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芳華電影音樂作曲送別

芳華電影音樂作曲送別

發布時間:2023-01-19 03:47:40

Ⅰ 芳華片尾曲是誰唱的 絨花歌詞完整

曲名:《絨花》

專輯:《絨花》

演唱:韓紅

作曲 : 王酩

作詞 : 劉國富/田農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華

錚錚硬骨綻花開

漓漓鮮血染紅它

啊~啊~

絨花 絨花

啊~啦~

一路芬芳滿山崖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

那是青春放光華

花載親人上高山

頂天立地迎彩霞

啊~啊~

絨花 絨花

啦~啦~

一路芬芳滿山崖

拓展資料

一、歌曲簡介

《絨花》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劉國富、田農作詞,王酩作曲,歌曲發行於2002年01月01日,收錄於專輯《鄉戀》。該歌曲是電影《小花》主題曲。

馮小剛的電影《芳華》選用了此曲作為片尾曲

二、歌手簡介

韓紅,著名音樂人、音樂創作家,國內流行樂壇不可多得的創作型唱將,她憑借宛若天籟的聲線和獨具風格的詞曲創作贏得了眾多歌迷的青睞。韓紅出生在西藏昌都,母親雍西是著名的藏族歌手,人們熟悉的《北京的金山上》首唱就是她演唱的。1998年韓紅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專輯《雪域光芒》,其主打歌《家鄉》和《雪域光芒》便迅速在各流行音樂排行榜上獨領風騷,隨後的幾年之間,韓紅又相繼發表了《醒了》、《歌唱》、《紅》等數張個人專輯。隨著《醒了》、《那片海》、《青藏高原》等大熱曲目唱紅大江南北,韓紅在歌壇的地位也變得如日中天。

代表作品有《天路》、《家鄉》、《醒了》、《天亮了》、《來吧》等。

Ⅱ 電影芳華的片尾曲是誰唱的

絨花(電影芳華的片尾曲)
作詞:凱傳 作曲:王酩
演唱: 魏晨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華
錚錚硬骨綻花開
滴滴鮮血染紅它

啦~啦~
絨花 絨花
啊~啦~
一路芬芳滿山崖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
那是青春放光華
花載親人上高山
頂天立地迎彩霞

啦~啦~
絨花 絨花
啦~啦~
一路芬芳滿山崖

啦~啦~
絨花 絨花
啦~啦~
一路芬芳滿山崖

Ⅲ 求電影《芳華》所有主題曲 推廣曲 插曲 電影原聲音樂等 謝謝啦

電影《芳華》背景音樂

1.那不勒斯舞曲 (陳燦一開始吹的小號曲)《那不勒斯舞曲》(又名〈那波里舞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劇《天鵝湖》在線觀看(✪ω✪)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以小號為主奏樂器。

2.濃情萬縷 鄧麗君(陳燦在錄音機中放的鄧麗君歌曲)《濃情萬縷》是一首由曉燕作詞,古月作曲,並由一代歌後鄧麗君演唱的一首歌曲,被收錄在鄧麗君《鄧麗君精選專輯disc 8》專輯里。

3.絨花 韓紅(最終的片尾曲)《絨花》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劉國富、田農作詞,王酩作曲,歌曲發行於2002年01月01日,收錄於專輯《鄉戀》。該歌曲是電影《小花》在線觀看(✪ω✪)主題曲。歌曲曾在1980「聽眾喜愛的廣播歌曲」評選活動中獲獎。

4.沂蒙頌 (何小萍月下獨舞背景音樂)《沂蒙頌》是一部四場芭蕾舞劇。1973年5月16日,由中央芭蕾舞團(當時的劇院名稱為中國舞劇團)首演於北京天橋劇場。197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同名舞台藝術片在國內公映。該劇以1947年沂蒙老區的擁軍故事為題材。

5.駝鈴 (文工團解散時所有人合唱的曲目)歌曲為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在線觀看(✪ω✪)的主題曲。作曲者為王立平,首唱為吳增華。歌詞表達含淚式離別情和期待佳訊情,是濃濃戰友情,因而成為部隊、公安、甚至同學畢業時首選,影響甚大,傳唱至今,經久不衰。

6.巴赫(G大調第一大提琴組曲)前奏曲 (女生宿舍中的大提琴曲)

7.綉金匾 (毛主席去世時的歌曲)《綉金匾》是一首抗日戰爭時期,流行於陝甘寧邊區後來傳至全國的傳統民歌。這首歌是以甘肅慶陽民歌為基礎改編的,抒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毛主席、朱總司令、周恩來總理的熱愛,以及對人民子弟兵——八路軍的深厚情意。建國後,經過歌唱家李谷一,郭蘭英演唱之後流傳進了千家萬戶。

8.英雄贊歌 (劉峰戰爭後,林丁丁

9.送別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采
《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

10.那些花兒 (芳華中的主題曲)《那些花兒》,是中國內地男歌手朴樹演唱

Ⅳ 電影《芳華》諷刺了什麼

只有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在《送別》的歌聲中,何小萍朝劉峰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劉峰被趕走,何小萍對這個集體失望透了,一次邊疆慰問演出中,原本演A角的演員受傷,分隊長讓何小萍上場,何小萍不願上場,假裝自己生病,此時她已經放棄了這個傷害她和劉峰的集體。

不過醫生告訴政委,小萍沒有病,政委將計就計,拉著小萍在台上說了一番學習的話,小萍深受感動,最終還是上場了,不過最後她還是受到了文工團的處分,被下放到野戰醫院。

十年後,劉峰生了一場大病,幸虧小萍的悉心照料,劉峰才撿回一條命,兩人也沒有結婚,沒有子女,他們把彼此當作唯一的親人,相比與其他人,他們活得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

人物介紹:

1、劉峰

質朴善良,他一無所有,只有善良,是文工團里最不起眼的男兵,但他主動包攬了團里的臟活累活,為大家服務,因此獲得模範標兵表彰,深受整個文工團喜歡。

2、何小萍

是從鄉下來的文藝女兵,進入文工團後,原以為脫離被當做累贅的家庭就能一帆風順,在文工團因不合群的性格,經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擠。從而被巨大的孤獨感包圍,感覺自己是被拋棄的群體。

Ⅳ 芳華主題曲

《絨花》。

歌曲《絨花》是電影《芳華》片尾曲。影片不僅深受年青觀眾的喜愛,更是把中老年人帶進了影院,開辟了電影市場的「新大陸」。影片的巨大成功,片尾曲《絨花》功不可沒。

每當片尾曲《絨花》的旋律響起時,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向外湧出,再看看周圍的不少觀眾都熱淚盈眶,不停地擦眼淚,可見這首歌曲給電影《芳華》增加了無窮的魅力,觸動了觀眾敏感的神經,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特點說明

音樂是情感的催化劑,《絨花》將電影《芳華》哀而不傷的悲劇感升華。這首抒情歌曲韻律婉轉、優美、流暢,節奏舒緩,適於表現人們細膩的情感。它的有效運用,給觀眾帶來視聽合一的巨大震撼,為男女主人公的塑造、為影片的成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曲作家王酩曾自我點評道:「我在創作這首插曲時,加入了山歌風味,使它更生活化,同時還運用了調式的變化,豐富了音樂形象。」

《絨花》無論出現在《小花》,還是《芳華》中,都能夠在人的內心深處形成震撼,起到一種用言語所無法表達的藝術效果,對推動故事情節和揭示人物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極富感染力,不愧是一首名曲。

Ⅵ 關於離別的傷感故事隨筆:送別

編者按:我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體會著送別。長大後,自己也成了送別的對象。那作者筆下的送別是怎麼樣的呢?

第一次聽到《送別》還未滿十八歲。我清楚地記得,老師聲情並茂地唱著,可我們只覺得曲調如此貧乏、歌詞如此晦澀,不理解這首離歌能傳唱數十年的理由是什麼。又一次聽到這首歌,是來自朴樹,“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旋律一遍又一遍回還,唱者哽咽失聲,聽者潸然淚下……

年輕時瀟灑來去的李叔同何曾會留意到友人的聚散,可是在那年卻因為許幻園的離開而含淚寫下這闕詞。一向灑脫示人的朴樹在失控大哭的那一刻想到了什麼,是因為送別了戀人、愛犬、青春、單純?而我和你們,在再次聽到熟悉的旋律時,卻由無動於衷變得悵然若此!人生的秘密盡在時間!孩童或青年人的眼裡,歲月無窮無盡、溫暖亘古不變。李叔同的心境、朴樹的失控、我們的感傷都只是因為時間讓我們到了現在的年紀,而這個年紀的我們懂得了別離之苦,懂得了人生無非就是一場接一場的“送別”!於是,再次聽見音樂傳來,我們看見:早已遠去的你,轉身即天涯的他,還有漸行漸遠的自己,淚就這樣流下來……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我們不妨想想在歲月的流逝中,我們究竟送別了什麼呢?

那晚看《芳華》,坐在我邊上的是兩位陌生的老人,滿頭華發。看見他們還抱著一瓶礦泉水,我幫他們放下可放瓶子的扶手。老人感激地說:“謝謝你啊,我們是第一次到電影院,就為了看這本電影。”遺憾的是,我來不及問他們來看電影的初衷,但是整場電影我聽到了老人無數次的嘆息。何小萍送別劉峰,旋律緩緩響起,老人說:“唉,分開了!”我想他們一定是憶起了自己的激情歲月、風華正茂,憶起了可能從未聯繫到的朋友,還有曾經的把酒言歡。兩個多小時正是他們對早已逝去青春的回首與祭奠吧!《芳華》不就是一曲“送別”嗎,馮導說:拍完這本電影,我就沒有心結了。他用一本電影讓他們這一代人以近乎儀式感的方式送別了曾經的愛情、青春、歲月……

我們究竟在歲月中送別了什麼?我嘗試將這問題發在一個讀書群里,群友有大學未畢業的年輕人,有逾四、五十的中年人。答案諸多:送別戀人,各自奔天涯;送別孩子遠行,擔心也得放手;送別朋友,相信見面終有時;送別父母,有淚也不能輕彈;送別無憂無慮的少年;送別任性恣意的青春;送別躊躇滿志的中年。看著滿滿的回復,我在想:我送別了什麼呢?有一位群友的話與我產生了共鳴,他說:不管是送別誰,不管送別的是哪個年齡階段,實際上在歲月的長河裡我們送別的都是自己。

Ⅶ 韓紅的《絨花》 歌詞

絨花——韓紅

填詞:劉國富 田農,譜曲:王酩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錚錚硬骨綻花開 粒粒鮮血染紅它

啊~ 啊~ 絨花 絨花 啊~ 啦~

一路芬芳滿山崖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

那是青春放光華 花載親人上高山 頂天立地迎彩霞

啊~ 啊~ 絨花 絨花 啦~ 啦~

一路芬芳滿山崖

拓展資料:

《絨花》是李谷一原唱的歌曲,由劉國富、田農作詞,王酩作曲,歌曲發行於2002年01月01日,收錄於專輯《鄉戀》。該歌曲是電影《小花》主題曲。

歌曲曾在1980「聽眾喜愛的廣播歌曲」評選活動中獲獎。

Ⅷ 悲歡離合都是歌——觀《芳華》有感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我們還來不及回首,它便一去不復返。於是我們只好照片中留戀,在電影里緬懷那段青蔥歲月。

    《芳華》便是這樣一部電影,裡面情懷,有寄託,可能有你的嚮往,可能讓你感動,也可能讓你深思。悠悠歲月,悲歡離合是首歌。

    何小萍初到文工團是由劉鋒帶著的,在雨中,她的激動渴望和些許忐忑都在劉鋒的關心中平復下來了,這是他們的初次相遇。此時,他們都是欣喜的,如一首歡快的歌從心頭飛出。

      我知道何小萍此時絕沒想到要從這里離開,而且是中途離開,劉鋒也是,這里有他的所愛,可最先離開的是他們。

      一個純朴、敏感又有點自卑,一個善良、熱情、處處為他人著想 ,可都不被這個集體接納。劉鋒走時,只有何小萍送他,分外的冷清。一曲《送別》也只適合他倆,因為只有何小萍,那個不被善待的姑娘,向他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何小萍也離開了,她能忍受自己被排擠、奚落、猜忌,卻不能忍受劉鋒的善良被誤解和出賣。她不是掉隊的孤雁,她的心有方向,不管千山萬水,都要追尋。相逢是首歌,他們重逢了,只是一曲悲歌。何小萍精神錯亂,失憶了。

    分分合合是人生常態,青春是一場華美的舞台劇,但終究是要散場。縱然有許多不舍,也還是要各奔東西。文工團始終聽從使命的召喚,讓那些年輕的生命在這里散發光采,離開當然會有很多失落。當他們唱著《送戰友》,滿臉淚水時,他們可曾想起早已離開的劉鋒,何小萍?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曾經在一起的人也許永遠不見,也許相見卻不能在一起了,我們把它叫緣分。但對劉鋒和何小萍來說,遠遠不能用這兩個字來概括他們的重逢。他們是真正懂彼此的,他們相濡以沫,共擔人間風雨。畢竟他們從年輕的歲月里走過,歡笑、痛苦、激情、落寞都有過,此刻能互相依偎在一起就已經足夠了。

 

   

Ⅸ 願我的《芳華》,只問真心,《無問西東》

最近帶給我深深震撼的兩部電影是前段時間上演的《芳華》和這段時間的《無問東西》。

「不要放棄,對自己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從去年開始,因為「迷茫」我開始重新思考「活著的意義」和「我是誰」,也是從去年開始我意識到「做自己」的重要性,「真實面對自己」的重要性,而這兩部電影恰恰地撞擊了我的內心的這個點。

於是看完之後,我都有強烈想要抒發的慾望。

她們用自己的「芳華」在告訴我,一個人的青春要用怎樣的心態面對才是最好的「芳華」。

在看電影的過程當中,從「送別」的音樂一出來,眼淚就沒有止住,情緒復雜得理不清自己到底是因為劉鋒,還是因為小萍,或者是因為那些逝去生命的戰士~

超級喜歡《送別》,不論是李叔同的這首詩,還是相對應約翰.P.奧德威譜的曲。

看完電影,走出電影院,情緒還在,趁著這種情緒,便直接找個安靜的地方坐著寫了以下這段文字。

在電影放到劉鋒離開時,電影有段台詞—— 「只有何小萍,一直沒有被善待的人才真正能識別善良並珍惜善良。」 當時內心很心酸,想不通劉鋒如此好的人為什麼會被這樣對待,心裡冒出這樣一段話, 「願我有智慧識別善良,願我有勇氣堅持和保護善良」 。

也許自己已經當了媽媽吧,面對小萍從小沒有被尊重,成心讓自己發高燒才得到媽媽唯一一次擁抱的孩子才會如此的低價值感而心裡難受,以至於我不斷提醒自己,要好好愛孩子,接納孩子,幫助他建立自我。

那段她打著手電筒給爸爸寫信的場景讓我刻骨銘心淚流滿面,如果小時候得到多點愛,能得到更多的尊重,也許不論是面對語言還是行為的欺凌才更有保護自己的勇氣,在為人處事也更有自尊感和智慧吧~

還好最後的結局讓我很心安, 雖經歷如此多的坎坷,他們兩更平和更從容,保持自己純善的心,即便曾經受到傷害,即便曾痛苦不堪,但最終歲月的打磨留下閃閃發光的靈魂。

不知為何最近常常想到「人虧天不虧」, 我們不要去抗拒那些體驗,唯有保持善良的心去接納和臣服,之後平靜平和的心就是饋贈給我們的最好的禮物 。

就像十年後小萍和劉鋒再次相遇,小萍問劉鋒「這些年,你過得好不好?」劉鋒說:「好或不好,要看跟誰比,跟那些躺著的戰友比,我當然過得「好」。」本來還會因為車子被扣劉鋒被打而覺得他過得好落魄,跟陳燦比真的混得不行,但這里看完就釋然了,生活本就是自己的事,一切體驗或好或壞都是自己內心的認為。

所以懷著良善的心過好生活,不論會遭受什麼痛苦或打擊,保持這份初心,最終生命會給你最大的禮物,當你離開這個世界外在一切都帶不走,但你能帶走一顆知足而平和的心 。

願我未來可以帶著愛和感恩大平靜地離開世界,願我未來回憶我的「芳華」我可以很幸福滿心喜悅和祝福。

最大的感受是, 「真實面對自己的真心,無問西東,用最大的善意去面對這個世界,善意的一瞬很長,跨越時間,跨越空間,善意就像種子在有緣人的內心裡生根發芽綻放。」

每個人都像一盞燈,點亮自己,照亮他人,善意就像傳燈之舉,如此不論什麼環境下,這個世界都不會黑暗。

關於「真實」,梅貽琦的話觸動我的內心深處。

「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不過只有這些日子。」

「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和喜悅。」

這種平和和喜悅跟最後果果的那一段獨白相呼應。

真實做自己,如此面對強大的世俗,我們依舊可以「無問西東,只問自由,只問盛放只問深情,只問初心,只問敢勇,無問西東」。

做真實的自己,「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做真實的自己,在意真實的事情,比如「會對初開的朝陽歡呼跳躍,你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同時,在贊美別的生命的同時,記得自己的珍貴,「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最重要的是「愛我所選」,我們的「每一個選擇」造就了我們的命運,因而要真實做自己,跟隨真心做每一個選擇,充滿愛、智慧與善意去做每一個決定,「不要放棄,對自己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這部電影,讓我數次落淚。

沈光耀母子的對話,傳遞給我的美好的家風家訓,慈母和孝子的感覺;面對內心的真實,將自己獻身於偉大的奉獻中,表達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那份「願跟你一起往下掉」的深情;每個人的那段青春里對於自己的思索和做的選擇…

思考是什麼讓我落淚,也許是因為「真實」,也許是因為面對真心抵抗了世俗。

一部好電影,就像給心裡的湖投了一顆石子,在內心盪起層層漣漪,我要內心最真實的自己存在,以最喜歡的自己的方式存在。

最後,以我特別喜歡的一段話結尾,選自猶太人的一部精典《塔木德》所記的一句禱告語。

「主啊,求你賜我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求你賜我耐心去接受不能改變的,求你賜我智慧去分辨哪些可以改變、哪些不能改變。主啊,求你賜給我:寧靜的心來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事;勇氣改變我所可以改變的事;智慧來分辨兩者的差別。「

Ⅹ 感動中國2018的那首,風再大我都能 叫什麼名字

這首歌叫《芳華》,由王錚亮,朱樺演唱,是2018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謝氏夫婦出場的背景音樂。

(10)芳華電影音樂作曲送別擴展閱讀:

電影《芳華》是由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黃軒、苗苗、鍾楚曦、張仁博主演。該影片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該片於2017年9月7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12月15日在中國、北美地區同步上映。

參考鏈接:網路_芳華

閱讀全文

與芳華電影音樂作曲送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分日本愛情電影大尺度 瀏覽:327
印度電影大全真愛在我心 瀏覽:593
天使愛美麗電影簡介英文 瀏覽:299
怒火風暴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東北的搞笑犯罪電影大全 瀏覽:650
大電影動畫片大全免費汪汪隊 瀏覽:453
貓和老鼠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733
盜墓電影大全2019龍墓 瀏覽:262
十部英文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662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
東平有電影院嗎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