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音樂吉他有關的電影

音樂吉他有關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3-02-04 19:48:55

❶ 關於音樂 樂器的電影有哪些

《爆裂鼓手》、《老人交響樂團》、《不能說的秘密》、《放牛班的春天》、《莫扎特傳》、《富士見二丁目交響樂團》、《閃光少女》等等。

1、《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是達米恩·查澤雷編劇並執導的一部音樂劇情片,由邁爾斯·特勒、J·K·西蒙斯主演,2014年10月10日在美國上映。講述一個熱愛音樂的年青人努力地想要成為頂尖的爵士樂鼓手的故事。

2、《閃光少女》

《閃光少女》是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出品發行的青春熱血校園電影,由王冉執導,徐璐、彭昱暢領銜主演,駱明劼、劉泳希、韓忠羽、魯照華、李諾、陳雨鍶主演,該片講述了神經少女陳驚與男閨蜜和小夥伴組成2.5次元樂隊,大戰西洋樂的勵志青春故事 。

3、《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國音樂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傑拉爾·朱諾、讓-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貝爾蘭德等人主演。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馬修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

4、《莫扎特傳》

《莫扎特傳》是由米洛斯·福爾曼導演,湯姆·休斯克、F·莫里·亞伯拉罕主演的一部傳記片。該片以倒敘的方式講述音樂家沃爾夫崗·阿巴迪斯·莫扎特的一生。電影1985年獲第5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八項大獎。

5、《不能說的秘密》

《不能說的秘密》是周傑倫自導自演的電影處女作,由桂綸鎂、黃秋生、曾愷玹等主演,影片以周傑倫自己的高中生活為背景,講述了轉學到一所藝術學校的鋼琴天才小倫在一間古老的鋼琴練習室里見到演奏神秘鋼琴樂的小雨進而展開的一段奇幻愛情故事

❷ 吉他有關的電影

哎,我320G移動硬碟里全是吉他和搖滾方面的教材和電影,可惜硬碟壞了只能重格,現在電驢搜源好象也沒以前那麼多了,能記得的只有下面一些了,聽不聽從網上找到要看你的造化:
這兩部有點早期布魯斯的感覺《藍調傳奇》
Cadillac
Records
(2008).那個經濟人好樣的,
《搖滾歌星》
Rock
Star
(2001).
這是搖滾喜劇類的,《搖滾之王》
The
Rocker
(2008).《搖滾之神》
Tenacious
D
in
The
Pick
of
Destiny
(2006).《重金搖滾雙面人》
Detroit
Metal
City
(2008).
下面是關於搖滾精神的記錄片:重金屬之旅
(2008)Global
Metal
一共兩部看了後就知道自己為什麼總是搖滾之心不死,
《金屬精神》Anvil!
The
Story
of
Anvil
(2008)這部記錄片真的很牛,最後哥倆在東京街頭那場景真的很。。。
《北京浪花》
Beijing
Bubbles
(2007).這應該是一個外國友人做的記錄片,很現實,物質,精神,怎麼取捨,可能一人一個答案。
還有個演唱會一定要看,《1991年莫斯科搖滾音樂節》
For
Those
About
to
Rock:
Monsters
in
Moscow
(1992).
下面看過一些不過也沒什麼印象:《吉他英雄》
It
Might
Get
Loud
(2009).《殺手樂隊》
Killer
Diller
(2004).《瘋狂的心》
Crazy
Heart
(2009),《曾經》
Once
(2007)
永往直前,搖滾校園,吉他初體驗,搖滾吉他夢

❸ 有哪些比較好看的 以古典吉他為主題的電影呢

《最後的和弦》,國產吉他電影;
《八月迷情》,《獵鹿人》吉他音樂背景,《阿西門的街》,《雲中漫步》吉他音樂背景。。。
收錄網站:海鋒吉他世界

❹ 有沒有什麼關於吉他的電影

日本的《太陽之歌》你是說和吉他有關的電影嗎? 有一部開場就是主角懷抱吉他唱出一首極具拉丁風格的歌曲電影的名字叫《殺人三部曲》還有一部叫《上尉的曼陀鈴》雖說裡面的樂器不是吉他但曼陀鈴悠揚的琴聲也會使你陶醉 。我只找到《教父》天空之城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法國十三天這幾部使用古典吉他配樂的電影不過以古典吉他為主題的倒是沒看到
這樣可以么?

❺ 求幾部有關吉他的電影

十字路口哥倫比亞公司1985年出品的電影《crossroads》(十字路口),劇情大概講的是少年吉他手Eugene(Ralph Macchio飾)為保住blues音樂的靈魂而與魔鬼做了一個死亡交易,他必須用自己的琴藝戰勝魔鬼的秘密武器Jack Butler——不用說,這個邪惡的傢伙是vai演的。

成名之路
70年代,當性、毒品,和搖滾樂一同解放之際,一名來自保守家庭的15歲少年威廉,不顧保守母親的反對,擔任搖滾樂聖經《滾石雜志》的記者,隨著一個新崛起的當紅搖滾樂團「Stillwater」在美國巡迴演出。在巡迴的過程中,威廉一方面要和樂團的成員發展友誼,一方面又得維持報導的中立性。通過和資深搖滾樂迷潘妮連恩以及樂團靈魂吉他手羅素之間的相處,他目睹了搖滾樂手對音樂的執著,對成名的渴求,對自我的陷溺,對性和毒品的瘋狂,也目睹了整個年輕世代的掙扎和迷失,希望從音樂中得到救贖。這個旅程成了他的心靈之旅,他看清了世界,也找到了自己。
《成名之路》是一部相當富有懷舊色彩的影片,優美的畫面配合動人的音樂,讓人彷彿置身於那個充滿鮮花與希望的年代。通過透視70年代的搖滾文化帶出對人生、家庭的思考,在輕松、幽默之間傳遞人間真情,這使得影片與近期好萊塢流行的嘩眾取寵的電影形成鮮明對比。而在這部沒有大牌明星擋綱的作品中,影壇新人們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他們朴實自然的表演出色地演繹了這部歡快感人的音樂人之路。

傳記電影《與我同行》影片講述了黑人傳奇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在成名的道路上所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與愛情經歷......

永不止步
講述他從小到出名 到 死!非常 的棒的一個電影

搖滾之王:
這個是 講述一個鼓手樂隊的事,但是 裡面有好多吉他的好聽的歌,我發誓你會愛上這些歌! 這個鼓手也是被以前樂隊T了 後來 組了自己的樂隊 火了,跟以前的樂隊 同台競爭!!

搖滾之神
由於並非嚴格意義的傳記電影,所以為了營造某些喜劇效果,影片的很多內容都是杜撰出來的。故事開始於傑克·布萊克10歲的時候,這個出生於一個極度保守家庭的小男孩對「魔鬼的聲音」--搖滾樂情有獨鍾,在一次全家哼唱小夜曲的時候,布萊克沒有克制住自己,以搖滾的節奏為其打拍,這惹怒了受教會影響極深的父親,他毫不留情地用皮帶狠狠地抽了布萊克一頓,還將他最喜歡的搖滾海報從牆上撕了下來……這件事對布萊克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打擊,他向著被自己喻為「搖滾上帝」的偶像羅尼·詹姆斯·迪奧(Ronnie James Dio)發出懇求,希望他可以為自己指出一條明路。恍惚間,迪奧竟然說話了,他不但贊許布萊克選對了喜好,還建議他離開這個令人窒息的家,去好萊塢「尋找藝術的終極秘密」……至今為止,布萊克都無法肯定這次經歷是現實、還是夢境。 於是,小布萊克真的離家出走了,他花了幾年的時間,在無數個叫「好萊塢」的城鎮停留,最終真的抵達了搖滾的聖地--位於加州的好萊塢。一天,在街上閑逛的布萊克被動人的旋律吸引住了,他循聲望去,看到凱爾·蓋斯正在用古典吉他彈奏巴赫的「E小調協奏曲」。盡管蓋斯不只一次回絕了布萊克要求共組樂隊的「美好」願望,但布萊克仍然每天都來蓋斯演奏的地方,還隨著音樂放開喉嚨高歌……對於布萊克來說,這是世上最美妙的天簌之音,但在蓋斯看來,卻是布萊克在拆自己的台,尤其是在連最開始駐足聽歌的觀眾也跑了個精光之後。 不過,一個突發事件,最終改變了蓋斯對布萊克的看法:蓋斯救下了被小混混群毆至昏迷的布萊克,而他自己也因為父母的「斷糧」而阻礙了他對音樂的追求……當友誼漸漸在兩人之間滋生,一個名叫「頑強的D」的樂隊也隨之誕生,但是,他們惟一的希望就是贏得「阿爾」酒吧舉行的比賽,拿到獎金還債,否則只能為了理想去喝西北風。很遺憾,他們的第一次演出並不理想,兩人意識到想要出名

重金搖滾雙面人
土氣柔弱的青年根岸崇一(松山健一飾)夢想成為帥氣的流行歌手。為了實現音樂之夢,他從鄉下來到東京闖盪。然而除了一隻小狗,沒有聽眾欣賞他自彈自唱的甜蜜蜜的情歌。 機緣巧合之下,根岸和唱片公司DEATH RECORD簽了約。原以為終於能以得意之作《覆盆子之吻》出道樂壇,沒想到公司女老闆(松雪泰子飾)竟把他安排進了惡魔型死亡金屬搖滾樂隊「Detroit Metal City」當了吉他手兼主唱。從此根岸刷白了臉、打扮成大魔王的樣子,以約翰納·克勞澤二世的藝名登上了舞台。除了他之外,DMC還有貝司手亞歷山大·傑基(細田良彥飾)和鼓手加繆(秋山龍次飾)。樂隊很快以誇張的裝扮、生猛的樂風以及爆炸性的舞台表演風格贏得了年輕人們的追捧。 「我是地獄的恐怖分子,殺殺殺殺死一切!」DMC越來越紅,相繼擊敗了同類樂隊中的勁敵、著名朋克樂隊、HIPHOP界的名手,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傳奇。 我可不喜歡這樣的音樂啊!——根岸雖然滿心苦惱,但又不得不繼續在台上扮演大魔王。讓他頭痛的是,自己暗戀的美女相川由利(加藤羅莎飾)最討厭這種風格的樂隊。在她面前,他費盡心機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 美國的頂尖死亡金屬搖滾樂隊「Jack ill Dark」宣布即將舉行解散前的最後一次世界巡演,他們將日本演唱會的對手鎖定為了DMC。 音樂是美好的夢想,音樂也是現實的工作。在樂迷的矚目中,在根岸的矛盾和不安中,DMC與JID對決的時刻來臨了……

午夜巴塞羅那
美國女孩維姬和克里斯蒂娜結伴來西班牙旅遊。維姬為人古板而且即將結婚,克里斯蒂娜則思想開放、充滿好奇心。這兩個性格相異的主人公,來到西班牙後,邂逅了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藝術家和他美麗但很愛吃醋的前妻。隨後四個人之間發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愛情故事。

❻ 有哪些電影有關於音樂和吉他的

《Rock School》,還有琴魔STEVEN VAI也參與拍攝的《Crossroads》。

❼ 和吉他有關的電影,都有哪些

醉鄉民謠 Inside Llewyn Davis(2013)

導演: 喬爾·科恩 / 伊桑·科恩
編劇: 喬爾·科恩 / 伊桑·科恩
主演: 奧斯卡·伊薩克 / 凱瑞·穆里根 / 約翰·古德曼 / 加內特·赫德蘭 / F·默里·亞伯拉罕 / 賈斯汀·汀布萊克 / 斯塔克·桑德斯 / 亞當·德賴弗
類型: 劇情 / 音樂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 / 法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3-11-06(法國) / 2013-12-06(美國)
片長: 105分鍾
又名: 知音夢里行(港) / 關於勒維恩·戴維斯


故事發生在六十年代的美國,勒維恩(奧斯卡·伊薩克 Oscar Isaac 飾)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民謠歌手,生活困頓的他無家可歸亦沒有固定的工作,每晚得靠朋友們的救濟才得以尋得安身之處。可是,盡管陷入了窘境,但固執的勒維恩卻不願意了順應大眾的喜好而做出無奈的改變,也正因為此,他和交往多年的好友簡(凱瑞·穆麗根 Carey Mulligan 飾)和吉姆(賈斯汀·丁伯萊克 Justin Timberlake 飾)之間的關系也跌落到了冰點,更讓勒維恩感到煩心的是,簡的腹中竟然懷上了自己的孩子。
後,勒維恩前往芝加哥企圖找到一份工作,卻在面試之後慘遭拒絕,之後,一無所獲的他回到了格林尼治村,繼續回到曾經兼職的小酒館打工。熟悉的場景,熟悉的音樂,熟悉的氛圍,勒維恩經歷了許多,卻又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

❽ 音樂電影《醉鄉民謠》:吉他為劍,文字為馬的騎士逐夢之旅

你們可能聽過這首歌,如果從不新穎也從不過時,那就是民謠。

 ——題記

我一直認為,一首好的主題曲是一部電影的靈魂。它起到的作用是無可比擬的:是在帷幕合上時,對情感的再度渲染;是在最短時間內,引起廣泛心靈共鳴的最佳途徑。

就像《昨日重現》之於《生命因你而動聽》,《斯卡布羅集市》之於《畢業生》,《心之陰影》之於《這個殺手不太冷》,《永遠同在》之於《千與千尋》。而這次,是《500英里》之於《醉鄉民謠》。

最初聽到《500英里》是在19年的冬天。當前奏響起時,我被這支歌中隱蔽的憂愁打動——是一種隱藏在流暢瀟灑的歌詞與旋律背後,不易捕捉的鄉愁與失落。以此為契機,我了解了歌曲背後的電影《醉鄉民謠》。

這是一部新時代的老電影。說它新,是因為上映於2013年,由新秀演員——「小赫本」凱瑞·穆麗根和奧斯卜·伊薩克等人參演。說它老,是因為這部電影再現了20世紀60年代民謠全盛時期,民謠歌手的故事,採用了大量冷色系來營造出一種灰濛蒙的古舊感,電影原聲帶也大量應用了古老的民謠元素。

《醉鄉民謠》又名《知音夢里行》,它以音樂電影的常規套路,敘述了民謠音樂人勒維恩披荊斬棘、艱難悲苦的一生,憂傷的旋律貫串始終。

從片頭的《Hang Me, Oh Hang Me》到片尾的《Farewell》,整部電影都沉浸在一種溢於言表的哀傷氣氛中。

《醉鄉民謠》於2013年獲得第6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2014年獲得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第71屆金球獎。豆瓣評分8.1分,9萬多人參與評論,是一部較為小眾的音樂電影。

努力追逐夢想的「鯡魚群」

電影的開端,勒維恩在格林尼治村的小酒館中演唱自己譜寫的《絞死我啊,絞死我》。晦暗不明的燈光,混合著香煙與啤酒氣味的空氣,沉鬱的唱腔,奠定了這部電影的基調。

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民謠進入了一個全盛的時代,涌現了一批知名民謠歌手。這是原本小眾的民謠的光輝歲月,也是一段大浪淘沙的歲月。新的流量歌手占據了民謠圈的主導地位,而風格純粹,不摻雜金錢味道的歌手卻無處謀生。

可想而知,業余民謠歌手勒維恩的路途何其艱難。

在事業上,勒維恩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失敗者。始終在追逐時代,卻又落後於時代。

他極有創作天賦,譜寫的歌詞與伴奏簡單而又細膩,以詩一般的歌聲直擊人心,又不過分張揚。曾經與老搭檔麥基合作出過專輯,但因為本身名氣缺乏,不具有被商業投資的潛力,幾乎一張都沒有賣出去。

勒維恩居無定所,穿梭在不同的街道與酒館中,輪流在各個好友家借住。高芬笑稱「只有在西城無處可去時,才會到東村。」

平日在朋友的酒館「煤氣燈」獻唱為生,但又不滿足微薄的「紅包場」收入,決定前往芝加哥的「角之門」,企求一次在舞台上演出的機會。「角之門」的老闆巴德·果斯曼聽完他唱的《王後珍之死》後,果斷對他說「在你身上我看不到錢」。

心灰意冷的勒維恩決定孤身返回家鄉紐約,重新做回老本行——海員。

對於他而言,這既是回頭路,也是新的開始。

然而上帝不僅關上了「音樂」的門,甚至順手將「海員」的窗也堵死了。勒維恩在補齊海員協會的會費後,竟發現自己的海員執照已經丟失。

他焦思苦慮,輾轉反側,決定回到格林尼治村,繼續他的音樂之旅。

命運之神似乎對他有偏見,將他一次又一次地摔入谷底,可是他依舊沒有放棄對明天的期待。

酒吧駐唱拿不了多少錢,沒關系,試試發專輯;專輯賣不出去,那就嘗試開個人演唱會;「角之門」的老闆看不上我,那就去當海員吧,先攢錢再說;海員執照丟了怎麼辦,那就繼續唱歌吧,從頭再來而已。

這或許也是電影想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就算今天有多糟糕,過往有多狼狽,也不要放棄對未來的期望。

就像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話那樣: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還有一二特別不如意。誰不是一關接著一關闖過來的呢,風平浪靜是短暫的,而狂風驟雨卻是常態。不咬緊牙關堅持下去,你怎麼會知道自己能走多遠,光明又在何方?

當煙霧封鎖前程,當巨浪拍斷枙桿,我們仍要握好手中的羅盤,繼續追尋心中「美麗的鯡魚群」。就像勒維恩為父親寫的《鯡魚群》:

Come wind or calm or wintergale

無論是狂風大作,風平浪靜還是寒風凜冽

Sweating or cold

汗流浹背還是寒冷徹骨

Growing up, growing old ordying

我慢慢成長,慢慢衰老,最終死去

As we hunted the bonnyshoals of herring

我們要去捕獵美麗的鯡魚群

碧綠崎嶇的路途

較於民謠上感情細膩,勒維恩在生活中則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爛人」。

他住在朋友高芬的家,高芬和妻子不僅待他親如兄弟,而且時常將他介紹給有一定地位的民謠樂人。可他不僅弄丟了高芬的貓,還搞砸了為他而准備的音樂晚宴;

勒維恩喜歡民謠人吉姆的女友珍,卻又不敢當面表達,甚至讓珍懷上了自己的孩子;

在AKRON有一個兩歲多的私生子,但因不敢面對過去,一直沒有與孩子的生母聯系;

和照顧父親的妹妹吵架,脫口而出「演藝圈外的都是在苟且偷生」,刺傷了一直規勸他的妹妹的心。因為這在妹妹看來,這是在諷刺父親苟且偷生;

回到格林尼治村的酒館後,對民謠女歌手出言不遜,砸了朋友的場。

這樣的一個爛人,好運似乎與他絕緣:海員證丟失;所愛的人卻憎惡自己;搭便車前往芝加哥途中,司機被警察帶走,自己只好再另外搭車……勒維恩不斷被現實打擊,又將災禍帶給他人。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些慫的爛人,仍然有勇氣賣掉房子,去當一名流浪歌手;在別離之前,向心愛的人表白;拋棄格林尼治村穩定的民謠生活,前往人生地不熟的芝加哥追求夢想。

人又不是咸魚,總該有值得放手一搏的夢想。莫要貪圖眼前的安逸,要勇於進行新的挑戰。盡管為此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盡管旅途崎嶇難行,但也要嘗試。人生呀,就是不要怕辛苦與失敗,過程遠比結局更重要。肉體不是留著伺候的,而是用來遭罪的。

科恩兄弟用了大量細節,對勒維恩進行了內心描寫和形象刻畫,勒維恩的經歷組成了影片中的明線,那麼被勒維恩弄丟的貓,則是影片中的暗線。

在某一個清晨,勒維恩把貓不小心放了出去,找回貓時發覺自己被關在門外,且沒有鑰匙。勒維恩請求守門人同意將貓寄放在門房,守門人說自己要看管電梯,沒有時間照看貓咪。無奈之下,勒維恩只好將貓帶上了地鐵,前往吉恩與珍的家。

為了將無處過夜自己,和暫時無法回到高芬身邊的貓留在吉恩的家中,勒維恩與珍發生了爭執。在度過艱難的一夜後,次日清晨貓又從吉恩家的窗檯上溜走。

後來他在咖啡館的門口,將一隻與高芬的貓外形相近的貓,誤認是自己遺失的貓。把貓送回去之後,被告知顯然不是高芬的貓。因為高芬的貓是母的,而這一隻是公的。

當勒維恩再度來到高芬的家中,准備就貓的問題向高芬道歉,竟意外得知高芬的貓又自己找回來了。

導演科恩兄弟借這只貓的遭遇暗示觀眾勒維恩的人生經歷:得不到守門人和珍的待見,象徵自己沒有名聲,得不到製片人的重視;被關在門外象徵前途受阻;走失象徵四處漂泊,居無定所;把公貓和母貓弄混,象徵自己在一次次的失敗和流浪中,漸漸迷失了自己的夢想;貓最終回到高芬家中,象徵又回到了民謠世界中。

貓的名字「尤利西斯」也另有寓意:「尤利西斯」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創作的長篇小說的書名。這部小說講述了青年詩人斯蒂芬尋找一個精神上象徵性的父親和布盧姆尋找一個兒子的故事。同時也是希臘神話中,一位意志堅定的神。

勒維恩也一直在為自己的民謠生涯尋找一個精神寄託,在碧綠崎嶇的旅途上,始終在向著太陽飛翔,永不停息。就像他在前往芝加哥途中,彈唱的那首《碧綠崎嶇的路途》:

See that crow up in the sky

你看到天上的那隻烏鴉了么?

He don't walk, he just fly…

它不需漫步,它僅需飛翔

He don』t walk, he don』t run

它不漫步也不奔跑

Keep on flapping to the sun

只需繼續向著太陽撲打著翅膀

祝你好運

這部100多分鍾的電影,沒有宏大的製作與宏大的題材,只是以倒序+正序的方式,講述了一位民謠樂人三五天內的故事。電影看上去平淡無奇,卻充滿絕妙的反諷、暗喻、黑色幽默。

而做為一部音樂類電影的自覺,這部電影的原聲帶同樣優秀。

除了那首《拜託啦,肯尼迪先生》的背景設定在60年代初,風格輕快,令人忍俊不禁之外,其他歌曲風格或是沉抑,或是絕望,以民謠圈內非常典型的流浪和旅行為主題,無論放在當下,亦或在60年代都不算過時或者另類。

正如勒維恩所說:你們可能聽過這首歌,如果從不新穎也從不過時,那就是民謠。

這些永不過時的民謠以「比興」的方式,敘述了勒維恩的經歷,帶給觀眾心靈上的共鳴。電影結束後,那些悠遠、哀傷的曲調仍在耳邊反復迴旋。

電影的開篇,勒維恩在那首風格暗黑的《弔死我啊,弔死我》中借歌言志,緬懷友人。

歌詞中說「在世間我遊走四方,在開普吉拉多和阿肯色州流浪」是指勒維恩常年流浪他鄉;開頭的「絞死我 哦 絞死我 我將不久於人世」,不僅是勒維恩對未來的無望,也在暗中呼應了影片中,老搭檔麥基自殺的往事。

勒維恩在「角之門」動情地彈奏《王後珍之死》,想起了自己的兩個孩子:一個未能出世,一個兩歲了卻未見過一面。而這種浪漫的情懷卻只得到了一句「在你身上看不到錢」。

歌詞中亨利八世的王後珍難產是自己懷才不遇的象徵。

而在酒吧「煤氣燈」內,民謠人卓依、吉姆與珍演唱的主題曲《500英里》則是借遊子離家遠行,卻生無分文,無法衣錦還鄉的愧疚以映照勒維恩的際遇。可謂是「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還舊空呤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除了貼合情節與人物形象的原聲帶之外,影片中的黑色幽默與反諷同樣別具一格。

電影中勒維恩和年邁的父親相對無言,隨後他彈起了那首八歲時寫給父親的歌——《鯡魚群》。正當我以為被旋律和歌詞打動的父親要落淚的時,畫面一轉——父親失禁了。

電影尾聲勒維恩為了出氣侮辱一位年長的民謠女歌手。也許對方同他一樣,堅持民謠至今;也許是在時隔多年後,在家人的鼓勵下重新走上舞台,但卻成為一個失意者的出氣筒……多麼絕妙的諷刺!

影片的首尾如出一轍:勒維恩出言嘲諷女歌手,被女歌手的丈夫揍了一頓。只不過敘事方式不同,這組出其不意的情節安排,不僅出人意料,也給觀影者留下了足夠的懸念與思考。這正是導演科恩兄弟的魅力所在。

透過這些反諷、暗喻與黑色幽默,再加以貫串整個影片的原聲帶,流浪民謠歌手勒維恩的形象也更加鮮明復雜。通過人物短短幾天的經歷,也可以大致推斷出勒維恩的生平際遇。

勒維恩背著吉他,懷揣著夢想四處流浪,如騎士般地在沒有劍與魔法的樂壇,與惡魔和巫師戰斗。反復咀嚼失敗,卻從未向現實低下頭顱。勒維恩並不是成功者,但他雖敗猶榮。

勒維恩的原型,在真實的民謠世界中比比皆是。他們以夢為馬,行走天涯,經歷過現實的痛擊,但也能用懷著希冀眼神注視前方的道路。

這部電影是民謠人的真實寫照,何嘗又不是替每個普通的我們發聲:總有人為了夢想鍥而不舍,為了生活不遺餘力。或許有的人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已登上高山欣賞日出,有的人依舊在城市底部奮力前行,不論結局如何,他們總歸堅持下來了。在前往夢想這條道上,眾生從來平等。

渺小如我們,也知道第一次不成功,那就再試第二次;A計劃失敗了,還有二十五個字母可以用。

盡管好運不常伴,我還是要祝願我們每個人:好運永遠同在。

但願我們也如勒維恩的那首《祝你好運》一樣,心中永遠住著一位高大的愛人,失去了他生活便索然無味。翻山越嶺,漂洋過海,歷經千辛萬苦,也要看一眼心中的愛人。

很高興與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歡迎關注自媒體: 無物永駐 ,多平台同名。

❾ 關於吉他的電影

《我和狗狗的十個約定》 日本愛情片,男一號是一位帥氣的古典吉他演奏家
《crossroads》(十字路口)
《永不止步》
《搖滾之王》
《八月迷情》都很不錯的!
希望你能夠喜歡!

閱讀全文

與音樂吉他有關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莫少聰一部電影插曲春天不再來 瀏覽:395
日本打碼大尺度電影 瀏覽:156
愛情公寓電影張起靈同人 瀏覽:477
徐州和信影城電影院 瀏覽:792
申惠善新電影 瀏覽:454
韓國電影如花似蝶圖片 瀏覽:412
機器女孩日本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401
電影簡介大全 瀏覽:734
大鵬銀行搶劫案電影 瀏覽:988
英文電影影評高一漢語敘述 瀏覽:684
奇米影視韓國電影大全777 瀏覽:697
電影男主角叫大狗 瀏覽:477
電影最恐怖人物圖片 瀏覽:855
美國女演員演過星際電影 瀏覽:611
僵屍樂園電影演員表 瀏覽:60
戛納電影節邀請哪些人 瀏覽:468
電影演員趙志瑤 瀏覽:335
電影名字中帶星的 瀏覽:61
灰姑娘英文版電影全集 瀏覽:1000
電影院沒人的場次會播放嗎 瀏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