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作品的場景分析應從哪幾方面入手
影視場景大體可劃分為:內景、外景、實景、場地外景、特技合成景、電腦模擬景。
(1)內景——在攝影棚內,專門為影片的拍攝搭制的人工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有限,拍攝的環境完全要布置,光線的處理可以比較細膩,拍攝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
(2)外景一大自然中自然景觀的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比較廣闊,往往要選擇局部進行拍攝,或者是對局部進行加工才能拍攝,由於受自然光線的限制,光線的處理要選擇光線
的時機。
(3)實景——人類居住和活動的自然建築的場景,這些場景的存在,往往不是為了影片的拍攝。這種場景空間十分真實,具有生活的氣息,但是,有明顯的建築結構關系,拍攝起來也受一定的限制。
(4)場地外景一為了影片的拍攝,按一定的比例,專門在選定的自然環境中人工搭制的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比較合理,符合影片的拍攝要求。但是對總體美術設計的要求比較高,也會受到自然光線的限制。
(5)特技合成景——人工搭制的,用於配合特技拍攝的小比例人工場景。這種景一般是模型的景,需要與實際的自然場景拍攝在一起,美術設計的透視、比例十分的重要。
(6)計算機模擬景——利用計算機(數字)技術創造的虛擬現實的場景環境。
影視中場景的意義在於:
1、場景決定影片的風格,我們常說,外景利於影片的氣氛;內景利於影片光線的運用;實景利於影片空間表達。簡單的說就是:外景出意境,內景出戲,實景出調度。
2、場景影響影片的空間感覺。
3、場景制約人物的造型,外景使人物的表達更有環境依據,內景優化了攝影的造型元素,更有利於人物出戲。
4、場景關繫到影片的影調構成,不同的場景可構成不同的影調效果。
(1)電影場景融入現實圖片擴展閱讀:
分析一部電影:
一、主題
主題的兩方面層次:
①影片內容或影片的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內容。
②通過對電影的主題、立意及試聽形象表達的理解,我們感悟到的內容。
二、結構
結構——是影片的組織排列的方式和敘事組合的構造,影片的結構、框架,就是電影的風格。
1、電影的劇作結構、電影的敘事結構、故事的結局基於以下四種存在模式:①情理之中,預料之中。②情理之外,預料之中。③情理之中,預料之外。④情理之外,預料之外。
但無論哪樣的一種結局,都會充滿了「因果關系」、「偶然關系」、「必然關系」和「戲劇關系」的味道,都會有一種人為主觀的因素。
現代電影的劇作結構,往往有很大的隨意性和變異性,重點的表現在劇作中的合情合理的處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從大多數的影片的結構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為重要。
2、情節結構分析:電影情節的編排,往往是依據於人物的心理線索和發展,以往的「戲劇式」電影敘事,對於精巧的外部情節的設計和設置是十分依賴的,影片最終結構的選擇與確定,一定是有利於影片的主題,有利於人物的塑造,有利於風格的體現,有利於敘事的多樣化。
三、人物
電影中的人物是敘事的核心,是矛盾沖突的焦點,是影片造型的基礎。
人物的表現主要有:
1、人物外形表現——影視中非常重視其服裝、發型、化妝的處理,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敘事還要有鮮明特徵。
2、人物景別表現——影視中往往充分利用鏡頭的景別,著重對人物進行心理、情緒、表情的描寫。
3、人物形體表現——人物的形體處理不光是為了敘事,為了場景,更是為了人物形象塑造。
4、人物位置表現——影視畫面中的人物位置在人物塑造上具有特殊意義,有的人物在畫面中是居中處理,有的居邊處理,有的卡頭卡腳處理。
⑵ 北京環球影城好萊塢園區中還原了哪些電影場景
最為突出的就是位於好萊塢大道盡頭右前方的梅爾斯餐廳,取自於1973年的喜劇愛情電影《美國風情畫》中的同名餐廳。《美國風情畫》記錄了美國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青少年的成長與彷徨,梅爾斯餐廳正是影片中這些青年最愛聚集的地方,電影中有許多鏡頭都是在餐廳外的停車場取的景。因此,這里也充滿了濃濃的懷舊情結。
圖片來自於網路
⑶ 看3D電影太OUT了,快來感受VR新體驗!
自電影誕生以來,便不斷地追求著技術的革新,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無聲片到有聲片,從2D電影到3D電影,從寬銀幕到巨幕,直到今天的4D、5D電影以及VR技術在電影中的推廣使用,以滿足人們在觀影過程中感官的逼真體驗。
圖片來自網路
聖丹斯和翠貝卡電影節的獲獎影片《失明筆記》是虛擬現實技術能讓體驗者真正進入一個現實中無法抵達的世界的生動例子。它以獨特的視角,展示了失明給赫爾帶來的現實世界的缺失、以及在自己聲音構建的世界中的重生。《失明筆記》VR體驗用聲音和視覺為觀眾創造了一場奇妙的旅行。體驗過程中,觀眾可以隨著赫爾聲音的指引,進入導演設定的場景和視效,並可以通過GearVR的觸摸屏與環境發生互動,從而體會Hull對世界感知的改變。通過體驗,觀眾能真切感受盲人生存的世界,以及失明給人帶來的對世界的專注和機敏,進而觸發其他感官功能的開拓。
《失明筆記》不集中於用沉浸式體驗的感官刺激來吸引用戶,而是合理地使用了虛擬現實技術,幫助人們體驗現實中可能永遠無法觸及的一些領域—心理和精神層面的現實,這何嘗不是電影技術不斷發展所追求的目標。
電影的終極體驗莫過於完全摒棄對人體感官的刺激,進入到電腦與人腦的直接交互,這正是技術所創造出來的感官世界。
新媒體編輯:鄭楠
原文編輯:王瀅
(本文出自《知識就是力量》雜志2016年9月刊,作者:林沛)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知識就是力量」(ID:knowledge-power)
⑷ 沉浸體驗真實還原電影拍攝場景,鄭州建業華誼電影小鎮你想去嗎
沉浸式體驗類型的視頻是比較火熱的,如今鄭州出現了一個可以讓遊客沉浸體驗真實還原電影拍攝場景的小鎮,這個小鎮就是建業華誼電影小鎮,想必所有的人都是想去的。小鎮的營業時間是從早上的9:30到夜晚的7:30,門票也不是特別的貴,在這里你可以看到百年前老鄭州的建築以及人們的悠閑生活,感興趣的人一定要去看一看,是不會讓你後悔的。
整個電影小鎮有著69個景點,你可以穿一個復古樣式的旗袍,然後讓姐妹給你拍照,無疑是一項很不錯的體驗。
⑸ 尋找一部電影,如描述里的圖,請問這個圖片里是那個電影的場景
《網路末日戰》2012
⑹ 中國機長這部電影怎麼樣
觀影之後,不黑不吹,確實是一部值得一看的航空題材方面的電影!
隨著國慶節步入尾聲,目前主旋律三部曲中的《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經超過20億,當初營銷攻勢比較強的《攀登者》票房墊底,目前票房剛超過8億。而當初營銷勢頭沒有那麼強大的《中國機長》憑借口碑優勢,從當初的末尾強勢逆襲,票房收入目前將近20億,慢慢靠近票房第一的位置。
談一下影片中的幾處BUG,個人認為最大的BUG應該是影片中第二機長(杜江飾)在飛機飛行中與乘客調情,現實生活中,這種行為估計是不允許的,對劇情的推動也沒有太大幫助。另外一個BUG就是一個航模愛好者(關曉彤飾)與電影主線關系不是太大,似乎是強行加上去的。看到有解釋說航模愛好者發現空難這個橋段沒有說明故事背景,所以讓該橋段看起來很雞肋。 個人認為即使加上故事背景,與影片的主線也沒有太大關聯。還有一個地方處理不太好的地方,不能說是bug吧。就是飛機降落時候,整個電影的情緒張力不是太足,和前面緊張的情緒沒有形成很好的連貫,銜接的不是很到位。影片以機長的一句話作為收尾: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可以說對整個影片做了一次情感的升華,乃畫龍點睛之筆。以上純屬個人觀影感受,喜歡的朋友歡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