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歌曲《萬泉河水清又清》創建的時間及描述歷史是不是解放戰爭時期
出處:《萬泉河水清又清》歌曲作為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中的一首配歌,開創了芭蕾舞劇載歌載舞的新形式.更是在揭示人物內心情感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外,歌曲在音樂語言上也體現出鮮明的黎族音樂風格和特點,同時,在曲體結構方面也十分方整、句法嚴明.更重要的是,歌曲配合舞蹈極其深刻地表現了軍民團結一家親的動人景象,從而揭示出軍民關系的本質,起到了深化舞劇主題思想的作用。
創作:本劇是六十年代在周恩來總理直接關懷下創作演出的;是中國芭蕾舞按照周總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群眾化」進行改革的首次嘗試。1964年9月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首演時,周總理出席並邀請了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觀看。1964年10月8日毛主席觀看,稱贊《紅》劇的改革:「革命是成功的,方向是對頭的,藝術上也是好的。」此後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相繼觀看,並屢屢招待來訪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等。1964年由編導蔣祖慧等赴阿爾巴尼亞為地拉那歌舞劇院排演本劇。周總理在當地觀看了演出。日本松山芭蕾舞團也排演了本劇,由松下洋子飾瓊花。1986年中央芭蕾舞劇團去英國、蘇聯和1979年中國藝術團訪美時都演出了《紅》劇第一場。1994年被評為「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經典作品」。
描述內容:十年對峙時期(1927---1937),海南島農家姑娘吳瓊花,由於家中貧窮,被惡霸地主南霸天強搶為奴。她幾次想逃出 地主的樊籠,結果還是被抓了回去投進陰森的水牢。有一天,南霸天家來了一個華僑巨商,清華又被作為禮品轉到了那位「巨商」手中。巨商把她帶到路途中,把她放了。清華回頭看看這位年輕英俊的巨商,感到驚奇和迷惘。她冒著風雨,越過樹叢,一路急速奔跑,來到革命根據地,找到了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瓊崖獨立師里一支完全由勞動婦女組成的戰斗連隊——紅色娘子軍。她見到黨代表洪常青,這時她才明白,放走她的那位華僑巨商就是黨代表洪常青喬裝改扮的。清華與地主南霸天有不共戴天之仇,她要復仇。在一次偵察任務中,清華見到南霸天,兩眼冒出怒火,她不顧偵察紀律,擅自開槍射擊南霸天,結果暴露了目標,使南霸天逃脫。洪常青對她的錯誤進行了批評教育,使她提高了覺悟。後來,南霸天勾結國民黨軍隊進犯根據地,洪常青完成了阻擊敵人的任務後,為了掩護戰友撤退,負重傷被俘,英勇就義。不久,紅軍解放了椰林寨,擊斃了南霸天。戰斗中,清華因表現英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接任娘子軍連黨代表職務。
歷史依據:1931年5月的一天,在海南省瓊海市萬泉河畔一個椰林環抱的小山村裡,「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特務連」召開了成立大會。100多位窮苦的農村女孩子,為反抗封建壓迫和爭取男女平等,在共產黨組織領導下,勇敢地拿起了槍。 她們在中共瓊崖特委領導下,出色地完成了保衛領導機關,宣傳發動群眾等項任務,並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在伏擊沙帽嶺、火攻文市炮樓、拔除陽江據點及馬鞍嶺阻擊戰斗中,不怕犧牲,英勇殺敵,為瓊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但不幸的是,在當時敵強我弱的海南島上,這支娘子軍部隊後來遭到國民黨正規軍「圍剿」,喋血馬鞍嶺。戰斗中,二班的8名姐妹留下斷後,直至彈盡糧絕,全部犧牲。不久,海南紅軍主力作戰失利,娘子軍被迫解散,散落於民間。 紅色娘子軍的精神實為婦女解放運動之旗幟,海南人民之光榮,娘子軍革命精神永存!
Ⅱ 《胸部解放運動》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胸部解放運動》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dP96tD4PSak7ulmIVaDMdw
Ⅲ 在左翼運動中主要作曲家有哪些
黃自(1904—1938)字今吾,出生於江蘇省川沙縣,1930年被聘為國立專專任教授,兼教務主任,音樂活動創作:《懷舊曲》、《都市風暴幻想曲》。清唱劇《長恨歌》(唯一的大型聲樂套曲,韋翰章詞)。混聲四部合唱《抗敵歌》、《旗正飄飄》。無伴奏男生四部合唱《目蓮救母》。器樂曲《d小調弦樂四重奏》、《bA大調賦格曲》。藝術歌曲《南鄉子》(【宋】辛棄疾詞)、《點絳唇》(【宋】王灼詞)、《花非花》(【唐】白居易詞)、《卜運算元》(【宋】蘇軾詞)。音樂會演唱創作的藝術性獨唱曲:《春思曲(韋翰章詞)、《思鄉》(韋翰章詞)、《玫瑰三願》(龍七詞)。抒情性獨唱歌曲:黃自為電影故事片《天倫》所寫主題歌《天倫歌》。學生歌曲:《西風的話》、《雨後西湖》、《睡獅》、《踏雪尋梅》 音樂創作風格特點:嫻熟的作曲技法、嚴謹的藝術結構、清雅的樂韻、明顯的中國古典文化精神
四大弟子:賀綠汀:湖南邵陽人,1931年師承黃自,鋼琴曲代表作《牧童短笛》、《搖籃曲》,歌曲代表作《游擊隊歌》,合唱歌曲《墾春泥》,獨唱曲《嘉陵江上》,管弦樂《晚會》、《森吉德瑪》,電影插曲《秋水伊人》、《春天裡》、《四季歌》
劉雪庵:四川省銅梁縣人。聲樂創作:古詩詞藝術歌曲《楓橋夜泊》、《春夜洛城聞笛》、《紅豆詞》,抒情獨唱曲《飄零的落花》、《追尋》、《巾幗英雄》、《出發》、《前線去》、《長城謠》。鋼琴作品《中國組曲》、《南來燕》,民歌集《布穀》
陳田鶴:1911年出生於浙江永嘉縣。代表作《春歸何處》、《楓橋夜泊》、《江城子》、《牧歌》(郭沫若詞)、《給》、《望月》、《山中》(徐志摩詞)、《秋天的夢》。鋼琴曲《序曲》、《血債》,管弦樂《夜深沉》、根據同名古琴曲改編的管弦樂《廣陵散》,歌劇《荊軻》,清唱劇《河梁話劇》,合唱作品《森林》、《啊,綠色的海洋》
江定仙:湖北省武漢市。藝術歌曲《戀歌》、《靜境》、《歲月悠悠》,女聲合唱《春晚》、《呦呦鹿鳴》,鋼琴曲《搖籃曲》,管弦樂《煙波江上》、《滄桑》,電影音樂《早春二月》
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樹立起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大旗,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以工農勞動大眾的解放為目標,熱情開創了中國的無產階級文學運動)
1933年春,田漢、安娥、任光、聶耳、張曙等首先在上海成立了「蘇聯之友社」的音樂小組,1934年前後,左翼「劇聯」內成立了一個「音樂小組」
聶耳(1912—1935)原名守信,號子義,原籍雲南玉溪,左翼音樂的主要骨幹,中國無產階級音樂的奠基人,中國無產階級的開路先鋒,介紹宣傳蘇聯革命歌曲和馬克思主義,呼籲造就真正能為勞動群眾所接受的「大眾化」的新興音樂。代表作:《開礦歌》、《飢寒交迫之歌》、《賣報歌》,舞台劇《揚子江暴風雨》所寫的插曲《碼頭工人》、《苦力歌》(又名《前進歌》)、電影《桃李劫》所寫的《畢業歌》、為電影《大陸》所寫的《大路歌》、《開路先鋒》,為電影《飛花村》所寫的《牧羊女》、《飛花歌》,為電影《新女性》寫的主題歌《新的女性》,為田漢的話劇《回春之曲》譜寫了《告別南洋》、《慰勞歌》、《梅娘曲》、《春回來了》,為電影《逃亡》寫了主題歌《逃亡曲》,為電影《風雲兒女》寫了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和插曲《鐵蹄下的歌女》。群眾歌曲《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前進歌》、《自衛歌》、《大路歌》(田漢詞)、《開路先鋒》(孫師毅詞)、《碼頭工人》(百靈詞)、《打長江》(田漢詞),抒情歌曲的方面《鐵蹄下的歌女》(許幸之詞)、《塞外村女》(唐納詞)、《梅娘曲》(田漢詞)、《飛花曲》(孫師毅詞),兒童歌曲《賣報之聲》、《小野貓》、《牧羊曲》、《雪花飛》、《小工人》,民樂合奏創作《翠湖春曉》、《金蛇狂舞》、《山國情侶》、《昭君出塞》,舞台劇《揚子江暴風雨》
應該是這些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奧黛麗 赫本演過的所有電影
主要作品
直到永遠 Always (1989) 飾演 天使哈普
羅賓漢與瑪莉安 Robin and Marian (1976) 飾演 瑪莉安
盲女驚魂記 Wait Until Dark (1967) 飾演 盲女
麗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
偷龍轉鳳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964) 飾演 伊萊莎--賣花女
巴黎假期 Paris - When It Sizzles (1964)
謎中迷 Charade (1963)
雙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 飾演 老師
第凡內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飾演 霍麗--高級應召女
恩怨情天 Unforgiven, The (1960) 飾演
翠谷香魂 Green Mansions (1959) 飾演 麗瑪--神秘女子
修女傳 The Nun's Story (1959) 飾演 路加--修女
黃昏之戀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飾演 艾蓮--私人偵探之女
甜姐兒 Funny Face (1957) 飾演 喬--書店管理員
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 (1956) 飾演 娜塔莎--貴族小姐
龍鳳配 Sabrina (1954) 飾演 薩布琳娜--司機之女
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 (1953)飾演 安--公主
Ⅳ 要幾首解放戰爭那時期有關的歌曲
《靠我們打勝仗》(嚴寒詞,曉河曲,作於1946年.當時,反動派在遭到我軍的狠狠打擊後放出和平談判的謠言,企圖施以緩兵之計,麻痹我軍.此曲針對敵人的陰謀而作,流傳於華東部隊),《起來,窮人們》(根據太行民歌填詞),《訴苦復仇》(佚名詞,景成曲),《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安波詞曲)等.其中《訴苦復仇》一曲中唱到:"中國四萬萬老百姓,多半是工農,從前我們受壓迫,生活不平等.為啥受這欺壓,捫心仔細想,這都是蔣家天下制度太不良.痛苦壓迫受個盡,再也沒法忍,不報仇,不翻身,誓不再為人!"足見其強烈的控訴之情.4,揭露敵人丑態及其反動嘴臉的.如《國民黨一團糟》(李劫夫曲),《兩個部隊不相同》(天然詞,張銳曲)等.這些歌曲,形象地描繪了國民黨軍隊人心渙散,極度腐敗的種種丑態,並通過揭露敵人的反動嘴臉和正面謳歌我人民軍隊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的整體形象,兩相比較,更加堅定了我軍必勝的信心.5,反映我軍官兵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如《打》(吳鎮詞,亞威曲,作於1946年,流行於華東野戰軍),《換槍歌》(史行詞,次歐曲),《前方有個兵工場》(聞達詞,龍飛曲,作於1946年,流傳於華東野戰軍)等.在部隊教唱這些歌曲,不僅活躍了官兵的生活,配合了各項任務的動員,而且大大鼓舞了士氣,增強了凝聚力和戰鬥力.6,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如《青年參軍》(哈大音樂系填詞,東北民歌,流行於東北地區),《解放軍老百姓是一家》(魏風詞,羅宗賢曲),《依靠群眾》(仲樵編詞曲,1947年作,在膠東,魯中南,渤海,冀中,晉綏等地流傳),《依靠老百姓》(彭彬詞,何方曲),《擁軍》(悅之詞,陸原,田耘曲,1947年作,流行於晉冀魯豫一帶),《軍愛民民愛軍》(林一詞,黃准曲)等.這些歌曲從老百姓和人民解放軍的魚水關系出發,刻畫了軍民情深,相互依存的血肉關系.7,反映廣大農民土改後喜悅心情的.如《五朵花兒開》(依據東北民歌曲調,填新詞),《翻身歌》(張世威詞,梁寒光曲),《今年的新年不一般》(無暇詞,引龍曲,作於1947年1月),《莊稼人翻身樂》(依據東北民歌曲調,填新詞),《生產忙》(東北民歌,解冰等改編)等.經過一年的浴血奮戰,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人戰略進攻.並隨著形勢的轉變,在農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這些歌曲刻畫了受盡壓迫的農民在土改後獲得土地當家做主的喜悅心情.8,鼓勵戰士殺敵立功的.如《立功歌》(寧森詞,張一鳴曲),《人人立功勞》(謝明詞,庄映曲),《刺刀見紅更英雄》(謝明,劉楓,晴鍾詞,庄映曲),《英雄成千萬》(庄映詞曲).這些歌曲多從正面教育幹部戰士要多殺敵寇,爭當英豪,展示出人民軍隊在戰斗中永不停步的勃勃英姿.9,緬懷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如由漠雁,欒少山譜寫的歌曲《戰斗英雄任常倫》中唱到:"戰斗英雄任常倫,他是黃縣孫戶庄的人,十九歲參加了八路軍.打仗像猛虎,沖鋒在頭陣,完成任務堅決又認真,為人民犧牲也甘心……".這些歌曲大多朴實無華,但卻深刻表現了對那些為了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壯烈犧牲的無數戰斗英雄的懷念和愛戴之情.10,反映解放前夕廣大工人階級積極投身祖國建設的.隨著革命的步步勝利,我軍工作的重點從農村逐漸轉向城市.1948年4月,全國第六次勞動代表大會在哈爾濱召開,革命音樂家呂驥同志在會上提出進人城市後應當創作產業工人的歌曲.此後一批反映工人勞動生產的歌曲先後出現,如《咱們的工人有力量》(馬可詞曲),《工人進行曲》(魯藝音工團詞,劉熾曲),《工人先鋒》(李士勤詞,張風曲),《工人就是戰場》(李士勤詞,程思三曲),《古樹開花》(李予詞,郝汝惠曲)等.這些歌曲節奏有力,旋律雄壯豪邁,歌詞催人奮進,體現了工人階級為解放和建設新中國努力勞動,忘我工作的獻身精神.有關解放戰爭時期的歌曲題材.遠遠不止以上這些內容.當我軍不斷解放城市時,為了加強城市紀律,還寫了歌曲《城市紀律歌》(宋興中,王影詞,張一鳴曲).此外,還有關於部隊整訓面貌的,表彰先進的,開展形式教育的歌曲等等.總之,在部隊中,可以說是事事有歌,事事必歌,這些歌曲如同一條紅線,貫穿著整個革命斗爭歷史的始終.三,解放戰爭時期革命歌曲的體裁運用解放戰爭時期革命歌曲的創作,在體裁運用上豐富而多樣,除借鑒抗戰爭時期歌曲的創作手法外,還另有多方面創新,如在進行曲,抒情曲等常見歌曲體裁的基礎上還運用了敘事曲,大型組歌等形式,為拓寬歌曲表現空間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歸納來看,大致上有如下幾類:1,進行曲體裁運用.一般而言,進行曲具有節奏鮮明,鏗鏘有力,整齊劃一的特點,因此,大部分解放45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季刊)2002年第4期戰爭時期革命歌曲的創作,此種體裁運用得較多.在搜集到的這一時期的89首歌曲中有86首運用了進行曲體裁.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原名為《八路軍進行曲》,在解放戰爭時期,歌詞上做了一些修改,定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公木詞,鄭律成曲).這首歌曲集中表現了人民軍隊雄壯豪邁的氣勢,一往無前的戰斗作風和強大的不可戰勝的力量.歌曲采不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結構,開始是沖鋒號似的引子,第一,二部分音調堅實,節拍規整,主導節奏型和切分節奏多次出現,是曲調具有向前推動的特點,象徵著廣大官兵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行進在祖國大地之上.當樂段變化反復時,出現了連續上行的模進,把歌曲推向高潮.第三部分以這個樂句為基礎,並結合引子的節奏,音調,推衍出排山倒海般的曲調,在奔騰向前的氣勢中結束全曲.進行曲體裁在這部作品中的合理使用,吻合了軍歌最基本的條件和需求,規整的2/4拍子,號角般的大調音調等,都為表現昂揚,豪邁的軍人氣概起到了支撐作用.2,抒情曲體裁運用.抒發戰士及廣大百姓情感的歌曲在這一時期也是很常見的.如《山那邊喲好地方》(左弦詞,羅忠熔曲),《五指山歌》(依據海南黎族民歌的曲調填新詞)
Ⅵ 冼星海的《義勇軍進行曲》鏗鏘有力,被視為中華民族解放運動的音樂史詩。 錯誤:___改正:___。
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鏗鏘有力,被視為中華民族解放運動的音樂史詩.聶耳創作的是《義勇軍進行曲》.
故答案為:
錯誤:《義勇軍進行曲》;改正:《黃河大合唱》.
Ⅶ 民國時期興起的乳房解放運動被稱為什麼
天乳運動。 1920年,女子低胸露乳,穿著裸露,譬如袒臂、露脛者,都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1927年,僅僅7年,政府改口倡導「天乳」了,對羞答答束著胸的女子要進行罰款,要求必須放乳。改變風氣的天乳運動於是,「義乳」橫行天下,名媛影星爭戴「義乳」,大膽穿泳裝,中國女性,從此時開始擯棄肚兜,選用乳罩。從小馬甲的流行,到天乳運動的束放之爭,乳罩進入中國,泳裝橫空出世,乳罩廣告堂而皇之發布,西風東漸給民國時期的服飾時尚變遷帶來巨變,而對內衣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觀念的更新。
Ⅷ 現在的乳房自由,民國女人做了哪些貢獻
穿小一個圍的胸罩,幾個小時下來,箍得太緊,難受極了,恨不得「扒」一下,脫下乳罩。
對於只是「穿小一個圍「都覺得難以忍受的新新女性,相較於老老一輩們的束胸和裹腳,那又是一種什麼滋味?
那種痛苦應該是想像不到的,她束縛了中國女性數千年肉體和精神上的自由。不論女性是低胸露乳還是包裹嚴密,都不能自主,這與當下女性社會地位、道德標尺、政治活動都息息相關。
01
坦胸露背在古時曾風靡一時
早在遠古時期,女性作為母系社會的主導者,承擔著撫育子女和從事勞作的角色,在當時乳房是母性象徵,它被視為是撫育人類生長的原動力和生命力,被人當成雕刻品一樣質朴的崇拜著。
而在唐朝,特別是武則天時期,女性地位提升,她們穿著大膽,大袖袒胸裙成為當時的衣著時尚,它由大袖衫和高束腰的裙子組成,袒胸露臂、兩乳隱約可見。唐朝的男性對此大加欣賞與贊美,從留傳下來的詩詞可見一斑。如方干《贈美人》粉胸半掩凝晴雪;溫庭均《女冠子》雪胸鸞鏡里;歐陽詢《南陽鄉子》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花。
直到宋朝因受北境所擾,開始禁止境內百姓穿著胡服,不再坦胸露背,到了明清,女性更是被「三綱五常」道德倫綱約束,從此過上束胸裹足的日子,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風。
02
張競生說:性育是一種娛樂
直到民國初期,女性束胸的傳統才開始解放。在乳房解放運動中,張競生先生可謂是乳房解放輿論的引導者。
張競生,廣東饒平人
民國第一批留法博士,歸來後任北大哲學教授
1924年,張競生的《美的人生觀》講義在北大印刷,這是一部充滿小資產階級思想的講義。在「美的性育」一節中,他倡導裸體:裸體行走、裸體游泳、裸體睡覺等,認為「性育本是娛樂的一種」。他說:「束胸使女子美德性徵不能表現出來,胸平扁如男子,不但自己不美,而且使社會失了多少興趣。」之後,女性開始悄悄放胸,讓胸部自然生長,新聞媒體稱為「天乳運動」。
1926年,他的《性史》公開出版,宣導「性的美好」,社會嘩然,報刊學界紛紛聲討,結果被禁,但依然擋不住人們初嘗自由的美好,坊間盜版翻印不計其數。《國民日報》的副刊也開始介紹起「曲線美」了。
我想,禁固一旦有了放縱的缺口,追求自由的渴望,猶如放出的猛獸,關都關不住。
03
她們說,解放天性,
首先必須做的是解放乳房
1927年3月8日,國民政府組織20多萬軍民在漢口舉行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大會,隨後,軍民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突然,名妓金雅玉等人赤身裸體,沖進遊行隊伍,高呼:「中國婦女解放萬歲!」等口號,她們都認為「最革命」的婦女解放,是裸體遊行。此後,婦女協會到處演講號召,讓女性擺脫買賣婚姻,放腳剪發,反對束胸,提倡自由戀愛。
1927年7月,代理民政廳長朱家驊提議的禁止女子束胸案,「限三個月內所有全省女子,一律禁止束胸??倘逾限仍有束胸,一經查確,即處以五十元以上之罰金,如犯者年在二十歲以下,則罰其家長。」
致此,女性解放乳房運動蔓延全國,女性開始不再受束胸之苦,袒胸露乳成為解放女性的旗號。
04
阮玲玉最早穿上「西式乳罩」
30年代上海等大城市作為改革的先軀者,女性的穿著打扮越發的開放,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女性穿起了乳罩,泳裝等服裝,大秀身材。
阮玲玉在拍攝電影《新女性》時曾說:「我多麼想成為這樣的一個新女性,能夠擺脫自己命運的新女性?「也許正是阮玲玉經歷過那樣的坎坷人生與依賴男人的感情糾紛,才有此渴望――突破舊時的傳統,成為上海第一個穿上「西式乳罩」的代言人,那時的阮玲玉,穿上乳罩,胸乳圓潤,與旗袍的曲線結合得近乎完美。她的那種風韻,使當時還羞於穿戴乳罩的女性迅速跟風追捧。而當時的女性著裝更是以性感、袒胸露臂標為時尚潮流。
對於當時新女性的著裝茅盾曾經在《子夜》中描寫過:「一位半裸體的只穿著亮紗坎肩,連肌膚都看得分明的時裝少婦??淡藍色的薄紗緊裹著她壯健的身體,一對豐滿的乳房很明顯地突出來??」
05
穿泳裝是最具挑戰社會輿論的行為
即使是現代的新新女性,可能會出於各種原因,羞於在公交場合穿上過於暴露的泳裝。可想而知,在民國時期女性穿上泳裝是在公共場合出現需要多大的挑戰,會引起多大的轟動?像胡蝶、白楊等人作為時尚新潮人類,一個個穿上泳裝,傳達她們的健康、愛美、自由的觀念,挑戰根深柢固的封建思想。
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的乾女兒自由泳楊秀瓊,在1935年更是穿上了兩截式泳裝,在《中華》雜志上刊登封面。
廣告在哪個時代都具有強大的宣傳效應,那時的廣告多以裸女、半裸女,用薄紗、布帛略蓋胸部,呈現出豐腴性感的審美趣味及強大視覺沖擊。
可見,民國時期的乳房解放活動具有重大的革命意義,她不僅解放了當代女性的天性,甚至改變了數代女性的命運。
時至今日,作為新新女性,舊時那些事離我們有些遠,也許我們只是當成一段故事或者趣事讀取。現在的我們已經完全的獨立自主,不受任何約束,有人束胸,有人隆胸,有人則選擇回歸自然。
但不管做何選擇,女人最最重要的是愛乳房、做自己。
更多「乳房故事」請關注訂閱號「花房蜜事」,最近我們在尋找體驗「小天使」哦,如遇到乳腺增生、經前綜合症等問題請加官方微信號「breast123」詳細了解。
Ⅸ 在解放區戲劇運動中涌現出來的新歌具有
白毛女。中國第一部新歌劇是《白毛女》。這部1940年代抗日戰爭末期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解放區創作的是一部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文藝作品。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
Ⅹ 為什麼下載舒淇的歌曲《解放》,跟在電影中聽到的不一樣。
因為電影里的有情景因素,如果你想出電影里的那種感覺,就下個電影原聲的。有時候是因為看了電影,電影情節在那裡。那種音樂很適合那種情節,過了就沒那種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