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塞合拍紀錄片《心弦》,這部紀錄片主要講了什麼
一、背景中塞合拍紀錄片《心弦》,這部紀錄片主要講述了一段中塞之間兩國人民守望相助的美好友誼故事。
這部名為《心弦》的紀錄片所體現的背景是處於疫情期間。疫情期間,病毒肆虐,但總有那麼一群人,在默默付出,無私分享,這一刻被鏡頭記錄,成了《心弦》。
⑵ 女性主義電影定義
女性主義電影理論:女性主義或(女權主義)思想在電影理論及批評領域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這里的女權主義。主要是指本世紀60年代末歐美興起的新女權主義。從廣義上說,女權主義是一種世界性的思潮運動,其早期斗爭主要局限在政治、經濟和職業三個方面的平等要求上面。1968年法國5月風暴以後,第四要求,即性別平等要求,成為主要的要求。由此劃分了歐美文學批評的兩個階段,即是女性美學階段和性別美學階段。前者對婦女著作採取一種「雙性同體美學」,實即單性/男性美學的觀點,否認女性文學的創造意識和獨創性。後者從對本文中婦女形象的分析發展到對本文中的性別表述的分析,從而進入到質疑語言主體和表述本質的後結構主義分析。到80年代末則主要集中於對性別差異的比較研究。1973年,美國學者勞拉•穆爾維提交維斯康辛大學法學系論文《視覺快感和敘事性電影》的論文被認為是女權主義電影理論的重要文獻。美國學者安德魯稱贊該文「把精神分析同電影風格學這兩個領域清晰有力地聯系起來」文中她對好萊塢影片中的男性主義美學的實質做出毫不留情的揭示。1981年,她在美國紐約參加一次電影與心理分析研討會時提交了一篇題為《視覺快感和敘事性電影的反思》的論文。該文的出發點與敘事性電影批評的發展階段大體上是一致的:即對性別差異的關注。文中她除了繼續堅持原來的觀點以外又提出了另外兩條思考路線:女性觀看者的快感的性質問題以及位於敘事中心的女性角色對認同作用的影響問題。
⑶ 《掃黑·決戰》定檔,該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什麼
《掃黑·決戰》是愛奇藝影業、中國長安出版傳媒出品的犯罪動作電影,該電影是由黃志明監制,呂聿來執導,姜武、張頌文、金世佳、李倩領銜主演。電影《掃黑·決戰》將於2021年5月1日上映。
男主姜武,原名姜小兵,1969年11月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男演員、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姜武獲獎很多,在演藝圈有著一定地位。
這部電影展現了一線掃黑英雄為了“掃黑除惡”排除萬難的堅定態度。題材創新,內容新穎,主角也都是實力派演員,相信這部電影一定會成為五一的一匹黑馬。
以上就是關於這部電影的大致內容,如果還有什麼要補充的,歡迎討論留言。
⑷ 電影【目標戰】講的是什麼意思
由濟南軍區政治部與八一電影製片廠聯袂打造的現實軍事題材電影《目標戰》於2013年10月16日在八一廠首映。該片由寧海強執導,講述了在現代戰爭演習背景下,一支有著悠久歷史、戰功卓著的陸軍部隊圍繞「目標中心戰」創新軍事理論和「步兵特戰化」作戰樣式,歷經磨練、浴火重生的故事。
⑸ 如何評價電影《奪冠》
國慶榜最棒的電影
《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近幾十年以來的發展歷程,從首次奪冠,到失去冠軍地位,再到重回冠軍寶座。
誠然,體育題材的電影,總是會輕易激起觀眾的求勝心,勾起所有人的熱血神經。單從這種冠軍失而復得的劇情,就可以輕易地打動所有人,更不用說其中的奮斗歷程何其艱辛。
影片中一次一次具體體現了比賽現場的激烈戰況。決勝局我方落後的情況下,隊員們相互搭著肩膀,聽著教練的鼓舞:“如果不獲全勝,我們叫什麼世界冠軍?”隨後,姑娘們在場上緊綳著神經,誓死捍衛每一個球,一記暴扣之後終於扳回一分時,那因為激動而暴起的青筋,那得分之時激動的嘶吼,都早已經刻在電視機前的觀眾心中。
有人說,電影里煽情戲份太多;還有人說,電影里背景性講述戲份太少。這兩種觀點我都不同意,我認為電影里文戲武戲的穿插很好,不多也不少。文戲讓人更能觸及人物內心情緒的流動,武戲更能撩起人物外在情緒的爆發,二者穿插進行剛剛好。
遺憾,是另一種完美
當然,這部電影並非十全十美,存在很多遺憾。
比如,很多戲份被刪掉,很多台詞重新配音,提檔又撤檔,從《中國女排》改名為《奪冠》……
經由這么多曲折坎坷,它終於來到了我們的面前,帶著一身的“傷病”。
影片前半段,因為刪減的緣故,觀眾們甚至不知道角色的姓名。不知道彭昱暢演的是年輕時的陳忠和,不知道吳剛演的是袁偉民,以至於討論劇情的時候只能說“那個老教練”,“那個陪練”。電影中從沒有出現任何一個人叫過他們的名字,後來才發現這是刻意為之。
在對戰日本東道主隊的比賽前,其實女排已經贏下了很多場比賽。但電影中並沒有任何交代,直接跳到了總決賽的對局,顯得有些跳脫,沒有顯露出姑娘們刻苦訓練的豐碩成果。
對陳忠和到底有什麼能力可以帶領女排贏得冠軍,也沒有特別明確的講述。
這些客觀原因帶來的小問題,並不能把這部電影的優點抹去。全片淚點燃點交替出現,非常密集,對觀眾的情緒調動非常到位;在國際比賽中贏得冠軍,大漲中國士氣,點燃愛國熱情的使命完成得非常到位;部分人物內心矛盾刻畫細膩,真實再現了許多真摯情感,觀眾帶入感很強;一個橫跨四十年的事情在兩個小時的電影中講述,取捨有度,情節張弛有力,非常精彩。
都說存在遺憾才是完美,我想《奪冠》就是如此吧。
反觀《我和我的家鄉》,全片強行升華主題的地方過多,有淚點和燃點,但較為鬆散。縱使一眾大牌明星的演技都在線,也沒辦法抹平影片中莫名存在的“尷尬”感。五個小故事中,UFO那段是最尬的一段……當然,這也是一部主旋律的好片子,只是相比《奪冠》來說,被比下去了。
⑹ 經典奧斯卡電影有哪些
人生如果沒有看過幾部奧斯卡電影,那麼將是不完整的,我現在給大家推薦10部經典奧斯卡電影,有時間的時候,可以看看這些電影。
1《一夜風流》
1934年上映 第七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1934年的這部經典愛情喜劇《一夜風流》第一個完成了囊括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編劇獎等五個含金量最高的大獎這一奇跡。本片稱得上是古典好萊塢時期品質最高的電影之一。
2《亂世佳人》
1939年上映 第1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聞名全球!橫掃8項奧斯卡獎的《亂世佳人》在那個時代就能創造上億美元的票房,現代的《阿凡達》也許在其面前都弱爆了。誇張點說,沒有本片在全球的風靡,都不會有如今奧斯卡在世界影壇的霸主地位。
3《卡薩布蘭卡
1942年上映 第1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卡薩布蘭卡》是最能代表好萊塢黃金時期特質的影片。戰爭、愛情、諜戰、黑色,這些好萊塢黃金時期讓人著迷的電影氣息都能在這部影片中有所體現,本片堪稱一部全方位的經典之作。
4《賓虛》
1959年上映 第3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賓虛》代表了60年代最頂級的電影技術,而本片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本片橫掃11項奧斯卡大獎,創造了一部影片得獎最多的奧斯卡記錄。
5《音樂之聲》
1965年上映 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在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歌舞片中,品質最高,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音樂之聲》。據說有觀眾反復觀看本片超過千遍,創造了一個人看同一部影片次數最多的世界紀錄。
6《教父》
1972年上映 第4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選奧斯卡最佳中的最佳,當然少不了《教父》。這部影片的成就不僅是開創了一種黑幫片的模式,從劇本的'構建到敘事的展開,從演員的表演到電影鏡頭的運用,都堪稱電影的模板。
7《飛越瘋人院》
1975年上映 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本片中反對壓制的主題,和崇尚自由的情懷,是最符合奧斯卡特質的,因此本片被稱為“奧斯卡中的奧斯卡”也在情理之中。繼《一夜風流》之後,本片也再次創造了橫掃奧斯卡五項最重要獎項的神話。
8《末代皇帝》
1988年上映 第6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作為史詩片,本片的一大魅力在於從普通人性的角度,細致還原了溥儀顛簸的一生,而迴避了牽扯政治和歷史方面的態度。本片獲得了9項奧斯卡提名,竟然不可思議地盡收囊中,100%的獲獎率也堪稱一個傳奇。
9《辛德勒的名單》
1993年上映 第6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辛德勒的名單》是一部盪滌人類靈魂的不朽傑作。本片在商業和藝術領域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堪稱影史最完美的作品之一,也讓當時嘲笑斯皮爾伯格只會拍商業片的人閉上了嘴。
10《指環王3:王者歸來》
2003年上映 第7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指環王》系列影片以無懈可擊的電影技術,引領了電影界的又一場革命。無論是普通影迷還是挑剔的影評人,無不被這一系列電影征服。
⑺ 紀錄片《輝煌中國》第二集創新活力主要講了什麼
創新」我們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再次煥發出撬動地球的力量。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台聯合製作,全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脈絡,全面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紀錄片《輝煌中國》第二集創新活力播出!
從移動支付到共享單車,從大飛機C919到天眼工程……紀錄片《輝煌中國》第二集科技感滿滿,該集全面介紹了五年來我國科技創新的豐碩成果,每一幀都像是科幻大片。
在本集紀錄片中,空天領域的科技創新重點介紹了中國天眼FAST項目,並揭秘了天眼「睜眼」的全程。
⑻ 跪求好心人分享馮夢龍傳奇2017年上映的由 閻維文主演的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
《馮夢龍傳奇》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導演:高峰
編劇:郎雲
主演:閻維文、胡哲行、侯岩松、吳衛東、邱雲鶴、鄭昊、張繼波、劉小寧
類型:傳記、歷史、古裝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2017-06-30(中國大陸)
片長:100分鍾
又名:FengMenglong'sLegend
馮夢龍,蘇州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戲曲家,他的作品有近3000多萬字,尤以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恆言》等著述創造了中國通俗文學的新高度。除了藝術方面的造詣,馮夢龍也以其在福建壽寧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跡,為後世稱頌。
電影
《馮夢龍傳奇》便是首次將馮夢龍生平事跡搬上大銀幕,講述了馮夢龍從蘇州至壽寧、由為文而從政的傳奇經歷,以其在壽寧的為官經歷為主要表現內容,圍繞抗倭寇、滅虎患、禁溺女嬰、倡導文教等事跡,表現其愛民、務實、清廉的形象。值此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六周年之際,影片以馮夢龍豐碩的文化創造、高潔的人生操守、勤廉的為政理念、堅貞的愛國情操及務實愛民的政治作為向黨的生日獻禮。
⑼ 食品加工廠 第二季 講的是什麼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整個食品行業,從原料選擇、種植養殖到加工、烹飪、物流、銷售,都在享受著科技發展帶來的豐碩成果。在這一系列紀錄片中,我們將與農業專家、機械專家和米其林星級廚師一起環游世界,了解各領域最前沿的技術變革,並了解它們是否會成為食品行業的未來。
鏈接: https://pan..com/s/13yqaeG-epe4_Qf5FZdwtdA
這部電影是在歐洲國家的大型食品生產基地和工廠拍攝的。他向我們展示了日常生活背後的食物世界。在歐洲高度現代化的農牧業生產線下,一切都和田園或者慢熱的人想的不一樣。其實世界是高速的,准確的,平靜的,整齊的。它由各種生產線、計算機、機器人、大機器和我們來引導。無論是在農場、養殖場還是屠宰場,幾乎每一個小操作都伴隨著相應的機器,其細致的分工令人驚嘆。影片非常詳細地展示了這些奇怪的機器如何快速准確地完成指令,人被置於與機器某種平等的地位。雖然工業加工食品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目前作為消費者,我們對食品生產企業幾乎一無所知。第一,不能輕易進入食品廠;二是媒體對食品行業的報道過於專業,引起了大家的興趣。今天分享的四部食品工業紀錄片,將讓你深入了解世界食品工業的不同側面及其未來發展。
⑽ 雨宮琴音電影講了什麼 這部劇講的是什麼內容
1、雖然30歲的安德烈婭一向獨身,卻從閨蜜那邊堆集了豐碩的與小魔頭們的「戰役」經驗,這也果斷了她不要孩子的信心況且作為褻服設計師被約請到米蘭參展的她,事業前程正一片光亮。但就在此時,她與兩小無猜的格雷戈爾重逢。
2、自從風流俶儻的格雷戈爾由於設計了一款兒童入眠床一夜發財後,就成為八卦雜志記者追捧的鑽石王老五。而一天,安德烈婭扭傷了膝蓋,文質彬彬的年青律師克里斯熱忱幫手。以後安德烈婭自動約請克里斯抵家中共進晚飯,以示感激。
3、短短幾天,安德莉亞和兩小我都產生了關系。但幾周以後,安德莉亞發現本身懷孕了,到底誰是孩子的父親?是「壞男孩」格雷戈爾仍是和她心有靈犀的克里斯?謎底很輕易知道,但既然她不想留住這個孩子,又有甚麼究查下去的來由呢?除非她真的最先去發現與小魔頭們相處的奇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