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著名的電影配樂大師
TOP1:電影音樂的王者——— 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姆斯是電影配樂家中的佼佼者,曾超過24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並5次獲獎。同時,他的配樂還15次獲得格萊美獎。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戰》三部曲、《辛德勒名單》、《第三類接觸》、《大白鯊》、《E.T.》、《愛國者》等。
主題式變化是威廉斯配樂的慣用手法,他常為電影中的主角或主題事件譜寫一段主題旋律,然後在影片中隨著角色的遭遇和劇情的轉折,將這個主題變化出各種情緒的變奏,這樣的技巧實際上是出自瓦格納歌劇,但同樣的手法在不同的音樂家手上,自然是各有巧妙不同。約翰威廉斯的主題往往呈現精確的詮釋和高度的可辨識性,使得音樂和電影中的情節形成密不可分的結合,大白鯊的神出鬼沒,印第安那瓊斯的傳奇冒險,絕地武士的神秘力量,銀河帝國的大軍壓境,正義化身的超人,流落他鄉的E.T.,在約翰威廉斯的音樂中彷佛歷歷在目,這也使得他的音樂不僅深受影迷與樂迷的喜愛,更一再受到金像獎與葛萊美獎的垂青。
很難再找到一個如同約翰威廉斯般,跨越古典與流行,電影界與音樂界的多元化作曲家,如果沒有了約翰威廉斯的音樂,我們又怎能想像這世上竟然有這樣一顆心,它可以容得下這兩款截然不同的曲風繆斯;你或許更難想像這位鼎鼎大名的作曲家,從來都不願讀劇本,他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因為他獨具慧眼,不但可以看到影片風情,還可以讀出電影無法捕捉到的愛。
TOP2:電影音樂的唯美主義者———約翰·巴瑞(John Barry)
約翰·巴瑞原名JonathanBarryPredergast,1933年9月3日生於英國的約克鎮,是電影配樂史上最負盛名的老一輩電影音樂大師之一。他早期為11部007系列影片所譜寫的配樂中,帶有爵士搖滾風格的邦德主題膾炙人口、歷久不衰。約翰·巴瑞曾獲得4座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獎———《生的自由》、《冬獅》、《走出非洲》和《與狼共舞》,以及1座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生的自由》中的《BornFree》。約翰·巴瑞的作品大致可以區分成早期的爵士搖滾,與近期的唯美管弦樂兩種典型風格。
他的代表作為大家所熟知的有:《007系列》前期的作品、《午夜牛郎》、《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與狼共舞》、《時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桃色交易》、《卓別林和他的情人》(Chaplin)。
TOP3:電影音樂靈魂詩人—— 埃里奧.莫利康內(Ennio Morricone)
在眾多的配樂大師中,埃尼奧·莫里康內是一個絕對無法被忽視的名字。從工作時間上,他已經浸淫配樂屆超過50年之久;從作品數量上,他參與製作的影視配樂近500部,絕對稱得上是高產;從涉獵領域來看,電影、電視全面開花,而且從歐洲到亞洲再到好萊塢,配樂作品涵蓋全球各大國,建樹頗豐;在業界獲得的榮譽也堪稱重量級,第79屆奧斯卡所賦予他的終身成就獎,更是對這位配樂大師的最大肯定。回望他的配樂作品,《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美國往事》《鏢客三部曲》《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埃尼奧·莫里康內經手的經典之作不勝枚舉。
TOP4:獨樹一幟的風笛——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
詹姆斯·霍納1953年8月14日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早年師從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古典音樂大師GyorgiLigeti,後在南加州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又繼續攻讀獲得音樂作曲碩士和博士學位。在他獲得博士學位後,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轉入電影界,為美國電影學院及新世界電影公司出品的一些低成本恐怖片或科幻片配樂。詹姆斯·霍納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最炙手可熱的電影配樂高手,他所創作的情感主題音樂以其優雅的旋律、強烈的情節暗示帶出唯美華麗、充滿詩意的配樂風格,在樂壇獨樹一幟。
其代表作有:《光榮》、《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羅13號》(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羅》(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末日大撞擊)、《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國鼠潭》。
TOP5:如日中天的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
漢斯.季默是最近最如日中天、炙手可熱的電影配樂大師之一,擅長將傳統的弦樂與先進的電腦合成樂相結合,他的創意和膽識令他足以勝任不同類型影片的音樂創作,成為當今樂壇不可多得的電聲配樂奇才。
其著名的作品有:《獅子王》(The Lion King)、《埃及王子》(Prince of Egypt)、《The Thin Red Line》、《獵殺紅色十月》(Crimson Tide)、 《石破天驚》(the rock)、《斷箭》(Broken Arrow)、《雨人》、《黑雨》(Black Rain)、《綠卡》(Green Card)。
TOP6:電聲配樂的高手—— 范吉利斯(Vangelis)
范吉利斯(Vangelis)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集創作,演奏和音樂製作於一身,一個真正的全才。被人們稱為現代的瓦格納(Richard Wagner)。他的許多史詩般的電子音樂作品和電影配樂深得樂迷們的鍾愛。如 『Chariots Of Fire』 影片〖火的戰車〗配樂,『Theme from Antarctica』電影〖南極〗主題曲, 『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影片〖哥倫布〗配樂等等。
1970年代的范吉利斯全心投入電子音樂創作,並轉往倫敦為電影製作配樂,開啟他輝煌的電影配樂時代,其中包括1981年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的「火戰車」、1982年的「銀翼殺手」、1983年的「南極物語」、1992年的「1492征服天堂」等重要作品,范吉利斯開創了電子音樂與電影配樂的嶄新前景,奠定了所謂未來太空音樂的發展,可謂居功厥偉。
也許正是因為范吉利斯的無師自通,他的音樂具有獨特的無法復制性,他以鍵盤音樂為基礎,巧妙融合古典、流行、電子、new age 等音樂元素,發展出綿密的管弦樂法以及嶄新的電子音樂語法,而他身兼作曲、編曲、製作的能力,更完整地呈現他的音樂理念,從早期古典樂器到後來的新電子音樂,在范吉利斯手中誕生出嶄新的表現方式,成為一種未來感十足的新音樂。范吉利斯的成就,不僅反應在全球的唱片銷售數字以及無數的得獎紀錄,國際天文聯盟更決定將新發現的「6354號星雲」正式定名為「Vangelis」,藉以向這位音樂大師致敬。
TOP7:電影配樂多面手——莫里斯.賈爾(Maurice Jarre)
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題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電影配樂多面手-莫里斯.賈爾(Maurice Jarre):作為著名導演大衛.里恩的親密合作夥伴,電影配樂多面手-莫里斯.賈爾無疑是本世紀電影音樂創作領域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
莫里斯1924年9月13日出生於法國里昂,少年時代,和乎對音樂一竅不通。一次偶然的機會,莫斯被父親播放的一張唱片《匈牙利狂想曲》深深吸引,於是便立志成為一名指揮。在朋友的鼓勵下,莫里斯考取了巴黎國家音樂學院,畢業之後,他加盟聖路易斯馬胡劇院管弦樂團擔任編曲和指揮。從50年代起,莫里斯正式開始他的電影音樂創作生涯。由於他精通俄羅斯、印度、日本、南美和阿拉伯等不同國家和地域的音樂文化,因此被稱為「電影配樂多面手」。
在莫里斯眾多的配樂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作品皆來自大衛.里恩執導的影片,它們是《阿位伯的勞倫斯》(1962年),《日瓦戈醫生》(1965年)和《印度之路》(1984年),他精湛的配樂藝術使他三次登上奧斯卡領獎台。其中,他為電影《日瓦戈醫生》創作的「拉拉主題曲」更是當年最為暢銷的單曲。60年代中期以後,莫里斯獎創作重心轉移到了萊塢,他與不少世界級名導如希區柯克、約翰.休斯頓、伊里來.卡贊等都有成功合作。1988年,由他為電影《霧中的猩猩》創作的音樂使他再度榮獲奧斯卡提名。1991年,影片《人鬼情未了》中的精彩音樂又賦予他ASCAP大獎得主這一無上榮耀。莫里斯.賈爾輝煌的音樂生涯足以他成為世界電影音樂創作史上最具光彩的人物之一。
TOP8:日本電影配樂的殿堂級人物——喜多郎
說喜多郎是天才,是因為他從未接受過音樂方面的教育,甚至看不懂五線譜,從前用他自己的方式記錄音樂(有點類似圖畫),但他的確是個多才多藝的音樂家,除了演奏吉他、貝斯、鍵盤、簫及許多其他的樂器之外,他還作曲、編曲、製作。
可以說,早在70年代便開始致力於研究電子合成音樂的喜多郎(kitaro),是New Age音樂的首席代表,他的作品有著日本New Age音樂開路先鋒的獨特風格。
將古典、流行、爵士融入電子音樂,這種不同於西方音樂的東方魅力,使得kitaro從首部作品《天界》面世開始,就得到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聽眾的肯定(當然很多人對於他的音樂比對他本人更為熟悉)。
1980年喜多郎與美國GeffenRecords簽約,(他現在的唱片公司是DomoRecords),喜多郎的專輯正式進軍美國。1993年及1997年,喜多郎完成了兩張原聲帶:《天地》和《宋家皇朝》。前者獲得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後者則贏得台灣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在喜多郎的音樂生涯中,共被格萊美獎提名多次。喜多郎後來的風格和早期不同了,樂器的使用也更為廣泛,有人說少了早期的寧靜,但是,不論過去現在或是未來,不論曲風再怎麼改變,喜多郎作曲的用心及對大自然的關懷是永遠不會變的。
TOP9:電影音樂家——托馬斯.紐曼Thomas Newman
一般來說,Thomas Newman的音樂並不像典型的好萊塢電影音樂,具有高度的戲劇性和煽動力,反而呈現內斂沈穩的性靈色彩,看似平淡卻另有一番省思沉靜的意境,其間也不乏令人意外的輕狂,活力與熱情。
Thomas Newman到目前為止,曾在1994年以《新小婦人》與《肖申克的救贖》同時入圍金像獎,並在次年以《Unstrung Heroes》再度入圍金像獎喜劇既音樂劇類最佳電影音樂,1999年的《美國麗人》更是大受矚目,此外Thomas Newman也一再受到其它影展與影評人的肯定,配樂的邀約不斷,雖然如此,有一位聲名顯赫的父親,對於電影配樂的工作,Thomas Newman偶爾還是會感慨:I Never Felt Easy。但從Thomas的成績與受到的歡迎來看,他已然走出自己的音樂生涯,並且走的有聲有色,
TOP10:用真誠感動人們——澤貝紐·普瑞斯納(Zbigniew Preisner)
澤貝紐·普瑞斯納,1955年出生於波蘭的Bielsko-Biaka,第一部電影配樂是在1978年,由Antoni Krauze導演的《The Weather Forecast》。從此,普瑞斯納與電影配樂結下不解之緣,尤其是與波蘭大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合作,更讓普瑞斯納一躍而成為國際知名配樂大師。
普瑞斯納所獲得的榮耀獎項包括:1997年柏林影展銀熊獎;1996年吉恩·貝克(Jean Becker)導演的《愛麗莎的情人》(Elisa),以及1995年《紅**深》兩片讓他獲得兩次法國影藝學院愷撒獎;1995年獲得波蘭錄音工業獎;1994年獲得The Mayor of Krakow』s Medal終生成就獎;1991年、1992年、1993年三度獲得洛杉磯評論協會年度最傑出電影配樂獎;1992年、1993年兩度獲得金球獎;1992年因為向海外介紹波蘭文化的傑出成就,獲得最佳外交總理獎等等。目前普瑞斯納是法國影藝學院會員。
在電影原聲帶的銷售成績上,《雙面維羅妮卡》原聲帶自1991年發行後,至今全球銷售超過三十萬張,1992年獲得法國金唱片。紅白藍三部曲全球銷售超過七十萬套;另外《普瑞斯納的音樂》(Preisner』s Music)專輯收錄近十年來他的電影音樂創作,在波蘭銷售超過六萬張成為白金唱片。
Ⅱ 雪絨花的創作背景
《雪絨花》(Edelweiss)是《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中的插曲。
在影片中的相關內容:上校一家參加為德國軍官舉行的音樂會,他們決定當夜離開奧地利,前往瑞士。音樂會上,上校彈起吉他,唱起了這首奧地利民歌,之後哽咽地唱不下去了,瑪利亞和孩子們走上去與他一起唱,他們的深情感動了在場的奧地利觀眾,在上校 的示意下奧地利觀眾都激動地與他們合唱了起來。
還有一次出現是上校彈著吉他為孩子們唱的,上校唱了一段,大女兒也唱了一段。
(2)電影日瓦戈醫生主題音樂擴展閱讀
雪絨花
填 詞: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
譜 曲:理查德·羅傑斯
Edelweiss, edelweiss
雪絨花,雪絨花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
清晨迎接我開放
Small and white
小而白
Clean and bright
潔而亮
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
向我快樂地搖晃
Blossom of snow may you bloom and grow
白雪般的花兒願你芬芳
Bloom and grow forever
永遠開花生長
Edelweiss, edelweiss
雪絨花,雪絨花
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
永遠祝福我家鄉
Ⅲ 日瓦戈醫生的音樂原聲
《日瓦戈醫生》中,一把俄羅斯巴拉萊卡琴作為線索貫穿了全片。這是一部關於吟
唱的影片,是音樂讓塵世間的苦難升華,沉澱為一筆關於民族和人本身的巨大財富。洗落鉛華,歷史的動盪悄然退居其後,唯一閃光的是生命和愛。
無論發生了什麼,無論在什麼時候,總會有人撫琴輕輕吟唱。正如影片結尾,拉拉和日瓦戈的女兒冬妮婭擁有彈奏三弦琴的才華一樣。吟唱,冬妮婭的男友說:「她有那種天賦。」
本片的配樂在當年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的大獎。影片使用的背景音樂非常豐富,有軍樂、俄國民謠、爵士、華爾茲……,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旋律莫過於後被填上歌詞的「Somewhere, My Love」,在片中曲名是《拉拉之歌》( Lara's Theme),專為日瓦戈醫生的愛人拉娜所作,旋律優美舒緩,漫溢對生活的熱情。配樂的作曲與指揮是法國人莫里斯·賈爾( Maurice Jarre),後來,他還為大衛·里恩的電影《雷恩的女兒》的擔任配樂,1990年的《第六感生死戀》的配樂也出自他的手筆。
Ⅳ 《教父》主題曲 《Speak softly love》真正的原唱是誰
安迪·威廉姆斯(Andy Williams,1927年12月3日—2012年9月25日),享譽已久的美國歌壇大師。
他是縱橫歌唱、電影、電視和百老匯的全方位藝人,擅長鄉村、爵士樂、輕音樂,聲線優美,富有魅力,而又純朴自然,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曾經贊譽他的聲音是「國寶」。
他外貌英俊,音色甜美並富有魅力,表演純朴自然。在50至60年代披頭士樂隊橫掃全球樂壇之前,他可算是美國最成功的藝人。他的學藝生涯可以追溯至他與三兄弟在唱詩班演唱。其間發行了多張專輯,並參與電視、電影和舞台劇的演出。
1961年,加盟著名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一發而不可收拾,1961年到1972年,12年間發行過30張專輯,演唱了不少電影主題曲和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如《月亮河》(Moon River),《愛情的故事》(Love Story),《柔聲傾訴》(Speak Softly Love),《出埃及記》(The Exos Song),《西區故事》(Westside Story)都已成為名垂青史的經典作品。
包括許多經典電影如《教父》、《愛情故事》、《蒂凡尼的早餐》、《日瓦戈醫生》等主題曲。其歌曲多次獲冠軍名曲。
威廉姆斯在密蘇里州布蘭森還擁有一座叫「月亮河」的大劇院。
(4)電影日瓦戈醫生主題音樂擴展閱讀:
安迪·威廉姆斯早年經歷
安迪·威廉姆斯,1927年12月出生於艾奧瓦州,父親曾供職於鐵路公司,擔任郵務員,之後經營地產和保險業。他的父母親育有5個兒子和1個女兒,威廉姆斯是第四子。
少年時,威廉姆斯和他的哥哥們在父親的指導下,在教堂的唱詩班唱歌。到了威廉姆斯6歲的時候,他們兄弟四人成立了「威廉姆斯四兄弟」合唱團,不久,他們的音樂就出現在了得梅因、芝加哥和辛辛那提三地的電台節目中。
跟隨家人搬到洛杉磯之後,威廉姆斯在1944年的影片《江湖俠侶》中,為勞倫·白考爾在其中唱歌的戲配音。而據白考爾說,最後工作室還是用了她自己的聲音。
Ⅳ 求音樂:《日瓦戈醫生》哪裡有下載
gretre2322人次
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如此深入人心,不但裡面的角色、情節、經歷家喻戶曉,主題歌曲也被廣為傳唱,由它帶來的影響面之廣、覆蓋范圍之大、被感染的人之多,可謂空前絕後、獨一無二,它就是來自著名的阿爾卑斯山脈的《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
瑪麗亞·奧格斯特女士把自己的傳奇經歷寫成小說《瑪麗亞·奧格斯特自傳》,該書被百老匯改編成歌舞劇成功上演,引起轟動,瑪麗亞與馮特拉普上校一家的喜悅和哀傷牽動著無數觀眾的心,由著名音樂人奧斯卡·漢默斯坦(Oscar Hammerstein)為該劇編寫的《音樂之聲》《哆來咪》《晚安,再見!》等歌曲悠揚悅耳、膾炙人口。觸覺靈敏的20世紀福克斯公司搶先一步,買下小說與舞台劇的電影改編權,並聘請以音樂電影見長的羅伯特·懷斯(Robert Wise)出任總導演,投資1000萬美元,決心打破時空局限,把這個樂韻悠揚帶來的真善美故事推上世界大舞台。
電影從開始已經顯示出舞台劇無可比擬的氣勢和魄力:鏡頭從高空俯拍的阿爾卑斯山麓大全景,逐步推向山頂上載歌載舞的瑪麗亞,並不斷地旋轉推近,煞費苦心、主次分明的鏡頭運動,帶來了強烈的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使人印象深刻、精神振奮,感覺大自然的宏偉壯麗與美妙的樂韻相互交融、合二為一。先聲奪人的開篇可以說是畫龍點睛,為後面的成功演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音樂之聲》全片基本上都在奧地利歷史名城薩爾茨堡實地取景,畫面構圖優美,鏡頭運用流暢。寬闊的大銀幕把阿爾卑斯山、烏恩特山、月亮湖和沃爾夫岡湖、馮特拉普家莊園、古典韻味的教堂和古堡等景色盡收眼底:綠油油的青草地和峰巒疊翠的崇山峻嶺、蔚藍的天空與清澈的湖水相互交織,明快、清朗的歌聲在此間回盪激揚,恍如置身人間仙景,遐意舒暢,令人陶醉。其中,以表達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最受歡迎,還有輕松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情深款款的《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含羞答答的《瑪麗亞》以及孩子們的《晚安,再見!》、《16歲來臨》等歌曲也是觀眾耳熟能詳、鍾愛無比的,在一部電影中竟然有如此之多的歌曲受歡迎並流行傳唱,相信也是一個難以改寫的記錄。
影片中飾演瑪麗亞的是來自英國的姑娘朱麗葉·安德魯絲(Julie Andrews),她出生在一個離異的音樂世家,從小就受到良好的音樂熏陶,接受過踢踏舞、芭蕾舞以及嚴格的聲樂訓練,具備扎實的音樂功底。在本片中,她把一個善良、美麗而活潑的家庭教師演繹得栩栩如生,尤其是多場輕歌曼舞的重頭戲,她都能應付自如,發揮出色。「瑪麗亞」是她演藝生涯的一個高峰,可惜的是,自此之後她再也沒有留下令人難忘的銀幕形象,但她至今仍活躍在台前幕後,繼續發揮自己天賦的演藝潛能。特拉普上校的扮演者是加拿大人克里斯托夫·普魯默(Christopher Plummer),他是一個演技出眾的莎士比亞戲劇演員,雖然之前只出演過一部電影,但他以自己優雅的風度和多才多藝,把這個表面倔強內心善良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過人的魅力並沒有被光彩奪目的安德魯絲所掩蓋。
《音樂之聲》來自生活高於生活,它以樂抒情,以樂動人,到處充滿陽光氣息與溫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相互倚托的關系,鼓勵人們樂觀向上、追求純潔美好、爭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邪惡雜念、達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雖然裡面的主要角色都被刻意美化,但絲毫無損主題和形式上的出類拔萃,幽默的對白和情節,更把觀眾逗得前俯後仰、樂不可支。導演羅伯特·懷斯可不是泛泛之輩,他曾經以一部歌舞片《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1961)紅透好萊塢,而《音樂之聲》的成功,更為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贊譽,尤其在1966年度第38屆奧斯卡獎評選活動中,該片面對大衛·里恩(David Lean)的史詩巨片《日瓦戈醫生》(Doctor Zhivago,1965),竟然奪下五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響、最佳劇本以及最佳配樂獎,風頭可謂一時無兩、風光無限。
《音樂之聲》稱得上是電影史上絕妙的神來一筆,是一部影響深遠的作品,它甚至超出了藝術作品的范疇,從藝術史、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哲學等角度衡量,都值得研究和借鏡
Never movie so pervasive, not only The roles, plots, experience, theme songs are also known by it is widely spread, The influence Of coverage, The big, infected people, is unprecedented, unique, it is The famous alpine from The Sound Of Music and The Sound Of Music (1965).
Maria auger, the woman took his legendary experiences novel maria auger, the book's autobiography is Broadway musical, successfully adapted to stir, maria and FengTe rapp, joy and sorrow, a colonel affects many of the audience, by the famous musician oskar han's Stan (Hammerstein experience for the writing of ") to the sound of the music of the night DuoLaiMi, bye!" Melodious songs, as previously. Touch sensitive 20th century fox one-up, buy novels and movies and play music in HPT as a film, employed in movies, Robert Wise (Robert Wise) as the director, invest 10 million dollar, determined to break the classics, space of rising stage onto the world beauty story.
Movies from the beginning has shown stage incomparable momentum and energy: lens of alpine from aerial prone foothills, to the great view on top of singing and constantly rotating, maria, painstakingly, pushing the camera movement, with the strong visual and auditory on impact, impressive and spirits, the feeling of nature of classics magnificent and wonderful blend and unity. The first is to make the finishing point, starts behind success dece laid solid foundation.
"The sound of music is basically hard-won historic salzburg, Austria in the field, beautiful picture composition frame, lens using fluent. The big screen wide, the Alps mountain, moon lake ents and the lake's home, FengTe rapp, estate, classic lasting appeal of the church and castles etc at kethleen 's5: green grass green jade of high mountains and blue sky, with clear water, lively, inter-woven song echoes in the clear place XianJing among all, suddenly, mofa, meaning and intoxicated. Among them, to express love for nature extremely sound of music) the most popular and light-hearted lonely shepherds and tender feeling, the joy of the generous edelweiss, including the DuoLaiMi timid "maria" and the children of the night, bye!" And the coming of 16 years old songs are familiar, dote on the audience in the film, and clinking in so many songs and pop, welcome to rewrite the trust is a record.
The film is from Britain's maria girl dame Julie Andrews wire (Julie Andrews), she was born in a divorce, the music was good music, accept and strict tap ballet vocal training, possess solid foundation of music. In the film, she took a docile, beautiful and lively governess deced more lifelike, especially the grand collection, she can cope, brilliant. "Maria" is a peak of her career, unfortunately, since then she never leave unforgettable on-screen image, but she still active in the background, continue to exert their talent acting potential. Shevchenko, who is Canadian colonel actor Christopher Plummer PuLuMo Christopher (), he i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Shakespeare's drama actors, although only starred in a film before, but he himself graceful poise and versatile,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role of good stubborn fen, have the charm and sparkling were not covered the Andrews.
"The sound of music from life than life, it by lyrical, by moving, full of sunshine and romantic. It is the nature of the notes, abstract beauty and humanistic landscape, which reflect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harmony, leaning to encourage people to optimism, pure beauty, pursuit of freedom and enjoy life, eliminate evil thoughts, achieve the ideal of beauty. Although the main characters were inside painstakingly, harming the beautification of the outstanding theme and style, humorous dialogue and plot, the audience tease helplessness, thrilled. Director Robert Dennis wasn't all that he had in a dance "West Side Story" (1961) Story, and West Hollywood, but the red through the sound of music is his success, have brought the unprecedented praise in 1966, especially the 38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in the face, in David Lean David (epic) Doctor Zhivago (Doctor Zhivago, 1965), unexpectedly won five awards, including best film and best director, best sound, best musical score best screenplay, and it is a show, two or unlimited scenery.
"The sound of music history is a fantastic god, is a profound works, it even beyond the scope of works of art, art, sociology, psychology, from the Angle of philosophy, pedagogy, measure, is worth studying and model
Ⅶ 音樂高手(古典音樂)高手進!挑逗你的智商!
呵呵,我就知道古典的,那些老歌我真聽不出來,說說吧
1綠袖子,英國民謠。
2哈利路亞,亨德爾的。
3莫扎特的G大調弦樂四重奏K525
4貝多芬歡樂頌
5羅西尼,威廉退爾。
6普契尼,今夜無人入睡。
7巴赫,前奏曲第一首。
8貝多芬命運。
9理查施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10奧芬巴赫,地獄中的奧菲歐
11比才,卡門序曲
12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首
13差科夫斯基,糖果仙子之舞,胡桃夾子里的
14格里格,皮爾金特,在山魔王宮殿里。
15在另一個聲部,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野蜂飛舞。
16JAMES BOND
17又是格里格
18以後全是歌曲了,結尾有瓦格納的女武神之騎3秒鍾,還有他的羅恩格林
Ⅷ 世界上著名的配樂大師有哪些人
1.Zbigniew Preisner,波蘭
代表作:《十戒》《雙面的維羅尼卡》《紅》《白》《藍》
澤貝紐·普瑞斯納,1955年出生於波蘭的Bielsko-Biaka,第一部電影配樂是在1978年,由Antoni Krauze導演的《The Weather Forecast》。從此,普瑞斯納與電影配樂結下不解之緣,尤其是與波蘭大導演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合作,更讓普瑞斯納一躍而成國際知名配樂大師。從《烈火情人》的暗潮洶涌、《愛麗莎的情人》的豐富多元、《十誡》的隱喻警世、《雙面維若妮卡》的神秘精準、《秘密花園》的異國情調、《當男人愛上女人》的浪漫深情、《紅白藍三部曲》的高度藝術性、《去年九月》的矛盾沖突、到《亞伯丁》的心靈釋放,普瑞斯納有別於好萊塢電影配樂家的「唯物」手法,以「唯心真誠」擄獲愛樂者的耳朵,彰顯了純粹地欣賞電影音樂的價值。
2.電影配樂多面手-莫里斯.賈爾(Maurice Jarre):作為著名導演大衛.里恩的親密合作夥伴,電影配樂多面手-莫里斯.賈爾無疑是本世紀電影音樂創作領域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
莫里斯1924年9月13日出生於法國里昂,少年時代,和乎對音樂一竅不通。一次偶然的機會,莫斯被父親播放的一張唱片《匈牙利狂想曲》深深吸引,於是便立志成為一名指揮。在朋友的鼓勵下,莫里斯考取了巴黎國家音樂學院,畢業之後,他加盟聖路易斯馬胡劇院管弦樂團擔任編曲和指揮。從50年代起,莫里斯正式開始他的電影音樂創作生涯。由於他精通俄羅斯、印度、日本、南美和阿拉伯等不同國家和地域的音樂文化,因此被稱為「電影配樂多面手」。
在莫里斯眾多的配樂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作品皆來自大衛.里恩執導的影片,它們是《阿位伯的勞倫斯》(1962年),《日瓦格醫生》(1965年)和《印度之路》(1984年),他精湛的配樂藝術使他三次登上奧斯卡領獎台。其中,他為電影《日格瓦醫生》創作的「拉拉主題曲」更是當年最為暢銷的單曲。60年代中期以後,莫里斯獎創作重心轉移到了萊塢,他與不少世界級名導如希區柯克、約翰.休斯頓、伊里來.卡贊等都有成功合作。1988年,由他為電影《霧中的猩猩》創作的音樂使他再度榮獲奧斯卡提名。1991年,影片《人鬼情未了》中的精彩音樂又賦予他ASCAP大獎得主這一無上榮耀。莫里斯.賈爾輝煌的音樂生涯足以他成為世界電影音樂創作史上最具光彩的人物之一。
3.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是電影配樂家中的佼佼者,曾超過24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並5次獲獎。同時,他的配樂還15次獲得格萊美獎(Grammy Award) 。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戰》三部曲、《辛德勒名單》、《第三類接觸》、《大白鯊》、《E.T.》等。近期的作品有《愛國者》 ,盡管有人抱怨他的音樂聽起來都一回事,但其氣勢磅礴的配樂,確實無可替代。
約翰·威廉姆斯
約翰·威廉姆斯於1932年2月8日出生在美國的扎阿茲·約克。他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1951年參軍(空軍),服了三年兵役。復員後,回到了扎阿茲·約克的Julliard學校從事鋼琴的研究。為了更好的研究,他又來到了洛杉磯。1956年,他被哥倫比亞一個電影樂隊請來,作鋼琴師。
威廉姆斯主要為科幻小說和幻想電影配樂。
他曾在波士頓作了12年的售票員。
他曾為斯蒂文·斯皮爾伯格的故事片配樂。
他的父親和奶奶都曾是非常著名的演員。
是作曲家約瑟夫·威廉姆斯的父親。
他廣泛的與倫敦交響樂樂隊合作。
他曾擔任過《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七月四日誕生》、《星球大戰Ⅰ、Ⅱ、Ⅲ》、《超人》、《外星人》、《大白鯊》、《辛德勒的名單》、《大陽帝國》、《家園》、《虎克船長》、《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A.I人工智慧》等164部影視劇。他還作過演員。
1998年,因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獲葛萊美最佳音樂獎;
1994年,因影片《辛德勒的名單》,獲奧斯卡最佳音樂獎;1995年,也因該片獲葛萊美最佳音樂獎;
1983年,因影片《外星人》,獲葛萊美最佳音樂獎;
1980年,因影片《超人》,獲葛萊美最佳音樂獎;
1978年,因影片《星球大戰》,獲奧斯卡最佳音樂獎;同年,還獲得葛萊美最佳音樂獎;
1976年,因影片《顎》,獲奧斯卡最佳音樂獎;
約翰·威廉姆斯曾獲得28次奧斯卡提名,並有5次贏得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獲得22次葛萊美獎提名,並有18次贏得了葛萊美最佳配樂獎;在其他大獎上(如英國學院獎、金球獎)獲得過37項提名,並有11次贏得了這些大獎。
2002年,威廉姆斯將繼續為《哈利·波特:密室》配樂;同年他還將為影片《星球大戰Ⅱ》、《少數報告》、《如果你能抓住我》等配樂;
2003年,他將為影片《藝妓傳記》配樂;
2005年,他將為影片《星球大戰Ⅲ》配樂。
而且最偉大的是,他還為游戲<合金裝備>配樂!神一樣的人物啊!!!!!
4.約翰.巴瑞(John Barry),其作品曾5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獎。
第一次讓我有深切感受的就是一部愛情電影《時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當看完明珠930播放的這部電影以後,當時還是初中生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與其說是電影情節打動了我,不如說是其中的音樂打動了我。不過當時這張原聲音樂卻不難找。當時學校里普及一種風琴,為了演奏這首曲子,我還邊聽邊記下了譜。
再後來,就是《007》了。可是再次征服我的還是《與狼共舞》,那種壯觀和平和讓人陶醉不已。可是不久我就經常把《與狼共舞》的配樂和《走出非洲》搞混,當時還不知道這是同一個配樂大師的手筆,後來知道以後對約翰.巴瑞佩服不已。有一次路過一家CD店,裡面竟然飄出《走出非洲》的主題音樂,我發瘋一樣沖了進去,享受著又一次感動。
5.漢斯。尹默爾(Hans Zimmer)
第一次被他的作品震撼是大學的時候看《獅子王》,不要小看一個給兒童看的動畫片,其中的電影配樂非常迷人,既生動又氣勢磅礴。原聲錄音帶很快就買到了,中唱引進發行的。多少夜晚陪著我的Walkmen一起度過。
可是真正讓我對這位大師發生興趣的還是《石破天驚》(the rock),或者叫《勇闖奪命島》,當影片一開始還沒有結束字幕階段的時候,那個電影配樂就深深把我吸引。將軍在墓地,漫天大雨,我當時就愛死這部電影了,哈哈。可是奇怪的是,這個原聲CD竟然遍尋不到。後來在博雅被我發現,大喜,一看價格:250元,大悲。當時沒有捨得買,扭頭走了,後來每次去博雅都去看一遍,但都沒有買,有一天忽然發現已經沒有賣了,後悔得要死。到現在都沒有再找到。錯過了終究就是錯過。
他的音樂是電視配樂最喜歡用的,你在哪個台都可以聽到.
回答者: bigmboma - 秀才 二級 2-20 23:41
我來評論>>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謝謝~!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2 個人評價
好
50% (1) 不好
50% (1)
相關內容
�6�1 國際十大知名的配樂大師,,給我些他們的代表作,謝謝
�6�1 紅白藍三部曲中《藍》裡面的交響樂叫什麼名字?
�6�1 關於紅白藍三部曲之「藍」的電影原聲問題
�6�1 請各位配樂大師幫忙!詩詞朗誦大賽配音!
�6�1 香港的TVB配樂大師除了胡偉立還有誰?
查看同主題問題:國際知名
其他回答 共 3 條
趙季平
回答者: 佳佳寶貝兔 - 助理 二級 2-20 18:18
普瑞斯納
普瑞斯納(Zbigniew Preisner,1955-)出生於波蘭的Bielsko-
Biaka,第一部電影配樂是在1978年,由Antoni Krauze導演的《The
Weather Forecast》。從此,普瑞斯納與電影配樂結下不解之緣,尤其是
與波蘭大導演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合作,更讓普瑞斯
納一躍而成國際知名配樂大師。 《十誡》、《去年九月》、《亞伯丁》
莫里斯賈爾《阿拉伯勞倫斯》《日瓦戈醫生》《人鬼情 未了》《目擊者》《印度之行》
約翰·威廉姆斯《侏羅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哈利·波特》系列
譚盾《死與火》《九歌》《琵琶與弦樂隊協奏曲》
Ⅸ speak softly love 中文歌詞
《Speak softly love》
演唱:Andy Williams
作曲:Andy Williams
作詞:Andy Williams
Speak softly
娓娓情聲愛語
love and hold me warm against your heart
擁我入懷於你溫磬的心上
I feel your words
感觸你的心語
the tender trembling moments start
柔情的顫抖陣陣湧起
We』re in a world
我們處在一個世界
our very own
一個沒有他人的世界
Sharing a love that only few have ever known
享受著愛無人知曉
Wine-colored days warmed by the sun
太陽烘暖紅彤彤天
Deep velvet nights when we are one
夜晚我們融合為一天鵝絨中深深沉湎
Speak softly
娓娓情聲愛語
love so no one hears us but the sky
愛意濃濃無人耳聞唯蒼天聆聽
The vows of love we make will live until we die
相敬相愛的誓言愛到生命的極限
My life is yours and all becauause
你中有我一切因為
You came into my world with love so softly love
你懷著纏綿的愛踏入了我的世界
Wine-colored days warmed by the sun
太陽烘暖紅彤彤天
Deep velvet nights when we are one
夜晚我們融合為一天鵝絨中深深沉湎
Speak softly
娓娓情聲愛語
love so no one hears us but the sky
愛意濃濃無人耳聞唯蒼天聆聽
The vows of love we make will live until we die
相敬相愛的誓言愛到生命的極限
My life is yours and all becauause
你中有我一切因為
You came into my world with love so softly love
你懷著纏綿的愛踏入了我的世界
(9)電影日瓦戈醫生主題音樂擴展閱讀:
《Speak softly love》中文譯名《溫柔的傾述》,收錄於《The Essence of Andy Williams》之中,是電影《教父》的主題曲。根據西西里民歌改編而成。
《柔聲傾訴》(Speak Softly Love),《出埃及記》(The Exos Song),《西區故事》(Westside Story)都已成為名垂青史的經典作品。包括許多經典電影如《教父》、《愛情故事》、《蒂凡尼的早餐》、《日瓦戈醫生》等主題曲。其歌曲多次獲冠軍名曲。
Ⅹ 求一些適合在大型商場內放的音樂,多多益善!
商場里適合放一些舒緩的,不要太激烈的,也最好不要太多樂器演奏的,鋼琴或小提琴獨奏的為好,這樣客戶們會心情平和,悠哉的逛商場。
我覺得不少電影音樂的旋律都很適合,推薦給你一些吧:
《阿甘正傳》主題音樂-「羽毛」主題
《愛情故事》主題音樂
《畢業生》的「斯卡保羅集市」
《鬼驅人》的「卡羅爾 安」主題
《荊棘鳥》主題音樂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主題
《日瓦戈醫生》主題音樂
《時光倒流七十年》的「似曾相識」
《越戰獵鹿人》的「短歌」
《月亮河》主題音樂
如有需要,可以聯系我發給你!
可以Hi我,或你留下郵箱,我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