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適合男士聽的經典歌曲有哪些
如果我們能靜下心來聽一聽好聽的歌曲,那將是一種享受,我們的心靈也會隨著優美的旋律翩翩起舞 ,那有哪些 適合男士聽的歌曲 呢,和我一起來看一下吧!,下面這些是我為大家推薦的 適合男士聽的歌曲 。
1. 愛里相見 - 王立楠
2. 新出發 - 吳堯堯
3. Make It Big - 張靚穎
4. 我以為 - 樓沁
5. 破綻(電影《冰河追凶》主題曲) - 魏晨
6. 長大了回不去了(電視劇《小鎮大法官》插曲) - 殷瑛
7. 中國姑娘 - 金志文
8. 都怪我 - 葛雨晴
9. 你走以後 - 肖鎰舟
10. 後酒吧 - 齊晨
11. 面對現實吧 - 紀曉斌
12. 讓我們晚一點相遇 - 劉緣
13. 尋梅 - 劉珂矣
14. 不夜城 - 王若伊
15. Where Went Yesterday - 魏晨
16. 受傷的愛 - 陶晶晶
17. 邊緣 - 楊晨暉
18. 不懂你的心 - 蘇唯
19. 疑心病 - 任然
20. 小孩 - 雪無影
1. 終點 - 程響
2. 不語(電影《不速之客》主題曲) - 許嵩
3. 愛的翅膀 - 海哲明
4. 不夠誠實 - 庄心妍
5. 假話 - 張瀚興
6. 否定 - 許嘉文
7. 愛要痛快 - 可歆
8. 一個人 - 濛公子
9. 父親 - 小右
10. 繁華 - 過又嘉
11. 藍色的思念 - 蘇唯&海哲明 - 蘇唯
12. 位置 - 庄心妍
13. 葉問 - 王蓉&東山少爺 - 王蓉
14. Take a ride - 劉力揚
15. 女神(國語版) - 許先
16. 忘不掉的痛 - 安熠格
17. 等 - 陳潔儀
18. 諾(電影《卧虎藏龍:青冥寶劍》春風化雨版推廣曲) - 金莎
19. 結婚吧 - 高睿
20. 相遇的季節 - 王括
1. 未結的果 - 庄心妍
2. 情歌王子 - 小山
3. 有你就是家 - 王岩
4. 燃夜(電視劇《五鼠鬧東京》插曲 - 劉明輝
5. 恭喜發財(《澳門風雲》電影歌曲) - 劉德華&李宇春 - 劉德華
6. 月光姑娘 - 譚晶&佳亮 - 佳亮
7. 你好久沒來 - 庄心妍
8. 十二生肖 - 萌萌噠天團
9. 喜從天降 - 沈丹丹
10. 棒棒噠(賀歲電影《過年好》主題曲) - 譚詠麟
11. 彩霞滿天 - 孟曉輝
12. 兄弟想你了 - 姜鵬
13. 丟人現眼 - 高行
14. 我愛愛愛愛愛著你 - 龍梅子
15. 忘了他 - 龍梅子
16. 你明明就很在乎我 - 庄心妍
17. 放肆 - 郭滕飛
18. 孩子 - 宇桐非
19. 血娃娃(電影《恐怖將映》主題曲謝容兒 - 謝容兒
20. 赤腳的孤兒 - 馬融
② 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新傳》主要講了什麼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天津璀璨鯤鵬文化傳媒、北京世紀鯤鵬國際傳媒、北京鵬程映畫影視傳播聯合出品的網路劇,由陳鵬執導,陳夢希、晏紫東、林楓松主演,孔垂楠、盧卓等客串出演。
該劇於2017年12月4日在騰訊視頻播出。
同窗三年,山伯不知英台女兒身。後英台因家信促其速歸,留定情信物於山伯。山伯方知英台是女郎 ,兩人情定三生拜高堂。無奈英台已被父母許配給馬文才(林楓松飾)。多情自古多離傷 ,父母之命打鴛鴦 ,樓台相會絕情殤,化為蝴蝶飛成雙……
③ 求謝容兒的血娃娃歌詞
血娃娃(電影《恐怖將映》主題曲)- 謝容兒
作詞 : 陳冰果
作曲: 劉凱
不說話
不會動 的 娃娃
眼睛 慢慢流出 了 血花
它 看著掙扎 的 媽媽
只剩 一半的臉頰
好無力 好絕望
好害怕
困在 姐姐手中 的 娃娃
問媽媽 叫媽媽
要媽媽 媽媽 卻無法回答
不自由
不快樂
的娃娃
有誰
知道它的無 助嗎
姐姐手
拿著刀
不停劃
爸爸 血肉模糊了
姐姐啊
姐姐啊
快停下
你帶血的雙手嚇著我了
讓娃娃
讓娃娃
心碎啦
眼淚
忍不住流下
爸爸爸爸
姐姐我要跟你們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不要丟下我
不自由
不快樂
的娃娃
有誰
知道它的無 助嗎
姐姐手
拿著刀
不停劃
爸爸 血肉模糊了
姐姐啊
姐姐啊
快停下
你帶血的雙手嚇著我了
讓娃娃
讓娃娃
心碎啦
眼淚
忍不住流下
它只是一個娃娃
我就是這個娃娃
④ 《血娃娃(父子)》txt全集下載
血娃娃(父子)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血娃娃(父子)最新章節TXT----- 「父皇……」在還沒聽到那聲殿下之前,雲羽澤便是感覺到了雲御的氣息,他對於自己那敏感的辨氣能力非常的信任,因此,他早已經轉動著大大的眼珠,朝著雲御氣息所在的方向看去,也因此,他很快的便看到了雲御。
隨著,雲羽澤興奮的朝雲御跑去,一下子便把雲在舞拋在後頭,儼然已經不記得雲在舞的存在。
而這就苦了雲在舞了,本來在聽到那一聲「殿下」時,雲在舞就已經是被嚇了一大跳,可在聽明白是自己的貼身太監的聲音之後,多少是鬆了一口氣,本還想著還好,是他,沒什麼關系,可沒想到他這想法剛一落,便再次聽到雲羽澤那一聲清脆的「父皇」,這讓雲在舞當場小心肝「咯噔」一跳,腳步一個闌珊,差點兒就一頭裁了下去。
這倒不是雲羽澤那好聽的聲音所導致,而是他自己的心理作用,雲羽澤那嬌嫩的聲音又怎麼可能會讓他如此呢,原因卻是在那話語的內容。
父皇……竟然會是父皇!
此時,雲在舞已經在心理大叫不妙了。
跟剛剛醒來,……
以上
⑤ 白雪公主和三隻小豬唱給媽媽是什麼歌曲啊
是謝容兒的歌《雪中想媽媽》。
歌詞: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風兒風兒吹來吧,我要唱歌了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雪花雪花飄來吧,我要跳舞了
媽媽呀,你聽見了嗎,我冷的時候,你能抱抱我嗎
媽媽呀,快出現吧,我有多麼想你,雪就有多大
我想你了
謝容兒(sunny),1990年11月28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國大陸女歌手、演員,內地唱片公司鳥人藝術簽約藝人。
2011年為電影《青春期》創作並演唱了插曲《你知道我對你的好》、主題曲《年華》,在電影《青春失樂園》中,謝容兒出演了該劇角色並再度演唱了主題曲《Double Face》。2013年謝容兒主演的電影《我們都是壞孩子》熱播,同時演唱的該電影主題曲《寂寞》。
11月,專輯《其實我很在乎你》上線 。2016年謝容兒主演中泰巨制電影《恐怖將映》,演唱主題曲《血娃娃》。 2017年主演《怨靈宿舍之人偶老師》。
⑥ 血娃娃歌曲下架了嗎
沒有。《血娃娃》是一首恐怖電影中的主題曲,由謝容兒演唱,沒有下架。從《血娃娃》的MV中即可看出,電影講述了一對姐妹愛恨糾葛的恐怖故事。
⑦ 我在網路上看到幾張圖片血娃娃 是幾個小女孩 沾滿了鮮血 長的像 sd娃娃 還有一張吃金魚 是哪部電影
張鵬的攝影 恐怖小女孩
不是電影哦
⑧ 血娃娃歌詞什麼意思
血娃娃(電影《恐怖將映》主題曲)- 謝容兒 作詞 : 陳冰果 作曲: 劉凱 不說話 不會動 的 娃娃 眼睛 慢慢流出 了 血花 它 看著掙扎 的 媽媽 只剩 一半的臉頰 好無力 好絕望 好害怕 困在 姐姐手中 的 娃娃 問媽媽 叫媽媽 要媽媽 媽媽 卻無法回答
⑨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電影真實嗎
[1]關於梁祝傳說,有眾多權威專家學者考證歷史上確實真實存在過,而且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也是歷史上確實發生過的真實事件,並有眾多歷史資料及文物古跡可供佐證。
1、 明代崇禎版《元氏縣志》里明確記載「在南佐村西北隅,書院路所經由也,橋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漲溢,沖擊略不賽移,若有陰為封護者,相傳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民間文學研究學者陳連山認為,該記載無疑是元氏產生「梁祝傳說」最有利的史料證明。
初建於宋初的封龍書院到目前為止仍然保留著相傳梁祝二人一起讀書的讀書洞,同時,在宋代石橋「吳橋」旁邊有一處古墓,被譽為古代元氏八景之一的「吳橋古冢」,相傳是梁祝二人合葬之墓。在考察了位於元氏封龍山上的封龍書院以及查看相關史料後,陳連山認為,「『梁祝傳說』基本能夠和本地名勝古跡聯系在一起,有充分的史料來源和民間資料。」
令陳連山頗為激動的是,當地農村的秧歌小戲也有關於梁祝故事的演繹。戲中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書院打蹬腳睡在一盤炕上,忠厚老實的山伯對英台的女兒身毫無覺察,倒頭便睡。祝英台唱到:「教你攥你不攥,教你摸你不摸,一腳踹到你胳肢窩……」地方語言朴實生動,很有地方特色。
據元代鍾嗣成的《錄鬼簿》記載,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樸創作的15部元雜劇中就有一部名為《祝英台死嫁梁山伯》。元氏縣地方誌辦公室工作人員楊夕群說,據考證,白樸曾師從元好問,因著有多種雜劇而成為戲劇家。據史料記載,元好問長期活動在封龍山一帶。楊夕群表示,白樸的這篇雜劇很可能是取材於當地傳說,遺憾的是該劇本已失傳。
「元氏的『梁祝傳說』版本有明顯的本地特色,可以充分說明其在當地流傳廣泛。」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民間文學和民俗學研究學者岳永逸說。與梁祝的現有版本不同,元氏縣口口相傳的「梁祝傳說」有很多不同於現有版本的細節。在元氏「梁祝傳說」版本中,馬文才被稱為馬世龍(音),祝英台是撞碑而死,之後與梁山伯合葬,「如此更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色彩,表現得更真實可信。」岳永逸補充說。[2]
2、據魏晉史學家考證,「梁祝」故事發源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梁祝鎮,故里遺址現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馬庄、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草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
這一美麗、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多少年以來就流傳在河南省汝南縣梁祝(馬鄉)鎮。相傳,
千年古縣汝南---中國梁祝之鄉 (10張)
在中國西晉時期,青年學子梁山伯辭家攻讀,途遇女扮男裝的學子祝英台,兩人一見如故,志趣相投,遂於草橋結拜為兄弟,後同到紅羅山書院就讀。在書院兩人朝夕相處,感情日深。三年後,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別。山伯經師母指點,帶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墜到祝家求婚遭拒絕,回家後悲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聞山伯為己而死,悲痛欲絕。不久,馬家前來迎娶,英台被迫含憤上轎。行至山伯墓前,英台執意下轎,哭拜亡靈,因過度悲痛而死亡,後被葬在山伯墓東側。
3、據山東省濟寧市文物局副局長、濟寧市梁祝研究會會長、著名的梁祝文化專家樊存常先生考證,梁山伯與祝英台包括馬文才,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們之間的故事為歷史真實事件,而且他們的籍地都在孔孟之鄉。馬坡是祝、馬的故里,在古鄒邑西鄰微山湖北岸,唐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濟寧市鄒縣(今鄒城市)馬坡,有梁祝合葬墓,並立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的石碑,元代濟寧市梁祝讀書處鄒縣嶧山上有梁祝石像,陳雲琴游嶧山寫有七絕《萬壽宮梁祝像》雲:「信是榮情兩未終,閑花野草盡成空。人心到此偏酸眼,小像一雙萬壽宮」,明朝皇帝欽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巡視濟寧馬坡時發現唐朝修建的老梁祝墓破舊不堪,奉旨重修梁祝墓,墓碑歷經淤積長期深埋,2003年10月27日,山東省濟寧市梁祝文化研究會和微山縣人民政府,隆重舉行了「重修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的復出儀式,這是全國現有九處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塊墓碑,立碑人崔文奎身份為明朝皇帝欽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為中國歷史上見證梁祝故里官方人物之中官位最高、職位最重、權威性最大的一位。而且從碑文中反映出非常重要的一個事實是:從崔文奎向明朝皇帝「書以奏名」、而至得到當朝皇帝應允「奉敕」到「丁酉貢士前知都昌縣事古邾趙廷麟撰;文林郎知鄒縣事古衛揚環書;亞聖五十七代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元額」。可以說重新修繕梁祝墓此事上至當朝皇帝、中央官員,下到江西都昌縣事、鄒縣地方縣事及其他當朝名士都參與了此事。由此足以可見:梁祝故事發源地及梁祝二人故里究竟在何處在明朝官方乃至朝廷早已得到確認並達成共識,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賀學君女士,山東省民俗學會原會長李萬鵬先生,山東省民俗學會副會長、山東大學民俗研究所所長葉濤先生等專家學者參加了出土儀式。此碑的出土,引起了新聞媒體的極大關注,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大眾日報》、《齊魯晚報》等眾多的國內新聞媒體與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外國新聞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在很短的時間內,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轟動,引起了世人的極大關注。這是全國現有九處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塊墓碑,全文843個字,與神話傳說戲曲截然不同,不僅載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還點明了地方官員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據碑文記載得知,作為獨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裝外出到鄒城嶧山求學讀書,自九曲村過吳橋東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嶧山授業,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一日英台思鄉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門拜訪,別後不一載,疾終於家,葬於吳橋東(據鄒縣志載此橋在明隆慶年間被淹沒),英台眼見馬家迎親將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捨身取義,悲傷而死,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
根據碑文記載和實地考察,傳說中的梁祝故事原地為濟寧市微山縣。其理由是:在時間上馬坡石碑是記錄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說該碑根據外紀所記,即便是立於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於晚清時期的《寧波府志》、《宜興志》;從地理方位來看符合實際,梁祝合葬墓位於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約三公里,而距東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約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嶧山求學過吳橋與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關於梁祝故事的產生年代問題,樊存常認為,根據梁祝墓祭碑碑文推測,此故事最早應產生於漢代。三國魏
梁祝化蝶(16張)
晉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沒有產生此類故事的社會背景,選官制度也不可能讓梁祝去追求讀書做官之路,唯有社會安定,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漢代才有梁祝故事產生的土壤。濟寧為中國漢代碑文出土文物最多的城市,全國大部分漢碑出自濟寧,作為孔孟故里的濟寧,漢墓眾多、規模之大,陪葬品之多在全國聞名,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嘉祥武氏家族墓群、曲阜九龍山漢墓群、任城王漢墓群等,這些都是當時注重厚葬的社會風俗的反映,另外,而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關考古專家在對梁祝墓周圍的墓地進行勘探發掘時,發現有很多漢代墓葬,並出土有陶罐、泥人、動物獸等。據此,可進一步推斷此墓為梁祝漢代合葬墓。以上均為「梁祝覓蹤」節目組電視台采訪馬坡梁祝墓的真實現場視頻報道。
2003年3月17日,由濟寧市文物局考古研究室組織的專業考古人員進駐馬坡,對「梁祝」墓進行了小范圍的實物取證,勘探結果是:在「梁祝墓記碑」座,東6米,深1.8米,發現東西長4米的大石板一塊,分析認為為明代重建梁祝祠廟的香案桌。在「梁祝墓記碑」座,西1米處,深2.0米處發現與「梁祝墓記碑」尺寸相等的石板一塊,分析為明「梁山伯之墓」墓碑。根據馬坡教委辦主任肖廣營回憶:1968年的時候,他與鄒城的幾個同學去看「梁祝」碑,發現有被人掘出的一個碑頭,他們就找了鐵杴朝下挖,發現碑前面有楷書「梁山伯之墓」五個大字,背面有林界、祠廟、立碑、廂房等內容的記載。當時他們看的不是墓記碑,而是墓碑。在「梁祝墓記碑」座,北10米,2米深處發現大批建築物磚、石等。在「梁祝墓記碑」座的其他方位,深4.3米處,發現硬地表及早於明代的磚、瓦片等。在「梁祝墓記碑」後,深4.3米處發現石板、古土等。
同時祝英台所在村莊九曲村發現了大量漢代石碑,微山縣馬坡鄉政府黨委宣傳幹事吳琦,是梁祝文化研究的發燒友,一直在當地民間探訪搜集梁祝的有關材料,至今已經有10多年。就在「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出土後,吳琦又發現了新的重要線索,他從九曲村找到了一小塊殘破的漢代石碑,上面刻有幾個祝姓字樣。這塊小碑令他很興奮,這說明漢代九曲村的確曾經有祝姓人氏生活過。這是梁祝為濟寧漢代人極為有利的證明。
通過對「梁祝」傳說內容及碑文記載的古代村落、古代交通、故事發生地點、姓氏習俗等的考證結果與傳說、碑文內容全部吻合,可謂天衣無縫。因此,筆者認為:「梁山伯與祝英台」在現「梁祝墓地」已沉睡2000多年,確鑿有據。梁山伯與祝英台包括馬文才,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他們的籍地都在孔孟之鄉。馬坡是祝、馬的故里,兩城是梁的故鄉。
4、江蘇宜興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長路曉農則認為,從歷史記載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記載最早在宜興。江蘇學術界、史志界、旅遊界的多位專家認為:從宋咸淳《毗陵志》至明代馮夢龍的傳奇小說中,都有文字及其他證據顯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興人氏。
5、梁祝文化研究專家、寧波市鄞州區文聯主席麻承照說,根據他對《鄞縣志》的研究,梁山伯應是鄞州人,祝英台應是上虞人。
6、其實,「梁祝」的故事在寧波與汝南有著不同的版本。汝南傳說:在晉代,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3年,卻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被許配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臨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轎經過的路邊,讓自己死後可以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後,身穿孝服出嫁,轎子經過梁山伯墳時,下轎拜祭撞死在柳樹前。寧波傳說:梁山伯是晉代鄞縣縣令,是個清廉的好官,由於得罪了權貴,被殘害致死,老百姓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代來自上虞的俠女,劫富濟貧,後來被權貴殺害。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們,就把兩個人合葬在一起,結「陰婚」,據查證,此「兩朝說」最初版本為82年報刊山海經搜集的浙東民間百姓口頭故事,並非歷史資料記錄,而事實上根據晉代謝安有感於梁祝故事上報朝廷,封祝英台墓為「義婦冢」的歷史事實,以及早在唐朝、宋朝、元朝均有史籍明文記載兩人姓名及生平事跡,且梁祝傳說早已於唐宋年間傳入高麗,宋朝高麗史籍中明文記錄兩人姓名及生平故事的情況看來,此「兩朝說」是民間百姓的主觀臆想,可信度有待商榷。在汝南縣,至今留有梁山伯與祝英台墓,分列於梁祝鎮古官道兩側,出土的墓牆證明兩座均為晉代墓。梁山伯與祝英台並沒有訂婚,二人不可能合葬,這種分葬墓符合當時的風俗習慣。而在寧波,至今留有梁祝二人合葬墓。
7、現存較早、也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寧波)知府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文中說梁山伯生於公元352年農歷三月初一,死於373年農歷八月十六,終年21歲,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廟(又名「義忠王廟」)修建於397年。如記載可靠,「梁祝傳說」當產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這20多年內,完全形成則在宋代到清末。此後比較重要的文獻記載,還有明代馮夢龍的《李秀卿義結黃貞女》,出現了化蝶的結局。
8、1997年7月,寧波的梁山伯廟出土一座晉代墓葬,墓的位置、規格和隨葬器物與志書記載的梁山伯鄞縣縣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認為是可信的實物資料。
9、20世紀50年代,著名作家張恨水在創作長篇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時,曾根據民間傳說,考證出10處起源地:浙江寧波、江蘇宜興、山東曲阜、甘肅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間、山東嘉祥、江蘇江都、山西蒲州、江蘇蘇州。
10、有關梁祝的古跡,現已發現17處包括讀書處6個,墳墓10處,廟1座。專家普遍認為,梁祝讀書處是受梁祝傳說的影響後形成的,不能反證其源頭。
其他史籍記載:
1.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載言《十道四番志》記載:「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2.南朝梁元帝時(公元552-554年)《金樓子》一書中有記載。明代徐樹丕《識小錄》中記敘:「按,梁祝事異矣!《金樓子》及《會稽異聞》皆載之」。(二書已失傳)
3.晚唐(公元851年)張讀《宣室志》記載:「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游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忍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表其墓曰『義婦冢』」。
4.北宋徽宗大觀年間(公元1107-1110年)明州(今寧波)郡守李茂城寫的《義忠王廟記》記載:「神喟然嘆曰:『生當封候,死當廟食,區區何足論也。』後簡文帝舉賢,郡以神應君,詔為鄮令。」
5.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張津《乾道四明圖經》稱:「義婦冢,即為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後,有廟存焉。……按《十道四蕃志》雲:『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6.南朝齊武帝時(公元483-493年)《善卷崇記》:「齊武帝贖英台舊產建寺」
7.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載言《十道志》記載:「善權山南,上有石刻曰『祝英台讀書處』。」
8.北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咸淳毗陵志》記載:「祝英台讀書處,號『碧鮮庵』。皆有詩雲:『蝴蝶滿園飛不見,碧鮮空有讀書壇。』俗傳英台本女子,幼與梁山伯共學,後化為蝶。然考《寺記》,謂齊武帝贖英台舊產建,意必有人第,恐非女子耳」。
9.明代作家馮夢龍(公元1574-1646年)《古今小說》記載:祝英台為宜興人,梁山伯為蘇州人。並說祝英台是哥嫂將其許於馬家,文中還有地裂、入墳、化蝶之說。
10.明朝著名文學家張岱(浙江紹興人)在其著作集《陶庵夢憶》第二卷《孔廟檜》一文中寫道:「己巳,至曲阜謁孔廟,買門者門以入。宮牆上有樓聳出,匾曰『梁山伯祝英台讀書處』,駭異之。」據濟寧市文物局副局長、著名的梁祝文化研究專家樊存常先生考證:梁祝二人在濟寧市鄒縣嶧山讀書,曾慕名而至濟寧市曲阜孔廟拜祭過孔子,並參閱過孔廟的經文藏書,後梁祝二人因相互思戀而死,驚天動地,曲阜孔廟為了表彰紀念他們忠義精神,特地於二人在曲阜孔廟讀書的地方標以牌匾,以示紀念。
11.中國的梁祝故事,流傳到國外至今發現的最早要屬近鄰朝鮮、韓國了。新近研究發現,在五代十國至宋代(918一1200年)時期,唐代著名詩人浙江餘杭人羅鄴的七律詩《蛺蝶》,已被高麗王國時代人輯人了《十抄詩》,其中有「俗說義妻衣化狀」的詩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並且衣化為蝶。到中國宋代,高麗人編輯的《夾注名賢十抄詩》,不但收入了羅鄴的《蛺蝶》詩,而且在注釋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傳》。這是至今看到的最早流傳到國外的梁祝故事,而且從「女扮男裝」到衣裳「片片化為蝴蝶子」,比較全面完整地敘述了梁祝傳奇故事。可見,梁祝文化走向世界,歷史久遠。而且以後幾乎傳遍了整個朝鮮半島。
12.此外,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有其他版本傳言: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鄞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從此敷衍出動人的傳說,據查證,此記載最初版本為82年報刊山海經搜集的浙東民間百姓口頭故事,並非歷史資料記錄,該文作者曾於86年從慈溪給編者來信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是兩個朝代的人,祝英台是女俠,梁山伯是清官,兩者墓穴碰巧在一塊的傳說故事」是年輕時曾做小販的同村的民間醫生講給他聽的,而這位鄉村醫生又是從寧波中山公園聽一位老人講的這個故事。當時公園內有好幾個人在講梁祝愛情故事,這個鄞縣老翁搖搖頭說:『都是亂話!'這位鄉村醫生便上前動問:' 老伯,他們講的是亂話,那真話究竟是怎樣的呢?'鄞縣老翁便講了這個故事。」,因此該文作者將這位寧波公園老翁講述的故事刊登在了報刊山海經上,而事實上根據晉代謝安有感於梁祝故事上報朝廷,封祝英台墓為「義婦冢」的歷史事實以及早在唐朝、宋朝、元朝均有眾多權威史籍及名家的文學著作明文記載兩人姓名及生平事跡來看,此「梁祝屬於兩個朝代」的說法並不是歷史文獻記載,而是民間百姓的主觀臆想,因為如若梁祝二人之一出生於明朝,唐、宋、元三朝文學著作不可能對明朝發生的事情有記載,由此可見,所謂「梁祝屬於兩個朝代」的民間傳言是錯誤的。
故事內容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今紹興)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尼山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朴,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貿阝城(今鄞縣)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凄然而別。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今鄞州區)令。然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於忘情破。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時,要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英台悲痛傷心咬破手指在墓碑上寫上「祝英台」,最好的遺言;我倆生不同時,但卻死而同穴,這里便是我葬身之地。在英台悲痛叫嚷山伯帶她走時,在雷電交加情況下樑山伯的墓離開裂開了,英台看見是山伯的魂魄激動而喜極而泣的心情縱然爬起身向墳中跑去躍跳入墳中,英台一躍墓中瞬間墓合攏,不一會兒墓碑上一道光彩就飛出兩只蝴蝶,飛著圍著墓一圈便飛上了天空,一道彩虹中梁山伯與祝英台便在上天團聚。梁山伯與祝英台真情撼天動地,玉帝感念兩人情義節烈,賜封天官結為永世夫妻,於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纏綿悱惻,動人心弦的情史流傳千古。
⑩ 血娃娃是什麼
不知道你說的是小說?電影?歌曲?答案如下:
1、是傷心天使寫的網路小說
2、1999年美國恐怖電影
3、泰國演員MIK和謝容兒聯袂主演的中泰合作小清新懸疑驚悚電影《恐怖將映》的主題曲,由謝容兒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