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管虎新上映電影《八佰》的真實歷史事件是什麼
管虎新上映電影《八佰》是根據歷史上四行倉庫抵抗三十萬日軍的事件改編的。在這場戰斗中,楊瑞符營長接到從閘北前沿陣地撤退的命令,很不情願,因為他在這塊陣地上已堅守了2個月,犧牲了差不多有一半的兄弟。當孫元良告訴他撤到四行倉庫,就一個營堅守7天,掩護全軍撤退時,他非常高興。他明知有可能與他的部下全部犧牲,卻說「大敵當前,男兒自應以死報國」。
兵力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奮戰,經過5次補充兵員,全營撤退到四行倉庫時,包括團副謝晉元在內,僅414人。而他們的對手,是以後製造了南京大屠殺的松井石根親自指揮的日本王牌軍第三師團。戰斗從1937年10月27日持續到30日,這場戰鬥引起了中外各方面的嚴重關注。10月29日,英美等國派代表向國民政府遞交請願書,最終以「人道主義原因」停止戰斗。
(1)電影八佰根據什麼事件擴展閱讀:
四行倉庫戰斗極大的鼓舞的人民抗戰的士氣,2015年8月13日,在淞滬會戰78周年紀念日之際,戰爭遺址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落成開館。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包括序廳、「血鏖淞滬」、「堅守四行」、「孤軍抗爭」、「不朽豐碑」及尾廳等六個部分。
紀念館以一封謝晉元在赴淞滬戰場前寫給妻子凌維誠的家書開篇,展現了以謝晉元為首的「八百壯士」在國難當前之際,舍家為國的家國情懷,展現出對抗戰必勝的堅定決心。
2.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簡述
1、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正式拉開序幕,在日本艦隊、飛機和源源不斷的增援部隊猛攻下,國民部隊最終放棄了上海,於10月26日下令後撤到蘇州河以南區域,而電影《八佰》中的「四行倉庫之戰」正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場戰斗。只是這場戰斗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2、遲悔當時肆粗正值11月初准備召開九國公約國際會議之際,為了向歐美展現中國軍人與日本侵略者慘烈搏鬥的景象,同時博得西方國家的同情和支持,蔣當局命令留下少許兵力堅守蘇州河北。在此情況下,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帶領一個營大約420多號人退守四行倉庫,選擇此地的原因也是極為特殊的,除了四行倉庫本身易守難攻外,就是為了讓僅有一河之隔的租界看看中國軍人為抵抗侵略者固守家園的犧牲精神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慘無人道。另外,為了能夠多撐一會兒,謝晉元將軍對外號稱自己這邊共有800人。這便是電影《八佰》講述的故事所處的時裂旦鎮代背景。那麼這場在電影里被描述得十分慘烈的戰斗實際情況究竟如何?
3、日本海軍陸戰隊對此事曾有簡略的記錄,檔案中記載說日軍在27日凌晨4點30分左右開始向閘北進攻,先後佔領鐵路管理局和中央造幣廠,到27日夜間日軍將四行倉庫周圍建築全部佔領,使得四行倉庫徹底孤立無援。但是在日軍的記載中卻並沒有28-31日的攻擊記錄,直到31日凌晨才開始對四行倉庫進行炮擊,然而在凌晨兩點多後日軍便完全佔領了四行倉庫。
3. 八佰電影真實歷史事件 八佰的真實歷史是什麼
1、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寇抓緊了侵略中國的步伐,他們一路由華北直撲西北,另一路直奔華東地區,州凳與中國軍隊在上海遭遇,淞滬會戰就此展開。中國軍隊訓練落後、武器落後,沒有制空權,沒有制海權,仍然硬著頭皮阻擋日軍的步伐。
2、戰事進行到十月底,中國軍隊已經開始節節敗退。駐守閘北區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奉命撤出戰場。為了讓大部隊順利離開,八十八師第五二四團第一營奉命斷後。他們在副團長謝晉元的帶領下駐守四行倉庫,執行阻擊日軍的任務。
3、四行倉庫建於1931年,是當時閘北最高大的建築。原本是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的聯合倉庫,因此被稱為四行倉庫。第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之所以選擇該倉庫作為駐防地,主要考慮的是,這個龐大的建築非常堅固,易守難攻,指揮部隊也比較方便。後勤方面,四行倉庫儲備了大量的糧食、彈葯和飲水,不怕日軍的封鎖。
4、當時駐守在四行倉庫的官兵只有423人,但是後來在媒體宣傳上一直稱他們友胡是「八百壯士」。「八百壯士」是不存在的,原本第一營確實有八百多人,但是淞滬會戰一開打就損失慘重,經過幾次補充後仍只剩四百多人。
5、後來四行倉庫保衛戰開打以後,謝晉元不希望日本人了解四行倉庫守軍的底細,因此故意將一個八百人的假名單透露給媒體,而媒體此後就一直稱他們為「八百壯士」,後來國民政府也就將錯就錯,跟著喊「八百壯士」。真實人數只有宣傳的一半。
6、這個四百多人的部隊其實就是國軍的炮灰。這一點,無論是指揮官謝晉元還是普通士兵其實也都清楚。戰場上數十萬部隊都擋不住日軍,憑借他們區區四百多人,哪裡能擋得住。但是為了大部隊,他們還是毅然決然地做出了犧牲的決定。無論如何,這四百多名官兵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們在四行倉庫苦守了四天,中國軍隊得以從容撤退,並且完成了重新部署。四天之後,謝晉元的這支孤軍在英國使節的協調下,在國民政府的同意下,他們放下武器,進入公共租界。這支孤軍之所以能夠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固然與他們的浴血奮戰分不開,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與四行倉庫的位置有關。四行倉庫坐落在蘇州河邊,往南過河之後就是公共租界,倉庫的東面也是公共租界。
7、日軍從北面殺來,遭到四行倉庫守軍的阻擊。但是他們不敢發起大規模攻擊,更不敢使用炮火等重武器對四行倉庫開火。因為槍炮都是不長眼的,他們生怕發起大規模攻擊,炮彈會落入租界。要知道,租界是英法等歐美強國的地盤,此時的日本尚未向英法等國宣戰,因此不願意跟他們撕破臉面,引起種種麻煩。所以,盡管日軍向四行倉庫發起過六次攻擊,但是攻擊的規模都不大,炮火也不是很猛烈。因此,謝晉元的部隊才能夠一直扛四天。四行倉庫守軍之所以聲名顯赫,也與國民政府不遺餘力的宣傳有關。抗日戰爭開打至今,政府軍一敗再敗,士氣已經低落到了極點。「蔣委員長」也希望能找一個點宣傳一下,吹噓一把,提振一下士氣,因此,盡管國民政府也知道四行倉庫保衛戰背後的事,他們依然要大力宣傳「八百壯士」抗擊日軍的壯舉。
8、同時,「委員長」還有另一層打算。當時的政府軍,武器裝備落後、各種武器彈葯奇缺,戰爭所需的經費嚴重不足,老蔣希望歐美列強能夠出手援助中國。而如果中國軍隊不堪冊告旅一擊,那麼給多少援助也沒用。老蔣希望用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故事告訴列強,中國軍隊還能打。這樣,要援助的時候,勝算也大一些。謝晉元的這支孤軍進入公共租界後,就遭到了軟禁。軟禁持續了四年,1941年4月24日早上,四名士兵被汪精衛偽政府收買,在早上出操時一擁而上,將謝晉元當場刺死。事實證明,這「八百壯士」也並非鐵板一塊,他們中也有意志薄弱的叛徒。同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跟英法等國徹底撕破了臉,日軍殺入公共租界,「八百壯士」成了日軍的俘虜。
4. 八佰是真實事件嗎
《八佰》是真實事件。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
當時的戰爭很激烈,中國正處於低谷時期,淞滬會戰進行到最後階段,為了掩護中國軍隊撤退,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型裂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共400餘人。
在副團長謝晉元領導和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阻擊敵人,多次打退了數倍於己的日軍頑強地進攻,取得了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勝利。
(4)電影八佰根據什麼事件擴展閱讀;
電影《八佰》就取材於這一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成為電影之後對真實事件也有所改編,所以也不能完全根據電影去判斷真實情況。從已經流傳枝橋下來的各類消息來看,八百壯士真實歷史更為感人。
歷史上的「八百壯士」,實際上只有420人卜搭閉左右。這個事情比較廣為人知,畢竟為了迷惑敵人,必要的虛張聲勢也必不可少。
這四百多名官兵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們在四行倉庫苦守了四天,中國軍隊得以從容撤退,並且完成了重新部署。
這支孤軍之所以能夠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固然與他們的浴血奮戰分不開,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與四行倉庫的位置有關。總之,結果是好的,這場戰役算是獲得了勝利。
電影《八佰》一直非常受期待,在導演管虎心中,《八佰》不只是一部電影,更是一次對歷史的回望。
對於《八佰》,導演管虎此前表示,影片有許多大牌演員,但劇組陣容沒有番位,只有番號:「《八佰》被視為代號,它應該不是一群人的故事,它應該和一個民族有關。」
5. 八佰是不是真實事件
《八佰》是真實事件,罩森是根據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壯士」抗擊日軍的故事改編而成的電影。而八百說的就是戰友悶指士的數量,但實際上這個數字只是為了迷惑敵人。
《八佰》是管虎導演的作品,對於這部作品,他很看重,他表示這是一段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的歷史,就算是賠錢,他好配都要全力拍出來。從這句也不難看出管虎的決心,而為了這部電影,管虎也是費盡心思,無論是劇本的打磨還是演員的選擇,他都想要精益求精。
《八佰》彰顯了戰士們的血性和剛毅。八百戰士也因為這一戰被刻入了歷史的長河中,有的人還沒有名字,但是他們就是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浴血奮戰,他們堅守著最後的防線,跟敵人死磕四天死夜,就算敵軍要將他們包圍,他們也毫不動搖,甚至做好了犧牲自己的准備。
而《八佰》所釋出的海報也是讓人感受到那種嚴肅的氣氛,特別是黑白色調的渲染,更是讓人體會到那場戰役最後多麼悲壯。如果不是他們堅守,或許敵人早就吞噬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
6. 八百故事背景
電影八佰的故事背景是1937年發生在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抗擊外敵浴血奮戰的故事。四行倉庫保衛戰是中日雙方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要會戰。
電影八佰的歷史背景
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就是歷史上的「八一三事變」。戰役進行到最後階段,10月26日晚,守衛大場防線的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第524團400餘人(報界宣傳稱「八百壯士」),在副團長謝晉元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個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電影《八佰》由管虎執導,是亞洲首部使用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7. 《八佰》電影講述的是什麼
電影《八佰》主要是取材於1937年的淞滬會戰,淞滬會戰總共歷時三個月,而這場戰役則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場戰役,主要是講述了88是262旅545團的團長謝晉元帶領了420名壯士你看了30萬日軍的反撲,戰役主要是以四行倉庫為據點,而這場小型戰役只是歷時了4天4夜,戰爭開始之初,謝晉元也是為了壯大聲勢,直接號稱有800人堅守倉庫,所以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八佰》。
其實近幾年來,國內的影片市場上相對來說並不算是特別的低迷,前前後後也是出了非常多的優秀國產影片,而這部作品在上映的時候也算是取得了國際票房冠軍。很多影迷其實希望未來國內的國產影片,拍攝的質量能夠越來越高,如果能夠多出幾部這樣的影片,那麼對於我們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
8. 八佰是什麼事件改編
電影《八佰》是根據1937年的淞滬會戰改編的。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
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9. 管虎新上映電影《八佰》的真實歷史事件是什麼
《八佰》改編自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八百壯士」誓死抵抗日軍的故事。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企圖在三個月之內佔領全中國,他們在「盧溝橋事變」之後,就將目標轉移到上海。
淞滬會戰就此爆發,只是在會戰中,中方節節潰敗,已無力再與日方斡旋便需要西撤以保存實力。留下來一個加強營掩護大部隊西撤,這個加強營便是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中浴血奮戰的「八百壯士」。
留守四行倉庫的官兵只有423人,但謝晉元團長為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800人,他們要正面對抗的卻是五千到三萬的日軍。數十倍的兵力懸殊,讓這一場戰斗變成有去無回的困獸之斗,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對決如同蚍蜉撼樹,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在「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感召下,造就了一個又一個視死如歸的場面。
影評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
《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但後來就記混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