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歌曲是電影裡面很大氣很震撼人心的交響樂曲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在國王的演講中出現過 在X戰警天啟中也出現過 推薦!
㈡ 現代影視音樂的構成有哪些
音樂在影視中的運用
影視自發明以來,給我們帶來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而音樂,這一人們表達感情的最原始而又最具活力的藝術形式,基於聲音技術在影視中得以運用以後,使影視藝術不再是單一的視覺表達,在視聽上滿足了我們的需求,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
影視藝術是一門視聽藝術,人們同時運用著視覺和聽覺這兩個人體最重要的感覺器官進行欣賞電影、電視。畫面與聲音是影視藝術中不可劃缺的部分。影視藝術的聲音又包括:人物語言和音樂、音響。
音樂是人類文明史上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其藝術形式已趨完善。而音樂對於影視藝術來說,則是一門年輕的藝術。在無聲電影時代,針對電影畫面的內容與情節的需要,音樂的「聲音」率先打破了無聲的局面;當跨入有聲電影時代後,影視音樂更是得到大力的推廣與發揮。隨著影視藝術一百餘年來的發展,影視音樂已成為一種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獨具魅力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影視音樂的創作或繼承中,作曲家與編曲家們通過運用各種技法、各種音樂的表現手段,使影視音樂變得更加豐富多采。影視音樂的誕生與發展為影視劇的發展添上濃重的一筆。今天,影視音樂已成為影視劇創作的重要一環。
經過長時間的理論研究與定義,現在已經基本確定了聲音的藝術構成:即語言、音樂和音響.音樂,在它還沒有真正成為電影的一部分時,早已是電影的附庸了。因為在1927年之前,純粹意義上的默片,即「百分之百的無聲電影」似乎並沒有。實際上,幾乎所有的影片都有現場音樂的伴奏。有錢的影院用大型管弦樂,而小影院也許會用一架鋼琴代替。這種現場演奏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供氣氛背景,但所奏的曲目並非專為電影而作或是緊貼電影情緒的——它們大多是現成或當時流行的樂曲。現代意義上的電影音樂不僅包括無聲源音樂——為影視作品專門創作和編配的音樂;還包括有聲源音樂——那些在故事中存在的各種音源所放出的現實音樂,以及電影的主題曲和插曲。現在,電影音樂早已成為影視作品中煽情、烘托氣氛的重要手段。
影視音樂是影視藝術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於鑒賞影視藝術有著重要的作用.影視藝術音樂語言在敘事過程中,一般根據劇情和畫面語言長度,採取分節、分段的敘事法則.影視藝術音樂語言在影視藝術敘事過程中為表達感情服務,其美感層次有立意美、渲染美、過渡美、真實美、沖突美、情感美、故事美、幽默美、浪漫美.
音樂是記憶之門。它凝結著影片中最深刻的思想和最深沉的情感。豐子愷說:「作為時間藝術的音樂比作為空間藝術的繪畫更為神秘。」
這種神秘使它包容了豐富的內涵,具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面對人類復雜的情感,再出色的台詞也顯得蒼白無力,惟有沉默是明智的選擇。若輔之以婉轉低回的音樂,這個片段定會成為影片中最撩動心弦的篇章。比如《結婚十年》。韓夢躺在沾染了十年風塵的地毯上回憶如煙往事,只有音樂才能解讀她心頭的百般滋味。比如《紅河谷》。「寧靜」死前面帶微笑的高歌,遠比慷慨陳詞來得壯烈、凄美。畫面是具象的,音樂則是精神層面的。音樂是對畫面的升華。
這種神秘使它長於營造美好的意境,讓影片韻味悠遠。是音樂讓《空鏡子》中飄散在小樹林里的「陶虹」的笑聲更具感染力;是音樂讓《誓言無聲》中老舊時代的冬天場景對觀眾有莫名的吸引力。音樂似乎比畫面有更長的保質期。當畫面因歲月流逝而顯得簡陋粗糙時,音樂仍煥發著蓬勃的生命力,和初聽時一樣悅耳。
在影片中,有時音樂擔當稱職的配角,與影片相得益彰。尤其是名著改編的影視劇,恰如其分的音樂是對作品主題的最好詮釋。電視劇《紅樓夢》的配樂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王立平先生彷彿曹雪芹的隔代知己,無論是「一番風雨路三千」還是「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旋律與文字配合得天衣無縫。同樣精彩的還有電視劇《日出》的主題歌。「播下了風花雪月,長出是愛恨情仇」,詞作者似乎比萬方更理解她父親。有時音樂與影片相映成趣。「日出嵩山坳,晨鍾驚飛鳥」,鄭緒嵐的歌聲為一片打殺聲中的少林寺增添了一絲柔情蜜意;《你是我心中忘不了的溫存》讓《我愛我家》在喧囂落幕之後為觀眾送去幾許溫情;「只剩得馬嵬坡前草青青」,閻肅笑看一代美人香消玉殞。
在這些與影片風格迥異的音樂中有一部分其實點出了影片的真正內涵。首先想到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音樂訴說了張大民樂觀背後的辛酸,笑容背後的淚水。而且小柯的潛吟低唱中沒有過分的悲情,音樂中滲透著揮之不去的無奈與哀愁,就像本片的主色調灰色一樣。音樂悲涼卻不乏積極因素,無數次失望之後依然給自己、給生活留有一線希望。「分手的消息已飛出多遠,愁煩的眼不妨把幸福翻開,天下的事亦如此的平淡,世上的人啊生死不孤單。」
還有一部分甚至超越了影片的主題。譬如《三國演義》中「貂嬋已隨著清風去」的浪漫和含蓄遠勝於原著。而《牽手》中大氣舒緩的主題音樂令一部反映婚姻家庭的電視劇擺脫了世俗的氣息,具有了高貴的氣質。劇中也有夫妻間的爭吵,生活的瑣碎,可三寶的音樂沖淡了其中的市井、煩亂,從整體上提高了影片的格調,使很長一段時間內《牽手》在同類題材中遙遙領先。
音樂更可以脫離影片被人欣賞傳唱。此時音樂成了主角,影片退縮到被人遺忘的角落。人們差不多已經忘記《青藏高原》是《天路》的主題曲;有部分觀眾只為欣賞《嘎達梅林》的音樂重又走進電影院。
音樂與影視的關系是微妙的。它們相互扶助,相互影響。音樂是對影視的提煉,影視是對音樂的擴展。優秀的影視作品為音樂加入情感內核,使之更加動人;優秀的音樂令影視作品飄逸、靈動、回味無窮。許多觀眾是因為《永不瞑目》才那麼喜愛《你快回來》,而我也會因為張信哲一句「把你的發絲當成戒指繞,溫柔烙印再也抹不掉」把《梧桐雨》看完。
某導演說他最喜愛給電影配上音樂的瞬間,自己的作品在音樂中一下子鮮活了,藝術感覺也在音樂中被傳達出來。而專家說,用「影像」指稱影視作品是不準確的,因為影視劇不僅要為觀眾帶來視覺享受,也要給觀眾奉上聽覺盛宴。
如果《紅十字方隊》沒有《相逢是首歌》,《便衣警察》沒有《少年壯志不言愁》,這些作品不會那麼流光溢彩,我們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感動。沒有音樂的影視是不可想像的。感謝那些優美的旋律讓珍貴的影象在我們的記憶中永遠閃亮。
貝多芬說過:"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作為人類共有的精神食糧--音樂,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們忙亂的生活多一份和諧,顛簸的旅途多一份安逸,煩躁的心情多一份寧靜.所以說:"哪裡有人類的足跡,哪裡就有音樂."所以音樂在影視中的運用,不僅能達到影片所需要營造的氛圍,還能消除人們長時間的視覺緊張所帶來的疲勞。總之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㈢ 說說現代音樂,動漫,電視,電影,廣告等背景音樂使用的樂器,越全越好,最好有解釋和舉例
編曲的配器種類以及手法是很多的
常用的大體有:搖滾樂器,分別與弦樂和民樂配合兩種.
先說節拍類的吧:大體就有爵士鼓(也就是通常說的架子鼓),電子LOOP,以及一些自身就帶有固定拍點的音色
節奏部分一般只有兩種樂器:吉他和鋼琴,因為這兩種樂器本身可以單獨演奏和聲,作為節奏部分可以構架音樂的和弦部分.當然他們也可以做主旋律樂器.
主旋律部分就多了:一般有弦樂,管樂和民樂.
弦樂(擊弦,撥弦,拉弦)里有:提琴(大中小還有貝司),鋼琴(大小),胡,琵琶等等;
管樂(銅管,木管)有:號(大,長,小,法國,次中音,嗩吶等等);管(大,單簧,雙簧,薩克斯);笛(長,短,竹)
打擊樂就是各種能定義節奏特點的樂器.
一般編曲的時候,主旋律的東西都是弦樂,分和聲去共同完成主旋律的搭建.背景鋪墊是管樂器或者是電子音色.現在流行常用的就是提琴分5個聲部(一二提,中貝大)構建背景(因為流行音樂都是有人唱的,人聲是主旋律).鋼琴給提琴勾邊兒.鋪墊管類和號類樂器.最下面是音色,使音樂不至於太空.最後是鼓,流行樂,一般不用爵士鼓,而是使用電子LOOP.
㈣ 十大震撼背景音樂是什麼
十大背景音樂是:《故宮之神思》、《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The Mass》、《She Is My Sin》、《斯卡布羅集市》、《克羅埃西亞狂想曲》、《Conquest of paradise》、《Exos》、《He's a Pirate》、《Hummell Gets The Rockets》。
1、《故宮之神思》
由日本的享譽全球的神思者(S.E.N.S.)音樂團體創作,共有三部。此曲列於故宮三部曲之二,也是三部曲中的首部力作。其配樂精湛若斯,音樂符跌宕,隨著歷史敘述的起伏不斷變換著節奏,低沉的打擊樂彷彿敲響了永樂朝的大鍾。
4、《Conquest of paradise》
每次聽到它,都讓人迷茫並感覺到自己是如此的微小,然而恢弘的音樂激發出內心的雄壯,使人熱血沸騰。古典的韻味在現代音樂的詮釋下是如此的突顯,而這部講述哥倫布征服南美洲故事的電影也成為了史詩般的巨作!該名曲也被作為中國電視劇《士兵突擊》插曲。
㈤ 簡述現代音樂創造論聶耳的電影音樂創作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2
㈥ 關於現代音樂的電影有哪些
你就去找音樂劇呀…《媽媽咪呀》就是…其他電影不是以音樂為表現形勢但也有許多好歌。如果結合劇情的(也就是劇中主角是喜歡唱歌的)《平民天後》《辣媽辣妹》也不賴…我喜歡歌舞青春,也超愛平民天後的插曲什麼的
㈦ 誰推薦一首特別悲傷的現代純音樂,最好冷門一點的,我做電影混剪用的。要求是不能太簡單單調,最好有種交
鋼琴曲 - The Truth That You Leave
久石譲 - Mother
夜的鋼琴曲 - 5 - 純音樂
鋼琴曲 - 蝶戀
Two Steps From Hell - Heart Of Courage
㈧ 求一些現代感強一些,快節奏感強一些的BGM,作為微電影采訪別人的背景音樂,可追高分
Marry You_Bruno Mars
Cups(Pitch Perfect』s 「When I』m Gone」)
這兩首歌都挺輕快、年輕的~ 活力很足~
至於歌詞,BGM嘛~聲音小點兒就無所謂了~
㈨ 說說現代音樂,動漫,電視,電影,廣告等背景音樂使用的樂器,越全越好,最好有解釋和舉例
中國八音分類法
八音分類周代已有之。《尚書·舜典》:「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學術界認為這是八元論相關的思維方式,如八卦、八方等。這種分類法主要依材質的不同把樂器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類。其中,金(鍾、鐃、鉦);石(磬);絲(築、琴、瑟、箏);革(鼓、鞀);木(柷、敔)可以說,上述五類樂器都直接用發聲體的物質來作為分類標准,而竹(簫、篪、笛);匏(竽、笙);土(塤、缶)不完全直接用發音體的材質來區別。如竹類樂器基本上都屬吹管樂器,後把竹質打擊樂器也歸入。匏類的發音體是葫蘆內管端的簧片,與匏本身無關,但這類樂器都是自由簧氣鳴樂器,匏只是個代名詞。土類除缶、甌等用陶土製成的打擊樂器外,塤屬吹奏樂器。
華夏樂器大多用一個字來命名,除上述樂器外,如鎛、鐃、瑟、築、琴、箏、笛、笙、鞀等,而琵琶、揚琴、火不思、篳篥、嗩吶等兩字以上命名的大多為外來的樂器。現今的常規樂器均建立在種類繁多的古樂器基礎之上。
印度分類法
印度的分類法種類較豐富,有多種:其一是二分類法:把樂器分為弦樂器和氣樂器。其二是與佛教有關五分類法:有關單皮樂器、雙皮樂器、前皮樂器、打擊樂器、氣樂器。其三是四分類法,這種方法又有兩種內涵:一種是把樂器分為皮樂器、弦樂器、金屬打擊樂器、氣樂器等四類。另一種是把樂器分為弦樂器、管或氣樂器、皮製打擊樂器、金屬打擊樂器等。印度傳統分類法曾經影響到現代邏輯樂器分類法形成。
阿拉伯二分類法
阿拉伯的二分類法,把樂器分為固體樂器和空穴樂器兩部分,所謂固體樂器包括:擊奏、彈奏、擦奏樂器;所謂空穴樂器主要指有共鳴腔的吹奏樂器。
歐洲三分類法
歐洲的傳統三分類法把樂器分為: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三分類法起源於古希臘、古羅馬。在希臘,很早就有enchordon, entata(弦)、pneumatempneusta(管)、kroustukon(打擊)等用語;在羅馬,也有tencile(弦)、inflaile(管)、pulsatile(打擊)等用語。德國音樂學家維爾東(Virng)在《音樂精義》一書中確定了這一分類法,並且以instrumenta chordata(弦)、instrumenta pneumatica(管)、instrumenta pulsatilia(擊)為用語。比利時樂器學家馬依永(Mahillon, 1841-1924)受印度傳統樂器分類法的影響,確立了四分類的用語:autophones(自鳴樂器)、membranophon(膜鳴樂器)、aerophones(氣鳴樂器)、chordophones(弦鳴樂器)。
現代分類法
現代樂器分類法也稱邏輯分類法,是在印度四分類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14年,由霍恩波斯特爾(V.Hornbostel, 1877-1935)和薩克斯(C.Sachs, 1881-1959)系統提出後,薩克斯增加了英國蓋爾平(Galpin, 1940)提出的電鳴樂器類,形成今天樂器的五大類的理論基礎。即以樂器的振動方式、策動方式、演奏方式等為分類依據的分類體系。薩克斯則基本採納了印度分類法,並把autophones改名為Idiophones(體鳴樂器),進而在整體上用十進製作了詳細而科學的下屬分類。由於電聲樂器的出現,英國音樂家蓋爾平(Galpin, 1858-1949)在他的著作《歐洲樂器》(1937年)中仍取馬依永的用語,並新增了電鳴樂器一類,擴展成了五大類。隨後,薩克斯在1940年也增加了electrophones(電鳴樂器)。至此,終於形成了今天所見到的樂器學的基礎,分別稱為:體鳴樂器、膜鳴樂器、氣鳴樂器、弦鳴樂器和電鳴樂器。
法國的舍夫納(A.Schaeffner, 1932)提出了物態的二分類體系。杜爾農(G.Dournon, 1991)改進了霍-薩分類體系。胡德(M.hood, 1971年)的「符號分類體系」、海德(H.Heyde)的「自然的」和「人為的」分類體系都有獨特的方法論。美國的R.T.A.利斯洛夫和J.馬特森提出了視角信息量更大的「變數分類法」。
民樂一編輯
民族樂器分為四類:體鳴樂器、膜鳴樂器、氣鳴樂器、還有弦鳴樂器。中國民族樂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僅從己出土的文物可證實:遠在先秦時期,就有了多種多樣的樂器。如新石器時代文化遺
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河南舞陽縣的賈湖骨笛(最早的笛子距今8000年左右),仰韶文化遺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塤,河南安陽殷墟中出土的石磬、木腔蟒皮鼓;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入葬)出土的編鍾、編磬、懸鼓、建鼓、枹鼓、排簫、笙、箎、瑟等等。
體鳴
(1)敲擊體鳴樂器:叮咚、木棍琴、韻板、基諾竹筒、竹筒琴、鑼、鐺鐺、單打、鋩鑼、銅鼓、三角鐵、木魚、廣東版、木琴、鋁板琴,等等。
精美的樂器圖集 (20張)
(2)互擊體鳴樂器:棒棒、銅鏡、竹梆、竹杠、鈸、布哉、乳鈸、頭鈸、二鈸、小鈸、鐃、大鐃、釵、司涅、鑔、小鑔、碰盅、碰鈴、腰鈴、闊朔克、板凳、它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擊體鳴樂器:樂杵、竹搗筒、竹筒、瑤族竹筒、阿嘎、,等等。
(4)搖擊體鳴樂器:連廂棍、薩巴依、熱巴鈴、盤鈴、金剛鈴、瑤鈴、薩滿鈴、晃鈴、串鈴、
銅鈴、八寶銅鈴、師刀,等等。
(5)綜合奏體鳴樂器:竹簧、蹈到、鐵簧、錫伯族鐵簧,等等。
膜鳴
(1)棰擊膜鳴樂器:大鼓、排鼓、壯族的種勞、瑤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斗、光攏、贈疆、瑤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豬嘴鼓、姜鼓、戰鼓、扁鼓、八音鼓、書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環鼓、抬鼓、達瑪、納格拉、達瑪如、建鼓、神鼓、那額、達布爾、竹鼓,等等。
(2)拍擊膜鳴樂器:夏爾巴鼓、八角鼓、鈴鼓、達卜、黃泥鼓、長鼓、光亞、光吞,江南漁鼓等等。
(3)混合擊膜鳴樂器:手鼓(俗稱蛇皮鼓)、圓鼓、邊鼓、雙面鼓、杖鼓、蜂鼓、汪都 ,等等。
氣鳴
(1)唇振氣鳴樂器:牛角、銅角、剛洞、海螺、鹿笛、長號、筒欽、鋩筒、布巴、小號、次中音號、圓號等等。
(2)嗓振氣鳴樂器:斯布斯額、合歡簫,等等。
(3)邊棱氣鳴樂器:胡笳、壯笛、乃依、橫笛、豎笛、排蕭、短簫、筒簫、鼻簫、鷹笛、
骨笛、吐任、直通簫、布利亞、巴葛丟冬、列都、笛朽篥、庫洛、雙管鼻笛、扎令、阿烏、笛老挪、泥哇嗚、狍哨、口笛、塤,等等。
(4)吹口氣鳴樂器:簫、夜簫、侗笛、塞簫、獎、瓦格洛、雄林、蘇奈依、嘟嚕、低音嘟嚕、太平簫、嘎嗦、五月簫、篳簫、篳筍、勒絨、姊妹簫、雙管侗笛、波曉呼、決篥傑,等等。
(5)單簧氣鳴樂器:巴烏、篳、篳相、苗笛、芒筒、竹葉笛、馬布、篳魯、寸笛、咚咚虧、筆管、大嘀瓏、篳多喝、波蘆、篳建、利列、利羅、笛列、篳爾、篳朗布浪、芒笛、美都、其篥、雙管巴烏、雙管篳朗叨、篳總、決列、雙管竹葉笛、雙管馬布、菲察克、篳達、木葉,等等。
(6)雙簧氣鳴樂器:巴拉曼、波伯、細篳篥、小悶笛、蘇爾奈、長嗩吶、嘉令、波列、苗族嗩吶、白族嗩吶、彝族嗩吶、拜、勒尤·勒浪、洞巴、闊詩乃依、雙篳篥、長積、雙管悶笛、咪咪、雙勒浪,等等。
(7)自由簧氣鳴樂器:蘆笙、葫蘆笙、排笙、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等。
弦鳴
(1)打擊弦鳴樂器:揚琴、竹筒琴、竹琴、鏘,等等。
(2)彈撥弦鳴樂器:古箏、柳琴、阮(大阮、中阮、小阮)、古琴、蝶箏、玄琴、伽倻琴、雅托噶、五弦琴、獨弦琴、五弦琵琶、納西琵琶、火不思、忽雷、考姆茲、蘇古篤、扎木年、彈布爾、賽依吐爾、碧約牛腿琴、獨它爾、喀什熱瓦普、多朗熱瓦普、熱瓦普、巴朗孜庫木、庫木日依、阿肯冬不拉、樂隊冬不拉、月琴、貴州咸寧彝族布依族月琴、彝族四弦、苗族四弦、侗族大琵琶、侗族中琵琶、侗族小琵琶、其布厄、大三弦、龍頭三弦、彝族小三弦、拉祜族小三弦、僳僳三弦、賽玎、壯族三弦、垤施三弦、彝族大三弦、彝族中三弦、苗族三弦、天琴、豎箜篌、鳳首箜篌、雙排弦箜篌、雁柱箜篌、轉調箜篌、卡龍、弓琴、達比亞、傣玎、托甫秀爾、東布爾、菲特克吶、三線琴,等等。
(3)弓拉弦鳴樂器:二胡、曲胡中胡、老胡、高胡、京胡、板胡、馬頭琴、琤尼、牙箏、塔吉克艾捷克、胡琴、薩它爾、胡西它爾、椰胡、葫蘆胡、土胡、根卡、多朗艾捷克、艾捷克、高音艾捷克、低音艾捷克、獨弦胡琴、適爭、玎黑、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必汪、鐵琴、藏京胡、馬骨胡、竹筒胡、納西胡琴、二黃、朗多依、西玎、多洛、扎尼、彝族三胡、四胡、蒙古族四胡、四弦胡、彝族四胡、布依四胡、馬頭琴、克亞克、呃吱、牛腿琴、庫布孜、朝爾,等等。
補充
補充:無疑,最精美的銅器當數青銅禮樂器。青銅樂器主要是鍾一一大型的編鍾、單獨使用的鑄鍾,以及鐸、鐃等與鍾同一族屬的器物。在古代,禮和樂是很難分開的。無論祭祀、還是宴飲,自
薩克斯管
然是在華貴的青銅禮器中盛滿美酒佳餚,但還要有相應盛大的音樂伴奏。所以,從根本上說,樂是從屬於禮的。除了用於祭祀、宴饗、婚嫁、葬喪之外,有些銅樂器還用於征伐與作戰指揮,如「鳴金擊鼓」,指的就是用軍樂指揮軍隊的撤退與前進。
—— 青銅樂器主要有鐃、鉦、鍾、鐸、鈴、鉤、鐓於、鼓等
西洋
西洋樂器 (14張)
西洋樂器主要是指18世紀以來,歐洲國家已經定型的管弦樂器和彈弦樂器、鍵盤樂器,並且被重視與承認,列入名單的。
西洋樂編輯
弦
弦樂器是樂器家族內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古典音樂乃至現代輕音樂中,幾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樂聲部來演奏。可見,柔美、動聽是所有弦樂器的共同特徵。弦樂器的音色統一, 有多層次的表現力:合奏時澎湃激昂,獨奏時溫柔婉約;又因為豐富多變的弓法(顫、碎、撥、跳,等) 而具有靈動的色彩。弦樂器的發音方式是依靠機械力量使張緊的弦線振動發音,故發音音量受到 一定限制。弦樂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時則須運用手指按弦來改變弦長,從而達到改變 音高的目的。弦樂器從其發音方式上來說,主要分為弓拉弦鳴樂器(如提琴類)和彈撥弦鳴樂器 (如吉他)。
(1)弓拉弦鳴樂器: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
(2)彈撥弦鳴樂器:豎琴(Harp)、吉他(Guitar)、電吉他(Electric Guitar)、貝司(Bass)。
木管
木管樂器起源很早,從民間的牧笛、蘆笛等演變而來。木管樂器是樂器家族中音色最為豐富的一族, 常用被來表現大自然和鄉村生活的情景。在交響樂隊中,不論是作為伴奏還是用於獨奏,都有其特殊的 韻味,是交響樂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木管樂器大多通過空氣振動來產生樂音,根據發聲方式, 大致可分為唇鳴類(如長笛等)和簧鳴類(如單簧管等)。木管樂器的材料並不限於木質,同樣有 選用金屬、象牙或是動物骨頭等材質的。它們的音色各異、特色鮮明。從優美亮麗到深沉陰郁,應有盡有。 正因如此,在樂隊中,木管樂器常善於塑造各種惟妙惟肖的音樂形象,大大豐富了管弦樂的效果。
(1) 邊棱音類:長笛(Flute)、短笛(Piccolo);
(2)簧鳴類:單簧管(Clarinet)、雙簧管(Oboe)、英國管(English Horn)、大管(Bassoon)、薩克斯管(Saxophone)。
銅管
銅管樂器的前身大多是軍號和狩獵時用的號角。在早期的交響樂中使用銅管的數量不大。 在很長一段時期里,交響樂隊中只用兩只圓號,有時增加一隻小號到十九世紀上半葉,銅管樂器 才在交響樂隊中被廣泛使用。銅管樂器的發音方式與木管樂器不同,它們不是通過縮短管內的空氣柱 來改變音高,而是依靠演奏者唇部的氣壓變化與樂器本身接通「附加管」的方法來改變音高。 所有銅管樂器都裝有形狀相似的圓柱形號嘴,管身都呈長圓錐形狀。銅管樂器的音色特點是雄壯、 輝煌、熱烈,雖然音質各具特色,但宏大、寬廣的音量為銅管樂器組的共同特點,這是其它類別的樂器 所望塵莫及的。
(1)銅管樂器 :小號(Trumpet)、短號(Cornet)、長號(Trombone)、圓號(French Horn)、大號(Tuba)。
鍵盤
在鍵盤樂器家族中,所有的樂器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鍵盤。但是它們的發聲方式卻有著 微妙的不同,如鋼琴是屬於擊弦打擊樂器類,而管風琴則屬於簧鳴樂器類,而電子合成器,則利用了現代的電聲科技等等。鍵盤樂器相對於其他樂器家族而言,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 其寬廣的音域和可以同時發出多個樂音的能力。正因如此,鍵盤樂器即使是作為獨奏樂器, 也具有豐富的和聲效果和管弦樂的色彩。所以,從古至今,鍵盤樂器倍受作曲家們和音樂愛好者們的 關注和喜愛。其中,鋼琴被譽為樂器之王。
(1)鍵盤樂器:鋼琴(Piano)、管風琴(Organ)、手風琴(Piano Accordion)、電子琴(Electronic 是樂器家族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族了。其家族成員眾多,特色各異,雖然它們的音色 單純,有些聲音甚至不是樂音,但對於渲染樂曲氣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常打擊樂器通過對
樂器的敲擊、摩擦、搖晃來發出聲音。可不要認為打擊樂器僅能起加強樂曲力度、提示音樂節奏的作用, 事實上,有相當多的打擊樂器能作為旋律樂器使用呢!現代管弦樂隊里增加了很多非洲、亞洲音樂里的 音色奇異的打擊樂器,幾乎無法完全羅列。
(1)有調打擊樂器:定音鼓(Timpani)、木琴(Xylophone)、鋼片琴(Celesta)、管鍾(TUBULAR BELLS)等;
(2)無調打擊樂器:架子鼓(Drum kit)小鼓(Snare Drum)、大鼓(Bass Drum)、三角鐵(Triangle)、鈴鼓(Tambourine)、響板(Castanets)、砂槌(Maracas)、鈸(Cymbals)、鑼(Gong)。
打擊樂器虎紋大磬。常用的西洋樂器有: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弦樂器、鍵盤樂器、打擊樂器等。木管樂器起源很早,是樂器家族中音色最為豐富的一族, 常被用來表現大自然和鄉村生活的情景;銅管樂器的音色特點是雄壯、 輝煌、熱烈;弦樂器的共同特徵是柔美、動聽;鍵盤樂器的特點是其寬廣的音域和可以同時發出多個樂音的能力;打擊樂器主要用於渲染樂曲氣氛。
國內發展編輯
2008年我國樂器行業278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59.35億元,同比增長12.59%,出口交貨值68.85億元,同比增長0.84%。工業總產值(現價)160.45億元,同比增長12.68%。以上數據表明,2008年我國樂器行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但工業銷售產值增長幅度比2007年減少1.49%,出口增長幅度降減少4.44%,為歷年來最低。
2008年樂器行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分布國內17個省和直轄市,廣東、山東、天津、浙江、江蘇、河北、遼寧、北京、上海、河南是中國樂器主要生產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51.98億元,占整個樂器行業總產值的95.37%,企業數量256個,占國內規模樂器企業總數的92.08%。工業總產值增長較快的是河南、遼寧、廣東、湖北等省市,比2007年有所下降是天津、上海和北京三個直轄市,上海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7.91%。廣東、天津、山東、浙江、江蘇是我國五大出口省市,總出口額達到53.85億元,占規模以上企業全部出口的78.21%,其中河北省出口同比增長65.91%,增長幅度位居各省第一位,廣東、江蘇、北京、湖北、上海、天津等省規模以上企業出口都有所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天津,達18.76%。
民族打擊
鼓、手鼓、梆子、鑼、雲鑼、鈸、鐃、木魚、碰鈴、響板、響筒、板鼓、鈴鼓、鍾 、方響、編鍾、編磬、鍤
民族吹奏
葫蘆笙、葫蘆蕭、葫蘆絲、巴烏、笛子、簫......
葫蘆笙、是彝、拉祜、佤、僳僳、哈尼、黎、納西、怒、普米、苗等族單簧氣鳴樂器。彝語 稱布若、昂。拉祜語稱若、若果篳。佤語稱拜、拜桂、恩拜因 、唔變。僳僳語稱瑪紐、阿普篳。哈尼語稱拉結、報扎。納西語稱妞篾、貝批又。流行於雲 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保山地區、臨滄地區、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麗江地區,四川省涼山 彝族自治州,貴州省畢節地區、安順地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等地。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傣語稱「篳郎叨」(「篳」為傣語吹管樂器的泛稱。「郎」為直吹之意,「叨」即葫蘆),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主要流傳於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蘆絲可分為高、中、低音三種類型,常用的調為降B、C、D等調。葫蘆絲發源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宏、臨滄地區,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巴烏,簧管樂器,也叫「把烏」,流行於雲南彝、苗、哈尼等民族中。哈尼族稱「各比」,彝族稱「比魯」或「烏勒」,侗族稱「拜」,常用於獨奏或為舞蹈和說唱伴奏。巴烏的品種較多,在哈尼族,有單管、雙管之分,由於竹管長短、粗細的不同,還有高音、中音和低音巴烏之分。
笛子是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即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國民間音樂、戲曲、中國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是中國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製的,但也有石笛和玉笛。不過,製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為這種材料的笛子聲音效果最好。
簫又名洞簫,單管、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