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看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圖片有感

看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圖片有感

發布時間:2022-12-30 00:19:47

『壹』 長春電影製片廠80年代拍攝了哪些經典電影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七個第一。先後拍攝故事影片900多部,譯制各國影片1000多部。

最讓我們懷念的,當屬80年代的電影了。我整理了長影80年代的經典影片給大家分享: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長春電影製片廠80年代拍攝上百部故事片,記憶深刻的有:









《大渡河》


《大渡河》是由林農與王亞彪執導的一部戰爭片 ,這是一部愛國主義影片,電影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隊伍在大渡河與數十萬國民黨中央軍和軍閥的戰爭,國民黨和軍閥對中國工農紅軍武裝圍追、堵截。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戰斗

《紅牡丹》


影片講述了舊 社會 馬戲明星紅牡丹及其師史妹的坎坷經歷和悲慘命運的故事。

《情天恨海》

故事講述了在70年代台灣曾耿面對古人遺孤的愧悔莫及,幡然醒悟的曾耿,意識到自己愧對故人,愧對祖國,他毅然送走了魏芝圃和鳳陽、孝貞,然後自殺。而魏芝圃、鳳陽、孝貞逃離虎穴,他們眺望大陸,渴望著祖國統一之日早日到來。

《黃英姑》

故事講述了年僅十七歲的黃英姑從地主家逃出,在與一位老人學了一身武藝後依然加入了紅軍,在與敵人與叛徒的角力中突出重圍,在斗爭中成長為優秀的紅軍指揮員。

長影當年曾經是中國最大的電影廠,也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很多優秀影片,比較著名的有:《平原游擊㕥》、《董存瑞》、《五朵金花》、《英雄兒女》、《兵臨城下》、《冰山上的來客》、《保密局的槍聲》等。上世紀八十年代是長影電影製作的黃金期,這一時期拍攝了不少優秀影片(不好意思,因為沒有圖片資料,我只能用文字來列舉了)。長影八十年代拍攝的比較經典的故事片有:

《殘雪》、《綠色錢包》、《人到中年》、《飛來的仙鶴》、《不該發生的故事》、《譚嗣同》、《黃山來的姑娘》、巜五女拜壽》(戲曲片)、《花園街五號》、《白霧街兇殺案》、《直奉大戰》、《開國大典》。

其中,《殘雪》獲1980年文化部優秀故事片獎,《綠色錢包》獲81年文化部優秀故事片獎,《人到中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不該發生的故事》獲83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譚嗣同》、《花園街五號》、《黃山來的姑娘》獲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開國大典》獲第八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以上回答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指正,謝謝!

長影80年代質量差的電影就不提了,我看過的質量較好的有

《佩劍將軍》《最後八個人》《明天回答你》《黃山來的姑娘》《黃英姑》《直奉大戰》

從80年代起,電影出現重新洗牌,以謝晉導演的影片為標志,上影的電影寶刀不老,西影、峨影也有後來居上的趨勢,八一廠則開始專注以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中心的重大 歷史 題材創作。相比之下,長影開始走下坡路,有特色的影片不多,原來與上譯廠平分秋色的譯製片也完敗。當然,也創作出一批上乘的影片,如《紅牡丹》《人到中年》《赤橙黃綠青藍紫》等,特別是1989年為紀念建國40周年出品的《開國大典》,可以說是一部傳世的經典之作。

最經典莫過於《開國大典》了!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 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 ,堪稱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 六個第一 ,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第一部動畫片《瓮中捉鱉》,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第一部長故事片《橋》和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先後拍攝故事影片900多部,譯制各國影片1000多部。

長春電影製片廠最早是日本侵佔東北成立的電影廠,後來被東北人民解放軍接收,正式命名為 東北電影製片廠 ,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進展,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後,東影分批遷回長春,1955年2月,東北電影製片廠 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

建國後到文革前17年期間,是長春電影廠最輝煌的時期 ,那個時代的電影主要是 謳歌新中國,展現革命戰爭 ,所以軍事題材電影特別多,現在大量經典老片都誕生於這個階段。

反映革命戰爭題材的電影: 《白毛女》、《紅孩子》、《英雄兒女》、《上甘嶺》、《董存瑞》、《平原游擊隊》等都是長影廠出品。

反映民族團結和時代風貌的電影 :《劉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來客》、《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等。

80年代長影廠拍攝的電影以《開國大典》最為著名 ,這部電影是建國40周年獻禮片,1989年上映曾經創造過國產片票房紀錄。

90年代,電影市場化改革開啟,國有電影廠越來越跟不上時代,於是逐漸和香港等公司以及新興的民營電影公司合作,以拍攝合拍片為主。

2000年以後,國有電影廠逐漸走向沒落,長春電影製片廠也逐漸遠離觀眾的視線了,時至今日,長春電影製片廠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記憶。

我喜歡長影廠的電影有北斗小字輩

保密局的槍聲、人到中年、開國大典、滾滾紅塵。

『貳』 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歷史沿革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大型綜合性電影製片廠。是在1937年偽滿時期日本「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基礎上建立。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籌備實際上從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就開始了,中共黨員劉建民、趙東黎秘密進入「滿映」,組織進步職工開展護廠斗爭,於1945年10月1日成立了「東北電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曾因長春國共內戰遷至黑龍江省鶴崗市一段時間。首任廠長是袁牧之,當時的人員主要由延安、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和解放區其他一些電影工作者組成。
1946年內戰一觸即發,東北電影公司於5月23日遷往合江省興山市(即黑龍江省鶴崗市)。在一所小學校里搭設「廠房」,建起了新中國第一個電影生產基地。1946年10月1日命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同時調出大批幹部支援新廠建設,因此被形象地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
1947年,廠長袁牧之提出「東影」的任務是「堅持製片生產,建立雛形,培養幹部,組織發行,催促國外訂貨」。解放戰爭時期,東影攝制了17輯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使用膠片30萬尺,有三名年輕的攝影師在戰場上犧牲:張紹柯,犧牲時30歲;王靜安,犧牲時27歲;楊蔭萱,犧牲時24歲。
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進展,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後,東影分批遷回長春 。
東影根據當時電影市場被美影片占據的狀況,進行了各類片種的試制。從1947年到1949年,他們創下了中國人發電影事業的六個第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第一部動畫片《瓮中捉鱉》,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第一部長故事片《橋》和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1949年4月,東北電影製片廠遷回到長春現址,攝制了《中華兒女》,《趙一曼》,《鋼鐵戰士》,《白毛女》等影片。
1955年2月,中共中央文化部決定,東北電影製片廠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也就是這一年,影片《祖國的花朵》,《平原游擊隊》,《董存瑞》出品發行。
它不僅是個電影生產地,而且是個電影人員的培訓地。1960-1962年之間,這個廠還成立過電影學院,後來撤消。它下設總編室、導演室、拍攝室、美術室、音樂創作室、製片室、編刊室以及美工、照明、錄 音、化裝、服裝、道具、剪輯、特技等車間,甚至還有自己的洗印廠和電影樂團。 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過數百部故事片,它尤以拍攝農村題材和戰爭題 材的影片為長。作品充滿了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和黑土地特有的粗獷豪放 風格。近些年這個廠的不少作品有較重的商業化傾向,盡管這樣,像《過年》這樣的影片仍然為它贏得了榮譽。 長春電影製片廠在譯制外國影片方面是有極大貢獻的。至今人們仍然銘記的《列寧在一九一八》、《夏伯陽》和《瑞典女皇》這樣的優秀影片,都是由它介紹給中國觀眾的。 從1947年5月---1949年7月,東影先後派出了32支攝影小分隊深入到前線、工廠和農村,拍攝了大量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編輯了十七集新聞記錄片《民主東北》,這是新中國第一部新聞記錄片,它不僅生動反映了東北解放戰爭、華北解放戰爭的面貌,而且真實記錄了遼沈、平津兩大戰役的部分實況。影片成功向海外發行,於1950年獲捷克卡羅維?發利第五屆國際電影節記錄片名譽獎。
《民主東北》記錄了大量的寶貴史料。優秀攝影師張紹柯、楊蔭瑩和王靜安為此犧牲了生命。
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許多「第一」由長影創造。例如:
新中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影片生動揭露了蔣介石賣國內戰和獨裁的丑惡面目,歌頌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由陳波兒編導,1947年11月完成)。
新中國第一部動畫片《瓮中捉鱉》。影片描寫了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發動內戰,但在人民力量打擊下,最終失敗,好似鱉在瓮中一樣。它的攝制完成,揭開了人民電影美術片的製作史頁(由朱丹編劇,方明導演兼動畫設計,1948年12月完成)。
新中國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影片對於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細菌戰、撲滅鼠疫起到了重要的宣傳作用,同時開創了科教電影創作的歷史,在新中國電影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袁乃晨編導,1948年夏完成)。
新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影片生動表現了人民軍隊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實可信,演員的表演自然樸素,表演藝術家陳強在片中飾演一位老農民,這是他初登銀幕之作。後曾扮演《白毛女》中的黃世仁,《紅色娘子軍》中的南霸天,以演反派而著稱。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橋》,1949年5月拍攝完成。影片第一次以工人為主角出現在銀幕上,具有鮮明的主題思想,在新中國電影史上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導演王濱,1951年成功制導了影片《白毛女》。美術設計劉宇光,1946年畢業於「滿影」電影專科學校,曾任長影第一任美術科長。相繼在《黨的女兒》、《上甘嶺》、《火焰山》、《神秘的旅伴》、《大渡河》和電視劇《少帥春秋》等影視劇中擔任美術設計。
新中國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從此,東影開始大量譯制蘇聯影片,為後來的譯制工作奠定了基礎。影片由袁乃晨導演,他是中國翻譯片的開拓者。1949年5月譯制。 1997年,媒體出身的趙國光接任廠長,原吉林省體育彩票中心主任劉麗娟任主管經營副廠長。1998年,長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計劃。首先是開展土地置換,將長影老廠區21公頃土地以3億元價格賣給長春國信集團。同時提出「一廠三區」的計劃和「不拍賠錢片」的口號。隨後,貸款3億元加上自籌資金共6億元,建設長影世紀城。此後,長影又分別成立了由副廠長韓志君和宋江波牽頭的影視公司。並與吉林電視台合作成立了長影影視頻道。
2000年改制為「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長影集團」。
2005年初,長影以買斷工齡、解除勞動合同等方式精簡人員。同時,大型旅遊項目長影世紀城竣工並投入運營。同時, 長影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一群愛好電影、志向相同的年輕人立志通過網路把長影精神傳遞到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
長影集團劉總曾這樣評價:「長影世紀城現今無論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超出原來的預期。遊人明顯遞增,收入和社會影響力也在明顯提高。國家領導人去了也很多,看了之後評價也很高。前不久,曾蔭權到長影世紀城,他說和香港迪士尼可以媲美了,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對我們是一個鼓勵。」對於長影的未來,劉總信心百倍,「第一,希望把長影打造成為中國的電影產業集群;第二,打造一個亞洲比較有影響的,比較有特色的影視旅遊勝地,成為一個世界的電影娛樂中心。」
2010年,中國電影走入又一個春天,長影的新一輪春潮也正襲來。

『叄』 長影博物館導游詞

長影博物館導游詞
踩著滑滑的積雪,我和媽媽去了長影舊址博物館,聽說原來是很有名的電影製片廠,我看了很多電影,拍電影的地方我還沒去過,到底是什麼樣呢?

推開博物館厚重的大門,燈光撲朔迷離,就像迷宮一樣的走廊兩邊掛滿圖片和文字介紹,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發展史,從1937年的"滿映"到1946年的"東北電影製片廠",再到後來成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許許多多的電影,許許多多的演員,我認真地觀看,可惜那些電影和演員我都不認識,就連媽媽也說很多電影都沒看過。我通過數字介紹知道了中國電影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動畫片《瓮中捉鱉》,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第一部翻版片《普通一兵》,第一部多集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等七個第一,過去拍電影用的器材和道具真是破舊古老,很多東西我都沒見過,但媽媽說那時的電影人們覺得很有意思。在幕布上用光電控制製造成大浪翻滾的背景,可我照出來時卻像烏雲密布的天空,讓人吃驚的神奇效果。我還看到了過去年代的電影院大門、座椅,老式房間、老式辦公桌等等,我看到的只是一面牆,拍出來就像待在一個房間里似的,原來電影就是這樣拍的,很容易啊!更有意思的是我知道電影里的雙胞胎是通過鏡子變化出來,看著兩個一模一樣的我,笑得開心極了!

長影舊址博物館包括長影電影藝術館、長影攝影棚、長影洗印車間、長影電影院、長影音樂廳和配套的長影文化街區,各種各樣的形式展覽,讓我了解了過去的中國電影,雖然我對那些歷史不熟悉,但看著看著我興趣大增,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奧秘,讓人們增長見識!

長影世紀城是被譽為新中國電影搖籃的長春電影製片廠投巨資打造的中國第一家世界級電影主題公園,是魔幻工廠、快樂天堂、童話世界。

她採用世界先進的高科技電影技術,薈萃了好萊塢環球影城、迪斯尼游樂園的精華,匯集了三維巨幕、4D特效、激光懸浮、動感球幕、正交多幕等當代技術最先進、種類最齊全的特效電影於一園。無論是在好萊塢的環球影城,還是在迪斯尼樂園,都無法欣賞體驗到這樣齊全的特效電影。
擴展閱讀:
導游詞結構
一篇完整的導游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
1.習慣用語
習慣用語又分為兩個部分——見面時的開頭語和離別時的告別語。
開頭語包括問候語、歡迎語、介紹語、游覽注意事項和對遊客的希望五個方面,放在導游詞的最前面。
a、開頭語
(1)介紹自己或旅行社
(2)介紹司機和車型、車號
(3)介紹旅遊時間,地點和行程安排
(4)表示歡迎。
b、告別語
(1)總結旅遊情況
(2)感謝遊客配合
(3)希望提出意見
(4)表示依依惜別
2.概括介紹
概括介紹是用概述法介紹旅遊景點的位置、范圍、地位、意義、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等,目的是幫助旅遊者對景點先有個總體了解,引起游覽興趣,猶如「未成曲調先有情」。
概括介紹應根據時間和遊客情況,可長可短,可詳可略(可根據需求所變)。
3.重點講解
重點講解是對旅遊線路上的重點景觀從景點成因、歷史傳說、文化背景、審美功能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使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有一個全面、正確的了解,同時要提醒旅遊者注意自己攜帶的東西,保管好自己隨身的物品,這是導游詞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肆』 電影白毛女觀後感!急急急急急急。。。。。

回味《白毛女》
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現自己已不再為美國動作大片而熱血沸騰。一方面覺得這類電影的故事情節缺乏深度,只獲取了短暫的視覺沖擊,卻難以得到心靈上的共鳴,另一方面,對於我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裡面大量的特技不但不會使我為之振奮,反而被弄得眼花繚亂。取而代之的是,我開始對國產的紅色經典老電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每一部電影都讓我對那個紅色年代多了一些了解,同時也讓我對那個年代有了無限的嚮往。在那樣一個飢寒交迫的年代,大多數的窮苦老百姓雖然缺衣少食,但是精神世界卻非常充實,他們團結向上,他們慷慨激昂!每天都快樂地忙碌著,為了簡單的衣食住行而勞作,勞動充實了他們的生活,使他們忙得幾乎沒有時間去抱怨、去勾心鬥角。他們活得簡單而快樂,常常為了一頓飽飯歡欣鼓舞。在這些老電影里,你完全看不到現代人的空虛、墮落,即使條件再艱苦,你從主人公身上看到的永遠是堅強向上的革命精神!
影片《白毛女》就是這樣一部值得深思的電影。在盜版光碟泛濫的年代,《白毛女》是我收集的唯一一張正版電影DVD。因為我覺得它很有收藏價值,它不愧為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其中一個場景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楊白勞為了慶祝新年,用忙碌一年僅剩的一點錢給喜兒買了根紅頭繩,喜兒便高興得載歌載舞,一家人聚集在一起,每個人只能嘗嘗有限的幾個餃子,卻熱鬧非凡。而我們現在的新年,人人衣著光鮮地圍坐在擺滿大魚大肉的餐桌前,臉上卻少了喜兒那份真摯的快樂。大家虛偽地互相拜年,到處送禮、塞錢,把過年當成顯示自己闊綽或討好別人的平台,還有的為了獎金在忙著工作,至於家人難得的團聚早已拋在腦後,親情已不再是一道新年大餐。
《白毛女》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曾影響了一代人。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蕭條的經濟,戰亂後的杯盤狼藉,近百年被列強欺壓淪為奴隸的艱苦生涯,難免使很多中國人對新生活喪失信心。《白毛女》就在這時出現了,成為那個物質極度匱乏年代裡人們的精神食糧。而且裡面的主人公就是當時千千萬萬勞苦大眾的縮影,許多中國人在裡面看見了曾經的自己。它不但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也鼓舞了一代人,讓大家意識到喜兒的精神在新時代同樣值得傳頌。作為一個吉林人,我尤其喜歡這部電影。因為這部電影見證了長春電影製片廠的輝煌,從這以後,長春電影製片廠又相繼拍攝了像《董存瑞》《五朵金花》這樣的經典的老電影,之後便銷聲匿跡。
在這個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年代,各種商業大片充斥著整個電影市場,大部分人們已將《白毛女》遺忘,許多年輕人甚至沒聽說過這部經典。但我覺得它應該被人們重新審視,它不只是一部土掉渣的老電影,它更是一份對艱苦年代的回憶,提醒我們要珍惜現在的一切。

『伍』 長春電影製片廠的介紹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七個第一。先後拍攝故事影片900多部,譯制各國影片1000多部。《五朵金花》、《上甘嶺》、《英雄兒女》、《劉三姐》,《白毛女》等一大批優秀作品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但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由於體制、機制、觀念等方面出現嚴重不適應,遇到空前危機,到1997年時,已連續六年虧損,瀕臨倒閉。 1998年,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長影在全國率先探索並啟動了改革,歷經八年時間,完成八件大事,到2005年初,在全國電影業中第一家完成改革。長影由改革前連續六年虧損到2011年實現稅後凈利潤6500萬元,創長影建廠以來歷史新高;影片生產由改革前年產3—5部到2011年年產53部,增長了10倍多;總資產由改革前的2.5億元到2011年末的20億元,增長了8倍。長影先後被中宣部等四部委評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優秀企業和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企業。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中央主流媒體多次報道長影改革發展情況。

『陸』 我想問一下長春長影舊址博物館怎麼樣

長春長影舊址博物館,位於長春市朝陽區紅旗街1118號,是在完整保留1937年原「滿映」建築的基礎上,根據「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完成的長春電影製片廠舊址,包括長影電影藝術館、長影攝影棚展區、長影洗印車間展區、長影電影院、長影音樂廳和配套的長影文化街區等。
長影舊址博物館,建築面積46,137平方米,,是記錄長影廠發軔、進展、繁榮、變遷的藝術殿堂。通過文物保存、藝術展覽、電影互動等形式,呈現電影藝術、電影道具、電影特技、電影工藝、電影生產等多重主題。
長影舊址博物館屬於收費景點,不是免費博物館,建議博物館門票使用網上購買,會比現場窗口買便宜。強烈建議租借語音導覽機,導覽機是自動定位方式切換導覽詞的,導覽內容做的很不錯,如果不聽導覽機,會錯過很多這里的精彩內容。
只要跟著導覽路線就可以不用走回頭路方式游覽完整個博物館,主博物館建築有3層可供參觀,大致看完至少需要1.5小時到2小時,如果是喜歡老電影的話,那時間就沒有底了,因為這里的電影放映廳,可以單人方式無限次播放回看老電影,是電影迷不能錯過的內容,喜歡老電影的人,一定會覺得值回了門票錢。
整個博物館展廳分設很多,參觀路線非常劇情化,看完之後會有看完一場有劇情線索影片的感覺,這里不僅有電影和電影明星的展示,還有拍攝花絮、道具、背景故事、歷史環境等綜合介紹,信息內容非常的多,涵蓋多個社會層面和文化藝術領域。
在這里能夠看到電影故事背後的故事,能夠看到時代主旋律的演變,還能看到大量影片拍攝的過程的照片和場景還原,在關注光鮮演員的時代下,這些電影幕後的故事,其實我們沒有太多機會知道,這里就像一扇窗口,讓我們得以一窺。
在博物館展廳里,可以看到老式電影院的布景,也能見到很多可以稱之為文物的電影海報和道具,陳列展示效果安排很具匠心。
博物館的布景和燈光藝術設計獨特,每個展廳顏色色系都經過精美的設計,場景既有內涵又有藝術,很多布局設計都是美輪美奐,整個博物館可以自由攝像拍照,參觀的環境氣氛非常的不錯,是非常推薦的一個長春旅遊景點。
博物館中還有專門的戲曲類展示廳,介紹各種戲曲和樂器專題,布局裝飾設計也非常美麗新穎。
更多關於長春長影舊址博物館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d0ea74161573195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柒』 紅色革命影片觀後感

今天看了一部紅色革命電影《上甘嶺》,電影的主要情節是: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佔五聖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

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

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山上坑道里堅持戰鬥了一個月,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

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讓我為之動容:由於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乾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

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後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並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乾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飢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麼高尚。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中國電影資料館完成了該片4K精緻修復,使其再現銀幕。已完成4K修復的電影《上甘嶺》是目前觀眾能看到的最清晰的版本。

『捌』 長影舊址博物館怎麼樣 參觀門票多少錢

你知道影片是怎麼做出來的嗎,你想知道製片導演和配音演員們真實的工作場景嗎?長影舊址博物館可以給你帶來這只能夠享受,讓你學習有關影片製作方面知識,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長影舊址博物館包括長影電影藝術館、長影攝影棚展區、長影洗印車間展區、長影電影院、長影音樂廳和配套的電影文化街區。她通過文物保存、藝術展覽、 電影互動等形式,以電影藝術展、道具展、譯製片展、榮譽展、電影工藝展為主題,全景展示了長影的光輝歷程和藝術成就。

景點地址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紅旗街1118號

營業時間 :9:00-17:00(夏季:5月1日-10月7日) 9:00-16:30(冬季:10月8日至次年4月30日)

門票 :72元 大學生 50元

長春的長影舊址博物館可以說是去長春旅遊的必去地這一,因為長春有著電影城的稱號,而長春電影製片廠又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長影舊址博物館裡面有當時電影院的大門,看著很有特色。這里還原了當時老電影院的外景,地上散落的電影票根和影院的老海報,是我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

在長影舊址博物館裡面看到了很多中國老一輩藝術家們的照片,真的是風采極佳,特別是女藝術家們,更是有著無可擬比的美貌,絕對不是整容整出來的,而是自然未經雕琢的美麗和優雅的氣質。

博物館通過圖片,實景模型,影音圖像等詳細介紹了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生今世,介紹中國電影的歷史發展,對了解長春電影製片廠和中國電影的發展有了長足的認識。

最後臨出口還有一站就是道具館,分門別類看到了一些有歷史特色的道具,比如舊時的放映機,舊時的電子琴,等等等。游覽長影舊址博物館,能深刻體會到藝術的偉大和魅力,還有我國不朽的發展。長影舊址博物館,的確值得一覽!

這里是很多經典電影的誕生地,值得一去!對孩子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

『玖』 長春電影製片廠的250字作文

梅遠貴在洗澡之前,偷偷地在葉小春的杯子里放了什麼古怪的東西,葉小春喝的時候,似乎也覺得味道怪怪的,顯然她察覺出什麼了。瞧!她裝扮成貓女的樣子神不知鬼不覺地走到梅遠貴洗澡的地方,滿臉通紅通紅的。這時我們哈哈大笑起來,因為那個樣子太怪了,接下來更好笑,梅遠貴看見葉小春提高嗓門說:「心中有火就讓它燃燒吧。」葉小春聽了,鼻子和耳朵都冒出了氣。梅遠貴卻還在那裡耍帥。葉小春則拿起滾燙的水就往梅遠貴臉上倒,梅遠貴被燙得臉都發紅了,大叫起來。這時我們激動得有的直跺肢,有的直拍椅子的把手,有的笑得肚子都痛了……精彩的鏡頭一個接著一個.

電影院里歡笑聲、贊嘆聲此起彼伏。

『拾』 來長春不能不去的兩大博物館

      長春不僅是汽車城、大學城、也是電影城,也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城市。用一句話形容長春那就是春有白花秋有紅葉,夏有涼風冬有白雪。而四季風光的背後還有幾個非常值得一看的博物館,在介紹博物館前先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長春市。

四季分明的長春市

        長春是一個年輕的城市,自清嘉慶五年(1800年)設治至今,僅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在這二百多年的歷史中,長春走過了艱辛的發展歷程。長春設治前,長春這個地方屬於前郭爾羅斯前旗蒙古王公的封地。由於乾隆、嘉慶年間關內受災漢民大量「闖關東」來到東北,形成以漢族人為主體「流民」潮。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政府於1913年在全國統一實行省、道、縣三級行政機構,將各省的府、廳、州一律改為縣,長春府改為長春縣。「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佔領東北,1932年日偽政權將長春定為偽國都,在保留長春縣行政建置的同時,將長春城廂部分劃出設市,先叫「新京市」,後改為「新京特別市」。從此,在長春這塊地方開始實行市縣並存、市縣分治的行政機構。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10月21日長春市改為長春特別市,1949年3月11日改稱長春市,均隸屬東北行政委員會。1949年5月9日改隸吉林省。1952年10月14日長春縣撤銷,轄區並入長春市。1953年8月1日至1954年8月1日,長春市改為中央直轄市,由東北行政委員會代管。1954年9月27日,吉林省政府遷到長春市,長春市成為吉林省省會城市。1958年11月10日——1966年1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雙陽、九台、德惠、農安、榆樹5個縣劃歸長春市管轄,實行市帶縣的管理體制1969年7月3日,雙陽、九台、榆樹、德惠、農安5個縣再度劃歸長春市。改革開放後,1989年2月12日長春市列為國家計劃單列市,賦予了相當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國家計委又決定長春市為沿邊開放城市,享有沿海開放城市同等的優惠政策。1993年7月2日長春市計劃單列市取銷,但仍保留副省級建置,成為東北四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偽滿皇宮博物院

        在城市的東北角,有一座與現代建築截然不同的建築群,它就是中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充當偽滿州國傀儡皇帝時的宮廷舊址——偽皇宮。它作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東北和溥儀及其後妃皇家悲劇的歷史見證保留下來,經吉林省政府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長春市內重要的旅遊觀光景點。偽皇宮的前身實際是吉黑榷運署,由此當年的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小皇帝住鹽倉,閑魚一條」。

        溥儀從1932年至1945年八·一五光復的前夕,在此度過了十四年的傀儡生涯,就是在這里,傅儀先後同日本關東軍簽定了《日滿密約》和《日滿議定書》,將中國東北的大好江山拱手奉獻給了日本人。一般皇宮的建築格局大家想必非常清楚,那就是前朝後寢,左祖右社,三朝午門以及嚴格的中軸對稱形式,然而溥儀的宮殿卻是前寢後朝,寢宮跑到了辦公樓的前面,該祭祀祖宗的地方卻供上了日本的天照大神。由此可以起見,溥儀到底是不是受命於天的皇帝了,偽皇宮的土地面積達12萬平方米,在日本戰敗後,偽皇宮在不同程度上被破壞了,還有一些建築被附近的單位、居民佔用,如今我們參觀的面積大約有4.5萬平方米。

長春電影製片廠博物館

        在50、60、70後中間經常有一句話,那就是「我們都是從小就是看著長影廠電影長大的」。對於長春電影廠有種很大的興趣,一種很熟悉,卻漸漸淡忘內容的感覺。我和我的父輩的不少電影情愫都與長影廠的電影有關。今天我帶著我的戰友和兒子又一次的參觀,引燃有很多感動和驚喜。

        長春電影製片廠1945年10月成立,前生是偽滿時期的「滿映」(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長影廠被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先後生產故事片1000多部,譯制了50多個國家的1100多部電影,在中國電影歷史上地位顯赫。目前看到的這座博物館,坐落在長春電影製片廠原址上,完整保留1937年原「滿映」建築基本樣貌,整個博物館建築面積有4萬6千平方米,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旅遊景區,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歷史發展的完整記錄,博物館內部設計陳展規格極高,包括長影電影藝術館、長影攝影棚、長影洗印車間、長影電影院、長影音樂廳和文化街區,從實際參觀經歷來說,個人評價是這里是電影博物館中最優秀的。

        整個博物館展廳分設很多,參觀路線也非常劇情化,看完之後會有看完一場有劇情線索影片的感覺,這里不僅有電影和電影明星的展示,還有拍攝花絮、道具、背景故事、歷史環境等綜合介紹,信息內容非常的多,涵蓋多個社會層面和文化藝術領域。整個展覽內容是從偽滿洲國日本人建設的「滿映」開始說起。在長春解放後,新中國接手了「滿映」的設備和技術,部分日本技師加入,新中國的電影人逐漸成長起來,開始創作各類新中國新時代的影視作品。在這里能夠看到電影故事背後的故事,能夠看到時代主旋律的演變,還能看到大量影片拍攝的過程的照片和場景還原,在關注光鮮演員的時代下,這些電影幕後的故事,其實我們沒有太多機會知道,這里就像一扇窗口,讓我們得以一窺。

        從開始的最老的一間開創時期的廠房,長春電影製片廠漸漸擴大了廠區規模,形成當時全國頂尖的電影製作實力。應該說,當時中國進步電影人才齊具這里,得到了系統化培養和創作平台,製作了大量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電影,引領了時代的節奏。在博物館展廳里,可以看到老式電影院的布景,也能見到很多可以稱之為文物的電影海報和道具,陳列展示效果安排很具匠心。在展廳中,不僅能夠看到電影故事人物和演員的介紹,更多的還配有導演、編劇、攝像等很多不為人知的幕後花絮。有些電影不僅是上映票房是佳作,劇本和攝影更是目前中國電影學院課程中的必修觀摩課程,讓人對很多被忽略的老電影,重新燃了觀看興趣。博物館的布景和燈光藝術設計獨特,每個展廳顏色色系都經過精美的設計,場景既有內涵又有藝術,很多布局設計都是美輪美奐,整個博物館都可以自由攝像拍照,參觀的環境氣氛非常的不錯,是非常推薦的一個長春旅遊景點。

備註:推薦給大家看的電影,也是我想接下來要看的,希望你能喜歡。

閱讀全文

與看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圖片有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分日本愛情電影大尺度 瀏覽:327
印度電影大全真愛在我心 瀏覽:593
天使愛美麗電影簡介英文 瀏覽:299
怒火風暴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東北的搞笑犯罪電影大全 瀏覽:650
大電影動畫片大全免費汪汪隊 瀏覽:453
貓和老鼠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733
盜墓電影大全2019龍墓 瀏覽:262
十部英文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662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
東平有電影院嗎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