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利潤表中的營業成本包括什麼
營業成本是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的,已經確定了歸屬期和歸屬對象的各種直接費用。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一、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企業應通過'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核算主營業務成本的確認和結轉情況。
企業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期末,應將'主營業務成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二、其他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其他業務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企業應通過'其他業務成本'科目,核算其他業務成本的確認和結轉情況。
企業發生或結轉的其他業務成本,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原材料'、'周轉材料'、'累計折舊'、'累計攤銷'、'銀行存款'等科目。期末,應將'其他業務成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銷售產品、商品和提供勞務的營業成本,是由生產經營成本形成的。工業企業產品生產成本(也稱製造成本)的構成主要包括:
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用於產品的生產,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直接工資
直接工資包括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其他直接支出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職工福利費等。
製造費用
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對成本構成項目進行適當調整。
㈡ 利潤表中的「營業成本」項目包括。
利潤表中的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1、主營業務成本
對於主營業務成本其實好理解。企業在為了獲得收入,必然需要付出成本。和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相關的成本就是主營業務成本。主要反映的是,公司在當期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所含的成本。主營業務成本主要是直接材料、製造費用和直接人工等項目。
例如:如果企業是一般的商貿公司,那麼它的主營業務成本就是購進商品的成本;如果企業是會計事務所,那麼它的主營業務成本就是會計師的工資支出。如果企業是一家製造企業,那麼它的直接材料支出,就是工廠的主營業務成本。企業的具體類型不同,主營業務成本包括的內容也是不同。我們需要具體事物具體分析。
2、其他業務成本
一個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自己的主業。但是,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也會涉及其他類型的收入。而和其他收入相關的成本,就是企業的其他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涉及的項目主要有周轉材料、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等。
例如:茅台酒廠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賣酒,而它在賣殘次酒瓶的時候,獲得的收入就是屬於其他收入。而這個時候殘次酒瓶的成本就屬於其他業務成本。
【拓展資料】
想要了解一個企業的業務,企業的三大報表肯定是最好的資料。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可以展示企業一定時點的資產結構狀況;企業的現金流量表,可以展示企業現金的流動情況;而企業的利潤表,體現的就是企業一段時間內的經營成果。利潤表裡面的最主要有部分,就是收入和成本這兩個方面。
我們分析企業的利潤表的時候,營業成本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企業的成本和收入應該在合適的比例之內,如果一個企業的成本沒有和企業的收入成比例的增加,那麼這個企業就有可能虛增了成本或者隱匿收入。
一般來說企業的成本比例在一段時間內,出現的波動不會很大。如果一家企業的成本波動很大,或者這個企業的成本明顯比同類企業的成本高,也是存在問題的。例如,同行業裡面,企業正常的成本比例是30%,而有一家企業的成本比例達到了70%。那麼這家企業企業的成本,就會存在虛增的可能。
㈢ 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包括哪些
一、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在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經營業務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它業務收入。
1、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經常性的、主要業務所產生的收入。如製造業的銷售產品、半成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作業的收入;商品流通企業的銷售商品收入;旅遊服務業的門票收入、客戶收入、營業收入餐飲收入等。主營業務收入在企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較大,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2、其他業務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項主營業務收入之外的其他業務收入。包括材料銷售、外購商品銷售、廢舊物資銷售、下腳料銷售,提供勞務性作業收入,房地產開發收入,咨詢收入,擔保收入等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在企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較小。
二、營業成本也稱運營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1、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2、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其他業務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㈣ 電影院都有什麼成本費用,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電影院成本費用:
電影院的支出大多都可以列支在主營成本,差旅費,電話費等可以列管理費。
成本費用:就一般意義而言,成本費用泛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發生的各種資金耗費。企業的成本費用,就其經濟實質來看,是產品價值構成中c+v兩部分價值的等價物,用貨幣形式來表示,也就是企業在產品經營中所耗費的資金的總和。
主要作用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成本費用是反映和監督勞動耗費的工具。
2、成本費用是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
3、成本費用可以綜合反映企業工作質量,是推動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杠桿。
4、成本費用是定製產品價格的一項重要依據。
㈤ 投資一個象樣的電影院需要多少錢成本和利潤如何
設備(如放映機、音響等)的話前期投入差不多在八萬以上。
場地租金(小型400到800平方,一般要選擇在鬧區)一月的話差不多在兩以上。一年就是24W,一般都要付半年的租金也就是12W
人員工資:月800到1000,一般你要請三到四個人,也就是48000,這個可以先不算。
還有一些打關系,找資源等,也要花個四五萬。
工商管理,稅務登記、衛生費等,年估計在三十到四十萬。
也就是說你開小型的影院,前期硬體投入要在25W
然後:你一天24小時全天放映:每場放映時間2。5個小時。也就是說,一天可以放映八場。小型放映廳里有200個座位。
如果你每張票收費在五塊錢,而且每場至少有百份之五十以上的人觀看的話,你每天的可收4000RMB。一個月就是120000RMB,一年就是144W。
當然,你不要被這數字給迷惑了,以為很高。我們再算一比帳:你每天絕對會有大小場之分吧,而且不可能每場都有那麼多人,更不可能每個月里的每一天都是那樣子。另外你還要交稅,交管理費,等等四十萬,扣除人員工資5W,硬體維護:5W,扣除其他額外開支:10W,扣除你的前期投入:25W,樂觀的話,你一年的支出也就85W。
當然,著85W的前提也就是你一年都需要這樣子。那麼,你可以賺40-50W。
但是,做生意不可能這么順利,實際一點的話,你能夠搞個20W。
但是如果你那邊是小地方的話,票價不可能太高,要是訂一張3塊錢的話,那你就慘了,一年下來還有可能要賠!
我這樣子算比較亂。講講我自己02年在廣州開影院時候的數字吧。
第一年,我投了三十萬,每張票五塊錢,第一年,我賺了十幾萬,
第二年,我繼續投了十萬,每張票三塊錢,第二年,我賺了八萬。
第三年,生意不好做,我一分錢都沒投,一張票還是三塊,結果我只賺了五萬。
第四年,關門。競爭對手太多了。
㈥ 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一、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計算公式是: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1、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持續的、主要的經營活動所取得的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在企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較大,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2、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在主要經營活動以外從事其他業務活動而取得的收入,它在企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較小。
3、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
4、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其他業務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㈦ 新利潤表中的營業成本包括哪些項目
新利潤表中的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
營業利潤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減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或減投資損失)
其中:
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
㈧ 電影院成本有哪些
房租、物業費、人工工資、水電費等雜費以及片源費用
㈨ 電影院的運營成本是如何計算的
電影院的運營成本計算包括房租、人工、水電、裝修、票務系統、保險、安全防範、電影成本等。
電影院(cinema)是為觀眾放映電影的場所。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
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影院必須滿足電影放映的工藝要求,得到應有的良好視覺和聽覺效果,電影已經成為人們飯後的論點。
電影院基地選擇應根據當地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合理布置,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基地的主要入口應臨接城鎮道路、廣場或空地。
2、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寬度除不應小於安全出口寬度總和外,且小型電影院不應小於8m,中型電影院不應小於12m,大型不應小於20m,特大型不應小於25m。
3、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電影院應按每座0.2㎡計,大型、特大型電影院除應滿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應小於10m。
4、多觀眾廳電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應按實際分配的最多人數計算;總座位數2000座以上的電影院宜分數處集散。
5、位於交叉口的電影院尚應滿足城鎮有關交通車行視距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