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動畫片中的聲音設計
我們的眼睛和耳朵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如何產生比兩者之和更大的整體效果的?當我們進行影片的敘事時,聲音通過音樂、音響、語言和畫面的結合告訴我們在故事世界之內或之外發生了什麼事情。空間和時間是由視聽結合決定的,場景的連接與斷裂也是如此。我們通常需要聲音和畫清鋒遲面能夠同步,但為了敘事需要,聲音和畫面也可以不同步,真正的聲音設計師必須完全沉浸到故事、人物、情緒、環境和影片的類型裡面。在他們的努力下,觀眾會通過完整的、基者通常是更為下意識的方式,被引進一個可信的生活經歷當中。這種體驗是非常美妙的,尤其在動畫片中,不管受眾人群是多大年齡,好像一下子就能讓自己變小,這種體驗其樂無窮。當然,這裡面對聲音的設計和製作的要求更為嚴格。
動畫片中的聲音元素和電影一樣,包括語言、音響和音樂。但是與電影、電視在製作方法上卻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畫面的形成上,影視主要靠現場拍攝,而動畫則依靠手工及軟體繪制;在聲音的形成上,影視主要靠同期錄音,而動畫片的聲音則是完全依靠後期配音,沒有同期聲。下面我們就動畫片中的聲音作用作以介紹,以便聲音能得到更好的設計。
一、動畫片中聲音的表現作用
語言
1通過語言能夠顯示出發音者的性別和年齡,如男、女、老、幼;
2通過不同的語氣能夠表現出發聲者的情緒,如喜、怒、哀、樂;
3通過語言還可以表現出發聲者的狀態,如邊走邊唱、跑步說話;
4通過不同的語調可以反映出發聲者的性格特點,如有的人慢聲細語,有的人連珠炮一樣。
音響
1渲染氣氛:不同的音響效果可以製造出不同的氣氛,比如說有掌聲、歡呼聲、叫聲、笑聲,可以製造出熱鬧熱烈的氣氛;哭聲、炮聲、槍聲、跑步聲,可以製造戰爭的場面。
2延伸畫面感:用畫面外的聲音讓人「似乎看到」另一個空間的情形。比如通過雷聲、暴雨聲知道在打雷下雨。
3刻畫人物心理:通過誇張的聲音可以刻畫人物內心,例如心跳聲可以凸顯人物的緊張情緒。
4製造懸念:鈴聲、鍾聲等一些被賦予意義的聲音可以製造某種懸念。
音樂
1抒情:動畫片中抒情的最好形式就是音樂,抒情也是音樂的本性。所以動畫片會用到大量的音樂。最典型的例子要數久石讓的音樂了。他的音樂單純自然,表現力豐富,旋律優美舒展,與宮崎駿的.完美結合為我們帶來了完美的視聽享受。由他作曲的宮崎駿動畫片《天空之城》的音樂可謂經典中的經典,音樂高雅脫俗,極富浪漫氣息。
2加快或緩和動畫片的節奏:音樂可以加快影片的節奏,通過音樂蒙太奇可以很快地講述故事的進展,節省時間。有時候用舒緩的音樂也可以緩和影片的節奏。
3動畫片音樂的誇張性:例如《貓和老鼠》《鼴鼠的故事》裡面幾乎沒有人聲,主要靠音樂向觀眾講述故事,音樂和畫面的緊密結合達到了視聽的完美結合。
二、動畫片聲音的特點
誇張性
動畫片答李中不論語言、音響還是音樂都具有很強的誇張性。因為動畫本身就具有誇張、變形的特性。首先在音樂方面會運用一些比電影中更多的誇張手法來表現動畫內容。例如《貓和老鼠》中貓和老鼠的一次次鬥智斗勇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賴音樂來做表現。音響在影片中也要誇張很多,例如《鼴鼠的故事》中的《鼴鼠在城市》,鼴鼠和小刺蝟吃草莓、櫻桃時的音響以及汽車啟動的馬達聲都是運用真實存在的客觀音響進行了誇張變形。在為動畫片配音的時候人聲就更具有誇張性了,一般動畫片的配音音調較生活化的語言偏高,說話的語氣也要注意誇張的表現人物或動畫主角的特點,節奏一般比生活中要拉長。
幽默性
幽默、風趣、搞笑是一些動畫片作品的主要特點,這就要求一些動畫片的聲音藝術表現在這方面更加明顯。動畫片中的音樂的幽默性可以通過音樂的各種表現形式來實現。例如在音色上的選擇、節奏的變化、速度和演奏技巧的不同都會產生幽默的效果。很多的動畫片音樂的幽默性首先體現在符合描述對象的樂器的選擇,也就是用音色的表現力來突出動畫的幽默。例如我國著名的動畫片《三個和尚》,三個和尚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形象具有喜感。觀眾可能還沒有看到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時就會被他們的形象逗樂。作曲家金復載在三個角色出場的時候就根據他們的形象選擇了不同的樂器。首先是小和尚出場,金老師選擇了高音板胡來表現小和尚的藝術形象,因為大多數時候用高音樂器來表現孩童們的清純、簡單、透徹的性格,而高音板胡的音色明亮、高亢,與小和尚的年齡、性格相符。在接下來高個子和尚出場的時候,金老師換了另外一種拉弦樂器——墜胡。墜胡和板胡相比音域更寬、聲音更柔和,音量也比較大。用這樣一種音色上的對比來造成與小和尚的強烈反差,達到了幽默的效果。在音響使用上則常用一些特殊的聲音來表現幽默。例如會經常在搞笑的動畫片中用電子合成設備發出特殊的聲響來配合畫面的幽默滑稽。在語言上除了語調的把握,有時候還會用到方言來體現幽默色彩。 自由性
由於動畫片虛擬的特點,所以擁有創作空間的自由性。動畫時空可以任意穿梭、隨意馳騁。一會兒可以在幾千年以前,一會兒又可以穿越到幾千年以後,這種超時空特性決定了動畫聲音創意的自由性。動畫片的創作者可以自由想像一切真實與非真實存在的聲音,聲音設計也不會受到具體聲音的限制,完全可以藉助現代音頻製作設備進行各種處理以達到自己想要的聲音效果。
三、動畫片中的聲音設計流程和方法
閱讀劇本
設計師應該從完成的劇本中第一次「聽」到你的作品的聲音。②當第一遍讀劇本的時候,最好手裡拿著一根鉛筆,不要受到外界的任何影響,眼睛在字里行間「跳動」的時候,迅速做些標記。如果你能從頭至尾一口氣讀完,中間沒有任何間斷,並且讀劇本的速度和完成影片的速度盡量一致的話,你會收獲更多。
畫出聲音標記
在第一次讀劇本的時候,你要尋找那些讓你印象深刻的表示聲音的詞,同時要標記故事中聲音的發展和變化。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在影片中你應該聽到什麼聲音。例如:
1在畫面上明確表現出來的與人、物體以及動作相關的聲音。
2用來描述環境的隱藏聲音。
3場面描寫和對白當中提示場景中的情緒的關鍵詞。形容詞和副詞可以給場面描寫「添油加醋」。提示其他的工作人員應該營造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環境聲音氣氛的反差可以通過運動音調、銀色,並以對比作為切入點,可以很有效地形成這種反差。
給聲音分組
在你完全讀完一遍劇本並且能給那些讓你覺得比較重要的「聲音」作下不同的標記後,再快速地復讀一遍,把相應的關鍵詞都寫在紙上。按一定的邏輯關系對這些「聲音」分門別類進行分組,如動作、物體、情緒等。
畫出視覺圖
你可以畫一幅對建立聲音設計結構有幫助的圖。如果發現某些對故事很重要的重復元素和場面,在你畫的時間線上相應的地方對這些元素或場面畫一些圖形符號。在圖中我們可以把整部影片的情緒基調形象化。對影響到情緒的語言、效果聲、音樂的處理可以更加直觀。
與動畫導演溝通
在聲音設計的具體處理措施上要聽取導演的意見,因為導演很可能是惟一能夠全面把握影片人物和故事的人。為了創造出更適合影片的聲音你要給導演提供一些想法也可以從導演那兒得到影片聲音的很具體的構思。
找聲音素材,設計聲音的初稿
在和導演溝通以後就要收集影片中的聲音素材了。兩種方法,一種從現有的音效庫里找另一種方法就是錄音和擬音。在這個階段,找的聲音素材一定要多,例如關門聲,木門、鐵門等的聲音都要收集,這樣便於後期的選擇。
參與劇組的每一次討論
有的人認為做聲音只要動畫片出來把聲音「貼」進去就行,這種想法勢必會影響到影片的最終效果。因為你只有參與到劇組的討論中才能了解畫面對聲音的需要,每一次的畫面剪輯聲音都要做修改,尤其是音樂。畫面一幀的修改音樂就要隨著做改動千萬不能敷衍了事。
完成聲音的預混
在動畫片完成以後,要進行聲音的預混。檢查畫面和聲音是否同步,聲音之間是否平衡。
完成聲音終混
在一次次的不斷修改以後,完成聲音的終混。
動畫片的聲音設計與創作要體現出相應的個性風格,特別是對動畫角色人聲的設計更要體現鮮明的性格特點。配音演員可以針對動畫角色的性格特點來設計人聲。總之,體現個人的風格特點是最主要的。
聲音設計今後將朝著哪個方向發展?製作最好的、最能夠支撐影片聲音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聲音設計工作開始得有多早。因此,對於聲音的重視和對於聲音設計的重視將越來越重要。對於聲音設計更多的方法和技巧則來源於對生活的細致觀察。當畫面超出了我們的常生活經驗時,與之相關聯的聲音通常還是來自我們非常熟悉的地方:廚房、馬路、公園等。所以學會「觀察」身邊的聲音是收集聲音的最好方法。
② 動漫中的op和ed是代表動漫的片頭和片尾吧那插曲呢這種叫法是怎麼來的
插曲:OST
OP:
片頭曲(オープニングテーマ/ソン銷叢グ, Opening Theme/Song, 簡稱OP)是電視劇或塌清電視動畫劇初播放的樂曲、歌曲,(但日本動畫和電視劇常在前情提要前)。
ED=ending,,指動漫的虧衫櫻結尾歌
OST = Original Sound Track,原始聲音軌道(影視原聲大碟),也就是電影所有音軌中儲存背景音樂(或者歌曲)的軌道。
③ 電影音樂的概念
電影是音畫藝術,眼睛和耳朵兩個器官是在第一時間接收信息的。人們坐在電影院里看電影的一大原因,就是想聽聲音刺激。電影能從無聲發展到有聲,這也正是人們對動效和聲音的需求,期望能有除了攝影美術之外的表達形式。你看那些好萊塢大片,從開始到結束,大量的音樂充實著劇情的不斷發展,甚至於當電影出現某種色調時,音樂都能起到增強作用。」
其次,電影具備多種節奏功能,比如主觀節奏、客觀節奏、導演心理節奏和觀眾心理節奏等等。只有音樂這種形式和電影在節奏上是非常統一的,其它藝術形式就略差一些。音樂可以通過不同的音樂節奏和音樂語言,來表達這些節奏,迎合故事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場景。從某種程度上說,音樂對電影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王黎光曾對他的研究生們做過一個實驗,為他們放映《加勒比海盜》的同時,將國際聲道的聲音頻道全部關掉,結果不出20分鍾,有人就看不下去了。
為電影而創作的音樂,是電影綜合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演奏通過錄音技術與對白、音響效果合成一條聲帶,隨電影放映而被觀眾所感知。電影音樂是20世紀新出現的音樂體裁,有音樂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當代人的文化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電影音樂的主要特徵視聽統一的綜合性 電影基本上是一種視覺藝術,但聽覺要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輔助部分。電影音樂與對白、旁白、音響效果等其他聲音因素結合後,如與畫面配合得當,能使觀眾在接受視覺形象時,補充和深化對影片的藝術感受。電影音樂如脫離畫面單獨存在,則失去其視聽統一的綜合功能。但特別完整的片斷,仍可作為獨立的音樂作品予以演奏和欣賞。
電影音樂是在影片中體現影片藝術構思的音樂,是電影綜合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戲劇性和氣氛方面起著特殊作用。電影音樂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現代音樂體裁。
④ 以音樂為主的動畫片聲音創作模式的根源是什麼
《芝加螞轎哥音樂劇》。
以音樂殲脊為主的動畫片聲音創作模式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動畫片,如迪斯尼的《芝加哥音樂劇》(MakeMineMusic)(1946)和《音樂狂歡節》(MelodyTime)(1948)。
在這些動畫片中,音樂不僅僅是為了配氏物滲合畫面和敘事,而是成為了整個作品的核心和靈魂,通過音樂來表達主題和情感,甚至也會成為觀眾回憶該作品的重要元素。
⑤ 音樂在動畫中所起的作用
配合劇情產生情感效果
音樂進入動畫以後,成為動畫這個綜合藝術的一個有機部分,是一種新的音樂體裁。它在突出動畫的感情、加強動畫的戲劇性、渲染動畫的氣氛方面起著特殊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在溶入動畫以後,在它的表現形式上也發生了相應的較大的變化。具體表現在:
1動畫音樂的創作和構思必須根據動畫的創作要素,即題材、內容、風格樣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條件,使動畫音樂的聽覺形象和畫面的視覺形象完美融合,體現動畫的總體構思。
2
動畫音樂根據動畫劇情和畫面長度分段陳述間斷出現,曲式概念有了新的發展。
3動畫音樂改變了以前音樂必須是用"樂音"構成的傳統觀念,和動畫中的話語、音響等結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陳述的結構,並和"噪音"一起相結合,有時音樂與語言結合,有時音樂和音響效果結合,有時與兩者都結合去恰如其分地表現抒情性、戲劇性氣氛,成為一種新形式。
4另外,動畫音樂的演奏、演唱必須經過錄音等一系列製作工藝,最後通過放映動畫才能體現它的藝術功能和效果。同時,隨著錄音技術和器樂、配器技術和發展,已極大地豐富了音樂的音色和配器效果。
動畫音樂按照在動畫中出現的方式分為現實性音樂和功能性音樂。現實性音樂又叫客觀音樂,在動畫畫面上看到聲音來源:如畫面音樂會表演的器樂、聲樂節目;劇中人物的唱歌、拉琴、街頭演唱以及畫面中的收音機、錄音機播放音樂等。功能性音樂又稱主觀音樂,在銀幕上看不到聲音來源而有作曲家為電影創作的音樂,著中表現畫面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渲染環境創作的音樂,著中表現畫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渲染環境氣氛等。好的動畫音樂應當和影片畫面結合得天衣無縫,音樂本身也優秀,並能離開畫面作為一種新的音樂讓人欣賞。
動畫音樂和畫面的結合關系通常分為音畫同步和音畫對位兩種。音畫同步表現為音樂和畫面的情緒一致,節奏配合,視覺內容統一,並起到烘托、渲染畫面的作用。音畫對位則是讓音樂和畫面作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表現,使節奏、速度、情緒、和意境都表現不同,聲音和畫面相反相成,對立統一。
"對位"本是音樂術語,在這里來表現聲畫的結合目的在於更能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反映生活的復雜性、多面性,從而表達動畫豐富的內涵。
動畫音樂根據動畫需要,需要確定音樂的風格、主題音樂的性格特徵、音樂布局和高潮的設置、音樂和動畫中語言音響等聲音的有機結合和安排、每段音樂的起止、情緒氣氛以及畫面的關系。動畫作曲往往需要用大量音樂資料加以剪輯來改編成動畫音樂,這需要熟悉音樂資料、善用音樂資料。電影音樂作曲必須懂得樂隊、樂器和配器,在作曲的時候考慮用什麼樣的樂隊、用什麼類型音樂、如何配器,另外電影樂團的作曲和指揮對音樂的長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為突出,在和畫面配音時這方面的適應能力也特別強。在音樂進入電子化時代後,對各種新穎樂器和電聲樂隊也必須駕輕就熟,掌握它的音響特點和表現特徵。
動畫歌曲是電影音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分主題歌和插曲,對推動情節和揭示情感有著重要的作用,極富感染力。
⑥ 動畫音樂有哪些重要意義
任何一部動畫都缺少不了音樂。無論op、ed、BGM都是重要的部分。
在此我不想討論《草莓棉花糖》那種幾乎沒有背景音樂的動畫,也不想說《。hack//》那種音樂沖淡主體的作品, 我只想說說一般作品中的音樂。
注意!我說的音樂不是單純的音樂,而是在動畫作品中表現出來的,一旦動畫音樂脫離了動畫背景它就會失去一些意義,甚至給人完全不同的感覺。有些動漫閱歷的人可能會知道《on your mark》這部短片音樂電影。在它被宮崎峻改編成動畫之前,這首歌是一點名氣也沒有的,當這首歌被某公司看中欲作為宣傳歌時,拜託宮崎峻製作一部配合的動畫,這部當時讓無數日本人一次次買票去觀看六分鍾的神作才真正誕生,而這首歌也廣為流傳。這不是單單簡單的六分鍾的劇情或是單單的樂曲所能成就的,但二者在一起就有了如此的效果。前幾日,我下到了《keroro軍曹》的BGM,但是單獨聽起來簡直是噪音,令我很失望,和邊看動畫邊聽時的效果差太遠了。但細細一想本來,動漫音樂有時就是應該在看動畫是細細品味。
音樂對於動畫作品而言,就彷彿是表情對於人
我無法想像一部沒有音樂的動畫,正如我無法想像一個說話沒有表情的人。光有內容或者說劇情也是也許會表現的空洞無物,正如一個人面無表情的說出『我愛你』是一種多麼令人尷尬的情形。動漫中缺少了音樂就缺失了靈魂-------《forever love》在《X》的劇場版末奏響時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不止於對作品,甚至是對於人生都有了思索,這首歌曲在我看來撐起了整部動畫的場面,也成為無數人美好的記憶。《Always》在《通往天國的倒時計》中唱起時我作為一個柯南迷不但感慨作品的完結,也同時想起了此前的一幕幕,想到了新一與蘭的戀情,想到了自己的歸宿。有正如《白夜》的鋼琴版在作品中慢慢流過時,自己與大助的心情共鳴、、、、、、、音樂就是作品靈魂的精髓,它有時默默的鋪墊,有時又激昂的表達自己的感情。
作品的OP、ED我們可能沒好好看過,但是當一部我們用心去看的作品完結時,我們應該去品味一下,《心動的日子》完結後我連聽了數遍片頭,那時心中充滿了對作品的熱情與回憶。至於BGM,則更多應在原作中體味。《棋魂》中每次對決時響起的音樂至今記憶猶新,彷彿是不斷激勵人的旗幟;《犬夜叉》那恢宏的戰場音樂響起時,又彷彿人親臨戰場般感受到緊張與激動、、、、、
有些情感是用言語永遠表達不了的,只有音樂才能把他們傳達到心裡。面對告白之後的無聲,唯有音樂能在此表達心中的想法,當一個人靜靜站在山上遠眺時,只有音樂能傳達他的思念;當一個人因頹廢而躺倒時只有音樂才能表達他內心的斗爭。音樂在動漫中創造了無數的經典場景!
毋庸置疑,我們的動漫道路上也是伴隨著音樂的,從《聖鬥士》時的《天馬座的幻想》開始我們就有了對音樂的回憶。於是當《龍珠》熱播時《Drogan Ball》便成了流行歌,當《灌籃高手》播出時就出現了更加熱烈的學唱風潮。這些或許成為了經典的代名詞了,只要唱起來當時的感覺就會不斷的湧入心中,感動不已。音樂對動漫對我而言或許永遠都是最重要的吧!
⑦ 動畫片音樂的特點
嘛,如果針對幼兒的話...
1.要歡快
2.要朗朗上口,節奏強,讓他們很容易就能唱出來.
3.歌詞要好記,不可以有生僻字
以上
⑧ 動漫音樂的基本分類
(Opening Song):片頭曲。 (Ending Song):片尾曲。 (Interlude):插曲。 (Track):曲目、音軌。 (Character Song):角色歌 BGM(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樂,在動畫、游戲等媒體作品中,配合情節發展,作為背景襯托的音樂,通常無人聲。
OST(Original Sound Track):原聲音帶,即作品原聲大碟,一般收錄動畫、電影、游戲等的主題曲、主要插曲及配樂等。
CS(Character Song):角色歌,針對動漫、游戲中角色的形象以及個性創作的歌曲,通常由該角色的聲優以角色的身份演唱。* 在其他情況下 CS還有commercial song的意思,用於廣告的歌曲。
COLLECTION:選集或合集。有BEST COLLECTION(精選集)、THEMES COLLECTION(主題歌集)、SINGLE COLLECTION(單曲集)等。
IMAGE ALBUM:印象集。不同於OST,其中的曲子並非是對原劇中的音樂忠實的再現,而是通過與原作有些不同的方式將原曲演奏出來,以便相對獨立的構成曲目(更適合像音樂會演奏的場合)。給人的感覺是印象中的原曲。
IMAGE SONG:印象曲,基本同上,不過這個是單曲。
MIX/REMIX:一首曲子的混音版或一張混音專輯。和印象集又有點不同,混音版的樂曲在原曲的基礎上,將多個音軌和諧地混編到一起,加入不同種類的音樂元素及音效,給人的感覺可以和原聲大相徑庭。
ARRANGE:一首曲子的改編後版本。將一首原曲重新譜寫,以供其他樂器或歌手錶現,或是用另外一種風格來演繹。
INSTRUMENTAL:一般和CD主打歌共同收錄,常見於單曲CD,桐緩是主打歌的樂器版,有些是有聲版的伴奏,有些是重新製作而有別於有聲版的純音樂演奏版本。
LIVE:實況錄音盤,一般是現場演唱會的,可以感受到實際參加演唱會的效果。
VOCAL:有人聲的,非純音樂帶,一般指歌曲,有時也代指演唱歌手。
DRAMA:類似攜輪蔽於廣播劇,一群聲優來演出一個劇本,以語言、音樂和音效為表現手段,沒有視覺元素。一般作為動畫、漫畫或游戲的衍生產物。
THEME SONGS:主題歌,一般是系列裡最有名的歌曲。
BONUS TRACK:CD後特別附加的音軌。
SINGLE CD:單曲CD,歌曲或音樂發行的一種形式,通常包括一首主打歌和一、兩首副歌,有時也收錄主打歌和副歌的instrumental版本。一般是為了推銷已發行辯州或將要發行的專輯而出版。
C/W(Coupled with):副歌,單曲碟中除主打歌之外的曲目,通常不會被收錄進專輯。
CD number:CD編號,每張專輯都有獨立的編號。日本的CD編號通常稱為品番,結構是每家唱片公司代碼+數字,初回盤和通常盤的品番有區別需要注意。還有JAN編號,俗稱條形碼。每一個標識對應一張CD,互不相同,如果一張CD找不到對應的CD編號,則是非官方發布的CD。大部分的動畫、游戲音樂CD都有品番,而一般的同人專輯則不一定有。
⑨ 電影金曲和動漫音樂的關系
電影金曲和動漫音樂的關系有各種因素。一部好的電影金曲祥基仿和動漫音鋒鋒樂的問世是要有多種元素的有機結合加工製作而成的,其中要有良好的創意,也要有一個能吸引觀眾的好的劇本。
電影金曲和動漫音樂有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不錯的動漫設計,音樂謹纖的襯托,曲子的使用,電影鏡頭的剪接與結尾的編輯等多個步驟而最後完成的。
動漫音樂最早在影片中出現,剛開始的目的是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慢慢才逐漸運用音樂去配合著展現電影中的內容。影視音樂慢慢變成一種具有思想與戲劇性的藝術表達形式。
⑩ 動漫音樂發展史
中國最初的動漫音樂可以追溯到1926年,那時雖然未有動漫音樂的概念,只有給動畫配上的背景音樂。真正出現正式的動漫音樂是在1999年《寶蓮燈》出現的時候,而期間出現的音樂我認為只能算是兒童歌曲,並沒有體現到動漫音樂的特質。其實日本動漫並不比中國起步要早,甚至在很長的時間內中國動畫都領先於日本,但是如同中國的文明發展史一樣,國人對動漫的定位出現了保守的錯誤,定位於幼童的中國動漫經歷了一時輝煌之後便停滯不前了。
而在我們停滯不前的時候日本的動漫卻高速發展起來,伴隨著這種狀況,動漫音樂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如今的日本動漫音樂已經發展成一個專門的行業。1982年隨著《超時空要塞》的出現,動漫音樂更加得到了動畫製作人的重視,同時也發現動漫音樂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在發展視覺效果技術的同時,音樂製作這一方面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目前的狀況看來,日本流行音樂遠沒有動漫音樂的製作水準高,相反就是中國大力發展流行音樂卻忽視了動漫音樂的市場。
日本動漫音樂的大概現狀
在日本,一部動畫里的音樂包括:OP(opening,即片頭曲)、ED(ending ,即片尾曲)、IN(插曲)、 IM(image,印象曲)、TM(THEME SONGS,主題曲)、BGM(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樂)。圍繞這部動畫所發行的音樂專集分別有:OST(orignal sound track,原聲碟)、chara CD(角色CD)、Drama(廣播劇CD)、 single(單曲)。
一部動畫裡面有多少音樂要視製作所投入的資金而決定,擁有曲目的數量是相對而不是絕對,不像國內那樣永遠只有一首歌從開頭唱到結尾。拿最常見的OP和ED來說,一部動畫里到底能有多少OP和ED?這個問題基本上很難回答。1996年開始上演的《名偵探柯南》,每隔20集就會換一次OP和ED,目前已經上演了10年,加上10部劇場版的主題曲,自然能出一大堆不同版本的CD了。當然,《柯南》絕對是日本動漫史上的奇跡。日本的動漫比較像我們的網路小說,越多人看,出版商就越不讓作者停筆。1995年《不思議游戲》中,渡瀨悠宇本已經在13部單行本中已經終結了整個故事,但是由於熱度不減被逼繼續畫了後面的14到18的單行本。幾年後還得出其他番外。多虧了日本動漫有這個行規,《柯南》才得以創下了日本動漫史上播放最長動畫的記錄。因為《柯南》的主題曲數量之多,使得唱片公司每年都可以獲得大量利潤。唱片公司如果要力捧某個歌手,讓她/他唱《柯南》裡面的歌是最適合不過了。倉木麻衣、愛內里菜、Boyz、上戶彩等都是靠《柯南》給捧紅的。唱片公司只要巧立名目就可以賺到翻倍的錢,只要換湯不換葯,改個包裝,給唱片起個名字,如「珍藏版」,「限量版」等,就可以創造幾倍的經濟效益。
衡量一部動畫是否成功,看她的主題曲數量的多少就知道了。對於日本動漫來說,主題曲是對一部動畫最好的包裝。《柯南》目前為止擁有17首OP,25首ED,劇場版主題曲10首,絕對是動漫音樂數量最多的動畫了。
以上提到收視高的動漫通常會被製作單位決定加長,主題曲也是這個道理,要不要再在原來的基礎上添加主題曲,也與收視率有明顯的關系。有些動畫本不是大製作,沒想到播出後收視率出人意料的好,於是製作單位一般會重新製作出新的ED或者OP,2005年的《黑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本來只是25集的小製作,但是《黑貓》在6集以後跳上了收視第五的位置。而在中國內地,《黑貓》也躍上了貪婪大陸下載榜的第六名。這個時候製作部門馬上給黑貓換上了一個新OP的MV,然後配上一首全新的ED,所以在15回後,《黑貓》的包裝完全煥然一新了!但是從裡面反復出現的舊鏡頭還有音樂與MV間節奏的不配合,都表明這些都是匆忙完成的。反面的例子出現在2004年的連載《今天開始做魔王》。這部動畫是絕對省錢的作品,但是居然可以連載到70多集。於是《魔王》的製作委員會就在70以後多配上一首主題曲,可惜換了主題曲以後《魔王》收視銳減(當時《高達SEED DESTINY》開始播放),雖然還能勉強撐下去,但是製作單位自此以後沒有再製作更多的OP和ED。
而在中國內地,動漫音樂的分類就單一得多,並且無法像日本那樣取得如此巨大得經濟效益。首先可以看出的是國人對動漫的偏見和忽視,其次就是就是投入的不足,製作粗糙。製作者往往只隨便找哪家的孩子從第一集唱到結局,而且唱的都是同一首歌。直到美式動畫《寶蓮燈》的出現,國人才開始在音樂方面認真起來了。
《寶》的動漫音樂製作並不模仿日本,更多的像是美國式的。1994年,受到《獅子王》觸動,金國平回國之後開始籌劃動畫電影《寶蓮燈》。199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電影動畫《寶蓮燈》正式上畫,在片中製作者真正開始注意到動漫音樂的重要性,不像以前那樣隨便找了幾個小孩子說唱兩句就算。《寶蓮燈》受《獅子王》影響太大,幾乎整部動畫都是模仿作,連音樂的模式都一樣。邀請大牌明星主唱,上演前先發行主題曲唱片並大肆宣傳。《寶蓮燈》共有兩首主題曲,一首插曲,分別是李紋《想你的365天》,張信哲《愛就一個字》,劉歡《心中有天地》,並不是說這三首歌創作得特別好,但是就國內動漫史上說已經算是一個突破。在中國動漫的發展史上,她是第一部真正認真挑選過演唱者而不是找誰家的小孩說唱兩句就算的動畫,並且使用了兩首主題曲和一首優秀的插曲,這表明內地動畫製作終於擺脫了單一主題曲的模式。
然而《寶》的音樂只注意到了宣傳和包裝的作用,雖然已經算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是整部動畫看起來不勉有些華麗而空洞。主題曲無法讓人看到主題的深化而且背景音樂做得也很不專業。金國平很想讓這部動畫成為《獅子王》那樣的歌劇般的動畫,可是怎麼看這部動畫的音樂都把《寶》變成了京劇式的動畫。在動畫音樂製作方面國內總是由外行人執行的多,專業人才的缺乏也是動漫音樂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
專業人才+獨特風格=完美音樂
到目前為止,可以成為日本動漫音樂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電影動漫中當然就是宮崎駿系列,其中以《天空之城》和《風之谷》最為突出;另一部是代表TV版動畫的《羅得島戰記》。
宮崎駿最經典的兩部著作就數《天空之城》與《風之谷》。而這兩部作品的音樂均出自久石讓之手。華麗的管弦樂,極富張力的表現方法,水準之高足以使其成為動漫音樂界神一樣的存在。而他在《天空之城》和《風之谷》中的完美演出,也使這兩部作品成為了宮騎駿的經典之作。
久石讓的音樂風格偏向於似乎已成為大多數動漫音樂家音樂風格的傾向的newage,強調多種配樂手法與主旋律的結合。在他的代表作《carrying you》(《天空之城》)中,充分結合了管弦樂抒情性強,富於表現力與電子樂節奏性強,富於動感的特點,將管弦樂的張力展現到了極至,顯示了其把握音樂的深厚功力。而他為風之谷所配的曲,特別是那一首片尾曲——提琴中點綴著豎琴的音色,鋼琴疊出的大段的和弦,簡直就讓人百聽不厭。
不能不提的就是《羅得島戰記》。為什麼這里要拿這部作品來舉例分因為這部作品的音樂主要由兩位大師所完成,其中有我最喜歡的菅野洋子,其次就是動漫音樂界另一位才女新居昭乃。
和久石讓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菅野洋子似乎從來都是用管弦樂隊為其充滿濃重電子風格的音樂配背景樂的。說到菅野洋子,我想她為大多數人所熟知是從游戲《信長之野望》開始的。而我覺得最能代表她風格的就是《Raxephon》里的所有音樂,特別是《the garden of everything》。另外就是《天空之艾斯嘉科尼》里的《指輪》,《狼雨》里的音樂也完美得無可挑剔。這些動畫的音樂不但使演唱者坂本真綾成為動漫界最出色的歌手,在粉絲們心目中,菅野洋子與坂本真綾已經成為動漫史上最難得的黃金組合。洋子在《羅得島戰記》里創作了《奇跡之海》,此曲前頭那段印度式的詠唱,和「sora」中虛無縹緲的清唱都體現了菅野洋子魔幻多變的曲風,及其擅長電子樂和民族音樂的特點。她在《cowboy bebop》,《gundam turn a》等動畫配樂中的表現也都有口皆碑。
(《狼雨》已經被公認為動漫音樂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網上曾出現「溝口肇(另一位風格與洋子相似的動漫作曲家)和菅野洋子是夫婦,他們的女兒是新居昭乃」的字眼,但是作為日本動漫音樂界中又一個大師級的人物,被說成是菅野洋子的女兒未免太委屈新居昭乃了。
新居昭乃是一個典型的才女,除了作曲還常包辦其作品的作詞和演唱。相似地她和洋子的曲都總是帶上一種神秘色彩,但是洋子的是魔幻式的神秘,而她的曲風則是古樸式的神秘。她的曲風典雅,音樂節奏緩慢,舒展,古典味十足,與她詩一樣的歌詞和極有磁性的嗓音,常搭配出令人叫絕的音樂來。光她的那首膾炙人口的《炎と永遠》就已經迷倒了一大排樂迷,在《macross plus》中與菅野洋子合作的《voice》更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猶見其音樂功底之強。在她前段時間所出的CD《落下的白金》中,出現了大量新居昭乃以前從沒用過的表現手法和曲調,說明她現在的風格正處在一個轉變時期。
(永遠的《羅德島戰記》)
?
事實上,動漫音樂都是在為動漫服務,以動漫為中心的,所以這些大師級人馬要是沒有遇上好的劇本,恐怕未必能寫出如此經典的動漫音樂。華麗主義者久石讓要是沒有遇上《天空之城》而是遇上《名偵探柯南》,魔幻主義者菅野洋子和神秘主義者新居昭乃要是沒遇上《羅得島戰記》而是遇上了《櫻桃小丸子》,那麼今天他們仍然是名不見經傳的作曲家。作曲家的風格決定了他們只能為哪一類型的作品而寫曲。一部動畫它的音樂製作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是否適合為它配樂的作曲家而不是投入的資金。2004年的51集超級大製作《鋼之煉金術士》,裡面明星主唱的主題曲一堆,但是卻無法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僅僅只有一首《兄弟》是還算湊合的。《高達》系列的音樂雖然很多人冠上「經典」的字眼,但是成就始終都遠不及《羅得島戰記》一部中篇動畫,這就可以說經費和數量並非重點。
除了這些名家,日本還有很多優秀的動漫音樂作曲家及其代表作。是否國內就完全沒有這樣的人和作品呢?有的。但是不在內地,而在香港。
香港本土化,內地日本化
說到動漫音樂,一定要提到1997年徐克作品《小倩》。當國人正因為自己的動畫而妄自菲薄的時候,《小倩》誕生了!這部作品的出現標志著香港動畫終於擺脫了《老夫子》的陰影。根據電影《倩女幽魂》改篇的電影動畫《小倩》完全改變了原故事的恐怖陰森,而變成了一個荒誕搞笑的愛情故事。雖然說這部動畫以古代為體裁,但卻大膽地加入了流行音樂的元素,著名作曲家雷頌德還在裡面發揚他一貫的電子風格,創作了主題曲《親親桃花》,同時為黃沾所配音的角色燕赤霞創作了《天黑黑人神神》。混入電子音樂後的《小倩》更添加了一種現代氣息,同時也很好的配合了影片的鬆散的節奏和荒誕的情節。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動漫音樂此時取得了一個飛躍式的突破,那就是角色歌的出現。什麼是角色歌?就是每個重要的是代表某個角色的音樂。《小倩》的角色歌都是為每個角色度身定做的,例如姥姥的《姥姥之歌》,黑山老妖的《黑山老妖》等,要表現一個角色,除了台詞還有其他方法,《小倩》就是藉助角色歌把裡面的角色的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得人物形象豐滿,有血有肉。
1997年《不思議游戲》開創了日本動漫音樂中角色歌的先河,先前雖然隱隱約約出現過類似的動漫音樂,但是最開始被定義為「角色歌」的就是由《不思議游戲》開始。同樣是1997年的作品,《小倩》策劃並製作了四年的傑作,而《不思議游戲》是1996年開始漫畫連載,97年開始動畫化的,所以徐克在注意到角色歌的時間絕對不比日本要晚,可以說是國人動漫史上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
繼《小倩》後,2001年的《麥兜故事》里更加註重角色歌的作用。對於《小倩》來說,《麥兜故事》里的角色歌又上了一個台階。本土化語言與古典音樂就成為了香港特色的動漫音樂。在動畫里,麥兜的角色歌《麥兜與雞》就是採用了舒伯特的曲調,填上粵語俚語作為歌詞。除了角色歌,裡面所有音樂都是粵語版的古典音樂,換上了明快的節奏,填上了反映市民平時生活的粵語歌詞,使人更感到親切,並能與本土觀眾產生共鳴。當內地動漫拚命日化的時候,香港卻因為「本土」化動漫音樂而獲得了成功。
把目光收回內地,動漫的音樂日化現象越發嚴重,逐漸喪失本土氣息。同樣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52集的國產卡通片《我為歌狂》則標志著TV動漫已經開始走日本路線。北京提威廣告的徐乙元介紹,2002年底《我為歌狂》作為中國第一部校園音樂題材的卡通片,從華東風靡全國。原聲唱片僅在華東地區便售出50萬張,成為了市場的大熱。用動漫來賣唱片,這不難找到《高達SEED》和《名偵探柯南》的影子。而到了2003年《隋唐英雄傳》,則已經完全是日化的作品,雖然畫工還差很遠,但是音樂已經模仿了八成。《隋唐英雄傳》把流行音樂完美融入到精彩的動畫節目中,該片音樂製作方滾石國際唱片公司幾乎動用了旗下所有當紅歌手一齊上陣。
這種製作動漫音樂的手法,和日本模式只有一線之差:日本用專門的動漫音樂人才;國內用流行音樂的明星。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日本動漫的追捧越加狂熱,內地的動漫音樂勢必繼續日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