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緬懷英烈電影圖片

緬懷英烈電影圖片

發布時間:2022-11-21 13:04:23

『壹』 緬懷先烈手抄報內容文字

緬懷先烈的寄語

為了祖國的安定、 強盛,為了世界的和平,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天,好好學習,好好鍛煉,長大以後也要像你們那樣報效我們的祖國!

一杯酒,一束花,代表著我們對革命先烈的無盡哀思;你們為了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你們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獻出了生命;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美好的生活;你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


清明節,緬懷先烈,先烈們,你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是我們永遠的榜樣,向你們致敬。

『貳』 2022年祭英烈看那些教育片

可以觀看《紅軍老祖》,它是2022奮進網上祭英烈主題系列的宣傳片。

『叄』 緬懷先烈,致敬英雄的寄語有哪些

1、致敬我們的英雄,無論多少個酷暑寒冬,你們都會在心裡屹立不倒!

2、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向英勇犧牲的烈士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3、先烈永存,民族精神屹立不倒!居安思危,中華民族永遠緬懷你們!

4、山河無恙,祖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英雄的模樣!致敬英雄!緬懷先烈!

5、致敬堅守在祖國大地的人民解放軍!致敬每一位為祖國事業付出生命的工作者!

6、緬懷英烈,向英雄致敬,為偉大的中國夢努力!

『肆』 高志航的人物紀念

高志航殉國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在漢口商務會大禮堂舉行主持其追悼會,國民政府特追授其少將軍銜。
1946年8月14日,中共方面在延安舉行了紀念「八一四」空戰大捷座談會,紀念高志航及其戰友的英雄事跡。
台灣省空軍將位於台灣台東縣的空軍基地命名為志航基地。
1993年7月18日,張學良為高志航題詞:「東北飛鷹、空軍戰魂」。
2002年8月14日,「八·一四」空戰大捷65周年紀念日,高志航烈士紀念館(高志航故居)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化市政府、北京航空聯誼會等單位主持下開幕。 高志航紀念館是在高志航故居的基礎上保持原貌建立的,該館位於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龍泉路40號,佔地面積230平方米,故居為400平方米的二層樓房。1996年被通化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列為通化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被列為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7年被公布為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
為緬懷英烈的豐功偉績,2010年通化市政府對高志航紀念館重新修繕,展陳面積增至400平方米,分為少年壯志、志在航空、空軍戰魂、血灑碧空、深切緬懷五個主題展室,通過文物陳列,場景復原等多種展列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空軍將領高志航短暫而光輝的人生歷程,弘揚了以高志航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空軍英烈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勇無畏,奮勇殺敵的頑強戰斗作風,教育並激勵中華兒女牢記歷史,勿忘國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高志航將軍生平簡介
高志航原名高銘玖,字子恆。1908年5月14日出生於吉林省通化縣三棵榆樹村一個純朴的農民家庭。1924年投筆從戎,考入東北陸軍軍官學校,先後到法國和義大利學習飛機駕駛和空軍驅逐技術,取得優異成績後回國,歷任東北航空少校駕駛員、空軍中尉分隊長、第四大隊中校大隊長。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日軍出動百架轟炸機對我江蘇、浙江兩省進行狂轟濫炸。當時中國空軍戰機較少且性能較差。8月14日,高志航主動率隊迎敵,在杭州莧橋上空與日本侵略者的木更津航空隊激戰。空戰中,高志航利用自己嫻熟的技術和高超的能力打下第一架敵機。接著戰友們密切配合又連續擊落5架日機,開創中國空軍對日作戰的首捷記錄六比零,取得震驚中外的「八一四」空戰重大勝利。當時,我空軍以寡敵眾,以弱勝強,粉碎了日本帝國主意不可戰勝的神話。不僅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而且有力地鼓舞了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抗日救國的戰斗熱情,受到了國共兩黨和全國人民的高度贊揚。高志航生前多次豪言:「身為中國空,怎麼可以讓敵人飛機飛在頭上!」他也是用實際行動,痛擊日寇,立下赫赫戰功。高志航是悲壯的。同年十月,日軍偷襲周家口機場時,眼見日飛機已飛到了頭頂,他竟不顧眾人勸說,飛跑著沖進機艙,想要與日軍再決高下。不料,剛入機艙,早有準備的日軍便將第一顆炸彈投在主機上,高志航、機械長、機械師等6人殉國。犧牲時高志航雙手還緊緊握著飛機的操縱桿,時年31歲。一代英傑未在空中戰死,卻在日軍偷襲中殉國!空軍第四大隊即命名為「志航大隊」,1937年8月14日這天被中國政府定為空軍節。1993年7月18日,台灣版《高志航傳》92歲高齡的張學良將軍抱疾親自為該書題字:「東北飛鷹、空軍戰魂。」2002年8月14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高志航故居在吉林省通化市龍泉路40號建成。通化還是中國人民空軍的搖籃,中國第一所空軍航校就產關鍵在通化,並建有抗日英雄高志航(中國空軍之父)紀念館。我們為通化山城能有高志航這樣的
英雄感到驕傲和自豪。
通化市委書記張安順、市長田玉林、市人大主任黃興、市政協主席張作福、市委常委副市長翟憲枝及高子航女兒高麗良女士、兒子高耀漢先生和市直機關幹部、部隊、學生、社會各界人士參加了高志航紀念館開館儀式。
通化市委書記張安順、市長田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賀永強、省文化廳廳長林君為高志航紀念館開館儀式揭牌
高子航女兒高麗良女士、兒子高耀漢先生在和省市領導一同參觀高志航紀念館

公元2006年8月14日凌晨,位於長白山區的群山環抱著的通化山城突降傾盆大雨,這也是一種巧合,因為就在這一天,抗日英雄高志航烈士紀念墓落成儀式將在通化南山福園舉行,天公再一次為這為英年早逝的英雄而哭泣。 上午十時整,抗日英雄高志航烈士紀念墓落成儀式在這里,在庄嚴肅穆的氣氛中隆重舉行。雨後的南上福園空氣清新,風和日麗。新落成的汗白玉高志航帶有飛行帽的雕像栩栩如生,英姿勃發。雕像後影壁帶有群山和飛機圖案,錯落有致的缺口中映襯著藍天白雲,有人說像飛機的一個翅膀,也給人一種遐想,是漫漫雲海,山川是高志航烈士的飛行志向。整體雕像設計精巧,獨具匠心,意境深遠。高志航歷烈士紀念墓由長春息園
著名設計師設計,由中央美術學院老師設計雕像,由河北曲陽著名雕刻師雕刻。雕像兩側由武警戰士列隊守護,雕像後矗立高志航巨幅戎裝照片。高志航烈士的親屬、沈陽軍區空軍領導、北京市航空聯誼會領導、陝西省空軍聯誼會領導、通化市、東昌區及領導、駐通部隊部分官兵、通化師范學院中文系師生參加了紀念墓落成儀式,並敬獻了鮮花。通化市及東昌區領導為抗日英雄高志航烈士雕像接墓。所有在場人員向烈士雕像三鞠躬,表達深深的敬意。高志航的子女高麗良女士、長子高耀漢先生分別專程從昆明和台北到通化參加紀念墓落成儀式。高麗良女士在儀式上發表講話,她代表國內外的親屬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通化市東昌區民政局南山福園以烈士雕像落成,再現了當年英雄的形象,為通化市又增加了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使人們時刻緬懷和崇敬英雄不忘歷史,從而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烈士的愛國精神將得到發揚光大。南山福園興建的高志航紀念墓是集藝術墓、名人墓和烈士墓三者為遺體的綜合體現,本身是一種公益宣傳活動,不但有重大的教育意義,而且提高了通化山城的知名度,同時還填補了墓園在名人墓上的空白。
抗日英雄高志航烈士紀念雕像落成儀式(墓葬全過程) 中新社台北2012年2月12日電 (記者 黃少華)抗戰空軍英雄高志航紀念協會12日在台北宣布成立。高志航之子髙耀漢表示,1996年大陸已在高志航老家通化和南京成立紀念館,未來還將在杭州和成都陸續成立,希望在台灣早日成立類似紀念館,保存與記錄當時相關戰役烈士史料。
該協會由高耀漢與台前空軍中將周善擇共同發起。
據悉,在協會的推動下,台灣第一座高志航紀念館擬設在嘉義市一處眷村博物館,共3層逾1300平方米,裡面陳設抗戰時使用的模型機與高志航銅像,將由現年77歲的高耀漢擔任館長,現身介紹其父的英勇事跡。相關經費還需要各方捐助。
周善擇表示,未來他還會與相關成員前往大陸收集高志航的資料,吸取對岸史跡館經驗,相互合作。
周善擇和高耀漢同時指出,大陸已拍攝一部描寫高志航事跡的30集電視連續劇《遠去的飛鷹》,但不久前引進台灣時被駁回,目前正在訴願中。高耀漢說,劇情片畢竟不是紀錄片,希望台灣主管機關能盡早核准這部連續劇在台播放。
台灣於1977年拍成電影《筧橋英烈傳》,反映高志航生平事跡。
高志航1907年出生於吉林通化。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中國抗戰全面爆發,8月14日清晨,日本機群進犯,高志航立即率領第四空軍大隊在杭州筧橋機場上空迎擊,締造6比0的戰果,首開對日抗戰空戰全勝紀錄,打破了「皇軍無敵」的神話,極大鼓舞了全國軍民抗戰士氣。同年11月21日,周家口一役,高志航出師未捷身先死,但相關英勇史跡也讓他被譽為「空軍戰神」。當時國共兩黨都高度評價高志航,視為「全民族的英雄」。(完) 追悼會之後,其弟高銘魁和隨行官員護送英烈靈柩,由宜昌經水路送往重慶厚葬。
1937年11月28日,抵達宜昌。學生們戴著白花,舉著「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為將軍送最後一程。高志航在法國接受教育,一直信奉天主教,因此靈柩停在宜昌二馬路天主教堂地下室。用紗布纏好的遺體裝在宜昌提供的黑木棺木中。當時敵機轟炸頻繁,碼頭非常混亂。處於安全考慮,高銘魁將靈柩留下,迅速離開,前往重慶。得知高志航安葬在宜昌,日機竟來宜昌轟炸了7天。
1938年初,二馬路天主教堂決定安葬高志航。龔澔神父等人為英烈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因為擔心日軍報復破壞墓葬,沒有立碑。所以長期以來,包括宜當地人都不知道高志航葬在宜昌。至80年代初,吉林通化市政協的王維良等二人,在昆明調查時由高銘魁處得知高志航將軍葬在宜昌,於是轉道宜昌專程尋訪,宜昌方面方才知曉,但無從查找具體地點。
1984年高將軍二女高麗良、高憶春到宜昌尋訪墓址,未果。但引起了接待二人的原宜昌市政協工作人員劉思華、原宜昌市委統戰部工作人員林東平的注意。二人於上世紀80年代分別找到當事人神甫龔澔,得知真相。但沒有公開,世人仍不知曉「戰魂之墓」在何處。
2010年4月初,一位留學歐洲的宜昌籍留學生施澤倫,從港台同學、歐洲友人那裡了解到了高志航將軍的壯烈事跡,並且得知將軍葬在家鄉宜昌後,給《三峽晚報》記者發信查問。《三峽晚報》於是連續幾天刊登專版尋求知情者,最終在劉思華、林東平二位老人的指引下找到「戰魂之墓」。
經考證,高志航現葬於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大道181號院內(高志航墓)。

『伍』 緬懷先烈手抄報簡單又漂亮的內容資料

緬懷先烈句子:

No.1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休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No.2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願意把牢底坐穿!

No.3緬懷先烈,勵志青年,微聚青春,奉獻基層。

No.4理想必須要人們去實現它。這就不但需要奐心和勇敢而且需要釘識。

No.5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的有意義,死的有價值。

No.6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清明節即將來臨,在此向革命先烈鞠躬致敬.您們犧牲了自己換來了今日中華民族的富強,一代代的中華兒女將銘記您們的功勛!

No.7烈士們,在你們的艱苦奮斗下,我們的祖國才能繁榮富強,才會有現在美好的生活,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才會開的越來越旺盛,這些都是用你們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祖國做貢獻,完成你們未了的心願。

No.8威武不能挫其氣,利祿不能動其心。

No.9烈士的生命換來了中華大地的安寧與和平,烈士的鮮血激發了炎黃子孫的勇氣與忠誠。活著的生命,要幸福,更幸福;偉大的祖國,要強盛,更強盛!

No.10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你們用生命換取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No.11感謝你們,英雄,你們用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我們一定會好好珍惜,珍惜你們用鮮血換來的這面五星紅旗!

No.12有的人活著,卻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

No.13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向你們致敬,沒有你們的犧牲奉獻,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發展中的國家,我們要弘揚愛國主義,把你們的犧牲奉獻精神傳承下去!

No.14從開始有人類社會以來,沒有哪一個社會能與共產主義社會相比。什麼理想也不能同共產主義這一更崇高更偉大的理想相比。

No.15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所有為中華民族崛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犧牲的英雄先烈們致敬!你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No.16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No.17烈士們去了,但他們的事跡會化成永不磨滅的豐碑高高矗立在我們後人的心中!

No.18通過追思先人,緬懷英雄,我們會更珍惜當前的幸福生活,從而繼承先烈遺志,銘記歷史使命,好好學習努力工作。通過「網上祭先烈」,為英雄燃上獻上一束鮮花,以表達我們不盡的景仰和追思。

No.19多少英雄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用自已的生命譜寫了「義勇軍進行曲」,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作為他們的後代,我們要使紅旗更鮮紅,五顆星星更明亮。

No.20深切悼念那些為新中國誕生而獻身的英烈和偉人們,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有現在的幸福生活!因為他們,我們才有現在的國際地位!因為他們,中華民族才又一次傲立世界民族之林。

No.21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你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你們的英雄主義精神會代代相傳,會激勵一代又一代人,不斷探索,不斷進取,為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願英雄精神永世長存,願英雄安息,願後人奮進。

No.22在這些先輩們的面前,立下不悔誓言,請舉起右手,讓我們一起宣誓: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立志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遵守學生道德行為規范,誠實守信,嚴格自律,樹立良好學風,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將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貢獻。

No.23向烈士們致敬!你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我們帶著夢想展翅,懷著嚮往奮飛,爭做文明學生,創建文明校園。

No.24清明時節掃墓,不要忘記那些為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鋪就了中華強國之路,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No.25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

No.26謝謝你們,是你們用生命換來我們現在自由幸福的生活,你們是我們的榜樣!

No.27對革命先烈的寄語: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您們用生命換來的,雖然您們已經不在了,但是您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要向您們學習,愛祖國愛家園,爭做好學生。

No.28中國文明五千年,革命先烈們用鮮血譜寫了偉大的人生。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歌頌和贊揚,他們的人生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學習他們為祖國建設的精神,把他們的事跡流傳下去,展示我們******的年輕人!

No.29讓我們走近英烈,讓波瀾壯闊的歷史涵養我們的民族精神,讓烈士的鮮血和生命滋潤國家文化軟實力,讓我們學習先烈的獻身精神,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建設國家。清明拜祭,我們低頭,用悲壯的情懷,默默為先烈們祈禱。

No.30又是一年的清明,又是一年的雨季,英烈之心永垂,英烈之魂不朽,淚水為你們而流,烈士永在心中!

No.31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No.32無數革命烈士為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應該倍加珍惜並積極努力把我們的家園建設的更加美好!人與人人與環境應該和諧相處!

No.33人民不會忘記,共和國不會忘記,我們不會忘記,先烈不朽。

No.34繼承先烈遺志,奉獻自己一切!向烈士們致敬!你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我們帶著夢想展翅,懷著嚮往奮飛,爭做文明學生,創建文明校園。

No.35在中華大地,無數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富強,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英勇戰斗,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永遠長眠在我們腳下的這片熱土上。正是他們用殷紅的鮮血,書寫了愛國主義最壯麗的詩篇。在清明節到來之際向所有先烈致敬!

No.36我們常常都在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也許人生的意義不在於追問,而在於行動。有這樣的一些人,他自認為渺小,卻塑造了偉大,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救了他人的生命,王玥瑤:他在熊熊的火海中倒下,卻帶給所有人感動和啟示,讓我們來永遠記住他的名字,讓我們來共同緬懷英烈,並致以無限的哀思.

No.37向革命烈士敬禮!你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如果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快樂!

No.38那些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們,你們捨身救國,奮勇殺敵,創造了我們如此美好的今天,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的英勇事跡,願你們安息,祖國的明天因你們更加美好。

No.39要死得其所,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No.40曹鴻家:我要向先烈們學習,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更應居安思危,用自己的智慧開創美好未來,繼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努力奮斗。

No.41我們的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靠老一輩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時候要始終牢記革命先烈!!

No.42中華大地,無數革命先烈,仁人之士,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富強,在戰場上,英勇戰斗,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永遠長眠在我們腳下的這片熱土上。

No.43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

No.44長使英雄淚滿襟,你們用無悔鑄就了新中國的鋼鐵長城!我們將永遠銘記,不忘烈士拋忠骨,民族復活,中國夢!

No.45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No.46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平凡的人因理想而偉大;有理想就是一個「大寫的人」。

No.47死裡逃生唯斗爭,鐵窗難鎖鋼鐵心。

No.48可以犧牲我的生命,決不可放棄我的信仰。

No.49紅領巾是五星紅旗的一角,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熱愛她,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向革命先烈學習,熱愛祖國,做一名對國家有用的人。

No.50一個民族光榮的振興,離不開壯士的奉獻;一個民族屈辱的洗刷,離不了烈士的身軀。革命烈士們,你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我作為祖國新一代的青年,在這里向你們奉上最崇高的敬意!又是清明花開時,對君緬懷敬意致,敬願九泉得安息,學君奉獻為國是!

No.51永遠不忘先烈,努力學習建設國家,把先烈們永遠記心中。

No.52一個人民英雄,為了祖國,不怕困難與艱辛,不惜犧牲自己生命,你們是光榮的。你們可能為了革命,舍小家為大家,但我們會用詩歌流傳你們的名字,用歌聲歌頌你們的事跡!

No.53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是一個人生命的動力。有了理想,就籌於有了靈魂。

No.54周米琪:是你們在狼煙四起中橫刀立馬,是你們在韃虜肆虐時殺敵衛國,是你們挺起了展族的脊樑;烈士們,我們將繼承您們的遺志,共礪國魂!

No.55向在祖國建設改革開放大潮中逝去的英烈們致敬,向在解放戰爭中逝去的英烈們致敬,向在抗日戰爭中逝去的英烈們致敬,再向前,向從1840年以來,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革命獻出生命的先輩們送上最偉大的最崇高的敬意!

『陸』 愛國影片的簡介

1、《平原游擊隊》蘇里、武兆堤執導,郭振清、方化、張瑩、杜德夫、梁音、周森冠主演的戰爭片,於1955年1月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根據邢野舞台劇《游擊隊長》改編。講述了在1943年秋,游擊隊長李向陽接到牽制日軍駐守某縣城的松井部隊的任務,與敵人機智、巧妙的周旋,並最終克敵制勝的故事。

2、《地道戰》是196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電影,由任旭東執導、朱龍廣主演,於1966年元旦在全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新地利用地道戰的斗爭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截至2012年,已創造出共30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3、《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4、《南征北戰》為1974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彩色故事片,由成蔭、王炎執導,王尚信、 張勇手、魯非、白志迪、田寶富 等出演。

該片翻拍自1952年的同名電影,講述了解放戰爭中,在華東戰場上,人民解放軍某部隊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正確運用毛澤東運動戰的戰略思想,消滅敵人取得勝利的故事。

5、《洪湖赤衛隊》由謝添、陳方千、徐楓執導,王玉珍主演,於1961年春節開始在中國公映,1977年1月1日重新放映。

該片根據湖北省實驗歌劇團演出的同名歌劇改編,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韓英帶領洪湖赤衛隊與敵人展開艱苦鬥爭,保衛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的故事。

『柒』 先烈英雄人物有哪些

1、王朴: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4歲。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蘆溝橋事變,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捌』 清明節主題班會記錄

清明節主題班會記錄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下文是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主題班會記錄,敬請關注放假網!

篇一:清明節主題班會記錄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僅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下周就到了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為了更好的開展這次活動我們舉辦了這次班會。

指導學生以小組競賽的形式了解清明節的習俗。

問題如:有哪些體育活動?鞦韆最早叫什麼?盪鞦韆有什麼好處?

蹴鞠是一種什麼游戲?誰發明的?什麼叫探春?為什麼要植樹?為什麼要插柳?戴柳?祭祖時一般在什麼樹合適?等等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辯論搶答的方式有助於學生全面了解清明節的習俗,直觀的畫面有利於學生真切感受清明節的氛圍,領悟清明節祭祖掃墓的人文內涵,並在思想上明確怎樣才能過一個文明的有意義的清明節。

二、指導學生扎白色、黃色、紫色的紙花如百合、玫瑰、菊花等,一組做單獨的一朵,一學習小組做成一束,兩組以上做成一個花圈。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與美術結合起來,讓學生用自身的能力去緬懷先人烈士更有意義。

三、模擬祭掃烈士現場:

奏哀樂,全體學生默哀1分鍾表達自己對先人及烈士的悼念,寄託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哀思,頌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設計意圖:通過模擬活動,讓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用具體行動緬懷先人烈士,讓學生的情感在具體活動中得到升華與提高。

四、班會總結:

用一分鍾演講的形式讓學生談談自己上完本節班會課後對清明節的理解和感受。

班主任總結:通過今天的班會活動我們深刻理解了清明節的來歷和節日含義,中國人歷來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們對先人的祭祀是發自內心的感恩與緬懷。我們相信親人、先祖能夠感受到我們的情意與祭奠,我們華夏兒女也一定會一代代延續而這種溫情。我們還要沿著革命先烈走過的足跡,樹立榜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清明節有它深刻的文化內涵,我們不僅要熱愛它,過好它,還要更好的傳承它。

篇二:清明節主題班會記錄

一、活動背景:

即將到來的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也是郊遊踏青的好時光。清明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被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還列入法定國假日,這體現了國家對傳統民俗節日的重視。然而,青少年學生雖然熱切盼望清明小長假,但據我的初步調查不少青少年學生,對這個節日的民俗意義和相關傳統文化知識卻知之甚少,他們認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認為是封建迷信,而掃墓則是出遊的幌子,至於清明節的來歷、風俗、文化內涵等他們知之甚少。針對他們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感知、對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實踐而召開了這次主題班會。

二 、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希望學生作為一個炎黃子孫能全面正確的了解清明節,深切感受清明節的文化內涵,積極的過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2、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俗、風情和傳統美德。有利於青少年對孝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理解和升華在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的基礎上,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精神,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3、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增強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熱愛民族文化,主動地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文化。

三、活動時間:2011-3-30

四:活動地點:六年級(2)班

五、活動准備:

1、清明節習俗活動片段,愛國電影(淮海戰役)片段、愛國烈士圖片 、哀樂 、白色、黃色、紫色皺紋紙、鐵絲、剪刀、包裝紙、空白花圈等。

2、學生課前搜集整理清明節有關知識、資料、圖片等。

3 、每位學生調查自己家的家族史。

4 、每組選若干名學生參加“清明知識知多少” 比賽,准備競賽的題目。

六、活動過程

班主任: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僅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下周就到了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為了更好的開展這次活動我們舉辦了這次班會.。

(一)利用競答交流的形式讓同學們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和清明節的習俗。

1、 引導學介紹清明節的由來

生:簡述晉文公與介子推的故事(略)

生: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從此,清明節踏青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搜集講述清明節的由來更能深入領會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2、指導學生領會清明祭祖掃墓的文化內涵

班: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的,最主要的還是祭祖掃墓。

播放清明節習俗活動影像資料或展示有關圖片 ,最後播放一組民間掃墓、祭祖圖片或影像。

班:看了最後一組圖片影像,同學們有什麼想法?這是封建迷信活動嗎?對待我們的先人我們該不該緬懷,該如何緬懷?(全班同學分成小組討論小組代表口答)

總結:清明祭祖不可少,掃墓祭祖”可以幫助我們“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業基礎的真正內涵,能激發人們勇於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鬥志,更能體現人類生生不息、繁衍永續的精神。掃墓祭祖可以促使我們加深對自己生命原本的認識,讓每個生者都牢記自己身世的淵源、了解自己生命的脈絡。總之,面對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達濃濃的思念和真誠的敬意,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動力。

祭祖方式:寄託哀思的同時也要愛護城市環境,採取鮮花、水果、網上祭祀等“低碳”的文明祭祖方式,不隨地燃燒紙幣等祭祀用品,不亂堆亂倒等。

引導學生互相介紹自己的家族,並交流自己在清明節與父母去掃墓祭祖打算。

班:沒有我們的祖先就沒有今天的我們,他們還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一個家族史就是一個家族的奮斗史。我們應該紀念他們。除了拜祭我們的先人,我們還要祭拜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

播放愛國電影(淮海戰役)片段請同學們觀看,並談談歷史上為我們浴血奮戰的革命烈士與我們現在和諧生活的關系。學生五人一組交流觀後體會、學生推薦代表談談體會.

生:明確沒有他們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和諧,今天的幸福。因此,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班:祭祖掃墓是清明節的主題,但不是全部,還有吃青團、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你知道這些活動的有關知識嗎?下面全班按課前布置分成兩組互相提問,答對問題最多的一組獲勝。

3、指導學生以小組競賽的形式了解清明節的習俗。

問題如:有哪些體育活動?鞦韆最早叫什麼?盪鞦韆有什麼好處?

蹴鞠是一種什麼游戲?誰發明的?什麼叫探春?為什麼要植樹?為什麼要插柳?戴柳?祭祖時一般在什麼樹合適?等等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辯論搶答的方式有助於學生全面了解清明節的習俗,直觀的畫面有利於學生真切感受清明節的氛圍,領悟清明節祭祖掃墓的人文內涵,並在思想上明確怎樣才能過一個文明的有意義的清明節。

二、指導學生扎白色、黃色、紫色的紙花如百合、玫瑰、菊花等,

一生做單獨的一朵,一學習小組做成一束,兩組以上做成一個花圈。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與美術結合起來,讓學生用自身的能力去緬懷先人烈士更有意義。

三模擬祭掃烈士現場:

奏哀樂,全體學生默哀1分鍾表達自己對先人及烈士的悼念,寄託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哀思,頌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設計意圖:通過模擬活動,讓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用具體行動緬懷先人烈士,讓學生的情感在具體活動中得到升華與提高。

四. 總結:

1、用一分鍾演講的形式讓學生談談自己上完本節班會課後對清明節的理解和感受。

2、班主任總結:通過今天的班會活動我們深刻理解了清明節的來歷和節日含義, 中國人歷來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們對先人的祭祀是發自內心的感恩與緬懷。我們相信親人、先祖能夠感受到我們的情意與祭奠,我們華夏兒女也一定會一代代延續而這種溫情。我們還要沿著革命先烈走過的足跡,樹立榜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清明節有它深刻的文化內涵,我們不僅要熱愛它,過好它,還要更好的傳承它。

設計意圖:先由學生總結是檢驗本節班會課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師的適時補充與總結讓本節班會課更加完整,讓學生對本節班會課的學習有一個總體上認識。

五、拓展

清明節小長假與父母一起祭奠祖先或烈士並寫一篇作文或用一幅美術作品,記述自己過程、見解或感受。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與實際節日結合起來,與語文結合起來讓學生從心靈深處感受清明節的文化內涵,自覺地傳承本民族文化。

六、反思

清明節前夕學校照例要求各班主持班會、製作小花或花圈祭掃烈士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我應德育校長的要求,教大家做紙花或扎花。於是我把美術與班會結合起來教學可謂一舉兩的。課前要求學生充分調查相關資料,課上利用競答交流的形式讓同學們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和清明節的習俗。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俗、風情和傳統美德。有利於青少年對孝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理解和升華在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的基礎上,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精神,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同時指導學生扎白色、黃色、紫色的紙花如百合、玫瑰、菊花等,或者利用野花紮成花束。並簡單模擬祭掃烈士現場祭奠。最後鼓勵學生清明節小長假與父母一起祭奠祖先或烈士並寫一篇作文,記述自己過程、見解或感受。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希望學生作為一個炎黃子孫能全面正確的了解清明節,深切感受清明節的文化內涵,積極的過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但是在教學後我發現學生們雖然通過製作或繪畫或實際參加清明節活動表達了自己對先人及烈士的緬懷及敬仰之情,但是因為過於強調“先人”、“烈士”,學生從內心裡對生命產生了敬畏之情,同時也從內心上片面的認為清明節就是“鬼節”,另一方面,過分注重追古思今,強調愛國主義思想政治教育,是清明節變成了思想政治課,變得枯燥。這些都是因為在教學中也許是因為時間的倉促,沒有細致的幫助學生全面解讀從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因此,我決定在清明節後針對清明節的文化內涵與學生作一次深入的探究。

篇三:清明節主題班會記錄

“祭英烈 學英雄 報祖國……”為迎接清明節,教育學生繼承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爭做新時期的好少年,4月2日下午,XX小學以班級為單位,舉行了“清明節 常追憶”主題班會。

清明節不但是思念、祭奠逝去親人的日子,更是緬懷無數革命先烈的日子。通過班隊活動,一是讓孩子了解烈士的故事,從而進行革命的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二是讓學生形成“環保掃墓”的意識,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應該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4號就是清明節了,為了使學生了解這個節日,我在周一班會時間召開了一次“清明節前我知道”主題班會,同學們把他們搜集的資料都在班級進行了交流,使全班學生都知道了以幾個問題。一、清明節是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紀念儀式是祭祖掃墓。二、清明節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固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三、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體現。

活動目標:

1、知道清明節的來歷以及一些習俗。

2、通過教育,讓學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活動准備:

1、詩朗誦

2、故事

3、清明節來歷和風俗等資料的介紹

4、《清明》FLASH

5、各節目配套的PPT和背景音樂

6、歌曲欣賞<>

活動過程:

前言:

師: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清明時節憶先烈”革命傳統教育主題班會。希望同學們能夠在班會中有所收獲,也預祝你們的班會獲得成功!

A:春天,萬物復甦,盎然春意。

B:春天,是最令人嚮往的季節。

A:人們總不會忘記,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烈,

B:看烈士事跡,學烈士精神,踏上紅色之旅。

A:看到了嗎,聆聽了嗎,感受到了嗎?

B: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A、B:我宣布《清明時節憶先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1、出示《清明》古詩FLASH

A: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年的4月4日是什麼節日嗎?

B:對,那天是我們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說起清明節的來歷,我們就會想起一個人——介子推。下面,讓我們來聽一聽介子推的故事吧。

2、介子推的故事(配PPT)

談到清明節,人們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介子推跟隨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A:原來,清明節的來歷是這樣的。我也想考考你,你知道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嗎?

B:我知道,我知道,清明節有許多人要出去掃墓的。

A:清明的習俗,除了掃墓還有什麼呢?

B: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不過我知道,我們班的XX和XX同學對清明節的習俗做過一番研究,下面讓他們為我們介紹一下吧。

3、清明節習俗的介紹(配有PPT)

(1)到了清明節,最主要的一項活動就是祭祖掃墓了。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在祭掃時,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2)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我主要向大家介紹一個放風箏的習俗。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在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A:謝謝XX和XX為我們做的介紹,現在,我又多了解了一些關於清明節的.知識了。

B: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我們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一種形式了。

A:在這清明時節,讓我們緬懷學習他們,讓我們去烈士陵園親身走一走,看一看。

4、介紹烈士陵園

(1)由鄧小平同志題寫園名的龍華烈士陵園位於龍華寺西側,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這里原為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和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解放後,作為革命烈士紀念地予以保護,20世紀90年代初與上海烈士陵園合並建設。1995年7月1日建成開放,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稱。

(2)陵園設紀念瞻仰區、烈士墓區、遺址區、地下通道與就義地、碑林區、青少年教育活動區、幹部骨灰存放區和遊憩區八大功能區。江澤民同志為紀念碑題寫“丹心碧血為人民”。陳雲同志題寫館名“龍華烈士紀念館”。11座大型雕塑與紀念廣場坐落於南北主軸線上。這里安葬著顧正紅、羅亦農、趙世炎、林育南、李求實等1600餘名烈士,並建有申城第一碑林,佔地20多畝,分南北兩排,各長54米,遙相呼應。南壁碑碣,為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全文,北壁碑收錄了上海烈士的革命詩文。

A:原來,龍華烈士陵園里就安歇著那麼多英雄先烈們。那麼你還知道哪些英雄先烈的事跡?

B:我知道的英雄先烈的名字太多了,有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為了掩蔽大部隊被烈火焚身的邱少雲,還有一個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小英雄王二小。

A:專門有一首歌就是歌唱王二小的。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5、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配PPT)。

B:王二小真了不起,年紀雖小卻那麼勇敢。

A: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

B:是他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A:下面,再讓我們聆聽一個關於夏明翰的故事。

6、《夏明翰的故事》

夏明翰是湖南衡陽人。他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黨的事業做了許多的事。不幸的是,1928年2月7日他在漢口被捕了。

夏明翰被押在獄中。敵人用了種種手段,想讓夏明翰說出中國共產黨的地下組織,但是毫無所得。又一次審訊開始了。夏明翰鎮靜自若地走進來,昂首對著那個惡煞般的主審官怒目而視。

主審官問:“你姓什麼?”

夏明翰答:“姓冬。”

“你明明姓夏,為什麼說姓冬!簡直是胡說!”

“我是按國民黨的邏輯講話的。你們的邏輯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們把殺人說成慈悲,把賣國說成愛國。我也用你們的邏輯,把姓“夏”說成姓“冬”,這叫以毒攻毒。”

主審官又問了幾個問題,可是什麼都問不出來。反動派在夏明翰身上連半根稻草都沒撈到,而且失去了希望,只得使出了最後的一招兒,宣布“就地處決”。

2月9日,也就是夏明翰被捕的第三天,反動派把夏明翰押上了刑場。夏明翰泰然自若,連聲高呼革命口號,接著又高唱起《國際歌》。周圍的群眾都感動得流下眼淚;反動派在這凜然正氣的震懾下膽顫心驚。

行刑的時刻馬上就到了。反動派問夏明翰:“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夏明翰說:“我要把我的話寫出來,給我拿紙和筆來!”

反動派還希望夏明翰最後能供出點有用的材料來,立即給他了一枝筆和一張紙。

夏明翰接了過來,奮筆寫了一首正氣凜然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後來人。

寫完後,大聲念了一遍,把筆往地上用力一拋。

夏明翰慷慨就義了。他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壯烈的革命之歌。

7、詩歌朗誦《英雄贊歌》

鮮花像燦爛的火把燃燒在眼前……

五星紅旗像熊熊的烈焰映紅了蒼穹……

面對庄嚴的墓碑我們心如潮湧

面對先烈的英靈我們熱淚盈眶……

耳邊,彷彿還震盪著激烈的槍炮聲

眼前,好像還彌漫著戰斗的濃濃硝煙……

永遠不會忘記 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遠不會忘記 力戰頑敵,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個聲音高喊著勇往直前,戰斗不息……

是你們使天空變得晴朗高遠

是你們使大地變得瑰麗斑斕

是你們使陽光變得燦爛輝煌

是你們使春風變得和煦溫暖

高亢的國歌在耳邊響起鮮艷的國旗在空中飄揚

聽,革命先烈鮮紅的熱血

譜寫的英雄贊歌是多麼的嘹亮,多麼激昂……

A:先烈們的故事,我們記在心裡,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B:先烈的愛國精神讓我們動容,更應在我們身上延續。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AB:我宣布,《清明時節憶先烈》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師:今天,在《清明時節憶先烈》的主題班會中,我們同學既了解了清明節的一些知識,又知道了一些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跡。我們都不應該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希望你們能發揚先烈們的革命精神,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做一個正直無私的人,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

『玖』 關於緬懷革命先烈的電影有什麼

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四渡赤水、雞毛信、血戰台兒庄、鐵道游擊隊、特高科在行動、平原游擊隊、烈火金剛、沖天飛豹、南京大屠殺、黑山阻擊戰、席捲大西南、百色起義、英雄兒女

『拾』 緬懷革命先烈的故事

1、王二小的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犧牲時才七歲,在日本鬼子掃盪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

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跡。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後來傳唱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2、趙一曼的故事

在1935年11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己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她在村裡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後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

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於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在二人幫助下,她於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

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敵人反復折磨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員的信仰!」

3、朱德的扁擔的故事
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毛主席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
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閱讀全文

與緬懷英烈電影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逃犯在線 瀏覽:293
有一部電影女主叫盛如懿有彭於晏 瀏覽:145
青苔花開電影演員 瀏覽:601
台灣運動電影推薦 瀏覽:186
自製樂高電影大全圖片 瀏覽:286
潘多拉電影在線網站 瀏覽:734
演員王珞丹的電影 瀏覽:968
病毒電影院 瀏覽:946
搞笑的戰斗電影大全 瀏覽:694
電影角鬥士音樂主題誰創作 瀏覽:852
狂爆之路電影完整版 瀏覽:195
上海靜安區大寧電影院 瀏覽:118
電影票通兌券兌換碼 瀏覽:547
李嘉欣電影粵語歌主題歌曲 瀏覽:397
特別喜愛的電影英文 瀏覽:79
韓國交換溫柔中文字幕電影 瀏覽:110
十大最佳女主角電影 瀏覽:806
加勒比海盜5電影票價格 瀏覽:938
苗族電影經典愛情喜劇 瀏覽:841
五部英文電影的主要內容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