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數學故事電影手抄報圖片

數學故事電影手抄報圖片

發布時間:2022-12-18 01:55:37

㈠ 數學故事手抄報怎麼畫

關於數學的小故事(1) :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聖不在家。小猴子們熱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個,八戒高興地說:「大家一齊吃! "可怎樣吃呢,數了數共30隻猴子,八戒找個樹枝在地上左畫右畫,列起了算式,

100÷30= 3..... .1

八戒指著上方的3,大方的說,「你們一個人吃3個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個吧! "小猴子們很感激八戒,紛紛道謝,然後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來後,小猴子們對悟空講這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個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個獃子,多吃了山桃竟然還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明白八戒吃了幾個山桃?

㈡ 數學家故事手抄報

關於數學家故事手抄報

導語:我們的偉大數學家在我們的偉大的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呢?以下是我為大家分享的關於數學家故事手抄報,歡迎借鑒!

一、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

有一次,他跟鄰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們走著走著;忽然看見路旁有座荒墳,墳旁有許多石人、石馬。這立刻引起了華羅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個究竟。於是他就對鄰居家的孩子說:

“那邊可能有好玩的,我們過去看看好嗎?”

鄰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會兒,我有點害怕。”

膽大的華羅庚笑著說:“不用怕,世間是沒有鬼的。”說完,他首先向荒墳跑去。

兩個孩子來到墳前,仔細端詳著那些石人、石馬,用手摸摸這兒,摸摸那兒,覺得非常有趣。愛動腦筋的華羅庚突然問鄰居家的孩子:“這些石人、石馬各有多重?”

鄰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著他說:"我怎麼能知道呢?你怎麼會問出這樣的傻問題,難怪人家都叫你‘羅獃子’。”

華羅庚很不甘心地說道:“能否想出一種辦法來計算一下呢?”

鄰居家的孩子聽到這話大笑起來,說道:“等你將來當了數學家再考慮這個問題吧!不過你要是能當上數學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華羅庚不顧鄰家孩子的嘲笑,堅定地說:“以後我一定能想出辦法來的。”

當然,計算出這些石人、石馬的重量,對於後來果真成為數學家的華羅庚來講,根本不在話下。

金壇縣城東青龍山上有座廟,每年都要在那裡舉行廟會。少年華羅庚是個喜愛湊熱鬧的`人,凡是有熱鬧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華羅庚也同大人們一起趕廟會,一個熱鬧場面吸引了他,只見一匹高頭大馬從青龍山向城裡走來,馬上坐著頭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薩”。每到之處,路上的老百姓納頭便拜,非常虔誠。拜後,他們向“菩薩”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錢,就可以問神問卦,求醫求子了。

華羅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卻不跪不拜“菩薩”。站在旁邊的大人見後很生氣,訓斥道:

“孩子,你為什麼不拜,這菩薩可靈了。”

“菩薩真有那麼靈嗎?”華羅庚問道。

一個人說道:“那當然,看你小小年紀千萬不要冒犯了神靈,否則,你就會倒楣的。”

“菩薩真的萬能嗎?”這個問題在華羅庚心中盤旋著。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薩真能救苦救難。

廟會散了,看熱鬧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華羅庚卻遠遠地跟蹤著“菩薩”。看到“菩薩”進了青龍山廟里,小華羅庚急忙跑過去,趴在門縫向裡面看。只見 “菩薩”能動了,他從馬上下來,脫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順手抹去臉上的妝束。門外的華庚驚呆了,原來百姓們頂禮膜拜的“菩薩”竟是一村民裝扮的。

華羅庚終於解開了心中的疑團,他將“菩薩”騙人的事告訴了村子裡的每個人,人們終於恍然大悟了。從此,人們都對這個孩子刮目相看,再也無人喊他“羅獃子”了。正是華羅庚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

二、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於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學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它像一個美麗的光環,在我們不遠的前方閃耀著眩目的光輝。……”陳景潤瞪著眼睛,聽得入神。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余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飢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獃子”的雅號。

興趣是第一老師。正是這樣的數學故事,引發了陳景潤的興趣,引發了他的勤奮,從而引發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三、數學家高斯的故事

7歲那年,小高斯上小學了。教師名字叫布特納,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數學家”。這位來自城市的青年教師,總認為鄉下的孩子都是笨蛋,自己的才華無法施展。三年級的一次數學課上,布特納對孩子們又發了一通脾氣,然後,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長長的算式:81297+81495+81693+……+100701+100899=?

“哇!這是多少個數相加呀?怎麼算呀?”學生們害怕極了,越是緊張的越是想不出怎麼計算。

布特納很得意。他知道,像這樣後一個數都比前一個數大198的100個數相加,這些調皮的學生即使整個上午都乖乖地計算,也不會算出結果。

不料,不一會兒,小高斯卻拿著寫有答案的小石板過來了,說:“老師,我算完了。”布特納連頭都沒抬,生氣地說:“去去,不要胡鬧。誰想胡亂寫一個數交差,可得小心!”說完,揮動了一下他那鐵錘似的拳頭。

可是小高斯卻堅持不走,說:“老師,我沒有胡鬧。”並把小石板輕輕地放在講台上。布特納看了一眼,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沒想到,這個10歲的孩子居然這么快就算出了正確的答案。

原來,小高斯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樣一個數一個數地加,而是細心地觀察,動腦筋,找規律。他發現一頭一尾兩個數依次相加,每次加得的和都是182196,求50個182196的和可以用乘法很快算出。

小高斯的難以置信的數學天賦,使布特納既佩服,又內疚。從此,他再也不輕視窮人的孩子了。他給小高斯買來了許多數學書,並讓他的年輕的助手巴蒂爾幫助小高斯學數學。

;

㈢ 數學的故事電影觀後感手抄報

《數學的故事》是BBC出品的紀錄片,介紹了數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緣起和發展,以及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巨大影響。在觀影過程中,本人獲得了很多啟發,具體內容見以下四點。

一、數學的作用

數學——特別是西方數學——起源於非常實際的目的,從土地測量到灌溉系統再到推理演繹體系,數學至少在四個方面滿足了人類的需求:

1 認知——認識物質世界的構成;

2 測量——分配資源,制定各種標准;

3 記錄——財富積累;

4 預測——改進生活條件。

二、數學的意義

對於西方世界而言,數學是解決問題的工具,它的作用對象是具體問題,因此其發展是自下而上的,即從笨拙、刻板、繁瑣的計算開始,待到這些計算成為常識之後步入推理演繹階段。

另一個意義是西方數學極強的社會性。只有社會生活才會涉及到用統一、通識的標准解決資源分配和物質交換問題,因此,數學是人類集體的智慧結晶,也是用之於集體的智慧,是維護社會秩序和尋求人類發展方向的工具和成果。

東方數學思想在意義上與西方大不相同。東方思想視數學為神秘的甚至是神聖的事物,數學本身就是目的和對象,而不是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所以,在東方數學中,會出現中國人推崇的吉祥「8」、歸一「9」,也會出現印度人發明的「0」、「負數」這樣具有哲學意義的概念。

東方數學的另一個意義是化繁為簡。與西方數學發展起來的推理演繹不同,東方數學力求「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例如中國人輕巧的解方程方法。

三、用東方數學思考,用西方數學建構

東方數學長於靈活快速,弊在復雜計算上不夠精確,西方數學嚴謹精確,因此難免遲緩繁瑣。前者適合探索和突破,後者適合保持和積累。

以常見的三道數學題為例:

1小狗跑步問題(甲、乙兩人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距離是50千米。甲每小時走3千米,乙每小時走2千米,甲帶著一隻小狗,狗每小時跑5千米。這只小狗同時和甲一起出發,當它碰到乙後便回頭跑向甲;碰到甲後又掉頭跑向乙……如此下去,直到兩人相遇。小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2 假錢交易問題(一天有個年輕人來到王老闆的店裡買了一件禮物,這件禮物成本 是18元,標價是21元.結果是這個年 輕人掏出100元要買這件禮物,王老闆當時沒有零錢,用那100元向街坊換了100元的零錢,找給年輕 人79元.但是街坊後來發現那100元是假鈔,王老闆無奈還了街坊 100元. )

3計算生日問題(用你的出生日,乘以12,得到數x,再用你的出生月乘以31,得到數y,只需要告訴我x與y的和,我就知道你的生日了。)

前兩個問題用西方數學按部就班去解題比較費力,用東方數學變通的思想就會很容易解出來,而第三題,如果不親自列個方程,是很難看清其中玄機的。這就是東西方數學思想的鮮明對比。

數據分析是一個強應用性領域,通常面臨的都是懸而未決的探索性問題,尤其是數據分析應用於認知人類自身的心靈和特徵時,往往具有更多的未知性、不確定性和多樣性,需要更靈活的思想、更巧妙的方式和更多樣的嘗試,這是東方數學思想的長處。另一方面,復雜的變數關系也需要更嚴謹、精準的測量模型,這是西方數學思想的精髓。西方數學還有一項絕技,就是代數與幾何之間的轉換,對於數據分析而言,這是數據可視化的基礎,也是東方數學很難一蹴而就的。

所以最終還是要發揮兩者的長處,將其結合起來運用,才能獲得更豐富、更有趣也更准確的發現。

四、數學是真理嗎

數學是一個由粗放向精細發展的認知工具,也是一種以量化為主的認知思想,它誕生以來指導了包括天文學、建築工程甚至藝術學等多學科的發展,並形成了被廣泛認可的基礎學科。然而,但凡工具總有不完美之處,數學的抽象也決定了它在某些時刻註定「不切實際」。只有在使用中揚其長避其短,才能不辜負數學之閃光點,不迷離數學之混沌處。

㈣ 數學的故事手抄報

1.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死於進攻西西里島的羅馬敵兵之手,死前他還在主:「不要弄壞我的圓」。 人們為紀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內切於圓柱的圖形,以紀念他發現球的體積和表面積均為其外切圓柱體積和表面積的三分之二。

2.伽羅華生於離巴黎不遠的一個小城鎮,父親是學校校長,還當過多年市長。家庭的影響使伽羅華一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1823年,12歲的伽羅華離開雙親到巴黎求學,他不滿足呆板的課堂灌輸,自己去找最難的數學原著研究,一些老師也給他很大幫助。老師們對他的評價是「只宜在數學的尖端領域里工作」。

3.德國著名大科學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高斯在還不會講話就自己學計算,在三歲時有一天晚上他看著父親在算工錢時,還糾正父親計算的錯誤。 長大後他成為當代最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他在物理的電磁學方面有一些貢獻,現在電磁學的一個單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數學家們則稱呼他為「數學王子」。

4.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後35位,後人稱之為魯道夫數,他死後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5.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後,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畫螺線性質又象徵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6.20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的馮·諾依曼眾所周知,1946年由他發明的電子計算機,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進步.鑒於馮·諾依曼在發明電子計算機中所起到關鍵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譽為"計算機之父"。1911年一1921年,馮·諾依曼在布達佩斯的盧瑟倫中學讀書期間,就嶄露頭角而深受老師的器重.在費克特老師的個別指導下並合作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此時馮·諾依曼還不到18歲。

㈤ 數學故事手抄報怎麼畫

先寫上「數學故事」幾個字,並畫上矩形邊框,接著在空白處畫上一個大的矩形邊框,並在裡面畫上彩虹、鉛筆等,然後在空白處畫上橫線,最後再上色,這樣,數學故事手抄報就完成了。

閱讀全文

與數學故事電影手抄報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情喜劇好萊塢電影 瀏覽:269
有一部電影里有蝴蝶還有蠶蛹 瀏覽:594
我國的大投資電影 瀏覽:531
免費老電影大渡河完整視頻 瀏覽:340
朱茵周星馳電影片段粵語 瀏覽:307
日本新上映科幻電影 瀏覽:866
法國的的老電影泰拳王 瀏覽:637
茅山道士打僵屍電影大全 瀏覽:710
十大大尺度電影 瀏覽:894
誰有亞馬遜食人族電影完整版 瀏覽:861
林正英的盜墓電影大全 瀏覽:997
傑克船長電影完整 瀏覽:152
8090動畫片大全電影網 瀏覽:974
虹貓藍兔大電影電視台采訪 瀏覽:72
電影名字un 瀏覽:3
84年講二戰法國海外兵團的電影 瀏覽:42
今天什麼有電影 瀏覽:922
成龍拍的龍的電影特寫 瀏覽:387
毒液致命守護者免費完整版電影 瀏覽:728
第一次愛的人英文版電影插曲 瀏覽: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