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LANDY MARMALDE電影《紅磨坊》
紅磨坊 Moulin Rouge
導演:巴茲·魯赫曼Baz Luhrmann
編劇:巴茲·魯赫曼Baz Luhrmann
克萊格·皮爾斯Craig pearce
演員:尼科爾·基德曼Nicole Kidman
伊萬·麥戈雷格Ewan McGregor
約翰·雷圭扎默John Leguizamo
吉姆·布勞德本特Jim Broadbent
理查德·洛克斯伯格Richard Roxburgh
類型:歷史/歌舞
級別:PG-13(性愛鏡頭)
出品:20世紀福克斯
首映:2001年5月4日
官方網站:MoulinRougeMovie.com
劇情簡介
19世紀末的法國巴黎,是一個令所有醉心於藝術的人所嚮往的夢幻之都。
克里斯蒂安(伊萬·麥戈雷格)是個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的青年詩人,他有著極高的藝術天分和創作熱情。為了尋找自己渴求的藝術氛圍,實現創作夢想,克里斯蒂安離開了古板嚴厲的父親,獨自到巴黎闖盪。在混亂的波希米亞人聚居區蒙馬特,克里斯蒂安結識了以小有名氣的畫家和廣告招貼畫設計師圖盧茲-勞特瑞克(約翰 ·雷圭扎默)為首的一群放盪不羈的藝術家,並開始和他們一同創作、享樂、消磨時光。
漸漸地,在這個整日離不開酗酒、吸毒和康康舞(註:當時巴黎流行的一種低俗舞蹈,以舞女們掀裙子踢腿為特色,頗具挑逗性。)的圈子裡,克里斯蒂安對音樂和流行的超前的把握才能使他受到眾人的側目。他被介紹給「紅磨坊」夜總會的老闆哈羅德(吉姆·布勞德本特),為「紅磨坊」編寫一系列新的歌舞作品;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克里斯蒂安認識了人稱「閃亮的鑽石」的紅舞女兼高級妓女薩汀(尼科爾·基德曼)。才子碰到佳人,一個風流倜儻、才華橫溢,一個美艷絕倫、熱情似火——不用猜你也知道接下來的情節了吧?
只可惜,克里斯蒂安貧窮落魄的身份和薩汀不體面的職業讓他們之間的愛情註定是一場悲劇,哪怕他們愛得如此熱烈和真摯。
默諾公爵(理查德·洛克斯伯格)是「紅磨坊」的常客,也是拜倒在薩汀石榴裙下的達官貴人之一。當哈羅德為了改建「紅磨坊」而以薩汀設下美人計騙他投資時,公爵爽快地捐出了大把的鈔票。其實,誰心裡都很清楚,公爵對薩汀忠實迷戀的背後,隱藏著他強烈的佔有欲,他無時無刻不在計算著如何將薩汀據為己有。當默諾得知自己被利用了之後,他那陰暗瘋狂的心靈終於暴露了出來,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以謀殺為手段……
幕後
《紅磨坊》一片是澳大利亞的國際知名導演巴茲·魯赫曼繼《羅米歐與朱麗葉:後現代激情版》(Romeo + Juliet)之後的又一部巨作,被美國《娛樂周刊》列為2001年必看的十部影片之一。
提起法國巴黎的「紅磨坊」,它的鼎鼎大名恐怕見識稍廣的人都會知道,這個以其大膽華美的歌舞表演而著稱的夜夜笙歌、看客絡繹的場所是巴黎那紙醉金迷生活的最佳見證。這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紅極一時的歌舞女郎,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頗有造詣的文人墨客。
於是,很多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誕生於「紅磨坊」,其中影響最大的要數後印象派畫家亨利·圖盧茲-勞特瑞克和紅舞女阿芙樂爾的一段情事,1952年好萊塢大導演約翰·豪斯頓(John Houston)關於「紅磨坊」的電影講的就是這段故事。
不過,巴茲的《紅磨坊》和1952年的那個版本可沒什麼關系,因為在這里圖盧茲-勞特瑞克已經退居配角,愛情故事發生在兩個完全虛構的人物之間。為了使影片在充分表現巴黎夜生活的精緻、華美和絢爛奪目的同時,營造出一種奇異、後現代式的感官刺激,一向才思詭異的巴茲除了用不多的預算在澳洲的福克斯片廠造了一個豪華的「紅磨坊」之外(影片除了少數後來補拍的一些鏡頭,全部是在澳洲片廠攝制完成的),還徵用了20世紀的現代流行音樂為這部以19世紀末的巴黎為背景的電影配樂。甲殼蟲、艾爾頓·約翰、麥當娜、斯汀、涅磐、皇後樂隊、U2以及Fat Boy Slim等眾多樂迷們熟悉的新老聲音從頭至尾響徹在影片中,著實為影片憑添了些許亦幻亦真的氣氛,也增加了它的期待值。而在電影的原聲帶中,連男女主角尼科爾和伊萬也分別獻唱一曲,令歌迷和影迷同時開了眼界。
說到,她可能是為《紅磨坊》一劇付出最多又最倒霉的人之一了。為了參加該片的拍攝,尼科爾不僅推掉了大衛·芬奇導演片酬1000萬美元的《戰栗空間》,早早練習唱歌跳舞為拍攝做准備,而且還曾在正式開拍前兩次折斷肋骨——一次是因跳舞而摔斷;另一次是被戲服內的緊身衣弄斷,真是苦不堪言。
不過,整個影片的拍攝過程也不比尼科爾幸運多少。先是開拍前導演大人的父親因癌症過世,然後是伊萬·麥戈雷格因趕拍《星球大戰》而耽誤本片的進程,既而就是原定於2000年聖誕節的首映日期因製作尚未完成而推後,使影片錯過了2001年奧斯卡獎的評選。俗話說「好事多磨」,也許《紅磨坊》遇到的諸多不順正預示著它在上映後將大獲成功呢。
評論
本片幾乎在所有影評人那裡都受到一致的好評,真是有點兒一反常規,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可能《紅磨坊》一片真的有什麼魔力,能抓住所有電影評論者的心,讓他們眾口一詞地為它說好話。《紅磨坊》到底好在哪裡,筆者真的很難說清楚。反正有一點可以告訴你:雖然本片成本只有區區5000萬美元(因為是在澳洲拍的嘛,比較省錢),但它的視覺效果在歌舞片中絕對一流,就連不喜歡歌舞片的你也會在電影開始後15分鍾內喜歡上它。當然了,如果你看過並且瘋狂地喜歡巴茲導演的《羅米歐與朱麗葉:後現代激情版》的話(就像筆者一樣),你一定不會錯過《紅磨坊》的。另外再跟喜愛帥哥靚姐的影迷們多說一句:英俊迷人的伊萬和風情萬種的尼科爾激情熱舞的場面難道還不夠讓你心動嗎?
【音樂《landy marmalde電影《紅磨坊》主題曲(克里斯汀娜)》 4分28秒】
【背景音樂《15 背景 Dammy Elfman-After Midnight》 3分24秒】過長可剪切,過短請重復
R:可以說兩部影片的基調都是紅與黑,都是歌舞昇平的夜晚,章顯鶯歌燕舞燈火通明的夜晚的影片。《紅磨坊》的開場,歌女莎汀在一大群舞娘康康舞營造出的五色斑斕舞台中,宛如雲端仙子般緩緩下降。聚光燈投射在她的身上,唇如花瓣,膚似凝脂,清麗的歌聲響徹全場。年輕的詩人克里斯蒂恩情不自禁的追隨著她,他們在月下的露台上互訴心曲,山盟海誓。然而紅顏薄命,在歷經被拆散的重重波折之後,莎汀終因病重撒手人寰。《紅磨坊》是那種最為典型的浪漫愛情影片,只是用歌舞片的形式來加以演繹。片子步步為營,每一個情節都是千古傷心人所經歷的萬古傷心事,加上影片裡面華麗的舞台服裝,數個輝煌耀眼的舞台場面,就算最後莎汀在舞台上死去,我依然因為她美麗的逝去姿勢和與愛人最終的深情相擁而感到釋然,但是還會有一些的嘆息和不舍。而《芝加哥》聯繫到影片設置的背景年代,「1920-1930年代的芝加哥是美國的犯罪之都」,社會環境和人們的價值觀在彼時一團混亂,真假難辨,是非不清。美貌是真的,天真純情卻是假的;歌聲舞姿是真的,說出口的話卻是假的;丈夫是真的,腹中的胎兒卻是假的;日記中的話是真的,日記本卻是假的;父母是真的,履歷卻是假的;所以到了最後,恩仇全都是假的,金錢名氣才是最真的。如果要我形容,《紅磨坊》就是莎汀在夜風中月色下那一件鮮紅欲滴的長裙,紅得華美。而《芝加哥》,讓我借用那幅影片的海報,燈管組成的巨大C字前面,維爾瑪身穿銀色舞衣姿態妖嬈,C字背後,是墨色的黑夜下芝加哥高樓的背景,正是《芝加哥》貫穿始終的主色調。同樣描寫絕色歌女的生活,同樣發生在過去,兩部影片卻有著大相徑庭的基調和主題。
【音樂《紅磨坊09-diamond dogs - beck》 4分34秒】
【音樂《紅磨坊-your song - ewan mcgregor and alessandro safina》 3分38秒】
❷ 《紅磨坊》里的所有歌曲
專輯名稱: 《Moulin Rouge》原聲大碟
專輯類別: Soundtrack
發行公司:2oth Century Fox,USA
出版年月:May 8, 2001
Disc 1:
1. Nature Boy
2. Lady Marmalade
3. Because We Can
4. Sparkling Diamonds
5. Rhythm Of The Night
6. Your Song
7. Children of the Revolution
8. One Day I'll Fly Away
9. Diamond Dogs
10. Elephant Love Medley
11. Come What May
12. El Tango De Roxanne
13. Complainte De La Butte
14. Hindi Sad Diamonds
15. Nature Boy
Disc 2:
1. Your Song
2. Sparkling Diamonds [Original Film Version]
3. One Day I'll Fly Away
4. The Pitch (Spectacular Spectacular)
5. Come What May [Original Film Version]
6. Like a Virgin [Original Film Version]
7. Meet Me in the Red Room [Original Film Version]
8. Your Song
9. The Show Must Go On [Original Film Version]
10. Ascension/Nature Boy (From the Death and...)
11. Bolero (Closing Credits) [Original Film Version]
電影原聲
紅磨坊
Moulin Rouge
專輯名:《紅磨坊原聲大碟》
❸ 以一部電影為例子,介紹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評析《勇敢的心》電影音樂
澳大利亞著名影星兼導演和製片人梅爾•吉布森的影片《勇敢的心》描寫了蘇格蘭古代戰爭,是一部史詩巨片,長達三小時。該片最讓我動情的乃是影片中的音樂。
音樂中運用了蘇格蘭民族器樂,表現出音樂的質朴、純情動人。音樂激發了人們內心深處細微的感情變化,一段段優美的音樂更是催人心魄的讓人感動,使人的心神馳往那一片神秘的蘇格蘭土地。18首音樂作品緊扣電影劇情的變化,無論是如華萊士私定終身的溫馨場景,還是奮力搏殺的宏大戰場,都用溫情的蘇格蘭原駐音樂,或是回腸盪氣的弦樂表現的淋漓盡致。以下就是從電影音樂功能的幾個方面來分析《勇敢的心》的成功之處。
一、渲染氣氛
(一)渲染地方色彩
伴隨著深邃、寬曠、幽怨、盪氣回腸、悲壯的蘇格蘭風笛,攝影機引導我們的視線穿越於蘇格蘭高地的如史詩般的景色之中:深藍色的山脈覆蓋著一層紫色的天空,天空的邊緣點飾著粉紅色的雲彩;自遠處看去,大大的鵝卵石自山巔渲泄而下,然後沖流入一片深綠色的草原;還有那到處分布的蘇格蘭湖泊,時時映照著穹蒼的變幻。在一片寬廣、黑暗的天空里輕吟著淡藍色的光輝。音樂與畫面天衣無縫的相反相成、潤物無聲,不留痕跡地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時空。一段旁白又向觀眾說明了故事的發生的歷史背景。短短的不到3分鍾時間里,導演將畫面、背景音樂、旁白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一種歷史沉重感的意境。
(二)渲染環境氣氛
威廉的父親馬爾康與哥哥走進谷倉,發現六十具屍體那一段。「麥克安德魯斯……麥克安德魯斯!」馬爾康喊著。他們下了馬。音樂漸起,約翰舉起了一把砍柴用的斧頭,然後走到谷倉的門口,把門推開。聽不到裡面有任何聲音。這時陣陣的鼓聲,伴隨心跳的節奏,不禁讓人屏住呼吸,一同感受他們那時的緊張。突然,一隻鳥飛出谷倉,打破這一緊張的氛圍。馬爾康窸窣的腳步聲,又一次緊張起來。原來是小兒子威廉就站在谷倉的門口,正往裡面的屍體瞧。
威廉假意向殺死美倫的貴族投降那一場景,通過音畫的完美結合,體現了情節的張力。幾個騎馬的士兵手持長矛在四周巡視。威廉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出現了。音樂起。(慢動作)威廉策馬緩緩向哨兵走來,馬蹄踩著地上的泥漿(特寫);躲在暗處的哨兵悄悄尾隨其後。音樂快,畫面慢,鏡頭快速在威廉、士兵、殺死美倫的貴族之間轉換。畫面與音樂的不對稱性,形成了強烈的藝術對比,從而營造了緊張、牽動人心的影響效果和畫面的沖擊力。(轉為正常動作)突然,威廉從背後抽出一柄三節鞭,打向軍官。還有一對比是環境聲響與背景音樂聲響對比,比如馬的叫聲,馬蹄落地濺起泥漿的聲音都被放大化,以動襯靜。表現了威廉過人的膽識和超人的機智。都在這3分多鍾場景中出色地表現出來。
二、抒發人物的內心情感
音樂就其本質來說,是最不善於表現視覺上可以把握的現實世界中有形的客體的,它的最大長處在於高度概括地表現人類最內在的心理體驗,微秒豐富的感情狀態。用音樂抒發人物的內心情感,更是電影藉助音樂的主要目的。①
威廉在參加父親葬禮結束後,遲遲不願離去,這時參加葬禮的一小女孩走到正在啜泣的小威廉面前,手裡握著紫色的薊花要送給威廉。威廉的眼睛望著小女孩的雙眼,淚水禁不住又一次流了下來,是因失去父親還是被小女孩感動而流,我想,這兩方面都有。這時候,背景音樂響起,深情而又富有浪漫、優美、哀怨的情調。從而表現出威廉失去父親後的憂傷和兩小無猜之間純真的相互關愛之友誼。無論環境怎樣惡劣,都不會阻擋住人們對愛情的渴望。
三、深化影片的主題思想
每一部電影都有它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勇敢的心》的主題是「愛情」和「自由」。電影中的各種藝術元素,都是圍繞這突出主題思想而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
例如一曲《Secret Wedding》,見證了威廉與美倫的秘密婚禮,沒有語言,只有緩緩流淌著溪溪泉水和連綿的山巒。在這里,只憑借音樂就達到了深化「愛情」這一主題的作用。讓我們在美輪美奐的美麗大自然風景之中體會他們纏綿、浪漫的愛情。
還有影片的結尾那一曲《Freedom》。當威廉使盡全身的力氣,張大了嘴,用最後的力氣高喊:「自——由!」的時候。鏡頭切換,史蒂芬痛苦地閉上眼睛……,伊莎貝爾也痛苦地閉上了眼……這是「愛情」和「自由」的主題都達到高潮。風笛以高亢的基調拉出了英雄的主題,威廉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看見了他日夜思念的美倫。這時兩個主題交織在一起,音樂激情且激盪。
本片的背景音樂還有一大特點:音樂類型大部分為時空氛圍型。導演通過富有特定的民族地域特點或時代特徵的旋律,民族的、古代的或特殊的樂器音色,民族的、古樸的節奏,對影片整體時空氛圍產生認同感。從而達到正如法國電影理論家讓•米特里所說「它可以造就有利於從心理上接受一部影片的聽覺環境,使觀眾適應一個夢幻世界,它彷彿把作品嵌入音匣之中,使影片與現實世界隔絕,還有利於感覺的遷移,而這正是希望觀眾做到的。」
❹ 電影紅磨坊中的一首歌…………
這是紅磨坊套用了著名電影《音樂之聲》中的第一首歌(開場曲)
「在片中所有的歌曲都不是原創,而是在各種類型的歌曲中拮取,或拼貼或換歌詞而成。第一首歌《The Sound of Music》正是《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中的第一首歌,不但充滿致敬意味,還宣示歌舞片中音樂使用的本質,而歌曲出現是當眾人正為劇情創作爭論不休時,主角伊旺麥奎格(Ewan McGregor)開口唱出,解決所有爭議。這便是本片歌曲使用的重要目的!除了抒發情緒、交代情節外,利用唱歌解決一連串的麻煩。最爆笑的莫過於紅磨坊老闆(吉姆布洛班特Jim Broadbent)為掩飾莎婷(妮可基曼Nicole Kidman)的行蹤,竟向公爵唱出《Like a Virgin》,後來還使得公爵不自主合唱,兩個大男人一起共舞。
莎婷出場的歌曲,融合了瑪麗蓮夢露的《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瑪丹娜(Mondana)的《Material Girl》,甚至Nirvana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導演雖然沒有原創歌曲,但他選擇了符合劇情的歌曲,充分表達劇中人的心態與感情,甚至顛覆或引申歌曲的原意,產生深一層的戲劇效果。而且歌曲的選擇從音樂劇、流行到搖滾、另類,都可以看到巴茲魯曼對各類型歌曲的嫻熟與掌握。」
❺ 紅磨坊的所有音樂
紅磨坊原聲大碟下載地址 {這個網站超強啊!!}
http://lib.verycd.com/2004/02/08/0000004696.html
電影原聲
紅磨坊
Moulin Rouge
專輯名:《紅磨坊原聲大碟》
簡介:
還沒有看到電影之前,聆聽這張原聲帶的感覺是「有趣」、「好奇」;看了電影之後,
更是「拍案叫絕」、「嘆為觀止」,深深為導演結合故事情節、影像與音樂的巧思及
功力所折服!
《紅磨坊》這部片的故事背景是在一百年前,但是里頭運用的卻都是70、80、90到現
在的流行音樂,因為這是一部歌舞片,所以歌舞就是人物的對白;得緊密配合劇情的
段落,如果配合著電影一起看,你會發現每一首歌都有深義,透過旋律與歌詞,表現
每個角色的性格,串連情節的起伏。
主角伊旺麥奎格及妮可基德曼都是親自獻唱,這兩位大明星的歌喉如何?已是一大賣
點,更何況兩人的表現毫不生澀,鮮明生動的演出,在媒體試映會現場博得一次又一
次的掌聲!尤其是伊旺的歌聲高亢、音色清亮中帶著羞澀的誠意,把劇中那個雖少不
更事;卻滿懷熱情、才華洋溢的青年劇作家表現地活靈活現 !妮可基德曼的演唱也頗
令人驚艷,「唱」活了那個時而性感冶艷、八面玲瓏;時而純潔無助、憧憬未來、愛
情的寵妓。
開場由大衛鮑伊演唱的「Nature Boy」如同凄美的曲調一般,預言了這一段愛 情的結
果。接下來的「Lady Marmalade」(克莉絲汀、美雅、Lil\' Kim、Pink 、外加蜜西
艾略特的插花)將觀眾帶入集華麗、慾望於一地的紅磨坊,此曲目前在全美單曲榜上
居高不下,幾位女主唱穿著性感內衣、吊帶襪在MTV里扭臀擺腰,真是一首色香味俱全
的作品。「Sparkling Dimonds」是妮可的登場曲,這 首歌是瑪麗蓮夢露最著名的代
表作,點出寵妓拜金的本質,曲末還混入了一段 瑪丹娜名曲「拜金女郎」,令人絕倒
(此節結束,試映會現場響起第一次如雷的掌聲!)
其實艾爾頓強的舊作「Your Song」應該是貫穿全劇的主軸,「….你可以告訴 每個人,
這是你的歌,它也許簡單,但是我的一片真心….」伊旺一唱此曲,真誠簡單的浪漫,
就敲動了妮可的芳心!但是最精彩的應該是妮可與伊旺在屋頂 談情的〈Elephant Lo-
ve Medley〉,這首曲子串連了10首歌的經典部分,來鋪陳男主角求愛、女主角閃躲到
共浴愛河的過程。伊旺一開口就是約翰藍儂的「你所需要的就是愛」(All you need
is love),接著是Kiss的「我是為了愛你而生」(I was made for loving you);
到最後妮可與伊旺琴瑟和 鳴唱著「英雄」(Hero)、「我會永遠愛你」(I will al-
ways love you)、「你的歌」(Your Song)連接的片段表明心跡(現場響起第二次
的掌聲!)
如此快速、拼貼、多元攫取元素的手法,卻又完整地呈現了故事情節、人物角色的內
心世界轉變,概念可能不算創新,但精彩程度絕對是空前!唯一可惜的 是紅磨坊主人
與公爵合演的一段「宛如處女」(Like a virgin),既逗趣又充滿反諷意味,卻沒有
收錄在原聲帶中,可算是「遺珠之憾」吧!這個原聲帶(電影)就像Silly love son-
gs里所說的:「…這世上已有太多的『蠢 』真情歌了,但我又寫了一首!」是的,感
人的情歌絕對不嫌多,如果缺少了這么豪華壯麗的樂章,這世界還有甚麼好期待的呢?
專輯名稱: 《Moulin Rouge》原聲大碟
專輯類別: Soundtrack
發行公司:2oth Century Fox,USA
出版年月:May 8, 2001
Disc 1:
1. Nature Boy
2. Lady Marmalade
3. Because We Can
4. Sparkling Diamonds
5. Rhythm Of The Night
6. Your Song
7. Children of the Revolution
8. One Day I'll Fly Away
9. Diamond Dogs
10. Elephant Love Medley
11. Come What May
12. El Tango De Roxanne
13. Complainte De La Butte
14. Hindi Sad Diamonds
15. Nature Boy
Disc 2:
1. Your Song
2. Sparkling Diamonds [Original Film Version]
3. One Day I'll Fly Away
4. The Pitch (Spectacular Spectacular)
5. Come What May [Original Film Version]
6. Like a Virgin [Original Film Version]
7. Meet Me in the Red Room [Original Film Version]
8. Your Song
9. The Show Must Go On [Original Film Version]
10. Ascension/Nature Boy (From the Death and...)
11. Bolero (Closing Credits) [Original Film Version]
❻ 法國電影紅磨坊里非常好聽的音樂叫什麼來著。
porunacabez(只差一步)
非常經典的探戈曲,上世紀三十年代創造出來後就經久不衰,在著名的影片《紅磨坊》、《真實的謊言》、《辛德勒的名單》等多次被引用為影片插曲,而且每每在電影觀眾以強烈的震撼和揮之不去的回憶。全曲以小提琴和風琴為主樂器,在樂曲高潮處卻嘎然而止,讓探戈舞者有「止差一步跳完,意猶未盡」的遺憾。也許正是這種遺憾,讓樂曲的美妙與舒展穿透觀眾的心靈,實現了藝術在實現中的延續。
❼ 電影紅磨坊里的所有歌和翻唱的原曲
導演Baz Luhrmann身兼電影原聲帶的製作人,再次發揮他對音樂的獨到嗅覺。邀請流行、搖滾及舞曲界翹楚聚集一堂為多首經典好歌賦予新生命。首支單曲由Christina Agulera、Pink、Mya和Lil`Kim`齊聲共飆Patti LaBelle名曲「Lady Marmalade(果醬女郎)」,4位當紅歌壇女力目前已將此曲推上Billboard流行單曲榜Top 3。
除了這首耳熟能詳的老歌新唱曲,女主角 Nicole Kidman 首度獻聲的「Sparking Diamonds」是由麥當娜的「Material Girl」及老歌「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混合下的新品。另外警察合唱團的「Roxanne」、The Beatles的「All You Need Is Love」、「Up Where We Belong」、「I Will Always Love You」、「Pride(In The Name Of Love)」、「Rhythm Of The Night」等全部都是能勾起回憶的一時之選。男主角Ewan McGregor則與古典樂界備受矚目的英俊小生沙費納重唱Elton John的抒情金曲「Your Song」 ,並與Nicole Kidman深情對唱「Come What May」。
其它歌曲還包括U2主唱Bono翻唱T-Rex經典「Children Of The Revolution」、音樂怪傑Beck改造搖滾變色龍David Bowie的「Diamond Dogs」;而Fatboy Slim一曲「Because We Can」拼貼出康康舞的瘋狂熱鬧。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首及最後一首歌曲採用Nat King Cole 1948年的冠軍名曲,由David Bowie以濃厚百老匯歌舞劇風格的獨唱版為原聲帶揭開序幕,最後再以David Bowie搭配Massive Attack現代感十足的版本作結尾;用如此詭變多端的音樂特性來強化電影的媚惑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