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評價電影《敦刻爾克》
《敦刻爾克》是一部特別的電影,它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戰爭片,看不到常見的戰爭片里都有的那些情節,例如生離死別,政治博弈,戰爭愛情,等等。它的重點,是「戰爭的感覺」和「戰爭中人的感受」。
整部電影,就是在這樣一個又一個緊張的段落里,走向情緒的極致。
『貳』 《敦刻爾克》:一部戰爭片還是名垂影史的懸疑驚悚片
克里斯托弗·諾蘭曾談到自己和「御用」配樂師漢斯·季默的關系——
我們非常相愛,雖然經常跟貓狗打架一樣不可開交,但好在結果又非常富有創造性。我們就像是兄弟一樣相愛相殺。
在《敦刻爾克》里,這對「兄弟」又一次實現了影史上最為精彩的合作。
在第一次刷《敦刻爾克》時,我有這樣一種感受:
自己像是身不由自地被推進了一個強勁的漩渦,一方面被折磨得坐立不安,想要逃離座位,
另一方面又被牢牢地按在座位上,情緒越來越緊張而高漲,欲罷不能。
在真實、陰沉、冷漠、恐怖、機械的戰爭圖景中, 不斷反復增強的視聽壓迫中,我隨著片中的角色一起體驗瀕死之感。
那麼,為什麼我會說《敦刻爾克》註定是一部名垂影史的懸念驚悚電影?
今天就從影片的 視覺原理和聽覺效應 兩個方面與大夥兒細細道來! 文章內容較長,希望大家多多轉發、收藏,細細品讀。
先從 視覺 說起。
色調陰暗冷峻,構圖上充斥這各種傾斜與銳角,傳達著危險的意味。
敦刻爾克海灘上的士兵們很少說話,他們在沉默中等待著可能被屠殺的命運。
海上的救援力量和空中的飛行員,在各自狹窄的小小方圓內迎擊著死亡。
諾蘭的目標很明確——
把觀眾放到主觀位置, 讓他們感覺自己正沿著敦刻爾克的海灘逃命,正窩在『噴火』戰斗機里跟敵機纏斗,或者是在英吉利海峽上的一艘小艇里。
確切地說,我們不是被諾蘭「放」到戰場上,而是「按」進去的。
《敦刻爾克》的每一秒鍾都充滿了未知和危險,異常煎熬,也十足欣快。
壓力、壓迫、壓倒 ,這就是《敦刻爾克》給我們帶來的觀影體驗。
那麼這里就有一個問題:
該如何營造真實?
《敦刻爾克》的觀影體驗,建立在一種 「化繁為簡、去偽存真」 的樸素哲學上。
首先,諾蘭盡可能地摒 棄掉那些「戰爭氏梁 片 常見要素」——
沒有作戰會議,沒有動員演說,沒有希特勒和丘吉爾,沒有臨戰前的閑話,沒有秀照片的炮灰,沒有英雄,沒有敵軍,甚至沒有血。
所有戲劇性的矯飾都被篩除,只留下戰爭本身,讓畫面自己來講話。
接著,在IMAX鏡頭和堅持不用CG的原則下,即使沒有諾蘭所排斥的3D效果,一切仍然伸手可及。
沒有CG特效,那麼就意味著,海灘必須是真的,棧橋必須是真的,船必須是真的,飛機必須是真的,爆炸也必須是真的。
諾蘭說——
我不想讓任何純CG的東西出現。我可以很自豪地說,這是我頭一次拍完一部電影,卻記不清什麼地方使用了特效。
諾蘭此前就曾多次混合使用IMAX膠片和35毫米膠片,而對於《敦刻爾克》,他更進一步——
全部使用大尺寸的65毫米膠片來拍攝!
其中70%是IMAX膠片——從來沒人這么干過!
「我們拍出了有史以來最高解析度的電影。」諾蘭再一次自豪地宣稱。
65毫米膠片,究竟是什麼?這里必須要給大夥兒解釋下,
每格65毫米衡核穗IMAX膠片的感光面積是普通65毫米膠片的3倍、35毫米膠片的10倍,
這意味著倍增的畫面清晰度。
諾蘭曾在接受采訪時說——
我愛IMAX,因為它有著極致的解析度和色彩還原度,以及豐沛到難以置信的細節。 它的大畫幅天生適合拍那種成千上萬人的大場面,但它在呈現些微細節時也同樣出色。
有了更大更清晰之外,接下來第三步!——
必須看得更近!
攝影機離拍攝對象越近越好 ,這一點非常重要。咐卜這就像通過一扇未經任何過濾的窗子看世界,我們必須最大限度地利用膠片的清晰度。
所以,他與諾蘭總是渴望 「把攝影機放到最難放的位置」 ,這樣得到的畫面是「第一手的,是發自肺腑的,是原原本本的現實」。
這些事或許說來容易,但做來太難,況且 IMAX攝影機比普通攝影機笨重許多。
范·霍伊特瑪在采訪中還說到——
從很多方面來說,這都是我拍過的最有挑戰性的電影。恐怕也只有諾蘭這樣的偏執狂才願意為此大費周折!
當然,不偏執,他就不是諾蘭了……
於是乎,他們把攝影機搬上小艇、泡進海水、塞入飛機,甚至架到機翼上……
下面我將按照電影中陸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時的三條故事線為大夥兒解析那些逼真的鏡頭是如何拍出來的。
陸上一周
《敦刻爾克》不乏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近景和特寫,近到彷彿能聽見士兵們的呼吸聲。
通常IMAX攝影機主要用於拍攝震撼的大場面,很少有人拿來拍特寫,
但范·霍伊特瑪認為 特寫鏡頭的沖擊力並不遜於大全景,用IMAX可以展現更多細節 ,在觀眾與角色間營造出私密聯系——
我們希望製造一種臨場感,就像GoPro頭戴鏡頭一樣。
連「撒傳單」這種事諾蘭必須要親力親為。
幾場重頭戲就在敦刻爾克實地拍攝。范·霍伊特瑪認為,這里綿延不絕的海灘本身就已經足夠宏大,他無意去破壞其獨特氛圍。
所以攝影機的存在感要盡量弱,避免使用大型的吊臂設備,只用軌道車來推拉鏡頭。
敦刻爾克的天氣變化無常,范·霍伊特瑪從一開始就決定盡量不去「干擾」這種自然光,以捕捉到「每個瞬間的真實質感」。
海上一天
雖然《敦刻爾克》並沒有真正意義的「海戰」,但其海戰戲的拍攝規模卻很可能是影史最大的一次,動用了數十艘來自二戰時期的老船,包括一艘從博物館拉來的法國驅逐艦。
影片中的「月光石號」,就是由劇組買下的一條1939年的古董小遊艇改造而成。
在水面拍攝,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保持攝影機平穩,
為此,他們准備了一艘大型雙體船,並把諾蘭多年來的獨門法寶——特製吊臂「Edge」搬到了船上。
這套設備裝有陀螺穩定系統,可遙控,水面和水下的拍攝都能勝任。
為了在水中拍攝,IMAX攝影機被裝進防水罩中。不過百密一疏,某次攝影機跟模型飛機一起沉入海底,偏偏罩子上還有個洞。
諾蘭想了個辦法——在暗室里用水把膠片洗干凈,並保持濕潤,然後直接送往洛杉磯一家實驗室。
最後雖然價值一百萬美元的IMAX攝影機報廢,但膠片完好無損,並用在了電影里。諾蘭就此打趣:「這要是換成數字攝影機,你試試看?」
片中的爆炸和沉船場面也是在巨型水箱中完成。
一艘退伍的荷蘭海岸護衛艦被改造成片中的掃雷艇,並被運到華納公司的巨型水箱中拍攝沉船戲。
空中一小時
拍攝真實空戰的原則——
必須杜絕任何違背物理法則的戲劇化成分。
《敦刻爾克》里出現的二戰飛機全部是貨真價實的老古董,
在天空中的纏斗也是由真正的飛行員駕駛飛機來完成,大部分鏡頭都在空中同步拍攝。
由於每卷IMAX膠片只夠拍三分半中,飛機只能頻繁地起飛降落。
范·霍伊特瑪也真的和導演一起登上飛機,在至近距離拍攝精彩的空戰——「兒時夢想成真了。」
片中大部分飛行員在駕駛艙里的鏡頭,都是藉助這套可以旋轉的裝置來拍攝的。
「機艙」被架設在臨海的懸崖上,這樣背景便是純粹的海面與天空。當「機艙」旋轉,就能模擬出飛機盤旋的效果來。
說完了視覺,接下來說說 聽覺 。
「謝帕德音調」就是《敦刻爾克》的聽覺基本原理。
什麼是謝帕德音調?
謝帕德音調是當數個八度音一個接一個順序播放時,如果低音部分漸漸增強,高音慢慢消失的話,由於是高低音交叉疊放,
人類大腦一般感覺不到這種降調,就會產生音調在持續升高的錯覺。
這種音調以美國認知科學家羅傑·紐蘭德·謝帕德命名,他被認為是空間關系研究之父,「謝帕德音調」正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
諾蘭在與漢斯·季默探討《敦刻爾克》的配樂時,解釋了自己如何以「謝帕德音調」為理念創作,
希望能夠找到類似的配樂基調,來配合故事中不斷增強的懸念緊張感。
諾蘭在自己的一塊懷表裡,找到了靈感。
諾蘭說——
它的走針,有一種特殊的持續不斷的滴答聲,於是我把走針聲音錄了下來發給了漢斯,要求他以此為模板開始工作。
圍繞著懷表走針聲,諾蘭和漢斯慢慢發展出全片的音樂和音效風格,包括影片最後的剪輯成型。
但由於過程復雜,諾蘭笑稱「漢斯和他的人沒少在錄音室里詛咒我」。
漢斯·季默也曾「抱怨」說——
《敦刻爾克》完全是屬於諾蘭的,這部電影就是他一個人的。他沒有演奏過一個音符,但幾乎每一個音符,我都感覺是他在按著我的手完成的。
「純粹」,是諾蘭最早便向季默提出的配樂要求。
要做到這個要求,配樂中就不能帶任何 情感 。
《敦刻爾克》中曲目風格基本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 驚悚片式的壓抑陰沉,動作片式的壓迫緊張,這兩種旋律簡單重復的風格基本「霸佔」了全片,
從開場的The Mole起,大部分都基本屬於這一類。
帶有戰斗機螺旋槳音效的Suparmarine、Home的前半部分屬於 第二類,
為了達到諾蘭的要求,季默甚至把「月亮石」的引擎聲加入了配樂里。
季默說作曲時,盡量讓自己忘記看過的所有戰爭片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敦刻爾克》更多的是在講時間,時間如何不等人。而我呢,則盡量讓自己感覺那些士兵永遠都離不開那片死亡海灘。
在配樂中,季默大量使用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他要求演奏者安靜平穩地演奏,但要保持極大的演奏強度。
第三類, 則是只出現在影片中間極短的時刻(英國民眾駕駛救援船隻紛紛抵達敦刻爾克)以及片尾。
其中一曲便是在這種難得的舒緩之中,帶出影片最優美甚至是最神聖的段落。
它改編自著名英國作曲家愛德華·埃爾加的經典管弦樂變奏曲《謎語》的第九變奏慢板「寧錄」(Nimrod)。
年輕英國作曲家本傑明·沃菲斯齊譜寫,漢斯·季默參與製作完成。
對於「寧錄」的改編使用,諾蘭承認是為了營造情緒。
生活里的諾蘭會上大提琴課,據說是為了放鬆消遣。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數年前諾蘭父親的葬禮上,「寧錄」是現場音樂
諾蘭認為,這首曲子有著一種令人難以自持的動人。
在漢斯·季默看來,「寧錄」已經是英國文化的一部分,對於國民而言,更是一首 情感 聖歌。
「它不是賣弄也不是英雄主義,就是非常高尚。」
通過這一段時間仔細研究《敦刻爾克》的視與聽,
在我看來,
沒有一部諾蘭電影像《敦刻爾克》這樣如此依賴攝影和音樂的配合,
沒有一部諾蘭電影像《敦刻爾克》這樣如此依賴於畫面的逼真,
也沒有一部諾蘭電影像《敦刻爾克》這樣如此突出音樂的作用。
敦刻爾克大撤退在 歷史 上就是一部頗具懸念的故事之一,
而《敦刻爾克》也正是一部關於懸念、時間和人性的電影。
這次,諾蘭如願以償地完成了一部足以名垂影史的經典懸念驚悚電影。
『叄』 《敦刻爾克》:透過士兵的眼睛看戰爭
克里斯托弗·諾蘭講述戰爭的方式有點不一樣:一種新式懸疑片的結構,讓觀眾看不到敵人,卻感到危險無處不在;海、陸、空三條線,顯示事件全貌;一周、一天、一小時,三種時間軌道拼接在一起,藝術對接,有點懸念有時也是適當的情緒轉場;採用緊張、主觀的手法,從普通人的角度看戰爭,結構緊湊,如海浪一波接著一波,洶涌而來;台詞很少,演員都是新手,真正的老搭檔如湯姆·哈迪扮演了一個飛行員,基里安·墨非扮演了一個驚慌的士兵;音樂從頭貫到尾,不斷地刺激著情緒。
依然如故的是,諾蘭用各種方式保證畫面的清晰和真實,IMAX攝影機拍攝,動用真正的噴火式戰斗機,真正的民船軍艦,有幾千上萬名臨時演員參與。
影片從頭至尾,我好像都處於一種緊張而壓抑的情緒中,無處不是死亡,只是看誰死得更慢一點。
1
這些新手演員,非常年輕的士兵,甚至可以感到他們臉上稚嫩的青春痘,喉結都還沒有完全結實,也許還沒有品嘗過愛情的滋味,面對戰爭他們如此恐慌,有時卻又勇敢機智……這些年輕士兵的代入感極強,我好像就是在透過他們的眼看戰爭,我不知道整個戰爭的規劃,沒有看到領導面前的戰術演練,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現在我們要通過什麼方式離開,也不知道敵人到底在哪裡,敵人有多少人……我只知道危險無處不在,死亡隨時降臨。
我聽到士兵們掉到水中時,水裡的各種奇奇怪怪的聲音,那些聲音讓我恐懼,我聽到炮彈落到沙灘上時的震耳欲聾,沙灘上的沙被掀起鋪天蓋地壓到我的頭上,那炸彈的爆炸地點是如此隨機,下一刻也許就落在我旁邊我身上,我沒有理由認為我是倖存者,我只能靠著本能奔跑逃命。
除了敵機以外,我都沒有看到敵人在哪裡,但是危險好像無處不在。士兵們被悶在漏水的船艙里,外面總有子彈不斷地射過來,誰去堵槍眼,去堵可能會被射死,不堵會被淹死,哪一條路才更容易一點?
無處不是死亡,爬不上船是死,上了船被敵機打中也是死,沒死的掉到水裡也是死,再命大被救起的,又到了另一艘船上,再來一次誰死得更慢一點的循環。在那樣的處境中,看不到生的希望,身邊無處不是死亡的氣息,人性完全暴露出來,惡的善的擁在一起,其實也只是希望自己能死得更慢一點。
演員們在接受采訪時說,根本就不需要表演,有時忘了是在拍電影,都是真實的反應,因為那好像就是真實的戰爭,整個場面如此真實。而這,正是諾蘭需要的效果——普通士兵面對戰爭時的正常反應。
2
如何界定我們行動的意義?這是一場勝利的轉移,還是一次可恥的逃亡。年輕士兵們從敦刻爾克回到祖國後,看到報紙上的報道,深以為恥,四十萬人轉移了三十三萬多人,直到窗外的老人遞來美酒,外面響起掌聲,告訴他們回來就是勝利。
我想這也體現了一個士兵真正的疑惑,該怎樣界定自己的行為。
喬治是不是一個英雄,為戰爭犧牲的英雄?他是被自己的士兵誤傷而死,他甚至沒來得及看到敵人的影蹤。彼得到報社裡去,讓世人都知道喬治是個英雄。他的死,當然是壯烈的死。他來該回到家鄉去,卻踏上了道森先生的船,一起去完成救助行動。誤傷他的士兵,是因為飛機受到炮彈攻擊後,情緒相當不穩定而引起。
此處不得不提到,基里安·墨非扮演的那個受驚的士兵,踡縮在角落裡好像受傷的小鳥,急躁狂亂地要道森先生轉舵回到祖國去,好像靠著本能逃扮亮避傷害的狼。基里安·墨非是一個優秀的演員,在《蝙蝠俠》三部曲里扮演稻草人,即使他不出一聲,只露出半張臉,依然可以很好地展現一個慌亂的士兵形象。而他的慌亂也正是眾多士兵的慌亂,這種慌亂,是當時的本能過激反應(也可能引發戰爭後遺症),在士兵當中應該是很正常的情緒,可能也因為這些原因,諾蘭讓墨非來演這個角色。這個士兵,甚至沒有人問起他的名字,在演職員表裡也沒有名字,只是「驚慌的士兵」幾個字。其意義也許在於,他不是具體某正伏個士兵,他代表的是一群士兵。
3
對於大多數普通士兵來說,對於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讓自己活得更久一點。
沒有誰知道哪裡安全,上一秒你努力去爭取的廳清寬安全,也許下一秒就是地獄,你以為你終於可以喘口氣,緊接著的危險又如海浪壓得你窒息。掉落在海里,沒有誰可以幫助你,你所能做的就是拚命游拚命游,不要沉下去不要死在海里,看到希望時,用盡自己所有的力量向它靠近。戰場上,只有懂得自救的人才會有生存的希望。
只有讓自己活得更久一點,活到希望的來臨。
這場戰爭,談不上勝利,是因為德軍突然停止進攻,也因為民眾的參與,本來只計劃轉出三萬人,結果……
據說當時民眾熱情勇敢,積極參與救援,即使是獨木舟也會劃過去救人,因為至少可以多坐一名士兵。如果沒有這些民船的參與,如果都認為自己的力量太弱小不值一提,如果都等著某位天神來幫助士兵,這四十萬士兵大概都會成為又一波壯烈的犧牲者吧。
諾蘭把一雙眼睛放在船長兒子身上,讓我透過這雙眼,看到父親的所思所想,看到父親的英勇智慧,看到空中的威脅,也看到海里待救的士兵。他一個個拉他們起來,上了自己家裡的船。
他,是無數救援船隊熱心民眾中的一個;他,是四十萬撤退的士兵中的一個;他,是實施空中打擊的飛行員中的一個……透過他們的眼,看到殘酷和死亡。
活得更久一點,活到希望的出現,一切就好了……
『肆』 《敦刻爾克》觀後感
《敦刻爾克》觀後感
看完某一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敦刻爾克》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趕著暑期末尾,諾蘭最新大片《敦刻爾克》上映了,諾蘭迷們都要趕著夜場在IMAX廳等候大片的開映。
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熟悉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所以在電影院的大海報上列出了諾蘭的代表作:《盜夢空間》、《蝙蝠俠:俠影之謎》、《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星際穿越》。每一部都足以在世界電影史上留名,當然也包括這部《敦刻爾克》。
故事改編自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是二戰期間歐洲大陸執行的一次戰略性撤退。撤退過程中,英國空軍與德國空軍爆發了激烈的空戰,英國動員各種大小船隻,將大部分士兵撤離歐洲大陸。這次行動成功挽救了大量人力,並成為四年後反攻的根本。
與大多數戰爭片不同的是,勝利進攻不是它的主旋律,它的背景就是撤退,而且在30多萬人之中原定只能撤走3萬人,這對於大多數的士兵而言,他們的任務就是逃亡。
三個主題場景中呈現陸地、海上和空中三個角度,在海上救援船對於空中戰機的判斷,是基於老船長自己的經驗;海灘上的士兵似乎也不知道有多少船、多大的船、什麼時候會來營救;空中的戰機需要面對的最迫切的問題,是燃油還夠用多久如同德軍的炮火什麼時候到、多猛烈、自己會不會因此喪命,所有這些問題都是沒有答案的,而且都是隨機的。而且逃得早的未必活命,在多個時刻觀眾的心跟著畫面一起提著,對於下一秒鍾即將發生什麼完全防不勝防。
如果你不了解歷史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欣賞本片會有困難,更無法體會海灘上戰士們的惴惴不安。盡管《敦刻爾克》是戰爭片,但感受起來它更像一部懸疑片,讓你從頭至尾置身於朝不保夕的惶恐中。
你看不到敵人、看不到40萬的軍隊、甚至看不到身後的街巷裡在發生什麼,只知道槍聲不斷、戰火不滅。影片中所有的畫面,都是從片中人物的視角出發的。他們看得到的,你也能看到;而他們看不到的,你也只能等待。
而恐懼感往往就來自於看不到的東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場湯米在船內等待漲潮的戲。觀眾與他們一樣全然不知道外面正在發生什麼,只有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射進來的子彈,和止不住灌進來的海水、、、、、、
懷表的滴答、引擎的轟鳴、心跳的噗噗聲貫穿《敦刻爾克》的,除了這些音效,還有隆隆炮火聲,像永無止境的音階。這大概是對法國敦刻爾克海灘上那40萬士兵最准確的心理描寫了。無盡的等待,無盡的希望和失望,倏忽而至的險情,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無常。最恐怖的,大概是黑洞一般的不可知
敦刻爾克,一場沒有贏家的勝利,40萬人,望穿秋水,歸國無門。海的對面就是祖國,身後就是上膛的子彈炮火,頭頂是危機四伏敵機,無法反抗、絕望、掙扎,只能等待支援。活著,就是戰斗的意義,勝利的逃亡,倖存者沒有喜悅,罹難者無聲無息,戰爭的冰冷、政局的兜轉、求生中撕裂的人性,無論美醜都被吞沒在海峽深處,然後逐漸恢復平靜。
整部影片沒有高潮,卻又處處都是高潮。
敦刻爾克成功撤退,電影散場,一場提著心看完的電影,逐漸恢復平靜,活著真好,很幸福。
《敦刻爾克》的看點其一是畫面,比如開場不久敵機來襲,沙灘上的人四散逃竄,一個士兵舉槍射擊俯沖的戰斗機,這一組動態影像非常有格調,高手的感覺馬上出來了,讓你非常願意看下去。
其二就是海陸空三線敘事,一般影視文學作品用蒙太奇手法,故事線不同,卻是共時的,而此片三線的時間流動速度不同,這種不對稱,帶來結構上的趣味。
再就是配樂,敦刻爾克負責配樂的也是大神,據網友說,這個片子的bgm是滲入到劇情的,這個確實是,較之傳統風格的電影配樂,這種配樂在情緒和心理上更深入,所以更寫實,不是誰都能寫出來的,也不是誰都敢用的。 最後是電影懸疑片的定位。大部分戰爭片說的是英雄的戰爭,將軍們在大帳中運籌帷幄,士兵們沙場沖鋒陷陣,英勇無畏,這樣視角的故事已經太多了;而小人物的生存處境,是戰爭對於普通人展現出的那一面:三個陸軍士兵望著大海絕望而無聊的等待;一個斜躺著,目不轉睛的看另一個拿刀子扎開罐頭,再要過來喝上一口;三個人在沙灘上眼睜睜看一個精神崩了的士兵投海自殺,臉上害怕的表情。一方面,這種場景和當一般人在醫院掛號機前排大隊,下班後擠在公交車里等到站,在瑣碎、無意義上有著本質上的一致,這類體驗也是現代社會大多數人會經歷的。另一方面,敦刻爾克當中的小人物身處隨時都會喪命的凶險場面,必須時時刻刻緊張警惕,以求生存。把無聊的場景拍得不無聊,需要能力,關注普通人支離破碎不值一提的生活並發現意義,有現實價值。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等待救援轉移的普通士兵如同大屏幕外的你我,不具備什麼超能力,被捲入戰爭,渴望能夠活著回到家,盡管那場撤退戰爭的結局早已經知道了,這三個人是不是能全身而退卻是未知的,他們的存活幾率,受到空軍力量的影響,受到民用船隻救援的影響,受到當事人在剎那之間選擇的影響。
要說影片中表現的人性,其實並不是亮點。從這個片,我感覺諾蘭已經過了主要是挖掘深層次人性的階段,在非常場景中表現人性,他已經做得游刃有餘,因此不再濃墨重彩的在人性方面進行渲染放大,這個定位為戰爭懸疑片的電影,更多體現一種存在主義的世界觀,價值判斷已經不是重點。有人在采訪當中問諾蘭所秉持的哲學,諾蘭說他的哲學會在所拍的電影中有所體現,確實,對於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通過影像反映比用語言表達更准確。在表現手法上,全景視角和個體視角之間的轉換,不同進行速度的時間線的.轉換,運用自如,造就了一種立體的觀看體驗 。 人是有思維能力的生物,思維過程不是現實的鏡面反映,人的頭腦中世界的運轉方式從來都和現實世界的單向度、同節奏不同,文藝作品能夠發掘並滿足思維的固有屬性所衍生的需要,就會收獲成功。在好萊塢早已是教程的快慢鏡頭結合起來用的技法,其實是這種思路最皮毛的應用,快慢鏡頭結合表現故事自出現以來收到了巨大的市場回報,非線性的敘事方式即便現在讓很多人感到不適,屬於新鮮事物,但它被人們接受和喜愛,只是個時間問題。
今天兒子說想看電影《敦刻爾克》,隨即惡補了一下知識,講述的是二戰期間盟軍遭到希特勒的強烈阻擊,後退守到敦刻爾克,大量部隊滯留海岸最後勝利大撤退的歷史劇。當時心裡就同意了,看後的優點:一了解歷史,激起對歷史的學習幸趣;二看電影會記住裡面的好多細節,因為你專注嗎,有助於人生中遇到相同問題或選擇時,會有幫助。投入25元錢會為將來產出巨大的收益,合算。
但是前些天剛看過電影《戰狼II》沒幾天又要看,不能讓他這么容易得到滿足,就說,這么短的時間連續看電影,很貴的;該做的作業做完了嗎,每日錄音錄了嗎?(這學期開始錄音語文課文和英語新概念,每天各錄10分鍾,相信一年以後,語言發達能力,語文綜合學習水平,英語閱讀水平及學習水平將大大提高,一年以後見分曉)。哈哈,他答應做完作業等等再去看。
現在說觀後感,本片採用三條主線來描述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場景,分別是一個英國士兵的曲折撤退之路,一個是英國私家漁船參與救援的過程,一個是空軍支援的過程。
戰爭的殘酷:巷戰隨時背後飛來子彈,湯米跑得快翻過了牆才倖免於難。
聽天由命:寬廣的沙灘集結了絕大部分的士兵等待撤離,相當的活靶子,沒有任何防護,被德軍飛機炸的血肉模糊,橫屍遍野,當你沒有任何選擇時,做的只能是等待......
英勇神武:皇家空軍三架飛機(當然代表千軍萬馬,但也許當時真的沒有更多的飛機)通過相互協作,信息共享,誘敵殲敵,打掉德軍好幾架飛機,飛行員柯林斯最終被德機擊中,被迫迫降在海面上,上蓋故障無法出倉最後在道森兒子的幫助下得以脫險。法瑞爾最是勇猛鋼張,殲滅幾架德機後剛想返航,這時的油料已經不太夠返航的了,又發現一架敵機,好吧,不回了,打你去,就這樣法瑞爾放棄了返航的機會,把生命置之度外,為了海灘上的弟兄,為了被救援的已經返航的軍艦,拼了,又擊落了2架敵機,最後成功迫降在海灘上,為了不讓德軍得到這架飛機,開槍破壞了儀表盤,燒毀了整個飛機,當然,也被德軍俘虜了。
自發救援,經驗豐富:私家船主道森一家及朋友自告奮勇獨自去救援,救了翻船上一個海軍士兵,此士兵因戰爭恐懼症為爭奪船舵誤傷了船主的朋友而至死;後又救了空軍柯林斯,救一滿滿一船士兵返航途中又巧妙的躲過了德軍飛機的掃射,最終成功返回英國本土。正因為有成千上萬條民用船參與撤退救援,最終撤退回來33萬多士兵,簡直是奇跡。
辭藻華麗,振奮人心:丘吉爾的演說簡直棒極了,「我們將在海灘上戰斗,在登陸場戰斗,在田野中戰斗,在街巷裡戰斗,在山巒中戰斗,我們永遠不會屈服……」
「敦刻爾克奇跡」當天的英國鏡報
民眾們熱烈迎接成功撤退回國的士兵們
敦刻爾克勝利大撤退!!!
;『伍』 諾蘭大導全新力作,《敦刻爾克》值得一看嗎
當然,非常值得。每次對諾蘭的片子都是期待很大,但是同樣收獲到驚喜。戰爭的畫面感和配樂都特別帶感。影片中的第一個鏡頭就把觀眾一下子帶到了那個場景中。
我們一般都喜歡看的是什麼戰爭片呢?取得了大勝利的戰役。而《敦刻爾克》是什麼,是一次大潰敗和逃脫。
『陸』 電影《敦刻爾克》值得一看嗎
當然,非常值得。每次對諾蘭的片子都是期待很大,但是同樣收獲到驚喜。戰爭的畫面感和配樂都特別帶感。影片中的第一個鏡頭就把觀眾一下子帶到了那個場景中。
我們一般都喜歡看的是什麼戰爭片呢?取得了大勝利的戰役。而《敦刻爾克》是什麼,是一次大潰敗和逃脫。
『柒』 《敦刻爾克》音效分析
00:06:20——00:06:28
這一段中背景配樂結束,只剩下船艦發動機的聲響,隨後是轟炸機隱隱約約,逐漸清晰的轟鳴聲,很好的表現了敵機到來之前的寂靜,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恰到好處的配橋鬧耐合了士兵們慌亂的表情。美中不足的是彎迅這一片段太短促,剛有感覺就被配樂打斷。影片中的配樂不可謂不優秀,但可以去掉配樂達到無聲勝有聲境界的畫面也不在少數。
00:07:00——00:07:15
這一段是飛機扔下的炮彈由遠及近在鏡頭面前爆炸,爆炸聲一聲一聲,從模糊到清楚,還有震起沙土拍在士兵上的敏春聲音格外清晰,隨著鏡頭的抖動聲音也跟著抖動,同時伴隨這耳鳴聲,十分震撼。我相信只有真實的爆炸聲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00:38:35——00:38:49
這一段是魚雷擊中巡航艦的聲音,這段在電影院嚇人一跳的聲音並不是因為他的響度大,而是擊中後彷彿攝像機也遭不住其威力而導致音軌損壞,造成耳鳴的效果聲,之後水漫進船艦內,士兵們模糊不清的呼喊聲和溺水的聲音,讓周圍變得安靜,這一靜與魚雷擊中的聲音的一響形成對比,節奏很快,讓觀眾來不及反應就陷入士兵溺水的環境中去,造成真實的戰爭場面。
音樂
00:10:10——00:12:14
這一段是士兵抬著受傷的士兵想要登船的音樂。急促,緊張,音調高昂,隨著時間越來越快,讓觀眾的心情越來越受到感染。
01:12:50——01:13:15
這一段的音樂令人耳目一新,是上一段士兵眾人在沉船中掙扎的緊張氣氛的延續,讓觀眾認為接下來還會有緊張局面(後來發現是轉折)。這段音樂僅是比前面抒發緊張氣息的音樂更加突出,讓人一下記住,同時也很好的配合畫面疑似緊張的氣氛。
01:30:00——01:30:45
這一段是抒情的音樂,直接暗示著戰爭快要結束了,士兵將要回家。在前面這么多緊張讓人精神緊綳的音樂和畫面有讓人有松一口氣的感覺。
『捌』 《敦刻爾克》請收下我的膝蓋!
影片:《敦刻爾克》2017年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還是一篇諷刺抵制《敦刻爾克》文章的一篇文章激起了我看這部電影的好奇心。本來想著諾蘭很難超越自己的《盜夢空間》,更別說超越《記憶碎片》了。想保留對這位導演的良好印象,所以沒打算去看。
但,最終去看了。事實證明,我做了一個明智的選擇。
《敦刻爾克》絕對值你的回票價與你的寶貴時間!
這部電影我給四星半。
每個電影都在講述故事。而故事的本質就是在影片開頭許下一個願望, 然後再向觀眾展現這個願望實現的過程和結果。
作為一部歷史題材的影片。《敦刻爾克》沒有過多的背景鋪墊的廢話,在影片一開始就以極簡的手法把這個願望告訴了觀眾:「回家」。
以字幕的方式把背景和願望交代得一清二楚。而且字幕呈現余肢的方式也是經過精心設計,以每一次展現疊加上一幕字幕的方式,層層推進。奠定影片的節奏。太贊啦!豎拆世可以說,開頭10秒就已經牢牢的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
然後觀眾就會一直關心我們的「英雄們」最終是否都回家了。雖然敦刻爾克大撤退是歷史事件,正如泰坦尼克號一樣。大家都知道結局。可是具體導演鏡頭下的這個人物在這個歷史背景下的個人命運還是未知之數。
所以完全吊起了觀眾的胃口。
影片的願望是「回家」,然而貫穿整個影片內核的主題還是:艱難的選擇。
這一主題在整個影片中非常明確,與「回家」的願望交織在一起,向我們展現了「回家」的「英雄之旅」中,每個人物在每個場景下的艱難選擇。
每一次選擇都關乎生死。
每一次選擇都是對「英雄」的考驗。
當兩個士兵心照不宣的抬起擔架;
當飛行員看著油表說,「就這樣吧!」;
當「法國人」在沉船之際,奮力艱難的去打開船艙的門;
當遊艇老船長對戰斗機隊長說,「我們是有任務的」;
當彼得面對戰斗機隊長詢問喬治會否好起來時,說,「會!」;
所有的這些時候,都在傳遞著「艱難的選擇」這一主題。這是諾蘭非常擅長表達的人生思考。想來他自己對人類的自由意志以及選擇思考很多。也展現得十分到位。
這些時候,觀眾也會跟隨著「英雄們」,追問自己的內心會做何選擇。我們在觀影的同時,也走在自己的「英雄之旅」中。
影片亮點太多,印象深刻的有5點:
1、三條線索的展開與匯集
沙灘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時。
影片在非線性多時空下三段故事同時展開!
每一段故事都是「英雄們」的英雄之旅!這種獨具匠心的設計太贊!
諾蘭駕馭故事的實力實在是了得。
而且三條線索都被「回家」的願望緊緊的連接在一起,並在精心設計的場景下匯集到一起。
2、鏡頭語言帶來的身體反應
這可以說是最惜字如金的電影之一了。角色之間的台詞少得可憐。
甚至不需要台詞。
空無一人的城市。
沙灘上排隊集合的士兵,等待撤退。
鏡頭下的場景把觀眾帶到了緊張的戰爭中。
兩個士兵抬上擔架後陡然改變的背景音樂。讓我們崩緊了神經。
緊張,一直到兩個人順利的上船,觀眾才得以喘一口氣。
3、氣氛渲染帶來的宣洩
英法聯軍被德軍逼退御祥。影片中卻並未出現德軍,僅僅出現了幾架德軍戰斗機。就將整個戰爭緊張,生死悠關的氛圍渲染出來了。
沒有血肉模糊,斷手斷腳的血腥場面。
也沒有炫酷的3D特效技術。
全靠故事的張力,導演已經將氣氛渲染得非常到位。
這才是講故事的實力!
影片最後在回家的火車上,陽光灑進車窗。「英雄」念著丘吉爾給下議院的信。我們緊張的情緒得到了完全的釋放。
感覺到了圓滿。
讓觀眾的感情得到宣洩是電影,或者可以說是任何藝術形式的終極目標。
諾蘭完成得很棒。
4、視角新穎
以前看戰斗機對峙。經常性的觀眾無法分清敵我。只看見一陣霹靂吧啦以後,有飛機墜毀,等到鏡頭重新定格在飛行員身上,我們才知道輸贏。而諾蘭使用的從飛行員視角和整體視覺切換的拍攝方式,讓我們很清楚知道敵人在哪裡,敵人是怎麼被消滅的。
5、兩極化的沖突
兩極化是故事張力的源泉。
《敦刻爾克》的外部兩極化是很明顯的:英法聯軍VS德軍
內部兩極化也很精彩:
在擱淺的船倉等待漲潮時,因為超重要趕「法國人」下船;
遊艇上被救起來的飛行員要求返航時;
都是內部兩極化的斗爭,並且都是以人物的死亡作為完結。
這又在一個層面上反映了影片的另一個隱喻。爭斗從來不會只發生在外部。
在看起來是隊友的內部發生的爭斗也常常以死亡劃上句點。
哪一種死亡更有價值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對於死去的人來說,對於他們的親人來說。痛,難道還會有程度上的不同嗎?
為什麼沒有給五星呢?沒有給的這半星,確實是吹毛求疵的。
那就是「法國人」之死。在影片中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他在故事中顯然充當了悲劇英雄的角色。
當然可以設計他最後的結局是犧牲。更何況他是一個「法國人」,在更深的層面可以表達這部影片的隱喻。而且他沒有姓名也是一個匠心獨運的設計。在敦刻爾克犧牲的數以萬計的法國人,每一個法國士兵,我們知道他們的姓名嗎?
這個隱喻也曾直接從我們的英雄口中說出:「我願意承受這個代價的責任(為了大家的生存,犧牲掉「法國人」),但這是不對的。」
問題在於他犧牲的方式不符合他的人設。
他可是一個警覺性很高,求生本能很強的人啊!為了害怕沉船都不肯進船艙要在甲板上待著的人,最後怎麼可能死於船艙進水呢?
《敦刻爾克》冷靜而又克制的敘事方式。不做過多的情緒渲染,以一種歷史客觀的筆觸刻畫小人物在歷史背景下的命運。
在一個點上的縱深演繹,諾蘭真是頂級導演!拜服!
最後收回《敦刻爾克》無法超越《盜夢空間》的預估。整部影片確實超過了《盜夢空間》的水準。
但比起我的心頭好《記憶碎片》,還差了那麼一丟丟意思。
看來諾蘭可以列入影片不可錯過導演的名單啦!
(完)
『玖』 電影《敦刻爾克》配樂怎麼樣
有人說,配樂太強勢,太搶戲,甚至可以說漢斯季默可以說是電影的另一個導演。配樂有沒有搶戲不能看配樂在電影中有多少時長來判斷。而是在看電影的時候,配樂有沒有喧賓奪主,我們會不會更注意音樂而是畫面來判斷。配樂烘託了畫面的感覺,看的時候我腦子里根本沒有注意音樂。而情緒完全被調動起來了,耳朵也是完全打開的狀態,雖說通篇基本都有配樂,但都是為了影片而服務。當然最服氣的還是保溫杯諾蘭,在個人英雄主義盛行的今天,打的一個反套路。
『拾』 《敦刻爾克》:這不是失敗,是一場大撤退。
文/清安依舊
19世紀中期的歐洲海域,海風呼嘯,大霧彌漫,洶涌的海浪拍打著礁石,有如猛獸般,似乎下一秒就要將灘岸吞沒。這段昏暗陰沉的時期里,近40萬英法遠征聯盟軍被德國軍隊困在法國東北部邊境的一個名叫Dunkirk的港口城市。
陰沉的天空下,即將進行二戰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場「失敗」——敦刻爾克大撤退。
影片以「空、海、陸」三個視角為主線,分別從「1 hour、1 day、1 weekdays」三條時間線上展開。短短107分鍾,卻讓我看清這段震撼十足的真實歷史。不知多少個時刻,我彷彿置身於那片充滿絕望與死亡的城市中,靜默地望著灰白色的泡沫沖刷著海灘,四周站立著上萬名身著深色軍裝的英法士兵,這庄嚴、肅靜的空氣里,到處彌漫著一股冰冷的死寂。
這場史上著名的大撤退,從陸地上開始……
電影開頭,從天空中漫地飄落的德軍勸降單中開始,數名英國士兵在敵軍的轟炸中紛紛走散,漫無目的地遊走在幾乎空無一人的大街。其中陸地上,一名英軍士兵湯米在敵軍的轟炸中倖存,逃離到敦刻爾克的海灘上;而大海上,民用船主道森正開著遊艇離開自己的祖國,打算盡自己之力拯救被困在敦刻爾克上的士兵;轉天空上,戰斗機飛行員法瑞爾和柯林斯駕駛著噴火戰機努力擊落正轟炸著敦刻爾克的德軍戰機,為大撤退爭取著時間。
地點:陸地 時間:一周
陸地上一周的時間都是緊迫的,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陰冷、沉重的壓抑感,更多感受到的是人性的暴露,自私,冷漠,虛偽,卻都只是為了活下來。
在德軍的轟炸下,湯米有幸逃過一劫,躲到了敦刻爾克的沙灘。但敦刻爾克三面全部暴露在敵軍的火力下,在幾近絕望的境地下,當時的英國總統丘吉爾下令:從敦刻爾克海灘上近40萬士兵中撤離3萬英軍士兵。然指旦判而,許多船港及避難地均被淪為了平地,為了使即將前來營救的搜救船上岸,數萬士兵們一起建起了小型碼頭,在僅僅數千米的橋上,數萬人頭攢動,場面十分震撼人心。當英軍的一艘救援船抵達敦刻爾克後,所有人都想盡辦法蹭上救援船,法國人是,湯米也是,一切只是為了能夠活著回家。
一周的時間,不知道換過多少艘船隻;不知道多少次跳海;不知道多少次被敵軍轟炸;不知道多少次為了活下來,只能夠選擇犧牲戰友的生命力;不知道多少次畏懼死亡,在冰冷的海底看不遲手到生存的希望;不知道救援的船隻何時到來,卻無時不刻面臨著生命的威脅……
最終,他們從甲板下走了出來,看到了海的前方數只飄著英國國旗的船艦。這一刻,如釋重負,心裡所有的壓力全部如海水般傾瀉而出——他們得救了!
在絕境之下看到了希望,就彷彿在無盡的深淵中抓住一絲微弱的光線。
地點:海上 時間:一天
海上一天的事情似乎都十分平淡,但正是因為平淡,才更顯示出了營救時,老船長、他的兒子和他助手的偉大。
民用船主——道森先生,他是整部影片中我最敬佩的一個角色。因為盡管他已經步入中年,已經不再是能夠戰斗的主力,但他依舊毅然決然地選擇去敦刻爾克營救英軍士兵,因為他想把他們帶回祖國。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道森先生堅持去敦刻爾克的信念不動搖,是因為他的大兒子就是一名英國空軍,可是他在戰爭中犧牲了。為了完成他兒子未完成的使命,他,替他繼續前行。
期間,他救起了一名叫英軍士兵,然而唯改得救後的那名英軍士兵並不讓任何人靠近,只是顫抖著鎖在甲板的一個小角落。當他知道道森先生是要開往敦刻爾克後,暴怒般發起狂來,要道森掉頭,說現在去敦刻爾克是去送死,他已經再也不想回去了。然而道森卻分外冷靜地對他說,他必須要去敦刻爾克。於是士兵憤怒了,與前來勸架的喬治產生肢體沖突,不慎把他推倒在了船艙,此時士兵才鎮定下來,但不幸地,小幫工喬治腦袋嚴重受傷,他失明了,他無法堅持很久了。他原本不需要上船的,但他總想幫上一些忙,想著能為那些被困在敦刻爾克的士兵們做些什麼。
最終道森和他的兒子彼得,救下了在空中造擊落的飛行員,以及許多落難的英軍士兵。道森實現了他的願望,他把他們帶回了他們一直心心念念的祖國。撤退過後,彼得為了完成喬治生前的夙願,找到報社,將他的照片登上了報紙,讓他的老師看到——他,喬治,是個英雄。
這艘普通民船上發生的故事,凸顯出了這場大撤退的奇跡背後,每一個平凡人作出的努力,甚至是犧牲。
地點:空中 時間:一小時
空中的一小時無疑是影片當中最為緊張刺激的一個部分,整個過程當中人物對白少之又少,我們只能從飛行員的眼神中,從背景音樂的緊促聲中去感受故事的發展。
這次戰爭中,德軍的目標是十分明確的,就是炸毀敦刻爾克的每一個海港和碼頭,最後摧毀所有被困在沙灘上的英法聯軍士兵。而僅有的三架英國空軍,所能做的就只有盡量擊落敵軍戰機,保護海灘上等待救援的40萬士兵。
整部影片里,空軍飛行員的任務是最艱難而殘忍的,因為他們要為整個「大撤退」爭取時間,為了讓更多的英軍士兵活下來,他們一次次加速追擊德軍戰機,一次次朝敵方發射導彈,卻最終燃油耗盡,不得不迫降在已被德軍佔領的區域。偉大的皇家空軍飛行員——法瑞爾,被俘。他拯救了世界,卻拯救不了自己。
一切都在最後一架德軍戰機被擊落時戛然而止,海灘上倖存的士兵們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勝利歡呼聲,他們終於都能夠回到祖國了。但對於飛行員來說,拯救世界還是拯救自己,他們果斷地選擇了前者。
影片末尾,在敦刻爾克最後一批英軍士兵撤離海灘時,溫納德上校與波頓指揮官朝他們說:「這個時候就不要在意上下級了!」意思是叫他們趕緊上船。緊接著溫納德上校也走上了船,他若有所思地看著波頓指揮官,波頓卻說:「我要留下來拯救更多的法國人。」在戰爭的殘酷面前,生命不分國籍,這正讓我看出了他的偉大。
終於,1940年5月31日,眾艘英軍戰艦、民用船艇,均載滿了從敦刻爾克撤退的英國士兵抵達英國港。這歷時九天九夜的一場「逃離」,最終成功撤出了三十三萬五千人!
後來,敦刻爾克的海灘上建起了一座紀念碑,紀念了在這場史詩般的大撤退中英勇獻身的英法聯軍陣亡士兵。我想,這是後人們對於那些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將士最崇高的敬意!
其實這部片子是具有十分大的爭議性的,最主要的一點就在於這是一場「戰爭的失敗」,還是一場「勝利的撤退」。很多人說,「敦刻爾克」這一次戰爭的大潰敗被生生美化成了勝利的撤退,實數荒謬,但在我看來不是的。
所以無論是歷史還是影片,都沒有把撤退美化成愛的史詩,而是構建起了每一個士兵、營救者內心的恐懼和對生存的渴求。因為你不會知道下一秒將要發生什麼,你所想的,僅僅只有活下來而已。也許對每一個士兵來說,想盡辦法活下來,才是最終的勝利。
在那個充滿戰爭的年代,你永遠都無法預測死亡何時到來,正如在原以為已經安全的甲板下,突然從海底潛伏來一顆魚雷,將船隻炸毀,從而不得不跳海求生。該有多少個充滿青春力的生命,要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漸漸枯萎,我們如今生活的土地上,又掩蓋著多少已經乾涸的鮮血。
但敦刻爾克,這不是失敗,是一場大撤退。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