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葛優那一段的音樂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葛優那一段的音樂

發布時間:2022-11-17 12:42:07

Ⅰ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影評5篇_精彩評論800字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一

觀影後整體感受來說,前夜、奪冠、北京你好是很棒的3段,相對來說,相遇、回歸、護航基本及格,白晝流星墊底。管虎導演的前夜,故事完整,情節有起伏。徐錚導演的奪冠,切入角度很新穎,小演員演技很棒,笑點比較多。北京你好,寧浩+葛優的組合,很幽默很出彩。相遇、回歸、護航故事脈絡稍顯平淡,沒有太多看點。白晝流星,將宇宙飛船比作流星太牽強,部分台詞有點尬,主人公形象不飽滿。但是作為獻禮片,已經很棒了!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二

說實話這個電影就看一個情懷,第一個片子《前夜》從開頭起就是一段很急促緊張的音樂,而且這這一條片子整個下來有大概一半的音樂都是這種很緊張的氣氛。音樂凸顯氣氛可以有,但是太多了會給人感覺整個電影太趕了,好像是這條片子就這么長時間要在這么長時間里把這么多內容情節都塞進去,不過最後升國旗的時候還是很感動的,尤其是國歌響起的時候。《回歸》這一段我覺得唯一有一個細節不太嚴謹吧,就是兩個明星踢的正步明顯沒有正規儀仗隊踢的有勁,感覺沒踢出一個氣勢,畢竟不是專業也可以理解。最讓我不太理解的是《白晝流星》,這個還是總導演陳凱歌親自導的一部,從這個故事就有問題,沒把故事講明白,這並不是一部藝術片要有許多隱喻啊,電影符號啊什麼的。我搞不明白這個故事到底是要講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還是要講內蒙古地區脫貧攻堅,總之這個影片最後也沒講清楚。反正,這個片子期待很久了,看預告感覺還不錯,但是還是有點失望的。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三

首先要說,這的確是一部很好的祖國70年華誕的獻禮片。贊贊贊~30號晚上帶著老媽去看了,老媽都看得很感動,和我一直叨叨,他們那個年代的女排奪冠時的激動人心、全國歡慶的場面,扯得好遠,但確實是一部來給全國人民看的片子了,老少皆宜,感同身受。

整體來說,故事和片名十分貼合。

從開國大典的前夜開始進入「我」的角色,真正的能感受到從「我」的視覺看到的、參與建設的祖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始一點點地改變,富強民主和諧繁榮,心中充滿生在這一時代的感激,感動,激動和驕傲,說不盡的感受,最後帶給我的是「我」和我的祖國要越來越好的信念和鼓勵。

第一個故事《前夜》拍的最好。開國大典的升旗,實話實說一開始看的時候有些不可置信和隱隱的氣憤,一個簡簡單單的升旗裝置,怎麼就能在開國大典前夜都沒准備好呢?就這還被拍成故事,拍成獻禮片?!?但隨著故事的深入,真正意識到對比如今繁榮昌盛的祖國,那個年代的祖國有多麼的艱難和多麼的不易,一個簡單的傳動裝置,一個合金阻隔球,一塊合金金屬都來之不易,一個看似簡單的升旗儀式的背後有多少國人的心血傾注,多少革命先烈的鮮血鑄就,飽含了四萬萬國人情感期待,標志著中國真正驅逐了列強,真正地重立世界之林。也是從這個故事開始,以小見大,把觀眾帶入了「我」這個角色。另外,要誇黃渤演的真心好,後面完全忘記黃渤了,就記得這個工程師的角色。

第二個故事《相遇》,講的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平平淡淡的拍攝中顯出不平凡的無名英雄和真情的故事,看著張譯看到哭了。但是讓任素汐在公交車上叨叨叨,旁白似的講故事的敘述方法還是有點強塞故事給觀眾,強制煽情的趕腳,有點生硬。

第三個故事《奪冠》,女排三連冠。誇一下徐崢真的是一個天才導演,把老百姓對女排奪冠的全民關注,舉國歡慶刻畫地充滿生活氣與歡樂,借百姓的眼深刻刻畫了女排奪冠這一歷史時刻為我們國家奪得的榮耀。另外,東東真的太可愛也太帥氣了,「咱家的天線太爛了」「女排三連冠,我太激動了」,真的是讓整個影院都爆笑出聲。

第四個故事《回歸》,香港回歸。也是升國旗,感覺和第一個故事雖有不同,但還是有些重疊了。另外,任達華被大水沖到香港,修手錶還手錶那一塊沒看明白。感覺選材這塊和敘事這塊還有欠缺,香港回歸這個應該能拍的更深刻、深遠一些的。

第五個故事《北京,你好》。2008奧運門票爭奪戰,這個故事單元,必須要吹一波彩虹屁,葛優大爺真是把北京爺們演活了,這一故事拍的也是棒極了。影片既展現了日新月異的北京的現代化城建的變化~鳥巢、大褲衩這些,同時在故事中巧妙地融合進北京胡同巷的追逐戰,展現了老北京胡同的親切感以及皇城根下北京老百姓的活泛勁和熱情。代表國人展現了對汶川地震的同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也展現了對北京奧運,大聲吶喊祖國萬歲,祖國加油的、熱烈的、對祖國舉辦奧運的自豪、驕傲和愛。最後還是必須誇這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和葛大爺,還有導演寧浩。確實拍的好。

第六個故事《白晝流星》。巧妙結合了老一輩知青下鄉扶貧以及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返航著陸的故事。大漠里的縱馬,帶起的流星之火充滿了陳凱歌式的電影美學,大景拍的很美,故事也與當前國家精準扶貧的政策,教管所的少年迷途知返,自立自強,貧困地區既要靠國家帶動,也要靠自己站起來的哲學相連,滿含深意。但是陳凱歌導演拍片確實是文藝成分太過了,尤其在這種全民都看的獻禮片里頭,太文藝了直接就導致,我母上大人沒看懂這個故事。另外,有個bug,載人航空飛船著陸地居然沒被封鎖,這兩少年能縱馬和軍隊的車隊一起接人,感覺尷尬不是一點點。

第七個故事《護航》。這個故事講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作為壓軸,對比另外六個影片,這個故事,在我個人來評論,感覺是黯然失色,相對失敗的。感覺這個故事沒有高潮,沒有起伏,沒有結尾,最後宋佳進入影院看到的畫面播給觀眾,有種影片沒拍好,帶著觀眾看典禮實景,被迫共情的趕腳。

整體而言,作為獻禮片,還是很成功的,讓老中青幾代人,都能共情,一段段祖國建國後發生的歷史性的經典瞬間,勾連起難以磨滅的回憶,一段段祖國的榮耀,都有鮮活生動的「我」「我們」這些普通人的參與、奉獻和見證。

好片,手動贊。尤其是《前夜》《奪冠》《北京你好》再誇一波。

最後的最後,祝我最親愛的祖國,生日快樂!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四

首先,看電影之前就被熱搜瘋狂灌輸,陳飛宇的國籍事件,已經給打上販賣愛國情懷的標簽,結果這一段反而是最差的一部分。

老村長到底做了什麼,讓兩個孩子幡然悔悟?啥也沒做吧其實。騎著馬帶倆孩子去現場,然後就消失了。

姑且不討論騎馬去現場的合理性,光說抬椅子的人摔了,不是鼓掌的士兵去扶,反而是倆圍觀群眾沖上去了,合理嗎?專門有一幕拍現場拉警戒線,幹嘛呢?

很多評論在杠,這一部分是最難拍的,又講扶貧又講航天,麻煩大家理性地想一想,幾十分鍾的小段落,整兩個主線,能說明白嗎?還有很多評論在詳細的給大家分析扶貧這個那個的,我想說,這個片子劇情多緊湊不言而喻吧,看到第六部分已經疲憊了,故弄玄虛顯得自己很有造詣嗎?

現在有太多導演,又假裝追求藝術,又想圈錢,說白了就是又當又立。我可以為了愛國情懷買賬,但我不想為了你所謂觀眾人均看不懂的藝術買賬,你願意你就去高端人群販賣,我沒那麼高藝術造詣,我看電影就是看電影,不做閱讀理解。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五

電影結束之後,前排有個小朋友一直舉起手在揮動五星紅旗🇨🇳,哭了兩個半小時到最後也沒放過我

最近真的感觸好深啊,每條大街小巷,餐廳超市影院公交地鐵路燈……到處都是國旗,到處都是「我和我的祖國~」的聲音,我跟朋友說「這年頭,年味越來越淡,國慶越來越熱鬧」

電影票的時候發現幾乎所有影院每一場都是爆滿,從小朋友到老人

大家都沉浸在祖國七十周年的歡慶中,大家都很愛我們的國家吧,電影從頭到尾,看著祖國一點點強大,美好的願望都在一步步實現……真好啊,連激動感動的淚水都流的很痛快

印象最深的就是歐豪對黃渤說的那句話:「一直向上就不會害怕」,人生也是這樣啊,一直向前就不會害怕,國家也是這樣,一直向前就會越來越好。還有歐豪在房頂喊,黃渤修旗桿,深刻的認識到,方法總比困難多。後面毛主席在天安門宣布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真的哭慘,七十年了啊

相遇裡面,張鐸和任素汐在人群中揮手,報喜的報紙📰鋪天蓋地,所有人在慶祝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時候真的感動死。「可我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我們看到的是勝利的時刻,背後的故事可能是這些人的一生,更多英雄,我們連名字都不知道💔

還有那個年代到處都有的標語「學女排,見行動」

(東東好可愛啊),巷子里的人們都好好玩兒,場景也很真實,東東實在太可愛了,女排奪冠的開心激動似乎比無法言說的失去「愛情」的痛苦讓人有點安慰,「女排奪冠,我太激動了」吳京拿著印著五星紅旗🇨🇳的乒乓球拍🏓️,帶領中國乒乓球走向世界

香港回歸 「這是你們的結束,更是我們的開始」「一秒都不能差」,「中國等了154年,一秒都不能再等了」 我覺得這個故事是寫的最好的,由小見大,女警官和修表工的愛情,代表了香港和大陸人民的和諧友好,修手錶看似普通的一件事,代表了中國一點也不能少,時間也不能差,少一秒都不行。惠英紅在場館外面換帽徽,任達華面對祖國大陸的方向,手心放在胸口,東方之珠響起, 「聽到國歌就升國旗,一秒都不能晚」,香港回歸的交接儀式上一秒都不能晚,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國歌響起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會讓國旗升起

我覺得七個故事中最好看的就是這個北京奧運會的,鏡頭非常的真實,親民,葛優大爺的演技真的是穩,歡樂中不失溫情,小男孩和爺爺從四川到北京,為了看奧運會,「裡面的欄桿是我爸爸修的,我就是要親手摸摸他」,他說他爸爸在汶川的時候我真的眼淚瞬間流下來,沒想到是這么個故事[淚]旁邊一個姐姐說是啊那時候剛汶川地震完……我聽到這句話哭的眼睛睜不開😭那麼小的一個小孩啊,失去了爸爸,因為愛爸爸愛祖國,他勇敢懂事

白晝流星,我不評價,把神州飛船返航著陸這么大的事兒拍成這樣也真是服氣的,也可能是我看不懂這種表達方式吧,但值得肯定的是沙漠里的人民的善良朴實都描述出來了

宋佳佟麗婭太帥了!!!太酷了,雷佳音好逗(抱歉最後一個我沒仔細看,以後一定補)

(黃渤好好玩兒,歐豪好帥,魏晨更帥!!!東東和小美好可愛,劉濤好漂亮!!葛優好逗,小男孩好懂事,陳飛宇劉昊然好哈哈哈哈哈,宋佳佟麗婭好漂亮,雷佳音好好笑,韓東君好帥!)

最後的大合唱是我聽到最好聽的《我和我的祖國》

前面有一個小朋友在揮動國旗,出去的時候聽到一個小姑娘在唱我和我的祖國,其實來看電影的人都愛國的,但是相對小孩,大人們愛在心裡,不大好意思表達出來,但是熱愛祖國,大家都一樣

兩個半小時,經歷了七十年來很多人一生的成就

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

我的祖國母親,生日快樂

祝願祖國繼續繁榮昌盛,越來越好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Ⅱ 我和我的祖國歌詞共劃分為幾段,每一段有什麼特點

音樂結構的名稱分別稱其為動機、樂匯、樂節、樂句和樂段。音樂的各種表現因素是通過樂曲的結構形式來體現的。樂曲的結構形式也稱為「曲式」

這首歌要注意6/8拍節奏和吐字歸韻的演唱特點.表達了國內兒女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多用比喻和擬人句,抒情色彩較濃

Ⅲ 《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哪個片段讓你看哭了

《我和我的祖國》中讓我看哭的是《相遇》。

對於影片結構,最直觀的驚喜是張一白導演的《相遇》里,比較巧妙地運用了「插敘」的敘事結構。

敘述核彈研究員張譯為力保實驗中心遭受核輻射回家養病,後在公交車上與女友方敏相遇卻不肯相認,方敏自顧自地將三年前從相遇到分開的情形說個明白,隨後兩人從歡慶的人群口中得知原子彈爆炸成功,兩人隔著人潮相望卻難以對話,最終卻通過寥寥動作明了雙方的赤誠之心,最後結尾以新聞的方式解禁無名英雄從而深華了主題。

Ⅳ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每個故事的結尾插曲分別是什麼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的純音樂插曲是西北風老歌黃土高坡的音樂旋律,這個插麴生動烘託了黃土高原蒼茫厚重的氣氛。

1、《北京好人》的插曲是:郝雲的《回到那一天》。

2、《天上掉下個UFO》的插曲是:黃渤唱的的《山那邊》。

3、《最後一課》的插曲是:少廣合唱團版本的《讓世界充滿愛》。

4、《回鄉之路》的插曲是:鄭鈞演唱的《父的三北》。

5、《神筆馬亮》的插曲是:劉宇寧的《挺好個人吶》,由李聰作詞,AkiyamaSayuri作曲。



(4)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葛優那一段的音樂擴展閱讀

《我和我的家鄉》由張藝謀擔任總監制,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電影共分為五個單元,定位為喜劇,集結了「中國喜劇夢之隊」。五個單元分別由寧浩、陳思誠、徐崢、鄧超和俞白眉、閆非和彭大魔執導,百餘名知名演員參與演出。

1、《北京好人》

張北京(葛優飾)續集,鏡頭對准在北京漂泊的異鄉人。從《北京你好》到《北京好人》,張北京的這頂奧運紀念帽始終沒有摘下,去年還盼著在奧運開幕式上張藝謀能「給咱掃個鏡頭」,如今竟瀟灑放話沒接藝謀拍戲邀約。

2、《天上掉下個UFO》

中秋之夜,貴州黔南的阿福村驚現神秘UFO,距離中國天眼只有15公里,剎那間轟動全村,爆炸性新聞甚至驚動了北京的記者。

3、《最後一課》

伴隨一通國際長途電話打來,望溪村全村陷入了忙碌之中,為參照老照片恢復出1992年的一堂課,全體村民齊心協力,甚至模擬還原當年那場瓢潑大雨。望溪村全體村民要幫老范(范偉飾)解決什麼問題 。

4、《回鄉之路》

故事發生在陝西的毛烏素沙漠,這片曾經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已是綠樹蔥蔥。「沙地蘋果」經銷商喬樹林(鄧超飾)幫助家鄉致富尋找買家,卻遭到電商閆飛燕(閆妮飾)的嫌棄,兩人因回母校參加校慶而被迫共同踏上回鄉之路,一路波折不斷、摩擦不停 。

5、《神筆馬亮》

出生在東北山村的馬亮(沈騰飾)感慨「很多村子都老了,年輕人都走光了」,希望自己能為家鄉做點事情 。所以放棄了去重點美術學校,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為家鄉做了許多好事。為了不讓秋霞(馬麗飾)發現,所以和所有村民共同防止被秋霞發現所發生的事。



Ⅳ 【影評】155分鍾的《我和我的祖國》,讓我在電影院從頭哭到尾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是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

整部電影由下面7部短片組成(按播放順序排名)

1、《前夜》— 管虎    2、《相遇》— 張一白

3、《奪冠》— 徐崢    4、《回歸》— 薛曉路

5、《北京你好》— 寧浩 6、《白晝流星》— 陳凱歌

7、《護航》— 文牧野

前方高能劇透,請謹慎觀看以下內容僅代表個人不成熟的小看法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不論我走到哪裡,都留下一首贊歌……」

影片開始伴隨著飄揚的五星紅旗,響起王菲唱的《我和我的祖國》,只能說王菲的聲音真的是太空靈了,用我粗糙的比喻來說,就像一隻歡快的百靈鳥在枝頭歌唱對祖國的熱愛與祝福。盡管王菲這個版本在網上被噴的挺慘的,但我還是比較喜歡的,就像這首歌在網易雲歌曲底下的評論說的那樣:王菲唱得輕松、俏皮、可愛,這種感覺就像不諳世事的鄰家小妹,行在放學的路上,聞到街攤小吃的美味、觀賞路邊花草。偶爾蹦跳,時有駐足。她不需要也不懂得大人們那樣的宣誓效忠、誇張表現,她對腳下這片國土的愛與溫情自然流淌。

從電影的簡介就能看出,這部電影和我們平常看的電影有些許不一樣,它是由7個導演拍的7個短片共同組成的。 說實話,還是第一次去影院看這種形式的電影。看完後,盡管7部影片的質量參差不齊,總體上還是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在我個人看來,第一部管虎的《前夜》實在是太精彩了,給了我很大的期待,但是後面幾部影片卻沒有再超過我對第一部的喜愛。

對於影片的敘事手法,採用的都是以小見大的手法,故事沒有選擇以宏大的角度去進行「硬核輸出」,而是從平民化的視角出發,聚焦每個事件背後的平凡人。 以一個個小故事、一個個小家庭、小人物來突顯出大事件和大主題,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很高超的表現手法,但是要通過小故事來做到大效果,這往往不太容易,但這7部短片大都做的十分成功。

從整個影片來看,國歌出現的次數可能有超過10遍了,第一部短片《前夜》黃渤飾演的在驗收前一遍遍實驗,到第四部香港回歸的升旗儀式等,雖然觀影過程中國歌聽了一遍又一遍,但每次聽都熱血沸騰,絲毫不會有厭煩,或許這就是源自中華兒女骨子裡的認同感,國歌與每個中國人的內心都深深融為一體了。

01

《前夜》— 管虎  主演:黃渤、歐豪

「開國大典當天,廣場會有二十萬群眾,全國會有四萬萬同胞看著,全世界都在關注著我們」。

為了能讓第一面國旗在天安門廣場上順利升起,黃渤飾演的工程師林治遠解決了自動升旗裝置遇到的一系列難題,最終大典當天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按動按鈕,這面國旗也載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希望冉冉升起。

《前夜》這部短片是7部短片中我最喜歡的一部,不僅是被黃渤牛逼的演技折服,更是被這個故事所打動。

其中最讓人動容的一句台詞: 「你以為升起來的僅僅是一塊紅布嗎?二十八年革命,兩萬人犧牲換來的紅旗,我們能做的只有四個字——萬無一失」。

看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當時其實有在想,不就是一個自動升旗裝置嗎,建國那個年代也有汽車有飛機了,不至於有這么困難吧。可在片尾看到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後,為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

而就是在科技如此不發達、物質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我們的前輩還是憑借著艱苦奮斗建立起了新中國。如今的中國再也不用為一個自動升旗裝置發愁了,也不會像那時周總理說的:開國大典飛機不夠我們就飛兩遍, 新時代的中國會帶著先輩的期待繼續前進,這盛世,如您所願。

02

《相遇》— 張一白  主演:張譯、任素汐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讓我們國家能更自信的在國際上挺直腰板站起來。但在這一聲巨響後面,是無數科研工作者默默無聞的付出,為了工作的保密他們甚至幾年不能與家人愛人聯系,《相遇》這個故事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的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

「同志,你聽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這是女主在公交車上的一句台詞,但影片講的這個愛情故事並沒有非常打動到我,盡管兩位主演的演技都很在線,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感覺差點意思。影片對於這段愛情的回憶,主要是通過他們第一次相親、第二次在公園見面、女主生病男主騎幾十里路給女主買西瓜這么三個小故事,很單純、很美好,但或許是敘述的過於平淡了所以不太能讓我共情。

更打動到我的是在公交車下,在慶祝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人群中,男主與女主的那一段眼神對視,在到看到她後想摘下口罩,想到自己不久人世還是放棄,眼神表現出的隱忍與克制,實在是太讓人心疼了,盡管沒有說一句台詞,卻又好像能讀懂他的內心,不得不說這一段張譯的演技太棒了。

03

《奪冠》— 徐崢  主演:吳京、馬伊琍

1984年8月8日,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女排以3:0贏了東道主美國,首次在奧運會上奪冠。《奪冠》這個影片選的場景是在上海的弄堂,以一個弄堂里的老百姓對這場比賽的關注和歡呼來回憶這段歷史,所有人擠在胡同里守著那台信號不好的黑白電視。也因此牽扯到小男孩冬冬是幫鄉親維持電視信號,還是與移居美國的好朋友告別,這二者的選擇之間的小故事。

這個短片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其中充斥著許多笑點,比如說冬冬維持著電視天線的滑稽動作,比如說狗把掛在天線桿的肉咬走了,不過最搞笑的還是當冬冬哭著抱住他爸爸,說到 「我們家的天線實在是太爛了」「中國女排三聯冠,我太開心了」。 電影的色調也是我很喜歡的,影片一開始就有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雖然橙與青的對比色的運用在電影里並不少見,但這個影片色調還顯示出的一絲活力與復古,看上去就特別的舒服。

如果這個故事以冬冬和它爸爸的對話就結束的話,也許會更好些,留下一種殘缺的美、遐想的美。而突然突兀的轉到現代,當看到吳京那張臉那一刻就開始出戲了,加之吳京與馬伊利之間對話的那一段不論是台詞還是表現,也都讓我和之前弄堂那邊的故事連接不起來。除此之外,兩個場景的色調相差極大,也讓我極度懷疑是不是在看同一個短片。

04

《回歸》— 薛曉路  主演:杜江、朱一龍

「主權回歸,分秒必爭,0點0分准時升起中國國旗,這是我們的底線」。 與影片開頭片段中顯示的比較和諧的談判情形相比,而實際上為了爭取到能在0點順利升旗中國國旗,傑出的中國外交官安文斌與英國代表談了16輪。

除了對外交官的描述,影片更多的是表現了升旗手為了能在香港回歸交接儀式上完美的完成升國旗儀式,一遍又一遍的訓練。在儀式開始的前幾秒,杜江飾演的升旗手的緊張但堅定的神態表現的淋漓盡致。突然想知道,人家任務完成的那麼好,領導是不是按之前說的給他們發媳婦了呢?

另外這個影片通過「鍾表時間」把漂泊到香港的普通市民修表匠人及他的愛人香港警官之間的聯系串的特別好,而通過這兩個小人物來表現當時香港回歸的情形,顯得更加生動與接地氣。其中印象最深也最讓人感動的兩個鏡頭,一個是修表匠人在0點站在樓頂天台眼角泛起的淚光,另一個是到了0點後香港警察換帽徽的場景, 而從這一刻起,她們不僅是香港警察,也是中國警察。

05

《北京你好》— 寧浩  主演:葛優

毫無疑問,這部片子是7部中最輕松最具喜劇色彩的短片,葛大爺飾演的一名普通北京計程車司機在公司抽到一張無比珍貴的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後,發生了一系列有趣好玩的故事。

北京奧運與汶川地震,這兩個主題如果單講一個可能會比較好講,但這部影片就通過一張門票巧妙的把兩個主題串起來了,而且不會讓你感到有絲毫的突兀,還讓你覺得,在2008年的某個北京角落,這個故事也許是真實發生過的。

不得不說,葛大爺的演技太神了,甚至看不出一絲表演的痕跡,果然你大爺始終是你大爺,這部短片的笑點也主要由葛大爺這貢獻出來, 「歪瑞嗨皮」「你能不能跟藝謀提提,到時候往咱這掃一鏡頭」 等台詞從他嘴裡說出來,一下子就讓人忍不住爆笑了。

另外,影片大概是沒想營造悲傷的氛圍,對於汶川男孩來北京的目的,只用了一句 「欄桿是我老漢修的,我就是要去看一下」 ,沒有讓小男孩講出汶川地震的殘酷,如果要刻意煽情的話導演大可以從小男孩嘴裡加上幾句父親為了救他而去世,囑托代他看看奧運之類的台詞。都沒有,有的只是葛大爺聽到小男孩話後的短暫沉默,的確,對於深藏在每個中國人的記憶,又何須什麼多餘的台詞去畫蛇添足呢?

06

《白晝流星》— 陳凱歌  主演:田壯壯

「白晝流星」指的是什麼?在影片中大概既是指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又是指照亮兩個迷失少年的扶貧主任李叔吧。

影片畫面確實沒得說,太漂亮了。尤其是在大漠中兩個少年去追尋「白晝流行「的那一段,不論是構圖、還是色彩、音樂方面都無可挑剔。但是就是這里也體現出,故事本身的硬傷,騎著馬去追航天器?嗯,只能說流批。

不止於此,故事表現了航天與扶貧兩個主題,如果只表現扶貧的話,我覺得還確實挺讓人感動的,畢竟老戲骨演的李叔很動人。但是短片把這兩個主題雜糅在一起,實在讓我看得有點雲里霧里的,航天英雄返鄉與兩個少年看了返鄉的英雄後就痛哭流涕、迷途知返,實在轉變的有點快了。

此外,這部短片還有大量的旁白,很多敘事不是靠畫面來表現,居然是靠旁白來推動?這不禁讓我想到《上海堡壘》的大量旁白,「仙藤被奪取後,幾大城市毀滅……上海成為最後的堡壘「」我常常在想,她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注意到我「……把《白晝追星》與《上海堡壘》放到一起對比好像有點不太尊重這部影片,但過多的旁白確實對觀影體驗打了折扣。

07

《護航》— 文牧野  主演:宋佳、張子楓

影片講的是發生在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的故事。在有限的時間里,文牧野把主角呂瀟然童年、少年、現在三個時期表現的十分生動。

童年對於航天孩童式的嚮往,甚至從高塔上一躍而下,這個鏡頭著實讓我吃了一驚;飾演少年時期的張子楓在洗頭時看見電視的航天新聞嘴裡喊著牛逼,還露出憨憨的笑容著實挺有喜感;長大後成了一名飛行員,因為自己最優秀被安排到替補的位置,卻還是紅著眼眶表示接受安排。

既有對夢想的一往無前,還有為了大局舍棄自己夢想的非凡氣度,在個人榮譽與國家利益之間,還是選擇了退讓,這,就是中國軍人。 整部影片看下來,不得不說,呂瀟然也太帥了,而導演在這么短的時間把這個角色的性格刻畫的如此立體,可見文牧野在年輕導演中確實有很強的實力。

Ⅵ 我和我的祖國中北京你好四個字出來的時候的三弦背景音樂叫什麼

我的祖國中北京你好四個字出來的時候三圈背景是《我愛你中國》。

Ⅶ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里有哪些細節值得回味

1、第一章節《前夜》,最出彩的莫過於黃渤的表現。

在整部電影中,黃渤和葛優的單人出境時長最多。當然,二位實力派也hold住全程,成為觀眾心中的演技最優。

開國大典前,中國剛剛經歷戰亂洗禮,28年革命,2000萬人犧牲,建國是好不容易盼來的喜事、大事,定要確保萬無一失。

2、第二章節《相遇》,是催淚大戲,費了不少觀眾的紙巾。

當死亡來臨時,直面死亡的勇氣就已值得敬佩,在死亡還沒來臨時,張譯扮演的高遠為國家主動去迎接死亡更讓人動容。

導演沒有把粗暴地把高遠的死亡點出來,只是在各種場景中暗示:醫生說都這種情況了還不通知家人嗎?與方敏(任素汐扮演)相遇,方敏被人群裹挾著前行,高遠卻定在原地沒能跟上人潮。

幕後花絮:

為了真實還原神舟十一號著陸的重大歷史時刻,陳凱歌邀請到神舟十一號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參與電影拍攝。

劇組做了真實的道具,不僅特種車輛、返回艙降落傘是實物,連片中兩位航天員的宇航服亦是當年穿過的。

陳凱歌調用戈壁灘工作車、道具車加上軍車共百餘輛,浩浩盪盪在戈壁上建起劇組。

Ⅷ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全部插曲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它分別有7位導演拍攝了7個片段,每段都有不同的音樂。我整理了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全部插曲,希望能幫助到您。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全部插曲

義勇軍進行曲 (合唱)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

根據每個時代電影片段逐一呈現,呼應主題的同時又再一次讓人身臨其境。電影中反復出現了《義勇軍進行曲》,我相信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旋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甚至會情不自禁的站起來跟著旋律哼唱。在第一個片段里就重復使用了這段旋律,最後看著在天安門前升起的五星紅旗時,格外激動。

東方之珠

羅大佑

在《回歸》這個片段中,導演用了羅大佑的《東方之珠》。1991年,在香港回歸的背景下,羅大佑重新填詞《東方之珠》,歌中迴旋著一腔血脈共流的情懷,充溢著黃皮膚的中華民族五千年滄海桑田的尊嚴。「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北京歡迎你

華語群星

在《北京你好》這個片段中,除了葛優幽默的表演方式,還有的就是幾首標志性的歌曲:《北京歡迎你》這首歌在預告片聽到時就格外激動,曾經大街小巷耳熟能詳的作品,掐指一算距離現在已過去11年。

回到那一天

郝雲

描述北京城時引用了郝雲的兩首作品,第一首是2008年其發行的《北京 北京》的同名主打曲,前奏響起就有濃郁的京味兒撲面而來。第二首是在劇情升華時選擇的郝雲在2010年發行的《突然想到理想這個詞》中的《回到那一天》,歌聲一出現就帶領著觀眾重返兒時那個懷揣著夢想的年紀。郝雲是地道的北京人,所以用他的作品再也合適不過。

我和我的祖國

華語群星

Ⅸ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情節2高遠犧牲,方敏泣不成聲時有一段琵琶是什麼曲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 [1] ,(按出場順序)黃渤、張譯、吳京、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的劇情片 [2-4] 。
該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 [5] ,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Ⅹ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北京你好里的背景音樂

郝雲的《回到那一天》

閱讀全文

與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葛優那一段的音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泰國恐怖電影三兄弟 瀏覽:687
成龍點電影 瀏覽:370
香港演員瑪麗莎電影 瀏覽:677
豫劇電影狀元與乞丐全集大全 瀏覽:37
中南海保鏢電影國語免費完整 瀏覽:952
粵語電影周星馳少林足球功夫 瀏覽:452
好看的人愛情電影 瀏覽:690
適合高一看英文電影 瀏覽:915
電影演員片酬和票房有關嗎 瀏覽:213
武陟電影院票價 瀏覽:411
古田會議電影圖片 瀏覽:800
2013法國劇情電影推薦 瀏覽:347
花樣年華電影音樂和歌曲 瀏覽:490
羅馬希臘題材的電影大全 瀏覽:797
愛情電影寫真 瀏覽:820
我喜歡電影的陪伴的英文 瀏覽:610
有一部計程車電影 瀏覽:390
愛情公寓電影虧本 瀏覽:46
今天翡翠台播什麼電影 瀏覽:938
電影什麼神廚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