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影視史上有很多經典傳奇的訣別,其中都有哪些
《美麗人生》
為了保護兒子的純真心靈,給他一個正常美好的童年,男主將冰冷殘酷的集中營描繪成一個游戲,游戲的獎勵就是一架坦克。兒子自始至終以為是在玩一個輕松有趣的游戲。結尾部分,男主把兒子藏在箱子里,在被納粹抓住帶去僻靜地方槍決時,再次路過那個箱子,男主知道兒子在看著他,仍舊做出滑稽的動作和鬼臉,要讓兒子相信這只是一個游戲。然後走過轉角,槍聲響起。這是父子的訣別。
2. 這是張國榮的哪部電影
《英雄本色》是由吳宇森執導,狄龍、張國榮、周潤發主演的動作電影。
影片講述了宋子豪、Mark、宋子傑三人將江湖兄弟情與親生兄弟情的矛盾集結在一起,體現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挫折、失敗、懺悔和報復。
影片於1986年8月2日在中國香港上映,2017年11月17日,修復版、4K版在中國大陸上映。
3. 你最愛的影視背影鏡頭是什麼
人真正的成長,大都不是一個隨著年齡漸長的過程,而只在一瞬間。當你忽然體會到了家庭的責任,明白了轉身即成全的愛情,你也會收起任性、放下驕傲。
當你決然告別,快速成長,你終於變成了別人眼中頂天立地、瀟灑愜意的「英雄」,但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有多狼狽、多心酸,就如同那個「狗」一般的背影。
人活一世,誰不曾大鬧天宮,誰又不曾頭戴金箍。當至尊寶立地成佛、無欲無念,那個背影,不就是負重前行的你或我
4. 這是張國榮的哪部電影
叫《流星語》哈!
《流星語》的影片背景是眾所周知的亞洲金融危機,張國榮飾演的「阿榮」原來是一個成功的股票經紀人,在危機中由於判斷失誤而導致事業一敗塗地,女友也離他而去。在徹底的疲倦中阿榮回到了自己的遊艇,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棄嬰,原來嬰兒的母親已經喪失生活的勇氣,希望孩子能夠被有錢人所收養。阿榮開始並不想收養孩子,因為他已經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因此他把孩子放到了碼頭上。但當半夜被雨聲驚醒時,他驚覺地奔了出去,把雨中哭泣的孩子緊緊抱在懷里。也就是在這一刻,兩個生命從此密切地聯系在一起,而流露著市井溫情、體現著清淡散漫的平民生活的一段影片也開始展現在我們面前。
阿榮是一個失敗的男人,但是他卻成為一名稱職的未婚爸爸。他開始帶著棄嬰「明仔」混跡於市井之間,一方面打零工維持生活,另一方面與明仔享受著父子之間的濃濃情意,直到最終明仔的親生母親出現。影片整體表達的是一種男人的父愛,一種在當今浮躁的社會中少有的溫情,在終於剝去了金錢與世俗的面具之後,我們終於看到人與人之間還有另外一種真正的愛。由此,那種在不經意之間、在阿榮哼著兒歌讓明仔入睡、在二人一起嬉戲中所表現出的淡淡溫情,使觀眾不由得為之心悸,也看到了市民生活的可愛一面。
最後,明仔終於回到了母親身邊,而龍sir也最終沒有能夠向明姐表白,因為明姐因為急病而離開了人世。到這里,我已經分不清楚這究竟是一出人生喜劇還是悲劇,我所能夠感受的只是一群小人物的悲歡離合。
看完了這部影片,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就象是品嘗了一顆青澀的橄欖,帶著絲絲的甜意。我必須承認,這是近年來我看到的較好的文藝片,尤其是與有些台灣電影的無聊煽情與大陸情影片的近乎白描的情感表現手法相比較。
對於導演張之亮來說,這部作品誕生於1995年亞洲金融風暴過後香港市道低迷、影業嚴重滑坡的社會背景,也是他參與挽救香港電影的一項嘗試。影片體現出了張之亮在《籠民》,《飛越黃昏》中一貫的文藝片風格,也總使我想起幾十年前《馬路天使》那樣的藝術表現技巧。
狄龍、吳家麗憑借出色的表演,雙雙獲得2001年度香港金像獎最佳男、女配角獎,而張國榮也並因此獲日本亞洲電影影迷會「最佳男演員」獎,為其巨星生涯增添了厚重的一筆。應當說最使我感到驚訝的,還是張國榮居然能夠把一個未婚父親演繹得這么逼真、感人,正如有人評論說:《流星語》向我們解釋了一個不可能是父親形象的男星被導演脫胎換骨的過程。」所以我認為,該影片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張國榮的藝術轉型。
張國榮,這樣一個名字已經和我們這代人的生命聯系在一起,無論你是喜歡還是討厭他。從音樂角度來看,我是比較喜歡他的,陳百強與他兩人的歌一直是我年少時的最愛。如果僅有1978-1989,張國榮還只是《音像世界》所稱「八十年代香港樂壇三巨子」之一,如同七十年代的許冠傑。而在九十年代,張國榮有了更多值得追捧的成就,其中「追」和「今生今世」算是情歌的典範;「紅顏白發」和「夜半歌聲」也是極令人感動的。
而從電影來看,我想自己對他是有愛有恨,黎小田曾經說過:「在一部《失業生》電影中,他雖然只是配角,但已搶盡鏡頭,那時,我已告訴他,他在電影中發展,一定有成績。」不管怎樣,我仍然堅信在唱而優則演的港星裡面,張國榮是比較成功的,無論是與同時代的譚詠麟,還是稍後的劉德華等人,當然我對黎明有另外的看法。
在早期的《英雄本色》中,他給我的感覺只是一個書生氣十足的人,有些自私而暴躁;而在《阿飛正傳》里,我覺得開始有些讀懂他了;直到《東邪西毒》與《白發魔女》,我想自己終於找到一個喜歡的影星,不僅僅是在影片中不斷接觸到我所喜歡的古龍和倪匡的語言風格,而且因為我看到了一種特有的人物表現風格與藝術感染力。然而,我想對於所有喜歡和曾經喜歡張國榮的人來說,《霸王別姬》,《家有喜事》,《春光乍泄》給我們帶來了極其不舒服的體驗,我甚至希望他從未演過這類片子,在我的意識里,摻雜著對於他同志愛好的各種花邊新聞,張國榮已經成為了王家衛鏡頭中的「墮落天使」,也因此產生了對他難以抑制的厭惡感。
看了《流星語》之後,我突然覺得自己對於張國榮、以及張國榮所飾演的人物有了全新的認識。也許我們不應當對於他本人苛求些什麼,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似乎應當把演員自身與演員飾演的角色區別開來。因此,也許由於張國榮的性格因素,會使他不可能在今後演繹更多「很男人」的角色,也許他會有更多令人難受的新聞出來,但是,從《流星語》中這個父親的角色來說,我覺得他經歷了一次成功的藝術轉型,即使只有這樣唯一一次轉型,我也覺得是值得每一個張國榮的影迷所終身難忘的。
讓我們一起在《流星語》中,體會小人物的溫情與張國榮的影視世界吧。
5. 張國榮百度百科第一張圖片出自哪部電影
《金枝玉葉》
6. 張國榮這張圖出自哪部電影
《殺之戀》(英文名:Fatal Love)是1988香港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愛情驚悚片,影片由陳木勝、梁普志執導,張國榮、鍾楚紅、柏安妮等人主演
愛情似一幅風景畫。美術總監戚近榮夜深行車,途中險撞一清麗脫俗名叫楚紅的女子。自此之後,戚念念不忘,四處打聽其下落。在探知紅乃惡勢力頭子黃錦榮的情婦並受其操縱後,戚決意救紅脫離黃的魔掌。
7. 哥哥張國榮逝世前拍的最後一部電影的什麼
最後的電影是2002年拍攝的《異度空間》 --------------------------------------- 哥哥一聲影視回顧。 【2002】《異度空間》 【2000】《煙飛煙滅》(導演的公益電影) 【2000】《戀戰沖繩》 【2000】《槍王》 【1999】《紅色戀人》 【1999】《星月童話》 【1999】《攝氏零度o春光再現》 【1999】《流星語》 【1999】《左右情緣》 【1998】《九星報喜》 【1998】《安娜瑪德蓮娜》 【1998】《KO 雷霆一擊》 【1997】《97家有喜事》(客串) 【1997】《春光乍泄》 【1996】《新上海灘》 【1996】《風月》 【1996】《大三元》 【1996】《色情男女》 【1996】《金枝玉葉II》 【1995】《滿漢全席》(又名《金玉滿堂》) 【1995】《夜半歌聲》 【1994】《大富之家》 【1994】《金枝玉葉》 【1994】《記得香蕉成熟時II初戀情人》(客串) 【1994】《錦綉前程》 【1994】《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1994】《東邪西毒》 【1993】《花田喜事》 【1993】《霸王別姬》 【1993】《白發魔女傳II》 【1993】《白發魔女傳》 【1992】《家有喜事》 【1992】《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 【1991】《縱橫四海》 【1991】《豪門夜宴》 【1990】《阿飛正傳》 【1989】《日落巴黎》 【1989】《新最佳拍檔》 【1989】《倩女幽魂II》 【1988】《殺之戀》 【1987】《英雄本色II》 【1987】《倩女幽魂》 【1987】《胭脂扣》 【1986】《偶然》 【1986】《英雄本色》 【1985】《為你鍾情》 【1985】《求愛反斗星》 【1985】《龍鳳智多星》 【1984】《緣份》 【1984】《三文治》 【1984】《聖誕快樂》 【1983】《第一次》 【1983】《鼓手》 【1982】《楊過與小龍女》 【1982】《烈火青春》 【1982】《沖激21》 【1982】《檸檬可樂》 【1981】《失業生》 【1980】《喝采》 【1978】《紅樓春上春》《狗咬狗骨》 【電視作品】 【1978】《鱷魚淚》 【1978】《我家的女人》(飾-黃景生) 【1979】《浣花洗劍錄》(飾-方寶兒) 【1980】《浮生六劫》(飾-車穗生) 【1980】《大內群英續集》 【1980】《小小心願》 【1981】《珠海梟雄》 【1981】《游俠張三豐》(飾-懿文太子朱標) 【1981】《對對糊》 【1981】《甜甜廿四味》 【1982】《凹凸神探》 【1984】《儂本多情》(飾-詹時雨(james)) 【1985】《武林世家》(飾-方浩天)
記得採納啊
8. 這張圖是張國榮的哪部電影
問題截圖
這張圖是張國榮的哪部電影?
僅供參考的回答
沒有看見圖片,
建議完善題目
以方便更多的答題者
來回答您的問題
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