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動畫電影《煙花》中有一個畫面是一個溺水的人手裡拿著玻璃球,那人是誰呀
GROZ :我看完了也是不明白來著。。。所以特地去查了輕小說原文。先說一句,我... 其三:作者在小說中並沒有將最後一個世界的天空描寫為就像在煙花彈中一樣,只是...
② [影評]《升起的煙花,從下面看、還是從側面看》
這部電影之前一直被傳為,繼「你的名字」之後又一日漫巨作,事實證明,確實是這樣的。雖然在看這部影片之前,大眾的評論都是各種差評,但是這並沒有阻擋我想要看這部影片的熱情。最後,這部影片也並沒有辜負我的期望,確實是本年度壓軸的巨作。
下面說一下我對這個影片的見解和感受吧。
影片開始,男主和女主沉浸在海中,男主拚命的想要抓住女主的手,並且說出「如果那時......」(沒記住完整的句子),但正是這個「如果......」貫穿了整個影片的劇情。緊接著,畫面一轉,男主和他的朋友們騎車在去學校的路上,玩笑之間,男主看見了女主走在海邊,也正是在這里,女主撿起了那個可以作為本劇的線索的「if」煙花球(煙花球會在下面的文章中解釋)。接下來就是日常的校園生活,也交代了女主要轉學的事情。不過這里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老師的胸部(這是一個細節,後面會再次提到的)。接下來就是游泳池比賽的情節。從這里我就要區分一下世界了,首先是動漫最開始的世界(原始世界),在原始世界中,男主因為腳受傷並沒有贏的比賽,但是卻拾到了女主的玻璃球,這里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時的男主已經進入到了煙花球世界,也就是大家所認為的原始世界(當然女主也看過了,在女主撿到煙花球的時候,也注視著煙花球的裡面),接下來就按照煙花球中的世界來繼續為大家講解,繼續原始世界(煙花球世界中的第一世界,也可以說是男主想像出的世界),女主約男二去看煙花。在這里我想說一下我對男二的印象,從原始世界男二從泳池回去之後的種種表現,都能說明,男二知道男主喜歡女主,並且有意撮合男主和女主,包括有意避開女主,以及讓男主去醫院與女主的相會,都可以說明這一點。而且,從這里我們也許也能看見自己的青春的影子,這就是青春期對愛情的朦朧的期待,但是卻又因為不成熟不敢去面對,沒有勇氣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從男二在教室中說「如果被拒絕了多尷尬呀」可以得以證明。同時,我們還要注意一點,當男主男二和他們的朋友在教室里討論「煙花從側面看是圓的還是扁的」其中有一個小男孩說「他的爺爺曾經看過扁的煙花」(記住這句話,之後我會繼續提到的)。之後便是男主與女主相處的時光,知道了女主要離家出走的想法,也聽見了女主說其實希望是自己贏,以及男主目睹了女主被她母親帶走的情節。這時候的男主開始誤會了男二,對男二放女主鴿子而感到憤怒,並在回去的路上狠狠的打了男主一拳(這里也是細節)。在這里,男主第一次觸發了「if」煙花球,「如果那時贏的人是我」。類似於命運石之門時間跳躍的感覺,男主回到了泳池,這時男主進入了煙花球中的第二個世界。這一次,男主獲得了勝利,而女主的表情也與原始世界對男二勝利時的表情完全不同,這一次女主的表情充滿了喜悅。之後的情節和第一世界的情節相似,但是輪到男主決定是與朋友去看煙花還是和女主去看煙花,在男主與男二在家中玩游戲的時候,男二用一把扇子將「煙花是扁的」這一想法傳遞給了男主,但是我們回想一下,在第一世界中,男二與男主分開之後與小夥伴們偶遇一個喝醉酒的放煙花大叔,放煙花大叔告訴他們「煙花從側面看時扁的」,但是通過酒保和煙花大叔的對話,我們可以知道「從側面看煙花是圓的」是一個正確的答案。(這一點是後續男主明白了這是一個虛擬的世界的重要因素)。我們繼續剛才的男主家中的劇情,男主通過窗戶看見前來的女主,此時的男主還在女主與朋友之間抉擇(這也許也是我們青春時代的表現,往往在自己喜歡的人和朋友之間難以抉擇)。眼看著女主即將按響門鈴,男主及時的握住了女主的手,為了不讓男二察覺,為了保守自己與女主相約的秘密,為了不想傷害同樣喜歡女主的男二。但是很不巧,還是被男二發現(此時的男二並沒有真正的生氣,只是想發牢騷而已)。又是男主和女主相處的時間,男主得知了女主想要和自己私奔,想要離開這個鎮子,我想這個時候的男主內心一定是非常的動盪,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所以,在車站的時候,電車就在眼前,但是由於女主的父母的到來而不知所措,只是獃獃的望著女主被她母親抓走,在最後時刻,他想起了在第一世界,也是看見了女主被母親抓走的情形,這個時候的男主開始成長了,他想阻止女主的父母帶走女主而採取行動,但是無奈被女主父親阻礙,沒有成功。落魄的男主在回去的路上遇見了男二和朋友們,這個時候男主和朋友們已經產生了矛盾,尤其是男二。在登燈塔的時候,男二真正開始生氣了,因為男主一直對女主的事情支支吾吾,讓同為喜歡女主的男二產生了反感(當自己喜歡的人和別人走了,而且那個人卻不能把握住機會,卻不能表達情感,這是最讓人感覺反感的事情。這種事情也是會發生在青春期初期,不得不佩服導演,抓住了每個青春期表現的心理)。男主一行人登上了燈塔,然而看到了天空中呈現的扁的煙花,男主開始意識到了,因為他一直都知道從側面看煙花是圓的是一件非常正確的事情,然而只是因為自己被男二傳入了」從側面看煙花是扁的「這種思想,而看見了這個奇怪的煙花。男主明白了「if」煙花球的功能,並且下定決心要把女主帶回來(這也是一種成長的體現吧),男主再次觸發了煙花球,「如果那時上了電車」。這時進入了第三世界(但是還是煙花球世界,只是煙花球更改了世界,按照男主的願望(如果上了電車)更改了世界)。這次,男主成功的阻止了女主父母,帶女主上了電車,在電車上,聽見了女主的願望,以及女主的家庭(這里女主提到了原來的父親,電影之後的片段中還會有女主原來的父親的畫面)。在電車里,女主展示了她的才藝,從女主的幻想中,也可以看見一個13歲小女孩對未來美好的嚮往以及自己內心中的公主夢,和對自己白馬王子(男主)的期待。就在歌曲結束的時候,男主和女主同時被男主的朋友和女主的父母看見。於是男主決定在下一站下車,為了躲避朋友們和女主的父母,男主帶著女主向燈塔跑去,在路中遇見了老師(其中有男女老師的對話,從對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女老師的胸部很小,然而在原始世界中,女老師的胸部很大,也是側面說明了這是一個虛構的世界)。在燈塔上男主和女主看見了圓的煙花,這讓男主更加確定了,這個世界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在第二個世界結束之前,男主安慰那個認為從側面看煙花是圓的那個男孩,說煙花從側面看一定是圓的,也就是說,男主已經將從側面看煙花是圓的作為自己的意識)。在和女主同時掉下燈塔的空中,男主第三次觸發了煙花球,「如果那個時候沒有被看見」。這時進入了第四世界。這一次男主和女主沒有被看見,但是他們乘坐的電車也沒有走出小鎮(因為這時男主想像出得世界,其大小取決於男主的認知,因為男主一直生活在鎮子中,沒有看見外面的世界,所以這個世界就是這個鎮子)他們再次走到了海邊。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出,此時的世界已經蒙上了一層漣漪般的波紋,女主也相信這個世界是男主想像出來的虛假的世界。對於男主來說,這個世界正是自己一直渴望的世界,與是他說出「即使這是一個虛假的世界,是自己想像出來的世界,他也希望能在這個世界中與女主生活在一起」(這句話中已經沒有了「如果」,男主已經得到了想要的世界,此時的煙花球已經沒有了作用)。但是,煙花只有瞬間的美麗,美麗之後還將會是空洞的黑夜。煙花球被煙花大叔引燃爆炸,在空中炸裂,煙花球中種種美好的瞬間正如煙花一樣燦爛美麗,已經登上燈塔的小夥伴們也從破裂的煙花球中看到自己美好的時刻,看見了自己的幸福。水中的男主也看見了自己與女主私奔到東京生活的美好時光,男主伸手去抓住那一片記錄這一時光的碎片(也只有男主抓住了這一碎片,證明男主想要選擇這條路)。煙花球世界漸漸的崩塌了,也呼應了影片的開始。影片的最後,教室內男主和女主都不在,因為,男主已經經歷過了煙花球中的世界,選擇了那個最完美,自己最想要的那個世界而去做了,與女主私奔到東京,幸福的生活,就如同煙花球碎片中呈現的那樣。現在我們開始填一下前面的坑,那個說自己的爺爺看見了扁的煙花,這可以說明,其實他的爺爺也曾擁有過「if」煙花球,並且通過煙花球找到了自己幸福。那麼為什麼女主的爸爸手持煙花球死在了水中,這里我是這樣認為的,煙花球只有在破碎後,持有煙花球的主人才會回到原始世界,但是女主的爸爸已經決定想要生活在他自己想像的世界中了,於是並沒有回到原始世界,所以在原始世界的他就相當於「死」了。至於大家爭議的為什麼男主最後臉上沒有傷痕,這個我在本文前面也提出構想了,因為男主在泳池中已經進入了煙花球世界,而打傷男主的是在煙花球第一世界裡。
以上是我對影片的個人見解,當然每個人對影片的理解都有所不同,這也正是煙花這一電影的魅力所在,開放性結局,開放性劇情不等於爛尾、爛片。在電影院中確實並沒有多少觸動,也是因為剛開始我也沒有看懂(尷尬)。但是慢慢的品味,慢慢的理解,越來越發現這部電影的精彩,越來越被其中的劇情所打動,煙花這部電影主要突出的是青春這一題材,當理解這些劇情後,相信每一個人都會用自己的青春和這部影片相比較,多多少少都會產生共鳴的,曾經看著自己喜歡的人,卻不敢表達出來的羞澀。曾經與朋友一起討論各自喜歡的人,被朋友指出喜歡的人的名字是,又極力的掩飾。如果說你的名字突出的是男女間的愛情,那麼煙花就是突出青春期朦朧的愛戀,這是一部需要思考才能真正有所感觸的電影,估計製作組也是希望觀眾們能夠多多思考,並用開放性的結局,給予每一位觀眾巨大的想像空間。可以說,這是我看過的非常精彩的一部電影了。
③ 《煙花》電影結局官方解釋是什麼
煙花結局是男主去找女主了,電影開頭男主一連幾個『如果那時』是指男主因為沒有贏得游泳而感到的後悔。而男主女主墜入海中其實是指男主女主的關系環境,由之前的遠變為愈來愈近,故事由此展開。
初中一年級,男主沒有意識到喜歡上女主,但女主真的是喜歡男主,證據是女主在場景一中說到本想請男主看煙火但男主卻輸了。
之後,男主通過扔玻璃球來實現夢想由此一步一步發現自己對女主的感情愈來愈深,漸漸接受了這個事實。但是除了第一個場景是真的以外,以後三個都是假的,原因是,場景二:煙火是扁的;場景三:男主說煙火的樣子與現實中不同。
④ 電影煙花劇情結局是什麼意思
說說我的總體看法,助大家理解
首先要明確煙花是扁的就是指這不是現實世界,if球功能就是讓使用者後悔所做出的決定,從而創造的一個改動決定後的虛假世界(if球世界),你可以這么理解,這個if球世界就是按照真實世界男主改動軌跡後的平行世界。一個改動軌跡後真實體驗的創造世界,不是腦中的妄想幻想(幻想也想不到女主有繼父啊),不是穿越回過去(結尾那次球世界女主消失了)。if球寓意著可能。
第一次改動是回到游泳池贏了男二,注意女主對男主噴水的笑臉和對男二噴水的無表情臉,還有之前現實世界早就坦白自己想選男主的,還有本條線,女主約完男主看煙花後騎車回家的路上轉了個圈圈,男主翻照片看到自己和女主在一起的畫面,騎自行車背女主的畫面等等。兩人互相喜歡沒有爭議。不過最後在車站分別,女主被家人抓走,後來男主和小夥伴登上燈塔發現煙花是扁的,意識到不正常,再次選擇。
於是有了第二次是回到車站,成功帶走女主,這是在車上才知道有繼父這號人物。但是又被男二和夥伴們看到,還被女主父母追上。後來二人逃到燈塔,看到的煙花非常奇怪,男主原話「奈砂,不對,這個世界不對勁」,還是暗示這不是真實世界。二人最終被男二撲倒墜落,又開始第三次。
第三次回到車內,女主坦白私奔也只是妄想,只圖今天的爽快和男主在一起。男主也解釋自己是利用球的力量等等。女主原話「只要你說的話我都相信」。但是這個無人駕駛的列車反而開回了鎮子,回到原點。這時天空街道早已出現屏障,女主還調侃「那麼這么說這個世界是你創造的」,男主「雖然是我期望的,總感覺怪怪的」"要是我許願回到現實世界,你就不會在我身邊,我們就不會在一起"。然後男主告白,情願和女主留在這個世界。之後女主要下水游泳。之後球意外破碎,注意此時煙花是圓的,每個都能看到一種人生可能、發展方向。男二看到自己接受邀請和女主在一起過祭典。女主都看到和男主一起吃喝玩樂還有親吻的畫面,男主也看到並抓住了親吻畫面的那塊碎片,跳下水和女主親吻,這時雙方都明白二人是有在一起的可能。因為球碎了回歸現實,所以男主視角的女主是遊走消失了,畢竟是球創造的,真實世界就是被媽媽抓回家然後搬家走了。女主那句臨別之言「我們下次會在哪個世界相遇呢」真是感動到我了。
結尾說男主溺水死了不用想了,祭典當天是返校日,暑假還沒結束,怎們可能人死了到了新學期老師再點名?還有電影開頭二人在水裡,男主沒抓住女主,嘴裡說著「如果...」同時閃過一串回憶,那隻是新房意識流表現手法,指二人的關系,現實中男主沒有抓住女主,女主搬家,二人分別,不是兩人都溺水死了(要知道連衣服都不一樣)。還有漫畫結尾除了老師點名,還有男主下定決心,這次沒有if,抓住現實踏上車站、尋找女主。電影沒有這個內容。
我唯一不理解同時也讓很多人亂想的就是,女主父親死了手裡握著if球,這個畫面有啥意思?硬是來個開放式結尾,還是有點坑,很多人看不懂,難怪票房口碑一般,當時還打著你的名字的旗號,真心認為這個改好了應該是神作。
⑤ 煙花從側面看是圓的還是扁的不要一般的答案 要有深度
是扁的 我們是三次元人 如果是四次元 就是平行
所以是扁的
⑥ 日本的動畫電影《煙花》很唯美,這部動漫的男主比賽時為何會失利
《煙花》全稱是《升起的煙花,從下面看?還是從側面看?》,是2017年8月在日本上映的一部純愛式動畫電影,於12月份引進到國內。
由於前不久新海誠的經典之作《你的名字》在國內大火,在《煙花》上映前,人們對這個畫風精美的戀愛類動畫電影抱有相當大的期待。而宣稱是《你的名字》的核心團隊執導的,依然是青春、戀愛以及時空穿越的設定的《升起的煙花,從下面看?還是從側面看?》也狠狠地蹭了一波《你的名字》的熱度。再加上在日本上映時票房口碑的炸裂,國內的影迷對《煙花》的期望值幾乎到了沒有根據的程度。
整部電影總的來說,雖沒有什麼大氣磅礴,但是如果只是體會一次年少的喜歡,也算是一部不錯的文藝片了。雖然《煙花》十分的小眾,但好在每個人多多少會在年少時體會到懵懂的愛慕,以此作為共情的基礎來看,如果能看懂這部電影的八成,也不缺乏會有人給出好評。畢竟誰還沒有年少時的喜歡,不論那個人還在不在身邊,結局算不算圓滿,所有的故事值得珍惜的都是過程,在這段過程中懵懂而又青蔥的回憶才是最終被所有人珍藏的。
⑦ 電影《煙花》主要講了什麼
由岩井俊二原作改編,《你的名字。》核心主創團隊打造,新房昭之擔任總導演的日本夏日檔熱門動畫電影《煙花》,宣布內地定檔12月1日。截至目前,該片在日本雅虎的評分(滿分5分)逆襲至3.0分,分數與《銀魂》持平,影片的質量逐漸得到更多觀眾的認可。此次內地發布的定檔預告中,曝光了大量此前未曾發布的新鏡頭透露出濃濃夏日清新畫風的這款定檔預告,除了畫面依舊延續《你的名字。》的清新唯美外,也首次透露出影片中對青春期「異性幻想」的大膽展現。
影片情感之細膩,極易與觀眾產生回憶共鳴。與原作不同的是,電影《煙花》加入了可使時間倒流的「魔球」,講述了一場在時間穿越的過程中,女主渴望自由與成長,想方設法逃離母親的生活;而男主則通過一次次投擲「魔球」想要回到過去與女主在一起的浪漫故事。「魔球」這一設定也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看點,為電影蒙上了一層奇幻色彩。
那麼,在一次次時光倒流中,男女主的命運究竟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結局又將如何?只待12月1日去電影院一窺究竟。
⑧ 哪些電影中出現過令你難忘的煙花鏡頭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里的煙花鏡頭
影片大多都是從比利的第一視角講故事的,而比利經常能在現場發呆的時候就陷入了回憶之中,所以觀眾們也很容易的帶入到比利的感情中。在演出之前的采訪中,一個記者對比利出言不遜,比利氣憤的駁回了他的回答。結束之後,拉拉隊的女孩菲姍來安慰他,說那個記者太過分,比利也這樣認為,大家都在讓他回憶他最悲傷的一天,還為他喝彩。
⑨ 岩井俊二的電影煙花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整部片子還是在說一個關於青春期少年的故事.有朦朧的愛戀,有最初的沖動,有臆想,而更多的則是一種難以名狀的感傷氛圍,美麗但是稍縱即逝.如同那一樣稍縱即逝的煙花。 片子里有五六個最多13歲的男孩子,可能還更小.另外還有唯一的一個女孩子,女孩子總是比較早熟的,所以她看起來比那些男孩子要大一點.他們是一個班的同學.當然女孩子的出現是因為那些男孩子里有一個是極喜歡她的.平時的時候他們和一般的這個年齡的少年沒有什麼分別,他們總是一群人呆在一起,男孩子之間的充滿義氣的小集團.快樂,簡單,沒有條件.我不曉得男孩子在那個年齡對於愛情是什麼感覺,總之女孩子在那個時候是最脆弱的,有朦朧的嚮往,可是又害怕,沒有什麼明確目標的害怕.在那個年紀,我所承受的最大的壓力可能是在和媽媽的抗爭上.我覺得自己已經可以算是一個大人了,我覺得可以有一點」自由」了.但是媽媽說不可以.所以我看到」煙花」里那個小姑娘拎著包離家出走,心裡泛起陣陣的漣漪,我也曾經有那樣的念頭啊!但是我畢竟是沒有膽量實踐的. 片子分兩個完全不同的過程.按照兩個小男孩游泳比賽的不同結果.一開始在過程的交替時還有一點不明白,怎麼突然就換了一個人.後來才知道這是岩井的特意安排.他讓事情有不同的可能.畢竟是其中的一個喜歡著女孩子.其實那個邀請只是一時的沖動,女孩子發出邀請的對象是不定的.她並沒有對誰產生固定的感情,她所想的就是離開,最好是有人陪伴著一起上路.我想她的心裡還是害怕的吧.想起曾經看過的一篇文章說公園里的剛會走路的小孩,通常總是會義無反顧的往前跑,希望遠離母親,可是沒跑多遠,他一定會停下來往後看,看那個身後的人是否還在後面看著他,對他微笑.如果是的話,他會再次往前跑;如果不是,就一定會停下來,東張西望的尋找,直到再次找到媽媽,心裡才會安定.同樣的」煙花」里那個女孩子在外面跑了一圈後還是要回去的.我想她或許是覺得夠了.已經走過了就可以了. 還有當他們一群少年終於走到燈塔的時候卻發現煙花已經結束了,他們的失望溢於言表.我想到了一則故事,說有一群孩子聽說在遙遠的地方有一種青鳥,只要找到了它,就可以得到幸福.於是他們就上路去找.結果他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青鳥卻發現它只是一直很普通的不起眼的小鳥而已.原來幸福就是那樣的普通,過程才是全部.所以」煙花」是扁的還是圓的,這個問題本身根本沒有意義.但是就是要去探尋它的答案,這幾乎具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是否正確一樣的性質.我們在小時候也是常常莫名其妙的和同伴們為了一個毫無意義的問題就爭得面紅耳赤的.其實最重要的是一種讓別人認可的感覺.為了這份感覺而爭論,而堅持.這是我們 人生中的第一次堅持. 岩井的抒情之作里總是充滿了柔情,原本煙花是結束了.可是岩井讓它再次點燃,讓它再次綻放.在璀璨的煙花里,少年人的眼睛放著光.他們看到了一種極至的美.那些已經過往的青春年少也像煙花一樣閃亮的盛開在每一個曾經年輕過的人的心裡. 我們對於那些年少往事總是如此的難以忘懷,盡管它們已隨風而去 電影接近尾聲 阿芥和典道坐車跑出家,又來到游泳池的時候響起的音樂,同時也是影片結束煙花在天空綻放事後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