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卧底歸來半夜送她女兒第幾集
第9集:九爺帶女兒回家 阿勤逃走
程寧寧懷疑金飛假裝失憶,為了隱瞞自己的身份,程寧寧行事處處小心。男友溫萬榮打來了電話,程寧寧接到電話之後故意假裝與溫萬榮爭吵,聲明自己有了新的男朋友。
金飛一臉好奇注視通電話的程寧寧,嘴裡念叨著男友二個字。程寧寧一直懷疑金飛假裝失憶,故意播放萬榮所說的小河流水歌曲,然後等萬榮打來電話,讓金飛想起萬榮來。金飛聽到音樂,又見到萬榮的手機號碼,假裝一無所知,繼續假失憶。
九爺去醫院接女兒糖果,從女兒糖果嘴裡得知其被綁架的經過。當時糖果一下飛機就被四個黑衣人帶走了,四個黑衣人帶著她幾經輾轉,最後把她扔在一個土坑裡面。
圖片版權
不知過了多久,土坑外面響起激烈的槍聲,糖果惶恐不安躺在土坑裡面,由於手腳被捆住無法移動,她只能聽天由命。槍聲結束,寶玉救走了困在土坑裡面的糖果,帶著糖果去醫院治傷。糖果從頭到尾根本不知道綁匪是誰。
寶玉去高達家裡支付余額,高達是黑客做了許多違法犯罪的事情,但卻平安無事沒有引來警方注意。寶玉猜到有高人在幕後給高達撐腰,他參觀了高達的家,觀看了高達和妻子合影的相片,借機威脅高達老實合作,不能玩花樣,否則家人將會受到牽連。
圖片版權
寶玉支付完了余額給高達,秘密與房慶隆見面。阿勤已經逃走了,隨時有可能找寶玉算賬,房慶隆叮囑寶玉小心為妙。寶玉與房慶隆提起了黑客高達,房慶隆知道高達電腦技術一流,以後警方辦案還用得上高達,房慶隆一直沒有追究高達的刑事責任。
林鶯槍殺了幾個綁架糖果的綁匪,白迅文對心狠手辣的林鶯已是敬而遠之,請求連忠想辦法逮捕林鶯。
九爺首先懷疑白迅文綁架了糖果,派人開始調查飛城物流的財務,林鶯只能讓楊歡盯著九爺的一舉一動。連忠深謀遠慮,不贊成白迅文提出的請求,白迅文協助林鶯綁架糖果,而且還提供了槍支彈葯給林鶯。到時雙方在法庭上打官司,林鶯可以為自己辨護,一口認定自己自衛殺害了幾個綁匪。連忠的推斷合情合理,白迅文一臉無奈從連忠手裡接過一張存了二十萬的贓款。他萬萬沒有想到,秦越竟然站在不遠處偷窺。
圖片版權
連忠在幫了白迅文之後,讓白迅文在其父白書記面前替他美言幾句,好讓他能借白書記的平台,趁房慶隆受處分之際上位。其實連忠在演戲而已,對外是腐敗警員,對內是恪盡職守的輯毒警察。白書記看到連忠假模假似地跟他客套,忍不住指責連忠太虛偽了。
九爺帶著女兒糖果回到家裡,與林鶯提起寶玉的身份。寶玉曾經想投奔林鶯,九爺推斷寶玉是警察,查到了林鶯做了違法勾當,故而打著投奔的名義接近林鶯。
㈡ 唐紀五十 起玄黓涒灘,盡閼逢閹茂五月,凡二年有奇(6)
丁卯,納故駙馬都尉郭曖女為廣陵王淳妃。淳,太子之長子。妃母,即昇平公主也。
貞元十年甲戌,公元七九四年
春,正月,劍南、西山羌、蠻二萬餘戶來降。詔加韋皋押近界羌、蠻及西山八國使。
崔佐時至雲南所都羊苴咩城,吐蕃使者數百人先在其國,雲南王異牟尋尚不欲吐蕃知之,令佐時衣牂柯服而入。佐時不可,曰:"我大唐使者,豈得衣小夷之服!"異牟尋不得已,夜迎之。佐時大宣詔書,異牟尋恐懼,顧左右失色。業已歸唐,乃歔欷流涕,俯伏受詔。鄭回密見佐時教之,故佐時盡得其情,因勸異牟尋悉斬吐蕃使者,去吐蕃所立之號,獻其金印,復南詔舊名。異牟尋皆從之。仍刻金契以獻。異牟尋帥其子尋夢湊等與佐時盟於點蒼山神祠。
先是,吐蕃與回鶻爭北庭,大戰,死傷頗眾,徵兵萬人於雲南。異牟尋辭以國小,請發三千人,吐蕃少之。益至五千,乃許之。異牟尋遣五千人前行,自將數萬人踵其後,晝夜兼行,襲擊吐蕃,戰於神川,大破之,取橋等十六城,虜其五王,降其眾十餘萬。戊戌,遣使來獻捷。
瀛州刺史劉澭為兄濟所逼,請西扞隴坻,遂將部兵千五百人、男女萬餘口詣京師,號令嚴整,在道無一人敢取人雞犬者。上嘉之,二月,丙午,以為秦州刺史、隴右經略軍使,理普潤。軍中不擊柝,不設音樂。士卒病者,澭親視之,死者哭之。
乙丑,義成節度使李融薨。丁卯,以華州刺史李復為義成節度使。復,齊物之子也。復辟河南尉洛陽盧坦為判官。監軍薛盈珍數侵軍政,坦每據理以拒之。盈珍常曰:"盧侍御所言公,我固不違也。"
橫海節度使程懷直入朝,厚賜遣歸。
夏,四月,庚午,宣武軍亂,留後李萬榮討平之。先是,宣武親兵三百人素驕橫,萬榮惡之,遣詣京西防秋,親兵怨之。大將韓惟清、張彥琳誘親兵作亂,攻萬榮,萬榮擊破之。親兵掠而潰,多奔宋州,宋州刺史劉逸准厚撫之。惟清奔鄭州,彥琳奔東都。萬榮悉誅亂者妻子數千人。有軍士數人呼於市曰:"今夕兵大至,城當破!"萬榮收斬之,奏稱劉士寧所為。庚子,徙士寧於郴州。
欽州蠻酋黃少卿反,圍州城,邕管經略使孫公器奏請發嶺南兵救之。上不許,遣中使諭解之。
陸贄上言:"鄭禮赦下已近半年,而竄謫者尚未沾恩。"乃為三狀擬進。上使謂之曰:"故事,左降官准赦量移,不過三五百里,今所擬稍似超越,又多近兵馬及當路州縣,事恐非便。"贄復上言,以為:"王者待人以誠,有責怒而無猜嫌,有懲沮而無怨忌。斥遠以儆其不恪,甄恕以勉其自新;不儆則浸及威刑,不勉而復加黜削,雖屢進退,俱非愛憎。行法乃暫使左迂,念材而漸加進敘,又知復用,誰不增修!何憂乎亂常,何患乎蓄憾!如或以其貶黜,便謂奸凶,恆處防閑之中,長從擯棄之例,則是悔過者無由自補,蘊才者終不見伸。凡人之情,窮則思變,含凄貪亂,或起於茲。今若所移不過三五百里,則有疆域不離於本道,風土反惡於舊州,徒有徙家之勞,是增移配之擾。又,當今郡府,多有軍兵,所在封疆,少無館驛,示人疑慮,體又非弘。乞更賜裁審。"上性猜忌,不委任臣下,官無大小,必自選而用之,宰相進擬,少所稱可;及群臣一有譴責,往往終身不復收用;好以辯給取人,不得敦實之士;艱於進用,群材滯淹。贄上奏諫,其略曰:"夫登進以懋庸,黜退以懲過,二者迭用,理如循環。進而有過則示懲,懲而改修則復進,既不廢法,亦無棄人,雖纖介必懲而用材不匱。故能使黜退者克勵以求復,登進者警飭而恪居,上無滯疑,下無蓄怨。"又曰:"明主不以辭盡人,不以意選士,如或好善而不擇所用,悅言而不驗所行,進退隨愛憎之情,離合系異同之趣,是由舍繩墨而意裁曲直,棄權衡而手揣重輕,雖甚精微,不能無謬。"又曰:"中人以上,迭有所長,苟區別得宜,付授當器,各適其性,各宣其能,及乎合以成功,亦與全才無異。但在明鑒大度,御之有道而已。"又曰:"以一言稱愜為能而不核虛實,以一事違忤為咎而不考忠邪,其稱愜則付任逾涯,不思其所不及,其違忤則罪責過當,不恕其所不能,是以職司之內無成功,君臣之際無定分。"上不聽。
㈢ 26個漢語拼音字母表和三表片關系
漢語拼音表26個字母表歷史_拼音聲調的特點正確讀法_漢語拼音字母筆順寫法漢語拼音(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頒布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准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拼音聲調的特點①四個聲調的調型有明顯的區別,一平、二升、三曲、四降。除陰平外,其他三個聲調升降的幅度都比較大,所以普通話聽起來抑揚交錯,音樂性很強。②高音成分多,陰、陽、去聲都有最高度5,上聲末尾也到4,所以普通話語音顯得比較高昂。③四個聲調的長度有一定的比例,上聲最長,陽平次長,去聲最短,陰平次短,在詞語中形成和諧的節奏。方言跟普通話聲調的主要差異有三:一是聲調種類的多少不同;二是聲調的調值不同;三是方言跟普通話之間各類聲調所包含的字不盡相同。普通話有陰、陽、上、去四種聲調,也就四種調類。這個聲調系統是從中古漢語的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八類聲調分合演變而來。吳方言等許多方言完整地保存了中古地八個調類;江淮西北方言五種調類,多了入聲;江淮東南區六種調類,入聲分陰陽,有的還有七種調類,去聲也分陰陽;北方方言基本相同,所以除去北方方言,江蘇方言與普通話在調類上共同差異是入聲,至於調值則存在很大差異。現代漢語拼音歷史一從擬訂到公布:經過拉丁化和民族化之爭,展現於1958年新中國成立後,漢語拼音的研製是從討論北京話的音位系統開始的,因為這是擬訂拉丁化拼音方案的前提,否則什麼音必須為之設計字母,什麼音又無須為之配置字母,26個拉丁字母夠不夠用,字母不夠又如何解決,等等,這些最基本的問題都無從談起。當時,報紙、雜志特別是一些語文性質的期刊所登載的許多文章就反映了這一熱烈討論的狀況。這些文章都是圍繞建立民族共同語與制訂漢語拼音展開的,促使20世紀的中國語言學進入了新的發展高潮。歷史有時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民國初年,制訂中國第一個法定的拼音方案--國語注音字母的時候,在字母形式問題上曾發生過極其激烈的爭論。當時有各種各樣的字母方案,但是主要的爭論可以歸結為拉丁化拼音字母與民族形式字母之爭,最後是採用了篆體楷化筆畫簡單的獨體古漢字作為國語的注音字母。在漢語拼音運動興起之初(1892),中國人開始是從拉丁化字母入手擬訂漢語拼音字母的,但後期民間創制的各種拼音方案,其字母形式已經轉向以漢字筆畫式為主,所以國語注音字母得到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但是民族形式的字母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它不符合世界文字發展的主要趨向,不能適應國際交流的需要,也不便於在科學技術領域中應用。所以國語注音字母公布並使用幾年之後就掀起了一個拉丁化拼音運動,產生了國語羅馬字、拉丁化新文字等許多有名的拼音方案。建國之初,在漢語拼音的研製中拉丁化與民族化之爭重又興起,因為用民族形式字母組成的國語注音符號已通行了幾十年,幾千年的漢字情結在社會上根深蒂固,根據漢字創制新拼音字母的願望在不少人心中一直是比較強烈的,甚至有些政府領導人也持有這樣的想法。於是,從1952年起文改會開始了以制訂漢字筆畫式拼音字母為主的研究工作。但漢語拉丁化拼音方案的研製實際上始終也沒有停止過。而化了幾年時間嘗試制訂的四種民族形式字母的拼音方案,在1955年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卻受到了冷遇。代表們以不表態的方式(有禮貌的沉默)表示了自己的意見。1956年,在政府的決策下文改會放棄民族形式,全力以赴研製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拉丁化與民族化之爭在當時是揪人心肺的,現在重提這段史實也未必是沒有意義的,歷史事實無可辯駁地證明,當初國語注音字母之所以在社會上在文化圈內得到認同,是因為它採用了筆畫簡單的獨體古漢字,"有典有則,有本有源","宜於今而又不悖於古"。這種字母形式蘊積著漢字深厚的歷史基礎和悠久的歷史淵源。民族形式的字母不是個人一旦一夕能設計創制出來的,只能在社會的長期發展中逐漸積累,自然形成。在字母形式問題上的搖擺和爭論結束之後,目標明確,揚帆直航。文改會指定葉籟士、陸志韋、周有光三人擬訂一個漢語拉丁字母拼音方案草案(初稿)。這個方案草案實際上是全國廣大群眾的集體創作,因為它是在總結了1950~1955年全國各地633人寄來的655個拼音方案的基礎上制訂的。文改會在擬訂方案草案的幾點說明中指出:方案草案"縱的方面,參考了300多年來的幾十種主要的方案;橫的方面,參考了解放以來全國各地同志們寄來的600多種草案,……(所以)也是歷史經驗的初步總結"。方案草案一發表就展開了全國性的廣泛討論,報紙雜志特別是語文刊物發表了很多討論文章,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意見是,大多數人不喜歡專家設計的代表舌尖後音(zh/ch/sh)的3個新字母。郵電部的意見更是實在到讓人無法反駁:即使中國造出有新字母的電報機,但中外設備不同,那也無法通電報。這樣的漢語拼音只能在國內通行,無法走出國門。文改會在方案草案發表後的5個月中收到了包括海內外寄來的多達4002件來信,提出了修改補充的意見,甚至新的文字方案。經過對各種不同意見和不同方案反復討論後,文改會發表了《關於修正漢語拼音方案的初步意見》(1956/8),指出:之所以有種種不同的意見,其原因就在於每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方案提出了各自的要求。這些要求都是有理由的,應該滿足的。但是在一個方案內要同時實現各方面的要求,事實上是辦不到的,更何況這些要求有些是互相沖突、彼此矛盾的。因此,只能權衡利弊輕重,通盤考慮。這一段話至今讀來仍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面對90年代後對《漢語拼音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種種不同的修改意見,周有光先生不得不一再重申:面對層出不窮各種互相矛盾的要求,拼音方案只能"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方案是眾多矛盾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無法滿足某一方面的全部要求"。文改會在指明眾多不同意見產生的原因並綜合各方面的建議之後,對方案草案做了修改,隨同《關於修正漢語拼音方案的初步意見》發表了兩種修正方案:修正第一式和修正第二式。與原草案相比,修正式最大的不同之點是舍棄了3個新字母,直接採用與z/c/s整齊匹配的雙字zh/ch/sh。一式和二式都保持了原草案不為舌面音單獨配置字母的設計,一式用g/k/h變讀,二式用j/ch/sh變讀。兩個修正式都維持了音節拼寫系統中的隔音字母(j/w或y/w),因為這是字字相連拼寫詞語時必不可少的。方案草案(1956/2)、修正第一式和修正第二式(1956/8)發表以後,當年10月國務院設立了漢語拼音方案審訂委員會,又化了整整一年的時間,通過舉行座談會、研討會以及書面徵求意見的方式,經過反復磋商修正和審議,最後確定了《漢語拼音方案修正草案》(1957/10)。這個在國務院全體會議上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草案,與前幾個方案對照,有幾點重大修改:(1)為舌面音聲母分別配置了獨立的字母j、q、x,不用變讀法,全部聲母都是專用字母;(2)用母音字母i兼表舌尖母音,避免另造新字母或使用加符字母;(3)在韻母表中以iou/uei/uen為基本式,顯示四呼音韻理論框架,在零聲母音節中韻頭i/u分別改用隔音字母y/w以免字音發生混淆,在前拼聲母時則使用簡拼式-iu/-ui/-un,使音節拼式簡短,書寫簡便;(4)韻母au/iau和ung/üng的拼寫形式改為ao/iao和ong/iong,使字形醒目,易於區別;(5)採用隔音符號(')為開口呼零聲母音節起分隔音節(字音)的作用,隔音字母和隔音符號相配,可全面控制拼寫系統中音節界線發生混淆之可能。1958年2月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准了國務院提交的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從1950年開始創議並擬訂,總結了60多年歷史經驗,匯集了全國人民智慧的漢語拼音方案終於誕生了!至今,我除了能回憶起當初《方案》頒布實施時歡欣鼓舞的熱烈情景外,也還能勾起對親自參與制訂的一些老一輩的語言學家,諸如羅常培、呂叔湘、陸志韋、魏建功、王力、周有光等各位先生當時忙碌辛苦、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的印象。當時漢語拼音委員會里熱烈討論、激烈爭辯、拍桌子、動怒失態,投票發生6:6的僵持局面等等軼聞趣事,也都是從這些老先生嘴裡聽到的。他們有的是我許多課程的授業師,有的是我的研究生導師,而周有光先生親自來北大在大課堂講授整整一學期"漢字改革"課程時的情景(1961年講稿整理成書出版,書名為《漢字改革概論》),也仍然歷歷在目。二推行和應用:從國內走向國際《方案》公布後,國家教育部立即發出通知,要求全國中小學和各級師范學校一年級新生從1958年秋季就開始學習漢語拼音。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自然要走在前頭,起表率作用。但這首先要求在短短的幾個月里培養出一批能教漢語拼音的中小學教師,於是北京市的教育部門就動員一些高等院校中文系的師生,協助完成遍布在郊區特別是遠郊區縣的鄉村中小學教師的培訓任務,我也就成為全國首批參與推行漢語拼音方案的人員之一。當時《方案》剛公布不久,我們這一群年輕人也是剛從報上學來的,沒有教學經驗,也沒有教學參考資料。只能直接拿著《方案》文本當教材,照本宣科。我記得在講完隔音字母y、w使用規則後,鄉村中小學老師的普遍反映是:今兒這一堂課可是泥菩薩掏耳朵-挽泥了。也就是說都聽糊塗了,腦袋裡一盆糨子。但實踐者最聰明,他們在學習討論中摸索到了隔音字母的使用規律:數母音字母,一個用"加頭法",兩個用"換頭法"。這辦法聽起來似乎笨了一點,但簡單可靠,絕對管用。教學相長,我們在其他各縣區的培訓講授中加以介紹推廣,受到熱烈歡迎。漢語拼音的推行關鍵在小學,小學生一旦切實掌握了漢語拼音就會在識字、書寫、作文、閱讀等一連串環節中得到有力的幫助,加快書面語言的學習和提高,反過來又會促進口頭語言的發展,真是終生受用。正因為如此,自《方案》公布以來,語委和廣大的小學語文教師始終在不斷地探討和摸索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案。從1958年至今,50年來小學漢語拼音教學已經呈現多姿多彩、各展所長的瑰麗場面,拼音教學從最早的拼讀法,發展出聲母支架拼音法、聲介合母拼音法、三拼連讀法、音素連讀法、音節本位教學法、基本式教學法等等。這些教學法各有優缺點,目前主要的教學法是三拼連讀法。而各種教學方案的設計都是為了化解或繞開《方案》隔音字母和省寫規則在小學拼音教學中所造成的難點,但當時我們在教學中卻沒有針對這些問題做任何准備,把不是教學方案的《方案》文本直接當教材使用,這樣的教法實在是太原始了。現在的小學拼音教學有了很大的改進,教學效果也有了飛速的提高。但我想對我們當初這樣的教法,大家是不會嘲笑的,因為我們當時畢竟是毫無經驗的年輕人,在全國開展漢語拼音教學之初為培養最早的一批園丁貢獻了一份力量。漢語拼音首先在小學推行之後,同時又用於注音掃盲和推廣普通話。建國之初,國家面臨佔全國人口85%都是文盲這一嚴峻事實,不改變這一狀況,新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都無從談起。當時由政府制定並開展的三大語文任務,文字改革排在首位,其中的簡化漢字和制訂漢語拼音方案都含有掃除文盲提高國民素質的目的。所以漢語拼音方案公布推行之後,就在全國農村地區開展的注音掃盲、推廣普通話的群眾運動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當時一南一北,分別有福建大田和山西萬榮兩個先進典型,兩地都創造了一套"拼音、識字、推普"三結合的教學經驗,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去年中央電視台"親歷一見證"欄目和山東電視台為紀念《方案》頒布50周年而攝制的《漢語拼音五十年》,重現了當時掃盲、推普的一些寶貴的歷史鏡頭,許多從50年代過來的老年人看了以後,回想起當年這兩項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無不心潮起伏,感慨萬千。漢語拼音在用於語文教學、推廣普通話和文化出版界之外,同時也用於對盲人、聾啞人以及智力有缺陷者的特殊教育中,大大加強了盲文和手勢語的效果,許多盲人欣慰地說:漢語拼音是通向光明的橋梁。由於拉丁字母的國際通用性易於同國際信號取得一致,所以漢語拼音在郵電通訊、海軍旗語、燈光通訊等方面也發揮了重大作用。此外,以漢語拼音方案為基礎,民族語言文字工作者至今已為10個少數民族創制了14種文字。從80年代起,漢語拼音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由法定的國內標准成為各國公認的國際標准。當初,應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和聯合國的要求,中國提交了漢語拼音方案作為中文和漢語的羅馬字母拼寫法,以便國際事務、國際信息網路和世界文化交流方面的應用。經過幾年(1977~1982)各種國際會議的討論和研究,一致認為"《漢語拼音方案》在語言學上是完善的",並經表決通過,認可它是轉寫中文、拼寫漢語的國際規范。從此,世界各國在有關中文的科技文化學術資料以及漢語教學中無不採用漢語拼音作為漢字漢語的譯音系統,漢語拼音展現於國際舞台後立刻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並使漢語與世界息息相關。與此同時,漢語拼音在國內應用領域中一個最突出的變化是,它從語文領域進入了中文信息處理領域,突破了漢字因為不是字母文字而不能直接進入電腦的難關,依託漢語拼音方案而設計的各種拼音輸入法成為應用面最廣、使用者最多的一種方法。而且由於國家規定在九年義務制教育中,漢語拼音是小學一年級一入學就要掌握的科目,並且是以後在語文學習中要不斷熟練使用的工具,所以這種通過軟體自動轉換為漢字輸出的拼音輸入法,又是免編碼、免培訓、人人可以無師自通很快掌握的方法。這使漢語拼音隨著電腦、手機等現代化通訊工具,幾乎進入了社會的各行各業,乃至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且隨著中文信息處理的發展必將進入更為廣闊的天地,成為信息化時代最有應用價值的語言文字表述工具。漢語拼音的應用,自《方案》頒布實施以來已進入國內文化教育、政治經濟、軍事科技、郵電通訊、信息處理、言語工程、工商媒體乃至最普通的日常生活,這一社會發展事實提醒我們注意,信息時代離不開漢語拼音,漢語拼音與言語信息處理的結合,既給自身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給自身帶來了許多需要迫切改進的新問題。但是,我們在進一步完善漢語拼音的同時,更要注意它的穩定和規范,否則就會在全社會造成代價巨大而又無益的混亂,更何況漢語拼音今天已經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它不僅是拼寫漢字漢語的國內標准,也是國際公用的拼寫規范,《方案》本身的修改變動對社會各領域的應用會發生什麼影響,應該從全國全球的層面上來考慮。三漢語拼音教學的新視角:透過字母學語音漢語拼音無論在語文教學或對外漢語教學中,都是學習漢字和漢語的有效工具,被大家稱之為"識字之橋,正音之舟"。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據不完全的統計,通過拼音學習漢語比通過漢字學習漢語,其效率可以提高三倍。半個世紀以來,漢語拼音在國內外的各方面的應用中經受了各種考驗,早已證明它是既科學又實用的拼寫漢語的有效工具,它所起的作用和所創造的價值是難以估量的。但是在語文教學和漢語教學中,如何正確地解讀《方案》和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在學習漢字漢語中的積極作用,也還是一個需要繼續深入探討的問題。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深切地感受到其中存在著三個認識上的誤區。誤區之一:把字母和語音混為一談,誤以為字母就是語音。例如,我在講授普通話語音時說,普通話里可以充當母音韻尾的只有兩個母音:i和u,有人質疑,那麼ao韻母里的o呢?在聽到這個o代表的就是u韻尾的時候,又進一步追問,那是否承認漢語拼音方案是代表普通話語音的呢?顯然這是把字母完全等同於語音,並且完全根據拼寫系統來解讀語音系統了。我在講解《方案》韻母表iou/uei/uen這三個韻母的拼寫形式時指出:這只是音韻理論上的寫法,在實際使用中是永遠不會出現的,但有人提問那普通話里究竟有沒有這三個韻母。顯然這又是把拼音和語音攪混在一起了。而這些提問者往往是有多年語音教學經驗的教師,那麼這里反映出來的問題,就值得重視了。拼音字母是直接拼寫語詞讀音的表音字母,字母確實代表語音,但是如果把作為一種書面符號的字母簡單地等同於語音,這在理論上和事實上都是講不通的。如果根據ao韻母的拼寫形式就認為有一個o韻尾,那麼《方案》正式公布前的《方案草案》(1956/2)、修正第一式和修正第二式(1956/8)"熬"韻母的拼寫形式都是au/iau,豈不是就得說1956年普通話里是沒有o韻尾的。以此推論,1928年的國語也是沒有o韻尾的(國語羅馬字:"熬"au),但根據"北方拉丁化新文字",1931年的國語又有o韻尾了(北拉:"熬"ao)。作為語言三要素中最穩定的物質因素,幾百年才會發生歷史音變的語音成分,怎麼可能如此神出鬼沒、捉摸不定呢?誤區之二:把字音的拼寫形式跟字音的實際讀音完全等同起來。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把韻母-iu、-ui、-un拼寫形式中字母的省略當成實際語音的完全缺如,簡單地根據字母去硬拼字音,結果是因為無法得到切合自然語言的實際讀音,轉而指責《方案》拼音設計有問題。這類例子在國內外的拼音教學中時有發生,如果不在學理上加以澄清,對漢語拼音教學顯然會產生負面影響。另一個常見的例子是,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初學漢語的留學生在字音聽寫練習中幾乎都會把唇音聲母後面的單韻母o寫成復韻母uo,就拼寫規范說這當然是錯的,但就實際語音說學生確實是對的,只不過這個u介音因為處在唇音聲母和圓唇母音之間,在緊密結合成整體的發音中因同化作用而變成了一個模糊的過渡音,而在字音("波、潑、摸"等)的拼寫設計中為求方便實用,這種過渡音照例都是可以不用字母去表示的。早年國語注音字母對此就有明確的說明,《方案》在這類字音的拼寫設計中毫無過錯。所以在學生提出根據實際讀音這里確實是有一個u的時候,切忌回答《方案》的拼寫規定沒有u,那就是沒有的。這又把字母和語音的關系弄顛倒了,不是透過字母去教語音,而是簡單地根據字母拼寫形式來解釋語音。這不僅會在教學中誤導學生,而且還可能會使漢語拼音方案又蒙受拼音設計有誤的"不白之冤"。誤區之三:要求字母音標化,一個字母對應於一個音,見符知音,知音定符,這樣學用都方便。而《方案》沒有做到這一點,學用都不方便,有時還會起誤導作用,例如字母i兼表舌面母音和舌尖母音,往往引起誤讀。這個問題自《方案》公布實施以來,在拼音教學中屢屢受人詬病,好像真是什麼致命傷似的。其實這種指責是經不起分析的,就事論事來說,字母i在大家最熟悉的幾乎世界通行的英語里,就有兩個相差很大的讀音:[ai](ice,冰)和[i](,如果),怎麼就不見有人提出意見?廣而言之,要求字母與語音之間保持一對一的關系,那是弄混了作為詞語拼寫符號的字母和語音學中專用的國際音標。這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東西,國際音標作為記錄全世界人類語言的音標符號,有國際統一規定的音值,有200多個字母符號以及一大套非字形的各類附加符號。而拉丁字母只有26個,字母和語音之間並無統一界定的音值,只有大致通行於各國的國際音域,字母所代表的讀音都是各國根據本民族的語言自己確定的。因為字母數量的限制,採用拉丁字母的國家很多都是採用字母變讀的辦法,讓一個字母身兼幾個讀音來解決字母不夠用的矛盾,這是國際通例。要求字母音標化,在拼寫系統中保持雙向一致、一音一符的對應關系,這在採用拉丁字母的國家中是誰也做不到的。上面的論述都說明,對字母和語音的關系,使用拉丁字母制訂漢語拼音的基本原則,以及拼寫設計的基本理念,都還需要做廣泛深入的宣傳,特別是從事語音教學的教師,尤其需要具備這方面的修養。概括地說,漢語拼音方案被稱之為音素化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每個字母(特別是母音字母)代表的不是一個音,而是一類音,其字母名稱的讀音(或呼讀音)代表的只是語音學里被歸並在一個音位里的最有代表性的某個讀音(例如字母α讀a),並不包括該音位內的其他音位變體的讀音(如"天"tian里的a讀[ε])。字母進入字音的拼寫系統就會在不同的音節中顯示出不同的音位變體的讀音,同時在音節拼寫設計中出於閱讀醒目、區別字形、分隔音節、省寫字母、書寫方便等文字學上的考慮,字母與語音的關系就更為復雜了。有時字母相同讀音未必相同,如gei(給)和gen(跟)里的e;有時字母不同,讀音卻可以相同,如ou(歐)和en(恩)里的o和e;有時甚至可以有字無音,如wuyi(武藝)里的w和y,只起分隔音節的作用;有時還可以無字有音,如ying(影)韻腹和韻尾之間明顯有一個過渡音(央母音),如此等等。但是要掌握漢語拼音中字母與語音之間的聯系也並不是很困難的,首先字母和語音之間的復雜聯系只表現在少數幾個母音字母上,其次它有固定的讀音規則。就漢語拼音而言,揭示一個字母不同讀音的奧秘就藏在字母組合中:一個字母的讀音變化,一定跟不同的字母組合關聯在一起;同一個字母的不同讀音不可能出現在相同的字母組合中。用字母組合的不同"語境"鎖定字母的不同讀音,這是漢語拼音方案制訂拼寫系統必定遵守的潛規則,否則它就不能正確展現普通話的語音系統。總之,在語文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中,作為一個教師,應該對漢語拼音方案的制訂原則、設計理念、音理依據,以及拼寫系統中文字學上和語義表達上的各種考慮,都有一個基本認識,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透過字母教語音,讓學生透過字母學語音,從而讓漢語拼音在學習漢語漢字中發揮更好的作用。不僅如此,在字母和語音的關繫上有了正確認識後,對澄清其他學術概念上的混亂也很有好處。例如,許多中小學教師往往認為漢語拼音方案或普通話有23個聲母,理由是"教參"上是把y/w作為聲母看待,列在聲母表裡的。但由此也引起一系列困惑,聲母表裡21個輔音聲母都是根據發音部位發音方法確定音值的,那麼y/w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是什麼?究竟算不算聲母?yan和ian是不是一個韻母?等等。這是把"教參"和《方案》、《方案》和普通話都混為一談了,於是引起了許多概念上的混亂。教學上把y/w當聲母教,那是因為教學上需要這樣處理,不能因此就說《方案》有23個聲母。同時,漢語拼音方案作為一種給漢字注音拼寫普通話的書面符號,也不能簡單地等同於普通話語音。這里都有一個要認清字母和語音的關系的問題。四對修改《漢語拼音方案》的看法--《方案》文本:不折騰漢語拼音:進一步完善化規范化漢語拼音60年,《方案》從最初研製擬訂修改到最後正式公布,都曾經過全國范圍的熱烈討論,廣泛徵求各方面的意見,收到過上千個"文字"方案,《方案》最後制定確實可以稱之為"歷史集成,千案聚粹"。實施推行之後,到1980年為止又收到過各種意見和建議,僅"文字"方案就多達1667個之多。周有光先生曾熱情地肯定:"這種創制'文字'方案的群眾熱潮是中國特有的愛國現象。"80年代以後仍不斷有人提出修改的意見和建議,但至今沒有見到正式的統計。就我個人見到的新方案已不在少數,甚至還有人提議要重新考慮採用民族形式字母的拼音方案,也有人主張完全丟棄拉丁字母,全部改用希臘字母擬訂新方案。當然大多數人只是提出種種不同的修改意見,涉及的范圍相當廣泛,諸如字母與語音的配置關系,音節形式的拼寫設計,隔音字母的使用問題,字母標調法的採用等等,拼音設計的各個環節幾乎都觸及了。這些意見匯總起來,一一修改,那就等於另起爐灶重新擬定一個新的拼音方案了。當年親歷漢語拼音制訂全過程的周有光先生坦然地說:"新建議中很少是在五十年代沒有仔細研究過的。"也就是說,迄今為止數以千計的意見和各種"文字"方案都沒有走出歷史的圈子,所提的問題都是歷史上拼音設計中的老問題,同時也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既然如此,《方案》文本的重新制定或重大修改必須慎之又慎,不然一定會徒勞無益,在社會上造成廣泛的破壞性的混亂。為漢語制訂一個拼音方案,無論從音系表達上或者拼寫設計上都可以有不同的考慮和要求,這里並無是非對錯,但會帶來不同的利弊和不同的問題。就這些問題去展開探討和爭論,一定難以達成統一的意見,因為審視問題的角度不同,利弊的判斷就會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以大家提的意見最多的省寫問題為例。這個問題早在17世紀中期就出現了,在利瑪竇和金尼閣之後,有一個叫匡衛國(1654?)的中國人,在他設計的拼音方案韻母表中(見周有光《漢字改革概論》)就並列了uei/ui和uen/un的兩種拼寫形式,後來在國際上通行甚廣的威妥瑪漢語拼音(1867)也並列了uei/ui兩種形式,但單列了iu和un這兩種簡拼式
㈣ 遇到挫折怎麼辦
1、克服問題所在。
克服問題的過程中呢要隨機應變。就算是同一個困難但是每次解決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所以在解決問題時要靈活變通。切記死搬硬套。
2、尋求他人幫助。
有些困難是無法自己克服的,這個時候你就要選擇一個相信並且有能力的人來幫助。尋求他人的幫助是正常的,不必有一些不好意思或者自卑的想法,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
如果工作中的挫折或失敗是因為自己不小心或失誤造成的,那麼吸取教訓,改過自新就可以了,內疚也許會有,但是不能在內疚中不能自拔。其實可以坦誠大方地承認錯誤。
遇到挫折處理注意事項
遇到挫折要注意認真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解剖挫折形成的因素,像走路摔跤的人要看看是什麼把自己絆倒的,下次注意點兒就行了。科學家愛迪生發明燈絲試驗了幾千次,也分析了幾千次,最後終於找到了合格的燈絲,我們遇到挫折要學習愛迪生的分析精神,才能成就大事。
遭遇挫折後要權衡一下自己的目標是否合理、是否科學、是否具有可行性,查找資料,找人論證。如果目標缺乏科學性那就趕快轉移目標,另起爐灶重新開始。如果目標合理沒成功只是操作上的問題,那就定好目標完善計劃,爭取再次取得成功。
㈤ 上海什麼公園有音樂噴泉和懸索橋
世紀公園。
上海廣中西路萬榮路口有一個音樂廣場,有音樂噴泉。免費。上海佘山的月湖雕塑公園裡面有一個音樂噴泉。上海市浦東新區錦綉路1001號世紀公園內有一個音樂噴泉。世博源每天有一場音樂噴泉。
㈥ 萬榮民謠有哪些歌曲
他編出了具有萬榮特色的《最美家鄉萬榮話》、《歡迎你到萬榮來》、《萬榮笑話韻味歌》等20多個傳播正能量的段子,在社會上多次表演後受到一致好評。
㈦ 蘭州走出去的明星有哪些
孫茜,甘肅蘭州,是著名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青年演員,2011年,孫茜在大型熱播宮廷爭斗劇《甄嬛傳》中飾演「崔槿汐」一角,演技大受肯定,而被廣大觀眾所熟知。
張騰岳(1975年11月8日—),甘肅蘭州人,現為中央電視台主持人,主持CCTV-10《走近科學》欄目。
羅海瓊,甘肅蘭州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95級本科。
因出演電視劇《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方紫儀」一角,而一舉成名。
李修平,甘肅蘭州人,中央電視台優秀新聞播音員。主播《新聞聯播》。
朱軍,甘肅蘭州人,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節目主持人、《藝術人生》節目製作人。
王新軍,1971年出生於甘肅蘭州,就應邀飾演電影《魯氏兄弟》的男主角曾新國,由此認識了唐靜。
黃軒,青年演員,甘肅蘭州。代表作有《春風沉醉的晚上》、《無人駕駛》、《棋逢對手》、《黃金時代》等。
魏晨,甘肅蘭州人,歌手,2007年快樂男聲季軍。
龍梅子(Long Meizi),甘肅蘭州,青春偶像女歌手,影視演員。
央視《星光大道》《CCTV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無冕之王。憑藉由閆妮主演的同名電視連續劇《下輩子做你的女人》主題歌立足歌壇,之後與王寶強合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再到《你把愛情給了誰》、《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啦》、《愛情專屬權》及勵志單曲《新年更加要努力》,一躍晉升為華語樂壇的「數字音樂天後」。
孫茜
孫茜出生於甘肅蘭州,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表演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2004年,參演首部電視劇《逆水寒》。2010年孫茜在《金婚風雨情》里飾演男主角耿直的妹妹耿玲。2012年,在電視劇《後宮甄嬛傳》中飾演崔槿汐。 2013年,憑借《長白山下我的家》奪得第五屆「新農村電視藝術節」「最佳女主角」金牛獎,憑借話劇《甲子園》獲得第三屆話劇表演學院獎最佳主角獎。2015年11月30日,出演由鄭曉龍導演指導的電視劇《羋月傳》,飾演向氏一角 。
朱軍
朱軍,1964年4月26日出生於甘肅省蘭州市,祖籍河南省孟津縣,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畫家、作家。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務委、中央電視台主任播音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聯電視藝術家協會詩書畫學會副會長 。
沈凌
沈凌,1979年11月15日出生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為中國傳媒大學),主持人、歌手、演員。
主持方面,2003年,沈凌首次作為主持人主持資訊類節目《 娛樂 任我行》。2006年,與何炅、劉剛搭檔,主持吉林衛視綜藝節目《超級樂八點》。2014年3月,參加湖南衛視「新喜劇」節目《我們都愛笑》。
音樂方面,2010年4月,沈凌發行EP首支單曲《分手了還可以做朋友》;9月,發布首張個人EP《我的幸福》,同年獲得第三屆音樂風雲榜年度最佳跨界新人獎。
影視方面,2012年1月,沈凌參演電影《真心話大冒險》同名系列微電影之《上海故事》;4月,出演由郭華執導、陳怡誠編劇的話劇《男閨蜜》。
王泫伊
王泫伊,祖籍天津,出生地甘肅蘭州,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中國內地女演員。
2006年,憑借古裝懸疑劇《少年包青天Ⅲ之天芒傳奇》中的「木蘭」一角而被觀眾熟知;2012年,參演都市家庭電視劇《賢妻》 。2014年,拍攝古裝 歷史 電視劇《皇甫謐傳奇》 。2016年,領銜主演的網路電影《賺夠一千萬》獲得中國國際青年電影展網路大電影單元「網路風尚獎」 。
商蓉
商蓉,中國內地演員,出生地甘肅蘭州,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2001級表演系。
2006年參演熱播高潮的電影版《女神捕》飾演」鐵飛花「。2007年,參演《對峙》飾演「嚴可嘉」。同年參演電影《贛南之戀》 。2009年參演古裝偵探劇《女神捕》飾演」鐵飛花「而走紅 。其後又在《神醫大道公》飾演」郡主「也有出色的演出 。2011年參演偵探劇《特別使命》其中飾演干練、果敢、堅毅、瀟灑的第一女神捕」羅英「,而倍受好評。2013年參演人氣級高的《舞樂傳奇》飾演」月霜行「。2014年,參演都市輕喜劇《私房錢》,飾宮小葵。
黃軒
黃軒,1985年3月3日出生於甘肅省蘭州市,華語影視男演員,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
2007年,在劇情電影《地下的天空》中飾演男主角丁井生,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2008年,在古裝 情感 劇《紅樓夢》中飾演薛蝌。2009年,出演愛情電影《無人駕駛》。2011年,主演諜戰劇《黎明前的暗戰》。2012年,在驚悚懸疑電影《青魘》中飾演男主角郝冬。2013年,在劇情電影《黃金時代》中飾演駱賓基。
2014年,主演劇情電影《推拿》;同年,憑借年代劇《紅高粱》獲得「國劇盛典」年度飛躍男演員獎。2015年,在古裝傳奇劇《羋月傳》中飾演黃歇、魏丑夫;同年,獲得「第10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新銳男演員獎。2016年,其主演的職場劇《親愛的翻譯官》取得全國年度電視劇收視冠軍;同年,憑借電視劇《女醫·明妃傳》獲得「第三屆文榮獎」最佳男主角獎。2017年,獲得「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年度最受喜愛的品質劇星獎;同年3月31日,其主演的警匪動作電影《非凡任務》上映 。
水均益
在其采訪生涯中,先後專訪過上百位名人政要,腳步遍布全球。2003年被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多次榮獲「金話筒」獎和央視十佳主持人獎。多次獲得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在其主持生涯中,先後多次被央視評為優秀主持人。
羅海瓊
羅海瓊,1973年8月10日出生於甘肅省蘭州市,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
1998年參演個人首部電視劇《魂系哈軍工》,從而進入演藝圈。2000年因在年代劇《像霧像雨又像風》中飾演方紫儀一角而被觀眾所認識。2005年主演古裝懸疑劇《大宋提刑官》 。2008年憑借都市愛情劇《美麗婚紗》獲得第24屆金鷹電視節最佳女演員提名。2009年憑借民國劇《紙醉金迷》獲得第1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演員提名。2011年主演諜戰劇《借槍》 。2015年主演諜戰劇《寒冬》。
王新軍
王新軍,1971年出生於甘肅蘭州,中國電影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就職於中國國家話劇院。
2003年參演《 歷史 的天空》飾演竇玉泉。2005年參演軍旅劇《垂直打擊》飾演楊億。2007年參演《永遠的田野》飾演喬海山。2008年參演新版《三國》飾演魏延。2009年參演《美麗鮮花在開放》飾演黑皮。2010年參演電影《黃河絕戀》飾演黑子、並憑此片奪得當年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第06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2011年參演抗日傳奇大劇《獨立縱隊》飾演孟雲霄。2013年參演《鐵血獨立營》飾演江雪原。
蘭州走出去的明星真不少,讓我們來看一看:
1.魏晨
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的魏晨,是2007年的選秀節目《快樂男聲》的全國總決賽季軍,他演唱了許多深受青少年喜愛的歌曲,如:《千方百計》、《少年游》、《封面戀人》等。
外表帥氣俊朗的魏晨還主演了許多影視劇,如《一起來看流星雨》、《一起又看流星雨》、《小兒難養》、《匆匆那年》等。
2.羅海瓊
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的羅海瓊是一位資深演員,她的代表作有:《像霧像雨又像風》、《好想好想談戀愛》、《大宋提刑官》、《錯伏》、《紙醉金迷》。
羅海瓊分別搭檔張嘉譯和柳雲龍,主演了諜戰劇《借槍》和《風箏》,她飾演的「影子」,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黃軒
黃軒是新生代演員中的佼佼者,憑借精湛的演技備受好評,他主演的《芳華》、《妖貓傳》、《羋月傳》備受矚目,他還參演了《推拿》、《紅高粱》、《親愛的翻譯官》、《獵人》等影視劇。
4.王新軍
王新軍是一位資深演員,在影視行業打拚多年,飾演的多是鐵骨錚錚的英雄好漢,他主演了《 歷史 的天空》、《垂直打擊》、《獨立縱隊》、《鐵血獨立營》、《抗日奇俠》等多部影視劇。
5.孫茜
孫茜因為飾演《甄嬛傳》中的槿汐姑姑而被觀眾所熟知,她還主演了《二炮手》、《蘭花花》、《羋月傳》、《靈與肉》等多部影視劇。
6.李修平
央視知名女主播,曾經榮獲中國播音主持屆的最高獎項「金話筒獎」。
7.水均益
8.沈凌
著名主持人、歌手、演員,主持過多檔綜藝節目。
不管蘭州走出去哪個明星,他們從來沒有給蘭州做哪怕是一點點貢獻。不罵蘭州就算好的了。這就是老蘭州人的回答。
一、黃軒
2007年,在劇情電影《地下的天空》中飾演男主角丁井生,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2008年,在古裝 情感 劇《紅樓夢》中飾演薛蝌。2009年,出演愛情電影《無人駕駛》。2011年,主演諜戰劇《黎明前的暗戰》。2012年,在驚悚懸疑電影《青魘》中飾演男主角郝冬。2013年,在劇情電影《黃金時代》中飾演駱賓基。2014年,主演電影《推拿》,獲得2014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提名;同年,憑借年代劇《紅高粱》獲得2014國劇盛典年度飛躍男演員獎;2015年,在古裝傳奇劇《羋月傳》中飾演黃歇、魏丑夫;同年,獲得第10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新銳男演員獎;2016年,其主演的職場劇《親愛的翻譯官》取得全國年度電視劇收視冠軍;同年,憑借電視劇《女醫·明妃傳》獲得第3屆文榮獎最佳男主角獎;2017年,獲得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年度最受喜愛的品質劇星獎;3月31日,其主演的警匪動作電影《非凡任務》上映;12月,主演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票房突破十億人民幣;主演陳凱歌導演的電影《妖貓傳》,票房突破5億人民幣;2018年9月,獲得第6屆「十大華語電影」年度男演員獎;10月12日,領銜主演的都市 情感 創業劇《創業時代》首播;2019年8月,獲2019福布斯中國100名人榜榮譽;10月,主演電影《烏海》;2020年,參加央視五一晚會情景表演《你看!春天的花海》;8月27日,黃軒名列《2020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48位。
二、魏晨
2007年,因參加《快樂男聲》獲得全國總決賽季軍,正式出道。2008年1月,推出個人首張EP《樂天派》。2009年,主演的青春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創下收視紀錄。2011年,憑借唱片《破曉》登上韓國音樂節目M!Countdown舞台,成為首位在該舞台上演繹中文歌曲的中國歌手。2013年,憑借《登「封」造極》跨界 時尚 圈。2014年,主演校園愛情電影《匆匆那年》,隨後首度擔任音樂總監,發行第六張唱片《帽子戲法》。2015年,成立魏晨個人工作室,同年他還開啟了」帽子戲法」巡迴演唱會;2016年,因主演犯罪警匪電影《冰河追凶》獲得北京青影展盛典新晉男演員獎項。2013年至2017年五度蟬聯MusicRadio中國TOP排行榜最受歡迎男歌手。2017年9月,開啟「旅程」十周年巡迴演唱會。2018年,主演軍旅劇《反恐特戰隊之天狼》。2019年8月30日,主演的劇情片《深夜食堂》上映;9月30日,出演的獻禮建國70周年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上映。2020年5月10日,主演的懸疑探秘劇《古董局中局之鑒墨尋瓷》播出;8月21日,主演的抗戰題材影片《八佰》上映;10月23日,主演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上映。2021年3月14日,發行電視劇《原來我很愛你》片尾曲《淪陷》;2021年5月,為電影《迷妹羅曼史》獻唱主題曲《遇見最美的你》。
三、龔玥菲
2012年12月,參演古裝靜態電影《新金瓶梅》,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2013年4月,發布個人單曲《漂亮女人》。2014年5月,發布個人單曲《愛上都敏俊》;9月,主演親情微電影《母親的心願》。2016年7月,出演的青春愛情片《不良 星座 之顏值學妹團》上映。2017年9月,主演的懸疑動作片《危急營救》上映。
四、羅海瓊
1998年,參演個人首部電視劇《魂系哈軍工》,從而進入演藝圈。2000年,因在年代劇《像霧像雨又像風》中飾演方紫儀一角而被觀眾所認識。2005年,主演古裝懸疑劇《大宋提刑官》。2008年,憑借都市愛情劇《美麗婚紗》獲得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演員提名。2009年,憑借民國劇《紙醉金迷》獲得第1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演員提名。2011年,主演諜戰劇《借槍》。2015年,主演諜戰劇《寒冬》。2017年,參演的青春片《青春逗》上映。2018年,參演的喜劇片《我說的都是真的》上映;同年,憑借《風箏》獲得了第24屆華鼎獎中國近現代題材電視劇最佳女演員獎。2019年,參演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上映。2020年,參演當代都市劇《落花時節》。2021年,出演的都市 情感 劇《一生一世》在愛奇藝上線播出。
五、王新軍
1999年參演電影《黃河絕戀》飾演黑子、並憑此片奪得當年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第06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2003年參演《 歷史 的天空》飾演竇玉泉。2005年參演軍旅劇《垂直打擊》飾演楊億。2007年參演《永遠的田野》飾演喬海山。2008年參演新版《三國》飾演魏延。2009年參演《美麗鮮花在開放》飾演黑皮。2011年參演抗日傳奇大劇《獨立縱隊》飾演孟雲霄。2013年參演《鐵血獨立營》飾演江雪原。2014年1月23日,與女演員秦海璐結婚。2019年執導並主演電視劇《河山》。
六、孫茜
2004年,參演首部電視劇《逆水寒》。2010年,在電視劇《金婚風雨情》里飾演男主角耿直的妹妹耿玲。2012年,在電視劇《後宮甄嬛傳》中飾演崔槿汐。 2013年,憑借電視劇《長白山下我的家》奪得第五屆新農村電視藝術節「最佳女主角」金牛獎,憑借話劇《甲子園》獲得第三屆話劇表演學院獎最佳主角獎。2015年11月30日,出演由鄭曉龍導演指導的電視劇《羋月傳》,飾演向氏一角。
2016年4月,參演革命 歷史 劇《紅星照耀中國》,飾演上海地下黨政治局辦事處負責人朱端綬;同年,參演電視劇《識汝不識丁》,飾演陳文帝的皇姐陳婧。2019年2月4日,在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小品《站台》。2020年8月5日,搭檔孟浩強主演的當代農村劇《楓葉紅了》播出。2021年2月11日,參加《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表演小品《陽台》。2021年6月20日,孫茜參演的電影《寶典傳》開機。
七、李欣汝
1998年,李欣汝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從而開始了近十年的舞蹈生涯。2007年,參加並獲得演員選拔活動《紅樓夢中人》黛玉組全國五強;同年,出演個人熒屏處女作《寶蓮燈前傳》。2008年,李欣汝因主演職場喜劇《醜女無敵》而被觀眾熟知。
2010年1月,李欣汝參演的古裝片《孔子》上映;同年,她還主演了革命劇《盤龍卧虎高山頂》。2013年,主演的 時尚 劇《華麗一族》播出。2014年11月,主演的傳奇劇《鐵血紅安》在央視播出。此後,李欣汝選擇淡出演藝圈。
八、趙志偉
2016年,主演個人首部電視劇《終極一班4》而正式進入演藝圈;同年7月19日,加入男子演唱團體SpeXial,之後隨SpeXial發布專輯《Boyz On Fire》;同年8月14日,主演的古裝偶像劇《刺客列傳》在搜狐視頻上線。2017年,主演運動題材勵志劇《蔚藍50米》;同年12月,出演根據張皓宸同名小說改編的舞台劇《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2018年3月,參演都市青春 情感 劇《我只喜歡你》;8月10日,參演的喜劇電影《愛情公寓》在全國公映。2019年,主演都市勵志言情劇《酒店實習生》。2020年,主演的都市 情感 劇《奈何BOSS又如何》在芒果TV上線;7月,主演都市勵志劇《婚姻的兩種猜想》。2021年6月13日,參演的電視劇《百煉成鋼》在芒果TV、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全網播出。
九、龍梅子
十、沈凌
主持方面,2003年,沈凌首次作為主持人主持資訊類節目《 娛樂 任我行》。2006年,與何炅、劉剛搭檔,主持吉林衛視綜藝節目《超級樂八點》。2014年3月,參加湖南衛視「新喜劇」節目《我們都愛笑》。
音樂方面,2010年4月,沈凌發行EP首支單曲《分手了還可以做朋友》;9月,發布首張個人EP《我的幸福》,同年獲得第三屆音樂風雲榜年度最佳跨界新人獎。
影視方面,2012年1月,沈凌參演電影《真心話大冒險》同名系列微電影之《上海故事》;4月,出演由郭華執導、陳怡誠編劇的話劇《男閨蜜》。
十一、李霄雲
2010年,發行專輯《你看到的我是藍色的》。2011年,獲「澳大利亞十大傑出華人青年」稱號。2012年,發行專輯《房間1501》。2013年9月,在上海、廣州巡演六場《戀愛世紀》。2014年2月,與梁曉雪合作創作音樂作品《I am your doggy》。2015年10月,獨立創作並製作專輯《正常人》。2016年4月24日,李霄雲在上海淺水灣文化藝術中心舉辦「正常人專屬音樂會」。
十二、蒲萄
十三、高蘭村
1986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努爾哈赤》,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1987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與郭達、楊蕾、鄒曉茜共同演繹了小品《產房門前》。1990年,在古裝劇《唐明皇》中飾演楊國忠。1994年,在古裝劇《三國演義》中飾演晉文帝司馬昭。1995年,參演古裝 情感 劇《雪娘》。2000年,在古裝 歷史 劇《太平天國》中擔綱男主角,飾演農民起義軍領袖、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2001年,主演古裝傳奇劇《康熙王朝》。2003年,出演古裝商戰劇《龍票》。2004年,主演家庭 情感 劇《月影風荷》。2008年,主演都市生活劇《保姆與保安》。2011年,在年代傳奇劇《大宅門1912》中飾演言玉成。2013年,其出演的古裝傳奇劇《蘭陵王》播出。2016年,出演年代傳奇劇《客家風雲》。2017年,主演年代劇《平遙人》。2018年,其出演的清裝宮廷劇《如懿傳》播出。
十四、榮梓希
2016年4月,出演個人銀幕處女作《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之四季沐歌》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9月,在情景喜劇《爆笑滿屋》中飾演富家千金陸雪怡;11月,出演都市 情感 劇《遠方的家》。2017年,出演古裝玄幻劇《艷骨》。2018年,出演愛情劇《出線了,初戀》;10月,在古裝玄幻劇《將夜》中飾演木柚。2019年,出演都市職場劇《精英律師》,同年出演傳奇古裝劇《燕雲台》。2020年,出演的現代 情感 劇《流金歲月》播出。2021年,出演都市劇《當天真遇見愛情》。
主持界:水均益,李修平,朱軍, 孟盛楠,張騰岳,裴新華, 張莉,沈凌
演藝界:羅海瓊,孫茜,黃軒,
王新軍,魏晨,李霄雲
當然有的啊,最近很火的「黃軒」,甘肅蘭州,中國青年男演員,他在自己首不電影,《地下的天空》,中飾演憂郁內向的礦區少年井生,後來憑借該片進去影視圈。
裴新華,甘肅天水人,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擔任天氣預報主持人。
朱軍,甘肅蘭州人,中央電視台綜藝節目主持人,《藝術人生》節目主持人。
李修平,甘肅蘭州人,中央電視台優秀播音員。主播《新聞聯播》。
潘石屹,甘肅天水人,得過中國房地產人物十大影響力人物獎。
蘇挺石,甘肅人,甘肅省話劇院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是圈內有名的實力演員。
1、乞伏元基
乞伏元基,十六國時期西秦君主文昭王乞伏熾磐的長子。母不詳。他曾被父親派到後秦做人質。414年,乞伏熾磐滅南涼,復稱秦王,元基從後秦的首都長安逃回,熾磐封其為尚書左僕射,後改封輔國將軍、進封右丞相。428年,乞伏暮末即位,繼續以哥哥元基為右丞相。 乞伏暮末在位的三年中,西秦遭到強鄰北涼的進攻和胡夏的進逼,情勢危急;而暮末對內又政刑酷濫,弄得眾叛親離。
2、郭重慶
郭重慶,出生於甘肅蘭州。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設施規劃與設計學家。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6年加入九三學社。郭重慶出生在一個破落的大家族,幼年時飽嘗世態炎涼。嚴酷的 社會 現實使他從小就形成獨立自強的品格,堅定地走自己路,勤奮追求理想和未來。15歲初中畢業,考入遠離蘭州城區的西北師范學院附中。附中為抗戰時期北師大內遷時建立,師資力量雄厚,生源的錄取也很嚴格,管理則採用大學的管理方式。
3、薛舉
薛舉,隋朝末年群雄之一,祖籍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其父薛汪時徙居蘭州金城(今甘肅蘭州)。薛舉容貌魁梧雄壯,驍勇善射,初任金城府校尉。大業十三年(617年)四月,薛舉起兵反隋,自稱西秦霸王,年號秦興。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薛舉稱帝,遷都秦州。武德元年(618年),薛舉與唐軍交戰,在淺水原大敗秦王李世民,俘虜其大將慕容羅睺、劉弘基等,正欲乘勝直取長安,卻突然病逝。
4、乞伏國仁
乞伏國仁,隴西人,鮮卑族,鮮卑乞伏部首領乞伏司繁之子,十六國時期西秦政權建立者,385年―388年在位。公元376年(太元元年),乞伏司繁去世,乞伏國仁接替其父鎮守勇士川。公元383年(太元八年),前秦苻堅任命乞伏國仁為前將軍、先鋒騎。公元385年(太元十年),乞伏國仁逐叛前秦,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於、兼秦河二州牧,建立西秦,年號建義,設置武城、武陽、安固等十二郡,建都勇士城(今甘肅榆中)。
5、馬佐平
美國國籍,微納電子科學家。1945年11月生於甘肅省蘭州市。1974年獲得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任美國耶魯大學教授。2003年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 馬佐平對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的科學認知及技術發展,尤其是在MOS柵介質 (包括高介電常數的柵介質)的 科技 領域做出重要貢獻。
6、侯世奎
侯世奎(1911—1976),甘肅省皋蘭縣人。一九三一年參加寧都起義。一九三二年加入。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日,侯世奎在蘭州病逝。侯世奎1911年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侯世奎幼年時,由於家庭生活困難,父母無力供養,八九歲起就給鄰村一家地主家放牛,以後,他又去阿干煤礦給地主背煤。1928年,父母先後死於飢荒後,17歲的侯世奎在舉目無親、無依無靠的情況下,將小妹送於別人,孤身一人在家鄉過起了流浪、打短工的生活。
7、彭澤
彭澤(1459—1530年),蘭州西固人,名鄘,後改名澤,字濟物,早年號敬修子,晚年號幸庵,謚號襄毅。據《明史》載:彭澤幼學於外祖段堅,自小有志節,明弘治三年(1490年)登進土人仕途。宦海一生,歷經弘治、正德、嘉靖三朝,時間長達35年,先後任工部主事、刑部郎中、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等職。
8、張世偉
張世偉,字人瑞,號巨節,清聖祖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生於永登縣城。據王建文撰《清西寧總兵掛印都督人瑞張公世偉碑記》載:其先世居江南松江府上元縣。其高祖張懷遠為明進士,任河南巡按,他彈劾宦官不規,反被所誣,被貶謫陝西隆德縣二十里頁河。張懷遠的三世孫張文蔚遷居庄浪(今永登),又傳三世,至張登選,時值清初,他以武功授庄浪營守備。張登選有五子,其第三子張游,字御庵,即張世偉之父。張游樂善好施,娶吳氏為妻,生三子,張吐偉為其次子。
9、康健民
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寧夏回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部隊副司令員。康健民同志是甘肅省榆中縣人,於一九一六年出生在一個貧農家裡,一九三二年參加革命,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0、徐德龍
徐德龍,無機非金屬材料專家,甘肅蘭州人。1976年畢業於西安冶金建築學院,1983年獲得南京化工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碩士學位,1996年獲得東北大學鋼鐵冶金系鋼鐵冶金專業工學博士學位。曾任西安建築 科技 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現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徐德龍教授是我國在硅酸鹽工程領域的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在水泥懸浮預熱預分解技術、粉體工程等方面取得多項重大成果。
王新軍,羅海瓊,水均益,黃軒,商蓉,沈凌,朱軍,孫茜
㈧ 王萬榮的基本情況
王萬榮(2),男,漢族,1986年10月5日出生,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而後長期從事關於電腦音樂方面的研究,2011年開始在優酷上做關於電腦音樂宿主軟體cubase 、fl studio、nuendo,音色庫kontakt、效果器waves等操作使用方面高水準高質量的視頻教程,勵志為新手為新手入門做最好的指引者,到目前為止累計做出350多個各式宿主,音色庫、效果器方面高水準視頻,為新手入門和向高手進階的路上做出好多的參考與指引!
2012年中期開始創辦七線閣論壇,並為自己取名為七線譜,由於在優酷上電腦音樂視頻方面超高的人氣和免費的宗旨,短短時間就聚集了大量的人氣,截止目前,那怕是在注冊會員這項設置了高門坎也無法阻擋同學們希望在王老師這學習的熱情,日在線活躍人數高達幾千,日發帖量接近上千,會員接近兩萬.
由於長年累月的為學員們錄制教程,起早貪黑,身心憔悴,太過勞累,王老師為此經常感冒發燒,聲音蒼啞,但其本人卻不為所動,為了第二天同學們能在論壇看到期待已久的教程,盡然帶病「上課」,繼續為我們講解關於各項技巧與知識的運用,常常一錄就是天亮,然後上傳了論壇,以方便同學們盡早看到視頻.
他或許在國外真正的大師面前不值一提,但是熟知各項宿主軟體,以及各項軟音源音色庫的能力在目前互聯網上教程中確實可以算上乘之作,難能可貴的是,其所有付出都是免費的,不做任何商業之圖,最難得的是創辦的論壇的所有費用自掏腰包也不做任何商業用途來換取回報,最最難能可貴王老師為此堅持了如此長的時間。
目前七線閣還在向所有會員免費開放各式音源、效果器、宿主軟體的視頻教程及下載,勵志為所有玩音樂的朋友提供一個更好氛圍的音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