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色彩的搭配原則是什麼
1、電影色彩的搭配原則——仔細閱讀劇本
不僅限於電影的色彩搭配原則,這個問題往往被許多影視工作者所忽視。讀一個好的劇本比很多人認為的更重要。
你知道,真正的腳本是為屏幕而寫的,這意味著好的腳本有屏幕的感覺。圖像中的顏色也有助於敘述。在我們進行混合之前,我們必須知道這個劇本的故事。
2、電影色彩的搭配原則——調整你的情緒
好的藝術作品往往是創作者在良好的激情狀態下創作出來的;但一部好的電影,其創作的情感狀態決定了電影的藝術高度。同樣,在影視混色作品中,色彩師的情感狀態也要能夠達到電影創作的激情狀態。只有充分理解劇本,在良好的調整狀態下,情感才能產生共鳴,然後色彩處理才能更好的達到影片的技術水平和藝術高度。
3、電影色彩的搭配原則——概念和意圖
影像色彩作為電影色彩的搭配原則,在創作過程中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在作品的內容和形式上形成整體的觀念和意識形態。
4、電影色彩的搭配原則——與導演、攝影師和調色師一起工作
在調色工作中,調色員在看完劇本後,要與導演進行溝通,了解導演的創作意圖,並將其融入到畫面中。此外,我們需要與攝影師交流他們的構圖概念,與照明工程師交流關於光線處理。
5、電影色彩的搭配原則——修改和審查
比賽後一兩天再檢查一次,以避免視覺疲勞和色覺遲鈍。
以上就是電影色彩的搭配原則的全部內容了,這些概念對於使您的影視後期作品變得更加出色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如果您對此類項目有興趣,可以關注我們影視後期的其他內容,如果想知道更多視頻調色的相關知識及技巧等,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Ⅱ 周深獻唱《侍神令》主題曲,你認為這首歌和電影的適配度怎麼樣
《侍神令》是由陳國富、張家魯監制,李蔚然執導,陳坤、周迅、陳偉霆等主演的東方奇幻巨制,這部作品改編自游戲《陰陽師》,將在今年大年初一上映。周深演唱了這部電影的主題曲《歸處》,周深再次開口跪,深情獻唱,聲音空靈動人完美演繹了劇中清明(陳坤飾演)和百旎(周迅飾演)的感情,復雜羈絆,動人心弦。
《歸處》這首歌的歌詞也是非常有故事的,和周深的聲音更顯得意蘊悠長。周深的聲音本來就很有故事性,加上歌詞的,更能體會到這個故事的破折。“任誰說萬劫不復,是痴迷註定的歸宿;不懼失望不覺無望,我願終身守護。”歌詞直接將二人的羈絆全數道出。
Ⅲ 9部你沒看過的高分恐怖片推薦!冷天和恐怖片更配吆!
好久沒有推電影了,私心想著還是來點恐怖片吧,畢竟最近全國大范圍降溫了,咱們順便也給自己降降溫,是時候做點迎接冬天的心理准備了!
另外,喜歡恐怖片的,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啊,尤其是夜深人靜,或漆黑或昏暗的房間,恐怖感和代入感有沒有太強!本次推薦9部恐怖片,全都貨真價實,質量絕對可以!沒有先後排名,總會有你沒看過的!
《黑色地板》
這個電影,總覺得和《寂靜嶺》很像,都會有一個精神空間,在空間里有各種鬼怪。一群人,慢慢的一個個被折磨死去。不過,對於這部電影,爭論也沒有停止過,確實比較晦澀難懂,可能導演想要表達的太多了。但是,恐怖就夠了!
《哭聲》
該片講述了一個詭異的日本人來到小村莊後發生了連環中毒事件,警察鍾久的女兒受牽連後,沒有辦法下只有找來道士日光聯手查出真相的故事。這部電影,有鬼有怪有喪屍,將近3個小時的時長,看起來真是個體力活!
《迷霧》
一個暴風雨後的早晨,城市裡出現罕見的大霧天氣,霧氣中未知的危險考驗著人們的理智和情感。影片節奏始終,氣氛緊張,未知的恐懼令人不安,很驚嘆電影的結局,諷刺人性。
《1408幻影凶間》
這部電影很開頭比較普通,電影到了中間時,就開始恐怖,壓抑,絕望,很嚇人,搬進1408號房間後,一件件離奇的超自然現象讓邁克徹底改變了自己的鬼神人生觀。
《黑暗侵襲》
這部電影講探險,很精彩,當你身處這種絕望的境地時,你會知道宅在家裡看看陽光是多麼幸福!女性在社會中原本就很弱勢,而這部電影,讓一群女性面臨生死的考驗,他們所展現出來的人性的光輝與罪惡,讓人印象深刻。
《恐怖游輪》
這部電影一秒都沒浪費,無限輪回,影片中反復出現明朗的畫面,碧藍的天空,明媚的陽光,清澈的海水,顯示出一幅美好的圖景,然而很難想像,這樣的世界卻是一個人死後的境遇。
《萬能鑰匙》
電影前面有點冗長,信則有,不信則無,整部電影用這個總結最好不過了,結局也有點出乎意料!這部電影是典型的一個好的結尾,拯救了一部漫長的電影的傑出代表!不看到最後,你是不會知道最後的答案的!
《薔花紅蓮》
韓國電影,這部電影很不錯,女主姐姐的幻想串起了整部電影,有幾個嚇人鏡頭。電影因為巧妙的敘事技巧,可看性很強!電影也被好萊塢看中,拍攝了美國版,不過韓國的這個更有味道!
《你是下一個》
這部電影很贊,血腥、恐怖的完美融合,劇情也很巧妙,帶著女友回家參加父母的結婚紀念日的男主,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屋外有幾個帶著動物面具拿著大砍刀、利斧、十字弓的殺手,他們准備殺光所有的家庭聚會成員,結局有反轉和亮點,值得一看!
先推薦這么多,如果喜歡,會持續更新!(可以在某酷或者某天堂下載看)
Ⅳ 電影配音和動漫配音有什麼區別呢
一、影視劇配音與動畫配音的共性
(一)聲畫結合,聲音與畫面高度統一
配音講求匹配、合拍、真實、可信。配上的聲音內容必須與鏡頭畫面中角色的一言一語相匹配,保持幕後聲音與台前畫面的高度統一,令觀眾能夠直觀地、順理成章地相信畫面與聲音出自「同」一個人而非「張冠李戴」。這一點,就配音的專業性來看,無論是影視劇配音,還是動畫片配音,兩者皆是需要將此點把控到位的。
(二)台前幕後,演繹的特性貫穿始終
配音講求聲音貼畫面,除了咬字口型上匹配、合拍,還得令觀眾絕對地認同角色,即相信角色在劇情發展中的某種處境、面部表情、動作肢體幅度在聲音的配合下,是真實、可信的。這一點相較於前面提到的咬字口型來說要求更高。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僅僅依靠畫面中的角色表演是不夠的,需要「雙管齊下」。
二、影視劇配音與動畫配音的區別
(一)創作依據的區別
影視配音與動畫配音皆屬於創造性工作,但兩者的創作依據有著本質的區別。
影視劇的配音的本質是在後期階段對角色的聲音言語進行再合成。究其原因,一般由於幾種情況:一是演員自身台詞功底較為薄弱,導致現場NG過多;二是演員自身的聲音條件不佳,無法體現完美立體的角色形象;三是外來引進的譯製片需要用標準的普通話國語進行配音。
其次,影視劇配音是標準的畫面配音,依照已有的、真人演員自身原創演繹出的畫面進行配音,畫面范圍包括人物的性格、動作肢體的幅度、情緒控制的多少,這些因素決定了配音時的起伏等。
動畫片本身具有虛擬特性,角色皆是虛擬人物,動畫片的配音是由配音演員是根據台詞,結合最初的文字性的劇本、分鏡、人設造型、動作設計,以一種虛擬的視覺形象為依據,通過自身對作品、對角色的深入理解,運用自己的聲音貼合動畫人物、展現活生生的人一樣的動畫角色個性。
Ⅳ 被窩和老電影很般配哦
宅女以前的標配是溫暖的被窩,但是宅女怕被窩孤獨,於是找了老電影與它作伴。我可真是個善良的宅女。
現在我喜歡看電影,起初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一個俗氣至極的理由,沖了一個月的會員,於是想發揮金錢的最大化。
我愛看喜劇,但更愛老電影。經典就是經典,永遠都需要花錢觀看。以前想要一睹經典電影的風采,現在終於有機會了,何樂不為?
青春期的女孩還是會期盼浪漫的愛情,於是我看的第一部影片是《泰坦尼克號》。一個愛情片的巔峰之作。跨階級的愛情,使得露絲和傑克愛的更加炙熱。很多人對這部影片的印象停留那句台詞上「you jump, i jump」。但是真正看完這部長達三個小時的電影,我的思緒卻停留在露絲回答記錄泰坦尼克號倖存者的姓名時,她說她叫露絲 道森。因為她真正的愛人叫傑克 道森。這就意味著她早已經默許成為他的妻。
第二部我看的影片是《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給我的觸動很大。安迪明明沒有殺他的妻子和情婦,卻整整做了將近20年的監獄。更讓人無奈的是即使安迪知道了真相,但是卻依然沒有辦法說服監獄長去尋找兇手的線索。他的老友勸他安然的對待,因為肖申克監獄的魔力在於會讓人變得體制化。但是安迪卻說,有的東西是監獄的城牆所沒有辦法束縛住的,比如,希望。希望之火不滅,所以他才重新獲得了自由。
第三部影片是《阿甘正傳》。高中的時候我看過,但印象早就淡了許多。唯一記得的是片頭和片尾都是一根羽毛的飄起飄落。我起初不是太理解影片這兩個前後呼應的鏡頭的意義。但是有一個影評說的特別好,阿甘在影片中曾經說過,中尉說的人的一生是命中註定的,媽媽卻說人的一生隨風飄零。羽毛就是隨風飄零,阿甘的一生也是隨風飄零,不驕不躁,不強求,做好每一件事就行了,結局肯定不會太差!對待生活積極樂觀的奔跑,這就是阿甘精神。
每一個影片都是好評如潮,看過之後發現,它們的確很值得花費一個夜晚去觀賞。愛情也好,希望和奔跑也罷,人總要在學習中走向完善。願每一個不眠的夜晚不辜負一個好的影片。
Ⅵ 陰雨天除了奶茶 和什麼更配
毛衣、溫水、熱咖啡,躺椅、閑書、偶像劇,最配的應該是悠閑的心。
Ⅶ 看電影的時候搭配什麼零食是絕配
泡椒鳳爪;包裝有缺口便於撕開,用手擠著吃不會臟手,雖然我不太能吃辣也喜歡上了它的辣,吃起來很爽,尤其和熱血劇更搭!瓜子;這幾年山核桃味.焦糖味等瓜子簡直風靡全國,作為吃貨怎能抵擋它的誘惑,每一粒都非常飽滿,吃完後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和家人朋友一起一邊品嘗美味,一邊追劇閑聊,也是很愜意的一件事!
Ⅷ 配樂與電影是什麼關系
一,電影中的音樂是電影的一部分。 動作片裡面:配合動作,力與美的結合。 喜劇片裡面:深刻場景主題,吸引觀眾入戲。 愛情片裡面:人物感情悲喜更加明顯。 二,電影中的音樂使人對電影印象更加深刻 現在的電影裡面,往往會借鑒現成的音樂,例如我剛剛看過的《豚鼠特工隊》裡面很巧合地跟另外一個我剛剛看過的美國動作電影(片名暫沒有查證)同樣使用了黑眼豆豆的歌曲《boom boom pow》。 三,音樂會因電影的成功而更顯出色 個人認為從前的電影,音樂往往量身定做,歌曲會因為電影而風靡,例如南斯拉夫電影《橋》裡面的《再見吧朋友》,三毛劇本《滾滾紅塵》的主題曲《滾滾紅塵》,梅艷芳的《胭脂扣》,還有因電影而飲譽的歌曲例如《卡薩布蘭卡》、《霸王別姬》。由此又可以說,是電影影響了音樂。
Ⅸ 情人節和香港經典愛情電影更配,總有一部讓你淚流滿面
又是一年一度的2.14情人節,你是否一個人,沒有關系,下面7部香港經典愛情電影送給你,總有一部讓你淚流滿面。
1、《甜蜜蜜》
出品時間:1996年
主演:黎明、張曼玉、曾志偉、楊恭如
「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里……」,每當哼起這首歌,腦海里總會浮現一男一女共坐一輛自行車下班。鄧麗君的《甜蜜蜜》貫穿在劇中當時中國移民潮,兩個大陸來的異鄉人在香港相遇的故事。
張曼玉在裡面還有一段堪稱教科書的哭戲,就是她在太平間認屍,看到翻轉過來的瞬間,先笑後哭,感覺到那種悵然若失又無助的感覺。黎明的角色塑造的很好,在兩段感情中徘徊,從眼神流露出來的那樣真實動人。該影片也獲得第1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
2、《秋天的童話》
出品時間:1987年
主演:周潤發、鍾楚紅、陳百強
在美國紐約居住的兩位華人中,一次偶然,兩個生活、思想截然不同的人相碰在一起,整個過程是喜或者悲都有稱不上,平平淡淡,簡單與純粹,也真實地顯露出原本的生活中的愛情。
周潤發在劇中的人物設定改變了以往高大形象和氣質,不僅能把小馬哥、許文強演的深入人心,也能讓大家記住《秋天的童話》裡面的船頭尺,可見周潤發的塑造性強。鍾楚紅飾演的十三妹裡面也是別有風情。該電影還是1987年香港電影票房榜的第五名,同時也是第7屆金像獎最佳電影,第24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3、《半生緣》
出品時間:1997年
主演:黎明、吳倩蓮、梅艷芳
改編自張愛玲的小說《十八春》,三、四十年代的舊上海,一對戀人因家庭和個人 情感 矛盾而錯失情緣、飽受命運折磨的悲劇故事。
黎明的氣質一直很適合演這種性格軟弱的公子哥形象,與原著里的沈世鈞很符合。相反的是,黎明曾接受訪談:如果他是沈世鈞,一定不會讓顧曼楨從他身邊逃走。吳倩蓮本身氣質冷冷清清,在香港眾多的樣貌出眾的女星中,也別有一番風味。梅艷芳也出演了為數不多的「壞人」角色。
4、《金枝玉葉》
出品時間:1994年
主演:張國榮、袁詠儀、劉嘉玲
袁詠儀飾演的林子穎女扮男裝誤打誤撞成為公司新人歌手,正因她的出現,使得原本男才女貌的顧家明(張國榮飾演)和玫瑰(劉嘉玲飾演)同時注意到了林子穎並都產生了愛意,一段復雜的三角關系。
《金枝玉葉》裡面張國榮也是這部電影的編劇之一,很多人覺得第一部才是經典的,其實第二部情節也不能說不好,只能說第二部里想表達的更加復雜和更超前。「不論你是男是女,我只知道喜歡你」,這句經典台詞我想編劇是想告訴大家,不僅要對同性戀的寬容,更多是對愛的理解。
5、《天若有情》
出品時間:1990年
主演:劉德華、吳倩蓮、吳孟達
華弟一個黑道混混劫持富家女最後並相互愛上對方,富家女Jojo也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離家出走,一個最後也沒有圓滿的凄美故事。
說實話這個故事雖然很俗套,但是電影里所演繹的還是讓人有所動容。一般觀眾都希望看到完美的結局。但是,因為它的不完美,所以才更深刻提醒觀眾,去學會珍惜身旁的人。該電影是陳木勝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吳倩蓮踏入影壇的第一部作品。《天若有情》里劉德華騎著摩托帶著穿婚紗的吳倩蓮坐在摩托車上的經典鏡頭,一直被模仿,也成為香港愛情電影的經典畫面之一。
6、《心動》
出品時間:1999年
主演:金城武、梁詠琪、莫文蔚
小柔(梁詠琪飾)和浩軍(金城武飾)原本陷入熱戀之中,遭到家人分手後,小柔卻得知好友陳莉(莫文蔚飾演)一直喜歡著自己。對年後,浩軍和小柔在日本重逢後的故事。
這三個主演,當時的他們雖然已經出道好幾年了,但又出乎意料的演出了青澀的很真誠的感覺。金城武劇中的一句「你辛苦歸辛苦,什麼時候有空嫁給我」曾經讓多少人心動。莫文蔚在片中對梁詠琪的愛和愛而不得,也是讓人唏噓。
7、《滾滾紅塵》
出品時間:1990年
主演:林青霞、秦漢、張曼玉
電影在近代中國動盪不安的時局,在這么一個特俗的環境下。沈韶華(林青霞飾演)一個作家卻偏偏愛慕漢奸章能才(秦漢),沈韶華並介紹給自己的友人月鳳(張曼玉飾演),三人出遊卻鬧得不歡而散,而韶華的 情感 經歷也更加復雜。
曾經斬獲第27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導演、女主、女配、攝影、美術設計、造型設計、電影音樂8項大獎。當時林青霞和秦漢的情侶搭檔,到最後也沒有在一起也是讓人唏噓,張曼玉演的月鳳後面感覺光芒超過了女主,這種既美又會演的女演員真是難得。
都說下雨天和巧克力更配,其實情人節和香港經典愛情電影也是蠻配的,上面7部都看過的有多少啊?
Ⅹ 《午夜凶鈴》和《咒怨》哪個更配得上日恐第一恐怖片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主題是人對亂倫的恐懼。好的電影一般都有多重暗示,午夜凶鈴里貞子葬身的井,就象徵陰道,是父親把她推進井裡的,意味著父親也深受亂倫的恐懼,為了逃避甚至不惜殺女。看看博士的做法,注射天花病毒,那時候大約是70年代,天花幾乎就要被消滅了,而後來貞子卻用天花殺人,所以人們不了解死者死因,也暗示著一些人們不了解的傷害,大概就是那些被誤認為已經絕跡而漠視的原因造成的,比如亂倫。還有鐮刀,那幾乎是死神的代名詞,這么看來,博士能像他包裝的那樣是個善人嗎?貞相大白里貞子突然分裂成兩個人,無絲分裂?太扯淡了,合理的解釋是,貞子精神分裂了,而她的母親也是精神分裂,有遺傳性。而志津子是在受貞子分裂刺激下發瘋的,又受博士逼迫表演失敗,病情加重才自殺。什麼導致的呢?就是這個父親的亂倫。包括逼迫志津子表演等證明博士並不愛這母女,至於說對小貞子用葯抑制其成長,其實沒有現實必要,而是暗示著博士長期侵犯著貞子,導致這一受侵犯的人格得不到成長,也更容易受博士控制。志津子死後,他就更加無所顧忌了。最後說為了阻止被小貞子附身的大貞子殺人而不惜大義滅親,實在是諷刺,其實是貞子的精神分裂被愛人的愛治癒了,那麼博士也無法控制了,不管是所謂殺人的超能力,還是自己的獸性被揭露,都是他不能承受的,所以他選擇殺了貞子。而貞子的形象是個濕漉漉的白衣女鬼,披頭散發,只會爬行,而且似乎骨頭都斷了,這樣一個女鬼蒼白無力,如果是人還會讓人可憐,除了恐嚇,怎麼殺人呢?通過錄像帶,貞子大概讓人知道她的死因,使人產生幻覺,死於絕望和驚嚇。拯救的辦法是七天之內叫另一人看錄像帶替死,為什麼讓另一個人看就能免死呢?因為貞子希望自己的真相能被揭露。那為什麼不明明白白得告訴別人呢?事實上,被父親侵犯分裂出的小貞子人格一直在怨恨,怨恨父親,所以博士要壓制她,怨恨自己,所以破壞大貞子人格的愛情,怨恨世界,所以在海邊濫殺無辜,直到博士殺了她,似乎一切都平息了,或者說被掩蓋了。然而被這么對待的人的怨氣,怎麼會這么消散呢?她用眼睛把怨念和線索存進錄像帶,傳播出去。她為什麼不說話呢?一方面是女性對這種事羞於啟齒,另一方面,當一個人及其怨恨時,一般都是用眼神釋放殺意的,就像人通常說的,不叫的狗會咬人。而女主淺井叫來了前夫。為什麼是前夫而不是丈夫,看懂了就容易理解,淺井的內心也有亂倫的恐懼陰影。雖然在前夫的幫助下安葬了貞子的遺骸,前夫卻還是死於貞子之手,暗示亂倫的恐懼只是被安撫了,並沒有消除。在淺井得知兒子也看了錄像帶之後,唯一能救兒子的辦法就是找個替死鬼看錄像帶,而淺井的選擇是她的父親。電影的結局是開放的,沒說兒子或父親最後死沒死,關鍵在淺井做的這個決定。為什麼不選陌生人甚至仇人?大概淺井也是受到感染,認同了貞子,不只是為逃避而慶幸,而是要復仇。
咒怨是以暴力為主題的電影,家庭里老年得女的父母為什麼漠視孩子?因為伽椰子是個女孩,父母希望其像伽倻琴一樣的玩物,伽椰子會接受嗎?伽椰子沉默,沒有取悅父母,所以父母也漠視了她,問題似乎還沒有答案。沉默是暴風雨的前兆,對孩子的冷暴力導致了學校的冷暴力,使愛變作了怨,伽椰子起初想殺死小林,後來也確實殺了小林,此時的伽椰子的心已經被冷暴力殺死了,而妥協屈服的結果是被剛熊佔有,並生下來俊雄,然而剛熊不能生育,伽椰子也沒跟小林發生關系,俊雄是怎麼來的呢?在這里似乎產生了邏輯的斷裂,續作中俊雄也是早該死了,卻還被活人看作孩子,說明俊雄的出現是個故事世界觀轉變的關鍵點。伽椰子也說,俊雄是自己一個人的孩子,可見,即便結婚了,伽椰子也沒有解脫,俊雄也是伽椰子希望自己是個男人的象徵,最後也確實像男人一樣殘暴。看懂巴頓芬克里的那隻蚊子的人,大概能理解,影片的世界觀由於暴力已經扭曲瘋狂了。剛熊在乎的只是俊雄是不是自己的,伽椰子稱是自己一個人的,兩人都表現出一種佔有欲,俊雄的存在亦真亦幻。剛熊作為男人,認為自己理所應當得到孩子,而伽椰子也創造出一個孩子,而俊雄的形象是赤裸,未開化的陰郁男孩,夾雜著伽椰子對自己的期望。這可以看作是意識上妥協的產物。這時故事的世界是暴力主宰下扭曲的世界。象徵男權的剛熊的絕育的揭示,導致了熱暴力的發生,他幾乎不需要求證,也無法容忍,是臆斷的極度自私的,女人和孩子作為弱者,一直被傷害,包括小林妻子和腹中的胎兒,這是「現實」的,男權認為合情合理的暴力。而伽椰子的形象就是披頭散發血流滿面,她殺了剛熊和小林,居然留下指紋,那她是不是鬼呢?這個疑問顯得現實世界不那麼現實,不那麼理所應當了。誰掌握了暴力,誰就是真實的!這就是暴力世界觀的設定。而設計剛熊不育,也是對殘忍自私男權的詛咒,至於說進入屋子的人都被詛咒,我認為屋子是一種象徵,伽椰子的童年青年及至死亡都是在屋子裡,而屍體藏在天花板上。如果把屋子比作人體,那天花板就是腦子,我們看武俠小說里走火入魔的人都有個經典鏡頭,就是腦子紅熱冒氣,這里是說詛咒就在人的腦子里,進入屋子的人身體離開了,但對屋子的記憶卻留在腦子里,受到殺氣和怨氣的感染,而暴力的狹隘自私本性會毫不猶豫的殺死並感染無辜的人,為虎作倀,就像喪屍病毒一樣,區別在喪屍病毒是假的,而暴力及其陰影是真的。我們希望在單純的孩子身上能看到暴力的終結,比如俊雄。俊雄的形象特點是赤裸,未開化的樣子,然而孩子單純更容易被暴力感染。暴力已經很恐怖了,同時希望還破滅,則是雙重恐怖。
至於哪個更恐怖,就像孫悟空大戰奧特曼,你崇拜誰誰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