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速求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音樂所起的藝術功能
奠定了這部喜劇的主題,使得這部電影整個基調都提升了很多歡快的成分。
❷ 《三傻大鬧寶萊塢》影評500字
在老師課堂上,觀看了這部印度大學教育喜劇片,看完之後思緒萬千,竟然久久未能入
睡,仍然沉浸在影片動人的情節中,被影片里三個年輕人真摯而熱烈的友情感動著!
這是
我第一次對電影做一個發自內心的觀後感,內心被深深地打動了。看著俗不可耐的電影名
字——《三傻大鬧寶萊塢》,原本對它沒有抱很大的期望,
寶萊塢的電影通常是音樂片。幾乎所有影片中都至少有一段唱歌跳舞的場面。
要說的
印度電影叫
《三傻大鬧寶萊塢》
,
這部電影毫不意外的擁有唱歌跳舞的場面。
「七分共鳴、
三分感動、一分搞笑」的電影竟然不能用「十分制」來打分了。以嬉鬧的行為抵抗印度的
填鴨式的教育,不禁有了幾分現在我們讀書的無思考的獲得學位,很有啟發性。主人公的
口頭禪「一切順利」鼓舞了朋友,不是因為這句話可以解決困難,而是因為記住這句話並
不斷的告訴
自己要有勇氣面對一切。
蘭徹、法涵、
蘭俱,三個男孩是印度一所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他們從眾多的考生中
脫穎而出考上了這所著名的工科院校,每個人身上都承載了家庭太多的希望。蘭徹是花匠
的兒子,從小聰明好學,善良調皮,他代替小主人來這里上大學,任務是四年以後為主人
拿回一張光宗耀祖的文憑,但是對於傳統的以分數論等級、以分數定前途的教育提出了不
滿和抵制,引來了眾多教師的斥責和刁難。法涵是貧困人家的孩子,他來這里上學的目的
就是有錢讓爸爸治病、讓媽媽過上好日子、讓姐姐可以有出嫁的嫁妝,由於壓力太重,他
膽小而謹慎,學習成績一直墊底。而蘭俱
喜
歡野外動物攝影,由於懼怕父親的權威,選
擇了不喜歡的工程專業,學習成績更是倒數。三個年輕人,各有自己的生活,各有自己的
無奈,因有緣相逢在一所大學的屋檐下,共同分擔著彼此的憂慮和不幸,以各種方式排解
著內心的壓力和處境,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劇中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蘭徹的一句話:「學習就是為了應用」。法函的:「鹽水具
有極強的導電性,初二物理知識,我們都學過,只有他會應用。」 說出了教育和學習的本
質,如果不是為了應用,學習還有什麼意義?而目前我們的教育又走到了哪裡呢?中國的
應試教育,成了孩子論資排輩的依據。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就會決定孩
子的一生。害苦了多少孩子啊!
「知道我為什麼第一名嗎?因為我熱愛機械,工程學就是我的興趣所在,知道你的興趣
嗎?這就是你的興趣„„跟工程學說拜拜,跟攝影業結婚,發揮你的才能,想想邁克爾傑
克遜的爸爸硬逼他成為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後果多可怕?」
「爸,我做一名攝影家又會怎樣呢?掙得少一點,房子小一點,車子小一點,但我會
很快樂,會真正幸福。」
「學習是興趣,工作是娛樂」
有多少孩子能夠享受到這些呢?我們的家長和老師,
不是把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
上,就是把自己的名譽和地位與孩子的前途連在一起,害了多少孩子啊!
「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一切順利」 」
「今天我不請求上帝給我這份工作,只為這生命而感激」
「有位智者說
...
學習是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樂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
間追上你„„」
讓我們善待自己,善待孩子們,為了他們的健康、自信、快樂而努力!
也被現在的中國教育所惱怒,記得以前看過的一則新聞,報道中國的孩子創造力低至歷史
最低,這就是這些年應試教育造成的後果,學生正在成為考試機器,而不是按照自己的興
趣去學習。
片子中讓我體會到什麼叫喜極而
泣,沒有半點壓抑感卻讓人看後懂得去體會和回味人生哲
理,不僅僅是教育的思考,還有父母、朋友、甚至成功。我們不是為了成功而競爭嗎?我
們追求高分、追求名次,學完後連最基本的動手操作都不會,試問如何學以致用,影片中
在搶救莫娜生小寶寶而快速的動手自製所要用的工具。主人公蘭徹為了朋友的滑稽事情讓
我們在樂中思考什麼是朋友?最後的結局自己去看看就明白: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
意間追上你。
劇情開始就是覺得搞笑
可是越來越覺得這原來是一部這么與我心靈接近的片子。這篇片子
定位是喜劇,好像不太准確,個人覺得定位喜劇有點淡化其中的深刻意義,劇情片更像。
作為在中國教育體系下成長的我們80後,是會對此片產生強烈共鳴的。電影中的經典台
詞—
All is well
,這句話總展現於整個故事中,包括最後喚醒那個剛出生的嬰兒,有點
虛構,
但展現著一種心態,
不過生活中不管發生什麼能淡定的拍著胸口說聲
All is well
,
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境界。不能「做自己」,總能說聲「All
is
well」也是好的!
《三傻大鬧寶萊塢》很怪的片名,近三個小時的片長,有喜有淚,這部電影的經典之處個
人認為在於融入了生活,升華到了人性,總能把那些觸動人心的東西演繹的淋漓盡致。電
影的很多情節也許涉及了印度的現實的社會問題,但似乎和我國的國情差不了多少,所以
也別總是信口「阿三」。社會很浮躁,我們更是浮躁,總想特立獨行,但現實的生活使我
們不可能那樣去做,很多時候只能沿著那特定的軌道或被牽著鼻子走,展現在我們自己的
身上就是親朋的期許,生存的必須,努力的艱難。這部影片中講述的」做自己「也許才是
人生終極的成功,故事中融入了親情,愛情,友情,雖然很曲折,但最終都近乎完美的實
現,然而電影終究是理想主義的美夢,若在現實中演繹,除了成功,更多的是荒謬!
(你可以刪掉一些。望採納,謝謝!)
❸ 三傻大鬧寶萊塢屬於哪種音畫配置方式
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聲音特徵
影片《三傻大鬧寶萊塢》剛開頭不久,法漢坐在紅色的蘭博基尼車里,頭朝外,好像在期待和思考什麼,緊接著法漢的一小段主觀旁白就將觀眾從影片的現實帶到了回憶當中。一方面,他的主觀旁白不僅簡單地講述了一些與他相關聯的事情如自己的朋友蘭徹,自己的出生以及學工程的原因,而且連接起了兩個不同時空的轉換。另一方面,因為主觀旁白與畫面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基本上每一句話都用了相應的畫面來進一步解釋,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使這種表現和轉換會顯的比較順暢,並且增添了影片的藝術感。隨著塵畝純影片的發展,片中人物的性格特徵也非常明顯展現在觀眾面前,並且暗含了一定的社會意義。當法漢、拉朱和蘭徹在鏡子面前刮鬍子時,那段對白就深刻的表現了在面對校長施加壓力的情況下,他們各自的態度,也進一步向觀眾揭示他們因為來自不同的生活環境和不同的家庭背景,所以有著不同的想法。從他們三個人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拉朱是一個真誠,但背負沉重精耐茄神壓力的.人,法漢是一個忠厚老實的人,而蘭徹卻是一個幽默,有智慧,不因循守舊的人。這幾種性格與影片的主題息息相關,同時也是挖掘這種積極樂觀,追求卓越與自由的主題的基礎。
音樂不僅是「心靈的直接現實」,而且也是提升電影感染力時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變幻莫測的音樂有時候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影片《三傻大鬧寶萊塢》中就積極地運用了這點。片子中有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場景音樂,其中最為典型的當拉朱和法漢、查圖爾會面之前,沿途就響起了幽默詼諧的場景音樂,它不但淋漓盡致的表現了他們當時急切和興奮地心情而且也告訴觀眾時間對他們很緊迫。除此之外,作為印度的經典影片,一般必不可少的是奇幻瑰麗的歌舞場面,而與此相對的就是一些動人心魄的插曲。因為這些插曲的風格各不相同,配合特定的場景後,所以帶給觀眾寓意也就截然不同了。當琵亞和蘭徹產生了淡淡的愛情時,一段濃情且節奏歡快的插曲開始響起了,如果觀眾仔細聆聽其中的插曲就不難發現這其實就是他們當時內心情感表達,兩個人不需要說話,觀眾就直接可以從音樂和詞中領悟到導演所要傳達的意思。另外,當拉朱跳樓後生命垂危時,這時候也響起一段插曲,而這段插曲恰好的表現了拉朱的朋友和親人對他的擔心,也許在這種情況下用這段插曲更能傳達他們的感情,更能渲染畫面的氣氛,同時也更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其實影片片頭,兩兄弟開車去找蘭徹的主題歌《他像風一樣》也是別具一格的。伴著主題歌的優美旋律我們可以發現它與影片的主題相輔相成,基本上概括了全篇的基調和內容。從表面上看它是為了頌揚蘭徹勇敢地追求卓越和自由的心態,但實質上卻主觀的反映了印度現代填鴨式的教育給學生帶來的精神壓力。
在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靜和無聲手法適度的運用,在不經意間也增添了影片的戲劇化效果。如片中喬伊由於精神壓力上吊自殺了,蘭徹、法漢和拉朱飛快的沖向喬伊房間的那一幕,就運用了「靜」這一元派咐素,當時畫面中只有主人公們發出的喘氣聲,上樓梯時的腳步聲以及迅速推開門的碰撞聲,這一切都顯的很靜,其實它更深層次的象徵了喬伊的死亡,用沉默來表現了他們當時的情感世界裡對喬伊死亡的悲傷和對學校教育制度的憤怒,同時也發揮出了巨大的戲劇作用。但是,當拉朱在醫院暈迷不醒的時候,蘭徹拚命地鼓勵他,希望他能及時的醒過來,畫面中並沒有傳出一點聲音只有人物的動作和歌曲,完全是聲畫分離的場景,也許導演是想用歌詞來代替他們的話語。總之,這種無聲的畫面與歌曲靈活的結合在一起,更能打動觀眾的心。而且這種無聲手法的運用與另一部電影《婚紗》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盡管當時畫面中只能看到女孩在哭,但除了音樂卻聽不到女孩哭的聲音。因為這樣更能夠渲染氣氛,更能夠讓人感動。
《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不管是在手法方面還是聲音方面,都能夠讓觀眾耳目一新。它也用獨特的手法使聲音達到了一種變幻莫測的效果。因為從影片中一段簡單的主觀旁白,再到幾場優美的歌曲,最後到一些靜和無聲的手法使用,都能夠使觀眾真真實實的感受到靈活的運用聲音藝術的強大魅力。
❹ 《三傻大鬧寶萊塢》究竟好在哪裡
近些年時間的印度影視作品產業發展十分迅速,在很多類型影視作品方向都有著很好的優異成績和作品,也正是這樣子的原因讓國內的很多電影人和製片人漸漸關注起印度電影產業的相關發展趨勢和前進動態,同時也引進了眾多優質的印度影視作品進軍國內影視界之中上映播出。
《行帆調音師》、《摔跤吧!爸爸》、《一個女兒的復仇》等作品的成功上映播出也讓大家對於印度影視作品有了很大的態度轉變,而引起大家最初關注的還要屬《三傻大鬧寶萊塢》,也正是從這一部影視作品開始,印度的相關影視作品產業得到了國內影視界的關注和認可。
《三傻大鬧寶萊塢》從進軍國內娛樂圈和影視界市場之後就一直保持著很高的熱度,它的整體作品效果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狀態。
1、《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製作手法
《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製作手法是以插敘的形式存在的,它不僅僅顛覆了之前印度影視產業發展的相關趨勢,同時在製作手法上更是進行了創新,這樣子的手法也給了這整一部影視作品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
《三傻大鬧寶萊塢》在印度地區其實沒有受到多大的歡迎和關注,但是他卻在國內影視界之中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肯定,而這一部影視作品又有誰沒看過呢?
❺ 三傻大鬧寶萊塢藝術特色是什麼
幽默風趣,令人深思
❻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當時的我,經歷了一波三折,剛剛安穩下來。大三時決定跨專業考研,選擇了我最愛的現當代文學。憑借著一腔孤勇,就那麼義無反顧地替自己決定了未來的人生走向。考研初試順利通過,卻又毅然決然地放棄面試,踏上了應聘語文教師的漫漫征途。
曾有不少朋友很羨慕我,人生似乎沒有走一步彎路。雖然沒有去讀研究生,但備考的大半年時光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我的文學素養,為後來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奠定了最初的根基;當需要在研究生復試與教師應聘考試做出選擇時,我又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算得上十分順利地就進入體制,端上了許多人羨慕的「鐵飯碗」。
或許正如《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蘭徹一樣,從一開始,我就清晰地知道未來的路在何方。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能夠清醒地覺察自我,明確人生的方向,或許就是我從教十年來始終保持高度工作熱情的秘訣。
第二次觀看,則是在這個五一假期。從教第十年,更多的是從教育者的角度去思考這部電影的教育啟示。
帕克.帕爾默在《教學勇氣》一書中強調,學校的教育就是要指引學生走在心眼明亮地做人做事的人生大道上。可是,影片中號稱全國第一學府的皇家工程學院,卻是貫徹填鴨式教育,哪怕最優秀的學生,也活得完全失去了自我。
看完《三傻大鬧寶萊塢》,覺得是一部很有深度的電影。電影講述了在印度當時崇尚男人做工程師、女人當醫生背景下,法罕、萊吉因為父母的原因不得不去印度帝國工業學院學習工程師知識,而蘭徹用非同常人的行為對抗著這所學校或者說這個社會存在的弊端;電影開始由蘭徹對正在訓話的院長說院長,如果鋼筆在太空沒用,為什麼不用鋼筆,他們可以剩下數百萬,院長回復以後作答,我個人認為這是這部電影對學院教育或者說整個印度社會的教育弊端描述的開始,直至最後院長回答了這個問題,讓我感受到院長在變化、學院也正在變化,至少院長他不再是從前那樣高高在上,而是恍然大悟認真對待自己的不對的地方。從這兩個片段可以讓人明白至少創新不是在知識工廠出來的,而是需要鼓勵學生去打破常規、敢於質疑的這種精神。
整部電影里,音樂讓人有時感到很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內心好像被上帝的手輕輕得撫摸了一下;電影也有經典的句子,例如:追逐卓越,成功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名言)、法罕對蘭徹評價時說的一句話鹽水具有極強的導電性,初二物理知識,我們都學過,只有他會應用。等等。
這部電影讓我最大的感受是:看完一遍,你會想學習;看完兩遍,你會思考你的理想意義是什麼;看完三遍,你會為卓越,而不斷充實自己。
相信自我,沒有問題!
寒假時光,好好珍惜。這天我與姐姐們一齊觀看了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傾心領略了主人公蘭徹的聰明、機智、善良、自信,也領略了他的夥伴欒丘和拉杜可愛與傻笨……
他們三個在大學工程部內同一個宿舍,是同樣的可愛,同樣傻乎乎的幽默。但是他們的愛好卻不一樣,一個喜愛工程學,一個喜愛攝影,另一個,則只為得到一筆工資,養家糊口。而蘭徹,就是那個學習成績好,懂得活學活用,相信自我,快樂、陽光的男士。
蘭徹的口頭禪就是「Alliswell!」——「一切都會好的!」。就憑這句話,救過一個婦女,接生過一個小孩呢!
影片中他的教導主任「病毒」對他產生了強烈的反感,最後最後忍無可忍,要求他立刻離開。就在他即將頂著傾盆大雨離開學校時,「病毒」的大女兒忽然就要生了,可他們因為大雨怎樣也到達不了醫院,只好先在學校休息室的乒乓球台上來個臨時「接生」。
「加油!加油!用力!用力!」學生們喊得一聲比一聲高,可大女兒卻因為筋疲力盡而累昏了。這時蘭徹想起了「助力器」能夠幫忙孕婦用力生產,於是他就用吸……最後,經歷了種種困難後,一個嬰兒出生了……
相信自我,一切都會好的!
是啊,的確就應相信自我!回想五年前,我學游泳時,第一次讓姐姐陪著練習水中憋氣。起初,我怎樣也不敢,總認為水進入鼻子內是一種十分可怕的事情,鬧不好會要了我的命。之後,在姐姐的鼓勵下勇敢地嘗試後,我竟然成功了。當時姐姐告訴我,一個人要自信才能成功……
All is well,一切都會好的。在害怕時,恐懼時,絕望時,大聲喊吧:「相信自我,我沒問題,一切都會好的,都會好的!」
這部影片想傳達給我們的正能量有很多,或是風雨同舟的友情,或是追尋內心真實世界的態度,或是敢於向權威發出挑戰……這一切都是源於蘭徹的與眾不同,這是令我感觸最大也是最具指導意義的一點。蘭徹與其他同學相比,顯得是那樣的格格不入。在學校,他質疑當時的教育方法和體制,他享受真正學習知識本身的樂趣…在生活中,他總是成為朋友落水時那位無私奉獻的施救者,他勸說校長的女兒應該如何找到真正的愛情……
而電影在後面終於又回到二傻、「消音器」、Pia尋找Rancho之旅,剛開始的尋找是漫無目的的尋找,但是現在知道了目的,心情由原先的失望到現在的激動,以及迫不及待地想要見這個五年間一點沒有消息的大傻。到了那所學校,那個只有Rancho可以辦出來的學校,大家還記得宿舍管理員「毫米」嗎?
他也改變了,跟隨Rancho一起辦這所學校。電影最後揭示了Rancho就是「消音器」嘴裡說得擁有400項專利的科學家Phunsukh Wang。這也驗證了電影一直告訴人們的「追求優秀,成功將會追隨你。」
後記:因為這部電影所描述的知識點眾多,所以我才願意花費好幾天的時間來寫出這篇觀後感,並極力推薦這部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人活著的最好的意義是不斷地學習智慧和修正行為而讓自己和別人都生活的更美好,進而獲得真正長久的快樂。阿米爾汗知道人活著的最好的意義,所以才拍出了這部優秀的電影,助我成長,使我進步。
這是我第一次對電影做一個發自內心的觀後感,內心被深深地打動了。看著俗不可耐的電影名字——《三傻大鬧寶萊塢》,原本對它沒有抱很大的期望,只是吸引我是它的影評高達9。9分,從眾和好奇的心理促使我來一窺究竟。
寶萊塢的電影通常是音樂片。幾乎所有影片中都至少有一段唱歌跳舞的場面。要說的印度電影叫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毫不意外的擁有唱歌跳舞的場面。「七分共鳴、三分感動、一分搞笑」的電影竟然不能用「十分制」來打分了。以嬉鬧的行為抵抗印度的填鴨式的教育,不禁有了幾分此刻我們讀書的無思考的獲得學位,很有啟發性。主人公的口頭禪「一切順利」鼓舞了朋友,不是因為這句話能夠解決困難,而是因為記住這句話並不斷的告訴自我要有勇氣應對一切。
影片中的哲理與友誼只有自我才能悟出,片子中讓我體會到什麼叫喜極而泣,沒有半點壓抑感卻讓人看後懂得去體會和回味人生哲理,不僅僅僅是教育的思考,還有父母、朋友、甚至成功。我們不是為了成功而競爭嗎?我們追求高分、追求名次,學完後連最基本的動手操作都不會,試問如何學以致用,影片中在搶救莫娜生小寶寶而快速的動手自製所要用的工具。主人公蘭徹為了朋友的滑稽事情讓我們在樂中思考什麼是朋友?最後的結局自我去看看就明白: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劇情開始就是覺得搞笑但是越來越覺得這原先是一部這么與我心靈接近的片子。這篇片子定位是喜劇,好像不太准確,個人覺得定位喜劇有點淡化其中的深刻好處,劇情片更像作為在中國教育體系下成長的我們80後,是會對此片產生強烈共鳴的。特此推薦。
影片中的拉加,他把改變家庭貧窮的'命運像是賭注一樣全押在學習上,過度的緊張成為了他內心強大的壓力,使得他沒有辦法真正展開自己的生命智慧。也沒有辦法真正學進他要學的東西,他的焦點全部聚在了壓力上,反而忽略了「安住在當下」的學習。
拉加這個人物角色,在現代人中占的比例其實是最大的,很多人都是以要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而去學習,實際上這樣的學習結局只能走向平庸。
蘭徹也是出身卑微,但是他的整個生命過程卻有著不同的精彩,這與拉加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所以,當內在對生命本身意義的領悟有所欠缺,無法通透的領悟時,所帶來的不同程度的障礙,會讓我們在學習中產生困惑,迷惘,設定錯誤的學習目標。
真正的學習,是借學習而領悟生命智慧的,因為每一個知識背後都有它的智慧。
所以學習本身如果不以開啟智慧為目標,只是為了滿足生活生存的需要的話,那這種學習往往帶來的是痛苦,是糾結,甚至帶來的是災難。
再來看男主蘭徹,和法罕不同,他從小就酷愛機械,到皇家工程學院學習工程學,他是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因為熱愛而做出的選擇,使蘭徹可以突破命運的種種障礙,不僅成為學校第一名,而且還獲得了被校長認為是象徵榮耀的太空筆。
「熱愛」,使蘭徹生發出內在的智慧,並引領他走出了與眾不同的人生道路。
一個人,可以通過「熱愛」進入自己的內在,找到自己生命中能夠共振的人事物,這個時候,他就是在不斷的驗證內在的具足圓滿。
告訴自己,一切都好。
現在再也看不見放學後趴在地上打彈珠的孩子們,看不見孩子們跳房子……因為現在家長都要求孩子們,好好學習,考一個高分,完全不考慮孩子們的壓力。今天看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就體現了學生的巨大壓力。
影片中有三個兄弟,一個叫法爾漢,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但他的父親想讓他成為一名工程師,他只能順從;還有一個叫拉朱,他們家庭非常貧困,但是他們家中唯一的希望,她總是擔心,明天以至於他總是無法過好當下;最後一個是藍澈,他熱愛學習,但他不像別人一樣,他學習只求學會,而不是像機器人一樣,只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真正能做到像蘭徹一樣的人,又有幾個呢?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社會競爭力越來越強,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父母們卻不知,孩子們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大。
如今的各所大學,通通都只看分數。一些學校和老師為了提高升學率,不斷向學生施加壓力,因為這些老師和家長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學生有了壓力就有了前進的動力。但是學生也只是個孩子,讓他們去承受,連大人都不一定承受的了的壓力,他們沒有辦法,只能選擇輕生,這就造成了我們身邊一幅幅悲慘的畫面。
雖然我們身邊並沒有太多這樣的事例,可如果我們只向影片中的「消音器」一樣,對於新知識只會死記硬背,那麼學習效率就不畏那麼學習效率就不會高。可如果像拉朱一樣,我們也不可能成功,有時只擔心遠方,卻忘了避開腳底下的坑,也不會成功。只有像蘭徹一樣,真心熱愛學習,用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不能因為一點點事就放棄,我們應該記住蘭徹的話:「你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影片中查圖爾把學習作為獲得生存空間的方法,那他必然是在一種競爭機制里邊。因為我們人類給自己所建構的生存空間,是以人類的知識作為基礎的,在這種建構的復雜的生存空間里邊,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等等,和對相對固化的事物的追逐,成為了一般人內在生命巨大的障礙,所以他們很少能夠擁有真正的創造性。
而蘭徹最大的不一樣,是他內在的自由度,他非常的能夠駕馭自己的這種內在能量和外部時空之間的關系,所以他經常能夠別出心裁,或者能夠超越現有的一些局限或外部規則的局限。
我們都知道,在籃球場上從來不犯規的球員絕對不是好球員,但是,這個在犯規和失誤之中,他的起心動念變得非常的重要,所以蘭徹,在他對所有的事物的起心動念中,他都是一個相對正向的起心動念,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他違反了規矩,最終的結果,也都是有意義的,如果他的起心動念是低層次的,維度很低,那它受到的懲罰也將是嚴峻。
查圖爾之所以想成為一個所謂的戰勝者,是他把自己當成一個競爭者,他就會緊張,會有沖突。如果像蘭徹一樣把自己當成一個創造者,一個不斷體驗更高境界生命狀態的,或者突破現有局限的一個角色的話,那麼他根本不是在戰斗,他真正超越的是自己認知局限,超越自己投影出來這個世界設定的這種局限。
而這世界所有設定的局限全部取決於自己內在,就像他隨時可以挑戰自己,他在向女友求愛的這件事情上,他說干就干,當朋友提醒他這一點的時候,他馬上進行自我突破。
電影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調劑品」,經典電影也是層出不窮,如果你問我最喜歡的電影,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是印度電影《3 idiots》,中文譯名《三傻大鬧寶萊塢》,沒有之一。作為兒童節電影專題系列,這個電影也給教育和人生提出了很多思考。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改編而成的印度寶萊塢電影,影片採用插敘的手法,講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與蘭徹間的大學故事。
這部影片集合了青春、校園、幽默、親情、友情、愛情等諸多因素,並以詼諧諷刺的手法讓觀眾在歡笑淚水,懸疑推理中反思各種社會和人性問題,如果非要給這部電影下個定義,那就是:披著搞笑外衣的雞湯勵志歌舞大片。
熟悉印度電影的朋友都知道,印度電影最少不了的就是隨時隨地可能冒出來的精彩華麗的歌舞,雖然這些歌舞質量也許並不差,但總是游離在劇情之外,而且觀眾被套路久了,自然就有了審美疲勞。
《三傻大鬧寶萊塢》中自然也少不了歌舞這個獨特的印度電影因素,但影片中的幾段歌舞都能配合劇情,拿捏的恰到好處,節奏歡快,浪漫至極。而且影片為了迎合市場,拍攝時多採用運動鏡頭,對民族音樂和舞蹈進行了較為大膽的改編和設計,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看過幾次《三傻大鬧寶萊塢》了,每次總被發生在主角身上的趣事所逗樂,同時也被他們對於自己夢想的執著所打動。法罕是三人幫之一,迫於家裡人的壓力而上工程學校,但是他的夢想一直是成為一名攝影師。
在蘭徹的鼓勵下,他終於向自己的父母坦白了他的心聲,他發自肺腑的言說說服了一直期望他成為工程師的父親,從不能接受到坦然支持,法罕其實是幸運的。他的幸運在於他有機會從事自己熱愛的職業,而在步入職場的成年人中,又有多少是選擇了自己所熱愛的職業的呢?金錢、家庭往往是人們選擇職業時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障礙;不能絕對的說考慮薪資和他人的期望是不正確的,但是對於追逐自己的夢想, 是不是應該更純粹一些呢?
劇中的院長,總是教育學生們:生活是場比賽,當不了第一名就只能被人踐踏。這樣的教育方式培養下,像蘭徹那樣有創新思想的人總是受到抑制。影片多次描述院長邊由專人刮鬍子、邊聽歌劇午睡的一幕,配合著兩個學生的自殺,而他卻無動於衷,這是多麼的諷刺。這反映了一種
分數決定一切,創新受到各種思想和體制限制的制度。難道僅僅一張成績單便代表了一切?切勿一葉障目,如此行為不僅造成人才短缺,更是間接成為了此國家並不發達的根源。我們要突破自我,做自己想做的,走自己想走的路。盡力了,努力了自己心知肚明,失敗了也無所謂。看著蘭徹對體制的反抗,對老師的大聲質問,不禁理解了何謂自由。讓那些固步自封,只會說老生常談的話的人閉上嘴巴,以傲視給予回擊。
這是一所高壓鍋似的「帝國工程學院」。每年從四萬考生中錄取二百名優秀學生,二百里挑一啊。它的教育理念是:生命就是賽跑,不快跑,就會被踩過去。很多人,剛一出生,就被家長蓋上命運之戳。然後,就按照家長意願,開啟自己的生命之旅。到了學校,就像機器人一樣,老師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不敢去做新的嘗試,他們無法承受失敗。新的嘗試,在真實世界,是行不通的。他們堅信:讀大學,就是為了證書。沒有證書,就沒有金飯碗、沒有嬌妻、沒有信用卡、沒有地位。為了能在每學期42次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順利畢業,他們寧願放棄自我,戴上桎梏,哪怕失去靈性。
影片中,某生因為沉迷於飛機研究而耽擱學業,被校長在無引導的情況下嘲笑、通告家長甚至處罰,最終精神崩潰乃至上吊自殺。
更為可悲的是,校長的兒子就在這種重成績的教育環境下,因成績不理想而鬱郁自殺。
誰是兩條鮮活生命的兇手?僅僅是片中的校長?
當然,如果以此來一味斥責考試的罪惡,一味貶低校規對人性的壓制,那是偏頗的,甚至是愚昧的。
誰也不能否認:考試,是學生發展的一種動力;規矩,是學校穩定的基石。但考試不能單一,成績不能至上,學生興趣不能被扼殺;規矩不能教條不化,規矩不能壓制人性,規矩不能阻礙發展。
由此看來,如何理順學生學業考試、興趣培養、能力提升,順從人性,又遵從規矩,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一大課題。
無論怎樣,我們慶幸的是,我們教育人正在反省的路上,這便是教育的大進步!
「知道我為什麼第一名嗎?因為我熱愛機械,工程學就是我的興趣所在,知道你的興趣嗎?這就是你的興趣…跟工程學拜拜,娶攝影業,發揮你的才能。想想邁克爾傑克遜的爸爸硬逼他去成為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後果多可怕…」
這是《三傻大鬧寶萊塢》里的主人工蘭徹(rancho)對他的好兄弟法翰(farhran)說過的一句話。整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三傻大鬧寶萊塢》又名《三個白痴》,沒看時我以為是純脆搞笑的美國影片,看了才知道這是一部引度的影片(恕我當時把「寶萊塢」看成了「好萊塢」)。此片導演拉庫馬·希拉尼,大體改編自?印度暢銷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fivepointsomeone)。故事很爆笑,情節很跌宕,雖然長達164分鍾卻不會讓你感覺枯躁無聊。名字里的「三傻」所言非虛--在每學期42場考試,成績排名張榜公布,競爭激烈乃至自殺率居高不下的皇家工程學院中,竟然出現了周星馳般不按牌理出牌的問題學生蘭徹,他頂撞老師,質疑傳統,完全不把成績當回事。古板校長「病毒」當然要罵蘭徹和兩個追隨他的室友,法翰和蘭朱(ranju)。
影片開頭,在校長「病毒」對著所有新生侃侃而談他的榮譽--一支他的主任送給他的「太空筆」,?所有學生都帶著崇拜的神情認真的聽著他的演講時,蘭徹卻提出了一個氣爆校長的問題「為什麼不用鉛筆而花幾百萬去買那個東西呢…」他這一問無疑給在場的眾人一道電閃雷劈啊,且成功將校長氣走並深深地「記住」了他。同時,影片也是在這個時刻才吸引了我的眼球,想知道他接下來還會幹些什麼讓校長「心臟病」爆發的事。
第一次觀看《三傻大鬧寶萊塢》,是在入職第一年。
當時的我,經歷了一波三折,剛剛安穩下來。大三時決定跨專業考研,選擇了我最愛的現當代文學。憑借著一腔孤勇,就那麼義無反顧地替自己決定了未來的人生走向。考研初試順利通過,卻又毅然決然地放棄面試,踏上了應聘語文教師的漫漫征途。
曾有不少朋友很羨慕我,人生似乎沒有走一步彎路。雖然沒有去讀研究生,但備考的大半年時光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我的文學素養,為後來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奠定了最初的根基;當需要在研究生復試與教師應聘考試做出選擇時,我又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算得上十分順利地就進入體制,端上了許多人羨慕的「鐵飯碗」。
我們不正如那些翻書瘋狂找答案的學生一樣嗎?面對問題與困難,並沒有認真獨立地去思考,而是隨波逐流,人雲亦雲。盲目從眾的背後,是自我的迷失。就像《森林大熊》中的熊一樣,當世界開始對他持有懷疑的態度時,他漸漸從原來的堅信變為自我懷疑,從開始的反抗變為聽人安排,宛如傀儡機器一般迷失自我。堅守自我,就要有獨立的思考,有自己的見解,將課本中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量,投入生活中去巧妙運用。
正所謂四兩撥千斤,化知識為力量,才是真正的學習。
或許正如《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蘭徹一樣,從一開始,我就清晰地知道未來的路在何方。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能夠清醒地覺察自我,明確人生的方向,或許就是我從教十年來始終保持高度工作熱情的秘訣。
昨晚看了一部印度電影《寶萊塢銀幕女傑》,讓我對一向以驚人數量著稱,卻難有精品的印度電影有所改觀,便寫了一則短小的影評,發到微信上。女兒看後推薦了另一部印度片《三傻大鬧寶萊塢》。
說實話,前一陣這部片子在影視網站特火,點擊率老高了,但就因為中譯的名字,叫什麼三傻大鬧寶萊塢、三個傻子、三個白痴、三個傻蛋、作死不離3兄弟等,以為是無厘頭搞怪類的電影,所以一直沒有想看的慾望。
女兒推薦,一定有她的理由,特意先查看了一下影評,評價還蠻高,所以下載看了。
一部近三個小時的電影,一下子看完還真需要耐性。但這部片子我是一氣看完的。
電影的影評已經很多,我不想畫蛇添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網路下。我只想說幾句我看此片後的感覺:
從這部極盡詼諧搞笑的瘋狂喜劇背後,我看到的卻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正劇。其諷刺意味的強烈程度,通過3個自殺(開始的一個未通過畢業的學生、校長的兒子、萊俱)、貧富差距(一貧如洗的萊俱家庭試圖通過兒子改變家庭命運,豪門蘭徹家庭用假蘭徹竊取文憑繼續賺取利益,形成強烈對比)、拜金主義、填鴨式教育等一系列不應該產生喜劇效果,但卻由編導組織成無窮笑料的黑色幽默,表現得淋漓盡致。暴笑後的淚水不是甜蜜,是一種苦澀、一種血腥!
這是一所印度的傳統名校,這里檢驗學生的唯一標准只有成績,成績不好就意味著沒有未來。而蘭徹卻不願意隨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開朗、幽默和智慧影響著周圍的人。他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教訓野蠻的學長,他用智慧打破了學院墨守成規的傳統教育觀念。最後他成為了印度科學界的一位具有400多項專利的天才科學家,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三人幫」中的拉加想成為工程師,法罕卻想成為野生動物攝影家,在蘭徹的影響下,他們最終都夢想成真。
影片精神:影片最值得嘉獎的是永不放棄和樂觀的精神。影片不僅有喜劇劇情與歌舞,還有使人奮發的勵志情節。該片講述的是蘭徹對夢想敢於追求、敢於奮進的精神。蘭徹有個口頭語叫「一切都好」(Aalizzwell),影片中一段恰到好處的歌舞充分詮釋了這種樂觀心態的關鍵——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要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這樣我們會離成功更近一些。該片還涉及了很多值得深思的社會問題,包括印度的人才流失、學校死記硬背的教育方法及社會分工的單一和就業選擇的匱乏。
該片成功之處還在於它使大家認識到了什麼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明顯,蘭徹的兩位好友就是受到了蘭徹先進的思想影響,才會走上自己的夢想之路,才會走向成功。仔細想想,要是沒有蘭徹,他們倆將會怎樣?這也是在告誡所有交友者:自己要想有好的發展的話,就應該交諍友,與正義的人交朋友。不要與那些思想邪惡、道德敗壞的人交朋友。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很有深度教育意義的影片,它所關注的問題包括教育、制度、理想與夢想等問題,還包括友情、愛情與親情,真不愧是獲得如此多獎項的大片!
❼ 三傻大鬧寶萊塢內容簡介
《三傻大鬧寶萊塢》影片採用插敘的手法,講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與蘭徹間的大學故事。
蘭徹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大學生,公然頂撞院長,並質疑他的教學方法,用智慧打破學院墨守成規的傳統教育觀念。蘭徹的特立獨行引起模範學生——綽號「消音器」的查爾圖的不滿,他們約定十年後再一決高下,然而畢業時蘭徹卻選擇了不告而別 。
十年之後,事業有成的「消音器」歸來,要兌現當年的諾言,他找來法罕、拉加,一同踏上尋找蘭徹的旅程,一路上,他們回憶起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也發掘出蘭徹不為人知的秘密。
結果總是出乎意料的,在一個碩大的學校里,在笑眯眯的蘭徹面前,那個「成功人士」也不得不低下了自己高傲的腦袋。而當年和蘭徹一墜愛河的姑娘最終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
(7)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音樂的藝術功能擴展閱讀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改編而成的印度寶萊塢電影,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阿米爾·汗、馬德哈萬、沙爾曼·喬什和卡琳娜·卡普等聯袂出演。2011年12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當導演拉吉庫瑪·希拉尼跟監制韋度·維諾·作華說起這個故事時不約而同地笑起來,情不自禁的懷緬自己的大學校園軼事,那些趣聞、惡作劇,種種喜怒哀樂。於是決定把小說故事改編成電影,就有了如今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在創作的的過程,主創們彷佛就一直在夢游著,又回到自己的舊時光。要將一些校園的瑣碎事串連起來,敘述成一個既成熟又帶點漫畫式的戲劇故事,劇本寫作歷時三年零兩個月。
在《三傻大鬧寶萊塢》中飾演男主角蘭徹的寶萊塢巨星阿米爾·汗,女主角嘉雲娜·卡布這次在戲中飾演印度知名理工學院院長的女兒,而波曼·伊拉尼則飾演皮婭的父親暨院長,人稱「病毒」院長。戲中對院長訶諛奉承,視蘭徹為假想敵,為人急功近利的查爾圖則由奧米·維加飾演。
原來奧米·維加是劇組特地去面試了1000個人後才找到他來演的,而他本身是印度裔美國人,住在洛杉磯,所以他英語非常了得,發音很標准。不過奧米·維加卻被導演要求在片中以印度腔講英文,兩者的落差很大,連他自己也表示很不習慣。
❽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在看《三傻》之前,我對印度電影的印象不深,只有好笑和無厘頭。所以,我也是帶著這樣的期盼去看電影《三傻》的。這部電影改編自印度熱銷書《五點人》,情節十分引人入勝。電影名中所說的三傻所言非虛,男主蘭徹有著鮮明的特點,他靈活變通,敢於指出老師的不足之處,實踐能力遠超其他學生,曠課、闖禍,違規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是老師眼裡的問題學生,可他的成績卻十分優異。要知道在「人為考試狂」的印度帝國理工學院,這樣的學生未免有些戲劇化,可就是這樣的身份,這樣的性格,為觀眾揭示了許多道理。在學校里他與校長「病毒」處處對著干,唯一理解他的只有兩個好友法涵和拉杜,電影以回憶插敘的方式,向大家展現了那段荒唐、難忘、深刻的大學回憶。
這個特立獨行的蘭徹有個口頭語叫「一切順利」,電影中出現了幾次帶有印度特色的歌舞,也許是一種樂天派的精神——就算不能解決問題,至少可以平復心緒,打敗恐懼,增加直面問題的勇氣。
盡管電影過於理想主義,但它依然觸及了很多非常值得深思的社會問題,比如印度的高自殺率、人才流失、學校死記硬背的教育方法對學生造成的危害。特立獨行的蘭徹是個只能生活在電影里的虛擬人物,但他所代表的那份勇氣、執著、仗義還是讓我十分敬佩。
這部電影讓觀眾唏噓不已,淚點笑點都是滿滿的,我看了不止一次,很奇妙的是,每次都有新的收獲。前幾年看的時候,看的是熱鬧,最多也就看出來了友情的珍貴。如今再看卻是感慨萬千,時間真的能讓人變得成熟,看待問題的眼光也會不一樣。第二次看完電影,體會到了應試教育的錯誤之處、死記硬背填鴨式教育的不能讓人真正理解、遇到事情學會冷靜。喬伊坐在欄桿上彈唱的那一段我反復看了許多次,就好像自己站在旁邊,靜靜地看著他,他的悲傷隔著屏幕慢慢地流淌出來,將觀者包裹起來。
《三傻大鬧寶萊塢》,一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印度教育喜劇。它帶給生命不僅僅是啟示和思考,而且帶著強有力的指引!
看完這不片子,思緒萬千,久久的沉浸在影片動人的情節中引發了我的思考:在選擇做成功的人還是做幸福的人這道選擇題上,很多人迷茫了。許多孩子的生活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成長起來的,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讀書學習卻一直不明白讀書是為了什麼。為了日後有更好的生活,這是不少人的想法,於是追求著分數,排名,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了什麼;父母們也迷茫了,他們費盡心思地為孩子安排今後的路,上高中,考大學,甚至出國,他們想讓孩子成龍成風,希望孩子完成自己年輕時未完成的夢。
所以總是一廂情願地做他們認為是對的事情,而不考慮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更幸福,然而結局不總是完美的,他們培養出來的可能只是一個會讀書的書獃子」整片影片不僅有令我們深思的教育問題,最值得贊揚的就是片中那永不放棄,樂觀的精神,很能激發人的鬥志。「All is well!」 不是因為這句話可以解決困難,而是因為這句話讓我們更有勇氣面對這一切。
這個影片讓我收獲最大的就是,它讓我知道: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All is well!」 它就猶如人生路途中的向標,時刻糾正著自己前進道路中紊亂的步伐,為我指明對與錯,走向正確的征途。
每一個活到這種境界的`人,他內在的道行都不低,也就是他內在的意識維度都不低,他要是維度不夠的話,他根本活不出這種自在,有創造性的生命狀態。
因此,我們可以說,未來的贏點是在智慧所達到的境界,當下的贏點是直覺,直覺我們能夠駕馭什麼樣的空間場意識,是由我們當下的狀態決定的。
我雖然很早就聽說了這部電影,但今天還是第一次看。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這部電影的主題很早就顯露出來了,並且非常的清晰,按類來分的話肯定是勵志類,「從體制和社會認可的普遍追求名利的價值觀念中所解脫出來,去追求自己心中真正喜愛的夢想」「不要抹殺天性中的熱愛,去做自己想做的」。我認為這是這部電影的主題,當然這部電影也包括了更多的元素諸如友情親情愛情等等,使它非常具有情感表現力和感染力,很好看。電影中有很多令我感動的點,引人鬥志昂揚或者說是是深入人心的主題,朋友間的相互幫助和信賴的深厚感情,親人的理解與支持等等等等,但令我感觸更深的是他們最終都——哪怕中間經歷了波折和痛苦——主角都得到了好的結局,完美的喜劇。雖然我覺得這在現實中是不怎麼可能的,但這部電影傳達的是一種希望,一種樂觀的美好的積極的希望,雖然現實很糟,但我們可以努力去把它變得像故事一樣好,有很棒的結局。
首先,這肯定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它的勵志、樂觀的主題也獲得了絕大部分人的認可。這是豆瓣里評分最高的電影。在觀看時,我被主角團隊三人間深厚的友誼所感動。當知道了朋友的父親受傷,繼續送醫時,男主角立刻放下手頭一切要緊的事,請求他最討厭的校長的女兒用摩托車接上朋友的父親去醫院。要知道,當時他的朋友正在和他鬧矛盾,並搬出了他們的宿舍。即使被他誤解,男主依然真心實意的想要去幫助他。後來,他的朋友因為鬧事被校長開除,他第一時間趕到,並想盡一切方法,最終讓朋友回復了生的希望。在生活中,能遇到一位這樣的朋友是每個人最大幸運。他會在你需要時伸出援手,最重要的是,他會成為你的力量,讓你能看到未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明明這部電影並沒有催人努力和學習,但看完之後卻燃起了我學習的鬥志_(:з」∠)_「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出其不意找上門」,還是努力學習去吧
法罕、拉加和蘭徹是同寢的大學同學,他們都在印度的著名學府帝國工業大學就讀。法罕其實並不想學工業設計,他想成為一名野外攝影師;拉加的家庭十分貧困,他的家人希望萊吉畢業後能找個好工作以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而蘭徹的身世一直是一個謎。這個謎要到他們畢業十年之後才能揭曉。
大學里的生活總是和學習、考試、愛情相伴。蘭徹成績很好,總是名列前茅,而且他對機械有一種異乎尋常的熱愛和天賦。而另外兩個室友法罕和拉加則沒有這么好的腦子,雖然學習很努力,但他們總是倒數的學生。法罕每天惦記著攝影,拉加每天畏首畏尾,早晚都要求神告佛以期自己考試通過。除了成績出眾之外,蘭徹還是一個喜歡開導別人的人,他似乎是先知、又似乎是上天派來的神明,每每當他人在無助、錯誤或者是生活即將步入歧途的時候,他總是會恰當地出現,恰當地給予指點。因為他的這種高強的「本領」,他得罪了學校的院長、整蠱了只會死記硬背的同學、而且還得到了自己的愛情。
畢業前夕,院長把象徵著榮譽的「太空筆」送給了蘭徹,並告訴蘭徹,他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學生。畢業的時候,法罕得到了一個匈牙利攝影師的工作邀請,拉加得到了公司的聘用,而蘭徹則一聲不響地離開了學校。他去了哪裡,沒有人知道。
十年之後,當年被蘭徹整蠱的「消音器」找了回來,他要帶著拉加和法罕找到蘭徹。在他被整蠱的那個夜晚,他和蘭徹打了一個賭,要在十年後的今天一比「事業的成功」。如今他拿著高薪、開著沃爾沃,自詡為「成功人士」。於是他便帶著「兩個白痴」按照一個模糊的地址便走上了尋找蘭徹的旅程。也許這更像是一次朝聖之旅。
旅途漸次展開,他們也在屢屢回憶著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而蘭徹那離奇的身世和經歷也將一點一點被揭露開來。結果總是出乎意料的,在一個碩大的學校里,在笑眯眯的蘭徹面前,那個「成功人士」也不得不低下了自己高傲的腦袋。而當年和蘭徹一墜愛河的姑娘最終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改編而成的印度寶萊塢電影,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阿米爾·汗、馬德哈萬、沙爾曼·喬什和卡琳娜·卡普等聯袂出演。20xx年12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採用插敘的手法,講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與蘭徹間的大學故事。
影片打造了兩條線索,一條是尋找,一條是回憶。在交織中,觀眾看得到的是三人從過去到現在的兩個時間段的生活畫面。這樣的交叉剪輯,很難讓觀眾感到乏味。而另外一條尋找的線路,又變成了公路片的模式,三個人一路上開著車尋找Rancho。
「All is well!」這是電影中Rancho的一句座右銘。出生卑微、天資聰穎的他,在這所印度最好的工程學校里,充當起了反叛者的角色。但這種反叛,並不是Rancho故意使然。相反,他無意去充當任何的意見領袖,只是簡單地跟隨心靈的方向。在Rancho看來,一切都是理想的,順暢的道路最好不過,但艱難困苦亦不在話下,心中只要沒有了恐懼,成功便是手到擒來的。
看吧,這樣兩句忠告,多麼的符合時下中國大學生們的遭遇。面對理想,我們屈於現實,面對現實,我們又不甘於此,矛盾永遠地存在著。有些人勇敢地踏出了向夢想的那一步,而大多數的我們,就日復一日地逐漸泯滅在了現實當中,從此淪為一個又一個電影中的Chatur。
ICE的校長,但他辦的學校幾乎是壓力鍋——考不過試就不可能有工作,考試名次不好就不可能有未來。全校的學生叫他「病毒」。他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午只睡十幾分鍾,而且這十幾分鍾他也不耽誤,讓助理給他剃鬍子。他很不喜歡Rancho,覺得Rancho是在整他。但最後因為他的女兒還是理解了Rancho。
看過幾次《三傻大鬧寶萊塢》了,每次總被發生在主角身上的趣事所逗樂,同時也被他們對於自己夢想的執著所打動。法罕是三人幫之一,迫於家裡人的壓力而上工程學校,但是他的夢想一直是成為一名攝影師。
在蘭徹的鼓勵下,他終於向自己的父母坦白了他的心聲,他發自肺腑的言說說服了一直期望他成為工程師的父親,從不能接受到坦然支持,法罕其實是幸運的。他的幸運在於他有機會從事自己熱愛的職業,而在步入職場的成年人中,又有多少是選擇了自己所熱愛的職業的呢?金錢、家庭往往是人們選擇職業時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障礙;不能絕對的說考慮薪資和他人的期望是不正確的,但是對於追逐自己的夢想, 是不是應該更純粹一些呢?
劇中的院長,總是教育學生們:生活是場比賽,當不了第一名就只能被人踐踏。這樣的教育方式培養下,像蘭徹那樣有創新思想的人總是受到抑制。影片多次描述院長邊由專人刮鬍子、邊聽歌劇午睡的一幕,配合著兩個學生的自殺,而他卻無動於衷,這是多麼的諷刺。這反映了一種
分數決定一切,創新受到各種思想和體制限制的制度。難道僅僅一張成績單便代表了一切?切勿一葉障目,如此行為不僅造成人才短缺,更是間接成為了此國家並不發達的根源。我們要突破自我,做自己想做的,走自己想走的路。盡力了,努力了自己心知肚明,失敗了也無所謂。看著蘭徹對體制的反抗,對老師的大聲質問,不禁理解了何謂自由。讓那些固步自封,只會說老生常談的話的人閉上嘴巴,以傲視給予回擊。
可以說,不一樣的世界,一樣的父母,每個國家的父母,都不遺餘力的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如影片中法罕的父親,唯一的空調也要裝在兒子的房間,拉賈的家庭,即使一貧如洗,也要讓兒子讀最好的大學;買學區房,如北京海淀,如上一篇推文介紹的《起跑線》;請家校;上補習班……可是,家長們付出了這么多,有沒有想過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我們要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子?孩子真正喜歡什麼?
國內情況也差不多:我們隨波逐流的跟著社會上大多數人的腳步,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升職加薪,從沒有走進過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究竟想要什麼?這導致很多畢業生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畢業後想做什麼?該做什麼?因為我們所謂的教育,只是和大家一起讀書而已,既然大家都說上大學好好,那我也上大學,僅此而已。
學習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本質,是利用國家和社會資源,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吸取足夠的知識,發揮自己的才能,並能從中體驗成就感和幸福感。(筆者定義,不喜勿噴)就如同影片的中的蘭徹,對機械有一種異乎尋常的熱愛和天賦,學以致用,幸福異常。
影片中最大的轉折恐怕就是法罕和拉賈在查爾圖的帶領下,千辛萬苦找到蘭徹後,卻發現眼前人「改頭換面」了:真正的蘭徹出身於名門望族,他想要的只是一個學歷而已,周圍的人關注的也只是牆上掛著的那張畢業照而已,至於是誰讀的書,讀了多少,讀的怎樣,沒有人關注;影片中除了「冒名蘭徹」,以查爾圖為首的其他人讀書的目的也是一樣:上好學校,找好工作,買豪宅名車,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在這里,筆者不是完全批判學習功利性,因為從另一個方面講,功利心可以督促你更加發奮和上進,取得更好的成就,但是如果既有功利心,又有喜愛之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要什麼,不是更好嗎?
這是我第一次對電影做一個發自內心的觀後感,內心被深深地打動了。看著俗不可耐的電影名字——《三傻大鬧寶萊塢》,原本對它沒有抱很大的期望,只是吸引我是它的影評高達9。9分,從眾和好奇的心理促使我來一窺究竟。
寶萊塢的電影通常是音樂片。幾乎所有影片中都至少有一段唱歌跳舞的場面。要說的印度電影叫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毫不意外的擁有唱歌跳舞的場面。「七分共鳴、三分感動、一分搞笑」的電影竟然不能用「十分制」來打分了。以嬉鬧的行為抵抗印度的填鴨式的教育,不禁有了幾分此刻我們讀書的無思考的獲得學位,很有啟發性。主人公的口頭禪「一切順利」鼓舞了朋友,不是因為這句話能夠解決困難,而是因為記住這句話並不斷的告訴自我要有勇氣應對一切。
影片中的哲理與友誼只有自我才能悟出,片子中讓我體會到什麼叫喜極而泣,沒有半點壓抑感卻讓人看後懂得去體會和回味人生哲理,不僅僅僅是教育的思考,還有父母、朋友、甚至成功。我們不是為了成功而競爭嗎?我們追求高分、追求名次,學完後連最基本的動手操作都不會,試問如何學以致用,影片中在搶救莫娜生小寶寶而快速的動手自製所要用的工具。主人公蘭徹為了朋友的滑稽事情讓我們在樂中思考什麼是朋友?最後的結局自我去看看就明白: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劇情開始就是覺得搞笑但是越來越覺得這原先是一部這么與我心靈接近的片子。這篇片子定位是喜劇,好像不太准確,個人覺得定位喜劇有點淡化其中的深刻好處,劇情片更像作為在中國教育體系下成長的我們80後,是會對此片產生強烈共鳴的。特此推薦。
這是一所高壓鍋似的「帝國工程學院」。每年從四萬考生中錄取二百名優秀學生,二百里挑一啊。它的教育理念是:生命就是賽跑,不快跑,就會被踩過去。很多人,剛一出生,就被家長蓋上命運之戳。然後,就按照家長意願,開啟自己的生命之旅。到了學校,就像機器人一樣,老師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不敢去做新的嘗試,他們無法承受失敗。新的嘗試,在真實世界,是行不通的。他們堅信:讀大學,就是為了證書。沒有證書,就沒有金飯碗、沒有嬌妻、沒有信用卡、沒有地位。為了能在每學期42次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順利畢業,他們寧願放棄自我,戴上桎梏,哪怕失去靈性。
影片中,某生因為沉迷於飛機研究而耽擱學業,被校長在無引導的情況下嘲笑、通告家長甚至處罰,最終精神崩潰乃至上吊自殺。
更為可悲的是,校長的兒子就在這種重成績的教育環境下,因成績不理想而鬱郁自殺。
誰是兩條鮮活生命的兇手?僅僅是片中的校長?
當然,如果以此來一味斥責考試的罪惡,一味貶低校規對人性的壓制,那是偏頗的,甚至是愚昧的。
誰也不能否認:考試,是學生發展的一種動力;規矩,是學校穩定的基石。但考試不能單一,成績不能至上,學生興趣不能被扼殺;規矩不能教條不化,規矩不能壓制人性,規矩不能阻礙發展。
由此看來,如何理順學生學業考試、興趣培養、能力提升,順從人性,又遵從規矩,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一大課題。
無論怎樣,我們慶幸的是,我們教育人正在反省的路上,這便是教育的大進步!
❾ 三傻大鬧寶萊塢
這是一部印度電影,也很具有印度特色,整部電影中出現了很幾次跳舞的場景。但其實這並不影響這部電影的整體。它的情節能讓我忽視這些突然跳戲的部分。
影片的男主人公蘭徹是印度一個富人家已故園丁的孩子。但蘭徹並不是他的本名。這個名字是富人家兒子的名字。他把蘭徹送去上學,目的是為了讓他的孩子有一份學歷。
這部電影主要反映的是許多印度的社會問題,如教育制度,貧富差距,高校自殺率,醫療狀況等等。整部電影主要體現的是印度社會功利的教育動機和機械的教育制度。它頌揚了樂觀,努力,積極,熱愛自己所學,追求自己夢想,利用一切去排除困難的精神;諷刺了呆板,一成不變,應試教育,追逐名利,濫用職權。電影的主人公蘭徹一開始在進入大學,學長給予下馬威時就表現出了與眾不同。「鹽水具有極強的導電性,初二物理知識,我們都學過,只有他會應用。」他將電線纏對勺子上,使學長在他門口撒尿時,將勺子伸出門外,使尿液澆在勺子上,最終導電,反擊了那位企圖用他立威的學長。整部影片中有一個對照組:男主蘭徹與查爾圖。查爾圖學習很用功,做事情也很刻苦,每天背書18個小時。為了增強記憶力,他葯丸不離手,吃完葯沒兩秒,就會放其臭無比的屁。他為了自己考個好成績,故意在考試前用性感雜志讓其他人不能專心復習。而蘭徹始終靈活學習,不拘小節,不會死記硬背、像完成任務般學習,他會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課本中生僻的概念。即使老師、院長不喜歡他,但他的成績始終排名第一。在影片中,蘭徹看不慣查爾圖,在查爾圖的一次演講中,故意搗亂,使他的演講盡毀。這使查爾圖非常憤怒,他們約定要在十年後一比事業的成功。而最終,查爾圖成為了諾克基大公司的副總裁。蘭徹爾成為了擁有400項專利的大科學家,是查爾圖乃至全世界爭著要合作的對象。他還開設了一所學校,在學校里當老師,用自己的理念去教導學生。
蘭徹喜歡機械,熱愛機械,工程學是他的興趣所在。而他也是這樣告訴他的兩個朋友拉加和法罕的。要勇於面對失敗,勇於追逐夢想,不要被一切所牽絆。就像電影中蘭徹所說,如果邁克爾傑克遜的爸爸硬逼他成為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後果多可怕。法罕喜歡攝影,從小的理想是做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但迫於家裡的壓力上了帝國工程學校。但在最後畢業時,蘭徹將他寫給著名攝影師的信寄了出去,他獲得了前往攝影師身邊做助手的機會。在蘭徹的勸說下,克服內心的恐懼,向父親表明自己的理想,並得到了父親的認可。拉加想要當工程師,但由於家庭因素:父親原本是郵遞員,但現在癱瘓在家,沒有收入;母親退休了,收入低微;而姐姐因為家裡無法負擔她一輛車的陪嫁,而變成了大齡剩女。這讓他非常恐懼未來,也使得他缺乏自信,迷信神佛。後來由於喝醉在院長家門口小便,被勒令退學而決定自殺,摔斷了16根肋骨和兩條腿,差點成為植物人。在蘭徹的鼓勵下脫離植物人狀態後,認真思考了人生,並最終在畢業前面試成功,成為了他想成為的工程師。
在豆瓣查這部電影時,突然看到了這部電影與國內的《人在囧途》之間的比較。相比於這部片子,《人在囧途》對國內的人來說可能更為熟悉。首先這兩部片子都作為喜劇片,但是這部《三傻大鬧寶萊塢》在全片的敘事結構上,採用了現在和過去兩條敘事線索,交替進行,互為解釋,因此加強了影片的因果聯系,增加了緊湊感。而《人在囧途》全片只有一條線索,並且全片都只是一種藝術加工,將一連串沒有因果的拿察鋒巧合毫無組織的機械拼湊在一起。作為商業片來說,《人在囧途》非常的成功,但沒此作為影片來說,這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其次,在影片的利益方面,《三傻大鬧寶萊塢》體現了印度的社會問題,而《人在囧途》探討的只是一種交通現象——春運。接著從風格,台詞對白,鏡頭語言的應用消晌以及橋段的設計方面來看,《人在囧途》都沒有可比性。雖然《三傻大鬧寶萊塢》也是一部商業元素與藝術相結合的電影,但它將這些內容與社會責任感結合得非常好,因此他可以全世界推廣,而《人在囧途》只是在中國的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