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奪冠》榮耀上場,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誰
《奪冠》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中國女排,也有觀眾說不如叫《郎平傳》。作為一部體育電影,我想導演想傳揚的還是中國女排永不放棄的精神吧。
十月一假期,也希望大家多去影院支持中國女排的這部電影,為中國女排加油。
② 電影《奪冠》在哪裡看
截止到2020年11月15日,電影《奪冠》目前無法觀看,《奪冠》是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排國家隊領銜主演的電影,該片原定於2020年1月24日上映,1月23日,《奪冠》官方發文撤出春節檔,目前上映日期未定。
1980年訓練賽,中國女排對戰中國男排冠軍江蘇隊,女排負。但那一代女排訓練之艱苦,之刻苦,之永不言棄,已躍然銀幕。1981年大阪世界盃決賽,中國隊對戰日本隊,贏得了中國三大球第一個世界冠軍,宋世雄那鏗鏘有力、極具辨識度的解說,一下子將觀眾帶回了那個激情澎湃、陽光普照的年代。
(2)中國女排奪冠電影圖片擴展閱讀:
《奪冠》用敘事的「真」和修辭的「誠」書寫了一場中國女排的奮斗史,心靈史。它以一種集體敘事,喚起了一段溫暖而充滿力量的全民回憶。
影像之下,「女排精神」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在這部更加註重展現女排群像的影片中,觀眾既唏噓於這股集體精神的流動與傳承,又能清晰地從中看到群體內每一位個體所具有的鮮明特點。
《奪冠》電影珍貴的地方,它沒有停留於煽情,沒有對對集體主義的完全服膺有過度的美化,相反,它傳遞的體育精神有著與時俱進的變化,能夠在以一個科學的、專業的、開明的、尊重個體自由和價值的胸懷去看待體育。
③ 《奪冠》在歷經曲折之後終於上映,其票房成績怎麼樣
9月25日,中國女排電影《奪冠》與觀眾們正式見面,該片首日排片佔比29.5%,收票房5600萬元,超過《八佰》奪得單日票房第一的寶座。9月26日15時44分,電影《奪冠》票房過億。 同時,截至9月26日18點08分,國慶檔影片預售總票房達9857.3萬元。其中,《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急先鋒》三部電影位列預售榜單前三,預售票房分別為3596.1萬元、3290.6萬元及2821.2萬元。
④ 《奪冠》姚迪飾演魏秋月
是的,《奪冠》上映後,觀眾發現中國女排國家隊的二傳手魏秋月是由女排隊員姚迪飾演的。
姚迪也是中國女排的隊員,她的位置與魏秋月一樣,都是二傳手,所以飾演這個角色對她來說很合適,又因為她們平時都是在一起訓練生活的,所以對魏秋月的生活習慣,與性格都很了解。雖然不是魏秋月本人出演,但是姚迪的表現也很不錯。
因為魏秋月有孕在身,不適合拍攝這部電影,所以錯過了這次的拍攝。不過能由自己的師妹飾演自己,魏秋月應該也會很開心,畢竟她們想要傳遞給觀眾的是女排精神,而不是自己。
(4)中國女排奪冠電影圖片擴展閱讀
《奪冠》票房過億:
9月25日,中國女排電影《奪冠》與觀眾們正式見面,該片首日排片佔比29.5%,收票房5600萬元,超過《八佰》奪得單日票房第一的寶座。9月26日15時44分,電影《奪冠》票房過億。
9月25日,電影《奪冠》上映當天,郎平在與中國女排隊員的一場直播中回憶奪冠細節,郎平哽咽著說:「當時我們報了16名隊員,最後卻只能有14個人站上領獎台。這是個極其艱難的選擇,無論把誰放在台下都不太公平。」
「好在與組委會商量之後,她們全都站了上去,我的內心也釋放了一點兒。」郎平罕見哽咽。可能在了解過中國女排的奮斗歷史,切實感受「女排精神」後,更能被理解。
⑤ 《奪冠》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奪冠上映日期:2020-09-25。
《奪冠》是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該片於2020年9月2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主要反映中國女排的奮斗歷程和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也是一部見證新中國體育改革40年的力作。
影片講述了幾代中國女排的奮斗歷程以及她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
為了出演郎平這一角色,鞏俐提前數月前往女排訓練基地和比賽現場,貼身觀摩。此前有媒體捕捉到,郎平在教練席排兵布陣,鞏俐則在場側專注觀察,還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不時記錄,「認真得就像一位備考學生。」據悉,為了進入角色,53歲的鞏俐每天訓練排球,和女排運動員們深度接觸。
劇情簡介
1980年訓練賽,中國女排對戰中國男排冠軍江蘇隊,女排負。但那一代女排訓練之艱苦,之刻苦,之永不言棄,已躍然銀幕。1981年大阪世界盃決賽,中國隊對戰日本隊,贏得了中國三大球第一個世界冠軍,宋世雄那鏗鏘有力、極具辨識度的解說,一下子將觀眾帶回了那個激情澎湃、陽光普照的年代。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小組賽,中國隊對戰當時主教練是郎平(鞏俐飾)的美國隊,中國隊教練(黃渤飾)站在場邊,全神貫注,面帶笑容。郎平和那一代中國女排在那一刻所經歷過的掙扎,令人心疼。
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掛帥執教中國女排,帶領著中國女排開啟了新的歷史階段。
2016年裡約奧運會四分之一淘汰賽,中國隊對戰東道主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隊,最終獲得了奧運會的金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奪冠
⑥ 電影《奪冠》演員有哪些
一、郎平演員鞏俐
中國女排總教練,人稱鐵榔頭「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
二、陳忠和(中年)演員黃渤
2001年陳忠和上任中國女排主教練,提拔新人,陳忠和指導是開創了中國女排第二個黃金時代的冠軍主帥,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女排走出沉寂17年的低谷,接連奪得2003年女排世界盃冠軍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冠軍。
三、袁偉民演員吳剛
1974年,袁偉民開始出任國家女子排球隊主教練,助中國女排在世界排壇上首次取得三連冠的歷史性突破。在沒有專業場地,幾乎沒有醫療保障的年代,袁偉民親手打造出了一隻所向披靡的女排隊伍。
四、陳忠和(青年)演員彭昱暢
1979年,22歲的陳忠和被調到國家女排任陪打教練
五、郎平(青年)演員白浪
主攻手,創下單場扣球102次的奇跡,成為家喻戶曉的「鐵榔頭」。
六、孫晉芳演員陳展
中國隊隊長,曾忍著腰傷打封閉上場,賽後卻疼到無法站立,憑借鬼斧神工的傳球,一人獨得最佳運動員、優秀運動員、最佳二傳手三大獎項。
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裡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
影片評價
《奪冠》用敘事的「真」和修辭的「誠」書寫了一場中國女排的奮斗史,心靈史。它以一種集體敘事,喚起了一段溫暖而充滿力量的全民回憶。
影像之下,「女排精神」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在這部更加註重展現女排群像的影片中,觀眾既唏噓於這股集體精神的流動與傳承,又能清晰地從中看到群體內每一位個體所具有的鮮明特點。
⑦ 電影《奪冠》的故事背景是什麼
電影《奪冠》的故事背景是從1981年到2019年,從首奪世界冠軍到第十個世界冠軍,中國女排幾經沉浮卻始終不屈不撓,用拼搏不斷書寫傳奇的事跡。
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的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於8月17日發布再定檔海報,宣布於2020年9月30日全國公映。因疫情原因,原定於春節檔上映的電影《奪冠》於公映前夕宣布撤檔,如今王者歸來,熱血再戰。
四年前的8月17日,正是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巴大戰」上演的日子。當時的女排姑娘們頂住了巨大壓力和對陣東道主的不利處境,最終逆襲戰勝世界強隊巴西隊,創造了奇跡。
據悉,這場巔峰一戰正是是電影中的華彩篇章之一。電影《奪冠》選擇在這個獲勝紀念日宣布重新定檔,頗有紀念意義,強勢進軍國慶檔的滿滿信心可見一斑。
(7)中國女排奪冠電影圖片擴展閱讀
鞏俐黃渤強強聯手:
《奪冠》里有鞏俐的加盟,鞏俐在演技方面是非常有實力的,主演的影視劇作品深受大家的喜歡,在收視上也有著非常不錯的成績,而且鞏俐飾演的郎平真的是很像,看起來也是非常神似,相信鞏俐在這部電影里會帶來很多精彩的演繹,一定不會讓觀眾失望的。
黃渤的加盟也是很讓人喜歡的,黃渤的實力觀眾是看在眼裡,主演的影視劇在票房上是非常不錯,相信在《奪冠》里的演繹一定會非常精彩,而且黃渤飾演的每一個角色深受大家的喜歡,相信這一次也是不例外,黃渤一定會給觀眾帶來很多的精彩。
⑧ 《奪冠》這部電影的劇情怎麼樣主要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電影整體的劇情並沒有很突出,主要是講述的故事,本來就是眾人皆知的。電影本身過於注重情懷,導致其失去了體育的振奮和競技精神。電影主要講從1981年開始到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三代教練、幾代女排人,歷經艱辛為了冠軍拼搏的故事。電影整體還算可以,加上有不少女排運動員上場,讓電影更有看點。
3、少了些體育精神體育精神充滿了刺激和激情,無論是什麼運動,看了都能振奮人心。個人感覺《奪冠》,就少了這一種精神。而且在劇情被大家熟知的情況下,陳可辛沒有進行節奏的調整,反倒把情懷放在了第一位,這樣不是很好。這也就註定了這部電影,評分不可能太高。
⑨ 《中國女排》最終更名《奪冠》,其背後有何秘密
作為新春賀歲檔的一部重量級影片,知名導演陳可辛執導的電影《中國女排》自從拍攝開始就吸引了無數球迷的目光,本部影片由鞏俐主演,同時還有包括朱婷、惠若琪、袁心玥在內的中國女排奧運冠軍本色出演,就影片陣容來看可謂非常給力。隨著中國女排在2019年拿到女排世界盃冠軍之後,這部電影也變得家喻戶曉。
如今,這部電影雖然改名,但是劇情和時間等主體框架差距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