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背景音樂純音樂
神品:
[James Horner] 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
[神思者]故宮的記憶
[神思者]故宮的日暮
[神思者]妙音鳥
Anthem -Vangelis
極品:
穿越時空的思念
【橫山菁兒】英雄的黎明
【宗次郎】故鄉的原風景
《Dragon Warrior Rise》(原版有地方不好聽,我這有電影版)
【黃沾】斷情殤
雨夜絕別
[保羅·西蒙]斯卡布羅集市
【神思者】-happy arabia
【神思者】-安頓
【神思者】-海神
【神思者】-望夫女
SO MANY THINGS-莎拉布萊曼
《Amazing Grace》(又名天賜福音)
[莎爾蒙,卡爾方]寂靜之聲
【范吉利斯】The Tao Of Love-Vangelis
風之誓言 梁邦彥
天地孤影任我行 陳勛奇
大自然情詩
「直到天涯」
【喜多郎】宋家王朝
《梅花烙》
長相守
【英國 恩雅】may it be enya
恩雅-Horizon
恩雅-amarantine
恩雅-Only Time
[陳思成]塵緣(就是開頭部分很好,插曲版我有)
2. 求《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電影一開頭的背景音樂,是一段純音樂
分享了#希貝兒の鈴聲#的節目《《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片頭鋼琴曲》: http://music.163.com/program/794480417/78931216/?userid=104766997 (來自@網易雲音樂)
就是不是整首,目前好像還沒整理出來。。。
3. 電影的表情音樂篇(一)開頭的背景音樂是什麼
這是電影 Legends Of Fall 又名秋日傳奇 燃情歲月的主題曲
http://rickardfamily.info/myjukebox_files/Classical%20%20LEGENDS%20OF%20THE%20FALL%20-%20Piano%20Theme.mp3
4. 美國電影一般 開場有一個畫面 背景音樂是什麼救命,幫忙,
您可能以為那段音樂是某部交響曲的片段吧?但其實不是的。那是美國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專用片頭曲,是該公司的老牌音樂總監阿爾弗雷德.紐曼(Alfred Newman)在1933年為配合公司片頭而專門譜寫的。公司官方將這段樂曲稱為「20世紀福克斯喇叭曲(20th Century Fox Fanfare)」。
5. 視頻剪輯中的視頻素材是從哪裡找的
一、視頻軟體自帶模板
如果你經常刷抖音的話,會發現很多視頻的轉場特效是差不多的,這說明什麼?說明它們用的是同一個模板。這些自帶轉場特效的模板是從哪裡找到呢?多數是視頻剪輯軟體自帶的模板。
1、會聲會影
比如PC端的會聲會影,它自帶的模板數量、種類就已經非常豐富了,而且你還可以在網上自己下載模板替換修改。
2、照片視頻
手機端的視頻剪輯軟體可就多了去了,比較經典的是這款照片視頻,它自帶的AE模板相冊不僅特效炫酷,操作還十分地傻瓜化,你只要上傳照片,其餘的視頻特效轉場全由軟體自動化生成。
二、視頻素材交易渠道
有句話說得好:“一分錢一分貨”,要是你覺得免費的視頻素材質量遠遠達不到你的要求,那也可以到一些視頻素材交易渠道購買專業人士製作的視頻素材。
1、新片場
新片場匯聚全球原創優質視頻及創作人,提供正版視頻、音樂、圖片素材交易,覆蓋劇情片、動畫、紀錄片、廣告短片、宣傳片、MV等豐富類型。
2、VJ師
VJ師網是視頻素材、AE模板的交易及下載網站,在這里買方可以快速找到所需素材。如果你是設計師,也可以上傳自己的作品來賺錢。
3、站酷海洛
站酷旗下的正版視頻、圖片、字體、音樂素材交易平台,質量較高的同時收費也不低,可酌情選擇。
以上就是環球青藤小編關於視頻剪輯中的視頻素材是從哪裡找的的分享,更多影視製作相關內容,請關注本平台,小編會做及時整理並發布在平台的,大家注意查看哦!
6. 震撼的片頭音樂
《背景音樂之旅—恢弘之章》
火之戰車(CHARIOTS OF FIRE)
很雄壯有力的歌曲,大家應該很熟悉。
藝名為『范吉利斯』的Evanghelos Odyssey Papathanassiou,於1943年3月29日出生於希臘Volos。他以為包括「刀鋒戰士」等多部電影配樂而聞名,大家對他最熟悉的作品可能就是1981年影片「火戰車」的主題曲,這首振奮人心的歌曲也為他贏得一座奧斯卡獎。開場的小號聲宣告了響弦鼓和鋼琴旋律的來臨,而這部永恆不朽的影片描寫的對運動的奉獻和奧運理想也令人難以忘懷。
小號進行曲
廣告很喜歡用的曲目之一,較為恢弘。某國產汽車用其作背景音樂。
出埃及記(Exos)
此曲榮獲第33屆奧斯卡最佳劇情片配樂金像獎,出自電影《出埃及記》。離別的時候用這種曲子有一種恢弘的悲壯感。馬克西姆譜寫。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氣勢恢宏的曲目,某著名電影製片廠的影片開頭似乎都用的這首曲目。
不知這首曲子錄制時有什麼特殊考慮,貌似20秒鍾以後才出現音樂,所以大家請耐心等待。
交響詩,作於1896年,當年初演於德國的法蘭克福,是他最為著名的交響詩,這部作品是根據尼採的同名作品自由創作。理查·施特勞斯這樣解說:「我的意圖並非是寫哲學性音樂,也不打算用音樂來描繪尼採的偉大著作,我的想法是以音樂為手段來表達人類的發展這一思想,從人類的起源,通過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宗教的和科學的,直到尼采關於超人的想法。」查拉圖斯特拉即瑣羅亞斯德(約公元前七世紀至公元前六世紀),古代波斯宗教改革者,瑣羅亞斯德教的創始人。
在這部作品首演的節目單中,施特勞斯自己撰寫的說明是:「第一樂章:日出,人類感覺到上帝的威力,但人類仍然在渴望,他陷入激情(第二樂章),心神不寧。他轉向科學,試圖用一首賦格(第三樂章)來解答人生的問題,然而徒勞無益。接著響起了悅耳的舞曲曲調,他變成了個別的人,他的靈魂直上雲霄,而世界在他之下深深下沉。」這部作品在引子《日出》之後,包括連續不斷的八段,各用一個尼采原著中的章節標題:1.來世之人,2.渴望,3.歡樂與激情。4.輓歌,5.學術,6.康復,7.舞曲,8.夢游者之歌。這里選的是第一樂章的片段
大明宮詞-序曲
電視劇《大明宮詞》的片頭序曲,氣勢磅礴。CCTV的《清十二帝》以及一些記錄片多用此曲。
豪勇七蛟龍(The Magnificent Seven)
大型頒獎晚會最喜歡用的背景音樂,地球人都知道。伯恩斯坦作曲。
行星組曲
霍特斯作曲。《行星》組曲是一部龐然巨著,整個作品分為七個樂章,分別以九大行星中的七個星球(地球和當時尚不為人類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而且樂隊編制也異常龐大,啟用了一般很少登台的低音長笛、低音雙簧管、低音單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號等管樂器,以及管風琴和眾多的打擊樂器,在最後一個樂章中還有一段六聲部的女聲合唱(有時亦以兩支獨奏長笛取代)。如此眾多的樂器的組合產生了豐富的音響色彩,如在"火星"樂章的一段音樂中,樂隊的全奏展示出了地動山搖的氣勢。但也許正是由於《行星》組曲本身及其樂隊編制過於龐大,這部作品一般很少全曲演奏,通常僅演其中的三、五個樂章,有時則只是單獨演奏一個樂章。
就《行星》組曲的意義來說,該曲與純粹的天文學並無關系,而僅僅是建立在古代勒底人、中國人、埃及人和波斯人所熟悉的"占星術"之上的。關於這一點,霍爾斯特在 1920年全曲公演時曾這樣對記者說:"這些曲子的創作曾經受到諸行星的占星學意義的啟發。它們並不是標題音樂,也不與古代神話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聯系。如果需要什麼音樂上的指引,那麼,尤其是從廣義上來說,每一曲的小標題足以說明與某些慶典活動有關的那種禮儀性的歡樂。例如,土星帶來的不僅是肉體的衰退,它也標志著理想的實現,而水星則是心靈的象徵……"
第一樂章 火星--戰爭使者 霍爾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完成這一樂章的。因此有人認為,作曲家的這段音樂是對當時迫在眉睫的戰爭的預言。確實,這一樂章的音樂,尤其是由打擊樂器和弦樂器弓桿擊弦奏出的蠻橫、激昂的漸強節奏型,暗示出軍隊在行進,給人以一種咄咄逼人的緊迫感。
第二樂章 金星--和平使者 與上一樂章兇殘的戰爭音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樂章顯得格外寧靜安謐。它使人想起了一個沒有電閃雷鳴、遠離戰爭喧囂的世外桃源,到處呈現出一派和平安樂的景象。
第三樂章 水星--飛行使者 據說,水星不僅是帶有翅膀的信使的象徵,也是竊賊的保護神。因而,這一樂章的音樂異常機敏靈活,是一首急板諧謔曲。俏皮的旋律就是信使的寫照,他正忙碌於走家串戶,為人們帶來福音與歡樂。樂曲旋律帶有民歌風格,表現出人們為飛行使者的光臨與他所帶來的信息而歡慶歌舞的情景。
第四樂章 木星--歡樂使者 與其它樂章相比,這一樂章構思宏大,篇幅也較長。整個樂章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氣勢異常浩盪,歡樂的情緒猶如一幕幕場景,此起彼落,綿亘不絕。這一樂章經常被單獨演奏,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通俗音樂作品。 樂章的第一部分分為三個主題。第一主題為C大調,快板,2/4拍,喜悅的情緒十分明顯;第二主題充滿生機,熱情洋溢,富有氣勢;第三主題轉為3/4拍,象一首民間舞曲,氣氛熱烈。 樂章的第二部分為一首雄壯的"歡樂頌歌",類似東方五音音階的旋律,親切感人,朴實生動,又不乏庄嚴與偉岸。 樂章的第三部分為第一部分的反復。
第五樂章 土星--老年使者 "土星"樂章是《行星》組曲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 是經常被單獨演奏的段落。樂章以長笛、大管和兩架豎琴奏出的由兩個鄰音交替構成的固定節奏為開始,它象徵著老年人蹣跚、滯重而單調的步態,是時光消逝與體力趨向衰退的寫照。
第六樂章 天王星--魔術師 這段音樂也是《行星》組曲中的精彩段落。霍爾斯特在這里運用了變幻無常的調性和配器色彩,以及力度的突兀變化等現代作曲手法,從而達到了撲朔迷離的魔幻般的效果。
第七樂章 海王星--神秘主義者 "海王星"這最後一個樂章,在給人以嫻靜溫柔之感的同時,又表現出神秘莫測與朦朧的太空景象。樂章的第一主題就是以這種色調構築起來的。霍爾斯特以鋼片琴、豎琴和小提琴的大量運用,成功地渲染出一種迷茫的神奇景象。
布蘭詩歌
也稱為 《博伊倫之歌》,原是舞台作品 《凱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於1935—1936年, 1937年初演於法蘭克福,後作為康塔塔單獨演出, 是奧爾夫最著名的代表作。
其歌詞選自在巴伐利亞州貝內迪先特博伊倫修道院中發現的一本13世紀的詩集。共分25個樂章,用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童聲合唱、合唱及樂隊(內有14個樂章為管弦樂曲)。
歌詞用拉丁文,其性質是放浪於飲酒、女人與愛情的學生歌曲, 分為3大部分:1.春,2.小酒店,3.愛情,演出時有啞劇動作,伴有丑角和舞蹈場面。 此曲寫作手法簡單,摒棄了常用的對位、主題發展、變奏等,而是用同度,八度,三度的聲部進行,句段多重復, 是一部音效極佳的作品, 現在經常被影視作品所引用
另一名稱為《風雨雷電-神劍》,傳為卡爾歐菲所寫。
亂世佳人
這是獲過奧斯卡大獎的影片《亂世佳人》的主題曲,常在一些懷舊或人物專題片中作背景音樂。馬克斯·斯坦納作曲。
奧林匹克鼓號曲
威廉斯的經典之作,運動會常用曲目。
星球大戰主題曲
約翰·威廉斯作曲。嘿嘿,令男孩子們熱血沸騰、產生無限遐想的《星球大戰》主題曲來了。不過這個是超長版的,大家可要耐心聽,真正的主題音樂從1分20秒才正式開始……
英雄的黎明
很恢弘的一首曲子,在日本動畫片《三國志》中出現過,也在95版《神鵰俠侶》出現過。
拉德斯基進行曲
《拉德斯基進行曲》,管弦樂曲,老約翰·施特勞斯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為人們所熟悉的進行曲,經常作為通俗的管弦樂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總是以這首曲子作為結束曲,並已成為一種傳統。但此曲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背景:這首曲子本是老約翰·施特勞斯題獻給拉德斯基將軍的,但實質上拉德斯基是一個鐵腕人物,曾殘酷鎮壓了鄰國的人民起義,可以說是一個反動軍閥。後來,就連施特勞斯本人及其子小約翰·施特勞斯也不願再演出這首進行曲。盡管如此,《拉德斯基進行曲》還是以其膾炙人口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奏征服了廣大聽眾,成為流傳最為廣泛的進行曲。
日本電影《大逃殺》里用其作背景音樂。
與狼共舞主題曲
電影《與狼共舞》的經典主題曲。電影台的電影節目預告片喜歡用此音樂作背景音樂。皮特·巴菲特作曲。
在線收聽地址:http://www.yobo.com/album/home/41534
http://www.verycd.com/topics/126396/
這是下載地址 有許多不錯的配樂
7. 速求較短15秒下震撼片頭背景音樂!
audio machine的《breath and life》,50秒開始時的音樂,很震撼
8. 漫威電影開場音樂是什麼呢
開頭曲是《Marvel Studios Fanfare》
專輯:Thor: The Dark World (《雷神2:黑暗世界》)
作者:Brian Tyler
流派:Soundtrack
發行時間:2013-11-05
主要作品
"Six-String Samurai" (1998), "The 4th Floor" (1999), "Frailty" (2001),艾美獎提名作品 "Last Call" (2002), "The Hunted" (2003), "Darkness Falls" (2003), 電視系列短劇 "Children of Dune" (2003), Paparazzi(2004)
而他代替狀態不佳的Jerry Goldsmith為Richard Donner的 "Timeline"譜寫配樂這一事件,也再次說明了人們對其無限潛力的看好。除此之外,Tyler也是索尼音樂公司的一位成功的簽約歌曲作者,他的作品含汲現代搖滾,流行,電子以及說唱樂。
而他在2001年譜寫的電影插曲"The Fast and the Furious"在那年夏天也大獲追捧。
9. 求一個背景音樂,適合電影開頭的!
If i didn't care
肖申克的救贖 片頭曲 意境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