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部好電影|《Coco》
近期的一部好電影,它叫《Coco》,不喜歡叫它《尋夢環游記》,十分我給九分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名字,簡直就是誤導人對影片主題的預想。差點成為又一部因為名字爛而差點被錯過的好電影。據說台版翻譯叫《可可夜總會》,也是醉了。不過好電影始終是好電影,名字再爛,只要有人看過就絕對會被傳頌,時間長短而已,看最近的火爆程度和奇高不下的評分就知道了。當時如果不是因為那9.2奇高的分數和皮克斯出品的口碑,不然我可能就暫時錯過了。
個人認為它比較更適合有一定經歷的大人觀看,可能大家都能看出其中的一些東西,但是有經歷的人更能深刻的感受到那種東西。對於我來說,剛好是在一個合適的時間,因為近期發生的一些事情和近期的思想轉變,更容易的明白和體會到了當中的一些東西。
Ps:不會有該死的劇透(有也是一些可有可無的)
關於死亡: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面對死亡,人們總是悲痛、沉重的,逝去的人永遠的離開,再也見不到。然而在影片中人死後會去往亡靈界,亡靈界也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他們會記得所有,並在亡靈節這天返回人間與家人團聚,所以亡靈節這天人間總是熱鬧非凡,人們擺好供品,撒上萬壽菊花瓣,指引親人回家團聚。大家都高高興興的。
影片中的背景取材於墨西哥亡靈節,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歡快的。墨西哥人相信死亡並非終結,只是去向另一個世界,所以當死去的人一年之中有一天可以回到活人世界,這自然是一件值得高興和大肆慶祝的事情。為此,墨西哥人每家每戶都會設置一個供奉台,將逝去親人的照片供奉起來,並擺上親人愛吃的食物等等,在亡靈節這天,會用萬壽菊花瓣灑出一條路,指引親人回家團聚。
然而逝去之人可以回家團聚的前提是人間要有人記得他們且有人供奉他們的照片,否則他們不能通過萬壽菊花橋回到人間,如果人間已沒有人再記得他們,他們便會化為星塵,徹底的消失。
所以在面對親人離去時,也許我們要做的就是彼此記住,記住那些曾經的過往,供奉上照片,永遠的記住他們,不讓他們消失,這樣他們就永遠的活在我們心底,也許在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以後,我們還可以在亡靈之地再相見。
關於家人:所有的分歧最終會因為愛而趨於一致
米格熱愛音樂,遭到家人強烈反對,在人間為了自己的音樂夢誤入亡靈之地,在亡靈之地遇到家人以後本可以帶著家人的祝福回到人間,然而還是為了夢想拒絕家人有條件的祝福,開始了自己的努力、冒險之旅。但是最後為了不讓曾曾曾祖父消失而甘願放棄音樂夢,家人也為了讓米格可以回到人間而不帶任何條件的祝福他。
Coco的爸爸因為夢想而離開了家人,但最後也因為對家人的愛而自願放棄夢想回家,雖然中間發生了一些事情產生了重重誤會,但也正是Coco和爸爸之間深深的愛,才讓Coco孤獨的努力的記住爸爸,沒讓爸爸從亡靈之地消失並最終相見;才讓爸爸想盡一切辦法也要通過萬壽菊橋,只為看一眼自己的女兒。
人都有夢想,都會為夢想奮不顧身,不顧一切。剛開始我們不顧家人反對,一意孤行,一心追逐著自己的夢,但慢慢的我們會遇上一些境況,我們發現時間越過越快,我們跟家人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也許某一天,家人就不在了,這時候我們多希望時間能慢一點,讓我們能多陪一陪家人。遇到這種境況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與家人比起來什麼都不重要,為了家人我們願意承受一切,甚至失去夢想。
而在我們為夢想努力堅持的路上,家人也會看到我們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也會看到我們飽嘗的艱辛和痛苦,在他們看來,只要我們好,怎麼樣都可以,因為從始至終他們只是想要我們過得好。
關於那首歌: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得我
劇中Coco是一位音樂家的女兒,雖然戲份極少,但卻是過去與現在,亡靈界與人間,回憶與現實之間最重要的連接點。電影里有一首貫穿始終的歌曲叫《remember me》,開始我們以為是讓世人記得我,後來慢慢發現其實這不是寫給世人的歌,而是一位父親寫給他最愛的女兒的歌,而且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們發現父親一直期望再見女兒一面,他希望女兒記得自己,他不想從此消失,因為女兒是世界上唯一還記得他的人了,是唯一重要的人了,所以歌曲其實叫《remember me, Coco》。正是因為這首飽含父愛的歌,在最後的關頭,讓Coco在即將去世的時候,記憶幾乎消失前,記起了爸爸。
《Remember me,Coco》
影片中有很多令人感動的小細節,不同的人感受到的可能都不一樣,所以去看看自己去感受吧~
⑵ 尋夢環游記催淚影評怎麼樣
《尋夢環游記》的英文原版名稱叫《coco》,翻譯成中文名字是「可可」,coco是電影裡面小主人公的名字。而整部電影講述的就是coco在追求自己音樂夢想途中關於家庭,親人,生存,死亡的故事。
電影雖然是以亡靈為主線來演繹的,但整部電影講述下來,不管是在畫面上還是在故事情節上,都充滿了溫暖和善意。
可能大家之所以願意給這部電影9.1分的高分,就是因為它在演繹的過程中讓我們重新思考了「死亡」這個詞語。什麼叫真正的死亡?不是你在物質上離開了這個世界,而是你在精神上被身邊的人遺忘了。
有人說,人一生的死有三次,第一次是生物學的死亡,第二次是社會宣布你死亡,而第三次就是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離開這個世界。看到這一點,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的現實世界。
⑶ 用coco做電影名有什麼寓意嗎
用coco做英文名是因為電影全程都是圍繞著坐輪椅上面的老奶奶coco而創造的電影。
⑷ 迪士尼電影《尋夢環游記(COCO)》|夢想與家人都不該輕易遺忘
文|木易 圖|網路
看完《尋夢環游記》有兩個最深切的感受:
1.最愛你的人不會與你愛的事沖突。
2.遺忘的可怕。
看到電影名中的「尋夢」,看到簡介中的「音樂」,這兩個詞讓我自然聯想到了追求音樂夢想的道路曲折以及勇往堅持。但這部電影比想像中飽滿,甚至是高級。
整部電影充滿墨西哥風格,靈感源自墨西哥亡靈節。結局不是若干年後兒時被家人禁止碰音樂的米克成為音樂之神,並沒有成功輝煌賦予追夢意義,而是祥和歡樂, 不再擰巴於魔咒和心結。
家人是最愛的人,追求愛的事情稱為夢想,他們最不該相互沖突。
但因為愛,所以會怕,怕你走所謂彎路,怕不好的預兆,怕家庭破裂,怕失去愛。
於是音樂被魔鬼化,祖輩死守的禁地成了米克追夢的障礙。
電影中光怪陸離的神秘世界讓那段愛恨糾葛的故事拭去封塵,攤開過往,那些不願提的歷史並非不堪,只是當時切膚之痛,讓當事人不願起舞。
曾曾奶奶給進入亡靈世界的米格祝福,讓他回到活人的世界,並且永不能再碰音樂。
理論上來說只有親人的祝福才有效,而這祝福可以附加任何條件。
米格回去第一幾件事就拿了吉他,於是再次回到亡靈世界。這一次,他不再妥協,直面反抗。
曾曾奶奶在米格背後唱歌,米格驚訝於歌聲之美——原來最初禁止音樂的親人也曾最愛音樂。
曾曾爺爺(埃克托)因為音樂離開,讓整個家族都不被允許解除音樂。而這背後有著成為歌神的德拉科魯茲一首釀造的陰謀誤會。在揭露謀殺曾曾爺爺盜取作品並因此成為萬人矚目的歌神之時,意外的將曾曾奶奶送到舞台之上。
那一刻我猜到了接下來會發生的事——相愛的曾曾爺爺奶奶,意外的在歌神的演唱會上完成了久違的吉他歌聲融合,甚至一不小心坦露「那是我最愛的人」。
理論上來說只有親人的祝福才有效,而這祝福可以附加任何條件。
而親人不捨得這么做。
米格從離開家人的曾曾爺爺那裡懂得家人才是最重要的,離開沒有那麼任性與輕易。親人也給了米格沒有任何條件的祝福。
在另一個世界,因愛而被傷害的人終究打破冰山,依偎攙扶因被紀念而攙扶著走過那座亡靈節看望親人的橋。
曾今那是拼盡全力也跨不過的鴻溝,被家人記得就變成咫尺。
那場演唱會、還有一無所有米格卻說「有你這個家人太棒了」的曾曾爺爺、那被妻子和女兒圍繞的走過的橋應該是最幸福的路途,那些情景與畫面洋溢的幸福都讓人激動。
最愛你的人比任何人都希望注視你擁抱所愛與快樂。
電影結尾是一年後新的家庭成員誕生,三代同堂在音樂中其樂融融,埃克托也在另一個世界與摯愛妻女團聚。
尋夢不是萬人矚目壯觀盛況,尋夢,覓的是心底的快樂。
遺忘,是我最近想要學會的技能——記得太多在乎太多徒增煩惱。
但是這部電影讓我敬畏遺忘。
上一次有這種感覺是那句話說 中國是個擅於遺忘的民族,而歷史不該被忘記。
國如此,家亦如此。
電影中不被供奉照片的亡靈不能歸家,不被記住的親人死後在亡靈的世界也會消失。
另一個世界的冷漠,是死都無法逃避的痛苦。
家人無可替代的身份意義,讓我們不要輕易選擇遺忘。
⑸ 如何評價皮克斯動畫電影《尋夢環游記》(Coco)
《尋夢環游記》開創性地以墨西哥亡靈節為靈感,加入音樂元素,釋放出與市場上大多喜劇動畫截然不同的氣息。該片中場景造型有著艷麗的色彩和繁復的花紋,音樂洋溢著拉丁風情,追尋自己的夢想而前進,是一部不錯的動畫電影。
⑹ 如何評價皮克斯動畫電影《尋夢環游記》(Coco)
你去知乎搜尋夢環游記,有很多大神對電影的詳細分析和評價
⑺ 嬤嬤可可讓我和8歲女兒落淚 —— 《Coco》觀後感
電影《Coco》中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聽到12歲曾孫子為她唱起這首歌時,眼睛一亮,靈魂似乎被熟悉的音樂驚醒,我再也忍不住落淚,轉頭看身邊的8歲的大女兒,她也已是淚流滿面。
上周六,我們一家四口一起去看英文配音版《Coco》(中文名是《尋夢環游記》)這部電影。是大女兒要求去看的,因為她的很多同學已經看過了並都說好看。
影片敘述的是一個墨西哥家族的故事。老人名叫嬤嬤可可(Mama Coco),她的曾孫叫米果(Miguel)。影片故事主線是米果沖破家人阻礙、追求音樂夢想並最後成功的過程,而另一條線則是家族誤會的形成與冰釋。
個人覺得嬤嬤可可是本部電影刻畫最成功的人物,如果有奧斯卡動畫片最佳配角獎,我想非嬤嬤可可莫屬了。查了一下維基網路,嬤嬤可可的配音演員安娜(Ana Ofelia Murguia) 曾獲得墨西哥愛瑞爾獎最佳女配角獎,果然有兩把刷子。
她雖老邁,皺紋滿面,因患老年痴呆,她的心理年齡可能已回歸兩歲。她還是如當年兩歲小女孩一樣等待著遠行父親的歸來。她的父親在她還只兩三歲時就拋下妻女,去追尋音樂的夢想,並從此杳無音訊。可可的母親因此痛恨丈夫,並下令家人從此不再接觸音樂,而以製鞋為業。
全劇中嬤嬤可可的台詞並不多,每一次開口都那麼讓人傷感如斷腸,特別是當她眼睛一亮,低聲歡叫「爸爸」的時候。
嬤嬤可可讓我想起了我的阿嬤(我的外婆)。她是我最愛的親人。
記得小時候,我父母工作忙,都是她帶我們兄弟姐妹。還記得她帶著我去挑水,牽著我上山撿柴火,背著我走山路回山溝里的老家。後來稍大點的我教不識字的她玩叫「搭橋」的撲克游戲,我們祖孫的笑聲充滿了夏日的蚊帳。而在我遠赴重慶上大學後,與她見面的機會就越來越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與我道別時她舉起的枯老的手。
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年,因中風大部分時間都在病床度過,甚至連我都認不得。但奇怪的是,每次我二姐的女兒桐桐在床邊為她唱歌跳舞,她就會眼睛一亮,喜笑顏開。也許是祖孫間的某種默契,也許是孩子純真的歌聲,總之有一種魔力象鑰匙般打開阿嬤大腦中的某個小門,讓封閉的大腦得以透氣。
而米果的歌聲喚醒了嬤嬤可可處於沉睡狀態的大腦,使她拿出了一個神秘的小紙片,也解開了家族的誤會。據於為什麼解開了誤會,就不劇透了。
這部電影的視聽效果正如其他迪斯尼動畫片一樣,有朗朗上口的歌詞,栩栩如生的動畫影像,給觀眾愉悅的影音體驗。這些,與其他迪斯尼的動畫片相比並沒非常與眾不同之處,我覺得最讓這個動畫電影出彩的是其故事激發的共鳴以及故事的出人意外的轉折。
如前面所述,故事講述的親情、親人之間誤解與夢想追尋可以引起不同性別、不同年齡跨度(從幼到老)以及不同種族的觀眾的共鳴。
影片結束,燈亮之後,我看了看周圍的人,很多人眼眶都是紅的。
如果你想知道故事能不能引起你的共鳴,有什麼曲折之處,建議你自己去看一看。
(友情提醒:如果有帶小孩去的話,建議抱著他們看或至少摟著,影片中的骷髏人的形象還是會令有的小孩嚇到的。)
⑻ 《尋夢環游記(Coco)》里的美麗世界——瓜納華托
上周六,跟老公去看了《Coco》。一開始聽到我要去看部動畫片,我估計他的內心是拒絕的,但是看完,他跟我一樣淚目了~事實上,大半個電影院都淚目了吧~
中文的電影譯名實在是糟糕,把落腳放在了冒險上,然而,英文原名的Coco才是電影的主題不是嗎?表面上講的是米格爾追逐音樂夢想的冒險故事,但實際上卻是在描繪Coco對父親一生的諒解和看開。是情感讓我們感動,而非勇敢和夢想。
近幾年,皮爾斯實在也是沒拍出什麼好片子,然而《Coco》的出現實在是溫暖了這個冬天,也為皮爾斯挽回了不少名聲。這部一開始排片並不理想的動畫電影,卻憑口碑,在上映4天後就跟同期的《正義聯盟》、《追捕》並駕齊驅了。強烈大家都去看一看。精緻的製作不用說,老文從一開始就一直在驚嘆細節的精美,色彩、毛發、線條、表情,所有細節都是那麼打動人。「陰間」場景里光影色彩的層疊,簡直美極了!
而今天,除了電影本身,我還想要來聊聊電影里的文化背景和電影場景。
因為這樣一部電影,我對墨西哥剛剛結束的亡靈節有了很深的認同感。相比西方的萬聖節,亡靈節(día de muertos)多了一份對傳統家庭節日的共鳴和認同,相比中國的鬼節,亡靈節又多了一份積極、歡樂和繽紛的色彩。誠然,亡靈節的主題是死亡,可目的卻是向已故的家人表達愛和尊重。
縱觀墨西哥的大小城鎮,狂歡者們會畫上時髦的妝容,穿上時髦的服裝,舉行遊行和派對,載歌載舞,並為那些痛失所愛的人布施。
我喜歡這樣的亡靈節,逝去的值得緬懷,存在的值得慶祝與珍惜。我喜歡這樣樂觀的墨西哥。同時,還有色彩斑斕的墨西哥。
小時候,很多次幻想過有一天早晨睜眼醒來後,外面的世界突然變成一片彩色,如童話世界一般,那將會是一種怎樣的夢幻與童真。而這一夢想,就可以在這個位於墨西哥中部的城市瓜納華托里找尋到。
《Coco》電影里陰間的場景靈感就來自於這里。
電影和現實對比
墨西哥的彩色墳墓
現實中的GUANAJUATO
在瓜納華托,有著太多大大小小的巷道,他們用各自的色彩連接起人們的生活。而有一條巷道,卻吸引著無數情侶前來,這條小巷有著一個浪漫的名字,叫做「接吻小巷」。之所以這樣叫,是因為巷道非常狹窄,幾乎只能容得下一個人通過,若兩個人想一起,那就會面對著面嘴碰上嘴,這就給通過的情侶留下了調情的氛圍,一起在這樣童話般的巷道里玩味一把墨西哥的情調。
用色彩之城來形容瓜納華托我想是不為過的,漫山遍野的彩色房子,錯落有致地排列開來。各種色彩相互交融,粉色、藍色、橙色、綠色,像是一場顏色盛宴。放眼望去,它們就像一個個彩色蛋糕一樣散落在山間,等待著人們的細細品味。
有生之年,老文,我們也要去那裡看看。
如果你也喜歡卡卡,關注卡卡的公眾號(卡卡是個美少女)或者隨手轉發分享一下這篇小文吧~
⑼ coco電影的英文片名是什麼
《尋夢環游記》影片的英文名字是《COCO》
用coco做電影名,是因為這部電影,雖然講的是小男孩米格爾闖入了奇妙的亡靈世界,但整個故事的核心人物卻是coco。
整個故事的前因後果都在圍繞著coco打轉,雖然在亡靈世界旋轉跳躍不停歇的是米格爾,但幾個情節關鍵點卻都和全程坐在輪椅上的老奶奶coco有關。
寫作思路:以《尋夢環游記》的故事內容作為主題,描述故事的發展經過,最後總結從中學習到了什麼,正文:
The hero of this film is a little boy MiG who wants to be a musician, and hopes that he can create touching music like his idol Drakus, but his family has always forbidden people to touch music.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個小男孩米格一心想成為音樂家,更希望自己能和偶像德拉庫斯一樣,能創造出打動人心的音樂,但他的家族世代卻一直禁止族人接觸音樂。
MiG is obsessed with music, eager to prove his musical ability, but because he touched a guitar, he set foot on the land of the dead, and came to the colorful and strange mysterious world. There, MiG met the charming and lonely musician Ekto, and together they embarked on a wonderful journey to explore the unknown past of MiG family.
米格痴迷音樂,無比渴望能證明自己的音樂才能,卻因為觸碰了一把吉他而踏上了亡靈土地,來到了五彩斑斕又光怪陸離的神秘世界。在那裡,米格遇見了魅力十足的落魄樂手埃克托,他們一起踏上了探尋米格家族不為人知的往事的奇妙之旅。
⑽ 我也來聊聊《COCO》
《COCO》,中文片名《尋夢環游記》,自上映以來口碑非常好,目前豆瓣評分已高達9.2。只是這個中文片名不夠貼切。COCO是主人公米格的曾祖母,一位年邁體衰並幾近失憶,每天坐在輪椅上的老人。而正是這位台詞幾乎不到10句的老人串聯起整個影片的情感線路,也是解開家族禁忌的關鍵人物。因此英文片名《COCO》將家庭、親情、愛、理解、原諒、夢想、死亡……所有那些影片在講述的情感與故事都濃縮到了一起。而片中COCO的那聲「PaPa」,雖是出自老人之口,聽起來卻像是一位小姑娘在嬌嬌的叫著爸爸。
你以為它在說夢想,其實它在說家庭和愛
故事是因夢想而起:小男孩米格一心夢想成為音樂家,更希望自己能和偶像歌神德拉庫斯一樣,創造出打動人心的音樂,但他的家族因為曾曾祖父曾經為了音樂離家不歸而禁止族人接觸音樂。米格痴迷音樂,卻也只能偷偷唱歌,想瞞著家人參加音樂比賽來證明自己,卻不小心被家人發現。米格在與家人爭吵之後,賭氣離家出走,而後陰差陽錯的進入了亡靈世界,開始了一段驚險有趣的冒險故事,最終解開了幾十年前曾曾祖父離家不歸的真相。愛讓家人彼此諒解,家族的禁忌也從此解除。
在亡靈世界中發生的這段故事緊緊圍繞著家人、愛、理解與原諒。「The famil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dream」這句話在影片中出現過很多次。也在告訴我們影片想要表達的思想:追逐夢想,也要守護家人;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是夢想的最大依靠。當曾曾祖母站在舞台上婉婉而唱時,愛情與往事被喚起;當她在爭斗中說出「我愛的人」時,我知道,她的內心早已原諒。而她所設立的家族禁忌看起來也不再是源於恨與失望,更多的是要保護家人們彼此不再分開。
到故事的結尾,一年後的亡靈節,祭台上曾曾祖父的照片已被修補好,同時COCO的照片也被放了上去,但氣氛並不憂傷:在灑滿金色萬壽菊花瓣的小院里響起了歡快的音樂;而後,已變成亡靈的COCO跟著爸爸媽媽走進院子的畫面完美了整部影片。
來看看墨西哥的亡靈節與死亡
影片的背景是墨西哥,時間是亡靈節。在墨西哥的傳統文化中,死亡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補充,是生命周期的完成。所以在墨西哥,祭奠先人並無悲傷,人們會與死去的親人一起歡度節日。就像影片中展現的場景:人們在墓地通往小鎮和家門的路上撒上金黃色的萬壽菊花瓣,讓亡靈循著芬芳的小路歸來。晚間,在家門口點上南瓜燈籠,為亡靈上門引路;祭壇上會擺著玉米羹、巧克力、麵包、粽子、辣醬、南瓜、甜食、甜點等供品,讓亡靈享用。在這里,死去的人並沒有消失,只要還被生者所掛念,就會一直生活在另一個世界。等到亡靈節來臨,照片被供奉在祭壇上的亡靈就可以踏著金色的萬壽菊回到家裡與親人團聚。
——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
骷髏也是這個節日特有的標記,在亡靈節期間,骷髏的裝飾、糖果隨處可見。影片中米格曾曾祖父的吉他就是骷髏的造型。
每一部PIXAR都有一首打動人心的歌曲
Remember me before the memory of love disappears
說道記憶,不得不提片中出現多次的歌曲:《Remember me》。相信這短短的一段歌曲一定催下了很多人的淚水。這首歌是米格曾曾祖父埃克托為心愛的女兒COCO而作,在影片中出現了兩次。
第一次是曾曾祖父埃克托回憶多年前為女兒COCO演奏這首曲子的場景。他說:「This song is not written all over the world, I wrote to my daughter COCO」 埃克托熱愛音樂、追隨音樂,但也深深的牽掛著家人。這段場景很溫馨,帶著幸福與快樂。
第二次是當米格回到人間,為了不讓埃克托消失,想要喚起mamaCOCO對爸爸的記憶,米格拿起吉他哽咽著唱起這首《Remember me》。當已在死亡邊緣的COCO抬起頭、亮起雙眼跟著米格哼唱時,好多人都忍不住落淚了吧。
在影片的原聲專輯《COCO》里,這首歌被以更歡快的節奏來演繹,就像墨西哥人對待死亡的態度那樣:不必悲傷,逝者就在生者的心中從未離去……
無法不提皮克斯PIXAR
喜歡看電影的人都愛皮克斯,這個絕不誇張。就剛剛,還看到有網友在說:皮克斯才是喬布斯留給人間最棒的禮物…..雖然皮克斯已經被迪士尼收購,但它的作品卻一直把迪士尼甩在身後,其智慧與精神也一直在延續。
很多人都會覺得動畫片是給孩子們看得,而皮克斯的影片卻一直在證明事實並非如此!不管是多年前的《飛屋環游記》還是近幾年備受歡迎的《頭腦特工隊》,皮克斯的影片總是會觸動人們的內心,讓人們重新去審視自身和生活。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人說《COCO》催下了全地球的淚水,我想看過此片的人不會再把動畫電影僅僅當成小孩子的娛樂了。
來欣賞下PIXAR創造的視覺驚艷吧
我相信很多人在看到坐落在鋪滿金色花瓣的拱橋那端五彩繽紛神奇夢幻的死亡世界時,都被大大的驚艷了一下。還有曾曾祖母的那隻披著五彩羽毛、體格龐大、酷酷的靈獸。
整部影片充滿了濃濃的墨西哥風情:從人物的服裝、頭飾到房間里的擺設,從墓地、祭壇、廣場、街道的裝飾,到小商販攤位上的商品,無不展示著墨西哥的風情與民族藝術。《COCO》就像是皮克斯寫給墨西哥的一封情書……
不過最讓我難忘的是片頭那段講述家族故事的剪紙動畫!這一段單獨截出來作為一部動畫短片都有夠精彩!可惜網上找到的劇照有限,沒看過的可以親自到影院感受下。
墨西哥剪紙與中國傳統的剪紙很類似,源於印第安文化,用於祭祀和祈福。在亡靈節期間,人們會沿街把剪紙拉起,五顏六色,充滿了節日氣氛。皮克斯把剪紙與動畫巧妙的結合,漂亮、有趣,讓人很想一幀一幀的反反復復仔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