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放映設備有哪些
1,電影放映機
電影放映機(film projector),放映影片用的光學機械。由燈箱、光學系統、傳動輸片裝置和供片盒等構成。影片按每秒 24 格在放映機上運行,每格畫面到達定位時,快門按 1/96 秒的間隔時間均勻地打開、關閉一次。因此,每格畫面在光源透射下通過放映鏡頭將影像兩次清晰地投射到銀幕上。
2,音響系統
音響特指電器設備組合發出聲音的一套音頻系統音響系統包含:聲源設備,音頻信號動態處理設備,音頻信號放大設備,聲音還原設備。
3,磁碟陣列
磁碟陣列(Re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獨立磁碟構成的具有冗餘能力的陣列」之意。
磁碟陣列是由很多塊獨立的磁碟,組合成一個容量巨大的磁碟組,利用個別磁碟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碟系統效能。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碟上。
4,銀幕
放映電影和幻燈時,供投映放大影像(畫面)用的白色屏幕。
5,伺服器
單廳配置的伺服器,用於播放影片,編輯列表等等。
電影院用的是專業的數字電影投影機,現在涉足的品牌主要有NEC SONY 科視 DP 巴可等等,相對來說低端一些的場合也有用到夏普 松下這些品牌的。高端的數字電影投影機的亮度非常高,一般的也在1萬流明以上,高的甚至能夠達到3萬流明。低端的也有5000流明以上,而普通的商務教育投影機亮度僅為2000流明左右。
3. 放映電影成像原理圖
電影放映機的鏡頭相當於凸透鏡,電影膠片相當於物體,屏幕相當於光屏.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物距應處於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所以電影膠片與鏡頭的距離應該大於f,小於2f.
即:f<28cm<2f,也就是:14cm<f<28cm,符合要求的只有選項B.
故選B.
4. 巴可放映機根據影片怎麼選擇通道,JPEG和MPEG分別是什麼,
通道最窄處應大於102cm,放映間門/樓梯最窄處應大於80cm,轉彎處空間130cm。
JPEG為常見的一種圖像格式,它由聯合圖像專家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開發。JPEG文件的擴展名為.jpg或.jpeg,它用有損壓縮方式去除冗餘的圖像和彩色數據,在獲得極高的壓縮率的同時能展現十分豐富生動的圖像,即可以用較少的磁碟空間得到較好的圖片質量。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動態圖像專家組)為ISO與IEC於1988年成立的專門針對運動圖像和語音壓縮制定國際標準的組織。
(4)電影放映機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MPEG4的商業應用領域包括:數字電視、實時多媒體監控、低比特率下的移動多媒體通信、基於內容存儲和檢索多媒系統、網路視頻流與可視游戲、網路會議、交互多媒體應用、基於計算機網路的可視化合作實驗室場景應用、演播電視等。
特別針對低帶寬等條件設計演算法,因而MPEG4的壓縮比更高,使低碼率的視頻傳輸成為可能。在公用電話線上可以連續傳輸視頻,並能保持圖像的質量,這是其它技術做不到的。
攝影作品或寫實作品支持高級壓縮,利用可變的壓縮比可以控制文件大小,支持交錯(對於漸近式JPEG文件),廣泛支持 Internet標准由於體積小,JPEG圖片在萬維網中被用於儲存和傳輸照片的格式。
5. 4A型16毫米放映機是什麼樣子
4A型16毫米放映機是機器可能是爪片爪過長,使畫面跳動。
攝影機8毫米:1932年,8毫米電影問世後,為電影工作者和愛好者提供了經濟輕便的攝制手段。
攝影機16毫米:1923年,由伊斯曼柯達公司引入市場。
攝影機35毫米:1925年,巴黎的國際電影與攝影工作大會將愛迪生和盧米埃爾發明,定為標准無聲片的膠片比例。
輸片部分:
將成卷的影片由供片盤送到片窗照射以映出畫面,並經還音部分使光學聲帶信號轉換為聲頻電流。然後把放映過的影片再收捲起來。它由供、收片盒(或片臂)及供片、間歇、收片等輸片齒輪,間歇運動機構、各種滑輪、片門和畫幅調節裝置等組成。
窄膠片移動式放映機多用間歇抓片機構代替間歇輸片齒輪。電影放映機的核心部分是間歇運動機構,它將連續轉動變為間歇轉動,並和遮光板相配合,使影片在光線通過時穩定地停留在片窗處,清晰成像在銀幕上。
6. 電影院用放映機做人物身體怎麼區分男女廁所
圖案分別。電影院用放映機做人物身體時都會使用專門的圖案進行分別,女廁所圖案人形是穿裙子的,而男士這是穿著西裝的。
7. 在黑暗條件下,單反如何設置才能拍清晰、拍明亮
在黑暗的埸景下自動對焦拍攝,相機在沒對上焦的情況下你按下快門鈕,機相是沒反應的,按不下的,切換成手動對焦就隨便你了。
在影院對著觀眾拍攝,並不會很黑暗,屏幕反射的光足夠你對焦的了,特別是對靠前排的人。
在農村空曠場地放電影拍觀眾,屏幕的反光可能弱些,可以利用抽煙人的煙頭火,玩手機的亮屏或電影放映機鏡頭光束對焦。
如何在黑暗的環境下拍出明亮清晰的照片?
如果拍靜物靜景的話你就可以小光圈低ISO慢門上架慢慢拍。
在弱光中拍攝放映場里的觀眾,因為觀眾是會晃動的,那麼你最好上架,需要把相機快門設置為60/1秒以上,光圈要開大,ISO也要提高。
近景小埸景可以打閃光燈,大埸景打閃效果不好。
以上只是個人拍攝的一些操作交流,謝謝悟空邀請!
在黑暗條件下,單反如何設置才能拍清晰、拍明亮?
相信不少人都碰到過你這樣由於光線過暗而出現的對焦難題「拉風箱」,即鏡頭來回伸縮,一直對不上焦,無法全按快門拍照。不僅容易錯失拍攝時機,也很大程度上消磨了拍攝中的創作情緒。
先來說 對焦難題 ,我們知道目前主流的相機自動對焦計算方式還是「反差對焦」,而弱光環境下畫面整體的反差不足,可以採用 手動對焦、尋找亮處對焦、輔助照亮、先對焦後構圖、手動對焦 + 實時取景(Live View)、增加景深 等方法。可參見前文暗光環境中,如何實現准確對焦?7個技巧讓對焦「一擊即中」
那麼,在黑暗條件下, 單反如何設置才能拍明亮?也就是不欠曝。
1、 提高ISO感光度
提高感光度,但是越高的感光度,會增加照片的噪點,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2、使用大光圈鏡頭
在晚上、室內等弱光條件下,大光圈鏡頭可以讓拍攝變得事半功倍,能增加相機的進光量,提高手持拍攝的快門速度,保證手持拍攝不虛。
3、 減慢快門速度
減慢快門速度,讓更多的光進入到相機里,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快門的使用。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有的人1/10秒內能拍清晰,有的人1/100秒也是模糊的。必要情況下,可以使用三腳架、藍牙遙控、定時拍攝等手法,可以有效減少抖動,讓畫面更加清晰。
4、充分利用光源
可以選擇使用閃光燈等補光設備,對畫面進行補光,從而得到比較自然的補光效果。此外,要充分利用這環境光源,使畫面看起來清爽而干凈、 畫質更好。
所謂「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開動腦筋,總會有應對之法這些技巧看似簡單,卻很有效果。不知道你有什麼好的應對之法呢?
第二個就是開大光圈,大光圈的優勢就是可以增加快門速度,所以,就不用設置太高感光也可以留住畫面!要是拍人像什麼的用大光圈在夜晚還可以照出光暈的感覺,大光圈也是非常不錯的。
再有一個辦法就是,手持住相機不動,當然手不是鐵做的,所以很不適用,所以可以找個軟衣服或者地面把相機放在上面,控制好角度在進行拍攝,這個就不是動相機的設置了,但是一定要保護好你的相機噢!
所以在黑的時候用這幾種方法,很實用,很簡單,一次快門,只為了留住那幾秒鍾精彩的回憶!
如果有更好的建議,請下方留言。
就拿這個要求在放映電影的時候拍照的任務來說吧,如果是為了社團搞一個活動的展板,需要這次電影的圖片素材,表現出來組織了一次有意義的觀看電影的活動,那你就可以在放映電影前在影院還亮燈的情況下,拍一下影院的全景,然後電影開始後拍一張電影名字的放映圖片,期間可以等到電影有比較強亮度的鏡頭時,找幾個人拍一下人物面部特寫,等到電影放映完畢後燈亮了,再拍幾張人物特寫,主要抓住剛看完電影時候還沒有從電影故事中出來的那種人物表情,找准女生下手即可。
在拍攝時最好使用外置閃光燈,燈頭朝向上45度角不要直射,加柔光板。相機設置上在影院燈亮的時候你可以ISO設置在800-1600,快門125分之一,在放映期間因為光線非常弱,你就盡可能把ISO調整到最高,快門速度保持60分之一以上,拍攝格式統一使用RAW格式。
最後提一下一場電影下來最多不超過10張即可,與會議拍攝一樣,你不要一個勁的拍起來沒完,因為最後的照片使用也頂多就用3張,你拍那麼多也沒用。放映電影之前你要提前來現場根據現場環境設置相機參數,做到心裡有數。
在弱光環境下拍攝,要用手動檔M檔,光圈調大,ISO調高,快門視情況可以適當調慢一些,但也不要太慢了造成模糊。用閃光燈或新聞燈打燈,視情況打反光板。
但是,電影院里電影放映時的光線,那都不是一般的弱光,實在是非常弱的光了。所以,如果你是想拍宣傳照的話,建議你在電影臨開場前或電影快結束出字幕時,讓影院把燈開著你拍幾張宣傳照,這個時候拍觀眾是坐滿了的,而且也不會影響觀眾的觀看情緒。這樣就不會出現你說的對焦對不上的情況了,照片拍出來效果還是可以的。很多電影的宣傳照片都是這樣擺拍的。
如果你就是想觀影中間拍,那是很難拍出效果好的照片的。光線實在太暗了,打閃光燈的話只能照亮局部,難以照亮全局,效果不好,而且會引起觀眾的反感。
還有一個方案,就是用紅外照相機。這個可以把觀眾的表情、觀影的反映拍得比較清楚,而且不會影響觀眾的情緒。但紅外相機拍出來是黑白的,用做記錄合適,用作宣傳照的話不見得合適。
這種情況下簡單說就是三點:1,對焦可以用手動模式,黑暗環境你自動對焦相機會發光照到拍攝物體輔助對焦!這樣不太好 2,用M檔拍攝,忽明忽暗光比較大的環境下,用M檔曝光比較穩妥,當然也不是一個M檔從頭拍到尾 3,拍攝用jpg raw格式,後期可以彌補一些前期拍攝的缺憾,如果是全畫幅單反,iOS開到1000 2000左右後期降噪都不是問題
拍攝夜景 有以下幾個重點
1.正確的曝光 避免過曝或欠曝
2. 提升你的感光度。夜間感光度真的很重要。其次利用拍攝現場的光源 作為輔助光
3.穩定 這點意味著 夜間拍攝 多數情況下 你需要准備一隻三腳架 以確保畫面的穩定
把握以下原則:高感光度,大光圈,手動對焦,M檔。以星空拍攝為例,應當設置iso3200及以上感光度,f值2.8(最小不能小於4),手動對焦到 再稍微回擰1-2mm,快門設置為25一30秒(超過30秒星星會拖尾)。注意光圈值和快門速度保持不動,只調整iso值,多拍幾張就可以獲得正確的參數了。其它暗光環境也按這種方法拍,如果距離比較近,可以嘗試自動對焦或估焦。
1.按快門卻不照,是沒有對上焦。在放電影時拍照,如果是拍屏幕,可以在屏幕亮的時候對屏幕對焦,然後改為手動對焦模式,固定焦點。
2.如果拍攝主題不會快速移動或者變化,可以用三腳架固定相機,延長快門時間,可以變亮。
3.如果拍攝主題不是屏幕,距離不固定,還移動,那沒什麼好辦法,改為快門優先,即使對不上焦,也可以拍。拍出來什麼算什麼吧。
既然題主問的是放映電影途中拍照,那閃光燈就可以pass掉了。
先來說說如何拍清晰,弱光環境下拍攝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精準對焦。
- 首先拍照的時候,建議題主用單反的取景器而不是液晶顯示屏,這樣能更清楚的觀察被拍的人/物體。
- 在對焦的時候,盡量找高對比度的邊緣來對焦
- 暗光下攝影為了保證照片不欠曝往往會用比較慢的快門速度,手持難免會抖動,這樣照片就會模糊,建議准備一個三腳架。
黑咕隆咚的地方拍照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不欠曝,也就是題主問的怎麼拍明亮。
- 提高ISO感光度 (但是越高的感光度,會增加照片的噪點,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不過像題主這樣的特殊拍照環境,可以忽略這個,可以拍完後期ps減少噪點)
- 如果有大光圈鏡頭(比如性價比很高的50mm F1·8)最好(但是也要考慮景深問題,畢竟光圈越大,景深小,具體因為不知道題主拍攝目標是什麼,所以抱歉沒法給出准確建議)
- 減慢快門速度,讓更多的光進入到相機里(但是一定要用三腳,實在沒有可以找個穩定的能放相機的地方,但是盡量不要手持)
綜上,電影院拍照可以嘗試:
大光圈(視拍攝對象而定)+ 高感光度 + 慢速快門 + 三腳架(保持相機穩定)
希望能幫到你
8. 素材庫里的放映機怎麼用
1.打開剪映,點擊消息。
2.點擊上傳照片測一測
3.在導入的照片素材里,選擇素材,點擊下一步即可開始
4.即可查看自己的測試結果是哪部電影了,可以保存照片、分享給好友,也可以選擇其他照片素材,再測試一次
9. 我想自己製作一個視頻在電影院播放,請問啥軟體可以轉換可以播放的格式
其實很簡單,數字電影播放器播放的是DCP,經過MXF封裝後的素材序列包,通過XML來傳遞給伺服器解碼,所以你需要把你的視頻通過一系列操作變成DCP,大概流程如下:
1,提取音視頻素材,並製作成符合DCI標準的序列幀和WAV文件,關於圖片的大小,格式,DCI都有詳細描述。
2,用DCP打包軟體對素材進行打包,生成DCP包,就可以到影院放映了。
10. 目前絕大部分電影院是用什麼放映機放映的啊膠片的還是數字的
目前絕大部分電影院用的都是數字放映機,數字放映機是目前的主流,膠片放映機在放映中途需要更換膠片。
數字版就是以數字信號記錄畫面,聲音的電影內容,是以一台數字放映機也可以叫投影機放映電影。操作簡單就跟放DVD差不多,開機後就不用管它了, 畫面清晰,明亮但刺眼,對眼睛不好。立體聲效果不如膠片機。
膠片版是以膠卷記錄的畫面,聲音的電影內容,寬度樣子就跟135交卷的一樣,一部100分鍾電影大約不到2700米,大本分5---6本是要以二台膠片放映機人工裝片交替放映,操作需要人工,比較操心,畫面柔和,立體聲效果音是最好的。
(10)電影放映機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1)放映機是把影片上記錄的影像和聲音,配合銀幕和擴音機等還原出來的機械設備。
(2)電影放映機有各種不同類型,通常可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兩大類。按放映影片的寬度則可分為70毫米、35毫米、16毫米、8.75毫米和 8毫米等不同的放映機。為一些特殊形式的電影還裝備了立體、全景、環幕、穹幕、巨幕等放映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