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尋找帶有拉小提琴的電影或電視
推薦我看過的幾部電影吧:
1. 紅色小提琴-------《紅色小提琴》一片由曾執導過《格萊恩-顧爾得的32個極短篇》等影片的新生代導演Francois Girard執導,通過講述一把小提琴穿越了三個世紀時間與空間的故事,表現出不同的文化傳統與差異,折射出世情百態。由多國演員聯袂演出的這部影片曾經拿下1998年加拿大詹尼獎7項大獎和朱特拉獎9項大獎,獲得2000年金球獎和金衛星獎的提名,稱得上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作品。而電影原聲音樂亦非常出色,拿下第72屆奧斯卡最佳原聲音樂大獎。
2. 屋頂上的小提琴手------ 《Fiddler on the Roof》是根據阿列切姆的猶太文學作品改編的兩幕音樂劇。由Jerry Bock作曲,Sheldon Harnick作詞。由著名的傑羅姆.羅賓斯編舞。
1964年在紐約首演,並多次獲得殊榮。1965年獲第十九屆托尼獎最佳音樂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編舞等七項大獎。1972年因該劇在百老匯演出時間最長而獲得第26屆托尼獎特別獎。91年獲最佳重演獎。而且由音樂劇改編的電影也在1971年獲得奧斯卡最佳音樂、攝影、音響獎。
3 薩曼莎----小女孩學習小提琴的故事
4.卡車上掉下的小提琴---- 劇情簡介
下崗工人胡佐衡在路邊撿到一把小提琴後,突然萌發了學琴的念頭,隨後便一發不可收地痴迷於練琴.面對家人、同事、鄰居的疑惑不解、冷嘲熱諷乃至激烈反對,他仍樂詞不疲。在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少年宮老師的幫助下,他的琴藝有了進步,而周圍人也漸漸開始理解他。
電影描寫了一把牽動無數人命運的古老提琴,很自然的,音樂成為講述這個故事的語言,而音樂家的表現,包括作曲者與演奏者,則化身為整個故事的靈魂,很難得的,這是一部真正屬於音樂家的電影。導演Francois Girard推崇的小提琴演奏者Joshua Bell,為故事中的紅提琴注入生命,同時也與配樂家John Corigliano進行了很棒的合作,長達兩年的討論與錄音樂過程,足以讓觀眾認為這部電影同時也是John Corigliano的電影
5 弦動我心---- 此片原名《50把小提琴》,以1995年獲奧斯卡提名的紀錄片《小小奇跡》(Small Wonders)為藍本,故事的原型為紐約東哈林區的小提琴教師羅伯塔-加斯帕里-切瓦拉斯。
6劍膽琴心----- 片中的小提琴曲是梅紐因拉的,又是描寫帕格尼尼的
7 從毛澤東到莫扎特-----影片紀錄了小提琴大師斯特恩1979年對中國的訪問,反映了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風貌,尤其是神童的天才和教師的盡職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艾薩克·斯特恩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大師。他對中國有著非同一般的深厚情誼。在文革結束的1979年,斯特恩作為西方第一位來華演出的小提琴大師,在北京演奏了莫扎特的《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他的此次中國之行被美國最負盛名的音樂家傳記片、藝術紀錄片導演艾倫·米勒拍攝成新聞紀錄電影《從毛澤東到莫扎特》。。這部影片向世界展示了剛剛開放的中國和中國年輕音樂家的才華,在世界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這幾部有勵志片,也有愛情片,都挺好,看完後的一大感受就是要繼續努力提高琴藝,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吧,加油!
『貳』 奧斯卡歷屆的最佳音響效果獲獎影片
奧斯卡從第七屆開始評選最佳音樂(歌曲)獎
7屆:《快樂的離婚了的人》The Continental
8屆:《1935年掘金女郎》Lullaby of Broadway
9屆:《搖曳時光》The Way You Look Tonight
10屆:《威基基婚禮》Sweet Leilani
11屆:《1938年播音大會》 Thanks for the Memory
12屆:《綠野仙蹤》Over the Rainbow
13屆:《木偶奇遇記》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
14屆:《端莊淑女》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
15屆:《假日旅店》White Christmas
16屆:《喂!舊金山,喂!》You'll Never Know
17屆:《與我同行》Swinging on a Star
18屆:《嘉會良緣》It Might as Well Be Spring
19屆:《哈維女孩》On the Atchison, Topeka and Santa Fe
20屆:《南方之歌》Zip-A-Dee-Doo-Dah
21屆:《白面書生》Buttons and Bows
22屆:《海王星女兒》Baby, It's Cold Outside
23屆:《古堡殲仇記》Mona Lisa
24屆:《喜臨門》In the Cool, Cool, Cool of the Evening
25屆:《正午》High Noon
26屆:《女俠簡恩》Secret Love
27屆:《羅馬之戀》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28屆:《生死戀》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
29屆:《擒凶記》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30屆:《藝海奇人》All the Way
31屆:《金粉世界》Gigi
32屆:《和家歡》High Hopes
33屆:《別在星期天》Never on Sunday
34屆:《蒂法尼的早餐》Moon River
35屆:《酒與玫瑰》Days of Wine and Roses
36屆:《酒鄉老爹》Call Me Irresponsible
37屆:《歡樂滿人間》Chim Chim Cher-ee
38屆:《磯鷂》The Shadow of Your Smile
39屆:《生的自由》Born Free
40屆:《杜立德醫生》Talk to the Animals
41屆:《托馬斯.克朗的事伯》The Windmills of Your Mind
42屆:《神槍手與智多星》Raindrops Keep Fallin' on My Head
43屆:《情人與陌生人》For All We Know
44屆:《黑街神探》Theme from Shaft
45屆:《海神號》The Morning After
46屆:《往日情懷》The Way We Were
47屆:《火燒摩天樓》We May Never Love Like This Again
48屆:《納什維爾》I'm Easy
49屆:《星夢淚痕》Evergreen
50屆:《你照亮我的生命》You Light Up My Life
51屆:《星期五的狂熱》Last Dance
52屆:《諾瑪.蕾》It Goes Like It Goes
53屆:《名揚四海》Fame
54屆:《二八佳人花公子》Best That You Can Do
55屆:《軍官與紳士》Up Where We Belong
56屆:《閃舞》Flashdance What a Feeling
57屆:《紅衣女郎》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
58屆:《飛越蘇聯》Say You, Say Me
59屆:《凌雲壯志》Take My Breath Away
60屆:《熱舞十七》The Time of My Life
61屆:《上班女郎》Let the River Run
62屆:《小美人魚》Under the Sea
63屆:《狄克崔西》Sooner or Later
64屆:《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
65屆:《阿拉丁》A Whole New World
66屆:《費城故事》Streets of Philadelphia
67屆:《獅子王》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68屆:《風中奇緣》Colors of the Wind
69屆:《阿根廷,別為我哭泣》You Must Love Me
70屆:《鐵達尼號》My Heart Will Go On
71屆:《埃及王子》When You Believe
72屆:《泰山》You'll Be In My Heart
73屆:《神奇小子》Things Have Changed
74屆:《怪物公司》if i didn't have you
75屆:《8英里》Lose Yourself
77屆:《摩托日記》Al Otro Lado del Río
76屆:《魔戒》Into the west
78屆:《川流熙攘》It's Hard Out
79屆:《難以忽視的真相》I need to wake up
『叄』 有什麼電影是講音樂家的
LZ提到的是古典音樂家吧
1.她比煙花寂寞Hilary and Jackie (英國大提琴家傑奎琳·杜普雷)
2.懷念傑奎琳•杜普蕾 Remembering Jacqueline Pré (紀錄片)
3.莫扎特傳 Amadeus
4.不朽真情 Immortal Beloved (又名 貝多芬傳)<個人認為這個虛構比較多,不過音樂配得不錯>
5.格倫·古爾德:內心世界 Genius Within: The Inner Life of Glenn Gould (紀錄片)
6.梅紐因:世紀之琴 Yehudi Menuhin: The Violin of the Century (紀錄片)
7.安娜·瑪格達麗娜·巴赫的編年史 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
8.閃亮的風采 Shine (澳大利亞鋼琴家戴維•赫爾夫戈特)
9.一曲難忘 A Song to Remember (肖邦)
其他
1.玫瑰人生 La Môme(法國國寶級歌手艾迪特•皮雅芙)
2.沒有家的方向 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 (民謠英雄 鮑伯·迪倫)
3.約翰列儂的理想世界 Imagine: John Lennon <列儂 再熟悉不過了>
4.絕代妖姬 Farinelli (十八世紀義大利歌劇閹人歌唱家法瑞內利)
5.快樂小分隊 Joy Division <朋克 大推薦>
6Let's Get Lost 讓我們一起迷失<Chet Baker>
(這里有幾個夠不上音樂家 小私心加上去了)
小說/杜撰
鋼琴家 The Pianist <好看的好看的好看的>
海上鋼琴師 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十有八九都看過>
音樂會 Le concert
黃色潛水艇 Yellow Submarine<動畫片 聽裡面的音樂 純屬娛樂 小私心下- - 放在這里>
:)
『肆』 請問下有哪些關於音樂家的電影
音樂家?
看過legend 1900沒 中文叫海上鋼琴師
寫無名音樂家的 超級好看
『伍』 《concerto pour deux voix》是出自那本電影的
法國當代作曲家 Saint-Preux 的作品集,大多是協奏曲和輕音樂。他在1969年寫下了一首著名的Concerto pour une Voix (天使之聲協奏曲),當時是專為號稱擁有天使歌聲的法國吟唱歌手Danielle Licari 所作。這首無詞歌也成為Danielle Licari的招牌曲目。
2005 年,Saint-Preux重新編排了此曲,由作曲家的女兒Clemence和由《放牛班的春天》一炮打紅的少年美聲Jean-Baptiste Maunier擔當演唱,而曲名則由原先的Concerto pour une Voix 變成了Concerto pour deux Voix(一個變兩個)。 Clemence & Jean—Baptiste Maunier 把美妙的童聲演繹的淋漓盡致。 這首歌名叫《Concerto pour deux voix》,即「雙童聲協奏曲 男聲JB Maunier(Jean-Baptiste Maunier),就是」 放牛班的春天」 里的小男主角 女聲Clémence Saint-Preux(原作曲家的女兒) 原曲是音樂家Saint—Preux所作的 「Concerto for one voice」如今改編成童聲合唱,Clemence & Jean—Baptiste Maunier 把美妙的童聲演繹的淋漓盡致。 協奏曲《Concerto pour deux voix》沒有一點歌詞,只是兩個曼妙的童聲在音樂的襯托下穿梭游離的,這種形式不失為展現最真切天籟歌喉的最佳方式,一切歌詞的修飾都是多餘的‧‧ 這首無詞合唱由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完美演繹,jean—baptiste maunier 和 clemence 把童聲的美妙表現得淋漓盡致,最近法國音樂電台在晚間反復播放,可見chorale受歡迎程度絲毫不減。luc記得幾個月前法國電視一台tf1曾舉辦過一場合唱晚會,全是經典的chorale曲目,這兩個孩子也被主持人請上台作嘉賓,clemence還有點靦腆,maunier 已經是輕車熟路了。畢竟才15歲的他從去年《les choristes》巨大成功中走來,已經踏上了星途。 1990年出生的maunier (莫涅)現在和父母兄弟住在里昂,他在天主教中學上學時發現了自己歌唱的天賦,其後被發掘出演了《les choristes》(放牛班的春天)為觀眾所熟悉,與 clemence的合唱猶如金童玉女,不僅在法國,而且到加拿大,日本等世界各地參加演出。 maunier 每天要練習至少一個半小時的聲樂,當然他自己除了古典和宗教音樂,還是像其它男孩一樣喜歡搖滾和流行音樂,比如kyo。回到生活中的maunier和朋友們一起娛樂,一起運動,一起踢足球,如同普通法國男孩一樣。只不過成功早早的到來是否能真正造就一個優秀的歌手呢,luc希望不久就能看到一個更加成熟的maunier出現在法國樂壇和影壇。
編輯本段專輯曲目
Clemence & Jean—Baptiste Maunier
1. Concerto Pour Deux Voix (Clemence Et Jean-Baptiste Maunier) 2. Le Reve 3. Phytandros 4. Invitation 5. Le Concert Sous-Marin 6. Aria De Syrna 7. La Tourmente 8. Quand Le Temps Suspend Son Vol 9. Concerto Pour Piano (En La Bémol) 10. Sur Les Ailes Du Temps 11. Nocturne 12. La Rencontre 13. Adagio Pour Piano 14. Le Piano D'Abigail 15. Jeu D'Enfant 16. Il Y A Sur La Terre (Concerto Pour Piano En Sol Mineur) 17. Jeanne La Romantique 18. Epilogue Surréaliste
編輯本段相關信息
關於Maunier 《放牛班的春天:兒童唱詩班現場演唱會》 【內容介紹】 【放牛班的春天】片中擔綱演出及演唱的男主角青少年男高音尚巴堤莫里耶領銜聖馬克教堂兒童唱詩班展現歌唱親和力的現場演出. 美妙傳唱【放牛班的春天】奧斯卡提名主題曲Vois Sur Ton Chemin與多首主題樂曲,以及來自3座法國凱薩獎肯定的電影音樂家所創作的【小宇宙】、【喜馬拉雅】、【男孩變成熊】等電影音樂作品 【放牛班的春天】里,馬修老師面對育幼院中一群狀況多多的孩子,他透過籌組合唱團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音樂潛能,讓這群孩子從美妙的歌聲中感受到新的啟發,片子在闡揚愛的教育之餘,也同時應驗了音樂啟發性靈的力量。 【放牛班的春天】自2004年上映以來,票房與口碑齊聲沸揚,不僅席捲法國超過860萬人觀影人次,全球也開出超過8300萬美金的票房紅盤。由以【小宇宙】、【喜馬拉雅】、【放牛班的春天】榮獲凱薩獎最佳電影音樂3座大獎的法國電影音樂名家Bruno Coulais擔綱創作的音樂榮獲了法國凱薩獎最佳電影音樂、最佳音響兩項大獎與歐洲電影獎最佳電影音樂大獎喝彩,並入圍了奧斯卡最佳電影主題曲[*"Vois Sur Ton Chemin 眺望你的路途"]、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等項目。影片本身則是獲得凱薩獎6項提名[*最佳影片、導演、處女作、製作設計、男主角、男配角],並入圍奧斯卡、金球獎、英國影藝學院獎的最佳外語片項目。電影原聲帶也是賣得嚇嚇叫,先是蟬連法國排行榜冠軍,狂破百萬張大關,等到電影登陸美國,原聲帶照樣橫掃老美,一舉搶佔Billboard古典專輯榜亞軍,發行半年後仍駐留全美古典專輯榜前10名。 以青少年男高音尚巴堤莫里耶(Jean-Baptiste Maunier)為首的聖馬克教堂兒童唱詩班(Les Petits Enfants de Saint Marc)因為在電影中的動人演出與感人演出而深獲矚目,甚至因為片子的超人氣,而展開了巡迴演唱會,目前演唱檔期都已排到2005年秋季。2005年夏季發行的現場演唱特輯【En Concert】是聖馬克教堂兒童唱詩班於2005年1月28號、30號兩天在巴黎著名的"Le Palais des Congrès"大會堂所作的現場演唱精華,演唱會由擔任聖馬克教堂兒童唱詩班指揮職務超過20年的名指揮家Nicolas Porte擔綱指揮。在暖度恰當、悠揚動人的交響樂的樂聲,30位唱詩班成員以洋溢著聖潔、童真氣氛的唱詩班合唱歌聲選唱了【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題曲 "Vois Sur Ton Chemin眺望你的路途" 與 "In Memoriam追念" 等多段主題樂曲,還有來自Bruno Coulais為【小宇宙】("La Fin Du Rêve")、【喜馬拉雅】("Karma")以及2003年榮獲柏林影展肯定的丹麥動畫片【男孩變成熊】("Le Trou Dans La Neige"、"Le Choix")所作的電影音樂作品以及傳統聖樂作品("Ave Maria")。聖馬克教堂兒童唱詩班的美妙歌聲演唱,貼切傳達了Bruno Coulais的電影音樂里所蘊藏的神聖、優雅特質,同時也表達了音樂凈化人心的真諦。 視頻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au_5M1gfsg/ 下載地址:http://www.jhgemart.com/tc/Concerto_pour_deux_voix.wma
『陸』 10大必看音樂劇電影
10大必看音樂劇是悲慘世界、歌劇魅影、搖擺狂潮、音樂之聲、窈窕淑女、雨中曲、紅磨坊、芝加哥、綠野仙蹤、追夢女郎。
一、Les Misérables悲慘世界(2012)
比爾·康頓在百老匯舞台劇《追夢女郎》首映時就被深深打動,決定要將舞台劇搬上大銀幕。電影版《追夢女郎》通過三個黑人女孩的完美演繹詮釋了夢想的偉大力量。《追夢女郎》曾獲第79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最佳音響效果兩項大獎及最佳男配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歌曲四項提名。
『柒』 求關於講述音樂家的電影
《不朽真情》(貝多芬)《一曲難忘》(蕭邦)《春天交響曲》(舒曼)《閃亮的風采》(鋼琴家)《莫札特傳》《巴哈》(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亨德爾》片
名:
Handel's
Last
Chance
《維瓦爾蒂》
片
名:
VIVALDI
《莫扎特》片
名:
NOI
TRE
(THREE
OF
US)
《貝多芬》
片
名:
Beethoven
Lives
Upstairs
羅西尼
片
名:
Rossini's
Ghost
蕭邦
片
名:
即興曲
Impromptu
舒曼
片
名:
Songs
of
Love
舒伯特片
名:
LEISE
FLEHEN
MEINE
LIEDER
帕格尼尼
片
名:
Paganini
李斯特
片
名:
Song
Without
End
李斯特片
名:
Liszt's
Rhapsody
柴柯夫斯基片
名:
Tchaikovsky
柴柯夫斯基片
名:
The
Music
Lovers
比才
片
名:
Bizet's
Dream
瓦格納
片
名:
Richard
et
Cosima
瓦格納
片
名:
Meeting
Venus
馬勒
片
名:
Death
in
Venice
...展開《不朽真情》(貝多芬)《一曲難忘》(蕭邦)《春天交響曲》(舒曼)《閃亮的風采》(鋼琴家)《莫札特傳》《巴哈》(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亨德爾》片
名:
Handel's
Last
Chance
《維瓦爾蒂》
片
名:
VIVALDI
《莫扎特》片
名:
NOI
TRE
(THREE
OF
US)
《貝多芬》
片
名:
Beethoven
Lives
Upstairs
羅西尼
片
名:
Rossini's
Ghost
蕭邦
片
名:
即興曲
Impromptu
舒曼
片
名:
Songs
of
Love
舒伯特片
名:
LEISE
FLEHEN
MEINE
LIEDER
帕格尼尼
片
名:
Paganini
李斯特
片
名:
Song
Without
End
李斯特片
名:
Liszt's
Rhapsody
柴柯夫斯基片
名:
Tchaikovsky
柴柯夫斯基片
名:
The
Music
Lovers
比才
片
名:
Bizet's
Dream
瓦格納
片
名:
Richard
et
Cosima
瓦格納
片
名:
Meeting
Venus
馬勒
片
名:
Death
in
Venice
馬勒
片
名:
Bride
of
the
Wind
約翰·施特勞斯
片
名:
The
Great
Waltz
約翰·施特勞斯片
名:
Strauss
Family
這些DVD我基本都有收起
『捌』 《放牛班的春天》那個唱歌很好的男孩子叫什麼是誰演的啊
Jean-Baptiste Maunier
昵稱:JB,Jean-Bapt
生日:1990年12月22日
出生地:法國瓦爾省卑牛市
身高:5' 7½" (1.71 m)
喜歡的運動:網球(6歲就開始玩)、滑冰、騎單車、足球。
喜歡的樂隊:Marilyn Manson、Linkin Park
討厭的音樂類型:說唱
一些小細節:
1、是聖馬克合唱團的領唱。同時在法國里昂教堂演唱多年。
2、他被選為《放牛班的春天》的男主角更多是因為他的樣子比較符合選角標准。
3、《放牛班的春天》上映後每周收到來自世界各地100多封信。
4、就讀於法國一個私人的教會學校。
5、曾與合唱團到加拿大和日本演出。
6、發行過個人唱片。
所以現在應該是16歲了。。
他們唱詩班發行的專輯在這里。
《Concerto Pour Deux Voix》
專輯介紹:
法國當代作曲家 Saint-Preux 的作品集,大多是協奏曲和輕音樂。他在1969年寫下了一首著名的Concerto pour une Voix (天使之聲協奏曲),當時是專為號稱擁有天使歌聲的法國吟唱歌手Danielle Licari 所作。這首無詞歌也成為Danielle Licari的招牌曲目。
2005 年,Saint-Preux重新編排了此曲,由作曲家的女兒Clemence和由《放牛班春天》一炮打紅的少年美聲Jean-Baptiste Maunier擔當演唱,而曲名則由原先的Concerto pour une Voix 變成了Concerto pour deux Voix(一個變兩個)。
這個歌的原型是1969 Concerto pour une voix單童聲協奏曲 這首無詞合唱由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完美演繹,Jean-Baptiste Maunier 和 Clemence 把童聲的美妙表現得淋漓盡致,最近法國音樂電台在晚間反復播放,可見chorale收歡迎程度絲毫不減。記得幾個月前法國電視一台TF1曾舉辦過一場合唱晚會,全是經典的chorale曲目,這兩個孩子也被主持人請上台作嘉賓,Clemence還有點靦腆,Maunier 已經是輕車熟路了。畢竟才15歲的他從去年《Les choristes》巨大成功中走來,已經踏上了星途。
1990年出生的Maunier (莫涅)現在和父母兄弟住在里昂,他在天主教中學上學時發現了自己歌唱的天賦,其後被發掘出演了《les『choristes》(放牛班的春天)為觀眾熟悉,與 Clemence的合唱猶如金童玉女,不僅在法國,而且到加拿大,日本等世界各地參加演出。
Maunier 每天要練習至少一個半小時的聲樂,當然他自己除了古典和宗教音樂,還喜歡搖滾和流行音樂,比如KYO。回到生活中的Maunier和朋友們一起娛樂,一起運動,一起踢足球,如同普通法國男孩一樣。只不過成功早早的到來是否能真正造就一個優秀的歌手呢,希望不久就能看到一個更加成熟的Maunier出現在法國樂壇和影壇。
我還幫你找來了這個歌1969年的版本
http://bbs.rnrcn.com/UploadFile/2005-6/2005611113947332.mp3
還有兩個人合唱的另外一個版本
http://justmoi62.free.fr/chanson.wmv
專輯曲目:
1. Concerto Pour Deux Voix (Clemence Et Jean-Baptiste Maunier)
2. Le Reve
3. Phytandros
4. Invitation
5. Le Concert Sous-Marin
6. Aria De Syrna
7. La Tourmente
8. Quand Le Temps Suspend Son Vol
9. Concerto Pour Piano (En La Bémol)
10. Sur Les Ailes Du Temps
11. Nocturne
12. La Rencontre
13. Adagio Pour Piano
14. Le Piano D'Abigail
15. Jeu D'Enfant
16. Il Y A Sur La Terre (Concerto Pour Piano En Sol Mineur)
17. Jeanne La Romantique
18. Epilogue Surréaliste
http://lib.verycd.com/2006/07/29/0000112842.html
《放牛班的春天:兒童唱詩班現場演唱會》
【內容介紹】
【放牛班的春天】片中擔綱演出及演唱的男主角青少年男高音尚巴堤莫里耶領銜聖馬克教堂兒童唱詩班展現歌唱親和力的現場演出. 美妙傳唱【放牛班的春天】奧斯卡提名主題曲Vois Sur Ton Chemin與多首主題樂曲,以及來自3座法國凱薩獎肯定的電影音樂家所創作的【小宇宙】、【喜馬拉雅】、【男孩變成熊】等電影音樂作品
【放牛班的春天】里,馬修老師面對育幼院中一群狀況多多的孩子,他透過籌組合唱團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音樂潛能,讓這群孩子從美妙的歌聲中感受到新的啟發,片子在闡揚愛的教育之餘,也同時應驗了音樂啟發性靈的力量。
【放牛班的春天】自2004年上映以來,票房與口碑齊聲沸揚,不僅席捲法國超過860萬人觀影人次,全球也開出超過8300萬美金的票房紅盤。由以【小宇宙】、【喜馬拉雅】、【放牛班的春天】榮獲凱薩獎最佳電影音樂3座大獎的法國電影音樂名家Bruno Coulais擔綱創作的音樂榮獲了法國凱薩獎最佳電影音樂、最佳音響兩項大獎與歐洲電影獎最佳電影音樂大獎喝采,並入圍了奧斯卡最佳電影主題曲[*"Vois Sur Ton Chemin 眺望你的路途"]、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電影音樂等項目。影片本身則是獲得凱薩獎6項提名[*最佳影片、導演、處女作、製作設計、男主角、男配角],並入圍奧斯卡、金球獎、英國影藝學院獎的最佳外語片項目。電影原聲帶也是賣得嚇嚇叫,先是蟬連法國排行榜冠軍,狂破百萬張大關,等到電影登陸美國,原聲帶照樣橫掃老美,一舉搶佔Billboard古典專輯榜亞軍,發行半年後仍駐留全美古典專輯榜前10名。
以青少年男高音尚巴堤莫里耶(Jean-Baptiste Maunier)為首的聖馬克教堂兒童唱詩班(Les Petits Enfants de Saint Marc)因為在電影中的動人演出與感人演出而深獲矚目,甚至因為片子的超人氣,而展開了巡迴演唱會,目前演唱檔期都已排到2005年秋季。2005年夏季發行的現場演唱特輯【En Concert】是聖馬克教堂兒童唱詩班於2005年1月28號、30號兩天在巴黎著名的"Le Palais des Congrès"大會堂所作的現場演唱精華,演唱會由擔任聖馬克教堂兒童唱詩班指揮職務超過20年的名指揮家Nicolas Porte擔綱指揮。在暖度恰當、悠揚動人的交響樂的樂聲,30位唱詩班成員以洋溢著聖潔、童真氣氛的唱詩班合唱歌聲選唱了【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題曲 "Vois Sur Ton Chemin眺望你的路途" 與 "In Memoriam追念" 等多段主題樂曲,還有來自Bruno Coulais為【小宇宙】("La Fin Du Rêve")、【喜馬拉雅】("Karma")以及2003年榮獲柏林影展肯定的丹麥動畫片【男孩變成熊】("Le Trou Dans La Neige"、"Le Choix")所作的電影音樂作品以及傳統聖樂作品("Ave Maria")。聖馬克教堂兒童唱詩班的美妙歌聲演唱,貼切傳達了Bruno Coulais的電影音樂里所蘊藏的神聖、優雅特質,同時也表達了音樂凈化人心的真諦。
『玖』 請推薦幾部關於音樂家的電影~
1.《莫扎特傳》,人物傳記片的頂峰之作,轟動世界的第一流的視聽享受音樂片,深刻洞悉人性的經典之作。我喜歡莫扎特的音樂,而且非常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不斷響起莫扎特的曲子,台詞,劇情,演員的演技,天哪!一定要看!
http://ke..com/view/471709.htm
2.《貝多芬傳》又名《永恆的愛人Immortal Beloved》,加里奧德曼主演,演技派啊。也不錯http://ke..com/view/457847.htm
3.《復制貝多芬》,這個只講了貝多芬將近晚年的一段跟愛情有關的事(他的一個學生),其中貝多芬在劇院指揮第九交響樂那段不錯(個人看法)。當然裡面有很多貝多芬的曲子!
4.《海上鋼琴師》,與以上不同,這大概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主要去看動人的故事,傳記型,出生-》傳奇的經歷-》死亡... 我非常欣賞導演對他音樂天賦以及人格的刻畫!
『拾』 求幾部關於音樂家的電影。
《翠提春曉》The
Great
Waltz(1938)
導演:
朱利恩·杜維威爾
Julien
Duvivier
維克多·弗萊明
Victor
Fleming
...
主演:
路易絲·賴納
Luise
Rainer
Fernand
Gravey
Miliza
Korjus
...
青年時代的斯特勞斯酷愛音樂,卻因上班寫曲被開除。在女友波蒂的鼓勵下,他嘗試在咖啡館演奏自己創作的作品。後來他結識了譽滿維也納的女歌星卡拉,並在卡拉愛的影響下,寫出了著名的《維也納森林》和《只有你》。波蒂出於妒忌,持槍來到劇院,但卻被卡拉的歌聲和斯特勞斯的音樂所感動,她才猛然醒悟到卡拉才是斯特勞斯的知音,於是主動找到卡拉,表示願意成全他們。卡拉被波蒂的品德所感動,毅然告別斯特勞斯,孤獨地乘船沿多瑙河而去。
本片獲第11屆奧斯卡(1938)最佳攝影獎。約瑟夫.魯頓伯格在本片中以高超的攝影技巧,將許多動人的場面拍得美不勝收。
本片是關於奧地利作曲家——「華爾茲王」約翰·施特勞斯的音樂傳記片。主要介紹了施特勞斯因酷愛音樂而被解僱後專門從事華爾茲舞曲的創作,他的舞曲得到古典派的蔑視,但同時也得到平民的歡迎,及有關他與妻子波蒂和皇家歌劇院卡拉·唐納之間的三角關系。青年時代的斯特勞斯酷愛音樂,卻因上班寫曲被開除。在女友波蒂的鼓勵下,他嘗試在咖啡館演奏自己創作的作品。後來他結識了譽滿維也納的女歌星卡拉,並在卡拉愛的影響下,寫出了著名的《維也納森林》和《只有你》。波蒂出於妒忌,持槍來到劇院,但卻被卡拉的歌聲和斯特勞斯的音樂所感動,她才猛然醒悟到卡拉才是斯特勞斯的知音,於是主動找到卡拉,表示願意成全他們。卡拉被波蒂的品德所感動,毅然告別斯特勞斯,孤獨地乘船沿多瑙河而去。
《貝多芬傳》
《一曲難忘》肖邦和李斯特同時彈奏,背對背,還各騰出一隻手來握手,簡直太酷了
《她比煙花更寂寞》
英國大提琴家——杜普雷
《馬勒傳》
紀錄片《肖斯塔科維其反戰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