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眼睛論的理論背景
20世紀初現代藝術創作觀念的變革,以及拼貼、實物組合和照片剪輯一類方法的涌現,是電影眼睛論的生成背景。電影從產生以來不斷發展和完善,1895年盧米艾爾兄弟的《工廠大門》只是單純的記錄生活,但是一次盧米埃爾兄弟的雇員弗朗西斯·杜勃利埃帶著攝像機拍攝各國的見聞和游首頌隱歷到了俄國,1896年5月26日成功拍攝了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的全過程,獲得好評。1898年由於去俄國拍攝沒有拍攝法國著名的「德雷弗斯」案件,受到了指責。於是他「虛構」講故事合成了「德雷弗斯」案件。從此之後人們意識到電影是可以虛構現實的,於是羅伯特·弗拉哈迪 用搬演的手法創作了著名的《北方納努克》。後來蒙太奇的產生使得電影可以通過排列鏡頭的順序表達不同的含義。雖然虛構拼接開創了電影的藝術手法,人們學會了用電影講故事但同時也缺乏了真實櫻則性。 而吉加·維爾托夫者廳恰好又生在前蘇聯推翻沙俄統治建立新社會的時代。蘇聯電影誕生於1919年8月27日,這一天列寧簽署了一項法令,將舊俄的電影企業收歸國有。
Ⅱ 電影眼睛怎麼解釋
1923年,蘇聯首創的電影理論、創作方法和審美體系,亦是蘇聯紀錄電影的先鋒流派。20世紀初現代藝術創作觀念的變革,以及拼貼、實物組合和照片剪輯一類方法的涌現,是電影眼睛論的生成背景。十月革命和維爾托夫在《電影周刊》的編輯工作經歷,為電影眼睛派准備了成熟的意識形態條件。維爾托夫在1923年6月《列夫》第三期發表了宣言性文章《電影眼睛——人——革命》,提出「電影眼睛」就是「眼睛加電影家」、「我觀察」加「我思考」的創作觀念,主張電影攝影機是「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的「眼睛」,反對敘事性電影,反對人為搬演,排斥演員、化裝、布景、照明和攝影棚中的藝術加工,認為可以通過蒙太奇技巧重新組織自然形態的實拍鏡頭,從而在意識形態的高度上表現「客觀世界的實質」,倡言電影必須成為「觀察的大師——眼睛看到的生活的組織者」,強調選擇重要的觀察瞬間的必要性,主張按照聯想原則和相應節奏組織素材,通過蒙太奇手法強化情緒感染力,引導觀眾達到明確的思想結論,通過影像和文字(政治口號字幕)的蒙太奇來解釋事件的政治涵義。
維爾托夫以「電影眼睛論」為旗幟,組成了「電影眼睛派」攝制團體,拍攝了新聞簡報式的《電影真理報》(1922—1924)以及《帶電影攝影機的人》(1929)、《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1926)和《關於列寧的三支歌曲》(1934)等成功的影片,力求通過生活的真實素材歌頌新生的蘇維埃社會。囿於技術的限制,電影眼睛派未能徹底貫徹自己的理論主張,正如喬治·薩杜爾所說:「他們在拍攝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難以逾越的障礙,尤其因為當時的攝影機粗大笨重難以操縱。」但是,電影眼睛派的理論與實踐畢竟影響了後來的現實主義創作和美學流派,如讓維果、伊文思、格里爾遜、英國自由電影、新現實主義。60年代讓·魯什的法國的「真實電影」,以「電影眼睛派」為榜樣,創作了反映社會現實的影片,「真實電影」一詞就是「電影真理報」一詞的法文直譯。
囿於技術的限制,電影眼睛派未能徹底貫徹自己的理論主張,正如喬治·薩杜爾所說:「他們在拍攝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難以逾越的障礙,尤其因為當時的攝影機粗大笨重難以操縱。」但是,電影眼睛派的理論與實踐畢竟影響了後來的現實主義創作和美學流派,如讓·維果、伊文思、格里爾遜、英國自由電影、新現實主義。60年代讓·魯什的法國的「真實電影」,以「電影眼睛派」為榜樣,創作了反映社會現實的影片,「真實電影」一詞就是「電影真理報」一詞的法文直譯。
Ⅲ 電影眼睛派的「電影眼睛」理論
他按照自己的理論拍攝了一些成功的影片,如:《帶攝像機的人》、《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關於列寧的三支歌曲》等。這些影片都以取自生活的正式素螞並材,通過巧妙的蒙太奇處理,充滿激情的表現了蘇維埃新社會的本質方面。維爾托夫沒有把電影的任務歸結為只是單純的攝錄現實,他認為將電影觀察的素材加以組織,從而引導觀眾達到明確的思想結論,這迅物亂是非常重要的電影創作階段,對後來的電影工作者及五六十年代法國出現的真實電影,都有著重大的影響。當今的電視發展正是延伸了他的「電影眼睛」理論——真畝檔實地記錄現實並引導觀眾達到明確的思想結論 。
Ⅳ 影視蒙太奇
關於影視基本特點的介紹。 對「 蒙太奇 」 這種影視獨特表現方式的了解,將有助於我們更充分地感受影視藝術的獨特魅力,獲得更深刻的審美享受。
「 蒙太奇 」 是影視藝術構成形式和構成方法的總稱,它是影視結構情節、創作形象的獨特表現方式。
蒙太奇式法語 montage 的譯音, 原是法語建築學上的一個術語,意為構成和裝配。 後被借用過來,引申在電影上就是剪輯和組合,表現鏡頭的租接。
蒙太奇手法的應用,給電影注進生氣和活力,使平常的畫面組合成無窮的內涵,給觀眾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 可以說電影中蒙太奇手法的應用,是電影歷史上的一場重大革命。
對蒙太奇的 「 技術理解 」 :影視敘事的手段
電影的基本元素是鏡頭。 連接鏡頭的主要方式、手段就是蒙太奇。 在連接鏡頭場面和段落時,根據不同的變化幅度、不同的節奏和不同的情緒需要,可以選擇使用不同的連接方法, 例如淡、化、劃、切、圈、掐、推、拉等。
通過蒙太奇手段,電影的敘述在時間空間的運用上取得了極大的自由。 一個化出化入的技巧,或者直接的跳入,就可以在空間上從巴黎跳到紐約,或者在時間上跨過幾十年。 而且,通過兩個不同空間的運動的並列與交叉,可以造成緊張的懸念,或者表現分處兩地的人物之間的關系,如戀人的兩地相思。不同時間的蒙太奇可以反復地描述人物過去的心理經歷與當前的內心活動之間的聯系。 這種時空轉換的自由使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小說家表現生活的自如。
蒙太奇論是20世紀20年代,愛森斯坦以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的辯證法為依據,提出的研究電影特性的系統電影美學理論和實踐原則,亦泛指世界電影有關剪輯和分鏡頭的理論,後主要指以庫里肖夫、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維爾托夫等人為代表的蘇聯電影蒙太奇學說,尤指愛森斯坦的「沖突論」和普多夫金的「組合論」。
蒙太奇的理論和實踐是先鋒精神與革命意志相結合的產物。經過十月革命洗禮的俄國電影家,積極投身電影創作實踐,努力運用電影的武器鼓舞群眾,宣傳革命。同時,在20世紀初的先鋒派藝術的影響下,尤其受未來主義和構成主義的影響,他們注重探索嶄新的電影語言,創立了蒙太奇理論體系。
愛森斯坦的蒙太奇論強調「斗爭和沖突」的特性:「由兩個元素的沖突而『湧出』特定概念」,揭示了並列鏡頭的內在沖突可以產生第三涵義:即對物象或事件的評價。普多夫金的理論堅持蒙太奇只是電影現實主義的一一個手段,主張在影像的自然流程中組合鏡頭,構成隱喻。庫里肖夫論證說,外部動作的中性鏡頭,藉助造型手段和蒙太奇組接,可以賦予未經化裝和不加表演的演員的簡單動作以不同的意義(參見「庫里肖夫效應」)。維爾托夫的「電影眼睛論」在肯定電影攝影機比人的眼睛更加完善,提倡捕捉生活的同時,強調蒙太奇的聯想和組合功能(參見「電影眼睛論」),主張通過蒙太奇選定電影觀察的最重要瞬間,按照聯想性和節奏性原則組織素材,加強情緒感染力,並且通過文字和影像的蒙太奇,解釋影片中的事件和政治涵義。
愛森斯坦關於蒙太奇理論有一句名言:「兩個蒙太奇鏡頭的對列,不是二數之和,而是二數之積。」用匈牙利電影理論家貝拉·巴拉茲的話說,就是「上下鏡頭一經連接,原來潛藏在各個鏡頭里異常豐富的含義便像火花似的發射出來。」例如《鄉村女教師》中,瓦爾瓦拉回答「永遠」之後接上的兩個花枝的鏡頭,就有了單獨存在時不具有的含意,抒發了作者與劇中人物的情感。
愛森斯坦把辯證法應用到蒙太奇理論上,強調對列鏡頭之間的沖突。對於他,一個鏡頭不是什麼「獨立自在的東西」,只有在與對列的鏡頭互相沖擊中方能引起情緒的感受和對主題的認識。他認為單獨的鏡頭只是「圖像」,只有當這些圖像被綜合起來才形成有意義的「形象」。正是這樣的「蒙太奇力量」才使鏡頭的組接不是砌磚式的敘述,而是「高度激動的充滿情感的敘述」,正是「蒙太奇力量」使觀眾的情緒和理智納入創作過程之中,經歷作者在創造形象時所經歷過的同一條創作道路。
愛森斯坦的見解是與蘇聯早期對蒙太奇的狂熱分不開的。庫里肖夫認為電影的素材就是一段段拍下來的片段,演員的表演與場面的安排不過是素材的准備。
他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在一個沒有任何錶情的演員的特寫後面接上3個不同的片段,第一個是一盆湯,第二個是躺著女屍的棺材,第三個是抱著玩具的女孩。據說觀眾看了就認為第一個片段表明特寫的表情是想喝那盆湯,第二個片段表明的是沉痛的悲傷,第三個片段表明的是愉快的微笑。這顯然是對蒙太奇作用的誇張,抹殺了表演藝術的作用。當時連普多夫金也說過:「一個鏡頭只是一個字,一個空間的概念,是死的對象,只有與其它物像放在一起,才被賦予電影的生命。」
愛森斯坦甚至把蒙太奇比作象形文字,說蒙太奇有如象形文字中一個「犬」字加一個「口」字,叫「吠」,表示狗叫,兩個名詞的合成產生了一個動詞。
愛森斯坦在從事戲劇活動時提出所謂「雜耍蒙太奇」,在舞台上失敗後,又認為電影才是實現「雜耍蒙太奇」的場地。所謂「雜耍蒙太奇」就是運用強烈的,哪怕是離開情節結構的鏡頭、插曲或節目來達到抓住觀眾的效果,從而使其接受作者要灌輸的觀點。
影視中的蒙太奇組接不僅僅指鏡頭的分切與組合,還包括影視創作過程的藝術思維方式。 在鏡頭見的排列、組合和聯結中,體現著攝制者的主觀意圖。 因為每一個鏡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和與它相連的上下鏡頭發生關系,而不同的關系就產生連貫、跳躍、加強、減弱,排比、反襯等不同的藝術效果,還會產生各個孤立的鏡頭本身未必能表達的新含義來。
庫里肖夫實驗表明,單個鏡頭只是電影的素材,造成觀眾情緒反應的並不是單個鏡頭的內容,而是幾個鏡頭連接後產生的意義。
作為最小時空存在的鏡頭單元,只有與其他鏡頭連接在一起,才體現出特定的意義內涵,才能產生新的概念意義。
所以,不同的鏡頭組接在一起,可以產生各個鏡頭單獨存在時所不具有的含義,如比喻、象徵、對比等。
Ⅳ 電影院用的3d眼睛叫什麼
電影院目前的3D成像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雙機偏振光式,主要分三種:IMAX 3D、RealD 3D、MasterImage 3D三種
一種是採用的DLP快門技術
雙機偏振光技術用的是偏振光眼鏡,成本在5-30元之間
DLP快門眼鏡價格在200-800之間,
你如果自己想買到電影院用沒有必要,眼鏡一般是免費使用的,不同的技術使用的眼鏡不同的,不會每場電影用的眼鏡不同的,因為同一個影廳,設備是相同的,那麼無論在這個廳放多少部3D電影都是用相同的眼鏡的,雙機偏光裡面三種技術的眼鏡也不通用
Ⅵ 蘇聯蒙太奇電影學派的基本觀點是什麼
蘇聯蒙太奇學派
1.愛森斯坦(1898——1948)。
愛森斯坦理論體系發展的四個時期
(1).「雜耍蒙太奇」時期(1920——1923):愛森斯坦在參加電影工作以前就發表了
《雜耍蒙太奇》一文。提出的核心觀點即雜耍蒙太奇。
*愛森斯坦「雜耍蒙太奇」觀念的來源:
1.辨證法:黑格爾的三段論辨證法。兩個不同性質的鏡頭即相當於正題和反題,他們之
間產生沖突,便建立了一個新的概念,相當於合題。
2.先鋒藝術派中的構成主義和未來主義:要求打碎線性的戲劇模式,強調以多樣化視點
改造戲劇,利用空間的共時性切斷戲劇時間的連續性。
3.日本的象形文字。
【名詞解釋:雜耍蒙太奇】
愛森斯坦於20年代初在戲劇和電影創作實踐中採用並在理論上提出的一種結構演出的方
法。即選擇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手段加以適當的組合,以影響觀眾的情緒,使觀眾接受作
者的思想結論。「雜耍是戲劇中每一個特別刺激人的瞬間,即戲劇中能夠促進觀眾足以
影響其感官上或心理上的感受的那些因素,也就是能夠保證和精確的預計到如果安排在
整體的恰當次序中就會引起某種感情上震動的每一個因素,它們是能夠用來使最終的思
想結論顯示出來的唯一手段。」 雜耍蒙太奇不是靜止的反映一個事件,不是使活動的一
切可能性處於這一事件的合乎邏輯的表現的限度以內,而是躍到一個新的階段:把任意
選擇的那些獨立的雜耍表演自由的組成蒙太奇——從主題效果的立場來合成。
(2). 理性電影時期(1924——1929):此期拍攝的作品包括《罷工》、《戰艦波將金
號》、《十月》、《總路線》。提出的核心觀點即理性電影。
【名詞解釋:理性電影(理性蒙太奇)】
該理論強調通過畫面內部的造型安排,使觀眾將一定的視覺形象變成一種理性認識。該
理論認為,兩個鏡頭之和會產生一種新的概念,因為兩個鏡頭對列及其內在沖突會產生
對所描繪事物進行思想評價的契機。該理論主張以鏡頭蒙太奇對列以表現某種抽象概念
,代替藝術形象。
「敖德薩階梯」經典段落的蒙太奇運用:
1. 以視覺節奏的造型因素突出影片的主題,創造影片的情緒,形成影片視覺感官的沖
擊力。
2. 以蒙太奇視覺結構的形式強化影片的視覺形象,擴大影片的空間效果。
3. 以多鏡頭反復重復的延續動作使得影片的時間抽象化,造成影片的延時表現。
(3). 建立蒙太奇類型學——多聲部蒙太奇體系的時期(1929——1939):此期拍攝的
作品包括《墨西哥萬歲》、《白靜草原》、《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相繼提出了節奏
蒙太奇、復調蒙太奇、聲畫蒙太奇、鏡頭內部蒙太奇等問題,在理論上大大修正補充了
早期的蒙太奇思想,最著名的代表作為《蒙太奇1938》。創作中實踐了「情緒劇本」理
論。
*【名詞解釋:「情緒劇本」理論】
20世紀30年代由愛森斯坦提出並由部分劇作家附諸實踐的一種電影劇作理論。該理論認
為不需要戲劇沖突和戲劇結構,只要提供一連串誘發導演情緒的刺激物。因此,這種劇
本雖然也有一些簡單的情節,但一般是用一種浮誇的詞句描寫一些互不連貫的場景。代
表作家是蘇聯的拉熱謝夫斯基,他的代表作品有《普通事件》(普多夫金導演)、《白
靜草原》(愛森斯坦導演)等。蘇聯評論界認為這些影片都是失敗之作。但「情緒劇本
」作為探索新的形象性以及向文學靠攏的一種傾向,在電影劇作發展史上佔有一定的位
置。
愛森斯坦對於電影聲音的美學觀念及其演變。
1928年,愛森斯坦、普多夫金、亞歷山大洛夫聯合發表了《有聲電影聲明》,提出「聲
畫對位」的主張,並將「聲畫對位」看成一種普遍原則,否定聲畫同步,使聲音依舊服
從於畫面和默片時期的蒙太奇觀念,只是配合蒙太奇使用。在愛森斯坦建立蒙太奇類型
學、即多聲部蒙太奇體系的時期,他同樣大大修正補充了這種思想,將重點轉到聲畫同
步和聲畫不同步想結合的問題上來。
(4). 提出作為電影總體的影片結構的理論,提出電影創作方法論的時期(1938——19
48):此期拍攝的作品包括《伊凡雷帝》(一、二、三集)。
*愛森斯坦完整的蒙太奇體系中的4個最重要的觀點:
1. 任何種類的兩段影片放在一起,就會從那兩種並列的狀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一種新
的概念,一種新的性質。
2. 蒙太奇就是鏡頭內部沖突,是由兩個並列的鏡頭沖突所產生的某一概念從而造成有
目的的主題效果。
3. 蒙太奇不僅是產生效果的手段,而且首先是闡明思想的手段,即通過某種電影語言
及其表現形式闡明思想的手段。
4. 蒙太奇的思維是與整個思維的一般思想基礎分不開的。
2.蘇聯蒙太奇學派。
(1)蘇聯蒙太奇學派
【名詞解釋:蘇聯蒙太奇學派】
20世紀20年代,以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維爾托夫、庫里肖夫等為代表的一批人,受到
革命斗爭現實的鼓舞,力求探索新的電影表現手段來表現新的革命內容,他們將實驗的
重點放在蒙太奇的運用上。庫里肖夫和愛森斯坦強調兩個不同鏡頭的對立或撞擊會產生
新的質、新的思想涵義,這是他們對蒙太奇理論作出的重要貢獻;他們代表性的理論分
別是「庫里肖夫效應」和「雜耍蒙太奇」;其他人諸如普多夫金發展了敘事蒙太奇、維
爾托夫創建了「電影眼睛派」,這批人是20年代蘇聯先鋒主義電影美學探索的中間力量
,在蒙太奇理論的創建和運用上貢獻卓著,因此被稱為蘇聯蒙太奇學派,他們的理論研
究和拍片實踐構成了蘇聯電影學派的第一個階段。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於愛森斯坦等
人的極端的蒙太奇探索受到批判,蘇聯蒙太奇學派開始轉向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
(2)蘇聯蒙太奇學派的其他代表人物
a . 庫里肖夫
庫里肖夫在十月革命前就開始了電影工作,建立了「實驗工作室」,他是一個構成主義
者,代表作品有《西方先生在布爾什維克國家裡的奇遇》、《遵守法律》等;代表理論
有「庫里肖夫效應」和「電影模特兒」。
【名詞解釋:「庫里肖夫效應」】
蘇聯電影導演列夫·庫里肖夫通過鏡頭剪接所作的一項實驗,該實驗實際上是由普多夫
金具體操作的。庫里肖夫為了弄清楚蒙太奇的並列作用,給俄國著名演員莫茲尤辛拍了
一個毫無表情的特寫鏡頭,剪為三段,分別接在一碗湯、一個正在做游戲的孩子和一具
老婦人的屍體的鏡頭之前,結果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卻似乎發現了莫茲尤辛的情緒變化—
—分別對應著飢餓、喜悅和憂傷。庫里肖夫由此看到了蒙太奇構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和
心理基礎,並創立了「電影模特兒」等理論。他得出的結論是,造成電影情緒反應的並
不是單個鏡頭的內容,而是幾個畫面之間的並列;單個鏡頭只不過是素材,只有蒙太奇
的創作才成為電影藝術。他提出了積極的創作綱領:影片的結構基礎不是來自現實素材
,而是來自空間結構和蒙太奇。
b . 維爾托夫(1896——1954)
齊加·維爾托夫原是一位未來主義音樂家,1916年創立了「聽覺實驗室」,1918年開始
轉向電影創作。1923年,維爾托夫發表了《電影眼睛人:一場革命》一文,提出了「電
影眼睛」理論。代表作品有《帶攝影機的人》、《前進吧,蘇維埃》、《在世界六分之
一的土地上》、《關於列寧的三支歌》等以及24期《電影真理報》(《電影周報》)。
維爾托夫也是蘇聯電影界最早使用聲音的人。60年代法國新浪潮運動中的「真理電影」
就受到維爾托夫「電影眼睛」理論的影響。
【名詞解釋:「電影眼睛」】
蘇聯紀錄電影導演齊加·維爾托夫於20世紀20年代初提出並在創作中付諸實踐的理論。
他把攝影機比作人的眼睛,主張電影工作者手持攝影機出其不意的捕捉生活,實景拍攝
甚至偷拍、強拍,反對場面調度、劇本、演員和攝影棚,也就是反對故事片。雖然維爾
托夫的「電影眼睛」理論強調對現實的即興觀察,但並不是單純的攝錄現實。他強調將
電影觀察的素材加以組織,從而引導觀眾達到明確的思想結論。他對「電影眼睛」的解
釋是「用紀錄手段對可見的世界作出解釋」。維爾托夫並不反對蒙太奇,他將電影眼睛
稱為蒙太奇的「我看」,他認為影片組織的基本手7段就是蒙太奇。他將蒙太奇的功能確
定如下:選擇電影觀察的最重要的瞬間,將這些觀察按照聯想的原則加以聯接,有節奏
的組織素材以加強其情緒感染力,並通過鏡頭畫面與字幕(政治口號)的結合來解釋拍
攝在膠片上的事件的政治意義。維爾托夫在自己周圍團結了一批紀錄電影工作者,組成
了所謂的「電影眼睛派」,按照自己的理論拍攝了一些成功的影片,如《電影真理報》
、《帶攝影機的人》、對謔瀾緦�種�壞耐戀厴稀貳ⅰ豆賾諏心�娜�Ц琛返取?BR>
c . 普多夫金
普多夫金電影理論代表作有《電影導演和電影素材》、《電影劇本》、《論電影編劇、
導演和演員》;導演的影片代表作品有《母親》、《聖彼得堡的末日》、《成吉思汗的
後代》。他後期導演的作品有《普通事件》、《逃兵》、《蘇沃洛夫大元帥》、《海軍
上將納希莫夫》等。
普多夫金強調劇本和演員的重要性,他同樣把蒙太奇視為電影藝術創作的基礎。他從一
般意義上為蒙太奇所下的定義是:蒙太奇就是要揭示出現實生活中的內在聯系,是一種
辨證思維的過程。它是為表達一定的思想意圖而組織電影動作的手段之一。蒙太奇的運
用則顯示出導演觀察生活、分析觀察結果並對之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基於這種思考,
普多夫金創立了「聯想蒙太奇」,具有很濃的詩意和抒情因素。「聯想蒙太奇」把沒有
物質聯系但卻具有十分密切主題聯系的視象並列起來。這種手法一般只能在影片的局部
使用,而不能用它來統一全部鏡頭。普多夫金的理論強調了電影的敘事性,即通過分鏡
頭突出細節的重要性,通過對情節和事件的分解組合,再現情節和事件,使蒙太奇成為
劇情片段的連續 ,從而加強電影的敘事力量;這些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30、40年代
的蘇聯和美國的情節劇模式,因此被20年代先鋒主義藝術家們看作是格里菲斯電影敘事
結構的繼續,甚至被愛森斯坦認為是把蒙太奇這一新的電影造型手段納入到傳統的再現
美學范疇,是現代主義美學道路上的倒退。
*d . 柯靜采夫、塔拉烏別爾格等人的「奇異演員養成所」
這是一個純形式主義的學派,突出一種「奇異化」的電影觀念。
【名詞解釋:蒙太奇理論】
主要指早期電影中以維爾托夫、庫里肖夫、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為代表的蒙太奇理
論。通稱的蒙太奇理論並不能囊括所有對蒙太奇問題的看法。西方的格里菲斯、卓別林
、雷納·克萊爾、費里尼、愛因漢姆、米特里等,蘇聯的杜甫仁科、瓦西里耶夫兄弟、
柯靜采夫、尤特凱維奇、羅姆、格拉西莫夫等,都曾對蒙太奇的問題作出各自的解釋。
但蘇聯學派對蒙太奇的看法有一定的繼承性,即便早期階段也經歷了一定的發展過程。
(以下分別簡介維爾托夫、庫里肖夫、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的主要觀點。略。)
蘇聯電影理論界比較普遍的看法是:蒙太奇不僅是將各個拍攝下來的片段加以聯接使觀
眾對連續發展著的動作獲得完整的印象的表現手段,而且是將各種現象的隱蔽的內在聯
系變成明顯可見、不言自明的最重要的藝術方法。
Ⅶ 什麼是電影理論,什麼又是電影文學
一、 電影理論發展概況
80年代總結觀點:經典和現代理論(20年代~75年左右);
經典:傳統美學來表述電影,作品與社會背景分離。研究的主題都是——電影是藝術?電影與其它藝術的關系;
現代:符號學、精神分析學、馬克思主義等的混合;研究的主題都是——電影是不是語言?觀眾和影像的關系是什麼;
※ 邵牧君的概括:
1、 30年代以前稱為早期電影理論;
2、 30年代~二戰前;
3、 二戰後~60年代前;
4、 60年以後;
(其實就是60年以前是經典,60年以後是現代)
※ 96年 鮑德威爾和卡羅爾提出把現代理論分為兩種:(見《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
1、 60年~70年 主體位置理論;主要內容是結構主義、精神分析、符號學、女性主義、意識形態批評;
2、 80年~至今 文化主義理論;主要內容是法蘭克福文化主義、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等;
以上兩種理論共稱為宏大理論(Grand Theory)。他們認為真正的電影理論研究只開始了30年,即從60年到90年。
80年以後,他們又開始了一種「中間層面的研究」(middle level),反對宏大理論。即在主體位置理論和文化主義理論崛起時,另一種中間層面理論出現,堅持既要對理論從經驗出發的研究,又不排除理論性。
※ 結論:
1、 60年前,是小(低)理論,經驗性強;
2、 60年~70年,宏大理論;
3、 80年~至今 中理論;
形成多姿多彩的別具一格的電影研究,如敘事電影研究、文體電影研究、文類電影研究、民族電影研究、後殖民電影等研究等。
二、 經典電影理論
在一戰前後,對電影的藝術地位、特徵、規律的研究;
著作:
1、 1911年,卡努杜《第七藝術宣言》 第一次論證了電影作為藝術,是在時空之間填補鴻溝的藝術;《第七藝術美學》「光與影的交響樂」。
2、 1915年,美國的林賽《活動畫面的藝術》,他把「活動畫面」看作電影的根本特徵。
3、 1916年,美國的雨果·明斯特貝格《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探討了電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藝術特徵、美學特徵。
概念:
1、「上鏡頭性」——
是20年代法國流行的時髦詞眼兒,卡努杜創造,先鋒派重要用語。1920年,路易·德呂克在《上鏡頭性》一文中探討電影的藝術特徵,闡述其涵義:指適宜於用電影這一新表現手段所獨有的方法來表現人或物的詩意狀態;
視覺表現:布景、照明、節奏、化妝;通過照相來表現神采——上鏡頭性,通過上面四個手段。是早期電影特徵概念。
2、 早期蒙太奇——
愛森斯坦指出:電影與舞台不同,電影導演更主觀,能選擇不同時空的重點現實片段。
電影選擇和組合這些片段,集中表現劇情。
把現實壓縮具有特徵的東西,展現經過壓縮、重整、剪裁的電影的時空。
3、 愛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
愛森斯坦講究沖突,如「雜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強調連接作用。
愛森斯坦認為沖突是蒙太奇的特性,沖突後產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強調連貫性,他認為蒙太奇意味著多個鏡頭組成一個場面,多個場面組成一個段落,多個段落組成一個部分,一個個片段間具有顯而易見的聯系。人們不覺得中斷和跳躍,得到一種無意的刺激。
愛森斯坦在晚期對蒙太奇有新的理解:
他認為蒙太奇應該表達一種連貫的、有條理的主題、情節、動作、行為,以及一種最大限度賦予感情的敘述。研究涉及到了聲畫蒙太奇和色彩的問題。
4、 庫里肖夫效應——
為控制蒙太奇表現力所做的試驗。
5、 雜耍蒙太奇——
愛森斯坦在1923年,從戲劇創作中總結的一個原則,「雜耍」構成一場演出獨立的原始因素,是戲劇效果和任何戲劇的分子單位。雜耍和噱頭沒有任何共同之處,雜耍更注重表現主題和思想。
~ 是把一切因素匯到一起傳達和表現思想的一種感染手段。不合乎劇情發展,甚至脫離劇情發展,實際是有內在聯系的。
自由剪輯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題效果。產生奇跡性、超越敘事,展現真正要表達的主題。
6、 理性電影——
愛森斯坦在20年代後期提出的概念。他認為電影的藝術目的不僅在於形象表現之實,還要能表現概念,增加電影手段表現力,增加認識現實手段可能性。但在具體的創作中,這種想法與創作過於超前,結果不能成功,受到理論家的否定。
如匈牙利批評家巴拉茲指出這種「電影藝術征服純觀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愛森斯坦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代表作是1927年的《十月》和1929年的《總路線》(《新與舊》)。
愛森斯坦試圖用蒙太奇表達從視覺形象達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他曾在30年在一所大學講課時提出要把《資本論》拍成電影的想法,來實現他想像的又一步驟。
他認為理性電影是克服邏輯語言與形象活動不協調的唯一手段。在電影辨證法基礎上,理性電影不是故事的、軼聞的電影,而是概念的電影,是思想體系、概念體系的直覺體現。
7、 電影眼睛派——
由蘇聯記錄片導演維爾托夫提出。
在1922年,列寧發表了《所有藝術中,電影對我們最重要》《反映蘇聯現實,必須從新聞電影開始》的文章,維爾托夫響應創辦了《電影真理報》雜志片。
他的主要觀點:要出其不意的抓取生活,不讓被拍者知道,運用蒙太奇技巧,將這些抓取的素材在意識形態上從新組接。
他於1924年的《電影——眼睛》中應用這一理論。
他認為攝影機是比人眼更完美、可靠的電影眼睛,反對劇本、演員、照明、布景、化妝等一切手段。
「電影眼睛」是電影中一種運動,畫下來而不用演技,直面生活和真實,用偷拍記錄各個生活事件,在現實中發掘戲劇性。
維爾托夫注重剪輯,他認為電影是解釋客觀世界的工具。
8、《電影作為藝術》愛因漢姆——
此書分別在1932、1957年分兩部分完成。書中觀點是技術主義傾向,或畫面至上主義。
愛因漢姆認為電影在技術上的局限性是電影作為藝術的根源,這與他研究的格式塔心理學背景有關。(《藝術與視知覺》)
格式塔:視覺過程不是機械的攝錄外在世界,而是用簡單、規則、平衡等原則創造的組織感官材料。
電影不能完美再現現實的特性,成為它作為藝術的必要手段。
愛因漢姆認為電影的局限性包括:
⑴ 立體在平面上的投影;
⑵ 深度感減弱;
⑶ 照明與無色;
⑷ 畫面界限與物體的距離;
⑸ 時空連續性不存在;
⑹ 沒有聲音,視覺以外其它感覺失去作用。
9、《電影美學》巴拉茲——
1945年出德語版,也稱《電影理論:新藝術特性與成長》,是《可見的人:電影文化》(24年出版)和《電影精神》(30年出版)兩本書的合集。
1952年出英文版。
書中分析電影和戲劇在形式表現原則上的差別,分析電影藝術特徵。
他認為戲劇表現原則:
⑴ 看到整個演出劇場;
⑵ 觀眾視距不發生變化;
⑶ 觀眾的視角不發生變化;
電影表現原則:
⑴ 被拍場景可被分割;
⑵ 被記錄場景視距可變;
⑶ 觀眾視角縱深可變,觀眾與銀幕的想像距離是可改變的。
他認為上面電影的表現原則是電影藝術的革命性創新。
10、攝影機自來水筆——
由法國的阿斯特里克在1948年文章《新先鋒派的誕生——攝影筆》中提出。
他認為電影迅速成為一種思想表達工具,保存時代形象的好方法,電影漸漸成為一種語言。藝術家掌握了這種語言後,表達自己的思想、抽象的概念就像寫隨筆、小說一樣流暢自然。
讓攝影機像筆一樣自由可以表達自己個人思想,現代電影已成為一種同書面語言一樣精細的思想表達方法。為50年代法國《電影手冊》電影作者論提供了理論基礎。
11、電影作者論——
特呂弗等人提出,認為不是所有導演都能稱為「作者」。具備電影作者論資格所拍的電影才是「作者電影」。
法國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
作者政策要求電影像小說、音樂、繪畫一樣是一個人的作品,電影作家的作品——即導演個人的作品。
此理論產生廣泛的影響。其作者資格條件如下:
⑴ 在一批影片中體現出導演個性和個人風格特徵,把個人的東西帶入題材,導演不是一個執行者。
⑵ 影片應具有某種內在涵義,是後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
⑶ 電影作者是對電影製作全面控制的人,無導演、編劇的區分。
戈達爾、特呂弗、安東尼奧尼、費里尼、希區柯克等人是電影作者代表人物。
此理論確定美國一批導演的作者地位,其電影為作者電影。
作者論的實質:強調電影導演是主要創作人和最終定稿人。判定依據是導演對作品的控制。
作者電影與類型電影相對,也稱藝術片。
12、巴贊、克拉考爾的寫實主義和物象至上主義——
(與愛因漢姆的技術主義、畫面至上相反)
※ 巴贊理論:
巴贊的長鏡頭理論,是美國理論界對巴贊觀點的非嚴格的概括(主要指巴贊對景深鏡頭的贊賞)。
# 長鏡頭:
單個鏡頭達到一定長度,也叫單長鏡頭。包括變焦、景深長鏡頭。
長鏡頭理論與蒙太奇理論是相對的理論。長鏡頭理論強調單個鏡頭內部的表現力(連接表現力),運動、景深、變焦。
# 蒙太奇禁用原則(屬巴贊的影像本體論):
若一個事件主要內容要求兩個和多個動作元素同時存在,蒙太奇被禁用。否則,蒙太奇遠非電影的本性,而是對其的否定。
# 長鏡頭的本體論立場(客觀的)、美學立場(傾向性)提出此理論的社會背景是因為:
⑴ 電影在技術上的一系列發展,膠片、鏡頭的改變,提高了單個鏡頭的內容質量和容量;
⑵ 移動攝影更加靈巧多變,大大豐富了單個鏡頭的鏡頭內變化。
長鏡頭理論貢獻:開掘了一種新的審美表現手段,提高了人們對電影鏡頭內部空間的復雜構成的自覺性。
# 影像本體論:
由巴贊在1945年《攝影影像本體論》中提出。
他提出影像基本特徵:
由機械作用產生的攝影影像與客觀中的被攝物等同。攝影影像獨特性在於其本質上的客觀性,它產生了被攝物體的本體,它就是被攝物的原形。
理論根據:
⑴ 攝影有不讓人介入的特權;
⑵ 人具有用逼真模擬物代替外部世界的願望,即排除人在外,單靠機械再現原物的需要。
影像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 木乃伊情節:
巴贊提出,藉助精神分析,分析電影起源的嘗試,雕刻、繪畫藝術的起源,人具有永久保存自己軀體的沖動。最早的雕像是木乃伊,雕刻、繪畫成了後來的替代品。同樣起源於上面的沖動和願望。用形式的永恆克服歲月的流逝的原始需求,但雕刻、繪畫不能滿足人的願望。
攝影真正滿足人們再現原物的需要。「攝影是對事件塗上香料,是自然造物的補充,而不是替代」。
影像的產生第一次映現了事物時間的延續——可變的木乃伊。
# 完整電影:
巴贊表達電影起源用語。
根本原因是心理的需要,稱為「完整電影的神話」。再現一個聲音色彩立體感等外部世界的幻景。
※ 克拉考爾理論:
# 《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
1960年出版
美學是一種實體的美,不是形式的美。克拉考爾闡述了「電影化的」這一概念。
電影,就其本性來說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它跟周圍的世界有明顯的近親性。影片記錄和揭示物質現實的時候,才是名副其實的影片。
近親性:
⑴ 電影對於未經扮演的事物有一種近親性。扮演能引起現實幻覺就是合理的。如果違反電影特性,任何扮演都是非電影化的。
⑵ 喜歡偶然的事物(意外:相對於必然)。美國無聲戲劇中,意外的事件代替了命運,強大的決定性的力量出現。一切不是註定而是恰好碰上。
⑶ 喜歡再現外部世界的連續性(與巴贊相似)進入攝影機視野內一切都拍下來,無窮盡程度。要求我們承認這是我們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
⑷ 偏愛含義模糊的事物。自然界現象多含義,這與無限心理和精神上的無限性相對應。銀幕傾向反映這些含義模糊的東西,含義不能太確定。
⑸ 生活流。指具體情境和世界,是指物質現象而非精神現象。經常提到街道,因為在街道上生活的原生形態經常出現、不是扮演,是偶然事件薈萃之所,任何斷面都是不完整的。
# 電影不適合表現悲劇
這是克拉考爾對電影藝術特性的理解,是他基本觀點的引申,指出悲劇是「非電影化的」。
他認為悲劇主題與舞台故事具有天然的近親性:
⑴ 悲劇主題必然要求一個有目的的、整體的故事形式來展現,與電影特性相違背。
⑵ 悲劇只關心人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無生命物體只能是道具,對發展戲劇起支撐、調節作用。
⑶ 悲劇要求對外部的東西進行安排,舞台劇的環境反映心境,舞台劇一定要有暴風雨。
⑷ 悲劇要求有限、次序井然的世界。電影是以廣闊世界為中心的藝術,電影中沒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總之是廣袤的物質,死亡的結局與這物質現實的廣袤無相同點。
在悲劇世界中,命運排斥意外、偶然。
⑸ 悲劇性內容在物質世界總無所表現。因為悲劇內容是純精神世界。
悲劇可以出現在電影中,但電影的悲劇就不完全是電影化的了。
※ 克拉考爾與巴贊理論觀點異同
相同點:都強調電影對現實的記錄功能;
不同點:
⑴ 身份不同。克拉考爾是理論家身份,巴贊是批評家身份。
⑵ 體系不同。克拉考爾是演繹體系(理論化的),巴贊是批評體系、史學體系。
⑶ 影響不同。克拉考爾對電影實踐無多大影響,巴贊對電影實踐產生重大世界性影響。
⑷ 出發點不同。克拉考爾出發點單一(理論),巴贊出發點較復雜(精神分析、木乃伊等)。
⑸ 克拉考爾缺乏歷史意識,巴贊有強烈的歷史意識。
13、《電影美學和心理學》米特里——
分兩卷,分別在53年和65年出版,是經典電影理論的總結和集大成之作。
米特里在經典理論的兩大流派——蒙太奇學派和長鏡頭學派——中取中間立場。關於對電影的表述、立場表現在三種模式:電影是畫框(愛因漢姆)、窗戶(巴贊)、鏡子(克拉考爾)。
米特里被稱作電影中的黑格爾,他的理論被稱為經典電影理論的終結。
克拉考爾、巴贊對電影表現現實手段的肯定,但忽略了虛構。
麥茨在《想像的能指》中,不排斥復制現實,構造復制現實假象的能力。
14、《電影理論的兩種類型》【美】漢德遜——
經典理論研究材料豐富、系統完整,但電影材料缺乏、不充分、不完整。主要電影理論有兩大類:
愛森斯坦和愛因漢姆一類,研究電影局部和整體的關系的理論;代表是愛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克拉考爾和巴贊一類:研究電影與真實的關系的理論。代表是巴贊和克拉考爾。
代表人物四人中最有影響的是愛森斯坦和巴贊。
書中評價這兩種理論共同的局限:只是對電影形式的研究,極限是段落,缺乏整體,整部影片是不存在的。
只有麥茨是以電影整體為研究對象,從句法到話語的進步。
電影文學是一個多層次的復合概念。其藝術學的概念內涵,指在電影發展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與戲劇文學等傳統文學類型並列的一種新興文學類型。在電影藝術的發展道路上,作為綜合藝術的電影在汲取諸種藝術養料豐富自身綜合特質方面,獲得與文學的密切融合關系。文學各種樣式對電影的滲透,電影對文學的敘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豐富藝術手段的借鑒,使電影藝術在增強自身的表現能力,形成新的綜合藝術特質方面,發揮作用。電影文學作為電影的文學基礎構成,是以電影的獨特視聽思維方式來構思和寫作的文學形式,兼有電影和文學的雙重屬性。電影文學,集中表現為電影的劇作基礎,即電影劇本。電影劇本包括文學劇本、分鏡頭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個部分。電影文學又指電影作品的文學性含義,包括電影劇作的文學價值、電影創作借鑒與融合的文學形式因素、電影劇作的文學個性等等。電影文學,還直接和經常反映在電影對文學作品的改編方面。
Ⅷ 電影眼睛論的視聽藝術的規則
吉加·維爾托夫在1916年作為未來派的音樂家時曾創立了一個「聽覺實驗室」,把留聲機錄下來的聲響加以剪輯,創作出一種無樂譜的「具體音樂」。1918年,維爾托夫成為蘇維埃最早新聞紀錄片《電影新聞周報》的編輯和剪輯師。隨後他通過新聞片的剪輯,製作了最早的歷史長片《內戰史》,還導演了幾部紀錄片,創辦了一種不定期發行的雜志片,採用《真理報》的報名,起名為《電影真理報》。從1920年起,這位理論家就宣傳「電影眼睛」的優越性。他把場面調度、電影劇本、演員、攝影棚等稱之為資產階級的發明物,統統加以排斥,而主張只用「實況拍攝」的方法,即拍攝紀錄片或新聞片的方法。1923年後,維爾托夫和他的兄弟--攝影師米哈依·考夫曼一起鼓吹用不為被攝者所覺察的方法拍攝「生活即景」。在「電影眼睛派」看來,電影藝術只存在於解說詞(通過片內字幕)與蒙太奇之中。電影創作者的個性表現在紀錄資料的選擇、並列、新的時間空間的創造,以及作為理論家的維爾托夫想從中建立科學法則的一切創慶漏茄作方法。
維爾托夫在拍了那部為卓別林非常欣賞的《頓巴斯交響樂》(1931年)以後,又拍了一部傑出的作品--《關於列寧的三支歌曲》(1934年)。為了攝制這部影片,他搜集了所有關於紀錄這位已經逝世的偉大政治家的影片和唱片,在第二支歌曲里用傑出的蒙太奇手法把它們剪輯在一起。第三支歌曲描寫社會主義的建設,充滿優美的抒情情調。第一部分以中亞細亞一支民譽察歌為內容,是最成功的一個插曲。它通過非常鮮明的形象和節奏感,描寫原來殖民地的人民獲得了解放,而且明顯地表現了作者所規定的整部影片的主題,即「從過去到將來、從奴隸生活到自由生活的全部過程」。
有聲電影的出現使維爾托夫能把他從1922年來倡導的「電影眼睛」和「無線電耳朵」結合起來,形成音畫對位的蒙太奇。他雖拒絕表現個人英雄,在各種主題上卻能把群眾轉化為個性搜飢化的英雄。但在《搖籃曲》一片(1937年攝制)以後,他的理論受到猛烈的攻擊,以致到他故世之前只拍了幾部作為任務的影片。
Ⅸ 電影院的眼睛叫什麼
電姿伍影院的眼睛叫3D眼鏡。影院殲冊檔用的都是偏振式3D眼鏡,由於是用兩個放映機同時放映,不存在家氏亂用偏振3D單屏導致縱向解析度減半的問題。
Ⅹ 電影文學的主要特徵
一、 電影理論發展概況
80年代總結觀點:經典和現代理論(20年代~75年左右);
經典:傳統美學來表述電影,作品與社會背景分離。研究的主題都是——電影是藝術?電影與其它藝術的關系;
現代:符號學、精神分析學、馬克思主義等的混合;研究的主題都是——電影是不是語言?觀眾和影像的關系是什麼;
※ 邵牧君的概括:
1、 30年代以前稱為早期電影理論;
2、 30年代~二戰前;
3、 二戰後~60年代前;
4、 60年以後;
(其實就是60年以前是經典,60年以後是現代)
※ 96年 鮑德威爾和卡羅爾提出把現代理論分為兩種:(見《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
1、 60年~70年 主體位置理論;主要內容是結構主義、精神分析、符號學、女性主義、意識形態批評;
2、 80年~至今 文化主義理論;主要內容是法蘭克福文化主義、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等;
以上兩種理論共稱為宏大理論(Grand Theory)。他們認為真正的電影理論研究只開始了30年,即從60年到90年。
80年以後,他們又開始了一種「中間層面的研究」(middle level),反對宏大理論。即在主體位置理論和文化主義理論崛起時,另一種中間層面理論出現,堅持既要對理論從經驗出發的研究,又不排除理論性。
※ 結論:
1、 60年前,是小(低)理論,經驗性強;
2、 60年~70年,宏大理論;
3、 80年~至今 中理論;
形成多姿多彩的別具一格的電影研究,如敘事電影研究、文體電影研究、文類電影研究、民族電影研究、後殖民電影等研究等。
二、 經典電影理論
在一戰前後,對電影的藝術地位、特徵、規律的研究;
著作:
1、 1911年,卡努杜《第七藝術宣言》 第一次論證了電影作為藝術,是在時空之間填補鴻溝的藝術;《第七藝術美學》「光與影的交響樂」畝攔。
2、 1915年,美國的林賽《活動畫面的藝術》,他把「活動畫面」看作電影的根本特徵。
3、 1916年,美國的雨果·明斯特貝格《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探討了電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藝術特徵、美學特徵。
概念:
1、「上鏡頭性」——
是20年代法國流行的時髦詞眼兒,卡努杜創造,先鋒派重要用語。1920年,路易·德呂克在《上鏡頭性》一文中探討電影的藝術特徵,闡述其涵義:指適宜於用電影這一新表現手段所獨有的方法來表現人或物的詩意狀態;
視覺表現:布景、照明、節奏、化妝;通過照相來表現神采——上鏡頭性,通過上面四個手段。是早期電影特徵概念。
2、 早期蒙太奇——
愛森斯坦指出:電影與舞台不同,電影導演更主觀,能選擇不同時空的重點現實片段。
電影選擇和組合這些片段,集中表現劇情。
把現實壓縮具有特徵的東西,展現經過壓縮、重整、剪裁的電影的時空。
3、 愛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
愛森斯坦講究沖突,如「雜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強調連接作用。
愛森斯坦認為沖突是蒙太奇的特性,沖突後產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強調連貫性,他認為蒙太奇意味著多個鏡頭組成一個場面,多個場面組成一個段落,多個段落組成一個部分,一個個片段間具有顯而易見的聯系。人們不覺得中斷和跳躍,得到一種無意的刺激。
愛森斯坦在晚期對蒙太奇有新的理解:
他認為蒙太奇應該表達一種連貫的、有條理的主題、情節、動作、行為,以及一種最大限度賦予感情的敘述。研究涉及到了聲畫蒙太奇和色彩的問題。
4、 庫里肖夫效應——
為控制蒙太奇表現力所做的試驗。
5、 雜耍蒙太奇——
愛森斯坦在1923年,從戲劇創作中總結的一個原則,「雜耍」構成一場演出獨立的原始因素,是戲劇效果和任何戲劇的分子單位。雜耍和噱頭沒有任何共同之處,雜耍更注重表現主題和思想。
~ 是把一切因素匯到一起傳達和表現思想的一種感染手段。不合乎劇情發展,甚至脫離劇情發展,實際是有內在聯系的。
自由剪輯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題效果。產生奇跡性、超越敘事,展現真正要表達的主題。
6、 理性電影——
愛森斯坦在20年代後期提出的概肢耐配念。他認為電影的藝術目的不僅在於形象表現之實,還要能表現概念,增加電影手段表現力,增加認識現實手段可能性。但在具體的創作中,這種想法與創作過於超前,結果不能成功,受到理論家的否定。
如匈牙利批評歷指家巴拉茲指出這種「電影藝術征服純觀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愛森斯坦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代表作是1927年的《十月》和1929年的《總路線》(《新與舊》)。
愛森斯坦試圖用蒙太奇表達從視覺形象達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他曾在30年在一所大學講課時提出要把《資本論》拍成電影的想法,來實現他想像的又一步驟。
他認為理性電影是克服邏輯語言與形象活動不協調的唯一手段。在電影辨證法基礎上,理性電影不是故事的、軼聞的電影,而是概念的電影,是思想體系、概念體系的直覺體現。
7、 電影眼睛派——
由蘇聯記錄片導演維爾托夫提出。
在1922年,列寧發表了《所有藝術中,電影對我們最重要》《反映蘇聯現實,必須從新聞電影開始》的文章,維爾托夫響應創辦了《電影真理報》雜志片。
他的主要觀點:要出其不意的抓取生活,不讓被拍者知道,運用蒙太奇技巧,將這些抓取的素材在意識形態上從新組接。
他於1924年的《電影——眼睛》中應用這一理論。
他認為攝影機是比人眼更完美、可靠的電影眼睛,反對劇本、演員、照明、布景、化妝等一切手段。
「電影眼睛」是電影中一種運動,畫下來而不用演技,直面生活和真實,用偷拍記錄各個生活事件,在現實中發掘戲劇性。
維爾托夫注重剪輯,他認為電影是解釋客觀世界的工具。
8、《電影作為藝術》愛因漢姆——
此書分別在1932、1957年分兩部分完成。書中觀點是技術主義傾向,或畫面至上主義。
愛因漢姆認為電影在技術上的局限性是電影作為藝術的根源,這與他研究的格式塔心理學背景有關。(《藝術與視知覺》)
格式塔:視覺過程不是機械的攝錄外在世界,而是用簡單、規則、平衡等原則創造的組織感官材料。
電影不能完美再現現實的特性,成為它作為藝術的必要手段。
愛因漢姆認為電影的局限性包括:
⑴ 立體在平面上的投影;
⑵ 深度感減弱;
⑶ 照明與無色;
⑷ 畫面界限與物體的距離;
⑸ 時空連續性不存在;
⑹ 沒有聲音,視覺以外其它感覺失去作用。
9、《電影美學》巴拉茲——
1945年出德語版,也稱《電影理論:新藝術特性與成長》,是《可見的人:電影文化》(24年出版)和《電影精神》(30年出版)兩本書的合集。
1952年出英文版。
書中分析電影和戲劇在形式表現原則上的差別,分析電影藝術特徵。
他認為戲劇表現原則:
⑴ 看到整個演出劇場;
⑵ 觀眾視距不發生變化;
⑶ 觀眾的視角不發生變化;
電影表現原則:
⑴ 被拍場景可被分割;
⑵ 被記錄場景視距可變;
⑶ 觀眾視角縱深可變,觀眾與銀幕的想像距離是可改變的。
他認為上面電影的表現原則是電影藝術的革命性創新。
10、攝影機自來水筆——
由法國的阿斯特里克在1948年文章《新先鋒派的誕生——攝影筆》中提出。
他認為電影迅速成為一種思想表達工具,保存時代形象的好方法,電影漸漸成為一種語言。藝術家掌握了這種語言後,表達自己的思想、抽象的概念就像寫隨筆、小說一樣流暢自然。
讓攝影機像筆一樣自由可以表達自己個人思想,現代電影已成為一種同書面語言一樣精細的思想表達方法。為50年代法國《電影手冊》電影作者論提供了理論基礎。
11、電影作者論——
特呂弗等人提出,認為不是所有導演都能稱為「作者」。具備電影作者論資格所拍的電影才是「作者電影」。
法國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
作者政策要求電影像小說、音樂、繪畫一樣是一個人的作品,電影作家的作品——即導演個人的作品。
此理論產生廣泛的影響。其作者資格條件如下:
⑴ 在一批影片中體現出導演個性和個人風格特徵,把個人的東西帶入題材,導演不是一個執行者。
⑵ 影片應具有某種內在涵義,是後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
⑶ 電影作者是對電影製作全面控制的人,無導演、編劇的區分。
戈達爾、特呂弗、安東尼奧尼、費里尼、希區柯克等人是電影作者代表人物。
此理論確定美國一批導演的作者地位,其電影為作者電影。
作者論的實質:強調電影導演是主要創作人和最終定稿人。判定依據是導演對作品的控制。
作者電影與類型電影相對,也稱藝術片。
12、巴贊、克拉考爾的寫實主義和物象至上主義——
(與愛因漢姆的技術主義、畫面至上相反)
※ 巴贊理論:
巴贊的長鏡頭理論,是美國理論界對巴贊觀點的非嚴格的概括(主要指巴贊對景深鏡頭的贊賞)。
# 長鏡頭:
單個鏡頭達到一定長度,也叫單長鏡頭。包括變焦、景深長鏡頭。
長鏡頭理論與蒙太奇理論是相對的理論。長鏡頭理論強調單個鏡頭內部的表現力(連接表現力),運動、景深、變焦。
# 蒙太奇禁用原則(屬巴贊的影像本體論):
若一個事件主要內容要求兩個和多個動作元素同時存在,蒙太奇被禁用。否則,蒙太奇遠非電影的本性,而是對其的否定。
# 長鏡頭的本體論立場(客觀的)、美學立場(傾向性)提出此理論的社會背景是因為:
⑴ 電影在技術上的一系列發展,膠片、鏡頭的改變,提高了單個鏡頭的內容質量和容量;
⑵ 移動攝影更加靈巧多變,大大豐富了單個鏡頭的鏡頭內變化。
長鏡頭理論貢獻:開掘了一種新的審美表現手段,提高了人們對電影鏡頭內部空間的復雜構成的自覺性。
# 影像本體論:
由巴贊在1945年《攝影影像本體論》中提出。
他提出影像基本特徵:
由機械作用產生的攝影影像與客觀中的被攝物等同。攝影影像獨特性在於其本質上的客觀性,它產生了被攝物體的本體,它就是被攝物的原形。
理論根據:
⑴ 攝影有不讓人介入的特權;
⑵ 人具有用逼真模擬物代替外部世界的願望,即排除人在外,單靠機械再現原物的需要。
影像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 木乃伊情節:
巴贊提出,藉助精神分析,分析電影起源的嘗試,雕刻、繪畫藝術的起源,人具有永久保存自己軀體的沖動。最早的雕像是木乃伊,雕刻、繪畫成了後來的替代品。同樣起源於上面的沖動和願望。用形式的永恆克服歲月的流逝的原始需求,但雕刻、繪畫不能滿足人的願望。
攝影真正滿足人們再現原物的需要。「攝影是對事件塗上香料,是自然造物的補充,而不是替代」。
影像的產生第一次映現了事物時間的延續——可變的木乃伊。
# 完整電影:
巴贊表達電影起源用語。
根本原因是心理的需要,稱為「完整電影的神話」。再現一個聲音色彩立體感等外部世界的幻景。
※ 克拉考爾理論:
# 《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
1960年出版
美學是一種實體的美,不是形式的美。克拉考爾闡述了「電影化的」這一概念。
電影,就其本性來說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它跟周圍的世界有明顯的近親性。影片記錄和揭示物質現實的時候,才是名副其實的影片。
近親性:
⑴ 電影對於未經扮演的事物有一種近親性。扮演能引起現實幻覺就是合理的。如果違反電影特性,任何扮演都是非電影化的。
⑵ 喜歡偶然的事物(意外:相對於必然)。美國無聲戲劇中,意外的事件代替了命運,強大的決定性的力量出現。一切不是註定而是恰好碰上。
⑶ 喜歡再現外部世界的連續性(與巴贊相似)進入攝影機視野內一切都拍下來,無窮盡程度。要求我們承認這是我們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
⑷ 偏愛含義模糊的事物。自然界現象多含義,這與無限心理和精神上的無限性相對應。銀幕傾向反映這些含義模糊的東西,含義不能太確定。
⑸ 生活流。指具體情境和世界,是指物質現象而非精神現象。經常提到街道,因為在街道上生活的原生形態經常出現、不是扮演,是偶然事件薈萃之所,任何斷面都是不完整的。
# 電影不適合表現悲劇
這是克拉考爾對電影藝術特性的理解,是他基本觀點的引申,指出悲劇是「非電影化的」。
他認為悲劇主題與舞台故事具有天然的近親性:
⑴ 悲劇主題必然要求一個有目的的、整體的故事形式來展現,與電影特性相違背。
⑵ 悲劇只關心人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無生命物體只能是道具,對發展戲劇起支撐、調節作用。
⑶ 悲劇要求對外部的東西進行安排,舞台劇的環境反映心境,舞台劇一定要有暴風雨。
⑷ 悲劇要求有限、次序井然的世界。電影是以廣闊世界為中心的藝術,電影中沒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總之是廣袤的物質,死亡的結局與這物質現實的廣袤無相同點。
在悲劇世界中,命運排斥意外、偶然。
⑸ 悲劇性內容在物質世界總無所表現。因為悲劇內容是純精神世界。
悲劇可以出現在電影中,但電影的悲劇就不完全是電影化的了。
※ 克拉考爾與巴贊理論觀點異同
相同點:都強調電影對現實的記錄功能;
不同點:
⑴ 身份不同。克拉考爾是理論家身份,巴贊是批評家身份。
⑵ 體系不同。克拉考爾是演繹體系(理論化的),巴贊是批評體系、史學體系。
⑶ 影響不同。克拉考爾對電影實踐無多大影響,巴贊對電影實踐產生重大世界性影響。
⑷ 出發點不同。克拉考爾出發點單一(理論),巴贊出發點較復雜(精神分析、木乃伊等)。
⑸ 克拉考爾缺乏歷史意識,巴贊有強烈的歷史意識。
13、《電影美學和心理學》米特里——
分兩卷,分別在53年和65年出版,是經典電影理論的總結和集大成之作。
米特里在經典理論的兩大流派——蒙太奇學派和長鏡頭學派——中取中間立場。關於對電影的表述、立場表現在三種模式:電影是畫框(愛因漢姆)、窗戶(巴贊)、鏡子(克拉考爾)。
米特里被稱作電影中的黑格爾,他的理論被稱為經典電影理論的終結。
克拉考爾、巴贊對電影表現現實手段的肯定,但忽略了虛構。
麥茨在《想像的能指》中,不排斥復制現實,構造復制現實假象的能力。
14、《電影理論的兩種類型》【美】漢德遜——
經典理論研究材料豐富、系統完整,但電影材料缺乏、不充分、不完整。主要電影理論有兩大類:
愛森斯坦和愛因漢姆一類,研究電影局部和整體的關系的理論;代表是愛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克拉考爾和巴贊一類:研究電影與真實的關系的理論。代表是巴贊和克拉考爾。
代表人物四人中最有影響的是愛森斯坦和巴贊。
書中評價這兩種理論共同的局限:只是對電影形式的研究,極限是段落,缺乏整體,整部影片是不存在的。
只有麥茨是以電影整體為研究對象,從句法到話語的進步。
電影文學是一個多層次的復合概念。其藝術學的概念內涵,指在電影發展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與戲劇文學等傳統文學類型並列的一種新興文學類型。在電影藝術的發展道路上,作為綜合藝術的電影在汲取諸種藝術養料豐富自身綜合特質方面,獲得與文學的密切融合關系。文學各種樣式對電影的滲透,電影對文學的敘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豐富藝術手段的借鑒,使電影藝術在增強自身的表現能力,形成新的綜合藝術特質方面,發揮作用。電影文學作為電影的文學基礎構成,是以電影的獨特視聽思維方式來構思和寫作的文學形式,兼有電影和文學的雙重屬性。電影文學,集中表現為電影的劇作基礎,即電影劇本。電影劇本包括文學劇本、分鏡頭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個部分。電影文學又指電影作品的文學性含義,包括電影劇作的文學價值、電影創作借鑒與融合的文學形式因素、電影劇作的文學個性等等。電影文學,還直接和經常反映在電影對文學作品的改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