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電影中音樂意象美學表達

電影中音樂意象美學表達

發布時間:2023-04-01 10:17:46

1. 電影《城南舊事》意境分析

一、電影意境綜述

      意境一詞多在中國古典詩、詞、畫等傳統藝術中被提及,是指一種情景交融的境界,是主觀情感與客觀景物相熔鑄的產物。意境不僅以自然景物的意象描述為主,也融入藝術家的思想感情和美學情趣,且更側重於主體的情感表達。藝術意境在情景交融中讓人們領悟出無窮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乃至於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深層意蘊。

     電影作為一門綜合藝術,也繼承了中國傳統藝術的這種情感表述方式,電影中空鏡頭的運用營造的是一種若有若無的朦朧之美,電影長鏡頭的紀實化拍設構建的是一種不施不設的自然美,通過影視鏡頭和畫面凝聚的作品主題是一種有限到無限的超越之美。影視藝術融導演之情於聲畫之中,以綜合藝術語言塑造藝術形象、建造藝術意境,來闡釋某種無法言述的藝術意蘊。

二、以《城南舊事》為例分析電影的意境

     作為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吳貽弓深刻踐行了他們這一代導演提出的「丟掉戲劇的拐杖」這一主張,打破以矛盾沖突為主的戲劇式電影模式,進行電影語言和風格的探索,以詩化的電影藝術語言進行歷史敘述,表達人生哲理。《城南舊事》作為吳貽弓導演的代表作,全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真實的歷史感,是傳統美學和現代電影語言的完美結合,具備了第四代導演電影作品的「詩電影」特徵,整部影片在意境的營造上獨具匠心。本文以吳貽弓導演的《城南舊事》為例,分析該影片的意境營造以其對於電影情感表達的重要作用。

1、文學式的分段敘事

     影片根據台灣女作家林海音同名中篇小說改編而成,以時間順序串聯起小主人公林英子的童年故事,藉以英子純真的視角展示老北京城二十年代的整體面貌,也寄託了主人公淡淡的哀思和鄉愁,傳達一種人生處處是別離的意蘊。

     散文式的敘事強調形散而神不散,作為散文式電影範本的《城南舊事》在敘事上採取串珠式的手法,講述主人公英子從6歲到13歲之間的童年故事,影片中的三段故事分別是文學小說中的《惠安館》、《驢打滾》和《爸爸的花兒落了》,第一段故事中,英子與「瘋子」秀貞相識,和妞兒成為夥伴,並幫助他們相認,最終妞兒與秀貞死於火車軌下,英子也隨父母搬了家,告別了小學之前的童年和夥伴。第二段故事發生在小學時期,英子認識了為供弟弟上學的小偷,和他成為朋友,最終目送他被警察帶走,英子也小學畢業。最後一段故事,導演將原著小說中《驢打滾》和《爸爸的花兒落了》兩部分融合到一起,選擇以父親逝去、宋媽離開為結尾,英子目睹宋媽失去自己的孩子的悲痛,以及父親生病去世,經歷與親人的不舍告別,而開始真正長大。

     幾段故事看似是獨立發展,但每一個故事的開始和結束都伴隨著英子的童年別離和成長,共同表達「離別」這一主題意蘊。告別夥伴、告別不經世事的小學,告別親人,告別愚而神聖的童年。整部影片對於離別和死亡的悲痛並沒有刻意渲染,而是用緩慢的鏡頭和敘事節奏凝聚悲傷,既有生死無常的生命感慨,也有離愁別緒的無奈。

     此外,獨立的故事設置也從不同方面折射當時社會生活背景,進行平靜地歷史敘述,於個人小離愁之中展現國家大背景。這種處理有些虛淡甚至刻意隱藏,但卻又在虛實之間讓人忘卻不得,愁雲慘淡的社會現實從頭至尾榮繞於觀者心頭,這也是已經營造的最常用手法,虛實結合,以虛顯實,構建一種特別意境。比如,從影片開始就以英子的視角呈現父親在家裡招待學生,秀貞的丈夫被抓,北大學生在街上遊行,母親言語間的謹慎等,這些時代現狀的處理不露痕跡,卻有著一種內在張力。

2、無言勝有言的視聽語言

     意境源於人的感覺,視覺和聽覺在影片中傳達出重要的信息。比如,影片開頭用空鏡頭呈現秋風中枯黃的野草、烏鴉,以及隨著主人公的闡述,長城逐漸化出,鏡頭拉遠,駱駝隊走在城牆上,昏黃淡暗的北京城南在近景遠景的交替中伴隨送別歌出現,直接從視覺和聽覺上將觀眾帶入懷舊的、綿長的意境之中。

(1)長鏡頭營造「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

     影片中導演運用大量長鏡頭來表現胡同里的場景以及人物的心理變化,通過鏡頭的平緩搖移而非切換來營造一種不加修飾的、彷彿置身其中的意境。長鏡頭理論與蒙太奇理論相比,更強調敘事的連續性和真實性,達到了電影意境要求的自然真切,巧奪天工。

     片中大量長鏡頭停留在秀貞回憶往事、宋媽失去孩子、英子告別小偷,這種大停頓疊加人物回憶,動靜結合,虛實相映,營造「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產生一種內在張力,引人深思。在述說完身世之後,鏡頭停頓到妞兒與英子坐在屋裡的場景,大遠景逐漸拉遠,長鏡頭渲染妞兒的悲慘身世,也營造某種悲憫氛圍,使觀眾自然而然陷入思考,進而產生「移情」效果。而在目送小偷被抓走之後,英子坐在教室里上音樂課的場景中,鏡頭在英子臉上停頓,天真的眼睛盈滿淚水,沒有太多表情,也遲遲不願開口唱歌,長鏡頭及特寫鏡頭的使用,將小英子對於「什麼是好人與壞人」的困惑,對於小偷朋友被抓走的愧疚、不情願與不舍呈現的淋漓盡致。

(2)色彩呈現「發纖濃於簡古,寄全味於淡泊」的意境

     影片的色彩基調是懷舊風格的,沒有強烈的色彩對比,城牆與胡同是暗淡的,人們著裝是素淡的,這種色彩搭配真實呈現出北平二三十年代的灰暗慘淡的社會現狀,為影片背後沒有明說的社會背景營造一種心理氛圍。而童年林英子,在落雪胡同的灰牆淡瓦間穿小紅襖出現,與悲涼社會現實之間劃了一條淺淺的線,以便英子用孩子的童真視角審視殘酷的大人世界,又使得影片哀而不傷。

(3)道具營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此外,導演通過道具(意象)運用建構意境場景。意境一詞,更多時候是一種表意空間的詞,是一種通過周圍景物營造出的場景。歸巢的烏鴉,駱駝頸上的鈴鐺,古老的城牆,淡灰的胡同,吱呀的老水井和搖晃的水車,京味的叫賣,聒噪的知了,胡同里懶樣洋交談的人,藍天紅葉,這些意象的結合,構建了一幅真實的二三十年代老北京風貌。同時,以紀事化手法來完成意境的構建,沒有刻意的渲染和剪輯,平實瑣碎的生活鏡頭,打水、買菜、吃飯、逛廟會、上課、玩耍,生活似乎周而復始,時間卻不經意間流逝,現實化的表達給予觀者強烈的真實感,也形成了影片的意境表達。

(4)音樂營造情感升華的意境

     音樂在調動情緒和延伸想像空間上具有獨特作用,電影的主題思想、情感基調大多通過背景音樂表達。本片的主題音樂是《驪歌》,長亭送別的歌詞與離情別意的曲調和影片主題相呼應,並在主人公英子每次告別過去時響起,起到劃分故事段落和推進情感高潮的作用。妞兒與秀貞離開時,英子搬家的路上響起了送別歌,英子若有所思,而在小偷被抓走後的課上,英子沒有再跟老師一起唱送別歌,一直到父親去世、宋媽離開,英子對於離別這件事的感受不斷清晰,影片沒有直白說明英子在種種離別中的痛苦,而是通過音樂緩緩呈現這種情感變化,以音樂營造別離哀傷之境。

     此外,影片中背景音響的運用也在意境營造上起到一定作用。比如,雷雨夜裡英子得知妞的身世,把她帶到秀貞家認親,妞與秀貞相認後死於火車軌下,該段雷聲、雨聲,火車軌聲,汽笛聲,叫喊聲摻雜在一起,既表達英子對夥伴的不舍,又將兒童的天真善良與成長中的糾結困惑緩慢呈現在觀者面前。

(5)主觀視角構建平實的人生五味之意境

     影片運用主觀敘述結構,從小主人公英子的視角出發進行故事講述,以英子的主觀感受來呈現二十年代老北京的人和事。在兒童視角下,即便沉重也是善良美好下的一種淡淡的哀愁,影片沒有醜化任何一個人物形象,甚至是黑暗的社會現實也在英子的主觀視角下被沖淡。

     此外,導演以英子的視角提出很多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但最終卻沒有給出具體的答案,比如,為什麼駱駝掛鈴鐺,為什麼要槍斃人,我是不是你親生的,什麼是好人和壞人,宋媽的孩子為什麼不自己帶,這一點的處理像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留白,用大段空白營造某種綿長卻意蘊無窮的意境,似乎能回答,又好像給不出准確答案,留給觀者無限的遐想和思考。

3、重復蒙太奇建構的內在張力

     一部電影作品大到影片的整體風格,小到每個鏡頭細節的表達都可以建構意境,《城南舊事》不僅整體上表達淡淡的人生何處無相遇,轉眼天涯是路人的愁緒這一主題,在畫面、音樂、剪輯、敘事等藝術語言的運用上,也是彼此相映,共同為這一主題構建整體意境。本部影片中,導演在重復蒙太奇的使用上有著獨到之處。比如,井台打水的鏡頭,在影片中重復出現了四次,而每次的出現都幾乎內容相同,似乎是平淡無奇的日子,但也記錄著時間的流走。最後在妞兒和秀貞出事的那天,英子知道了妞兒的身世,水井依舊是那個水井,但是時間已經是夏天,聒噪的知了聲和乾涸的井槽營造一種異樣的氛圍,預示著妞兒和秀貞的悲劇。而林英子的眼睛在影片中也是多次重復,英子童真的眼睛貫穿著故事的始終,鏡頭從不同角度將英子眼裡的懵懂、開心、好奇、疑惑、悲傷表現出來,呈現英子的善良真誠,機智勇敢,敏感多思的性格,也藉由這雙眼睛表達著全片的故事背景和情感。

     除了以上兩個意象的重復剪輯,影片中宋媽眼角的皺紋、學校放學的場景也都使用了這種藝術重復。在內部節奏上,影片中多次大停頓(比如,在呈現妞兒的身世、秀珍在封建禮教下的愛情、宋媽作為傳統女性的宿命等)和多次送別歌響起,這些細節上的處理,都與影片整體想要表達的復雜情感相交織。

三、總結

     「不思量,自難忘,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是多麼想念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導演在影片開頭就將離愁別緒、思鄉之情以散文式的旁白呈現出來,為整部影片的懷舊意境做了鋪墊,與結尾處紅葉漫山,驪歌響起相呼應。電影台詞的散文化處理和背景音樂的古典化編曲共同起到意境升華的作用。全片以平緩的鏡頭語言營造了一種詩意的散文詩式的懷舊氣氛,呈現既愚笨而又神聖的童年,抒發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思鄉情,情感沉而不烈,濃而不膩,綿綿而不絕,哀淡而不悲傷。在影片的鏡頭和敘事上,自然真切,巧奪天工;在場景建構上,呈現出的是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景非單純的景,情非單純的情;而在情感表達上,處理的含不盡之意於言外,言有盡而意無窮。作為意境電影的經典作品,這也是《城南舊事》一直深入人心之處。

     中國電影在意境的構造上繼承了中國傳統美學的思想,因此更具東方古典韻味。作為綜合藝術,電影通過豐富的意象選擇、綜合的藝術語言,建構象外之象與味外之旨,讓觀眾從鏡頭中感受到畫外之意,境外之情。而中國導演對於電影意境之美的追求和實踐從最初的《漁光曲》到第四代導演的《城南舊事》,再到今天的《卧虎藏龍》也一直沒有停止。

2. 簡談鋼琴音樂藝術在影視中的魅力和意義

簡談鋼琴音樂藝術在影視中的魅力和意義

摘要: 鋼琴在所有樂器當中具有自身鮮明的特色,鋼琴音色優美、音量空曠,而且音域特別寬廣,表現力十分強大,所以將鋼琴音樂藝術與影視相結合,有利於提升電影的感染力,使電影魅力更加多元化,進一步突出電影的主題。本文以影視作品中的鋼琴音樂藝術為立足點,探求鋼琴音樂藝術在影視中的魅力和作用。

關鍵詞: 電影 鋼琴音樂 魅力

鋼琴在電影藝術表現中可以實現情感與音樂的融合,實現電影畫面與音樂的融合,提升電影藝術的表現效果。縱觀現在電影的發展,很多電影導演都十分重視發揮鋼琴音樂的積極作用,將鋼琴音樂恰到好處地與電影畫面、內容、旁白等相結合,使電影的藝術魅力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

一、鋼琴音樂在影視中的運用

鋼琴音樂能夠結合電影情節的發展,與電影畫面實現良好的配合,不僅會給觀眾帶來豐富的視覺享受,而且會使觀眾在情感上獲得一種快感。將電影與鋼琴音樂完美結合,有利於提升電影對觀眾的感性感染,有利於觀眾從電影當中獲得更加真實深刻的體驗。鋼琴音樂對深化電影主題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將鋼琴音樂與電影背景相融合,有利於使觀眾更深刻地理解電影的內涵。縱觀國內外電影的發展,以“鋼琴”為題材的電影在數量上有很多,像影片《不能說的秘密》、《鋼琴師》、《海上鋼琴師》都是以鋼琴為題材的典型影片,從這些影片我們可以欣賞到鋼琴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的魅力價值。

第一、鋼琴音樂在渲染影片背景氣氛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要想使一部影片的內涵得到淋漓盡致地表達,離不開電影音樂的積極配合,可以想像如果在戰爭題材的影片中沒有關於戰爭的背景聲音那麼影片就會明顯失真,同樣在一部恐怖片中如果沒有恐怖聲音的配合,那麼影片就很難達到恐怖的效果,鋼琴音樂是電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電影背景音樂營造的作用十分重要。以《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為例,影片主人公利用鋼琴音樂的變化對自我內在情感進行了很好的詮釋,隨著鋼琴音樂的變化,主人公的內在情感也在發生變化,鋼琴音樂低沉溫婉與其渾厚高亢渾厚時所表達的情感顯然不同。

第二,鋼琴音樂的抒情功能會增強電影的情感表現力。通常電影音樂的選擇會以電影內容發展為依據,如果電影場景充滿緊張感則就會配合上節奏十分緊湊的音樂,如果電影畫面充滿曖昧則就會配上比較曖昧的音樂,同樣鋼琴音樂作為電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會根據劇情的需要作出相應地調整。鋼琴音樂本身就是感性的,結合電影本身的實際需要發揮鋼琴音樂的抒情功能,會使影片的情感表現力大大增強。鋼琴音樂在電影中的抒情功能特別突出。以電影《鋼琴課》為例,影片女主人公的丈夫覺得鋼琴搬來搬去是個累贅,想把鋼琴丟棄在沙灘上,面對這些女主人公開始在沙灘上拚命地彈琴,女主人公的憤怒與不滿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此時鋼琴音樂的抒情效果要遠遠超過直接用電影畫面所表現的效果,使觀眾感受深刻。

第三,鋼琴音樂對提升電影的藝術品位具有積極的作用。鋼琴作為一種高雅的樂器,其聲音美如天籟,充滿高貴的意蘊,鋼琴音樂可以對演奏者的內心情感進行展現,所以將鋼琴音樂恰如其分地與電影相融合,有利於使電影的藝術品位獲得提升。以電影《天使艾米麗》為例,影片的主旋律隨著影片情節的發展不斷變化,纖塵不染的鋼琴音樂讓觀眾享受到了完美的音樂視聽,影片中的鋼琴音符簡短富有力量,好像絲絲細雨灑落在人的心田,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藝術品位。

第四,鋼琴音樂會對影片敘事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作用。通常鋼琴音樂在影片中都是以背景音樂的形式展現出來的`,這樣就會使電影情節即使在沒有聲音的情況下也不會顯得特別突兀。鋼琴音樂參與電影敘事發展要以實現電影畫面、電影聲音的完美結合為前提條件,電影畫面與鋼琴音樂的完美結合有利於推進電影情節的發展。以電影《羅拉快跑》為例,這是一部快節奏的影片,電影中有很多跑步的畫面,影片鋼琴音樂充滿韻律,對影片主人公羅拉起到了很好地襯托作用,在鋼琴音樂的襯托下整部影片充滿運動美。在某些條件下,也可以將鋼琴音樂作為電影敘事的組成部分。

二、關於鋼琴音樂與電影相融合的幾點思索

第一,鋼琴音樂是感性的,鋼琴音樂是某種情感的表達,將鋼琴音樂與影視相融合一定要與影片情感表達相協調,影片中鋼琴音樂與影片的融合一定要注重選擇好恰當的位置,如此鋼琴音樂才能夠對影片人物的情感表達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會使影片產生一種美感。鋼琴音樂會提升電影的感染力,一部成功的電影中,鋼琴音樂一定會與電影的內涵、情節、主題等融和得恰到好處。

第二,電影中的鋼琴音樂能夠對觀眾的內心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很多觀眾特別理性,單純觀看電影畫面很難真正走進到電影情節當中,因此在影片中發揮鋼琴音樂的作用可以提升觀眾的感性認識。鋼琴音樂在電影中通常被用作背景音樂,能夠對電影氣氛起到烘托與渲染的作用。鋼琴音樂與電影的完美融合,有利於觀眾從電影中獲得真實的體驗。

第三,鋼琴音樂在電影中充當著載體的作用,會使電影的戲劇性得到加強,很多電影對鋼琴音樂進行反復重復,為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力地推動了電影情節的發展。鋼琴音樂可以從不同角度在電影中發揮積極的作用,這種積極的作用所帶來的積極效果往往是別的樂器所無法取代的,因此作為創作者應當重視鋼琴音樂與電影的融合,挖掘音樂的潛在內涵與電影主題思想相契合,以鋼琴音樂的魅力提升影視作品的魅力。

三、結語

充分發揮鋼琴音樂的積極作用,從多角度、多方位與電影實現融合,有利於為觀眾創造出精彩的視聽世界,同時也會增強電影的藝術表現力。鋼琴音樂獨特的藝術價值對整個影視電影藝術體系的發展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王曉宏.論鋼琴演奏觸鍵在不同音樂時期的特徵[J].藝術百家,2004(O6).

[2]劉元舉.半個世紀的鋼琴情懷劉詩昆與齊格然·阿利哈諾夫重逢上海[J].音樂愛好者,2010(01).

[3]潘屹.電影《鋼琴家》中鋼琴音樂的美學作用[J].電影文學,2010(05).

[4]青溪.艾尼奧·莫里康內:此曲只應天上有[J].大眾電影,2007(03).

;

3.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1、音樂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電影的詮釋紐帶,一首好的音樂,對整個影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常一部電影會由多首音樂相襯,以更好地襯托出電影需要表現的內容。

2、音樂在電影中還可以讓人們在視覺效果的基礎上,與聽覺動兩者結合,讓劇情更充分地感動人們,震憾人們。

(3)電影中音樂意象美學表達擴展閱讀

音樂(抽象藝術)

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英名稱:music;法文名稱: musique;義大利文:musica)。

音樂可以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類型,又可以粗略的分為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原生態音樂、現代音樂(包括流行音樂)等。在藝術類型中,音樂具有抽象性,音樂從歷史發展上可分為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

東方以中國漢族音樂為首的中國古代理論基礎是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聲音階為主。音樂讓人賞心悅目,並為大家帶來聽覺的享受。音樂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凈化人們的心靈,樹立崇高的理想。我們通過音樂來抒發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很多情緒得到釋放。

4.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有哪些

音樂在電影中主要有五個作用,一是渲染背景氣氛,如環境氣氛、時代氣氛和地方色彩;二是刻畫人物心理,如悲傷、憤慨、喜悅等;三是連貫鏡頭;四是發揮情節評論作用;五是深化主題思想。

音樂能為影片的局部或整體創造一種特定的氣氛基調,從而深化視覺效果,增強畫面的感染力。這種音樂不是簡單重復畫面的內容,而是細致入微地為影片營造一種背景氛圍。

電影音樂最擅長的就是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達銀幕上無法直觀的人物復雜的內心情感。電影藉助音樂的主要目的,是用音樂加強影片的感情色彩,從而促成整部影片與觀眾情感的契合。

由於一部電影的時間有限,如果把一些短暫的鏡頭都詳細地交待清楚,那要佔用很多篇幅(畫面)。而音樂是不佔空間的,音樂把這些表面並無關聯的鏡頭連接起來,使其成為一個整體,這是電影音樂獨具特色的功能之一。

電影音樂發揮的評論作用,即用音樂表達創作者對影片中人物和事件的主觀態度,如歌頌、贊美、同情、控訴、哀悼等等。在電影中雖然有時可以採用類似戲劇旁白的畫外音方式進行評論,但這種方式如運用得不好容易產生生硬、不自然的感覺,而用音樂進行評論則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5.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是可以在視覺效果的基礎上,讓人們的聽覺動起來,兩者結合,讓劇情更充分地感動人們,震憾人們。揭示角色內心活動,表達角色內心情感烘托影片氣氛、節奏強調影片的地域性、民族性、時代性參與敘事,音樂的啟承、轉場、表現影片情節。音樂在電影中除為了直接加強氣氛 外,也可以起反諷的作用,電影歌曲是電影音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分主題歌和插曲,對推動情節和揭示 情感有著重要的作用,極富感染力。

6. 電影中音樂、音響的作用

1、電影音樂是一種全新的音樂體裁,基於基礎音樂的共通屬性,並包含自身的獨有特性,在影視作品的內容、情感呈現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電影音樂可以根據畫面的特定情景和場景需要,將人物、事物和情感,以音樂的形式表現出來,進而為影片的畫面提供其所需要的聲音造型。

2、電影中的音響,主要作用是補充,即創作者依據作品主題、內容,主要人物情感等,創作出與之相對應的音樂,補充畫面,以聲畫結合的方式傳遞導演的藝術觀念,達到導演所要求的主題呈現、情感表達的傳播標准。



(6)電影中音樂意象美學表達擴展閱讀:

電影音樂藝術美學功能是:

1、通過音樂主題的貫串發展、矛盾沖突、高潮布局,達到對劇中主要人物的歌頌或批判,幫助明確電影的意義。

2、用音樂加強人物的動作性、心理活動,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像更加鮮明生動,可以為電影加不少的分數。

3、暗示劇情的進展或延伸。這樣的音樂,有時先於畫面的視覺形像出現,有時後於畫面視覺形像出現,延展戲劇情緒。

4、引起一定時間、空間、環境的聯想。

5、加強影片的總的藝術結構。電影音樂雖然是分段陳述的,但是通過分段陳述的結構,能反映出影片總的藝術結構。

6、增加立體感。人類習慣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感受客觀事物。結合音樂的聽覺形像,音樂旋律的起伏,和聲、對位的織體,色彩豐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現聽覺形像的立體感。

7. 電影的畫內和畫外音樂在電影中各起什麼作用

電影是音畫藝術,眼睛和耳朵兩個器官是在第一時間接收信息的。人們坐在電影院里看電影的一大原因,就是想聽聲音刺激。電影能從無聲發展到有聲,這也正是人們對動效和聲音的需求,期望能有除了攝影美術之外的表達形式。你看那些好萊塢大片,從開始到結束,大量的音樂充實著劇情的不斷發展,甚至於當電影出現某種色調時,音樂都能起到增強作用。」
其次,電影具備多種節奏功能,比如主觀節奏、客觀節奏、導演心理節奏和觀眾心理節奏等等。只有音樂這種形式和電影在節奏上是非常統一的,其它藝術形式就略差一些。音樂可以通過不同的音樂節奏和音樂語言,來表達這些節奏,迎合故事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場景。從某種程度上說,音樂對電影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王黎光曾對他的研究生們做過一個實驗,為他們放映《加勒比海盜》的同時,將國際聲道的聲音頻道全部關掉,結果不出20分鍾,有人就看不下去了。
為電影而創作的音樂,是電影綜合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演奏通過錄音技術與對白、音響效果合成一條聲帶,隨電影放映而被觀眾所感知。電影音樂是20世紀新出現的音樂體裁,有音樂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當代人的文化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電影音樂的主要特徵視聽統一的綜合性 電影基本上是一種視覺藝術,但聽覺要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輔助部分。電影音樂與對白、旁白、音響效果等其他聲音因素結合後,如與畫面配合得當,能使觀眾在接受視覺形象時,補充和深化對影片的藝術感受。電影音樂如脫離畫面單獨存在,則失去其視聽統一的綜合功能。但特別完整的片斷,仍可作為獨立的音樂作品予以演奏和欣賞。
電影音樂是在影片中體現影片藝術構思的音樂,是電影綜合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戲劇性和氣氛方面起著特殊作用。電影音樂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現代音樂體裁。
[編輯本段]性質與特點
電影成為綜合藝術之後,音樂雖然仍保持著本身所具有的藝術表現的特殊性。如擅長抒情、不擅長敘事、需要聽覺來感受、需要時間的過程展現形像、通過演奏和演唱的再創作才能欣賞,但是,在表現的方式上卻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①音樂構思須根據電影的題材內容、風格樣式、人物性格及導演的藝術總體構思,使音樂的聽覺形像與畫面的視覺形像相融合,體現綜合性的美學原則。除神話片、童話片、科學幻想片以及現代的實驗性的電影以外,電影中的人物造型、表情、動作、語言、環境氣氛等,大都是接近現實生活的自然形態。因而,電影音樂也不象一般供音樂會上演出的純器樂曲和舞台演出的歌劇音樂、舞劇音樂那麼誇張和程式化。
②音樂常常與對話、自然音響效果相結合。在無聲電影時期,有時音樂是唯一的聲音,從頭至尾貫串全片。由於錄音技術的進步,進入有聲電影時期,除音樂之外,還可以錄制語言和自然音響效果,解脫了在無聲電影時期音樂超負荷的現象。導演和作曲家從電影的真正需要出發,只有在表現抒情性、戲劇性氣氛的時候才恰當地、有效地使用音樂。這樣,既符合音樂的藝術規律,又提高了電影綜合藝術的美學功能。這使音樂真正地發展成為電影綜合藝術的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對電影音樂形成分段陳述的結構,也有促進作用。
現實性與功能性 電影音樂,按照在電影中出現的方式,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現實性的音樂,也叫做客觀的音樂,這類音樂在畫面上有聲音的來源;另一類是功能性的音樂,也叫做主觀的音樂,這類音樂在畫面上沒有聲音的來源。
現實性音樂包括在電影生活場景中出現的各種音樂(或歌曲)。例如在音樂會上表演的音樂(或歌曲)、歌劇音樂、舞劇音樂、節日歌舞、街頭小唱、街頭音樂以及通過收音機或錄音機播放的音樂。還包括特別引人注目的劇中主要人物的獨唱與對唱、獨奏與合奏等等。這類音樂(或歌曲)都是由劇作家、導演事先在文學劇本和分鏡頭劇本中安排的。
功能性音樂一般是由作曲家專為電影創作的,著重表現畫面中所沒有或不能表現的劇中主要人物的動作,特別是心理活動。
在電影中,雖然從音樂出現的方式上分為兩種類型,但在實際的運用上常常相互轉化,有時從現實性的音樂轉化為功能性的音樂,也有時從功能性的音樂轉化為現實性的音樂。
電影音樂藝術的處理手法豐富多樣,變化無窮。其美學功能是:
①通過音樂主題的貫串發展、矛盾沖突、高潮布局,達到對劇中主要人物的歌頌或批判,幫助明確電影的意義。
②用音樂加強人物的動作性、心理活動,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像更加鮮明動人。
③暗示劇情的進展或延伸。這樣的音樂,有時先於畫面的視覺形像出現,例如在困難的時刻預示勝利和希望,在順利的時刻預示艱苦挫折;有時後於畫面視覺形像出現,延展戲劇情緒。
④引起一定時間(古代的或現代的)、空間(人類世界的或外空間)、環境(人間或仙境)的聯想。
⑤加強影片的總的藝術結構。電影音樂雖然是分段陳述的,但是通過分段陳述的結構,能反映出影片總的藝術結構。
⑥增加立體感。人類習慣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感受客觀事物。結合音樂的聽覺形像,音樂旋律的起伏,和聲、對位的織體,色彩豐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現聽覺形像的立體感。音畫結合可形成「四維時空」的運動著的立體感。
[編輯本段]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每當欣賞一部電影,除了唯美的畫面,精彩的故事情節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外,就是音樂了。一部好的影片往往有一段或者多段優美的音樂。或許就是有了這些音樂,有些電影才被歷史留住。若干年後,每當那熟悉的旋律響起,思緒就會把我們帶回那段特定的畫面中去。大概這就是電影中的音樂。
音樂在電影中的使用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但自從音樂融入電影後,電影就一改前觀了。總的來說,它在加強影片的感情,突出情節的戲劇性,渲染氣氛等方面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
首先,對於電影本身而言,音樂的融入使得電影的綜合藝術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最初的有聲電影只是簡單的人物對話及聲響,留給觀眾的印象也是極其單調乏味的,似乎只是二維的效果。而當音樂滲透到電影這個集文學、美術等藝術樣式於一身的綜合大舞台之後,三維的效果立刻顯現出來。
對於觀眾而言,音樂是其欣賞電影的一大亮點。相比較而言,優美的旋律更容易讓觀眾記住一部影片。表現英雄主義與民主主義的香港90年代影片《黃飛鴻》中的《男兒當自強》,節奏快、變奏快、樂器多樣,那種傲氣傲笑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膽是鐵打骨如金剛,胸襟百千丈眼光萬里長,誓奮發自強做好漢的英雄主義精神被鏗鏘有力的歌唱張揚的淋漓盡致,成為當今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
電影主題曲是電影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尤其是和故事情節配合的天衣無縫的優美主題曲,不但能起到敘事抒情的作用,更能引起觀眾共鳴,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有時候,電影可能被人們淡忘了,但一首膾炙人口的主題曲卻能做到恆久遠,永流傳。 電影與情緒的互動功能
[編輯本段]電影音樂分類
按電影音樂的聲源可分為兩種:
客觀音樂 亦稱畫內音樂或有聲源音樂。指影片畫面的規定情境中應有的音樂。如人物在歌唱、演奏樂器、收音機的廣播等。這時,音樂的出現是不可少的(但亦可做特殊安排)。
主觀音樂亦稱畫外音樂或無聲源音樂。畫面並未提供出現音樂的根據,而是作曲家為了塑造人物性格、抒發人物內心情感或渲染環境氣氛的需要而專門創作的音樂。它是對畫面的補充、解釋或評價,表現了作曲家對影片所展現的事件的主觀態度,可以深化畫面的內容,加強影片的藝術感染力。
這兩種音樂在具體影片中是相輔相成的,有時兩者亦可融為一體,難以分辨。因為客觀音樂的具體內容也有一定的選擇餘地,它可起主觀音樂的作用。例如人物內心痛苦時,收音機可播送同樣情調的音樂來渲染,亦可播送歡快的音樂來形成對比,等等。
按音樂與畫面的關系,又可分為4種:
音畫同步 音樂基本上與畫面吻合,情緒、節奏一致,視聽統一,觀眾在觀看畫面時,不知不覺地接受音樂。這是最常見的一種音畫關系。
音畫平行 音樂並不解釋畫面,而以自己的獨特方式將畫面貫串起來,造成一種完整的形象。例如畫面是一組短鏡頭,描寫時間過程、人物成長或腦海中回憶的各種片斷時,音樂只寫出一種情緒或著力刻劃人物的內心世界,使畫面的蒙太奇更為凝聚集中,以加深觀眾對影片的理解。
音畫對位 音樂與畫面形成類似音樂中兩個聲部的對位關系。時而同步,時而不同步,甚至與畫面在情緒、氣氛、格調、節奏、內容上造成對立、對比,從另一個側面來豐富畫面的涵義,產生一種潛台詞,形成新的寓意,使觀眾得到更深的審美享受。
音畫游離這是60年代以後電影音樂的一種新趨向。電影音樂並不直接為劇情服務,而是起到擴大空間——延續時間的作用,它並不渲染影片的細節,而是用相當獨立的姿態以自身的音樂力量來解釋或發掘影片的內涵。觀眾可以在音樂與畫面游離的情況下,自己領悟影片的真旨,得到豐富的聯想與感受。如日法合拍影片《廣島之戀》就屬這種情況。

8. 李安《卧虎藏龍》的電影美學思想

李安《卧虎藏龍》的電影美學思想

2000年李安執導的電影《卧虎藏龍》獲得了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美術指導”“最佳電影音樂”和“最佳攝影”四項大獎,並創造了外語片在歐美票房過億的紀錄,也標志著中國的武俠電影獲得了世界性的成功。《卧虎藏龍》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並略帶哲學意味的藝術片,其文化內涵深邃,人文色彩濃郁。影片以中國式的手法描述了一段江湖恩怨,詮釋了片中男女主人公間的愛恨糾結。通過眾多華麗的武打場面,並配以一系列多元化的電影音樂元素,為觀眾們展現了一場十分精彩的音畫盛宴。

一、東方化的水墨畫面

《卧虎藏龍》透露著中國傳統文化,整體色彩讓人感到很寧靜,全片就像一幅中國水墨畫,採用了大量山水畫式的優美鏡頭,具有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影片開始出現的景象有青山、綠水、小橋、扁舟、竹林、江南特色的建築,加上中國傳統的民樂旋律做背景音樂,令人感受到中國文化所蘊涵的舒適與恬靜,彷彿置身於這古樸典雅的美景中,像是一幅靜態的中國山水畫。片中白衣翩翩的主人公以輕功飛躍湖面,既體現了武俠人物的飄逸,也使整個畫面多了幾分靈動,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接著的竹林打鬥,背景中大量的翠綠讓人記憶深刻,彷彿是在觀賞一部古色古香的動態中國風畫卷。在影像的色彩方面,為了更接近中國水墨畫的感覺,全片的飽和度不是很高,全片以柔和、清雅的影調為主,幾乎都呈現出青藍的色調,充滿詩意之美。影片以白為主色調,白色象徵著純潔、善良、和平、空虛等含義,隱喻著主人公外在追求終歸虛無時才能達到心靈超脫的境界。劇中李慕白與俞秀蓮的情感是壓抑的,二人在室內或戶外畫面所呈現的多是黯淡的白光映襯黑暗色的背景,灰白色光線的基調表現出人文修身的精神凈化,也隱喻了本片的儒家思想,即追求虛無與和平的本質。沙漠里大片的金黃色和竹林的綠色也是該片的主色調,綠色象徵生命、仁慈、再生、美好等意涵。

在這部電影中流露出許多東方式的渲染,渲染是在中國畫中用水墨或一些淡的色彩來塗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的一種繪畫技法,能為整個畫面增強藝術感染力,傳達完整的藝術感覺。在影片《卧虎藏龍》中李安運用了三幕細膩且過渡平緩的色彩來展現影片中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第一幕描述了一個古樸的江南小鎮,從綿延的遠山、幽深平靜的近水、夕陽斜照著古鎮的黑瓦和白牆,各處的景色彷彿都是精心點染而成的水墨畫。開場的鏡頭呈現出空靈靜謐、山水一色的意境。長衫款款的大俠李慕白在這寧靜的氛圍中走入電影畫面,展現了一派祥和之氣。在第二幕中運用了閃回鏡頭,推進了茫茫的戈壁和無垠的大漠,這里沒有溫潤的綠水青山,重在突出蒼涼和空曠,整體色調也變成深遠的灰黃色,天山和戈壁大漠的恢宏氣勢映入眼簾。此景下,玉嬌龍和羅小虎共同演繹出一段如歌如泣的愛情樂章。電影最後一部分轉入廣袤而幽靜的綠色調,又轉回到了青山綠水之間。在一片蔥綠的竹林中,李慕白含蓄地對俞秀蓮表達了感情。他倆在幽靜的長亭中聊天喝茶,鏤空的窗戶好似一個天然的大畫框,把青翠欲滴的屋外風景鑲嵌在畫框中,儼然就是一幅風拂竹林的動態山水畫。隨後李慕白追趕玉嬌龍的一幕非常經典,鬱郁蔥蔥的竹林隨風舞動,竹林中人影相隨。玉嬌龍借著竹子特有的韌性,輕身躍入林中把自己隱藏起來,而李慕白施展輕功立於林尖,靜觀玉嬌龍的行蹤。這一部分沒有江湖之間的兇殘殺戮,也沒有互相打鬥的血腥,呈現出一種呼喚性靈歸善的禪韻。影片里也運用了一些明顯的中國元素,如京韻大鼓的鼓點、小橋流水、中國的武術、玉嬌龍龍鳳呈祥的紅蓋頭等。導演李安不經意地展現了象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筆墨紙硯、深宅大院的亭台和山水,並把這些水墨畫般的山水意境做成武打場面的背景,流露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眷戀。影片《卧虎藏龍》東方文化的氛圍、有張有弛的節奏更像中國山水畫中的起、承、轉、和,留白等也恰到好處,令觀眾能在故事情節中深深地回味和思考。

二、多元化的電影音樂

《卧虎藏龍》的電影音樂由我國著名作曲家譚盾創作,他用音樂把人生的困惑和無奈用中國情節表現出來,即舒緩優美的旋律,惆悵悲傷的人生。譚盾改變了慣用的華麗式古典音樂風格,用三段式的主題音樂,配以提琴協奏曲及清新的吉他和弦,築起一個刀光血影與大漠風光、愛情主題相互映襯的純凈音樂世界,並以輕柔優美的音調渲染男女主人公敏感細膩的內心世界。在優美的自然風景中,表現復雜的恩怨情仇。唯美的音畫中,男女主人公們相遇、相愛、離別、重聚後又超越生死。這部影片的電影配樂由主題音樂、背景音樂和場景音樂等三部分構成。作為序幕的主題音樂分為三段,首先以大提琴和吉他的協奏為觀眾展現了大漠的蒼茫景色。接著主題音樂急轉直下,樂隊中加入了帶有愛情主題的旋律,纏綿的音樂催人淚下、極具感染力,詮釋出片中男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而背景音樂以二胡演奏為主,以李慕白和俞秀蓮、玉嬌龍和羅小虎的愛情故事為主線,隨後跟進管弦樂,通過二胡與管樂的演奏,並配合女聲的吟唱,烘託了愛情凄美的氣氛,也強化了音樂的畫面感。電影的場景音樂配樂清新淡雅、旋律清新朴實、大提琴低沉的音色詮釋了草原的蒼茫景色。同時,場景音樂也隨劇情不斷變換,如李慕白和俞秀蓮深情凝望時柔情似水的音樂;玉嬌龍和羅小虎熱烈纏綿時刻骨銘心愛情主題的音樂;碧眼狐狸與眾人打鬥時刺激而緊張的音樂等。電影主題曲《月光愛人》是一首溫柔的古典式情歌,歌曲的旋律與編曲打破了歐美張揚絢麗的風格,使用了當下流行的單音節裝飾句,旋律優美深情,歌詞中運用中國典型的意向——月亮。表現出深深的思念、淡淡的哀愁和兼濟天下的俠義情懷,具有濃厚的東方色彩。採用中國民樂二胡與西方管樂相結合的表現手法,中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以現代的演奏技巧配合復古曲風,展現出東方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並將影片中所表達的愛情、俠義江湖主題,被無情拆散的兩對情侶悲慘命運的惆悵,淋漓盡致地烘托出來。歌手李玟用略帶張力和性感的唱腔表現出委婉細膩的音色,在歌曲處理上大膽細膩,把歌曲演繹得盪氣回腸。與電影含蓄深沉的愛情融為一體,使這首主題曲成為劃時代的中西音樂融合之經典傑作。影片《卧虎藏龍》的音樂除了運用多種中國民族樂器,還融入西洋樂器的特殊音效和女生伴唱、失真吉他、電子合成等現代手段。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的運用渲染了氣氛,也增添了神秘的民族風情。如在《南行》中竹笛清亮通透的音色伴著輕快帶有邊疆情調的鼓樂,表現了玉嬌龍活潑任性的性格。在《交鋒》中冷峻的琵琶,勾勒出氣勢恢宏的交鋒之戰。在《永恆的誓約》中使用了熱瓦甫,它是新疆維吾爾族的傳統樂器,運用新疆少數民族特有的切分節奏展現出一幅濃郁的異域風情。同時,西洋樂器的應用也為影片增添了音響效果,馬友友的大提琴演奏成為該片電影音樂中的重要部分。凝重悠長的主題旋律,場景配樂中用大提琴來模仿二胡的滑音和馬頭琴製造出蒼涼哀婉的音效。中國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的巧妙融合,產生了具有東方特色的古典浪漫主義音樂效果。

三、中西合璧的美學思想

李安的影片不僅融合了中國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和禪宗的美學智慧,還把部分故事情節放在西方的人文背景下去發展,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電影文化。他將中國道家思想,與情節、武功及人物命運聯系在一起,兼顧了華語武俠電影所注重的東方“情義”主題。中國美學的意象論中的意境是立意與形象、情與景的`統一,具有超越的時空觀,潛藏著凝重的孤獨感,也注重靈動的“無我之境”,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最高審美理想。其中的“寫意”和“山水”之風,不在於像,而在於內在的氣韻表達。影片以江南水鄉畫寫意式的鏡頭開始,彎彎的小橋橫卧在水面之上,船兒在平靜的水面上輕輕劃過,水紋延伸到幾間錯落有致的房子。這些鏡頭體現了電影的空靈安詳之美,展示了一種淡定心靈的空間。李慕白和玉嬌龍在竹林打鬥的一幕:兩人在縹緲、搖曳的竹林中上下穿梭,時而翻飛,時而淡定,如與竹林融為一體,詩意地傳達了“天人合一的”美學思想。在各種影像和空鏡頭的意境中,都在喻示著人的情感體驗和人的生命歷程。當然,影片中也有著理智與情感的融合與妥協,始終都暗藏著一個“情”字,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以理節情的觀念,片中玉嬌龍則是情感的化身。封建禮教、父母之命的婚姻及山盟海誓,都不能鎖住她年輕而飛躍的心。在她心目中,羅小虎從有到無,反映了她心境的轉折和不斷超越的心性。李慕白和俞秀蓮這兩人是理智的化身,影片結尾李慕白在臨終前才說出了自己長期以來對俞秀蓮的情誼,是對情感的最終釋放。而玉嬌龍在李慕白死後來到武當山並跳入山崖,是對自身成長的獻禮,也是她心性超越的極致。玉嬌龍用生命化於自然的行為,應驗了羅小虎曾為她講過心誠則靈的故事,契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誠則明、明則誠和至誠可參天地的“天人合一”思想。整部影片中流露的是一種清新、空靈、飄逸、素雅的風格,帶著濃重的道家風范。影片《卧虎藏龍》彰顯了儒家的人文精神,片中的女主人公俞秀蓮就是典範,她對男主人公李慕白不溫不火的愛情,印證了孔子“無過不及”“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也追求“從心所欲不逾矩”自由中有規矩、規矩中有自由的思想境界,李安用了這種傳統文化的鋪墊使電影主題提升了一個層次。《卧虎藏龍》的打鬥場面將江湖與山水完美地融合,體現出一種獨特的味道。從畫面上看,表現人物時大多以草木和山水為背景,並配以中、遠景的鏡頭,透設出人與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感覺,也令觀眾能感受到那種輕盈飄逸、超凡脫俗的韻味,並能體會到遠離世俗的嘈雜喧囂時的舒暢。演員的武打戲在激烈中蘊涵優美,在勇武中體現輕靈,在嚴肅中透露頑皮,大多打出了詩意和美感,創造了精緻、細膩、豐富、空靈的禪宗式意境。

李安有著儒雅的文人氣質,他的電影傳達出中國傳統人文精神,他以洞察的眼光和悲憫的情懷,關注著人與文化。他運用自己的藝術直覺為觀眾傳遞著不同的視聽感受,他的電影作品具有中國化的藝術美感,打造了一個獨具中國傳統特色的電影世界。其影片滲透著中西合璧的文化精神的同時,也賦予影片更深的人文思想和文化內涵。

;

9. 電影音樂在電影中有什麼作用

電影自誕生以來經歷了無聲、無彩,到有聲、有大族彩的過程。沒有台詞、聲音和色彩的電影有滾斗弊很多,但是完全沒有音樂的電影卻幾乎沒有出現過,尤其到了現代,音樂已經成為銷洞現代電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根據大量心理學、社會學研究顯示,音樂對人類的情緒有著顯著的影響。北電某博士生導師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放映此類影片時將背景音樂完全抹去,結果在影片放映半小時內,已有大量觀眾離場,表示無法繼續觀看。由此可見,音樂在電影中不可或缺,作用顯著。
電影中,很多特殊的場景或人物的心理狀態無法用台詞來表現,合適的音樂就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引導和暗示。影片中常見的人物出場,常常會通過人物的一舉一動進行取樂,觀眾就能較明確的分辨出他是好人或者壞人。當然,隨著電影的發展,這樣簡單的處理手法會越來越少,但萬變不離其宗,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在電影中可以起到揭示場景,暗喻人物心理的作用。在很多系列片中,某段或某類音樂總代表著一個比較固定的意義。也就是說,這段或這類音樂屬於某一個特殊的人或景。比如奧特曼、佐羅、蜘蛛俠、超人等等,他們幾乎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音樂。每當音樂響起,觀眾就會知道某個人物即將出現,從而起到鋪墊的作用。
背景音樂可以渲染氣氛,可以引導和控制觀眾的心理狀態。而在渲染氛圍和影響觀眾情緒的過程中,也逐步推動了電影主題的表達,使觀眾和電影形成互動,從而使電影主題在觀眾心中得以凸顯。一部好的影片,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僅是電影的故事情節、畫面製作等,背景音樂作為影視作品的重要藝術元素之一也同樣有著重要地位,並且在宏觀、微觀、全方位、系列化、深層次、高水準的方面對影片效果起到促進作用。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中音樂意象美學表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一秒鍾女演員照片 瀏覽:37
老電影大全免費女籃五號 瀏覽:554
日本電影男主角醒來不對勁 瀏覽:780
蔣雯麗打架電影大全 瀏覽:746
四哥電影大全全集 瀏覽:427
評網電影院會員什麼樣 瀏覽:712
僵屍電影里主角的妻子和孩子 瀏覽:211
泰國電影有點科幻還有點R級 瀏覽:922
吧啦啦小魔仙大電影演員表6 瀏覽:731
銀行app上買電影票沒支付 瀏覽:926
時代背景影響愛情電影內容 瀏覽:444
瘋狂大戰電影完整版 瀏覽:291
怪物有一個汽車吃人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97
科幻電影大全推薦搞笑 瀏覽:429
有一部電影高跟鞋掉到湯里 瀏覽:730
一部氣死好萊塢的漫威電影 瀏覽:624
功夫熊貓二普通版電影圖片 瀏覽:718
電影事兒電影完整版 瀏覽:252
賽爾號大電影3戰神聯盟在線觀看 瀏覽:56
鄭伊健拍一部打籃球的電影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