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八佰主題曲
《蘇州河》
演唱: Andrea Bocelli、那英
作詞:張承/尹約/Bob Ezrin/Shridhar Solanki
編曲:Bob Ezrin/John Metcalfe/Andrew Kawczynski
歌詞:
硝煙將盡,塵未遠餘音縈繞
隔岸相顧,盼願再無喧囂
暮色將至,輕吟唱心愛歌謠
待到破曉,奔赴家鄉懷抱
化作古風,背負青山人未老
摯友已故,精氣終究未倒
故土燃燒,守衛者湧向風暴
無憾與你相遙,幸而留下微笑
創作背景:
《蘇州河》改編自愛爾蘭民間小調倫敦德里小調,由那英和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共同演唱。
《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2020年8月11日,由那英與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唱的《蘇州河》上線。這是電影《八佰》的片尾曲,改編自愛爾蘭民間小調-倫敦德里小調,詮釋戰場中的底層士兵對家國平安的渴望。
❷ 八百電影反叛人物是誰
「待我化作塵土,你將見我的微笑。」
《八佰》以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淞滬會戰為背景,主要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整個影片圍繞著上海的四行倉庫展開。四行倉庫是由4所銀行共同出資所建設的一所大倉庫,倉庫建築面積共2萬平方米,因為要防水防盜,所以房屋全部採用了防爆工藝,日軍想要沖破這所倉庫,必須要使用重武器。
被刪減了十幾分鍾的電影,讓本來敘事線索就模糊的電影變得不是很完整,也沒有交代所有戰士的結局。但現實中,英雄的結局是,撤離橋頭後,剛到租界,就被英國軍隊繳納軍械,四天激戰尚不離手的槍支就這樣被搶走。扣押到了義大利兵營,在兵營里他們每天都會升國旗,唱國歌,後來英國軍方沒收了國旗,全體將士就每天對著無形的國旗唱國歌,1941年4月24日凌晨,謝晉元在照例出操時被叛徒刺殺,這一噩耗一經傳出,全國上下一片哀痛。
另外,這部電影名叫《八佰》,沒有用到「百」,而是用了「佰」,創作團隊是希望用「佰」這一字告訴觀眾:這部電影所關注的並非「八百」這個數字,而是這個數字背後,每個活生生的人。
像影片開頭所說:「待我化作塵土,你將見我的微笑。」
❸ 八佰片尾曲誰唱的
影片《八佰》的片尾曲《蘇州河》,由華語歌壇實力歌手那英攜手被譽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繹。
歌曲將觀眾帶回1937年的四行倉庫戰場,展現北岸戰士與南岸群眾遙遙相望之際,對腳下土地的堅守、對家國山河的眷戀以及對和平的祈望。
(3)電影結尾音樂八佰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
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
❹ 八佰最後結局
真實的《八佰》,後來的撤退是沒有傷亡的。這些將士根據蔣介石的命令,向英租界撤退,也得到了日軍的許可。
只是日軍在得知四行倉庫不滿800人就造成他們200多人的陣亡,感覺面上無光。日本人的心眼很小,咽不下這口氣,遂無恥要求英方:當謝晉元部撤退到英租界後必須全部繳械,並限制行動自由。否則,這支部隊退到哪裡,日本皇軍將追擊到哪裡。
而且租界當局屈服了,當謝晉元率部隊撤退到英租界之後,槍械被全部解除,同時,他們都被送到了租界西部義大利防區內的膠州路進行隔離。隔離區是租借當局用來收容難民的地方,到處是垃圾堆、污水溝,高高低低,環境非常惡劣。這支被解除武裝的部隊就在這個地方開始了長達4年多的「孤軍營」生活。
(4)電影結尾音樂八佰擴展閱讀
《八佰》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該電影的真實原型故事以及結局都成為了一大焦點,八百壯士原型故事出自於淞滬會戰。
是一部以淞滬會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片,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軍人於四行倉庫浴血奮戰、阻擊日軍的故事。
真實原型就是淞滬會戰末期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戰爭非常的慘烈,主要是因為他們只有400多人,但他們要面對的的是30萬日軍。
當時中國軍隊陷入側背受敵的危險境地,五十幾萬大軍不得不往西撤退。既然大部隊要撤退,那必然是需要掩護的,而負責掩護的隊伍就是88師262旅524團一營。
❺ 八佰主題曲
八佰主題曲:《蘇州河》。
《蘇州河》是電影《八佰》的主題曲,改編自愛爾蘭民間小調-倫敦德里小調,由那英和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共同演唱。
簡譜的記譜法與流行在中國民間的一種文字譜——工尺譜相當接近。如工尺譜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幾個字和附在字左邊的不同的偏旁來表示音的高低的,而簡譜則是用七個阿拉伯數字和附在數上面或下面的圓點,來表示音的高低。
❻ 八佰片尾曲是什麼節奏
8月11日,由那英與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唱的《蘇州河》上線。這是電影《八佰》的片尾曲,改編自愛爾蘭民間小調-倫敦德里小調,詮釋戰場中的底層士兵對家國平安的渴望。
❼ 微信視頻中八百電影中的背景音樂是
背景音樂是蘇譚譚的新歌(我要改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