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影片 《英俊少年》
㈡ 高分求 一部 關於黑人音樂家的電影
是不是《靈魂歌王》啊
劇情簡介:音樂傳奇的傳記
這是一部傳記影片,介紹了黑人靈魂樂歌手雷·查爾斯(Ray Charles)傳奇的一生,刻畫了這位靈魂樂之父那常人難以想像的堅強意志和美麗心靈。
這部傳記片真實地再現了這位著名音樂人的一生:雷·查爾斯出生在一個貧窮的美國喬治亞州的小鎮上,但貧困並非他唯一的磨難,七歲時,他又因青光眼而導致雙目失明。但雷繼承了自己單身母親的堅強,她鼓勵自己的孩子堅持自己的信念。在佛羅里達州一家殘疾人學校,聰明的查爾斯很快學會了用盲文「閱讀」樂譜,並且依靠自己的勤奮和音樂上的天分開始了音樂創作。
僅僅在少年時期,查爾斯就熟練掌握了多種樂器的彈奏,尤其是在鋼琴上,他的天賦帶著他達到了許多視力正常人都無法達到的高度。在母親去世之後,15歲的雷·查爾斯輟學來到西雅圖,開始了在南方的巡迴演唱,他的演出獲得空前的成功,他也自此走上了耗盡自己一生的對音樂的不懈追求。
60年代,雷在音樂上獲得突破。他成功地將鄉村、爵士、管弦和教會音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別人無法模仿的獨特個人風格,這種優美音樂逐漸獲得了世界音樂界的認可,他也被看作是一個音樂上的奇跡。他的唱片開始熱銷並且有多隻單曲登上了排行榜,他獲得邀請開始了第一次在歐洲的個人演唱會,並且將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融合並將它們的魅力不斷發揚光大。
除了在音樂上掀起了對既有的欣賞方式的革命,雷·查爾斯也是一位堅持反對種族隔離制度的鬥士。他支持和提攜年輕的黑人音樂家,捍衛自己和其他黑人的權利,他鏗鏘有力的話語擊退了無數種族歧視者的眼光,他正直高大的身影也鼓舞著一大批青年藝術家奮勇先前。
㈢ 尋找一部電影主要講述一個小鎮里的爺爺是全國出名的民族音樂家,孫子是被北京音樂學院錄取
古城琴聲
㈣ 影片《尋夢環游記》觀後__請記住我
該片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講述12歲男孩米格不顧禁止接觸音樂的族規,努力追尋音樂夢想,在奇遇中進入了亡靈的世界,探尋家族隱秘過程。
整個觀看過程中,我被一次次徹骨的感動縈繞著,淚水一直跟著劇情流到影片結束。影片的3D效果把人帶到了一個逼真的亡靈世界。雖然是動畫片,但感覺就如同真實的世界一般。讓我們體驗到了一種親情,體驗到一種家人之間愛的傳遞。
起初,小男孩米格,為了他的音樂夢想,不惜離開家人,就如同當初他的太爺爺為了實現音樂夢想離開家人時那樣的沖動。他想要接受祖先的指引,他的太爺爺就是他冥冥中的引路人。
但是在尋找太爺爺的過程中,讓他進入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他了解了一個真實的太爺爺,太爺爺並不是家人心目中的樣子。太爺爺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家人,沒有忘記自己的女兒。就在他在音樂世界如日中天之時,認識到親情勝於一切,而准備回家與朋友道別時,被他的朋友用毒酒毒死了。而就是這個他一直信任的朋友竊取了自己的作品成了被世界推崇的所謂音樂奇才,一直到他們都到了亡靈世界,都沒有誰能拆穿這個謊言。
而米格在一路的追尋中找到了不一樣的結果。那個傳說中的音樂奇才並不是他的太爺爺,而是毒死他太爺爺的仇敵。
當真相被大白於天下,那個音樂奇才身上的光環被揭去的時候,所有過去的崇拜者都向他投去了不屑與憤怒!他被沉沉的大鍾壓在了恥辱柱上。
在墨西哥亡靈節,是生者為逝去的先人進行紀念供奉的日子。按照他們的風俗,亡靈節那一天,生者要將逝去的先人們的相片供奉到他的牌位上。那些先人們的亡靈就會來到人間享受人間親人的紀念,如果活著的家人忘記了他們的先人,那些先人就不能再回到親人身邊,就真正的逝去了。
電影的主題曲《請記住我》,再一次讓我們體驗了那種親人之間牢不可分的親情與祝福:
請記住我
雖然再見必須說
請記住我
眼淚不要墜落
我雖然要離你遠去
你住在我心底
在每個分離的夜裡
為你唱一首歌
請記住我
雖然我要去遠方
請記住我
當聽見吉他的悲傷
這就是我跟你在一起唯一的憑據
直到我再次擁抱你
請記住我
你閉上眼睛音樂就會響起
不停的愛就永遠不會流逝
你閉上眼睛音樂就會響起
要不停地愛
請記住我
雖然再見必須說
請記住我……
這首歌就是音樂家太爺爺唱給女兒的歌。
就在男孩的祖奶奶(太爺爺的女兒)即將離世,馬上要忘記她的爸爸時,小男孩米格從亡靈世界回來了,他又用這首歌喚起了祖奶奶對她父親的記憶。
於是兩個世界中愛的親情再一次得到聯結。
通過這個影片,讓我再一次體驗了家族系統中相互的關聯。包括我們與祖先之間的相互接納,祝福和愛的聯結,對於家庭的興盛有著不可小覷的意義。
㈤ 爸爸帶我去看電影
周日中午,爸爸和我一起飛快地來到了「一峰奧斯卡 巨幕電影院」爸爸就快速打取了票,我們看的電影是《尋夢環游記》就到裡面找了座位開始看。
電影裡面講的是小男孩米格爾,在尋求音樂夢想的路上,他一心想成為音樂家,可是,他的家人都不想聽到音樂的聲音。可是,那個小男孩兒還是一心堅持著,可是他沒有吉他,就做了一個吉他,可是被他當奶奶發現了,奶奶很生氣,就把他的吉他摔碎了。可是那個小男孩兒很傷心, 他就離家出走了,他想去參加演唱會,可是他沒有吉他, 彈不成音樂。
在節日的時候, 人們都來探望去世的親人。於是,他想起了他的音樂家親爺爺,他的爺爺去世了,他來到他的照片前,旁邊還放著一個吉他,他就把玻璃砸碎了。去拿了吉他,為了紀念那個音樂家,他就給音樂家彈了一首歌曲。於是就被人們發現了,可是他抓不到人們。這時,他看見外面的人都是骷髏人,他看見了他的爺爺,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去了天國……。
電影最後,他在天國里見到了他的表外公,他的外公告訴他:「不能把去世的親人忘了,否則,我們會在消失。」
小男孩兒一回到家裡,他就去老祖母那個房間,就用音樂打動了,他想起了他的父親。該是家人們知道了音樂的重要性,讓他們熱愛音樂,從此之後,他們不再阻擋小男孩學音樂。
看完電影之後,我明白了,爸爸媽媽給我創造了這么好的條件,我應該珍惜時光,好好學習,認真學習每一件事。
㈥ 《海蒂和爺爺》:認知的啟發和成長
電影《海蒂和爺爺》(英文名稱《Heidi》),因為絕美的景色和溫情的劇情,前後我看了這部電影不下3次。經常有點空暇的時間,不足夠看完一遍電影,又想休閑一下,就會打開電影看一看。
電影《海蒂和爺爺》(英文名稱《Heidi》),講述的是從小父母雙亡,被姨母帶大的海蒂,由於姨母出外工作,而被迫和性格孤僻獨居在山頂的爺爺相處,最終產生了深厚感情的故事。
海蒂和爺爺的生活場景,取景於阿爾卑斯山。爺爺獨居在山巔,自然純凈的大自然就是它的設定,所以影片上的景色美輪美奐,隨手一截都是優質高清電腦屏保。當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依然能回想起海蒂爬上山坡時,滿山坡的蒲公英、無限延伸到遠方的空曠和綠色,以及遠處縈繞半山腰的潔白雲朵。海蒂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我想像著那空氣中彌漫著花香,清新的空氣充滿肺腑,是何等的暢快!
我們每天生活在都市裡,天性中總是想與大自然親近。所以影片中阿爾卑斯山讓大家產生的嚮往是很多人喜歡這部影片的原因之一。
除了美景,作為兒童作品,劇中的人物沒有大惡之人,除了克拉拉家的女管家做事一板一眼規矩過多,對海蒂不友好有些討人厭外,大部分主要人物角色都有閃光點。
蒂的爺爺獨居在阿爾卑斯山中的小屋,在村民眼中是個脾氣倔犟、性格古怪的老頭。但在和海蒂相處的過程中,被海蒂的天真和開朗感染,冰封的內心被融化。卡拉拉的父親,沒有因為女兒需要海蒂的陪伴,就不顧海蒂的病情而強行把海蒂留在自己家裡,而是派人把她送回了她的爺爺身邊。我最喜歡的是劇中睿智而溫情的奶奶,她沒有相信管家的一面之詞,就對海蒂下結論,而是自己和海蒂接觸,用讀海蒂喜歡的故事的方式,讓海蒂自發學會了識字。後來,還親自帶自己的孫女克拉拉前往海蒂的住處相聚。
這些都是影片中不可多得的亮點,看一遍印象深刻,看兩遍仍贊嘆有餘,看三遍回味無窮。但除了風景和人物,更讓我深有感觸的是影片中表現出來的,海蒂在不同階段,認知受到的啟發而得到的成長。
第一處是來爺爺家的第二天,第一次和牧羊童上山放羊,牧羊童告訴他爺爺是個殺人犯。作為一個年幼的小孩有些害怕,想去羊圈而不在爺爺的屋子裡睡覺。這時候爺爺跟她說,「人們喜歡談論邪惡的東西,你需要自己判斷,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還是相信那些流言。」海蒂相信了自己的判斷,最終換來了她和爺爺之間的相處和深厚的感情。
第二處是在克拉拉的家裡,家庭教師教海蒂識字,無論如何都學不會,進展很慢。克拉拉的奶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晚上主動向海蒂讀牧羊人和羊群的故事,激起了海蒂濃厚的興趣。後來奶奶讀故事到一半,讓海蒂自己再接著看。她告訴奶奶,她不會認字,讀書沒有用,因為彼得跟他說不用讀書認字。
這時候奶奶跟她說,「你不用總是相信別人說的話」。海蒂聽了奶奶告訴她的話,也出於想知道故事書中剛出生的小山羊的安危的強烈願望,海蒂最終學會了讀書識字,同時也讓她產生了日後想寫小說的理想。
第三處是克拉拉和海蒂在海蒂家中相聚,奶奶來接克拉拉回家,給海蒂帶了一個禮物——是一個日記本和一支筆。這時候她告訴奶奶,別人笑話她說她以後要寫小說。
這時候奶奶跟她說,「如果某件事會讓你開心,那麼無論別人說什麼,你就盡管去做。」最終海蒂拿起了筆,拿著日記本將故事寫在了阿爾卑斯的山巔。
作為一個成年人,讀到這些台詞,我依然覺得受益匪淺,因為一個人的認知就是這樣在啟發中不斷成長。爺爺和奶奶跟海蒂說的這些話,啟發了她,也讓她得到了極大的成長和進步。我相信無論日後海蒂是否會真的成為一個小說家,這些重要的時刻和重要的話,會讓她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不盲從,成為一個獨立思考和有主見的人。
一部優秀的電影,除了在劇情、攝影和音樂上讓大家得到片刻的放鬆和娛樂外,它傳達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一個人的啟發,則更為深遠,這也是《海蒂和爺爺》這部電影留給我的最大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