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名:龍
戰
開場(打擊樂組成的武打場面)1分48秒左右
影片的開場部分從決戰引入。每一次兵器與肉體的碰撞都帶有抵抗的沖動。
音樂的開篇從此得名。遙遠的號角伴著鎮宇演唱的經文飄盪而來,大漠火焰雄鷹黑夜一並展現。蒙古長調演唱將此段引入高潮,混沌的打擊樂時隱時現。整段音樂欲強欲弱,欲柔欲剛。升C小調低沉管樂器長音鋪墊,無固定節奏的混合打擊樂的演奏。並沒有考慮調性的問題,即興感很強。長調演唱後繼續進入打擊樂演奏,結尾突然停止結束。這段音樂好比天神的眼睛,觀望世態滄桑……
2.
曲名:塞上春
街景(輕松暢快的民樂小曲)3分30秒左右
街景主題《塞上春》輕快,自然。追求游戲般的市井色調。簡單的民樂音色鋪墊的背景中,長弓會首次拉響身邊的馬頭琴,作為主題樂器,在這里旋律特意的放在了背景音樂之外,脫離調性,脫離節奏。更加顯現出長弓是活在另一個境界的人物。正如《塞上春》是張白紙,長弓的馬頭琴聲便是紙上的書畫。無調性的搭配仍然出現。笛子的音色演奏純正的五聲音調,雙段體的主旋律交替演奏。相互過度。然而馬頭琴的旋律完全不在調上,錄音是也是分別演奏的。我要追求這種不合不入。相互碰撞的效果
3.
曲名:長弓弦斗明月琴鳴
斗琴(有力道帥氣的新民樂
馬頭琴與三味線)2分30秒左右
《長弓弦斗明月琴鳴》長弓的馬頭琴,明月心(吳佩慈飾)的三味線在喧鬧的酒樓中初遇。主題旋律在這里響起。曾經嘗試過許多的音樂形式,但都是感覺平淡而被否掉。太古典的音樂其貌不揚,太現代的音樂又入不進畫面。經過無數次的修改,三味線與馬頭琴合奏的這一曲主題被電聲樂隊化的新民樂所包容。三味線和馬頭琴都是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樂器。我只希望在音樂中他們可以實現大力度的演奏,彈撥和弓弦樂器互補。但完全不是樂器自身的傳統演奏方法,在錄音時困難重重。最終我要發掘一群搖滾的武俠人物。
4.
曲名:四季如風
久逐(打擊
管弦
民樂
交織襯托四季
)3分10秒左右
相互追逐的一場戲《四季如風》從宮廷到野外從屋頂到平地從春天到冬天……不知道為了奪寶大家追了多久追了多遠。這段是一個多主題的音樂,單聽音樂也會有鏡頭切換的感覺。明月心奪寶而逃,眾多高手群涌而上,完整的管弦樂奏出強有力的音符。為了表現時空穿移的景象,樂曲一半時運用了音頻倒置的技術手法,幾個聲部配合著主要的古箏與琵琶進行反方向演奏。效果有些奇異。不過也不乏身臨其境的感受。細碎的打擊樂加進了情節。88鍵的鋼琴僅僅使用了一枚低音降E鍵,填充了低頻的效果。離調的竹笛音色相互穿插。營造畫面景象
❷ 無調性的由來
無調性一詞最初用以形容A.勛伯格作品中開始完全脫離傳統的作品(自作品10號《第二弦樂四重奏》的最後樂章起至作品22號,均屬這一類型)及其學生A.貝格、A.von韋貝恩等同類作品的特性。現代一般通用的無調性一詞,並不局限於勛伯格等作品的特性,而是所有具備無調性音樂特點的一種現代音樂類型的總稱。
無調性音樂與勛伯格在1920年後開始應用的十二音技法(亦稱十二音序列音樂)不同,一般的無調性音樂並不根據某種特定的音列構成。而十二音序列音樂則在無調性音樂的基礎上,進一步消除調性的殘存影響和中心音的作用,根據特定要求將半音階的12個音,編排成序列原型進行創作,是一種有特定含義的無調性音樂。
❸ 調性音樂與無調性音樂能不能介紹下詳細點。
調性音樂,即有調性的音樂。調中各音對主音有傾向性,在調性音樂中總是存在著一個作為中心的音,和弦的構成和曲調的進行都圍繞著這個中心進行。無調性音樂,就是沒有調性的音樂。無調性音樂出現在20世紀初,它取消了各音之間的音級功能差別,它打破了傳統大小調體系的束縛,八度中的十二個半音處於平等地位,既不與某個調性中心有關系,也不依附於某個主音,從而避免和否定了調中心的存在。用無調性寫成的代表作有【鋼琴曲三首】【五首管弦樂器】
❹ 無調性音樂有哪些作品
華沙倖存者 預兆 在恐怖片里應該大部分是用無調性音樂。還有
勛伯格 《管弦樂曲五首》(Five Piece for Orchestra) Op.16 (1909)
韋伯恩 《大管弦樂隊樂曲六首》(Six Pieces for Large Orchestra) Op.6 (1910)
斯特拉文斯基 《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 (1913)
貝爾格 《沃采克》(Wozzeck) (1920)
無調性是現代主義音樂創作手法之一,無調性音階就是指音與音之間缺乏調性感,與傳統的音樂有很大差異。用以指音與音之間、和弦與和弦之間無調性中心,沒有功能聯系,缺乏調性感覺的創作手法與音樂類型。
❺ 什麼叫無調性有沒有無調性的歌曲
如果用戶已經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來自定義電影的話,那麼塑造他們自己聽到過的歌曲看起來就簡單很多了。「n」是開一個音樂應用,烏拉圭的藝術家豪爾赫·德雷克斯(Jorge Drexler)參與製作,為那些特需要通過手機和平板電腦改編歌曲的用戶而設計的。
目前,這款應用已經登錄安卓、iOS平台和三星的App Store,德雷克斯的這款免費應用包含三首原創歌曲:n1、n2、n3。每一首歌都可以獨立成為互動式音樂體驗。而且這款應用的基本功能里還可以選擇包含德雷克斯在內的10名世界級的歌手、弦樂器、完整的交響管弦樂團、男女聲合唱團。就拿n1舉個例子來說,n1也被叫做「Room 316」,它是一首探索詩歌的歌,用戶可以通過隨意調整歌詞的位置演奏它。這首歌同時提供英語和西班牙語版本。
n2,或者叫做「Driftwood」 是蘇格蘭樂隊Travis的單曲。點擊「Play」之後,就可以通過不同的物理單元找到並打開所有不同的樂器對這首歌進行編輯。最後是n3,也可以叫做「Décima to the power of ten」,根據10位歌手各自聲音的特點,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重新排列組合,創造出自己喜歡的效果。一旦將歌曲編輯完工,達到自己滿意的效果之後,用戶就可以創建文件,並導出,然後與別人共享生成的音頻文件。
❻ 什麼是無調式音樂
應該叫「無調性音樂」。
是19世紀初開始的一種實驗性音樂。緣起於 瓦格納 的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它的某些和弦沒有完成應有調式內的「解決」,或者說「不解決」,使聽感上覺得「不知所終」;後來 勛伯格 等人完全以數學的方式來「計算」音的走向,完全脫離了原有古典「調式」、「調性」的「束縛」。
平行舉例說,太陽系的各大行星完全圍繞「太陽」這個「核心」(相當於「調式」中的「主音」)來運轉,就是有「調性」的「星系」。而人類發射一個星際探測器,讓他超過「第三宇宙速度」後,它就可以脫離「太陽系」而成為宇宙中的「孤魂野鬼」。
一旦音符脫離了「調性」後,就是一些孤立的正弦波物理樂音而已。但,前衛的音樂家們相信,這些「孤立的樂音」可以由一種新的邏輯將他們「重組」成一種「音樂」,這就是所謂「無調性音樂」。
❼ 《帕格尼尼狂想曲》賞析
這首曲好象在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里作過背景音樂.(這部電影也很好看哦~)挺不錯的一首曲子.
❽ 推薦一些無調性音樂作品吧~~~死亡金屬算無調性音樂嗎~~
怎麼可能無調
亂彈
,死亡金屬是音樂性極其強,編曲極端復雜,技術要求非常高的音樂類型,樂器不練個10年8載的是沒法玩出優秀的死亡金屬的
隨便舉兩個例子吧:
這是死亡金屬的吉他和貝斯排練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MzY3NzA4.html
這是死亡金屬鼓手的排練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yOTI1OTAw.html
❾ 印象主義音樂是有調性的還是無調性
印象主義是流派,和調性無關。兩個概念范疇
不過通常印象主義的音樂都是有調性的。
❿ 無調性音樂有哪些恐怖片里常用的都是無調性音樂嗎
華沙倖存者 預兆
在恐怖片里應該大部分是用無調性音樂
說實話 我好喜歡這種音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