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紅色氣質觀後感_紅色氣質觀後感範文
在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新華社精心打造的微電影形態可視化全媒體產品《紅色氣質》於20日上午9時50分陸續在各類新媒體終端和戶外大屏發布。不知道大家觀看後都有哪些感受?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寫的紅色氣質 觀後感 範文 吧!
紅色氣質觀後感範文1
黨旗飛揚,總能夠讓我們回想起,苦難日子裡的艱難回憶。遙想當年,外族入侵,家國動盪,國雖然未破,山河卻已經不在,面臨如此困境,一部分共產黨員「揭竿而起」,挺身而出,開始為了尋求民族獨立,而踽踽獨行;及至發展高潮,卻遇上了日本入侵,八年抗戰,怎是一個凄涼與艱苦可以形容?好在眾志成城,我們取得了民族獨立,卻又陷入國內解放戰爭。戰爭終會過去,苦難也成為了鍛煉國家意志的重要手段,從艱難起步,到今日的國家雄起,不變的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不變的還有我們心中深藏的家國情懷。
在《紅色氣質》微電影里,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百年之內國家的變化與共產黨員的不變。在科技不發達的時代,「家書抵萬金」已經是常事,更何況要留下一兩張影像資料,是何其艱難。然而,不知道是因緣際會,還是應該如此,那些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影像資料,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中,依舊被保存了下來。一張照片,是一種選擇,是一個人的全部人生……沖鋒,沖鋒,在沖鋒,在不同時期的沖鋒中,我們看見了共產黨人心懷家國、永遠沖鋒在前的珍貴品質和堅定信仰。
以家國為己任,以奉獻為平常事,讓中國共產黨具有了號召人心的能力。以家國為己任,自然,人民也便被放到了心上,心中常懷人民,人民自然會感激,會心生擁戴;以奉獻為平常事,這讓在中國的戰爭或者和平時期,都有一批堅定地開路者,若前路是荊棘,他們會踏平,若前路是敵人,他們會打敗,若前路是自己,他們會讓路……
看罷歷史,會讓人民堅定我們今天所選擇的路,更會讓我們在別人的 故事 里,堅定自己的家國信仰。作為這個大家庭的一部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去捍衛這個家庭的美滿,這可能需要我們向陋習發起挑戰,可能需要我們向愚昧發起挑戰,更有可能向自己發起挑戰;而作為這個國家的一份子,我們有義務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以自己在建設中的貢獻,實現個人夢、國家夢。
黨旗飄揚,隨之而飄揚的,還有我們讓國家變得更好的堅定信仰。信仰在,我們的國家動力常在;信仰在,我們的復興之路,便不會更改。
紅色氣質觀後感範文2
無意間,點開了一部由新華社打造的微電影《紅色氣質》。該片只用9分5秒確高度濃縮了中國共產黨95年的光輝歷程。與其說是微電影,更像是一部微紀錄片。淡淡的敘述中,有著一股厚重的力量!
微電影回顧了中國共產黨近一個世紀來從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實現國家富強。影片中,故去的共產黨人跨越時空,與同志「相聚」,與家人「重逢」,讓人們彷彿穿梭在歷史長廊之中,看到過去與現在的對話,感受紅色信仰、紅色氣質代代傳承。當看到瞿獨伊女士說;「始終不明白儒雅的書生和壯烈的革命者,哪個是我的父親」時,很是感慨。是呀,大義凜然,從容自若,笑對死亡,這就是共產黨員身上特殊的氣質,就像一杯勾兌的烈酒,相互矛盾確又渾然天成。在面對國家存亡,民族危難時,你從來都不能想像,在各個平凡崗位上的普通共產黨員能夠爆發出多麼強大的力量。
對於一個人95年很長,而對於一個走在時代前沿的黨,正值青春年華。95周年慢慢走過,一張照片,定格一個瞬間;一組群像,打開一部史冊,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一件件震驚的事情,都彷彿發生在昨天,歷歷在目,這紅色的氣質從未褪色過!95年風雨兼程,無數共產黨員先烈們憑著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和執著,為了黨和人民,為了國家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矢志不渝奮斗終身,才使得中國有了如今的翻天覆地變化,才有了今天民主和諧社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我們是否有義務來明白先輩們艱苦奮斗,嘔心瀝血的付出,留下並傳承那一份紅色氣質。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永遠是共產黨人的力量源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從嘉興到井岡山,從瑞金到延安,共產黨的一路發展都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新時代下,雖然我們不能像先輩們一樣拋頭顱灑熱血,沙場秋點兵,但那份對人民的那份清正廉潔,艱苦樸素,浩然正氣絕不能忘。不謀私利、嚴以律己,時時刻刻以黨章黨規來約束自己,堅持紀在法前、紀嚴於法,才是廣大黨員幹部在新形勢下要傳承的「紅色氣質」。
理想誠可貴,奮斗價更高;紅色氣質在,代代逞英豪。黨章黨紀提倡的我們帶頭去做,黨章黨紀禁止的我們堅決不做,只有紀正言行,求真務實、忠於職守、扎實工作,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弘揚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才能傳承與彰顯優秀共產黨員的「紅色氣質」,讓共產黨人爆發出強大力量
紅色氣質觀後感範文3
作為獻給黨95歲生日的禮物,該片以9分5秒時長高度濃縮了中國共產黨95年的光輝歷程。微電影運用現代技術和手法,通過歷史照片講述與三維特效結合,回顧了中國共產黨近一個世紀來從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走過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產黨人的信仰與追求、責任與擔當、氣質與情懷,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題。
「國家相冊」展現紅色氣質
獨家的圖片素材全部來自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是目前全世界館藏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照片檔案館之一, 收藏 了1892年以來的珍貴歷史影像,目前已藏有1000餘萬張數字化照片和200餘萬張膠片底片,是中國館藏量最大的國家照片檔案館。推開中國照片檔案館的大門,宛如打開了一部「國家相冊」。
一張照片,定格一個瞬間;一組群像,打開一部史冊。李大釗、瞿秋白、__、趙一曼、楊靖宇、左權、彭雪楓、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吳吉昌……不同時期的共產黨人一個個從歷史深處走來,展現著中國共產黨人特有的「紅色氣質」。
瞿秋白,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國際歌》的第一個漢語譯者。1935年福建長汀郊外,瞿秋白正是唱著自己翻譯的《國際歌》從容走向了刑場。
鮮活的影像,講述了共產黨人在關鍵時刻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無畏,也展現了他們最燦爛的笑、最柔軟的情和最難割捨的萬般眷戀。
黨的同齡人深情追憶父輩
瞿秋白犧牲時,他唯一的女兒瞿獨伊,還是一個孩子。瞿獨伊是新華社駐莫斯科首任記者,今年95歲,與中國共產黨同齡。鏡頭中的老人,翻閱家庭相冊,講述父輩們的無私無畏,並用俄語再次唱起父親翻譯的《國際歌》。
91歲的新華社原總編輯馮健是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的作者之一。50多年前,這篇名作讓焦裕祿的 事跡 感動全國。馮健說:「他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日夜操勞的焦裕祿,至死未與家人照過一張合影。影片中,藉助特效,焦裕祿終於和家人「合影」了一張「全家福」。
影片中,故去的共產黨人跨越時空,與同志「相聚」,與家人「重逢」;3D還原的歷史瞬間,人物和場景「動」了起來,照片背後的故事也「活」了起來。新媒體理念和技術製造的特效,讓人們彷彿穿梭在歷史長廊之中,看到過去與現在的對話,感受紅色信仰、紅色氣質代代傳承。
看過 紅色氣質觀後感_紅色氣質觀後感範文 的人還看了:
1. 築夢中國觀後感範文
2. 築夢中國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3篇
3. 觀後感大全
4. 觀後感大全
5. 2015教師築夢中國觀後感範文
6. 政論片《築夢中國》觀後感
⑵ 本人要參加學校組織的「紅色經典」電影配音大賽。急求一部紅色經典影視劇當素材,最好貼近大學生生活
永不消逝的電波 (1958)
劇情片
故事梗概:永不消逝的電波 (THE UNFAILING RADIO WAVE)
1939年;正是抗戰最艱苦的時期。共產黨中央為加強上海的地下電台工作,派電台政委李俠從延安來到上海,與黨員女工何蘭芬假扮夫妻,開展工作。在艱苦的工作中,李何之間產生了愛情,後經領導批准結婚。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李俠不幸被日軍逮捕。不久日軍懷疑他是重慶國民黨派員,將他釋放出來。出獄後,國民黨地下人員姚葦也誤認如此,想拉李俠下水,為國民黨工作。李俠深入虎穴,巧取敵人情報,並將敵人的談判內幕在報上揭露出來。臨近解放,敵人瘋狂搜捕地下電台,李俠奉命轉移。恰在此時,兩個緊急的重要情報必須要發出去。李俠承擔了任務。他做好了犧牲自己的准備,讓妻子帶兒子先行轉移。當他發完電報,已被敵人包圍。他鎮靜地向延安發出了最後的告別信號。 影片是根據李白烈士的事跡編成的。主人公樂觀、堅毅、有韌性、有激情,雖曾被捕,受盡酷刑,但決不屈服。李俠的形象,正是千萬個黨的地下工作者的化身。編導將一個驚心動魄的革命斗爭故事,置於家庭生活的敘事框架之中,不求情節的驚險,但求平實樸素的色調;不求表面的緊張,而是追求內在的深刻,體現了一種自然、含蓄、深沉、質朴的藝術表現風格。本片1978年曾在南斯拉夫國際電影節上映出,袁霞獲最佳女演員獎。
⑶ 求一種紅色播放器
QVOD2.5版本
⑷ 最近我的電腦拿播放器播放電影播出來的畫面總是紅色的,為什麼啊
解碼器出錯了。試試刪除原播放器,重新安裝一下!
⑸ 為什麼電影院的座椅都是紅色的
紅色代表著熱情、活潑、興奮等等,而去電影院看電影是一種休閑、娛樂的方式,人們的心情總是愉悅、輕松甚至當看的是一部期盼已久的電影時的激動、興奮。此時,觀影座位的紅色剛好契合了觀眾的心情、同時還可能增強觀眾激動、興奮、愉悅等情緒。
⑹ 急需雷鋒背景素材、或者紅色的帶五星的背景圖片、只有圖片不要有字的、原素材、
紅色帶五星的背景可以自己做
⑺ 有一種電影播放器是紅色的是什麼
QOVD快播
⑻ 外觀紅色的播放器誰知道
Qvod Player 播放器
⑼ 紅色經典電影有哪些
好多的,南征北戰,紅星閃閃,白毛女,紅燈記,海港,地道戰,地雷戰,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大決戰,紅岩,雞毛信,王二小,劉胡蘭,狼牙山五壯士等。
⑽ 紅色圖片素材(人物的)
可以上圖為媒網上看看,圖為媒網上的圖片素材特別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