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夏目漱石小說改編電影<其後> 故事梗概
長井代助是一個沒有固定職業,游手好閑的青年,靠著向父母或兄弟伸手要錢度日。大學畢業後,三十歲了還沒安家,也不謀職工作。他為了顯示自己所謂男子漢氣度,曾把自己的戀人三千代轉讓給朋友平岡。可是三千代嫁給平岡後並不幸福,生下的一個孩子不久也夭折了。平岡在事業上失敗後從大阪返回東京,三千代登門求情借錢。當代助知道三千代的遭遇後,對她表示了極大的同情,不久,這種同情漸漸轉化成了愛。他決心挽回自己的過失,把落難的三千代娶為妻,將她從窘境中解救出來,開始新的生活。由於代助的決定違背了父親的意志,父子關系斷絕了,生活費也沒了著落.然而他並沒改變主意。當他把一切向平岡和盤托出時,平岡憤然提出絕交。盡管如此,代助和三千代熱烈而真心地相愛著。不久,三千代病倒了。為了生活,代助頭頂著驕陽四處奔走,尋找著工作。
改編自日本文學名家夏目漱石的同名小說,被導演森田芳光拍成一部懷舊色彩濃厚的文藝佳作,對明治時代日本社會的倫理人情有十分深刻細膩的刻劃,與森田後來拍的《失樂園》刻意追求現代感覺大異其趣。在八十年代最富盛名的小生松田優作,在片中飾演一名富商之子,一直對求學時期暗戀的女同學念念不忘,後來跟她重逢時,她已成為好友之妻。在道德上,他想斷了這段單戀,然而每次見了她,卻又禁不住多愛她一些。與此同時,其父為了家族生意,又逼他跟另一女子成婚,他思前想後,決定不顧一切向心上人表白愛意。森田芳光在影片中將小說中對中產階級的質疑淡化為背景,而將焦點凝聚於男女主角的情愫上,其中鏡頭運用大膽停格,畫面瞬間凝結的美感,以及構圖、音樂、甚至是剪接的唯美詩意引人疑迷,有著對愛情凜然不可侵的氣度以及悵然疾苦的冷冽美感
② 求電影《其後》森田芳光85年拍的,松田優作和滕谷美和子共同出演。
《其後》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dqwOQk2bDK467V7-MVZT0g
《其後》是由森田芳光執導,松田優作、藤谷美和子等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講述了富家子代助與曾經的戀人、現在的好友之妻發生畸戀的愛情故事。該片於1985年11月9日在日本上映。
③ 02年世界盃的最經典的歌曲是哪首
2002日本韓國世界盃 2002年世界盃音樂的選擇早早已經確定。「風暴」擔綱全球主題曲,日韓新銳歌手組成「日韓之聲」演唱組共同演繹日韓版主題曲「讓我們走到一起」,另一首官方主題曲——純音樂的「足球聖歌」以電子音樂風格,為新世紀世界盃進行時尚代言。同時,索尼音樂再次負責發行《2002年世界盃官方專輯》。 「風暴」(Boom)(2002年日韓世界盃主題歌) 演唱者:阿納斯塔西婭(Anastacia) 阿納斯塔西婭的歌聲和形象的差距令人難以置信,靚麗的偶像外型和深沉渾厚的「爵士樂」嗓音給人的視聽覺沖擊強烈。「風暴」曲調簡潔、節奏強勁,流行的曲風給人異域感覺,和「生命之杯」 相比它少了些火般熱情,多了份緊迫感強勁的沖擊。 阿納斯塔西婭原名Anastacia Newkirk,1973年9月17日出生於美國芝加哥,父親是酒店歌手,母親是紐約百老匯的演員。她14歲時父母離異,隨母親來到紐約,並進入藝術學校。阿納斯塔西婭1999年參加MTV的新秀選拔賽後加入樂壇。簽約Sony之後於2000年發行了個人首張專輯《並非它類》(Not That Kind)獲得巨大成功,銷量逾200萬。2002年發行第二張專輯《自然的怪誕》(Freak of Nature),當前的單曲「Paid My Dues」在全球熱播不斷。阿納斯塔西婭的演唱和舞蹈風格以隨性自由為特點,金發白膚的搶眼外形之下蘊藏的卻是一把「擁有純粹的黑人靈魂的聲線」。去年11月1日,國際足聯最終確定阿納斯塔西婭來演唱2002年韓日世界盃主題歌「風暴」。 演唱者:范吉利斯(Vangelis) 范吉利斯的配樂以華麗見長,我們最熟悉的是將氣氛烘托到極致的「火的戰車」。這首主題曲中有兩個版本,一首電子樂版本的作品是由芬蘭音樂家JS16混音完成,兼具東方色彩和電子樂風情。另一首交響樂版傳統、大氣,作為專輯的結尾恰倒好處。 范吉利斯:當代最成功的電子樂作曲家、新世紀音樂大師。1943年出生於希臘,從小就顯露非同一般的音樂才華,然而他拒絕接受鋼琴課,並堅持自學成才。1981年榮獲奧斯卡電影最佳配樂獎以《火的戰車》,從此蜚聲國際,電影的主題歌甚至進入美國流行榜十大,其後引發了一系列的電影音樂創作。1992年,范吉利斯獲頒法國最富盛譽的藝術文學騎士勛章。他的最新作品是為美國宇航局的「2001火星奧德賽」任務創作的主題音樂「Mythodea」。
④ 養母的花樣年華主題曲是什麼呀
《花樣年華》的主題曲的小提琴曲叫《Yumeji'sTheme》。《花樣年華》的《Yumeji'sTheme》是由亞洲影壇知名配樂家梅林茂創作的。一、梅林茂簡介梅林茂(ShigeruUmebayashi)是亞洲影壇知名配樂家。日本國家級搖滾樂隊EX成員,曾為EricClapton日本巡迴演唱會擔任嘉賓。1985年樂隊解散後,梅林茂開始投身電影配樂的工作,同年為電影《從那時起》和《朋友,安靜地睡吧》創作曲目,並在國內多個電影節中獲獎。十多年來,梅林茂負責配樂的港日電影超過三十部,包括森田芳光的《其後》、王家衛的《花樣年華》《2046》、黎妙雪的《戀之風景》及張之亮的《慌心假期》,並以《慌》一片獲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音樂。有人評價他的電影音樂真正達到了音樂與電影合一的境界,有著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在為王家衛完成《花樣年華》的電影音樂後,梅林茂在國際上得到更大的肯定,其後陸續為《周漁的火車》、《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霍元甲》、《罪與罰》和《蘇乞兒》作曲,為電影世界更添精彩。二、花樣年華原聲大碟歌曲目錄01Yumeji'sTheme02Mo-Wan',,II08RadioZhouXuanAnnouncement-HuaYangdeNianHua09Quizás,Quizás,Quizás[Perhaps,Perhaps,Perhaps],[-]15HongNiangHuiZhangSheng'16Li-Zhen'sDialogue-TeQuieroDijste[MagicintheMoonlight]'sFlute[-]20Yumeji'sTheme-Li-Zhen'
⑤ 電影威爾·史密斯演的《拳王阿里》片頭曲
Bring It on Home to MePaul McCartney
Paul McCartney
風 格:Alt Contemporary(成人時代) Album Rock(專輯搖滾) Pop/Rock(流行/搖滾) Rock & Roll(搖滾) Soft Rock(慢搖滾)
介 紹:
Paul McCartney 是最成功的搖滾樂作者,歌手,樂隊Beatles的一員。他的歌曲銷量成千上萬;65年為Beatles所作的《Yesterday 》在美國電台播放達六百萬次。1990年McCartney在Rio de Janeiro 舉行的獨唱音樂會有184,000觀眾到場。James Paul McCartney於1942年6月18日生於英格蘭的Liverpool,受父親影響,從小對喜愛音樂,14歲開始彈吉他,57年與John Lennon相識加入樂隊Quarrymen,後與John一起成為樂隊的寫作。幾年後,樂隊成為Beatles 。1962年Beatles與EMI簽約,發行了一系列金曲,並於64年將影響擴展到美國。 68開始,樂隊對音樂風格發展方向逐漸出現分歧。69年Phil Spector被邀請參與製作《Let It Be》,他的一些行為使McCartney很惱火。其後,McCartney開始製作獨唱專輯《McCartney》,於1970年四月發行。專輯由他和妻子Linda合作,到達榜首。1970年4月10日,McCartney公開宣稱Beatles解體。他們後又發行了單曲《Another Day》和專輯《Ram》。後來,McCartney組建了樂隊Wings,任貝斯手和主唱,Linda為鍵盤和伴唱,前Moody Blues成員Denny Laine為吉他手,Denny Seiwell為鼓手,71年11月發行專輯《Wild Life》。吸收吉他手Henry McCulloch後,Wings於72年開始在英國巡迴演出,並發行了三隻單曲,其中《Like Wild Life》在美國達到榜首。73年發行《Run》,在美國售出三百萬張,又達榜首。樂隊更換了吉他和鼓手後,於75年發行《Venus and Mars》,76年發行《At the Speed of Sound》。78年發行的《London Town》達到白金銷量,包括英國榜首曲《Mull of Kintyre》。《Egg》於79發行。82年,McCartney發行獨唱專輯《Tug of War》,其中與Stevie Wonder合作的《Ebony and Ivory》到達榜首;第二年開始與Michael Jackson 合作了一段時間。86年《Press to Play》發行,91年《Choba B CCCP》發行,93年《Off the Ground》發行。1991年McCartney開始嘗試創作古典樂曲,作品包括《Liverpool Oratorio》,《The Leaf》。95年Beatles的成員重聚,發行了包括單曲《Free As a Bird》和《Real Love》等的專輯,獲白金銷量。McCartney與97年發行獨唱專輯《Flaming Pie》,在英美上榜並獲同年的Grammy 提名。 同年,McCartney被Elizabeth女皇二世冊封為騎士。
出生時間: 1942年
國 籍:英國
專 輯:
Back in the U.S. Live 2002、Driving Rain、Wingspan、Mccartney:Liverpool、Liverpool Sound Collage 、Run Devil Run、Mccartney, Working Classical、Flaming Pie等。 1.幼年的栽培
1942年6月18日 Paul McCartney 出生在利物浦的 Walton Road 醫院, Paul McCartney 是 Mary 和 James McCartney 的第一個兒子,他的弟弟 Michael 在18個月後出生, Paul McCartney 的母親是一位助產士於1955年死於乳癌,她的逝世深深地傷害了 Paul McCartney ,Paul McCartney 的父親是位棉花推銷員和業余的爵士樂音樂家,在Paul McCartney 幼年就啟發他對音樂的興趣,Paul McCartney 於1957年通過考試進入利物浦專校就讀。
2.加入The Beatles
有一天,他在去學校的巴士上認識一位年輕的學生 George Harrison ,未來的 Beatles 之一, Paul McCartney 的另一位好友是 IvanVaughan,他邀請 Paul McCartney 到 " The Woolton Parish Church Fete ", 在那裡 Paul McCartney 被介紹給 John Lennon 認識,John Lennon 在 " The Quarry Men " 樂隊里演奏,那是個演奏 Skiffle 的樂隊,後來 John Lennon 問 Paul McCartney 要不要加入,Paul McCartney 爽快的答應了,後來還向 John Lennon 推薦 George Harrison ,他說 George Harrison 是一位有潛力的吉它手,後來 George Harrison也加入這個樂隊。
3.最佳搭擋 - John Lennon & Paul McCartney
在當時越來越多的搖滾歌曲被節目採用,Paul McCartney 鼓勵 John Lennon 寫一些自己的東西,而且去用他們自己的東西。Paul McCartney 和 John Lennon 開始一起寫歌,而他們的音樂和寫作天份也完全地顯露出來,雖然 John Lennon 是這個樂隊的領導者,但 Paul McCartney 為了成功似乎有較大的魄力,而且為了達成目標而努力著。
1961年,Stuart Sutcliffe 離開樂隊,Paul 接下貝斯手的位置,The Beatles 初期的歌大部分是由 Paul McCartney 和 John Lennon 所寫的,The Beatles 廣為人知後,John Lennon 和 Paul McCartney 還是寫他們各自的歌或是彼此合作,但雙方都同意歌曲用" Lennon / McCartney " 的名義發行,當時 John Lennon 的歌曲比較傾向搖滾或 Cutting edge 的曲風,而 Paul McCartney 喜歡浪漫類的,像 " Yesterday " 、" Michelle " 、" When I'm Sixty-Four "、" Lovely Rita " 都是典型的 Paul McCartney 歌曲。
4.領導 Beatles 間的摩擦
Paul McCartney 似乎比其他的 Beatles 更有修養,當 Beatles 到倫敦其他 Beatles到郊外去時,Paul McCartney 選擇留在城裡,他前往劇院並收藏名畫,他的女友 Jane Ashe 幫他培養他的藝術審美觀,經過五年羅曼史,Paul 和 Jane 還是分手了。
1967年8月,The Beatles 的經理 Brian Epstein 因服葯過量死亡,Paul 為了防止 The Beatles 失去工作興趣,鼓勵他們拍電影 "Magical Mystery Tour", 這在 Paul McCartney 和 John Lennon 之間引起一些摩擦,因為 John Lennon 覺得 Paul McCartney 試著要變成這個樂隊的領導者,同年 Paul McCartney 導演影片"Hello Goodbye"。
1968年,Paul McCartney 認識了 Linda Eastman 並在1969年3月結婚,Paul McCartney 接納了 Linda 的女兒 Heather,而後來他們也有三個自己的小孩 Mary、Stella、 James 。
5.退出The Beatles
在製作 "Let It Be" 的錄音及電影期間,Paul McCartney 和 George Harrison有過數次的爭執,最後還導致 George Harrison 的出走,經過勸說後 George Harrison 才又回來,但 The Beatles 已不是從前的 The Beatls了,後來當其他三位 Beatles 任用 Allen Klein 做為蘋果公司的領導人,違背 Paul McCartney 的願望,使得 Paul McCartney 更加不滿。
在1970年,Paul 發行了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McCartney" 並正式宣布「由於個人的、商業上的、及音樂上的意見不同」他不再是 The Beatles 的一員,過了一陣子 Paul McCartney 組成他自己的樂團 "Wings" 包含他的妻子Linda—鍵盤手,在70年代和80年代出了一些專輯,有著不錯的成績時在80年代和90年代也有數次的電視演出。
⑥ 陰陽師的音樂
說起陰陽師的成功,一定避不開游戲里唯美的原聲音樂。而說到音樂的製作者——梅林茂,你可能會有點陌生,但是提及他的作品,你一定耳熟能詳。
咚咚咚,咚咚咚!
“快開門,不給音樂就搗蛋!”
“撞鬼了,既然是萬聖節,今天就推陰陽師音樂吧!”
說起陰陽師的成功,一定避不開游戲里唯美的原聲音樂。而說到音樂的製作者——梅林茂,你可能會有點陌生,但是提及他的作品,你一定耳熟能詳。
十多年來,梅林茂負責配樂的港日電影超過三十部,他1985年為電影《其後》創作的配樂,已成為最具收藏價值的電影原聲大碟;2001年,他為電影《陰陽師》作的曲目也成就了一代經典;電影《花樣年華》、《2046》、《十面埋伏》等耳熟能詳的配樂皆出自他手。《陰陽師》手游的音樂全由梅林茂親自創作,都有一種莊重華美的和風之雅。
創作游戲音樂的流程與電影音樂一樣,細節上容不得半點馬虎。在創作陰陽師音樂時,梅林茂首先考慮到的是如何通過音樂去表達陰陽師的美——輕柔而抽象。因為在他眼裡,陰陽師是擁有超能力的人,而在這樣一個光怪陸離的題材里,如何使用日本傳統樂器,奏響平安世界的美麗和妖嬈,是最大的考驗。
點擊聆聽《百鬼綺譚 一周年記念ver》>>
在製作春庭院音樂時,發生了一個有趣的小插曲。陰陽師團隊認為,春天是朝氣蓬勃、百花爭艷的季節,音樂應該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但梅林茂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在日本,春天的音樂最出名的代表作是《SAKURA》,那首歌有一種淡淡的傷感,表達出來的春天與中國的春天風格迥異。最終,為了完整的體現和風文化,現在的春庭院音樂傳遞的是日本春天的感覺——明媚而憂傷。
梅林茂的曲子宏觀壯大,很多作品中描寫的情境躍然眼前。打開陰陽師手游,你可能會有一種錯覺:太鼓轟鳴,大妖怪們徐徐登場,管弦輕和,一眾魑魅魍魎隨行其後。通過音樂,玩家可以體會到角色處境的變化,情感的急促交替。華美與詭譎在梅林茂的音樂中交匯,勾勒著千年京都的百鬼綺譚。
但其實,梅林茂也並非精通所有的日本樂器,在作曲時需要加入更多的想像。而實際上的演奏效果與想像中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如何巧妙地運用傳統日本樂器,與現代管弦樂相融合,縮短這些差距,才是表達氣氛和節奏的關鍵。
《白蔵主のテーマ 狐の瞳》這首BGM,就巧妙地運用了太鼓、三味線,面狀與點狀的急促音節交替,營造出恢弘又刺激的緊張氛圍。
而秋庭院的背景音樂,以及《深き悲しみ》,這兩首主要使用尺八,前者吹奏出了靜謐閑適的悠然之感;而後者則用低音訴說了深深的哀傷。
再說到《結界の中で》這首,則是用快速的十三弦古箏,表達結界中式神們閑庭信步、悠然自得的歡樂情境。
梅林茂以日本人的角度,延續陰陽師的世界,為陰陽師量身打造了嶄新獨特風格的經典音樂。綺美畫風,繞梁之音,二者的有機結合成就了陰陽師手游的成功。正如陰陽師周年慶時說的,“都怪這個世界太美麗”。抽到ssr的狂喜、刷副本的苦肝,每一個游戲瞬間,都有對應的音符,聲聲動情,才能讓玩家覺得每個音符都滿載回憶。
⑦ 入殮師電影音樂分析
《入殮師》背景音樂賞析
《入殮師》影片講述了主人公大悟從一個失了業的大提琴演奏師成為一個入殮師的過程,影片的情節性不是很強,或者說很大一部分的時間都是在人去講述,但是這並不能妨礙它成為一部優秀的影片。影片也因此獲得了09年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影片能夠打動人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對死亡的尊重,也可以說是對生命的尊重;另一個便是美香對於大悟的愛情特別是美香對於大悟的追隨,雖有些老套,但讓人感動。
音樂大師久石讓為影片譜寫了以大提琴為主要樂器的背景音樂。
琴音時而激越、時而溫柔,彷彿主人公大悟內心的情感之流。這樣的配樂與電影的舞台——山形縣庄內平野相得益彰,充滿自然氣息的四季風景在琴音的烘托下,顯得抒情怡人、格外美好。
每個人都會成為送別之人和被送別之人.這是一部描繪生死這一普遍性主題的電影,它訴說著骨肉之情、夫妻之愛、朋友之義以及對工作的自豪,給人帶來笑、淚,及一份別具一格的感動.
『死是對生的超越』--- 入殮師裝扮的不僅僅是生命最後的尊嚴與高貴,更是一顆靈魂在遠去時留下的偉岸的身影.他讓死者帶走一生中最後的榮耀,而給活著的人留下對死者永久的敬意.入殮師如此靜謐與安詳,也許是因為在另一扇門里的會是一樣陽光的溫度.
在悠揚的大提琴聲中,我靜靜的傾聽,感受著音樂帶給我心靈純凈的洗滌.眼前出現了電影中那感人的畫面,大悟在空曠的田野上拉起輕柔的音樂,不禁泛起淡淡憂傷.其實很多人對入殮師這個職業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誤解,認為是低下的工作,看完此片之後,對這個職業有了新的認知,他們的職責是神聖的,就像電影里說的一樣:我們幫助死去的人旅行,讓生的人得慰藉.
相信在看完此片後,聽著影片中的音樂,你會對生命的價值有新的體會.
⑧ yesterday once more是哪部電影里的歌曲
美國影片《生命因你而動聽》(Mr. Holland`s Opus)
⑨ 趙季平 是干什麼的啊 都寫過寫什麼曲子啊
趙季平
男,漢族,1945年8月出生,河北束鹿人。1970年6月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國家一級作曲。
1970年7月參加工作,長期從事音樂創作。1985年任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副院長;1991年至今任陝西省歌舞劇院院長,並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電影音樂學會會長和陝西省八屆人大代表、黨的十五大代表、陝西省第十屆政協委員等職務。是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
他贏得了電影音樂界的高度評價和贊譽,成為我國目前電影音樂界獲獎最多、獎次最高的音樂家。電影《紅高粱》獲第八屆「金雞」獎最佳作曲獎、《五個女子和一根繩子》獲法國「南特」國際電影節最佳音樂獎、《孔繁森》獲第十六屆「金雞」獎最佳作曲獎;電視劇《水滸傳》獲第十六屆「飛天」獎最佳音樂槳,其中「好漢歌」獲最佳歌曲獎、《嫂娘》獲第十八屆「金鷹」獎最佳音樂獎;歌曲《黃河鼓震》、《西部揚帆》獲「五個一工程入選」獎、歌曲《祖國強大、國旗增色》獲建國五十周年歌曲徵集一等獎、《第一交響樂》獲首屆「金鍾」獎優秀作品銅獎。
他的作品:琵琶協奏曲《祝福》和管子與樂隊《絲綢之路幻想曲》已錄制唱盤,發行世界。在日本東京、京都相繼舉行個人音樂會。他與日本JVC唱片公司合作推出激光唱片《黃河遙遙》及系列電影激光唱片,為中國電影音樂走向世界開了先河。2000年上半年他為台灣舞劇《大漠孤煙直》創作了音樂,使舞劇在台北首演成功。95年作為亞洲唯一代表參加了在瑞士舉行的第二屆國際電影音樂節,並拍攝專題記錄片《音樂家——趙季平》在世界各地播放,1998年作為大陸唯一一位音樂家,他的作品被美國華納·特得克古典唱片公司簽約錄制。2000年6月他創作的交響音畫《太陽鳥》、交響敘事詩《霸王別姬》由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在一年一度的「森林音樂會」上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同年7月他的室內樂作品《關山月——絲綢之路印象》被大提琴家馬友友選中,並在美國成功首演。2001年他作曲的舞劇《情天·恨海圓明園》已經在北京首演。2003年3月他應邀在香港成功地舉辦了《樂壇神筆——趙季平專場音樂會》。
⑩ 有個電影叫什麼 《幻想曲2000》里都有什麼曲目 幫忙 寫下來!都要哦
1、貝多芬:第五交響曲(Symphony No.5)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又名「命運交響曲」,其時而緊迫,時而舒緩的旋律可謂家喻戶曉。本段選擇了其中雄壯、緊迫的部分作為開場,配以一些簡單抽象的幾何圖形的聲影變化,在類似蝴蝶的圖形舞動中,依次出現代表雷鳴、閃電、龍卷風、火山爆發等展示自然力量的畫面,顯示了命運的《幻想曲》劇照(6張)不可避免和雷霆萬鈞,而蝴蝶最後融入一道光線中則暗示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歸宿。 2、雷斯皮基:羅馬的松樹(Pines of Rome) 「羅馬的松樹」是第二段則是雷斯皮基一系列羅馬題材的交響樂中的一部,製作人員匪夷所思地設計了一些會飛的鯨魚作為主角,在開始舒緩的節奏中,頑皮的小鯨魚惹怒了海鷗,陷入了冰山之中,後面的音樂變得雄渾,無數條藍鯨在雲海里上下翻飛,翱翔在閃電和雷鳴之間,這是何等壯觀。 3、格什溫:藍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 爵士樂本來是世紀初美國街頭和夜總會中不入大雅之堂的通俗音樂,是格什溫將它們引入了高雅音樂之堂。本段動畫還原了它通俗和清新的本來,以30年代的紐約大都會為背景,敘述了一個充滿幻想的工人、一個渴望父母之愛的小女孩、一個窮困潦倒的藝術家以及一個有著難纏妻子的老頭實現自己夢想的簡單故事,本段以漫畫式人物和線條呈現出大都會生活的光怪陸離,人物動作的韻律尤其是冰舞與樂曲配合緊密。 4、肖斯塔科維奇:第二鋼琴協奏曲-快板(Piano Concerto No. 2,Allegro,Opus 102) 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鋼琴協奏曲的動畫故事取材自安徒生的經典童話——「堅定的錫兵」。獨腳錫兵與瓷芭蕾舞女相愛,卻受到一個凶惡的嚇人盒中怪臉的阻撓,錫兵被打進下水道,經歷一系列冒險以後又奇跡般地返回,與怪臉進行了一場惡戰,最後是個典型的童話結果,正義戰勝邪惡,有情人終成眷屬,畫面鮮艷而富童話色彩,故事與鋼琴曲的歡快十分映襯。 5、聖桑:動物狂歡節(Carnival of the Animals) 本段的主角是火鶴。一群動作一致的火鶴,與一隻喜歡玩溜溜球火鶴遭遇,這讓整群火鶴的步調大亂,於是大家群起而攻之,卻總是不能奈之如何。火鶴的動作滑稽有趣,色彩艷麗,暗含著個性與集體的差異和沖突。 6、杜卡∶魔法師的學徒(The Sorcerer's Apprentice) 「魔法師的學徒」是1940年版本「幻想曲」的保留段落,主角是迪斯尼公司起家的動畫明星米老鼠,米老鼠是一個魔法師的學徒,偷偷戴上魔法帽施展魔法讓掃把代替自己提水,然後自己呼呼睡去,夢見自己用魔法指揮海浪、星辰,驚醒後才發現淹到處都是水,還是魔法師給他解了圍,故事和畫面都很有趣,典型的迪斯尼特色。 7、艾爾加:威風凜凜進行曲(Pomp & Circumstance Marches) 「威風凜凜進行曲」本來是一曲嚴肅的樂曲,本段卻將它與聖經里「諾亞方舟」的故事,和唐老鴨的浪漫愛情結合成為喜劇。唐老鴨在諾亞的指引下,召集所有的動物登上方舟,卻與女友戴茜鴨失散,洪水退去以後,所有的動物得救了,戴茜鴨返回尋找失落的項鏈,終於與唐老鴨重逢。這段最有趣的就是動物們和著樂曲進行曲一般的的一致節奏,走向方舟的場面。 8、史特拉文斯基:火鳥組曲(Firebird Suite) 此段是整個「幻想曲2000」中最有震撼力的段落,音樂十分雄渾有力,故事是生命的象徵春天之神在遭受毀滅以後重生,本段無論是春天之神的上下翻飛播撒生命,還是令人心驚的火山爆發,都以對比強烈和細致的畫面呈現,其光影變化非常優美,震撼著觀眾的心靈和視聽,作為「幻想曲2000」的結尾非常完美。
編輯本段音樂 幻想曲
一種形式自由灑脫、樂思浮想聯翩的器樂曲。16、17世紀的幻想曲常由弦樂器(主要是琉特)或鍵盤樂器演奏,多用復調模仿手法(基本相同的旋律在高低不同的聲部中輪番出現)自由發展主題。其後,幻想曲常作為賦格曲和奏鳴曲的前奏,與結構嚴謹的賦格曲和奏鳴曲本身形成對比,如J.S.巴赫的《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W.A.莫扎特的《c小調幻想曲》。此外,也作為獨立的器樂曲,性質類似隨想曲,如莫扎特的d小調和c小調鋼琴幻想曲、L.van貝多芬的《g小調鋼琴幻想曲》和《c小調鋼琴、樂隊與合唱幻想曲》。浪溫派作曲家F.F.肖邦、R.舒曼、J.勃拉姆斯等人的鋼琴幻想曲常表現如夢的意境。F.李斯特稱其以歌曲、歌劇和器樂曲主題為基礎的鋼琴和樂隊改編曲為幻想曲。許多自由發展主題的歌劇集成曲,如P.de薩拉薩特和F.韋克斯曼的《卡門幻想曲》也稱幻想曲。幻想曲與隨想曲既有聯系又有不同。一般地說,幻想曲著重內心深處的表達,更主觀一些;而隨想曲則偏於韻味和情致的抒發,外在情緒性更多一些。從形式結構上看,幻想曲往往比隨想曲要長大。但二者常常相互滲透,難以絕然分清。 幻想曲是一種即興的器樂作品。作曲者可以隨自己的幻想自由創作。樂曲具有幻想的自由奔放的特點,並富浪漫色彩。根據幻想曲的變化發展和樂曲的特點,其可分為下列四種。 一,早期的幻想曲猶如前奏曲,常放在賦格曲之前。這類幻想曲規模常較宏偉,用復調結構。例如巴赫的《d小調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Mozart的《c小調幻想曲與奏鳴曲》 二,不附在其他作品之前的獨立的器樂幻想曲。這類幻想曲規模常由許多對比段落連接而成,各段的速度、調性不一致。此外,還有幾個獨立樂章組成的套曲形式的幻想曲。例如聖桑的《豎琴幻想曲》、貝多芬的鋼琴合唱和管弦樂隊的《合唱幻想曲》等。 三,19世紀出現歌劇主題的幻想曲和民歌主題的幻想曲,他們都是根據現成的旋律主題進行變奏自由展開。例如格林卡的俄羅斯民歌主題幻想曲《卡瑪琳斯卡婭幻想曲》,李斯特的鋼琴與樂隊《匈牙利幻想曲》。 四,19世紀還出現管弦樂的標題音樂作品的幻想曲(交響樂幻想曲),他們常有具體內容的描述,性質接近交響詩,而曲式更為自由。例如柴可夫斯基的交響幻想曲《暴風雨》等。 肖邦《升c小調幻想即興曲》 這首樂曲的曲目意味著這首樂曲既有幻想曲的特點,又有即興曲的性質。樂曲採用復三部曲式,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熱情奔放的快板,上下奔騰的快速旋律,表現出奔涌般的激情。第二部分轉為中般,奏出如歌的抒情主題,旋律帶有夢幻般的情調,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但速度更快,熱情更加高漲,當音樂從高潮上平靜下來時,第二部分的抒情歌唱性旋律的第一句,又在低音區出現。但這已經是結尾了。那溫柔而低沉的琴聲彷彿沉入幽靜的冥想,給人呢留下了無盡美好的心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