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流感》適合孩子看嗎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因為疫情,這部災難電影《流感》又被人們重新提起。
《流感》這部影片講述的是致命感冒病毒大爆發的時期,消防員「姜智久」與女醫生「金仁海」共同踏上尋找病毒宿主之路,並在途中發生故事。
如果說阿三的電影標簽是「歌舞」的話,那麼這部電影就是「深刻」。有人說,這部5年前的電影,比前年大火的《釜山行》更能體現人性。
首先這部電影挺好的,本片在敘事手法上來看屬於韓式電影典型的特有風格,從平民的角度出發再上升到 社會 和國家的層面,並集中描述電影中人物的 情感 和立場的變化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以及國家和 社會 的關注。我主頁有一部分《流感》的片段。
小孩看的話要看小孩的年齡。個人不太建議12歲以下的孩子觀看。因為這裡面有些場景還是比較血腥的。
比如:
1:在超市姜智久和金仁海帶著小孩在超市買用品。然後總統在電視上宣布感染人數超過數千人時,從而出現大家都在搶購口罩等一次性用品,出現一些暴力場面。
2小孩被感染(姜智久)從隔離區尋找小孩時看到挖機把病毒感染的人用埋到 體育 館,可謂是橫屍遍野,再加上用火燒, 體育 場瞬間變成火葬場,慘不忍睹,這段比較血腥。
3:包括電影最後人們反抗軍隊,沖出集中營,(孟瑟)被地頭蛇用到刺死。等一些血腥場面。所以不太建議12歲以下的孩子觀看。
這部電影從人性的黑暗到國家合作,從暴力鎮壓到官僚主義,來諷刺 社會 。這個和《釜山行》借喪屍來揭露人性有異曲同工之妙。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從類型上來說,《流感》是十足的災難片,這就不免讓人聯想到,韓國在這一類型上的優秀電影:《釜山行》,同《釜山行》相比,《流感》也擁有超一流的敘事能力和無以倫比的節奏感,正是這兩點讓觀眾有了沉浸式的觀影體驗,兩個多小時里,幾乎所有的心思都留在了故事上,不過《流感》同《釜山行》相比,在內核價值觀的表現上,有著明顯的短板,正是這一點讓兩部電影的質量高下立判。
《釜山行》的主題是人類良知的勝利和重大體現,《流感》的主題則有點博而不精,有點故意堆砌之感,就是男女主人公的行為動機也是經不起多大的推敲,從劇作上來講,《流感》的開篇,有點雜亂無章的感覺,感覺人物的出場和事件的開端有點刻意為之。
電影的第一場,是黑市走私勞動力的畫面,一大夥廉價的勞動力被裝進了集裝箱,通過海運來到了韓國,隨後的第二場戲,就成了男女主人公相遇的事情,男主是一位消防員,女主是被救的那位,二人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交集,也就有了下面的故事,這一集裝箱的廉價勞動力裡面,恰好有病毒的攜帶者,一夥人可能還沒到韓國就一鍋瘟了,但是其中有一位年輕人,身體裡面恰好病毒的抗體,幸運地活了下來,並且成為整部戲里的「麥格芬」,幾乎所有的人物開始圍繞著他轉,這邊男主和女主初次見過之後,男主救起了女主的人,但是卻沒有救到女主的包,所以女主又讓男主幫她找包,萬萬沒想到男主拒絕了女主,不過嘴上誰不要,實際早就不顧危險找包去了,是不是全天下的男人都是這樣,為了女人的歡心,傻不拉幾的會干很多的不可思議的事情。
男主找到了包,得知了女主醫生的身份,並且引出了女主的女兒,一看女主已經結婚了,難免有些傷心難過,但是從女主女兒的口中得知,爸爸經常讓媽媽哭,並且現在已經去了美國,男主的心又活了過來,響動著跳動的聲音。
就在此時,疫情爆發了,非常的迅猛,通過口中飛沫大面積傳播,感染者極速上升,並且48個小時就會發病,臨床上直接是吐血而亡,一時間整個城市交通癱瘓,超市的物資被人們哄搶而空,值此大廈將傾之際,政府不得已決定封城,在病源地實行強有力的隔離政策,十幾萬人被送進拉了疫情大本營,沒有被感染的人被當作潛伏期患者,留在大本營隔離觀察,而已經被感染的患者,直接被送進了焚屍爐。
疫情爆發之前,女主的女兒在小區玩耍時,接觸過從集裝箱逃離出來的那個抗體,因此也被感染了。
而女主在得知女兒已經被感染的事實之後,自然的母愛讓她忘記醫生的職責,隱瞞了女兒的病情,逃離了隔離審查,並且在此時利用自己高級別醫療專家的身份,直接給自己的女兒注射了抗體的血清。
女主剛給女兒注射了抗體血清,就被軍隊管制的人發現了,直接就把女主的女兒送到了火葬場,這個時候男主猶如神兵天降,在死人堆里,救出了女主的女兒。
其實,這個故事讓我反感的就是,在如此生命災難發生時,影片的編導還不忘讓男主和女主上演爛俗的愛情故事。
故事的最後,編導還不忘諷刺一把韓國的畸形政治,狡詐的政治家決定犧牲掉整個病源地的國民,來維護整個國家的安全,而如此重大的災難發生在韓國,自然少不了美國人的參與,美國顧問決定直接讓美軍出動來鎮壓病源地國民,就在此時,年輕的韓國總統力挽狂瀾,不惜和美國人撕破臉皮,也不要放棄每一個國民!
《流感》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電影,畢竟極佳的節奏感並不是所有的電影都能夠表現好。
國內的疫情還在繼續,但是我們相信我們國家、相信黨和政府,相信中國的醫療水平,很快疫情就會過去。希望大家配合管理,做到不出門、少出門,祝大家身體 健康 !
我覺得不適合
影片講述的是致命感冒病毒大爆發的時期,消防員「姜智久」與女醫生「金仁海」共同踏上尋找病毒宿主之路,並在途中發生的一連串故事。
② 流感是獨播電影嗎
電影《流感》是由金成洙編導,張赫、秀愛主演的一部韓國災難電影。影片描述是變異的高致病性流感被來自東南亞的偷渡客攜帶到了韓國某城市,隨後便在這個城市蔓延。流感傳播的快速性,范圍的廣泛性令人恐懼,通過空氣的大規模傳播使得很多人致命。死亡人數的上升,感染規模的擴大,引發了韓國各界的混亂,一座城市頓時成了一座癱瘓的垂死之城。
電影《流感》海報
在致命流感病毒面前,人性和金錢一樣變得一文不值,被毀滅得一塌糊塗。到處都是打架、搶劫、焚燒,從空中俯視這個城市一片狼藉,每個人都在奔波疾走希望逃離這座魔鬼之城。對於這個國家的統治者而言,針對這場災難的人性抉擇難題便擺在了面前。是完全封鎖那座被感染的城市犧牲幾十萬條人命,拯救全國幾千萬人;還是打開封鎖線讓他們出來,引發全國人民的恐慌呢?
電影《流感》劇照
這樣一個虛擬在電影里的人性難題,無論最後選擇哪一個都會被人所詬病和指責。影片中的電視台也做過相應的調查,對於放棄那座城市而言,從最初的只有30%的民眾支持率到最後達到95%,這不是偶然的,人性黑暗的一面在此時凸顯,都想著人人為我,同時這也是人類面對滅頂之災時絕望、悲觀和無助的表現。
電影《流感》海報
在美國顧問和韓國總理冷峻無情、慘無人道的表現下,大韓民國總統的據理力爭是多麼的令觀眾感動,甚至是國家的英雄。我們換個角度去思考,此時此刻,如果小女孩美日身上沒有抗體,全國上下也都找不到抗體,那麼針對這個完全抵抗不了的流感病毒,總統下令打開封鎖線是多麼的愚蠢,為了救一部分人卻要使一個國家遭受病毒的襲擊甚至毀滅一個世界。
電影《流感》劇照
不過電影畢竟是電影,故事中的小女孩美日給我們傳播了巨大的正能量,尤其是軍隊在封鎖線上用機槍掃射欲突破的群眾時,她的奔跑和呼叫讓群眾為之動容,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組成了一道道的人牆,保護小女孩和從對面奔跑來的母親,場面感動包括總統在內的很多人。
影片中病毒的災難實際上是一場人性和心靈的災難,在大范圍的致命流感傳播過程中,韓國各階層、各行業民眾的反應都是自私的,他們考慮得更多的是自己。例如片中的那個作戰長官,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欺壓其他感染者,得知小女孩美日身上有抗體時,不擇一切手段要取得她身上的抗體,並煽動組織暴力隊伍,使隔離區出現騷亂,最後隔離區完全癱瘓,這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自己能夠得到抗體。
電影《流感》劇照
除了在一些具體人物層面的刻畫,影片主要是通過重大場面的拍攝反應人性的黑暗,也給人很大的沖擊力。在折射人性黑暗心靈的同時,本片也贊頌了黑暗中的人性之光,不乏英雄主義的身影,這不同於突出的個人英雄主義,拯救國家與世界於水火之中的好萊塢式電影。在韓國的災難電影中,英雄的出現是自然的,是一步步淡入的,並不是天生的,他們是社會中的小人物,更多的都是為了救自己的親人或者朋友而站出來。
電影《流感》劇照
影片的基調是為了揭露災難下人性的醜陋,社會的昏暗,所以影片沒有去高度贊揚和宣傳平民英雄,僅僅只是以解決災難事件,平息民眾恐慌而結束整個影片的敘事。
《流感》是名副其實的災難電影,這不僅是病毒帶來的物理災難,更是社會各階層人在面對病毒災難時他們人性災難的大爆發,虛偽的面紗被撕開,要求自私的保護個人和要求平等的被對待構成了影片的內容核心。
電影只是虛擬的現實,雖然用了誇張的手法去渲染,但是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去想一下生活中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之後,你會怎麼做?大家會怎麼做?不得不說,這部韓式災難電影《流感》不啻為一部經典的藝術作品,同時也是一部值得我們反思的「現實」電影。
使用文獻:從「電車難題」到人性災難——以韓國災難電影《流感》為例(王一星)
特別聲明: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③ 一部揭示人性的電影《流感》,是天災還是人禍
《流感》算是韓國災難電影裡面比較值得觀看的。本片在敘事手法上來看屬於韓式電影典型的特有風格,從平民的角度出發再上升到社會和國家的層面,並集中描述電影中人物的情感和立場的變化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以及國家和社會的關注。
對於很多打著「人性丑惡」的標簽詬病影片價值觀以及劇情邏輯的評論,五娃的理解則是人性的復雜可以去嘗試理解但是萬不可妄下定論。比如女主保護孩子的私心,男主對女主和孩子的保護以及政治家對地區和感染人員的決定,即使這些做法讓人不敢苟同但從理性旁觀者否認角度來看都是真實合理而可以理解的。
④ 流感電影那個馬來西亞人是誰
流感電影那個馬來西亞人是陳彪
⑤ 看電影《流感》裡面的兩個感恩情節
這是一部韓國電影,配上中文字幕,還是能夠看懂的。在一個深夜,在一個春天,在一個一樣被疫情困在家裡的時光里,我看了這部電影。
韓國電影長,有兩個小時,對於劇情而言,不算冗長。
各個網站上比較統一地用了一個簡介:
對於其中的愛情故事,不知道有沒有感動到少男少女們,我缺少一點感覺。印象較深的是這樣兩個關於感恩的情節:
女醫生仁海車禍被救,覺得是消防隊應該做的事,沒有什麼值得好說,所以不需要感謝。後來還強硬要求小張幫忙找包包。流感讓城市混亂起來,智久又是幫仁海帶孩子、找孩子,為幫母子倆隱瞞病情,還甘願被當成病患隔離……直到最後,他們一道經歷了生死的考驗,闖過了那些難關的時候,她才發自內心的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並且要女兒向這位大叔說感謝。
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是有很多事不被大家理解和尊重,所以總是感覺不順暢。救援隊員並不需要感謝,能夠對陌生的救命之恩說感謝,其實是一個人的修養,是一個人有沒有感恩心的體現。這樣我們就知道了,為什麼那麼多緊急的時刻,有人挺身而出,伸出援手,可是那些獲救的人,轉身就走,是因為他們缺少感恩心的修煉和養成,或者根本不懂得感恩。
從東南亞的偷渡客中唯一的倖存者孟瑟,在逃跑中遇到仁海的女兒美日,小女孩乖巧懂事,對於這個滿身病毒,流浪在異國的男孩毫無戒備,主動親近,還給他食物。正是因為這一點,在後來的醫療室,仁海求孟瑟給自己的女兒輸血救治,孟瑟非常害怕。可是當他看到這個小女孩,是那個曾給他食物的美日時,他毅然伸出自己的手臂,表示願意用自己的血和抗體,救治這個小姑娘。美日最終因此獲救,產生抗體,成了整個城市和治癒流感的希望。
不是命運鍾情於美日,實在來說應該是美日這個孩子,以她那種純真和善良,在無意間結識了孟瑟,感染了流感病毒,當然也最終因為孟瑟,她才能最終獲救。孟瑟就是一個知恩感恩的人,把美日完全當成了自己的親人,當成了自己的小妹妹,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面對陌生的仁海,因為她懷抱的女兒,孟瑟才願意獻了自己的鮮血,並且叫她「媽媽」。
至於在電影里人性的惡隨處可見,除了政府、醫生的種種作為,大家在超市爭搶生活物資;在一線的軍官想偷溜就行賄,發現自己被感染後就想強行抽仁海女兒的血來治療;被封城的人想往外闖,而外面的人幾乎都支持封城,投票支持率高達96%……
以及說到智久雖是戀愛腦,但一直盡救援職責,看到別人有難就幫忙;仁海自私隱瞞女兒病情,但這也是出於母親對孩子的愛;士兵責怪母親不該來災區,但也拚命保護她……
或者是這個總統忽然會被一些人忽悠,以致於對局勢不能把控,到後來甚至敢於非常嚴厲地下令,准備發射地對空導彈,你都難以想像他怎麼可能這樣硬核。等等一些事,都留給他人去說吧。
找到一個比較詳細的電影介紹,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⑥ 流感是什麼
流感全稱為流行性感冒,也稱為季節性感冒。它與普通感冒不同。好發於每年的冬春季節。傳染性很強,常聚集發病。引起流行性感冒的常見病毒有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等。
流感患者症狀表現為起病急驟,體溫上升很快。常迅速上升到39度以上,伴有畏寒,寒顫,肌肉酸痛乏力,全身症狀較重。而打噴嚏、流鼻涕、咳嗽、咽痛等局部症狀相對較輕。流感患者會有並發症出現,尤其是有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現並發症。會合並有肺炎、呼吸衰竭、心肌炎、腦炎等。因此,流感需要抗病毒治療。可以口服奧司他韋抗病毒治療,如果病情比較重,合並有嚴重並發症的時候,可以靜脈使用帕拉米韋抗病毒治療。對於6歲以下的兒童,65歲以上的老人,有心肺、腎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建議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⑦ 韓國電影《流感》中的孟瑟是哪位演員
韓國電影。如果租的夢,秦。他就是一個韓國演員呢。不過這是個部電影,確實。他在這里表現的不錯呀。
⑧ 電影流感里的孟瑟是哪個國家的,演員真名叫什麼,求解
崔英,我剛才查了查
⑨ 韓國災難電影《流感》,不僅拷問人性,更凸顯韓國人的什麼
韓國著名災難電影《流感》上映於2013年,在2020初年這個特殊的時期,這部電影再次引起了廣泛關注,片中那個美國駐軍代表的話即使放在在現在也非常適合。
4、美軍地位焦慮
片中政客財閥是一大反派,美軍代表則是另一個大反派。美軍指揮了韓國政府的一切工作,甚至敢於不經過韓國政府同意就下令向民眾射擊以及轟炸盆塘。
而美軍代表也在韓國總統面前頤指氣使,儼然一副太上皇的面孔。這種描寫當然有些誇張,但也正體現了韓國民眾對駐韓美軍的厭惡態度和 內心焦慮。
5、炮彈襲擊焦慮
《流感》中有個突兀的情節,美軍代表居然命令美軍轟炸機轟炸盆塘市民,這劇情明顯有點兒誇張了。
筆者看的電影版本中將戰斗轟炸機攜帶的導彈翻譯成炮彈,將轟炸翻譯成炮擊。不知道韓語原文是不是就是炮彈和炮擊。但筆者認為,炮彈比炸彈和導彈合適。
這里的炮彈應該是代指首爾附近金城川一帶的大炮,首爾大部分繁華地段都在鄰國的幾千門大炮射程之內,一旦出事,首爾半個小時內就會變成瓦礫堆。這種時刻被當成「人質」的現實也一直是韓國人尤其是首爾居民的焦慮來源之一。
6、倒霉總統焦慮
有些網友戲稱,韓國總統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流感》中的韓國總統則不光展現了危險,還展現了尷尬。
在指揮防治疫情關鍵時刻,以韓國總理為代表的財閥政客居然將韓國總統給架空了,而在美軍代表面前,韓國總統更是毫無話語權。
直到影片結尾,韓國總統才正面硬剛了財閥政客和美軍代表,其下令防空導演擊落美軍轟炸機一幕很燃。
但影片最後韓國總統血紅的眼睛也預示了,這又是一個將來會倒霉的總統,因為他同時得罪了財閥和美軍。總統的尷尬,也是民間精英們的焦慮。
綜上,正是由於存在這種無處不在的焦慮,因此韓國電影普遍在反映現實問題上比較用力,片中各種極端躁動的戲份也比較多,這是一種文化的折射。《流感》的評分沒有超過8分,也和這些由於焦慮而有些誇張的劇情有關。
當然,對於外國觀眾尤其是我國觀眾來說,只看電影本身,韓國電影還是優點多多,值得我國的電影人學習。
此外,《流感》雖然只是把傳染病當成一個故事的載體,不論是發病、傳染、防疫和治療各個階段敘述的都比較簡單粗暴。但我們依然能從電影的緊張和恐怖的氣氛中感受到傳染病的可怕。
相信看完這部充滿了韓國式焦慮的《流感》,很多中國觀眾都會有一個感想,慶幸我們生在了一個負責任有實力的大國。
今天2021年1月10日,我看了這部電影,挺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