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拍攝了第一部無聲電影是那一部那年拍攝的
1905年,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攝制了戲劇紀錄片《定軍山》,此為中國第一部無聲電影,譚鑫培主演
劇情是曹將張_攻打葭萌關,老將黃忠向諸葛亮討令拒敵,諸葛亮因他年老而不允,黃忠當場舞刀、斷弓,於是討得令箭殺退張_,並乘勝攻佔曹軍屯糧之天盪山。黃忠愈戰愈勇,又智斬敵大將夏侯淵,奪取了曹軍重鎮定軍山。
中國電影一經問世便具有了鮮明的民族特色。也許是天作之合,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居然是與國粹京劇的結合,劇目竟然還是頗具象徵意味的《定軍山》,一代名伶譚鑫培也就成為中國第一位涉足影壇的表演藝術家。
所以,盡管這部只用一架手搖木殼制攝影機攝制的無聲影片已無拷貝可觀,但其在電影史上的顯赫位置卻是獨一無二的。
(1)無聲電影音樂發展史擴展閱讀:
無聲電影歷史
有聲電影誕生初期,這些默片藝術大師對有聲電影的出現產生過強烈的貶斥和抵觸情緒。的確,早期有聲電影在技術和藝術上的幼稚,曾對默片蒙太奇藝術的精妙產生過不良作用。
但隨著它在技術和藝術上不斷發展、成熟,以不可阻擋的勢頭成為電影發展的方向,許多默片大師也開始嘗試有聲電影的創作。
無聲電影,亦稱「默片」,是對有聲電影發明之前所有電影的統稱。電影誕生之後,由於電影聲音技術的局限,早期電影是有影像而無對白和聲效的電影。
為了解決這一局限,無聲電影多採用單畫面的字幕來表現重要對白和音效,故也稱「默片」。有些院線在電影放映時,會在現場由音樂家根據劇情發展進行即興伴奏。
到了1920年代末,隨著有聲電影技術的發明,《唐磺》(1926)、《爵士歌王》等影片開始在部分地採用有聲技術,使當時的觀眾非常震撼,無聲影片註定要被有聲電影淘汰。
2. 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發展歷程
從默片到有聲電影
所謂的默片在其鼎盛時代也常常有音樂或者聲效相伴,1926年8月,由約翰.巴利摩爾主演的《唐璜》在紐約的華納劇院首映,這次首映採用了Vitaphone聲音系統,以每秒331/3轉唱片來使電影聲畫同步。新的發明很快就跟來了,1927年10月華納公司的《爵士歌王》敲響了默片的喪鍾。
到1930年為止,只有5%的好萊塢的影片還是默片,華納兄弟採用了更方便的由Western
Electric開發的膠片攜載聲音的技術,這一技術需要採用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從而誕生了這一今天仍然採用的標准。這一變化徹底改變了電影膠片的形態。
35mm默片的滿畫面大致是正方形的,比例是1.33:1
(或4:3,象電視畫面),1927年最早的聲音印在膠片上時是1.21:1
1932年,製片商和放映商聯合建立了膠片上聲音軌跡寬度的標准,從而創造了新的1.37:1比例。隨著這一整個業界技術方針的確立,電影中的對白、歌舞急劇增加.在30年代,電影觀眾增加了一倍。
電影工業繼續尋找新的發展,很快,就開始經歷彩色電影,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
3. 電影音樂發展簡述 2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開始,電視開始在美國家庭中普及,相當一部分觀眾被從影院中分流。與此同時,反托拉斯法導致影業院線被解散或出售,影業開始解散導演及演員,電影製作模式開始改變,獨立製片人出現。影業最終向電視業妥協,開始出售版權,並且參與製作電視電影、室內劇等。
1957年以後,六十年代早期,多軌錄音技術發明,音樂音響的創作性大大加強。現代派作曲技法、爵士樂、搖滾樂風格等不斷融合,形成了新的音響效果。與此同時觀眾對新音樂的需求增多,新的音樂形式更多地融入影視配樂中,他們對傳統的管弦樂作曲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John Williams1974年「大白鯊」的配樂標志著新浪漫主義風格重回好萊塢,1977年的「星球大戰」配樂更是塑造了歷史性輝煌。
然而交響樂的二次輝煌轉瞬即逝。隨著Arp 以及Moog 從巨型到家用的轉型,合成器開始變得流行。1983年MIDI協議制定。劃時代的合成器配樂作品,比如Vangelis的「烈火戰車」,「征服天堂」配樂。一段時間,電子聲音成了配樂中壓倒性的主流。
八十年代中期,新一代作曲家開始加入合成器陣營。還有一批新型的配樂作曲家誕生了,采樣、midi方面的專家,比如代表人物Hans Zimmer。
而後人們逐漸開始意識到純合成器聲音的冰冷與音色虛假,交響樂、交響樂音色開始再次被作曲家使用作為增補。並且直至今日,電子音色與交響樂音色持續融合使用。更多的風格和元素也開始融合、並存到了配樂中。
(以上是由筆記整理的電影音樂發展史極簡述。有機會再更詳細的分部分、章節整理。)
4. 求大神介紹一下默片(即無聲電影)的歷史。還有為什麼默片至今仍具有持久魅力
一、默片興起:
無聲電影(或稱默片),就是沒有任何配音、配樂或與畫面協調的聲音的電影。默片技術發明於1860年左近,但在1880至1900年期間,當單卷電影的製作已經變得容易時,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東西。
把電影影像與聲音配合的想法,幾乎是與電影本身俱生的;但由於技術上的困難,在1920年代末以前,大部份電影都是默片。可是默片的影像等同共通的語言;默片年代,亦被稱為「銀幕年代」。
二、默片大師:
巴斯特·基頓創作出來的喜劇電影其實更符合銀幕美學,他完全靠動作挑動觀眾神經,不願以凄婉的故事博得同情;他在銀幕上做觀察者,引領觀眾的目光,觀察、等待、思索,在動作中抓住身邊一切可利用的東西,抗擊對手,脫離險境。而他永遠平靜,無表情的臉,好似一張空白的銀幕,觀眾可以根據主角的境遇,將自己的希望與害怕敷上去。這個小人物不斷向我們宣示著最簡單,也最有力量的道理:不論自己被如何巨大的困境圍攏,人們總應找准方向,看過去,抓住跳躍的時機,將自己投向風暴中心,靠智慧勇猛地穿越過去,最終迎接風平浪靜的勝利時刻。
代表作:《將軍號》
三、默片的衰落
起始於上世紀20年代末的經濟大蕭條時期,當時正值有聲電影興起,無聲電影開始衰落。進入30年代,有聲電影黃金時代漸入佳境,並於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達到最頂峰,從此,無聲電影只存在於人們的懷舊中。
四、恆久的魅力
卓別林的無聲電影雖然沒有對白,但是演員的肢體表演輔助每個情節發展時特有的一些字幕,形成流暢簡潔的無聲語言,一看就懂。他的影片的另一種重要的語言就是音樂,卓別林為自己的很多影片編制各種風格的音樂,音樂往往貫穿影片始終。而且,曲調、節奏、色彩與畫面反映的環境和情節、人物心理完美配合。卓別林的早期配樂節奏明快、逗趣,看似漫不經心的情節主題下卻搭建著復雜的結構。在他的早期電影中,可以看出他對於電影表現手法的不斷摸索。卓別林很早就注意到音樂在電影中的表現,並利用音樂來描繪場景,並進行時空的過渡。例如在影片《狗的生活》中,一環接一環,環環相扣,而且每個情節高潮的連接都產生了內在的關聯性,片中的每一個場景都有音樂的伴奏,不論是從兩名搶劫犯手中奪回錢包,還是眾人哄搶扭打成一團,甚至警察加入到混戰之中時的搞笑神態,以及流浪漢和歌女埃德娜、流浪狗「斯凱普」幸福生活在一起的輕快節奏,那種跳躍的音符穿插人物的表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都在風格迥異的同時銜接流暢的音樂旋律,串聯在一起,整體上一氣呵成。
在卓別林的每一部經典影片中,都會有一個主題旋律,要麼詼諧,要麼歡暢,要麼舒緩到悲傷或者是激情到悲壯,每一個場景每一段音樂每一個音符都如同釘子,把電影的主題緊緊地連接在一起。那些主題旋律常常在影片一開始就出現並貫穿始終,或結合許多散落在影片其他地方的不同音樂段落,或改變配器,生動表現出畫面中的人物肢體語言和情緒變化。如《發薪日》中的主題曲由兩組管樂輪奏,在逐漸變調上升的行進中匯聚到一起,呈現出工地里忙碌的節奏。忽然,曲風在飄忽委婉的弦樂中發生改變,手執鮮花扭捏躲閃的夏爾洛登場了——這是一個卑微但富有生氣的建築工人。旋律繼而在工頭由困惑不解變為嚴厲呼喝的神情中回到主題,為人們展現出夏爾洛和工人們如雜技般緊湊而有序的工作場景。漂亮女人的出現,使得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開始交替更迭,並通過建築工地中的道具,描繪了一段令人驚奇而又忍俊不禁的午餐休息時光。
聲明:以上資料大多來源於網路搜索
5. 黑白而且沒有聲音的電影出現在什麼時候
這個大概是1898年12月28日到1927年10月6日年代之間,應該是介於盧米埃爾的電影出現之後和《爵士歌王》出現之前的這段時間。
6. 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經歷了哪些變化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歷經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革命戰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等各個歷史階段;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再到立體聲,從黑白到彩色再到立體像(3D),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照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
(6)無聲電影音樂發展史擴展閱讀:
據粗略統計,全世界六大洲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單獨舉辦或輪流舉辦的各種名目的國際電影節已超過三百個。歐洲是國際電影節的發源地,現有24個國家,先後舉辦過144個電影節。其中義大利27個,法國26個,西班牙23個;三個國家共76個,占歐洲總數的一半左右。
提起「國際電影節」,也許不少人會以為「奧斯卡金像獎」就是最大的「國際電影節」。其實「奧斯卡」只是美國本國的電影獎而已。為了增加國際性,奧斯卡從1948年起又增設了一個「最佳外語片獎」。從上世紀70年代起,每年頒獎儀式都由通訊衛星向全世界作實況轉播,「奧斯卡金像獎」就更具全球性的影響了。
7. 無聲電影的歷史
無聲電影時期,誕生了一大批電影藝術大師,梅里愛、格里菲斯、卓別林、愛森斯坦、勒內·克萊爾、茂瑙等,他們在電影創作實踐中已經積累和完善了一套成熟的影像蒙太奇藝術。有聲電影誕生初期,這些默片藝術大師對有聲電影的出現產生過強烈的貶斥和抵觸情緒。的確,早期有聲電影在技術和藝術上的幼稚,曾對默片蒙太奇藝術的精妙產生過不良作用,但隨著它在技術和藝術上不斷發展、成熟,以不可阻擋的勢頭成為電影發展的方向,許多默片大師也開始嘗試有聲電影的創作。
無聲電影,亦稱「默片」,是對有聲電影發明之前所有電影的統稱。電影誕生之後,由於電影聲音技術的局限,早期電影是有影像而無對白和聲效的電影。為了解決這一局限,無聲電影多採用單畫面的字幕來表現重要對白和音效,故也稱「默片」。有些院線在電影放映時,會在現場由音樂家根據劇情發展進行即興伴奏。到了1920年代末,隨著有聲電影技術的發明,《唐磺》(1926)、《爵士歌王》等影片開始在部分地採用有聲技術,使當時的觀眾非常震撼,無聲影片註定要被有聲電影淘汰。
8. 音樂在電影發展史上的重要性
現代電影中.電影音樂已經成為電影里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給觀眾帶來聽覺上的享受.而且又高度概括了影片的主題思想,隨著電影劇情的發展而變化,使電影充滿生機與活力.對推動電影劇情的發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本文將從電影音樂對增強電影劇情的表現力、推動電影故事情節的場景氣氛、深化電影劇情的主題思想等方面.闡述電影音樂在電影劇情發展中的作用。
當今社會,看電影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消遣方式之一。從早期的無聲電影,到1927年電影進入有聲時代,音樂也隨之進入了電影的大門。現在的電影不僅在故事情節上曲折動人、扣人心弦,而且在背景音樂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對人們心靈的震撼,在劇情發展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前蘇聯著名電影理論家列別捷夫曾說:「在一部影片中,必須把畫面和音樂結合起來的想法,幾乎是從無聲電影發明之日起就同時出現的,音樂在某種程度上消除了人們覺得銀幕是啞巴的感覺,它以本身形象所具有的較高的感染力.使電影場面列入藝術現象之內。」美國著名電影作曲家赫爾曼也說過:「音樂實際上為觀眾提供了一系列無意識的支持。它不總是顯露的,而且你也不必要知道它,但它卻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9. 關於無聲電影的知識
1927年,美國著名的華納製片公司推出了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片,給世界電影帶來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這之前,電影(1895年12月28日為世界電影發明日)全是無聲電影,電影史上稱這個時期為「默片時代」。
無聲電影的主要成就表現在喜劇片、西部片和歷史片3個方面。喜劇片的佳作首推卓別林的《尋子遇仙記》(1921)、《淘金記》(1925)和《馬戲團》(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將軍》(1926),H.勞埃德的《大學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車》(1923)、《鐵騎》(1924)和《小馬快郵》(1925)等;歷史片有C.B.地密爾的《十誡》(1923)和《萬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風雨中的孤兒們》(1922),R.英格蘭姆的《啟示錄四騎士》(1921)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少歐洲導演陸續來到好萊塢,他們和美國導演一道,拍攝出無聲電影的最後一批重要影片,如F.鮑沙其的《七重天》(1927)、C.勃朗的《肉與魔》(1927)、H.金的《史泰拉恨史》(1925)和K.維多的《大檢閱》(1925)等。R.J.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納努克》(1922)則為紀錄電影奠定了基礎。
而中國電影默片的黃金時代如果從1913年的《難兄難弟》開始算起,到1934年的《神女》、《上海24小時》等為止,幾乎延續了整整20餘年。
但是,應該說,電影從來都不是無聲的。因為在聲音進入電影之前,人們藉助樂師給電影配樂;在日本,甚至有專門的說唱演員,當影片放映時,他們以說唱形式講解影片的內容。所配樂曲一般是由樂師根據銀幕展示的劇情即興演奏;但有些影片,例如1908年的法國影片《吉斯公爵被刺》,則由著名的作曲家聖-桑專門為它作曲。放映時,樂師根據作曲家提供的總譜演奏。不用說,演奏的規模視條件而定:大多數是由一位樂師獨奏(鋼琴或小提琴),有時由幾位樂師合奏,偶爾則出動交響樂隊。
到3O年代,聲音已成為電影藝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默片時代已經出現的類型片,由於聲音的出現而更趨成熟,更多樣化;至於音樂喜劇片、警匪片,如果沒有聲音就無法出現和發展。聲音也為電影表現提供了更具寫實效果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