投資
奉上了4場排面十足的高能史詩怪獸對決!
雖然劇情上,很多邏輯漏洞。
但這真的不重要!爽就完事!
非常可惜!
由於投入產出比真心不高,
《哥斯拉大戰金剛》肯定將成為華納怪獸電影宇宙的終結篇。
近年來
最後一部頂級怪獸巨制,
大家且看且珍惜吧!
因為,這TMD才叫大片吶!
❺ 有生之年電影系列——《環太平洋》的故事背景解析,機甲迷別錯過
《環太平洋》的 歷史 背景可謂源遠流長,從恐龍時代就開始了,我們一起來穿越 歷史 ,撥開 歷史 雲霧,探尋怪獸的前世今生。
怪獸(Kaiju)的創造者
在鄰近銀河系的仙女座星系中,有一顆名叫「Anteverse」星球。該星球大氣為黃色,沒有河流,只有岩石。按照地球人類的理解,這是個不毛之地,不適合碳基文明的生存。但是,生命的形式多種多樣,在「Anteverse」星球上生活著一種樂於殖民的種族,需要不斷的靠侵略其他星球來繁衍生息,稱之為「先驅」。
先驅的文明高度發達,掌握著令人難以置信的空間躍遷技術。他們打開蟲洞,讓被殖民地與母星相連,派出體型碩大,具有劇毒的生化武器來攻擊殖民地星球上的文明。也就是在《環太平洋》中出現的怪獸。
先驅體型較大,高約3.6米。直立行走,有4隻手臂,還有一對翅膀,骨骼外露。有點像異形的皇後,長著一個「王冠」般的扇形頭部。眼睛比較小,跟頭部不成比例。王冠越大,就是頭冠,那麼他的 社會 等級就越高。先驅的精英階層分為三等,主教級(Bishop)為第一階層缺隱團。紅衣主教級(Cardinal)為第二層,大使級(Ambassador)為第三層。
先驅是創造生化武器——怪獸的工程師,人類給怪獸取名Kaiju,演繹過來簡單就是開菊獸。先驅通過生物突變技術,製造出形態各異的開菊獸。先驅級別越高,製造出來的開菊獸威力越大,毒性就越強。
海底蟲洞(Breach or Portal)的由來
地球的蟲洞位於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深約11000米。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海洋最深的地方,壓力是海平面的1100倍。在2013年8月11日出現,鏈接了地球和開菊獸的老家,它們是從這裡面鑽出來的。蟲洞是通過折疊時空,讓兩個空間點在某處重合從而開啟時空穿梭。蟲洞的能量來源於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地岩漿流動。板塊的持續移動為蟲洞的提供了穩定的能量,使其能夠長期使用。
但是,地球蟲洞攜搜本身很脆弱,只要外界施加足夠的能量,超過閾值,蟲洞就能被摧毀,關閉。這也是第一部核彈引爆後,蟲洞就被摧毀了。
但是,想徹底關閉蟲洞存在很高的難度。除了在地球終端有開菊獸的把守,僅僅關閉終端並不能徹底摧毀蟲洞。必須經過蟲洞跳躍到先驅者星球,在發起端關閉才行。但是,先驅者的蟲洞,具有DNA甄別功能,只允許開菊獸躍遷,其他生物不能通過。
開菊獸入侵地球的 歷史
其實早在恐龍時代,地球就被先驅者入侵了。那時候地球正處於三疊紀時期,距今2.5億年。那時候,地球處於富氧時期,通過蟲洞的開菊獸無法適應環境,先驅者的殖民計劃流產。可以說,是早期的高含氧量,拯救了地球。但是隨著地球的生命進化,氧氣含量逐漸降低,由最高的40%下降到21%。同時,隨著工業文明的到來,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達到了開菊獸可以忍受的程度,所以先驅者開啟了第二次殖民地球任務。
2013年舊金山事件
在2013年8月的某個時間點,遠在「Anteverse」星球的先驅者重啟深淵蟲洞,並引發了伏橘舊金山的7級地震。在8月11日深夜,第一隻開菊獸「入侵者」登錄舊金山海岸。「入侵者」幾乎徹底毀滅了美國舊金山,最後不得不動用核彈消滅它。但是,核彈的輻射和「入侵者」死亡後散發出的毒氣,使得舊金山附近地區淪為無人區。生命無法生存,變成了不毛之地。這場入侵事件被稱為,「舊金山事件」, 開菊獸登陸當天被稱為「K-DAY」。但是,緊接而來,開菊獸在馬尼拉、東京、悉尼、香港等臨海城市都陸續登陸,造成巨大破壞。
初期人類與開菊獸的交手,只能說是慘勝。第一批的開菊獸是先驅者安排的「神風敢死隊」的自殺式任務,人類的常規武器對它們沒有任何作用。雖然核彈能夠消滅它們,但會引發其身體內的毒素大量釋放,造成更大的破壞。通過自殺式任務,來改變地球大氣、土壤、水源環境,達到最終滅絕地球生物的目的。還沒等開菊獸消滅,地球就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發展了。
人類製造機甲抵禦開菊獸
面對開菊獸的不斷入侵,人類開啟了「獵人計劃」(Jaeger Program),製造與之匹敵的巨型機甲。通過機甲的物理攻擊,造成開菊獸「內出血」死亡,阻止其毒素污染大氣。人類在進步,先驅者也在調整。第一批次登陸的開菊獸與後來入侵的怪獸身體結構存在明顯的差異,先驅通過第一波進攻返回的數據,不斷更新開菊獸的生物特性,讓它們更適應當下的地球環境,以便戰勝地球上的人類。
在2015年-2024年聯合國成立了「環太平洋聯合軍防部隊」(PPDC),以抵禦開菊獸的入侵。環太平洋聯合軍防部一邊建立人類庇護所,一邊在香港、東京、悉尼、海參崴、阿拉斯加等八處建立製造機甲的基地。
先驅派出了第二波開菊獸入侵地球,人類從此進入了機甲時代。第二波,先驅顯然派出了更多的開菊獸,從太平洋海底蟲洞中湧入地球。開菊獸的攻擊愈發密集。2024年底,共有46宗怪獸襲擊事件,僅在2024年就有14宗,並且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巨大庇護所建立和機甲的建造,造成了龐大的資金開支。環太平洋聯合軍防部隊,不得已關閉除香港之外的所有機甲基地,採取單純的防守姿態,比如修建更為堅固的圍牆等方式。
❻ 海洋世界裡的7個冷知識 來看看你知道幾個
/ 從太空俯視,很明顯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藍色的,世界五個大洋覆蓋了地球的大部分悉培。五大洋包括最大最深的太平洋,以及最小且最淺的北冰洋。直至今日, 90%的海洋仍舊處於未被 探索 階段。
▽
這些謎一般的龐大無邊的水體一直向人類發起挑戰,並且將人類的忍耐力和技巧推至極限。多項不同尋常的自然紀錄,以及人類許多不同凡響的成就都來自海洋。
Touch the Sea
史上最大的動物
跟其龐大的體型不同,藍鯨(blue whales)以小型蝦類生物磷蝦(krill)為生。
這是最大的海洋紀錄保持者。藍鯨是已知存在過的最大生擾陸衡物,甚至比最強壯的恐龍還龐大。他們的體重接近200噸,身長超過30米。為了更直觀起見,這種奇妙的生物身長大約相當於三輛雙層巴士。
具備如此龐碩的體型,你也會期待它能創造某些其它紀錄,而藍鯨並未讓人失望。一隻不幸死亡的藍鯨最近被沖到加拿大紐芬蘭島的岸上,這只藍鯨的心臟重達180公斤,這是全世界已知最大的心臟。其主動脈(將血液從心臟傳遞到全身其餘各部分的主要動脈血管)足夠容納一個人的頭部。相比之下,人的主動脈僅容一隻螞蟻爬過。
最大的海浪
夏威夷沖浪者嘉瑞特·麥克納馬拉(Garrett McNamara)保持著沖過最大海浪的紀錄
海浪是由潮汐和水體表面的海風引起的,海浪的大小取決於海風吹多久,海風的強度以及海浪行進了多遠。有史以來最高的海浪達到19米(相當於62.3英尺),是由一個浮標在北大西洋探測到的。甚至這樣的巨浪也不是觀測到的最高海浪,最高的海浪是由一艘船於2002年同樣在北大西洋觀測到的。
對於那些對海浪高度感興趣的人來說,海浪的高度是一個浪的波峰與下一個浪波谷之間的高度差。近來沖浪的高度紀錄達到了23.77米(相當於78英尺),是由夏威夷沖浪者嘉瑞特·麥克納馬拉在葡萄牙的納扎雷(Nazaré in Portugal)於2011年創造的。他甚至在同一個地區沖過緩做高達30米(相當於100英尺)的海浪,這一不可思議的英勇事跡可能很快就會得到官方承認。全世界僅有幾處能夠形成可供沖浪的巨浪的地方。像納扎雷那樣的水下狹窄峽谷這樣的水下地形,對於創造絕佳的條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距離最長的哺乳動物遷徙
灰鯨(gray whale)創紀錄的遷徙長達172天,非洲大平原上的角馬大遷徙令人嘆為觀止,其遷徙里程長達3,000公里(1,800英里)。北美的馴鹿每年能夠走過5,000公里(3,100英里)。
但是比起灰鯨的遷徙而言,兩者就像是"公園里的漫步",近來研究者發現灰鯨遷徙往返里程長達22,500公里(14,000英里),他們從位於俄羅斯東海岸的產仔地前往墨西哥,然後再折返。這也同樣把座頭鯨10,000公里(6,200英里)的里程擠下頭名,後者是在巴西與馬達加斯加之間往返遷徙。
英國的耐力游泳健將劉易斯·皮尤是在世界最南端游泳這一紀錄的保持者。
灰鯨游過的某些水域對絕大多數人類而言寒冷異常,但是對於創造了世界最南端游泳這一記錄的著名耐力游泳健將劉易斯·皮尤(Lewis Pugh)卻並非如此,他在南極洲羅斯海的威爾士灣(Bay of Whales in Antarctica's Ross Sea)遊了350米,那裏海水的溫度為零下一攝氏度(30華氏度),氣溫為零下37攝氏度(零下34.5華氏度)。他僅靠一條泳褲、一個泳帽和谷歌就實現了這一壯舉,使得其成就顯得更為非同凡響。
最長壽的動物(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格陵蘭鯊(Greenland shark)近期取代北極露脊鯨(bowhead whale)成為最長壽的脊椎動物。
像我們一樣的脊椎動物擁有由軟骨(cartilage)或骨頭包圍的脊髓(spinal cord),包括哺乳動物、魚類、兩棲類(amphibians)和爬行類(reptiles)。所有這些動物中最長壽的可以在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深處找到,那就是格陵蘭鯊。
去年,一條母鯊被確定為大約400歲,雖然放射性碳檢測推定其年齡為272-512歲之間。這意味著她是在16世紀早期至18世紀中期出生的。即便是在其推定年齡的下限,她也能夠擊敗前任紀錄保持者,一條約211歲大的露脊鯨。
圓蛤(Quahog clam)不僅是最長壽的軟體動物(molluscs),它們的貝殼厚度能夠長到超過50毫米。
格陵蘭鯊可能僅僅處於中游位置,這意味著她成為最年長的生物還有一定距離。最高記錄屬於一個叫做明的無脊椎生物,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由於這是一個出生於中國明代年間的冰島海岸的圓蛤。最近其年齡從405歲一下子漲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507歲,該記錄至今尚未打破。
人類依然有機會打破這樣的紀錄。1875年出生於法國的讓娜·露易絲·卡爾蒙(Jeanne Louise Calment )是人類年歲最長者,高達122歲高齡。但是人類長壽的紀錄能夠大大超過這一年限,來自印尼的姆巴.戈托(Mbah Gotho)聲稱自己146歲高齡,雖然這尚未被證實。
速度最快的游泳者
旗魚(Sailfish)以其獨特的背鰭而得名。
你能夠游得多快?你可能達不到奧運游泳運動員邁克爾·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的水平,他能夠每小時游8公里(5英里),但是即便奧運游泳選手也無法匹敵旗魚的速度。曾有廣泛報道,旗魚短距離的瞬間最高時速達到110公里。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其最高時速更可能為每小時40公里(25英里)。
這依然非常之快,但是它將遇到爭奪速度最快的魚這一頭銜的競爭者:黑槍魚(black marlin)。這種強壯的魚類被測到能夠加速至時速129公里(80英里)。記錄並測量這樣的速度非常困難,但是這兩種魚都在爭奪地球上最快的游泳者這一頭銜。
地球最深處
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倫(James Cameron)駕駛一艘潛水器到達了地球上已知的最深處挑戰者深淵(Challenger Deep)。
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位於菲律賓以東的太平洋底。這是一處位於洋底海床的深谷,是由一個地殼版塊俯沖到另一個版塊下方形成的,其長度超過2,550公里(1,500英里),平均寬度達到69公里(43英里)。但是其深度卻無人能及,其不單單是地球海洋的最深處,同時也是地球表面的最深處。海溝最深處的挑戰者深淵至洋面的深度幾乎達到11,000米(36,000英尺)。
你可以將珠穆朗瑪峰(Mount Everest)投到馬里亞納海溝中,而其頂峰還將在水面以下1.6公里(1英里),有數千人爬上過珠穆朗瑪峰,而僅有數人曾經潛入海溝深處。其中一位是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倫,他曾於2012年的一次探險中搭乘一艘名為深海挑戰者(Deepsea Challenger)的深潛器到達了那裡。
潛水最深的哺乳動物
柯氏喙鯨(Cuvier's beaked whale )保持著潛水最深及水中閉氣最久兩項哺乳動物的紀錄。
對於真正的深潛而言,柯氏喙鯨領銜成為潛水最深的哺乳動物。科學家們最近對這些鯨魚進行追蹤,並且報道其中一條潛到了2992米(9,816英尺)深處。它們還在這一過程中創下另一項哺乳動物的紀錄,即一口氣在水中閉氣超過2小時,長達138分鍾。
奧地利人赫伯特·尼池(Herbert Nitsch)的綽號是"地球上最深的人"。
根據使用重物、腳蹼和繩子的不同,有幾項不同的人類自由潛水紀錄(不帶氧氣瓶的閉氣潛水)。最深的自由潛水能夠達到幾百米深處,而當赫伯特·尼池首次創下214米(702英尺)的無限制類別的潛水紀錄時,他贏得了"地球上最深的人"的綽號。
來自紐西蘭的威廉·特魯布雷奇(William Trubridge)是自由潛水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他是第一個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打破100米潛深障礙的人。
威廉.特魯布雷奇15次打破世界紀錄,並且獲得多項自由潛水世界冠軍。他同時保持著恆重無蹼(constant weight without fins)方式潛水潛深102米(相當於334英尺)和攀索式(free immersion)潛水潛深134米(相當於407英尺)的世界紀錄。
❼ 有哪些關於地球環境的影片
《2012》,導演羅蘭·艾默里奇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日期,能如2012年12月21日這樣對人類產生巨大影響。瑪雅文明預言它是世界末日,而各個文化、種族,全球的科學家、政府,都無法預知這一天到底會發生什麼。《2012》講述的就是在這一天全球毀滅,世界末日到來時。
❽ 地心到底有什麼
問題一:地心裏面有什麼? 這個是世界之謎,有人猜測裡面是岩漿。有人猜測裡面什麼都沒有空心的。有人猜測裡面住著外星人。有電影就專門拍的就是鑽進地球裡面《地心歷險記》你可以看看
問題二:地心到底有生物嗎?地心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知道地殼的密度為2.8 克/立方厘米,而整個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 克/立方厘米,因此我們馬上就能推測出地球一定有一部分的密度高於5.5 克/立方厘米。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有多種想法,但有一點我們是很清楚的,即這僅僅是我們的推斷。在實驗室里測試一個普通尺寸的球體培和,其所受的萬有引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但對於地球來說,其巨大的引力作用則可以將地球上的一切物質牢牢吸住。如果我們假設地球全部是由岩石組成的,那麼地層深處一定會被外層的重量壓碎。這種強大的力量能壓縮地球內部並將所有的質量全都集中到一個很小的容積當中,所以較深地層的密度自然比外層密度要大。這個問題好像就這樣迎刃而解了。
但事實並非如此。人們曾經試圖在岩石上加足夠大的壓力,然後通過測出所加的壓力的數值計算出岩石內部密度增加的數值。但人們最終發現,地球外部所有地層重量不可能把地球內部壓縮到平均為5.5 克/立方厘米大小的密度。
因此我們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地球不全是由堅硬的岩石構成的。地球深處一定存在密度比岩石密度高得多的物質。那麼這些物質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想辦法去了解它們呢?迄今為止,我們所鑽到的最深的油井有9.6 公里深,而這個值僅是地球直徑的1/670。
難道人類真的沒有辦法對地心有所了解嗎?實際並不是這樣的。地震使地球表面遭到嚴重的破壞,人們通過對地震的觀測偶然發現,由於各種形式的波從地心傳出,從而使地球表面產生劇烈的晃動。其中有一種波的傳播方式類似於池塘中漣漪的水紋,另一種波類似於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方式。實際上,在地震過程中,與聲波具有相同性質的波被稱為「初波」或「P 波」;另一種與在水中傳播方式性質相同的波我們稱之為「次波」或「S 波」。
這些波從最源頭產生,經過相當長的傳播距離,穿過地球內部並最終作用在地球表面上。1855 年義大利物理學家路支・派勒米瑞發明了第一台研究這些波的簡易儀器――地震儀。在以後的幾年中,地震儀迅速得到了改進。到了19 世紀90 年代,英國工程師約翰・米爾恩在世界各地安裝了一系列的地震儀。如今已有500 多個精確的地震儀分布在世界各地。
通過地震儀,我們能知道地震波在何時何地出現。科學家們能指出地震波穿過地球內部結構的路徑。如果地球各處物質的特性相同,則這些波將以固定的速度沿直線傳播。然而,由於地球的密度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部分區域由於受擠壓而壓縮,波的配野盯傳播路徑呈現出曲線。從這些曲線的特徵來看,科學家們就能得出地球內不同深度區密度的數值。如果同一深度的曲線走向發生急劇轉向,則說明這一地層不是由於被擠壓,而是由於密度的突然改變導致該地層的化學結構發生了變化。
通過對地震波的分析研究,我們把地球結構劃分為三部分。最外面的地層叫「地殼」,是由我們所熟悉的岩石組成的。而大約在地下32 公里處(平均來講)地層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這個變化首先被克羅埃西亞地理學家安卓亞・莫霍間於1909 年時探測到了。所以被稱為「莫霍間斷層」或簡稱「莫霍斷層」。地殼下面是「地幔」,這部分也是由岩石組成的。一方面是由於「地幔」岩石被壓擠,另一方面是由於「地幔」的組成物質本身的密度較大,所以「地幔」層岩石的密度比「地殼」層岩石的密度要大。但「地幔」密度的增大並不足以成為解釋整個地球密度高的原因。
1914 年,德國地理學家本諾・古騰堡第一次證明了在地下2900 公里的深處,地震波再一次發生明顯的轉向這一事實。地心的密度完全可以用來解釋地球密度高的現象。由於注意到「P 波」能通過地心而「S 波」不具備這一能力,所......>>
問題三:地球的最裡面是什麼?也就是地心地核到底有什麼~人類什麼時候才能進到那裡! 地殼。。。岩漿。。。。人類如今是不可能進的去。大概需要很久很久,當人類不再是單純的人類。創造出機器人或脊清者人造人運用克隆技術潛入,來獲得僅有的資源。。。
問題四:地心究竟有沒有外星人 地球中心是一個高溫高壓的世界,在那樣極端的條件下怎麼可能會有生物存在呢?你是不是喜歡看科幻小說呢?不過科幻和現實可是兩碼事!
問題五:地下世界究竟有什麼,地心入口和地心人真的存在嗎 請不要把科幻的東西當真哦,地球內部是一個高溫高壓的世界,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是不可能有任何生命存在的,更不可能存在什麼地心人了!
問題六:地心裏面有什麼? 這個是世界之謎,有人猜測裡面是岩漿。有人猜測裡面什麼都沒有空心的。有人猜測裡面住著外星人。有電影就專門拍的就是鑽進地球裡面《地心歷險記》你可以看看
問題七:地心到底有生物嗎?地心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知道地殼的密度為2.8 克/立方厘米,而整個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 克/立方厘米,因此我們馬上就能推測出地球一定有一部分的密度高於5.5 克/立方厘米。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有多種想法,但有一點我們是很清楚的,即這僅僅是我們的推斷。在實驗室里測試一個普通尺寸的球體,其所受的萬有引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但對於地球來說,其巨大的引力作用則可以將地球上的一切物質牢牢吸住。如果我們假設地球全部是由岩石組成的,那麼地層深處一定會被外層的重量壓碎。這種強大的力量能壓縮地球內部並將所有的質量全都集中到一個很小的容積當中,所以較深地層的密度自然比外層密度要大。這個問題好像就這樣迎刃而解了。
但事實並非如此。人們曾經試圖在岩石上加足夠大的壓力,然後通過測出所加的壓力的數值計算出岩石內部密度增加的數值。但人們最終發現,地球外部所有地層重量不可能把地球內部壓縮到平均為5.5 克/立方厘米大小的密度。
因此我們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地球不全是由堅硬的岩石構成的。地球深處一定存在密度比岩石密度高得多的物質。那麼這些物質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想辦法去了解它們呢?迄今為止,我們所鑽到的最深的油井有9.6 公里深,而這個值僅是地球直徑的1/670。
難道人類真的沒有辦法對地心有所了解嗎?實際並不是這樣的。地震使地球表面遭到嚴重的破壞,人們通過對地震的觀測偶然發現,由於各種形式的波從地心傳出,從而使地球表面產生劇烈的晃動。其中有一種波的傳播方式類似於池塘中漣漪的水紋,另一種波類似於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方式。實際上,在地震過程中,與聲波具有相同性質的波被稱為「初波」或「P 波」;另一種與在水中傳播方式性質相同的波我們稱之為「次波」或「S 波」。
這些波從最源頭產生,經過相當長的傳播距離,穿過地球內部並最終作用在地球表面上。1855 年義大利物理學家路支・派勒米瑞發明了第一台研究這些波的簡易儀器――地震儀。在以後的幾年中,地震儀迅速得到了改進。到了19 世紀90 年代,英國工程師約翰・米爾恩在世界各地安裝了一系列的地震儀。如今已有500 多個精確的地震儀分布在世界各地。
通過地震儀,我們能知道地震波在何時何地出現。科學家們能指出地震波穿過地球內部結構的路徑。如果地球各處物質的特性相同,則這些波將以固定的速度沿直線傳播。然而,由於地球的密度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部分區域由於受擠壓而壓縮,波的傳播路徑呈現出曲線。從這些曲線的特徵來看,科學家們就能得出地球內不同深度區密度的數值。如果同一深度的曲線走向發生急劇轉向,則說明這一地層不是由於被擠壓,而是由於密度的突然改變導致該地層的化學結構發生了變化。
通過對地震波的分析研究,我們把地球結構劃分為三部分。最外面的地層叫「地殼」,是由我們所熟悉的岩石組成的。而大約在地下32 公里處(平均來講)地層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這個變化首先被克羅埃西亞地理學家安卓亞・莫霍間於1909 年時探測到了。所以被稱為「莫霍間斷層」或簡稱「莫霍斷層」。地殼下面是「地幔」,這部分也是由岩石組成的。一方面是由於「地幔」岩石被壓擠,另一方面是由於「地幔」的組成物質本身的密度較大,所以「地幔」層岩石的密度比「地殼」層岩石的密度要大。但「地幔」密度的增大並不足以成為解釋整個地球密度高的原因。
1914 年,德國地理學家本諾・古騰堡第一次證明了在地下2900 公里的深處,地震波再一次發生明顯的轉向這一事實。地心的密度完全可以用來解釋地球密度高的現象。由於注意到「P 波」能通過地心而「S 波」不具備這一能力,所......>>
問題八:地下世界究竟有什麼,地心入口和地心人真的存在嗎 請不要把科幻的東西當真哦,地球內部是一個高溫高壓的世界,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是不可能有任何生命存在的,更不可能存在什麼地心人了!
問題九:地球的最裡面是什麼?也就是地心地核到底有什麼~人類什麼時候才能進到那裡! 地殼。。。岩漿。。。。人類如今是不可能進的去。大概需要很久很久,當人類不再是單純的人類。創造出機器人或者人造人運用克隆技術潛入,來獲得僅有的資源。。。
❾ 有什麼有關地理(能促進地理學習)的電影
1、藍色星球2
本片一上映,就被譽為「BBC史上最美紀錄片」,由大衛·愛登堡爵士主持,在長達4年的拍攝過程中, 製作團隊共執行了125次的探險,水下拍攝時數長達6000多個小時。
從北極熊出沒的北冰洋到煥發著勃勃生機的藍色珊瑚環礁,紀錄片同大家分享一些令人吃驚的新發現;邂逅在南冰洋深處神出鬼沒的奇怪章魚,觀賞巨大的鰺魚跳出水面,飛躍到半空中捕魚、騎在虎鯨的背上,同它一起沖向魚群。
2、冰凍星球
BBC耗時5年製作的紀錄片《冰凍星球》,同樣是一部耗資巨大的紀錄片,用鏡頭真實地展現正在逐漸融化的地球兩極,以及生活在這里的各種生物。
片子以季節的變化為主線,從「大融化」的春天,到24小時都在光線照耀下的夏日,再到「大冰封」的秋天,最後以長夜漫漫的冬天結尾,使得觀看體驗更加流暢。
其中,很多畫面都非常珍貴:崩塌中的冰山,活火山的突然噴發,以及岩石峰,美輪美奐的融水湖和針葉林。當然,還有動物之間相互的角逐、廝殺,比如一頭雄性北極熊勇敢擊退多達10名情敵,身披血漬和傷痕,最終抱得美人歸。生動程度媲美一部好萊塢大片。
到了結尾,還科普了一些如何在極端寒冷和無法預知的惡劣的氣候下生存的技巧,確實有著不一般的教育意義。
3、地球最壯觀的景色
這部壯美的紀錄片將鎖定三個地球上季節性變化最大的景觀——斯瓦爾巴特群島,奧卡萬戈和新英格蘭——展示它們每年所發生驚人的轉變的獨特過程,揭示背後原因和野生動物為適應變化所作的應對。本片由愛爾蘭籍男演員多姆納爾·格里森解說。
當夏天的鮮艷的綠色讓位於秋天的金色和紅色時,新英格蘭成了充分展現地球上最令人難以置信的色彩變化的舞台。
北極的斯瓦爾巴特群島好幾個月是完全黑暗、冷酷無情的冬天,溫度地質-40攝氏度,但是當太陽終於重新出現,景觀神奇地從一個冰的世界變成一個豐富的苔原。
奧卡萬戈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滋養你會在非洲看到的各種豐富多彩的生物,跟隨成群的野生動物,包括河馬、狒狒、鯰魚、翠鳥、豹子、疣豬和大象,本集將揭示了每年的洪水如何改變當地景觀和如何影響它們的生活。
4、地球的力量
本片描述了構成地球歷史的幾個重大事件,它們使生命得以在地球上繁榮,每一集將揭示一種不同的、對地球演化起到關鍵影響的作用力——包括:火山, 海洋, 大氣層以及冰層。從衣索比亞熔岩湖的潛探,到在由彗星撞擊形成的水下洞穴中進行探險,這些撞擊曾經使恐龍滅絕。
在地球形成的45億年中,是什麼力量塑造了地球如今的模樣?我們可在衣索比亞的岩漿湖、挪威的冰川與紐西蘭的火山口感受地球的奧妙,了解四大要素如何在地球上孕育生命。從這部紀錄片中,我們才得知,地球的誕生和生命的存在基於多次難得的巧合,地球是上天賜予的瑰寶。
5、紐西蘭:神話之島
位於大洋洲上的紐西蘭,雖然面積遠遠比不上鄰居澳大利亞,但它如同一個世外桃源,近年來也吸引了很多國際遊客。分為三集,分別是:孤島漂泊、極限荒野和新來物種,充分展現了紐西蘭的奇觀和各種各樣讓人大吃一驚的動物。
比如住在森林裡的黃眼企鵝,它們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物種之一,目前只剩下4000隻,因為它們依賴海灣和巢穴生存,多年來被人類侵佔領地,已經無家可歸。
這片曾與其他大陸隔絕達8千萬年之久的土地,如今重新被人們挖掘,但是,旅遊業的開發和資源的不斷侵佔,「神話之島」的美譽會逐漸消失嗎?影片在探索自然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這樣的疑問。
6、黃石公園
第一集是冬天的黃石公園,雪山下面有很多噴泉,因為下面的地層有很豐富的岩漿,沒幾分鍾就出現了各種動物,帥氣的狼群、強壯的野牛、麋鹿,還有打雜的白頭鷹和烏鴉,純天然的環境下完整的生物鏈。
第二集轉到了夏天,動物寶寶們都出世了,有一種叫做鼠兔的小動物,圓乎乎的,像縮小版的小兔子,耳朵圓圓的,在夏天勤勞的儲備乾草,歡實的一沓糊塗。
第三集是秋天,動物們都為過冬做准備,麋鹿、羚羊,進入農場主的領地了,還好人類對這些野生動物還算照顧,給它們一塊棲息之地,動物們每天睜開眼睛就為食物奮斗。
7、地球脈動
《地球脈動》是由英國廣播電視中心公司製作的電視劇紀錄片,由大衛·艾登堡執導並解說,該劇於2006年2月27日在英國首播。
該劇是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系列片《行星地球》改編,講述了通過三種動物在全球環境日趨惡劣下遷徙的經歷,喚醒世人好好珍惜地球,對抗全球氣溫變暖。
❿ 電影關於 地球地表下方有個很大一個空洞的 災難片
地心世界是一個充滿
了無數神話傳說和傳奇故事的概念。第一個關鍵點是,地心世界真正
存在!你們的地理學很長時間來一直宣稱,地球母親是一個固狀球體
,由單一緻密叫做「地幔」的中層和一個高度電磁化的中心地核組成
,而你們則居住在地球表面——環繞地幔的「地殼」上。
今天我們來告訴你,地球母親的結構完全不同。就像所有天體一樣,
比如行星或恆星,地球是空心的。這個事實被那些秘密控制你們的人
壓制著,因為該真相將把操縱及誤導你們的其他核心概念全部顛覆。
真相是一個有力的「芝麻開門」,當它被智慧地使用時,它將揭示大
量新的知識,並激勵你在當前環境中充分應用你的內在智慧。
地心世界包含2個主要特徵。第一個特徵是地心世界的地殼,這是地
球表面地殼的延續。地球兩極的每一極都有一大型的入口或洞口,有
點像一個被挖去核的蘋果,地殼沿著洞口纏繞下去,包裹住地幔成為
空心內部。外部和內部的地殼有著非常相似的地形,擁有海洋、大陸
、山脊、湖泊和河流。只不過地殼內部面對著地球的核心,核心發光
並被薄霧層遮蔽。這種光比太陽光更為彌漫,因此,地心世界的白天
光線比地球表面更為柔弱溫和。
地心世界的第二個主要特徵是一個被稱為「地穴世界」的存在。地幔
中巨大的空洞,一部分是地球母親形成的自然結構,其他部分則是由
地心世界主要社會——Aghartha大陸的高超技術製造而成。該大陸是
地球的第二個銀河聯盟殖民地——利莫里亞(Lemuria)最後的倖存成員
。
利莫里亞最初是一個擁有地下成員的地表社會。第一個首都位於約25
000前沉入太平洋的某個島嶼上,第二個首都則位於地心世界。後者
也是利莫里亞政府在大災難後移居的位置。那時地表新的統治者——
亞特蘭蒂斯帝國,命令將主要的隧道入口封存起來,只有在亞特蘭蒂
斯末日時,利莫里亞人才打開這些封口,從某種死亡中救活了很多地
表居民。這些被救活的地表居民構建了一個社會,在後來的某個時期
回歸地表,成為位於亞洲南部的Rama帝國,但此後,西元前8千年的
大洪水終結了這個試圖將人類從 Anunnaki黑暗統治中救治出來的嘗試
。盡管受到挫折,利莫里亞仍恪守職責,繼續保護地表世界免遭黑暗
之手的浩劫。就是利莫里亞的銀河使者保證了此太陽系在銀河聯盟中
的成員資格。
在大洪水及Rama帝國滅跡後,利莫里亞人重新聚集起來,將他們新成
立的社會命名為 Aghartha。首都香巴拉則重新搬遷到一個洞穴中,
此位置正位於今天西藏拉薩所在位置的遙遠地底。很多將香巴拉連接
到地表的通道位於喜瑪拉雅山。就通過這里,聖人們將大能量和神性
智慧傳播給外部世界,並為特殊事件保留了一個非凡的地方,在那兒
,聖人和他們挑選的門徒為了維護地球母親的神性能量晶格層而相遇
。
這項工作和地心世界中的每日無數儀式一起,對保持地球神性能量負
有很大責任,這也是利莫里亞留給地表世界的主要財產。就是利莫里
亞,也就是後來的Aghartha,一直在看守和保留著光,等待你們回到
光的全意識。
Aghartha的世界很像你們。那裡包含了一個繁榮的生物圈,你可以在
那兒找到很多已不再地表上生存的生物,這個奇異的動物園一直被小
心呵護。地心的大量城市附近是一個特殊區域,由Aghartha人小心照
看並在必要時對此種類繁多的生物圈的很多生物進行療愈。
空洞的存在有根有據
現在,愈來愈多的科學家相信地球內部有空洞。理由之一是地球面積是5.1×10的8次方平方公里,重量卻只有6×10的9次方的100萬倍。如果內部充滿岩漿,就不該這樣輕。造成地球內部空洞的原因是它內部的離心作用。原始的地球是火和岩漿的混合體,地球在旋轉的過程中,把重的物質拋向了外層,這便是岩石之類的地殼。而兩極幾乎不受離心力的影響,所以有可能形成空洞而未形成地殼。離心力影響最大的是赤道,所以那裡地層膨脹,而形成了今天橢圓形的地球。專家們推測,兩極的洞口直徑約有2240千米。由於熔成糊狀的熾熱物質仍殘留在地心部,那裡離心力幾乎不起作用,於是就成了地心的「太陽」。這個 「太陽」盡管小一些,但卻能照射出足以養育動物和植物的光和熱,這便是為什麼在地球空洞中發現動物和植物的緣故。
1992年,南非洞穴學會和瑞士的洞穴研究團體在非洲的納米比亞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無底洞,該洞位於納米比亞北部沙漠中心灌木茂盛的山麓下,黑魆魆深不見底。為了查清洞穴的情況,洞穴考察專家把調查入員吊入漆黑的洞穴中。吊下去的調查人員聽到的只是鋼索的摩擦聲,四周完全是一片漆黑、寂靜的世界。用燈光向里照射,只見洞中巧奪天工的鍾乳石像一幅巨大的簾幕垂向深淵。鋼索徐徐下降了120米後,才到達一處水面。這里清水盈溢,一片汪洋,神秘莫測。為了徹底弄清水的深度,調查小組派遣潛水員花了一天半時間,潛入到水下近100米深,但還是沒有到底。由於壓力太大,只好浮出水面。這個洞穴究竟有多深,還有待於今後考察。它會不會是地球某個空洞的一個末端,迄今仍然是個謎。
說來有趣,海洋中也有「無底洞」。印度洋上有個「無底洞」,位於印度洋北部海域,北緯5度13′,東經69度27′,半徑約3海里。這里的洋流屬於典型的季風洋流,受熱帶季風影響,一年有兩次流向相互變化。夏季盛行西南季風,海水由西向東順時針流動,冬季則剛好相反。「無底洞」所在的海域則不受這些變化的影響,幾乎呈無洋流的靜止狀態。所以,這里又被稱為「死海」、「黑洞」。
無獨有偶,在地中海東部,希臘克法利尼亞島阿哥斯托利昂港附近的愛奧尼亞海域,有一個許多世紀以來一直在吸取著大量海水的「無底洞」。據估計,每天失蹤於這個「無底洞」里的海水竟有3萬噸之多。為了揭開其秘密,美國地理學會曾派遣一支考察隊去那裡進行科學考察。科學家們把一種經久不變的深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觀察染料是如何隨海水一起沉下去的。接著又察看了附近和海面以及克法利尼亞島上的河流湖泊,滿懷希望能發現這種染料的蹤跡,進而追索同染料在一起的那股神秘的水流。然而,這些實驗毫無結果。
至今誰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里的海水竟然會沒完沒了地「漏」下去,它能成為地球空心的證明嗎?
(馬合哲摘自《青年科學》2004年第7期)
盡管主流科學家們從來不認同「地球是空心」的說法,但最新解密的地球衛星照片和其他證據顯示,北極地區的冰面上竟有一個可以清楚看見的巨大洞穴存在!
俄羅斯物理學家費多爾·尼沃林認為,地球形成之初只不過是飄盪在宇宙中的一團巨大冷塊,在太陽和宇宙能量的影響下,它開始受熱變成熔岩狀態,接著又開始慢慢冷卻,地球表面便形成了堅硬的岩石層,但岩層底下的熔岩卻仍然保持著沸騰狀態,岩漿受熱不斷膨脹,形成氣體擴散到地球外面,經過數億年的這種膨脹和擴散後,地球中心事實上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空殼」。尼沃林認為,氣體大規模擴散的主要出口就在南北兩極,那裡現在仍然可以清楚看到的「巨大洞穴」就是明顯的地質學證據。
事實上,除了俄羅斯物理學家費多爾·尼沃林外,仍有其他許多科學家相信「地球中空說」理論,他們認為地球內部可能存在著一個巨大的洞穴,裡面或許有另一顆星體、有適宜的氣候、獨特的植物、動物,特殊的文明等,盡管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在沒有確實的證據之前,誰也無法斷然否定。
在17世紀晚期,英國天文學家Edmund Halley提議地球由四個同心圓組成而「暗示地球內部居住有生命和靠發光的大氣層照明。他認為極光或北極光由這些逃逸出來的氣體通過位於極地的薄地殼引起。」
在19世紀早期,1812年戰爭的一位行為古怪的老兵John Symmes廣泛地發揚了內部同心球體的想法,聲稱通向內部世界的開口就叫做「Symmes洞」。
儒納·梵爾納於1864年寫了地心游記,而埃德加·賴斯Burroughs(1875-1950年),火星冒險的創作者和Apes的泰山也寫了小說提了空心地球。傳說經常激發小說家的想像而小說經常激發pseudoscientist的想像。
在1869年,賽勒斯·里德·Teed,一位草葯醫生和自稱的煉金術士,有一個女人夢見告訴他我們是生活在空心地球內部。差不多過了50年,Teed用小冊子和演講宣稱其思想。他甚至創立了一個稱做Koreshans的儀式(Koresh就是希伯來人賽勒斯的相同物)。
在1906年,威廉·里德發表了極的幻影,在書里他聲稱無人能發現北極和南極,因為它們不存在。相反兩極是進入空心地球的入口。
在1913年,馬歇爾·B·加德納私下地發表了到地球內部的旅行,在書里他不認可同心球體的想法只是發誓空心地球內是直徑600英里的太陽。加德納也聲稱在兩極有一千英里寬的洞。
在1940年,命運,來自其它世界的飛碟,探索,隱藏的世界與許多流行出版物的合作者雷·帕默與理查德·Shaver合作創作了Shaver 神秘,一個空心地球的人們與先進文明的傳說。Shaver甚至聲稱與內部地球的人們居住在一起。
在1964年,雷蒙德·W·伯鈉德,一位密教學家和薔薇十字會員的領袖發表了空心地球-歷史中最偉大的地理發現,由海軍上將理德·E·伯德在神秘極地上發現-飛碟的真正由來。
美國海軍海軍上將理德·E·伯德在1962年飛向北極和1969年飛越南極在他日記里,他告訴進入空心地球內部,與其他人一道旅行了17英里,飛越了山脈、湖泊、河流、綠色植被和動物。他講述看見了巨大的動物-類似古代活動的猛獁象-在灌木里行走。他最後發現了城市和繁華的文明。外面的溫度是華氏74 度。他的飛機受到他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飛行類機器的問候。他們護送他到一個安全地方,在那裡他受到來自Agartha使者的問候。休息了一會以後,他和他的機組人員被引導與Agartha國王和王後見面。他們告訴他被允許進入Agartha由於他高貴精神與民族品質。他們繼續說他們擔心行星的安全由於他轟炸和其它政府進行的地面試驗。在參觀伯德和他的機組人員以後被引導回到行星表面上。
在1965年1月海軍上將伯德率領探險隊到達南極。在那次遠征他和他的組員往下穿入2,300英里進入地球中心。海軍上將伯德講述南極與北極只是多數進入地心的開口的其中兩個。他寫道看見地底下的太陽。
–空心地球-雷蒙德·伯納德博士講述有關人們進入地球內部以及向他們所發生的故事。它提到一張於1960年發表在展現具有繁華山丘美麗山谷的加拿大多倫多全球與郵政上的照片。一個飛行員聲稱當他飛進北極時候他拍下了照片。
伯納德也寫了來自地球內部的飛碟。他的真實名稱是Walter Seigmeister。在他的信里到處聲稱已經在秘密修行處所接觸大神秘學家和西藏的大喇嘛。簡而言之他是另外的葛吉夫。伯納德博士「於1965年9月 10日死於肺炎,那時候正在探索在南美的通向地球內部的隧道」。伯納德似乎接受曾經與空心地球有聯系的許多傳說,包括愛斯基摩人起源地球內部和甚至居住至現在的高級文明,開動他們的飛碟偶而進入稀薄的大氣中。伯納德甚至毫不懷疑地接受Shaver聲稱自空心地球人們那裡他在愛因斯坦之前就學會了相對論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