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歐洲先鋒派電影是什麼
先鋒派電影
20世紀20年代以後,主要在法國和德國興起的一種電影運動,它的重要特點是反傳統敘事結構而強調純視覺性。作為一種影片樣式,也有人稱之為純電影、抽象電影或整體電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德國,各種政治思想、文藝思潮空前活躍,許多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對傳統的價值觀念和美學原則提出了懷疑。其中也包括對年輕的電影藝術的認識。他們認為,電影必須擺脫其他古老藝術的束縛和影響,成為獨立的藝術,這種獨立只有以它自身的特性為基?K強吹降纈白畲蟮鬧憊厶匭躍馱謨諛蓯咕蔡幕娌碩R虼耍屑肝換沂紫冉辛擻幸嫻氖笛欏H緋橄笈苫襀.里希特以一系列黑、白、灰三色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變化和跳躍為內容拍攝了《節奏21》(1921)、《節奏23》(1923)和《節奏25》(1925);瑞典達達主義畫家V.埃格林1921年在德國拍攝了《對角線交響樂》,在1924年又拍攝了《平行線》與《橫線》。這些一般不超過15分鍾的短片,排斥人物形像與故事情節,都是以線條規律性變化、轉換的視覺形像為內容的。1925年起,德國先鋒派電影轉入一個新的階段,例如曾受埃格林影響的W.魯特曼將實錄的鏡頭與抽象的表現形式結合在一起,創造一種新的紀錄電影。這兩個階段的不同在於,第一階段強調電影的「純」運動感,第二階段則更多地強調剪輯的作用。
法國先鋒派電影運動開始於L.德呂克的藝術創作原則,他要求與當時的商業影片徹底決裂,要求以電影手段發掘人與物的特徵美。法國先鋒派電影運動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立體派畫家F.萊謝爾和R.克萊爾等人的電影實驗作品為代表,他們當時也把運動視為電影的本性,但與德國「先鋒派」影片不同之處是,他們並不把手繪的圖形的變化作為表現內容,而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景像結合起來表現。如萊謝爾於1924年拍攝的短片《機械舞蹈》和克萊爾的《幕間節目》(1924)等,這些影片同樣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主題。這些影片又稱作「達達主義電影」、「抽象電影」或「純電影」。
第二階段是以年輕的女電影工作者G.杜拉克、原籍西班牙的L.布努艾爾、舞台劇編劇和青年詩人A.阿爾托等人的實驗性影片為代表。
他們的影片受超現實主義文學的影響,表現人的潛意識,包括夢境、幻覺等。G.杜拉克於1928年拍攝的短片《貝殼與僧侶》(編劇A.阿爾托)主要是分析一個僧侶混亂的心理活動。藉助一系列並無內在聯系的鏡頭的組接進行一種精神分析;L.布努艾爾於1928年攝制的《一條安達魯狗》也是以類似方法表現人的潛意識活動或者是對一種荒誕不經的新比喻的追求。這種電影又被稱作超現實主義電影。
1929年後,法國電影的「先鋒派」運動也轉入紀錄電影。這種紀錄電影很快就分為兩種傾向:一種是以嘲諷社會現象為主,如法國導演J.維果的《尼斯景像》(1929~1930)主要是以怪誕的畫面和奇特的剪輯,借實錄的尼斯景像,嘲諷市內上流社會的生活丑態;另一種則是具有抒情色彩或唯美主義傾向的紀錄片,如J.伊文思當時就是在W.魯特曼和法國「先鋒派」運動的直接影響下,拍攝《橋》(1928)和《雨》(1929)的。
先鋒派運動的主旨是企圖從電影的形像性和運動性出發,去擴大、挖掘電影的可能性,使電影最終成為一種獨立的新藝術。但是「先鋒派」運動的代表人物更多地是從形式出發,以自我為目的,因此也未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果。作為一次藝術運動,許多實驗性影片在表演手法,鏡頭技巧等方面的探索,對電影藝術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歐美電影界,尤其是評論界有時也用「先鋒派」一詞去形容具有獨創性意圖的影片或創作手法,自然它們已與上述電影創新運動無直接關系。
2. 20世紀下半葉先鋒浱包括哪些派別
印象主義、表現主義、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
先鋒派電影(英語:Avant-gardemovies)是20世紀20年代以後,在法國和德國興起的一種電影運動,先鋒派電影流派紛呈,成員交錯,主要包括:印象主義、表現主義、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另外還有純電影、街道電影、室內電影等電影主張和實踐。
先鋒派電影以法國和德國為策源地。影響遍及整個歐洲,時間自1917年至1928年,大約延續了十餘年之久。
3. 電影都有哪些流派
一
歐洲先鋒派電影
;
德國表現主義
費拉哈蒂
茂瑙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
雷諾阿
讓維果
法國先鋒主義超現實主義
布魯埃爾
前蘇聯蒙太奇流派
艾森斯坦
二
第二次先鋒運動
新現實主義
德
西卡
維斯康蒂
羅西里尼
繼承者現代主義
安東尼奧尼
伯格曼
費里尼
三
第三次電影運動
新浪潮主義
作家電影
阿倫雷諾
作者電影
(左岸派)戈達爾
特呂佛
新浪潮影響下的現代主義電影
法斯賓德
4. 什麼是學院派電影
簡單來說,這類電影比較規整,規矩,缺乏創意亮點,符合主流價值觀。
——個人見解,如滿意望採納。
5. 《方法派 》電影是什麼內容
《方法派 》電影內容是:
實力派演員李載河與人氣偶像金英佑合作出演同性題材的話劇《UNCHAIN》,他們在漸漸融入角色後,開始分不清楚究竟是真的愛了上對方,還是只是沉迷到了劇中的角色中。
此時,李載河交往多年的女友熙媛開始擔心他們的關系。在戲劇與現實之間,慾望帶引他們開始了一場危險的拉鋸戰。
(5)什麼派的電影擴展閱讀:
在《方法派 》中,載河和英佑束手無策地彼此痴迷,他們連一個眼神和小動作都成為了劇情線索,與觀眾展開了一場關於愛情的游戲。
兩個人陷入愛情的契機並不明確,就像仲夏夜的夢想一樣,這是一場幻想和偶然造成的事故,也是層層積累的感情爆發。
簡單開始的愛情,多少會遇到通俗而又早的結局,如果該片在這里結束的話,不過是單純的愛情片而已,但是隨著片中話劇舞台的到來,電影又迎來了一個轉折點。
6. 電影都有哪些流派
一
歐洲先鋒派電影
;
德國表現主義
費拉哈蒂
茂瑙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
雷諾阿
讓維果
法國先鋒主義超現實主義
布魯埃爾
前蘇聯蒙太奇流派
艾森斯坦
二
第二次先鋒運動
新現實主義
德
西卡
維斯康蒂
羅西里尼
繼承者現代主義
安東尼奧尼
伯格曼
費里尼
三
第三次電影運動
新浪潮主義
作家電影
阿倫雷諾
作者電影
(左岸派)戈達爾
特呂佛
新浪潮影響下的現代主義電影
法斯賓德
7. 什麼事先鋒派電影
所謂先鋒派電影運動是在現代派這個總的文藝思潮影響下,從1925年到20世紀30年代初,即由無聲電影向有聲電影過渡的這個時期出現的一種影片拍攝思路,其中心在法國和德國。
史學家們認定這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次大的革新運動。
先鋒派的理論主張是:①反對敘事,把情節糾葛和性格刻畫等列為電影的「敵對元素」,要求以抽象的圖像、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象和空洞的抒情作為影片的全部內容,主張影片非情節化、非戲劇化;②鼓吹通過聯想的絕對自由來達到『電影詩』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實,任何理性的含義,追求純粹的節奏,純粹的情緒;③描寫夢幻世界,即一個充滿了潛意識活動的非理性世界;④把表現物放在比表現人更重要的地位或者至少是平等的地位上,而對物的表現——萬物有靈論——則應當是排斥含義,排斥邏輯的。其代表作有法國導演雷內·克萊爾的《休息節日》。
影片表現的是一個男子在節日作通宵夜遊以後在昏睡中所做的一個夢,前半部分是舞蹈表現,後來因主要的舞蹈演員被打死而轉接出一個送殯場面。影片進行了一系列的造型、節奏和蒙太奇試驗,並極力追求一種出人意料的效果。
比如芭蕾舞演員已在翩翩起舞,裙子一開一合,動作優美,可她猛一轉臉,卻成了一個戴眼鏡、長鬍子的紳士,表現出一種幽默諷刺的意味。
片名:分歧者
分歧者
類型:動作 / 愛情 / 科幻
導演:尼爾·博格 主演:謝琳·伍德蕾 /提奧·詹姆斯/ 凱特·溫絲萊特 / Luke Kleintank /Maggie Q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發行公司:頂峰娛樂(Lionsgate)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4-03-21
內容簡介
《分歧者》根據23歲女作家維羅尼卡-羅斯(Veronica Roth)同名暢銷小說改編,是三部曲之一。故事講述了在未來的芝加哥,人們被分成五大派別,分別是:誠實(Candor)、博學(Erudite)、友好(Amity)、無畏(Dauntless)、無私(Abnegation)。每一個孩子在16歲的時候都要選擇一個派別加入,並經受考驗。女主角碧翠絲(Beatrice 「Tris」 Prior)正面臨這樣的選擇,然而她與別人不同,「能力傾向測試」顯示她同時具備無畏、無私、博學三種特質,是一個罕見的「分歧者」。一方面牽掛家人、一方面又有自己主見的碧翠絲做出令人驚訝的選擇。同時,她的特殊身份早已引來各派人物的關注;表面和平的城市下,一個個危險的陰謀正在醞釀著……碧翠絲接下來的選擇,不但決定了她的存亡,更關聯著無數的生命。
9. 有一部關於畢業的電影叫什麼派
《美國派》四個美國大男孩吉姆、凱文、芬奇、奧茲即將高中畢業,但四人都還是處男。四人因此遭人嘲笑,他們亦耿耿於懷,發誓在畢業前要告別處男。他們在畢業晚會前就舉辦了一場派對,企圖在派隊上找到自己的女孩,告別處男之身。誰知告別處男並沒有想像中簡單,也沒有按設想進行,他們總是在最後關頭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失去機會。畢業晚會即將到來,這是他們畢業前的最後一次機會了,四人又開始加緊准備步伐。懷揣著父親教授的一套性知識的吉姆,最喜歡看圖書館性愛「聖經」的凱 文,最喜歡大齡女人的芬奇,還有多才多藝的奧茲,在這場派隊中紛紛為自己的誓言而奮斗,於是有了笑料百出的一幕幕。
10. 有什麼類似美國派那樣的電影,推薦下
一、系列類:哈拉上路系列、驚聲尖笑系列、留級之王系列、混合宿舍系列、我的、貝會亂說話列、外出就餐系列。
二、單集類:太壞了、我的狂野慾望、賤女孩、成年儀式、大學新生、錄取通知書、破處之旅、鄰家女孩、少兒不宜、 野丫頭、足球尤物、美人魚、歐洲性旅行。
美國派介紹:
美國派原指一種類似餡餅的食品,電影之所以起名為美國派,是因為電影中男主角想嘗試性愛的感覺,同學告訴他女人就像派。
美國派代表的含義更是對美國年輕人對性的啟示的諷刺而有趣的解釋。
這部《美國派》系列共有8部。
其中前三部和最後一部(美國派4:美國重逢)是正統系列。
網上流傳的8、9部都是網友杜撰的(已經有8《一桿進洞》與9《我愛熟女》),2005年到2008年四部直接發行了DVD而未在影院上映,屬於美國派系列中的番外篇。
所以正式篇《美國派》系列只有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