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金剛裡面大猩猩為什麼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啊!
因為金剛早在1933年就被拍攝一個電影奇跡的誕生 ★1933年版
三位傳奇創造者
《金剛》的誕生要從它的三位經歷傳奇的創造者說起。
1920年,來自佛羅里達的梅里安·庫伯參加美國空軍並被派往歐洲參戰,在波蘭他結識了與他同齡的戰友恩斯特·舍德薩克,兩人從此成為一生的摯友與合作夥伴。1922年,愛斯基摩人題材的紀錄片《北方納努克》大獲成功,退伍後的庫伯和舍德薩克受到啟發,前往亞洲拍攝具有探險色彩的紀錄片。
1925年,他們合作完成了《牧草》,影片記錄下伊朗游牧民族翻越雪山的遷徙行動。兩年之後,他們又深入泰國叢林,拍攝了紀錄片《象》,展現當地土著和大象之間的一場爭斗。日後,《金剛》里那位專拍冒險片的製作人卡爾·丹漢便是庫伯和舍德薩克這段經歷的縮影。
隨後,庫伯和舍德薩克轉向劇情片創作,在《金剛》之前,他們就已經拍攝了《四片羽毛》、《最危險游戲》等多部作品。曾赴非洲探險的庫伯很早就對大猩猩產生了興趣,1926年有人在印尼捕捉到科莫多巨蜥並運回美國展覽的新聞,啟發了他編寫《金剛》劇本的靈感。
但這個設想卻未能立即實現,直到他遇到電影特效專家威利斯·奧布萊恩,才有了實施拍攝計劃的技術基礎。奧布萊恩堪稱好萊塢電影特效的鼻祖級人物,早在1915年,他就拍攝了短片《恐龍和失去的一環》,他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微縮模型和定格攝影技術,像1925年的科幻片經典《失落的世界》便是他擔任技術導演的代表作。
,而且《金剛》是2006年第一部進口大片,新昆明影城於今日起將與全國同步上映該片。影片長度與國外上映時一致達2小時50分,這是繼《指環王Ⅲ》後放映時間第二長的引進大片。影片中的主角「金剛」,由於高科技含量和其逼真性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❷ 電影「金剛」一共有幾部
眾所周知,《金剛》是一部重拍片。在電影史上,正式命名為《金剛》的作品已有三部,除了眼下最新的一部,還有1933年和1976年版兩部。除此之外,還有大量以「金剛」為題材的電影,但基本都屬於外傳、別傳的性質。在《金剛》的正統家族中,兩部舊版影片也都曾引起巨大轟動,它們不僅是熱門大片《金剛》的前身,同樣也是電影工業發展的重要歷史坐標。
今天看來,金剛大戰翼手龍的場面(1933年版)已經簡陋得讓人無法相信,但在73年前,卻絕對能夠讓觀眾在影院中尖叫。
一個電影奇跡的誕生 ★1933年版
三位傳奇創造者
《金剛》的誕生要從它的三位經歷傳奇的創造者說起。
1920年,來自佛羅里達的梅里安·庫伯參加美國空軍並被派往歐洲參戰,在波蘭他結識了與他同齡的戰友恩斯特·舍德薩克,兩人從此成為一生的摯友與合作夥伴。1922年,愛斯基摩人題材的紀錄片《北方納努克》大獲成功,退伍後的庫伯和舍德薩克受到啟發,前往亞洲拍攝具有探險色彩的紀錄片。
1925年,他們合作完成了《牧草》,影片記錄下伊朗游牧民族翻越雪山的遷徙行動。兩年之後,他們又深入泰國叢林,拍攝了紀錄片《象》,展現當地土著和大象之間的一場爭斗。日後,《金剛》里那位專拍冒險片的製作人卡爾·丹漢便是庫伯和舍德薩克這段經歷的縮影。
隨後,庫伯和舍德薩克轉向劇情片創作,在《金剛》之前,他們就已經拍攝了《四片羽毛》、《最危險游戲》等多部作品。曾赴非洲探險的庫伯很早就對大猩猩產生了興趣,1926年有人在印尼捕捉到科莫多巨蜥並運回美國展覽的新聞,啟發了他編寫《金剛》劇本的靈感。
但這個設想卻未能立即實現,直到他遇到電影特效專家威利斯·奧布萊恩,才有了實施拍攝計劃的技術基礎。奧布萊恩堪稱好萊塢電影特效的鼻祖級人物,早在1915年,他就拍攝了短片《恐龍和失去的一環》,他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微縮模型和定格攝影技術,像1925年的科幻片經典《失落的世界》便是他擔任技術導演的代表作。
陰差陽錯的合作
1931年,當時好萊塢八大公司之一的雷電華(RKO)公司原本邀請奧布萊恩拍攝《造物》,描寫一隊遭遇海難的水手登上一座遍地恐龍的孤島的故事。由於資金和劇本的問題,開機不久的《造物》就被迫擱淺,反倒促成了奧布萊恩同庫伯、舍德薩克之間的合作。1931年10月,雷電華投資的《金剛》正式開機,庫伯和舍德薩克擔任導演、製片,奧布萊恩負責視覺特效,來自加拿大的女星菲瑞出演女主角,這部驚世之作就這樣投入了拍攝。
盡管銀幕上呈現的大猩猩「金剛」身高將近20英尺(約合6米),但實際用於拍攝的微縮模型卻只有18英寸(約合45厘米)高。在《金剛》中,無論金剛還是恐龍的主要鏡頭都由微縮模型完成,奧布萊恩採用定格攝影的方式拍攝特效場面———攝影機每拍一幀(電影膠片一般為每秒24幀),都要讓金剛和恐龍的模型輕微調整動作,以使最終成片達到流暢完整的放映效果。金剛的模型由金屬骨架結構附著橡膠製作,身上的皮毛採用的是兔皮。除了微縮模型,奧布萊恩還設計製作了用於特寫鏡頭的等比例的頭部和手部模型,於是金剛手握女主角和吃人的鏡頭也就更加真實可信。為了節省開銷,《金剛》劇組採用了《最危險游戲》的叢林布景以及《造物》的部分道具。庫伯和舍德薩克也親自上陣,在影片中扮演了射殺金剛的飛行員。除了重重困難,拍攝期間也傳來好消息,庫伯和舍德薩克的前一部冒險驚悚片《最危險游戲》票房大賣,這也增加了幾位主創的信心。
大蕭條時期的神話
因為特效攝影與後期合成的工作量巨大,《金剛》直到1933年2月才製作完成,影片共耗資金67萬美元。1933年3月2日,《金剛》在紐約的兩家影院開始上映,在四天時間里,票房就已接近9萬美元(當時的電影票價為15美分一張),一舉創下新的票房紀錄。1933年4月,《金剛》的巨額票房徹底拯救了瀕臨破產的雷電華公司,一時成為好萊塢的佳話。《金剛》首輪上映在美國本土就取得了170萬美元的票房收益,在大蕭條時期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在今天看來,1933年版的《金剛》盡管技術上已經明顯落後,其創造性的劇情和強大想像力卻依然叫人敬佩。
一次吃力不討好的革新 ★1976年版
特效部門為「金剛」製作了一個大型機器人,但完工後不能達到拍攝要求,最終被迫放棄了這個想法。
1976年,重拍版《金剛》登上了《時代》周刊的封面。
上世紀70年代初,好萊塢就傳出了重拍《金剛》的風聲。還沒等最早提出設想的環球公司實施籌備工作,義大利著名製片人迪諾·德·勞倫提斯就宣布與派拉蒙合作拍攝新版《金剛》,環球公司的計劃被迫擱淺,直到去年才最終實現。
與1933年的老版本相比,勞倫提斯製作的新版《金剛》,在劇本上就有不少變化,時間背景被設定為現代,電影劇組被改成石油勘探隊。
主要角色的身份也有所改變,女主角多安是遭遇海難的神經質女子,傑克變成了古生物學家,電影製作人卡爾則變成惟利是圖的石油商人弗萊德。金剛在骷髏島上沒有大戰恐龍,最終爬上的也不再是紐約帝國大廈,而是世貿中心「雙塔」(「9·11」事件中被摧毀的著名建築)。
新版《金剛》的導演人選曾考慮過羅曼·波蘭斯基和薩姆·派金柏,但最終確認的是剛剛拍完賣座大片《火燒摩天大樓》的英國導演約翰·吉爾勒明。男主角傑克由嶄露頭角的小生傑夫·布里奇斯扮演,而女主角則起用了當時還毫無表演經驗的模特傑茜卡·蘭格。
新版《金剛》於1976年1月開拍,當年8月殺青,拍攝期間保持了每天12小時以上的工作強度。影片由義大利人卡洛·拉姆波蒂(後來此人因《異形》和《E.T.》兩度摘得奧斯卡獎)負責特效工作,按照他的設想,特效部門製作了一個40英尺(約合12米)高的大型機器人,以扮演金剛。
事實證明,這個造價不菲的機器人並不成功,只拍攝了幾個鏡頭就被擱置一旁。金剛改由特效化妝師瑞克·巴克設計製作了一套由硅膠和馬鬃製成的「猩猩裝」,並由他本人親自扮演。為了表現出金剛的動作和神態細節,特效部門還為大猩猩製作了大型的機械手臂和雙腿,巴克同時准備了七種不同表情的金剛面具,以供不同場景使用。
《金剛》於1976年12月在美國首映,盡管票房成績不錯,卻惡評如潮,被認為失去了原作中自由的神采和想像力。1986年,勞倫提斯組建原班人馬拍攝了續集《金剛還活著》,則根本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
❸ 《金剛VS哥斯拉》4天近5億票房,為何金剛輸,從這幾點告訴你
目前好萊塢大片《哥斯拉大戰金剛》已經上映了四天的時間;
雖然如今是冷門的觀影檔期;
但是這部影片到如今,還是拿下了4.69億元的票房成績;
可見還是非常受歡迎的。
而觀看完這部影片的朋友們,都會出現一個疑問;
那就是為什麼金剛會打不過哥斯拉?
其實樂楓在看完這部影片之後;
也結合了很多的資料來分析了一下這件事情。
下面就一起看看,到底為什麼回復能力強,善於運用工具,並且靈活的金剛;
會打不過哥斯拉。
而樂楓的觀點,各位又是否認可。
首先,按哥斯拉所出現的形象,要比金剛要晚;
在54年的時候,第一部《哥斯拉》電影就跟大家見面了。
並且從當時開始,哥斯拉就成為了世界性的一個流行的文化符號。
而關於哥斯拉初代的介紹;
它是一個生存在侏羅紀和白堊紀之間的,罕見海洋爬蟲類和陸生獸類中間殘存的個體。
當初因為氫彈的實驗,才出現在了地面之上。
而如今哥斯拉也衍生出了很多種的形態;
並且能力也逐漸地定型,堅韌的皮膚,還有能夠噴射大招熱核射線等。
不過其形象也逐漸地變為正面;
從最開始的襲擊人類,逐漸演變為了地球的守護者。
在其他的邪惡巨獸入侵的時候;
哥斯拉便會從深海當中覺醒,將其打敗,保護地球。
而金剛第一次出現在熒幕之上的時候;
是在33年的時候。
當時對於金剛的刻畫,就確認了它的出生地在骷髏島當中;
並且能夠和人類女孩安進行交流,鍾情於它;
而之後金剛的形象也就固定在了這上面。
它以善於使用工具,並且恢復力快;
行動敏捷而著稱。
而近期關於金剛的影片,就是在17年上映的《金剛:骷髏島》。
在這部影片當中,還將本來金剛的二十五英尺的形象;
增加到了一百英尺,成為了一個十足的巨獸。
所以最終在這部《哥斯拉大戰金剛》當中;
所呈現出來的兩位巨獸的身高差不多;
這也跟當初更改了金剛的形象有關。
而那麼為什麼金剛會打不過哥斯拉呢?
下面就繼續看樂楓分析一下吧。
其實這種事情很好理解;
如果朋友們喜歡玩 游戲 的話,那麼樂楓就先用 游戲 的語言給大家說一下。
因為哥斯拉大家可以將其想像成為一個法坦;
而金剛大家可以將其想像成一個純肉坦。
而兩位都是六神裝的巨獸;
要打起來自然純肉坦是打不過法坦的。
畢竟哥斯拉還帶著熱核射線,並且它的這個大招,似乎還沒有冷卻時間。
所以從這一點上面來講,即便金剛恢復能力再強,它也打不過哥斯拉。
很多人都說金剛還有著權杖的加持;
拿著「開山斧」為什麼還打不過?
其實看過影片的都能看到,金剛的武器打在哥斯拉身上;
就跟撓癢癢一般,根本沒有太大的作用。
而後面它將神器也是僅僅當作的盾牌,用來防範哥斯拉的大招。
並且金剛還有著很薄弱的一個地方;
就是它不會水。
而第一次它在海裡面和哥斯拉進行戰斗,優劣勢也顯而易見;
其實金剛和哥斯拉的祖先,在遠古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戰鬥了;
而金剛所用的斧子,其實是哥斯拉祖先的背脊的一部分,是當初金剛祖先的戰利品。
所以雖然金剛在用斧子的時候,能夠多少抵擋一下哥斯拉;
但是依舊傷不了哥斯拉。
而在丟失了斧子之後,金剛就只能被按在地上摩擦。
而可能也是因為金剛的成長並沒有到達巔峰;
在影片當中所展現出來的金剛,雖然動作快,但是哥斯拉的動作卻也不慢。
被很多的影迷稱作了「靈活的胖子」;
可見金剛和哥斯拉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首先「真哥斯拉:對戰於機械哥斯拉本身就很吃虧;
因為對方就是一坨鐵,不需要休息;
而且在皮膚的堅韌度,以及吐息的強度,都比真哥斯拉要強。
而金剛能夠打得過機械哥斯拉,其實還是因為那把斧子。
因為斧子可以吸收哥斯拉突襲的能量;
並且轉化成可用於自己的能量,所以才能解決掉機械哥斯拉。
其實在最後哥斯拉離去的時候,看向金剛的眼神;
而在這部《哥斯拉大戰金剛》當中;
金剛雖然戰敗於哥斯拉,但是之前兩位祖先的各種戰斗,還是有勝有負。
所以最終樂楓認為,雙方還都是五五開吧;
畢竟在這部影片當中,更多的還是劇情需要,才將金剛刻畫得稍微弱於哥斯拉。
其實樂楓在看完這部影片之後;
還回顧了一下之前62年的《金剛大戰哥斯拉》。
其實最為想不明白的一點還是,這兩位為什麼要打架;
雖然在劇中是人類所安排的;
不過它們一位深海王者,一位地心王者,根本就沒有打架的理由。
並且,它們兩人就不能商量一下,一起稱霸地球么?
然後再利用人類做出來的飛船,到宇宙當中霸佔其他的星系,跟其他星球的怪獸們打;
最終稱霸宇宙,想想都刺激……
雖然這並不可能。
《哥斯拉大戰金剛》這部影片,從場面來講無疑是非常的壯觀;
雖然裡面的很多問題都來不及思考;
不過這種大片,看起來也就一個字:「爽」就完了;
所以這部影片最終也能夠被觀眾們所認可。
好了,今天關於《哥斯拉大戰金剛》的話題到這里就已經結束了;
不知道大家認為哥斯拉和金剛這兩位巨獸,到底哪一位更強呢?
歡迎大家在下方的留言板當中留言互動噢。
最後,不要忘記關注樂楓電影哦!
❹ 人和怪物大戰的電影
異煞
極度深寒
深淵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異型
漢江怪物
哥斯拉
星際傳奇1
黑同表面
紅色星球
星河戰隊1\2
異種
天煞
獨立日
世界大戰
星球大戰
迷失太空
《侏羅紀公園》怪物——復活大恐龍
《八爪怪》怪物——大蜘蛛
《蒼蠅》怪物——科學家變身的大蒼蠅
《極度深寒》怪物——大章魚
《金剛》怪物——大猩猩(結局悲慘)
《巨猩驕陽》怪物——大猩猩(中間感人,結尾完滿)
《大白鯊》怪物——大白鯊(老片子,現在看特技略顯粗糙)
《史前巨鱷》怪物——大鱷魚
《狂蟒之災》怪物——大蟒蛇(續集《尋找血蘭》也可以)
《暗襲》怪物——洞中不明生物(恐怖片)
《怪物史萊克》怪物——史萊克,會說話的驢子(動畫片)
《怪物公司》怪物——全是怪物(動畫片)
《黑衣人》怪物——邪惡外星人
《異形》系列怪物——愛流口水的外形生物
《鐵血戰士》怪物——可以隱身的外形生物
《驚心食人族》怪物——長有翅膀怎麼殺都不死的怪物
《星河艦隊》怪物——長有長腿的外星生物
《八爪怪》
《蒼蠅》
《狂蟒之災》
《暗襲》
《瘋羊》
《哥斯拉》
黑同表面
漢江怪物
科學怪魚
變種DNA
突出蟲圍
金剛(個人覺得最好看)
大白鯊
史前巨鱷
狂蟒之災
范海辛
黑夜傳說
……
(十大經典怪物電影)
哥斯拉
因為核試驗導致氣候異常,一個高
達27米的龐大怪物復活了,紐約從
此陷入一片混亂……
破壞指數:★★★★★
恐怖指數:★★★★★
電影簡介:1998年怪物特效大片,
劇情簡單,但勝在場面壯觀,票房
成績驚人
金剛
一個電影攝制組在神秘小島偶遇一
只超級巨猿,於是設計把它抓回了
紐約,紐約又遭殃了……
破壞指數:★★★★★
恐怖指數:★★★有時候還很可愛
電影簡介:2005年最值得一看的好
萊塢大片,《指環王》導演彼得·
傑克遜全力打造
湖底魔獸
克隆怪物逃出生天,帶來前所未有
的危機,人類如何阻擋失控的怪物
人一場正義與貪婪的戰爭拉開序幕
破壞指數:★★★★
恐怖指數:★★★★★
電影簡介:克隆獸逃出實驗室,跑進湖裡並很快長成巨大的食人魔獸。整個湖泊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中
濃血巧克力
自《黑夜傳說》「哥特」之風大熱
銀幕,後,狼族變身後裔又引起了
影人們的注意
破壞指數:★★
恐怖指數:★
電影簡介:這部講述狼人故事的
《濃血巧克力》從劇情到創意均絕
對可謂《黑夜傳說》的野蠻雙胞胎
異形
異形體形雖小,卻是最叫人不寒而
栗的怪物,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
它會出現在你身後……
破壞指數:★★★★
恐怖指數:★★★★★
電影簡介:《角鬥士》導演雷德利
·斯科特的科幻恐怖經典,後來又
拍了三部續集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
南極洲冰層下的神秘金字塔里,鐵血戰士通過培育異形並與之搏殺,以完成戰斗訓練……
破壞指數:★★★★
恐怖指數:★★★★★
電影簡介:又是影史兩大怪物的關
公戰秦瓊,打鬥場面雖不多,但段
段驚心動魄、血肉飛濺
漢江怪物
因為污染變異而產生的怪物,就存
活在漢江里,它吃人嗜血無惡不作
它會悄悄出現在你身後……
破壞指數:★★★★
恐怖指數:★★★★★
電影簡介:故事圍繞受化學葯品污
染而產生變異的水生生物展開,人
類展開無所畏懼的拚死對抗…
隔山有眼2
一家人旅行時不慎進入廢棄的核試
驗區,結果遭遇了一群因核輻射而
變得嗜血無比的怪人……
破壞指數:★★★★
恐怖指數:★★★★
電影簡介:2006年最恐怖、惡心和
殘忍的電影之一,是1977年的恐怖
經典重拍版
再生人
" 再生人"自己溜出了實驗室,以它的"好惡"體驗人生,他的出現造成了恐慌卻又悲劇的效果……
破壞指數:★★★★
恐怖指數:★★★★
電影簡介:本片借重現代化的科技手段,試圖在主人公身上增加幾分莎翁筆下悲劇人物的色彩。
綠巨人
科學家在試驗中遭輻射,一旦情緒
憤怒就會變身為可怕的綠色巨人,
於是引來了軍隊追殺……
破壞指數:★★★★
恐怖指數:★★★
電影簡介:李安的好萊塢大片,綠
巨人逼真的特效和激烈的動作場面
,成為全片最大的看點
❺ 北美票房失意,國內觀眾拯救票房的四部好萊塢電影,你看過幾部
《加勒比海盜5》《狂暴巨獸》就只是那種普通到沒什麼存在感的商業電影,既不優秀,也沒有差到令人發指。它是一部實在的無腦爽片。無腦指的是它的劇情。製作團隊似乎非常明白自己要做的是什麼,他們沒有在劇情上下功夫,力求深度和批判性,寫的就是再套路不過的劇本,人物不能再標簽化,甚至還有點強行智商下線。
巨石強森在片中飾演了一個靈長類動物學家,在一次抓捕偷獵行動中救下了一隻得了白化病的大猩猩喬治,兩人的關系超越了物種的限制,親密似友。萬惡的資本主義讓一些企業家昧著良心研究生化武器,一次意外讓他們的研究物污染了幾只動物,其中就包括喬治在內。
電影中,三瓶研究物是裝在同一個箱子里,再因為飛船炸毀而回到地球的,它們是怎麼做到飛向不同的地方,同時砸在美國境內,而且都是動物吸入了氣體。這種開頭,基本已經算一種提示,讓觀眾放下智商看電影了。我甚至想要是換成人類吸入氣體會不會更有趣,可惜這部電影並沒有這種野心。
❻ 70年代港版《金剛》,一部邵氏當年用來對抗好萊塢電影的大製作
自1933年第一部《金剛》問世以來,這個「巨型怪物」幾乎每隔幾年、十幾年便會和世界觀眾碰一次面,它和後來的「哥斯拉」被並稱為「怪獸電影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角色。
在《金剛》誕生之後,好萊塢還推出了續集《金剛之子》、《金剛:歸來傳說》和《金剛續集》等等,皆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雖然「金剛」已經誕生了大半個世紀,但這股熱潮並未就此散去,彼得·傑克遜版的《金剛》讓電影人重新看到了這個怪物背後的商業潛力,而《金剛:骷髏島》之後,好萊塢電影公司也將繼續發掘它的剩餘價值……
相對於歐美發達的科幻創作體系,在亞洲擅長於創造「怪獸電影」的國家也僅有日本了。
日本影視界人士先後設計出了哥斯拉和奧特曼等等具有本土代表性的形象。
其實早在1933年版本的《金剛》面世後不久,日本電影人便緊貼潮流翻拍了《金剛在江戶》,而「特攝片之父」,「哥斯拉創始人」本多豬四郎,也在戰後替東寶公司執導了迄今為止有著巨大影響力的《金剛大戰哥斯拉》,他將大洋彼岸的巨型猩猩與本土的哥斯拉湊在一起,上演了一場怪物之間的巔峰對決。
無獨有偶,其實早在60年代,胡鵬便打造了《猩猩王大鬧天宮》和《黃飛鴻大戰猩猩王》,但真正投入巨資製作的,是邵氏電影公司在1977年推出的《猩猩王》。
這部電影以800萬元投資刷新了邵氏公司成立以來電影製作規模的新記錄。據說當年好萊塢大片《金剛:歸來傳說》即將登陸香港,邵逸夫便立馬趕拍了這部電影與之抗衡。
邵逸夫肯豪擲千金拍攝本片,一方面是當年的邵氏公司正發展壯大,財力雄厚。
另一方面,邵氏當家的刀槍武俠片和拳腳功夫片逐漸有了降溫的趨勢,邵逸夫急於開發新的類型電影來保持邵氏在亞洲電影市場的競爭力。
其實特攝片並非香港電影人的強項。1975年首部超人片《中國超人》便邀請了日本團隊為特技保駕護航,而《猩猩王》不僅繼續沿用了原班技術團隊,更耗費巨資到印度拍攝外景。盡管片中的特技在今天看起來十分拙劣,但是在當時的亞洲影壇絕對數一數二,顯露出了邵逸夫試圖將本片推向國際化的野心。
電影的故事情節十分簡單,原本住在森林裡的猩猩王和女泰山阿維,被娛樂商人帶到香港作為其賺錢謀生的工具。被猩猩王從小養大的阿維不忍心大猩猩被凌辱,而商人意圖污辱阿維,最終使得猩猩王大怒,開始大肆搗亂。令人興奮的是這次猩猩是沖進香港,把「東方之珠」掀了個人仰馬翻,十分接地氣。影片後面有將近半個小時的特效場面,猩猩王為救阿維,砸路毀橋,大肆破壞樓宇建築,可以想像在那個年代,這些場面給觀眾帶來了多大的震撼。
為了展現猩猩王體型和破壞力之強大,攝制組採用了模型與藍布相結合的辦法打造出了片中的畫面。當鏡頭中同時出現人與猩猩的時候,就採用後期摳像,而猩猩王獨自出現搞破壞的時候就採用模型拍攝。讓人感到意外的是,猩猩王的扮演者,竟然是日後揚名國際影壇的」華人第一武指「——袁和平。
《猩猩王》作為當年超大投資的本土巨作,按理來說應該賺得盆滿缽滿,相反的是,本片並沒能贏得大多數觀眾的青睞,近800萬的投資僅收回了120多萬的成本,可以說是一筆賠慘的買賣。而邵氏的實驗科幻片《中國超人》和《星際鈍胎》均遭遇票房滑鐵盧。這足可見香港觀眾對於這樣的特技電影並不買賬,這也讓邵氏對科幻片的探索就此止步。
雖然兩部電影票房慘淡,但它真正將「特攝電影」技術引入了華語影視業,其影響之深遠,幾乎隨處可見。譬如杜琪峰的《濟公》中魔頭掃平民居、《大話西遊》里牛魔王與至尊寶的身型對比等,都是由此發展而來。而導演楊潔在拍攝《西遊記》時,也大量採用了摳像和微縮模型技術。
雖然在特效發達的年代,這些土辦法已經逐漸被淘汰了,但當年邵逸夫敢於嘗新嘗鮮的舉動,還是值得後人們尊敬。反觀之,以當今華語電影特效技術,我們再拍出《猩猩王》絕非難事,但為什麼無人敢拍,無人再拍,這值得我們深思。
❼ 變形金剛票房
《變形金剛》原名:Transformers 上映日期:2007-07-04 國家:美國 全球票房:7億美 元 《變形金剛2》 原名:Transformers 2 : Revenge Of The Fallen 上映日期:2009.6.24 國家:美國 全球票房:9億美元 據報道,《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公映五天以來,全球總票房已達約3億8730萬美元。其中IMAX方面的收入為1440萬美元,這一成績成為了"五天IMAX票房"的史上第一。海外方面,估計《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已經拿下了總共1億6200萬美元,這一海外成績排名電影史上第四,前三名依次為《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2億1630萬美元)、《哈利·波特與鳳凰社》(1億9300萬美元)、《蜘蛛俠3》(1億6490萬美元)--這些都是續集電影。北美票房方面,《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已經斬獲2億零120萬美元,成為「五天票房紀錄」史上第二,險些超過史上第一名《黑暗騎士》保持的2億零380萬美元。《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的這一成績,令當年同樣在周三開始公映的《蜘蛛俠2》所取得的1億5240萬美元的"周三開畫五天票房紀錄NO.1"變得黯然失色。而該片在中國已取得的票房約為1.5億人民幣,照此發展它有望打破《泰坦尼克號》當年創下的「中國內地票房NO.1」的3.6億人民幣。 《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國內票房在過去一周繼續狂飆。綜合院線、國外網站的信息,截止到7月5日,該片國內票房已經突破2.5億元,再破《赤壁》(上)11天過2億的紀錄。《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已經超過上集一周2.7億的成績。 新華網洛杉磯7月8日電 好萊塢科幻動作片《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在美國本土上映僅14天,票房已突破3億美元大關。 此間媒體8日報道說,《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是好萊塢歷史上第二部最快實現3億美元票房的影片,僅次於去年夏天上映的《黑暗騎士》創下的10天紀錄。《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全球票房也已超過6億美元。 由邁克爾·貝執導的《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6月24日在義大利和印度之外的所有主要電影市場同步上映,幾乎在每個市場的票房表現都超過了2年前上映的第一部《變形金剛》。第一部《變形金剛》在美國的票房收入為3.19億美元,全球票房收入7.08億美元。 內地票房:《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12天超3億元打破紀錄 短短12天,《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的內地市場票房突破3億元。從理論上講,《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已經打破由《泰坦尼克號》保持了11年的進口片在國內放映的3.6億票房的紀錄。要知道,當年《泰坦尼克號》的3.6億票房是放映了70多天的總成績,而今天的放映市場,即使是最牛的大片也不可能在市場上放映70多天。 從《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看如何激發團隊戰鬥力 《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在全國各地影院的隆重上映,除了創造19天時間捲走4億元的票房收入外,一股「變形金剛熱」又開始悄然流行,職場中人也紛紛將自己比作變形金剛中的角色,一群個性和優缺點鮮明的「汽車人」間如何緊密配合,克服千難萬險?而職場「霸天虎」又是如何摧枯拉朽,威名震天?就彷彿很多車主都喜歡將博派或狂派的標志貼在車上一樣,《變形金剛:墮落者的復仇》的精彩演繹,讓每個職場人士彷彿都看到了自己的特性,並總結出了行走職場的心得。全球票房833.2百萬美元,排名全球歷史票房22位,北美票房402.1百萬美元,中國票房4.28億人民幣,排名中國歷史票房4位,香港票房48,115,274港元,排名香港歷史票房19位。
❽ 好萊塢大片票房排行榜是怎麼樣的
好萊塢大片票房排行榜:《復仇聯盟4》,《阿凡達》,《泰坦尼克號》,《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復仇者聯盟3》,《侏羅紀公園》等。
1、《復仇聯盟4》。
《泰坦尼克號》商業是左膀,愛情是右臂,對於愛情的大膽歌頌,超越了那個年代觀眾對愛情片尺度所能想像的范圍,要知道,這可是在大銀幕上看一男一女彼此追逐、親吻、大膽表示愛意。影片所表現的愛情,沒有貧富差距限制,看重一見鍾情,渴望瞬間燃燒,這是放之全球而皆準的愛情普世價值。
❾ 電影《哥斯拉大戰金剛》內地總票房破2億元,該劇有哪些亮點和槽點
《哥斯拉大戰金剛》,作為怪獸宇宙第四部電影,它本身的槽點要多於優點。
用一句話來說,電影只適合喜歡巨星怪獸互毆的人去看。它的優點主要在於裡面的特效和製作,看完整個電影,值得我們稱贊一句“爽”。兩大怪獸互毆,場面十分震撼。
至於剩下的地方,幾乎都是槽點了。主要的幾個角色,表現都沒有邏輯性,台詞也顯得有些敷衍。好在這部劇文戲比較少,沒有影響整體的觀感。還沒看這部電影的人,想要去看的話,建議提前摒棄自己的邏輯思維。
3、電影的槽點電影的槽點就比較多了,可以說除了怪獸之間的對決,其它的都是槽點。少得可憐的文戲,一點都不用心。演員們的表現平平無奇,台詞更是不符合邏輯。從劇情方面來說,這部電影什麼都不是。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是徹頭徹尾的爽片,只適合喜歡怪獸的人。要是不喜歡怪獸和震撼的場面,就不用去看電影了,它只會讓你覺得後悔。電影的文戲,還不如和朋友聊天來得精彩。
❿ 盤點經典電影巨獸形象,是什麼沖撞了你的眼球
今年的國際電影節正在緊張的籌備中國,在參展影片中,一部名為《千頭怪物》的影片讓知力君對科幻電影中的巨獸浮想聯翩!有哪些技術手段能讓電影中的巨獸如此惟妙惟肖?今天就讓知力君為您盤點一下科幻電影中的巨獸及其背後的科技奧秘吧!
1.金剛:西方世界的巨獸典範
在《霍比特人》中,搶奪了矮人財富的是一隻兇狠的巨龍。它貪財又話嘮,在電影中非常搶戲,常常讓人忍俊不禁。可是你知道嗎?這條讓人哭笑不得的巨龍竟是由「夏洛克」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利用動作捕捉技術扮演的!怪不得巨龍這么逼真,有時候竟然還有一些面部表情和神態!
在電影製作與電子游戲開發界,動作捕捉通常被用來記錄人類演員的動作,並將其轉換為數字模型,以生成二維或三維的計算機動畫。當它捕捉面部或手指的細微動作時,它通常被稱為表演捕捉。而在其他領域,動作捕捉有時也被稱為運動跟蹤。作為一門新興的技術,動作捕捉被眾多電影廣泛應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相信會有更多富有想像力、創造力的電影作品成為電影節上的佼佼者,獲得觀眾的喜愛並深入人心,希望在這次的國際電影節上,也有一部影片讓你驚艷!
(作者:呂哲、王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