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八佰里的白馬寓意什麼
《八佰》白馬象徵著民族的希望和意志,在電影中白馬一直在槍林彈雨中馳騁卻安然無恙,直到電影結尾處也還是活的好好的,這也說明中華民族不會停止抵抗侵略,同時中華民族最後也將取得戰爭的勝利。
電影中,困在戰場里的那匹白馬,像極了守在四行倉庫的士兵。從一開始的慌亂驚逃,到戰場上的無畏馳騁。白馬的蛻變,也是戰火中人的歷練。那才是這個民族浴火重生的希望——生不畏死,悍不服輸的生命力。
(1)電影八百中的騎馬圖片擴展閱讀
電影《八佰》中的白馬與兩個主要人物有關,一個是端午,一個是13歲的小朱。前面說過,端午這個角色是帶有明顯升華痕跡的小人物形象。
而小朱,在影片里被人稱為「小孩」,要他好好活下去,他也是很明顯的具有象徵和傳承意味的人物。而承擔起連接這兩位主要人物的,正是這匹白馬。
導演管虎是擅長用動物做隱喻的導演。《鬥牛》里的牛,《老炮兒》里的鴕鳥,都有著豐富的解讀空間。而這匹白馬,漂亮純潔、矯健有力,不僅是美好的象徵,它還是坐騎,也是對戰斗的隱喻。作為常勝將軍的趙子龍,僅用一人一騎,竟然在萬軍之中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
小朱幻想有個英雄就像趙子龍一樣,身騎白馬,面對曹操百萬大軍,一人孤身沖下長坂坡。他希望這場戰役可以出現奇跡。當端午犧牲後,在小朱的想像中,趙子龍就從虛無縹緲的歷史人物,變成了端午真實的形象,他看到的,就是端午身騎白馬,勇戰千軍萬馬。
影片結尾,小朱也學會了吹口哨,可以成功喚來白馬,這暗示著小朱和白馬形成了某種親密的默契,端午的精神融入了小朱的骨子裡。導演安排了一個相對「美好」的結局。白馬最後從戰壕里走出來,頑強生存著。寓意著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
Ⅱ 電影《八佰》中的白馬是什麼意思
這匹馬在影片中總是在奔跑,奔跑,奔跑。白色的身影和周圍黑暗的環境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就像是會發光一樣。這匹馬也代表了當時的中國人,即使身在多麼「黑暗」的地獄,還是能保持自身的「白色」。
在四行倉庫這個鋼筋水泥的建築中,竟然意外發現了一匹白馬,全身潔白,毛發光亮,鬃毛未曾修剪,自然垂下,而且,這匹馬沒有籠頭韁繩之類的任何裝飾和羈絆。
這是象徵,是魔幻現實主義。你可以說,它象徵著自由,追求,勇敢;你也可以說,它就是戰士們的精神和心靈。
(2)電影八百中的騎馬圖片擴展閱讀:
《八佰》中的白馬出現了三次
第一次出現: 剛開始白馬被逃兵意外在四行倉庫里發現,受到驚嚇沖了出來,然後被小七月馴服。
第二次出現: 白馬沖出了倉庫,在日本軍隊密集的炮火下飛馳在戰場上。小湖北從倉庫的窗戶看到了這匹馬,他興奮的叫小七月來看,小七月趴在窗戶上,開心的告訴小湖北自己是怎麼馴服它的。
第三次出現: 第三次是作為團座謝晉元的坐騎,和騎著黑馬的日本指揮官會面,一黑一白,也表明了雙方身份立場。通常白色代表著正義、善良,黑色則代表黑暗和災難。
Ⅲ 八佰白馬象徵什麼
電影《八佰》中,白馬代表了當時的中國人,即使身在多麼「黑暗」的地獄,還是能保持自身的「白色」。
白馬首先是一種「活著」的存在,在抗日戰爭那樣的大背景下,安排一匹白馬的出現,給了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的人們「生」的希望。當看到白馬的時候,人們還能關照自己,一種「生」的動力油然而起。白馬賓士在炮火當中時,更讓人激情滿懷,所有的目光都盯在奔騰的白光當中,它是頑強生命力的象徵,是人們活著的希望。
(3)電影八百中的騎馬圖片擴展閱讀:
白馬第一次出現,是被藏在一個小房子裡面,門被堵起來。白馬出現之前,老鐵(姜武飾),老算盤(張譯飾),端午(端午飾)等人膽小,自私,寓意民族的精神沒有出現,曾經泱泱大國的自信光輝,精勇氣魄黯然失色,被隱藏起來。
白馬第二次出現,敵人發起進攻,白馬在爆炸中受傷,象徵民族的精神氣質受到創傷;白馬第三次出現,白馬沒有死,小七月很高興,結果無意中被子彈射中犧牲。象徵著精神復活,但是需要付出代價。
Ⅳ 看《八佰》哭了,哪些畫面最震撼你的心靈
八百壯士的故事,我很小就知道了。印象最深的是,蘇州河的一邊是戰場,另一邊一邊是十里洋場。
出差上海時,專門去了四行倉庫。記得那天下著雨,蘇州河靜靜地流淌,橋上過往車輛似乎也不太多。四行倉庫里好像有個紀念館,好像也不太大,轉了不久就出來了。
當時就想,將來會不會有電影公司投入巨資再次拍攝八百壯士的故事。昨天終於得償所願了,這部電影中有幾個鏡頭讓我流淚!。
備好紙巾,排好隊,幫你回顧一下電影《八佰》裡面的三個震撼心靈瞬間
第三名 姚晨看著士兵排隊跳下倉庫
士兵們身綁炸葯,報著自己的名字,排隊從倉庫樓上跳下,那視死如歸的眼神,讓人動容啊,接著,姚晨扮演的何香凝站在繁華的租界,看著河岸對面的場景,眼含淚水地說出「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不說了,老淚縱橫啊!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了有尊嚴的活著,為了永遠告別亡國奴的屈辱,為了獨立地發展,今天的人們時刻不能忘記我們先輩們的遭遇,不能忘記先烈的犧牲。
Ⅳ 八佰真實原型
八佰真實原型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1937年10月,持續三個月的淞滬會戰進入尾聲,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用生命守護了一個民族的尊嚴。
(5)電影八百中的騎馬圖片擴展閱讀
八佰人物原型
1、黃志忠飾演老葫蘆
小湖北和端午的叔叔,湖北保安團成員。因為看到租界的光明燦爛而嚮往,卻因穿軍服被租界拒絕進入。最終被日軍俘虜,繼而在侄兒視野中被日本人吊起殺害,激發端午抗日熱情。
2、歐豪飾演端午
老葫蘆的侄子,剛到上海,突遇敵軍後四下逃散。在經歷了四天四夜的戰斗,從一個畏戰想家的新兵成長為不懼死亡的戰士,殘酷的現實讓他徹底明白,如果現在退縮,必定無家可歸。
Ⅵ 《八佰》里多次出現那匹「白馬」,管虎到底想說什麼
電影《八佰》的確是一部高質量的良心之作,導演管虎對此片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影片經歷了多次修改和撤檔的風波,終於在今年與廣大網友們見面了,俗話說好飯不怕晚,《八佰》這部電影就是一頓好飯,讓廣大影迷們看過了癮,不過管虎導演在影片中設計了一匹白馬的戲份,並且多次單鏡頭出現這匹白馬,其實管虎是在表達一種內心的嚮往,白馬就象徵了每個人心靈深處最潔白無瑕的那個地方!
另外觀眾通過白馬看到的卻是不同的隱喻,第一個隱喻,白馬就是四行倉庫所有駐軍的象徵;第二個隱喻,白馬就是當時的國家!
而管虎導演的妻子也是解釋了白馬的寓意,她說白馬是管虎對聖潔人性的渴望對自由人心的嚮往!
其實總結一下,管虎導演的這匹白馬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但是又大同小異,白馬就是對自由的嚮往,也是希望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