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音樂鑒賞作品電影

音樂鑒賞作品電影

發布時間:2022-10-02 23:51:18

⑴ 電影《天使愛美麗》音樂藝術賞析

賞析意思是欣賞並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為大家帶來電影《天使愛美麗》音樂藝術賞析,快來看看吧。

電影《天使愛美麗》是法國導演讓皮埃爾熱內的作品,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獲得了很好的票房,並獲得了許多優秀的大獎。電影成功塑造了如天使一般的小女孩艾美麗的成長經歷。其中,作曲家在賦予電影背景音樂方面上有著極大的創意,為更好凸顯電影的主題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這部電影音樂在觀眾的觀影效果上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輔助性的作用,可謂是一個成功的情節敘事與背景音樂完美結合的典範。

一、電影《天使愛美麗》的介紹

法國導演讓皮埃爾熱內於2001年執導了電影《天使愛美麗》,可以說,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這部電影不僅獲得了很好的票房,並獲得了許多優秀的大獎,比如說像歐洲電影大獎頒發的「最佳電影獎」、法國電影凱撒獎頒發的「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英國金像獎頒發的「最佳原創劇本獎」等獎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還榮獲了五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天使愛美麗》這部影片講述的是法國小姑娘艾美麗的成長歷程。主人公艾美麗的童年十分凄苦,童年的生活充滿了孤單與寂寞。她的母親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父親由於傷心顯得非常沉默寡言,進而對於小主人公艾美麗也是疏於照顧。這樣的身世使得艾美麗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一種恐懼的心理。

艾美麗漸漸長大了,然後開始了工作,努力賺錢生活。當她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里做女服務生的工作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情改變了小艾美麗的一生。那是1997年夏天,當時艾美麗正在租住的家中,她收聽了新聞報道的關於黛安娜王妃遭遇車禍身亡的消息。艾美麗聽到這個事件的時候,感到非常驚訝,慌亂之中她不小心將手中沒有拿穩的瓶蓋掉到了地上,瓶蓋剛巧撞上浴室里的一塊牆磚,就這樣艾美麗不經意間發現了一個秘密。她找到了一個很多年前曾經住在她現在所租住房子里的房客所留下的小盒子,艾美麗小心翼翼打開了盒子,看到盒子里裝滿了房客童年時期的很多照片。艾美麗決定尋找到盒子的主人,把這些曾經是小朋友所珍惜的寶貴東西返還到主人的手中。可是,這個想法實施起來是非常艱難的,這些東西的主人畢竟是一個幾十年前在這個公寓的租客。為了尋找到這個盒子的主人,艾美麗拜訪了周圍的鄰居,費了好大力氣終於找到了盒子的主人。在返還盒子的過程中,艾美麗在與盒子主人接觸的過程中,受到了主人態度的影響,艾美麗由此受到了啟發,進而改變了自身對於世界的看法。從此以後,她開始了幫助有困難的人的行動。艾美麗的助人為樂的善舉並不是一時一刻的,而是長久堅持著這種寶貴的品格。在這個過程中,主人公艾美麗也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在自身方面也得到了快樂的感覺。艾美麗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遇到了心儀的人,讓她收獲了愛情。艾美麗在一次偶然中,遇到了一位丟失收集快照相簿集的青年人尼諾,艾美麗當時就怦然心動,她鼓起了勇氣,最終兩人收獲了愛情。整個電影的故事在敘述上非常的直白而且簡單易懂,具有生活的普遍性,能夠讓人們產生共鳴,並且通過電影音樂對影片的烘托也造就獨特的法國電影的魅力。

二、電影《天使愛美麗》中的音樂魅力

《天使愛美麗》這部影片時長一共是1小時57分鍾,艾美麗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天真、幽默、率真。明麗的電影畫面、自由歡快的節奏使人們能夠很容易融入電影的場景中來。這些聲音的輔助作用,為電影的表述起到了最佳的效果。

電影《天使愛美麗》中的音樂是由法國作曲家楊提爾森所做的。這位作曲家喜歡用一些簡朴的配器,這些都是具有歐陸風情的。例如說作曲家善於利用手風琴、吉他、口琴,等等。通過欣賞電影可以看出來,在《天使愛美麗》這部電影中,鋼琴、手風琴是音樂的主要支撐,輔助的還有吉他、鍾琴、提琴以及口琴之類的樂器。音樂的節奏多採用小調式,其中許多是華爾茲舞曲風格。楊提爾森為艾美麗專門打造了一首「愛美麗的華爾茲」,其中通過配器的變換組合,以及在節奏調式上的調整構成了能夠表現出影片中主人公艾美麗不同情感的樂曲。這些樂曲具有不同的功能,表達主人公不同的情緒狀態。電影音樂在電影塑造主人公艾美麗的內心世界方面以及渲染影片情緒的烘托等方面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電影在一格一格上演著,故事和敘說和音樂的表達看似各行其是,事實上,兩者互相作用、為了共同表達電影主題同一個目標而協作式發展。當影片中的故事被娓娓道來時,這些音樂的演奏也像技藝高超的演奏家一樣,很順暢如行雲流水般演奏著;當影片的剪輯節奏變快時,或者故事情節離奇高潮式發展時,相應的就是富有層次感的各種配器組合式的演奏。作曲家賦予音符靈活多變,並且富有一定的創意。

《天使愛美麗》這部影片可以說是一部反映女性生活經歷的電影。通過觀影可以讓人深刻感受到,配樂師技藝的高超,能夠游刃有餘把握音樂的作品,更好為電影表達深刻的主題而服務。法國作曲家楊提爾森對音樂主題的創作設計多以迴旋曲式、變奏曲式為主,給人以歡快的感覺。這樣,也就配合上了主人公艾美麗的性格特點,她活潑、善良、富有陽光的性格。

可以說,電影《天使愛美麗》中每一段音樂的配置都是富含特定的意義的,都是為了表達一定階段主人公心理以及感情變化的需要而創作的。說到底,電影音樂是為了電影所服務的。該電影的配樂師把音樂的元素和導演想要表達的主題進行了很好融合,一點也沒顯得突兀。兩者有效結合,比單純的畫面或者是單純的背景音樂所產生的效果要更加有力。就這樣,電影《天使愛美麗》展現出了一個善良的小女孩,她生活在具有浪漫情節的巴黎。艾美麗在點滴的生活中幫助他人,並且同時也感染著他們。法國導演的特點通常是這樣的,他們往往採用紀實的手法,將自己喜歡的內容寓於電影之中,把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主題呈現給世界的觀影朋友。值得驕傲的是,這種電影在內容上的選取與手法上的運用,其中所表現出來的故事情節是非常符合法國人的品位的。故事情節的流暢,再加上與音樂方面上的交融,一個美麗的女孩童話般的善良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同時對於人們心靈具有感召的力量。

電影《天使愛美麗》的配樂師表現出了對於主人公艾美麗這個人物在形象上的喜愛,他還為影片特別創作了一首專屬於主人公的主題音樂,歌曲的.中文名字是這樣譯的,稱作是《愛美麗的華爾茲》。對於這首樂曲的演奏,主要採用的是手風琴這種樂器。手風琴能夠表現出多種情感,或是歡快的感覺,或是悲痛的情節都能由它單獨來完成,尤其是它能演奏豐富的和聲旋律,表現出復雜多變的情感變化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從這種意義上來看,手風琴這種樂器有著多層次的表現力。從表達電影的故事情節上來說,這種樂器――手風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從手風琴演奏的控制上,演奏者時而悠揚,時而急促,這些跳躍的音符能夠烘托出女主人公艾美麗在心理、情緒上的變化。同時還可以完整展現整個電影故事情節的內容。另外,給觀眾以身臨其境的感覺,觀影者能夠更加融入電影中所營造的氣氛與環境中來,更好理解電影製作人所要表達的內容以及能夠深刻體會到電影中深刻的主題。通過觀看電影《天使愛美麗》,我們可以清晰並且很容易發現,在這部影片中關於美麗的主題曲有多種版本的主題變奏。這種表現形式在不偏離主要旋律的前提下,對於電影音樂的演奏也有著靈活多變性。從這一點上來看,這充分體現歐洲人獨特的審美情趣以及極具富於想像力的創造性。這部電影的音樂――華爾茲,憑借它獨特的節拍節奏生動表現出了艾美麗在情緒以及思想上的變化與狀態,同時給予觀眾以提示,感知艾美麗的變化情緒與故事情節的發展。華爾茲又被稱作為圓舞曲,原來指的是一種兩人相擁旋轉的交際舞。配樂師之所以創作華爾茲,也是為了和艾美麗的性格相吻合。艾美麗的內心如此美麗,就像是天使一樣,那麼純潔,幫助身邊有困難的朋友,為其他人帶來歡樂。華爾茲的歡快的節奏象徵了艾美麗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以及帶有美好的願望與憧憬的情懷。可以說,這種音樂形式恰如其分凸顯出了女主人公的品質。

《愛美麗圓舞曲》在這部電影中有多種樂器的演奏版本――手風琴版本、鋼琴版本以及交響樂的版本。首先,手風琴版本所表現出的是充滿希望的。在影片中,當《愛美麗圓舞曲》響起,一下子就能夠使人把這種美好的理想的狀態帶入到現實的社會中來,給人以希望。事實上,電影傳遞了深刻的主題。當觀眾仔細體味就會發現,其實社會是充滿著希望的,社會上美好事物也是充斥著人們之間的,是給予大家美好願望的。當艾美麗幫助他人的時候,都會演奏這首《愛美麗圓舞曲》。這個版本的主題曲展示了一個法國女孩的浪漫性格特徵,其實也是表達出了法國這個國家是具有浪漫主義情結的。

第二個版本――鋼琴版本在表達效果上來看是顯得比較憂傷的。這個版本是以下行音型為主的音調,表現出的主題是略帶憂傷的。通過觀影體檢,這種表現形式給予大家深刻的印象,使得音樂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延續性。該版本展現了主人公艾美麗復雜而又矛盾的內心感受,在電影中背景音樂和故事情節的融合,較好展現了艾美麗的人物形象。

第三個版本――交響樂的版本突出表現了故事情節的變化。在故事的開始階段女主人公艾美麗發現小盒子,就使用的這個版本的演奏。艾美麗在得知到意外消息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小鐵盒。緊接著,華爾茲音樂響了起來。下一個鏡頭,艾美麗一個想法涌現在她的腦海中來,她決定要找到盒子的主人。在這個情節中,電影中弦樂器的加入,使得整首樂曲音樂顯得尤為豐滿,這就刻畫出了主人公艾美麗復雜的內心感受。交響樂版本樂曲再次出現的時候,此時是女主人公艾美麗找到了自己的心愛的對象。此刻的背景音樂聲音宏大,圓潤飽滿,氣勢上很雄偉,給人一種非常豁亮的感覺。這種的演奏是各種樂器交替出現的,這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了女主人公艾美麗和尼諾之間的愛情以及這種愛情所體現的巨大力量,在觀眾心裡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三、結語

可以說,任何一部影片都與電影中的許多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獲得成功的電影更是如此。《天使愛美麗》這部電影中就融入了多種因素,其中電影的配樂與音響效果對於電影主題上的表達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可見,音樂與電影主題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正因為此部影片兩者能夠完美有效地結合,才彰顯了法國式題材電影的獨特的藝術魅力。更為重要的是,電影《天使愛美麗》能夠引起觀眾心靈上的共鳴,讓我們也加入到天使隊伍的行列中去,重拾感恩的願望。可以說電影《天使愛美麗》之所以獲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因為此片形成了特殊的觀影體驗。

《天使愛美麗》的經典台詞

1.Mais elle, et les cafouillages de la sienne, de vie, qui va sen occuper? 也許那個女孩做的一切,都是為別人的生活做安排, 玻璃老人問她, 那麼她呢?她的生活誰來操心

2.Sans toi, mon c? T heure propice quels soutenant! 如果沒有你,我的良辰美景將向何人訴說!

3.Jai soudain le sentiment trange dtre en harmonie avec moi-mme, tout est parfait en cet instant, la douceur de la lumire, ce petit parfum dans lair, la rumeur tranquille de la ville. Jinspire profondment car la vie me parait alors si simple, quun lan damour me donne tout coup envie daider lhumanit tout entire. 愛美麗突然感到莫名的祥和,無比的欣慰,光線變的柔美,空氣透著芬芳,城市發出低吟,深吸一口氣,人生本來就是簡簡單單.一股濟世情懷,油然而生

4.Si Amlie prfre vivre dans le rve et rester une jeune fille introvertie, cest son droit. Car rater sa vie est un droit inalinable. 如果愛美麗堅持活在自己的世界,那麼她絕對有權毀掉自己的幸福。

5.un mort qu peur de basculer dans loubli, 他怕被遺忘,因死亡而怕被遺忘

6.La chance cest comme le Tour de France : on lattend longtemps et a passe vite ! 像環法自行車賽,人們長久等待,緣分擦肩而過,當時機到了,就別猶豫

7.La vie nest que linterminable rptition ne reprsentation qui naura jamais lieu. 活就像一場在排練卻永遠不會上演的舞台劇

⑵ 電影音樂賞析那些經典電影中的音樂賞析

1、《beautyandthebeast》電影《美女與野獸》影視原聲
《美女與野獸》是一個創作於18世紀的古老法國童話,原作者是Gabrielle-SuzanneBarbotdeVilleneuve。故事講述了一個被施了咒語的王子變成了一個面目可怕的野獸,後來有一個美麗的女孩愛上了野獸,從而解除了魔法。這個故事早在1946年就曾被法國導演拍成過電影,1991年的迪士尼動畫版本則更讓它更加家喻戶曉。
據悉,比爾·康頓(BillCondon)為迪士尼導演的這部《美女與野獸》還將從1994首演的迪士尼同名百老匯音樂劇中取材。後者根據動畫片改編,劇中由艾倫·曼肯(AlanMenken)和蒂姆·賴斯(TimRice)創作的多首歌曲,都是動畫片里所沒有的。
2、《TheTwoTowers》為電影《指環王》影視歌曲
霍華德肖《HowardShore》為托爾金的《指環傳奇》中獲得巨大成功的第一部電影章節所作的音樂為他贏得了奧斯卡(Oscar)最佳原創配樂獎,這給了他一個驚喜,因為這部音樂有著雄心勃勃的規模和堅定的黑暗意味,這些因素輕易地模糊了典型電影幻想音樂和完成的音樂會作品之間的界限。
它的續集採用了同樣的,通常是瓦格納式的戲劇手法,按照電影的故事情節,進入了更加陰郁和不祥的黑暗角落。前一部由霍比特人啟發而成的牧歌在這里被豐富的民族結構所取代,這些結構擴展了中土世界和人類世界的音樂范圍;挪威小提琴哈丹格爾代表了羅漢和北非的瑞塔,為摩爾多主題增添了色彩;而圓木鼓、迪盧巴、木木琴和西姆巴隆則增添了迷人的紋理。在那裡。樂譜中隱約出現的管弦樂雲朵因肖爾出色的合唱作品而變得明亮起來,這部作品將古老的禮儀影響與伊莎貝爾·貝拉克達利安、獨立流行歌手希拉·錢德拉、本·德爾·馬斯特羅和伊麗莎白·弗雷澤的各種獨奏曲相融合。」戈倫的歌曲《作曲家與抒情詩人弗蘭沃爾什的最後合作》是埃米利亞娜·托里尼的後現代主義焦慮中的比約基,有助於突出故事的現代寓意。
3、《BreakingDawn》是《暮光之城:破曉》的影視原聲
加州樂團Castaneda主唱VegaSchenk最新企劃的普普風電氣雙人組TheBoomCircuits,其繁星閃爍般的電子樂音碎片,搭配有如DeathCabForCutie主唱BenGibbard的嗓音,給人驚喜的錯覺。好像從清澈的吉他picking漫舞漸入至層層堆砌出的合成器濃霧中,然後又在沉淪迷走之後步出薄暮、迎接外頭灑下的暖陽光束。

⑶ 求電影海上鋼琴師的音樂鑒賞500字就行

《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被遺棄在輪船鋼琴上的嬰兒,終其一生在這所輪船上所發生的故事。讓我震驚的,可能也是讓大部分人震驚的,就是1900到最後馬克斯找到他,並努力勸說他離開那艘船的情況下,1900還是很淡然的選擇和他一直生活的船一起消亡。
文章剛開始馬克斯說,沒有人會相信這個故事,因為沒有證據證明他存在。凄婉的音樂在訴說著這個沒有人會相信的故事。因為故事的主人公1900沒有出生記錄,沒有身份證明。
再一次輪船的停泊時,他被丹尼發現,養育他,為避免人發現,他沒有離開過船艙,直到八歲,丹尼因為暴風雨意外死亡。上天在關閉一扇門的同時會打開一扇窗。1900在一天循聲找到了上天賜予他的東西,鋼琴。在某一個深夜裡,人們被美妙的鋼琴聲吸引,而沒有人認識這個令他們震驚的孩子。從此以後,1900展開了與音樂,與鋼琴為伴的一生。

馬克斯因為小號出眾得以上這艘船,他的出眾讓1900主動和他交談,還彈鋼琴來緩解他暈船。在以後的許多年,他們經歷了很多美好的音樂時光。當然,馬克斯一直勸說1900去感受陸地,1900沒有接受,他不是不敢嘗試,而是不願去嘗試。直到他看到一個女孩,他對那個女孩一見鍾情,他還遇見過那個女孩的父親,聽那位父親講述他在陸地上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情形,戀愛往往使人沖動,1900決定去陸地了,他決定下船了,雖然離別總是讓人傷感。

可是,在還有幾個台階的時候,他停下了,他沒有繼續,他扔掉帽子,回身回到船上。最後要催毀船的時候,他對馬克斯說,你知道我為什麼又回來了嗎?我看到的全是街道,接到後面還是街道,我看不到最後,我看不到結果,沒有我想要的。
人們或許真的應該在那個屬於自己的地方創造輝煌,等待救贖。

⑷ 誰能給發個影片紅白藍之藍的影片音樂賞析啊~~~高分懸賞!

<藍色情挑>是Kieslowski三色電影的首部曲,這三部電影將以藍,白,紅三色為意象,以法國大革命的口號自由,平等,博愛為命題,闡述人際關系的互動與性靈的覺醒,可以想見這會是不同凡響的創作,而一開場的<藍色情挑>也確實樹立了典範,雖然它有個最不知所雲的中文譯名,也是三部片子中最沉重的作品,不過感覺上也是最出色的作品,故事內容描寫遭逢喪夫喪女之痛的音樂家遺孀,以自我封閉,隔離記憶,抗拒情感的方式,來逃避失去親人的痛楚,後來在一連串生活,感情的探索省思中,漸漸走出陰霾感傷,終能找回面對過去的勇氣,重拾感受與愛人的能力,故事中以過世音樂家Patrice一篇未完成的樂章為軸心,這篇樂章是Patrice接受委託,為歐洲聯盟所譜寫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樂章的主題則是」愛」,當音樂家車禍身亡時這首作品仍未完成,而其遺孀Julie是唯一了解,並且有能力將殘缺的作品完成的人,然而Julie沒有辦法面對承受過去的一切,而否認這篇作品的存在,直到Julie發現自己丈夫的外遇,並且一步步走出內心的障礙,Julie才有能力面對並完成這首作品,電影也在這首曲子大工告成時劃下句點,音樂在這樣一部電影中的重要性,相信已經不言可喻了.
在這部配樂中,配樂家Preisner一人」分飾」四角,車禍身亡的音樂家Patrice,Patrice的妻子Julie,Patrice的好友,同時也暗戀Julie已久的Olivier,當然,還有那位常常出現在Kieslowski電影中的虛擬作曲家Van Den Budenmayer.我想我還是先稍微說明一下Van Den Budenmayer這個人物,因為在一般電影音樂中並沒有這種狀況,這是Priesner與Kieslowski一種特有的默契,這個虛構的音樂家其實就是Preisner在Kieslowski電影中的化身,他在Kieslowski的電影中像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而且橫跨了許多部Kieslowski的電影,包括十誡系列,三色電影以及<雙面薇若妮卡>等,我們時常可以在Kieslowski的電影中,看到劇中的角色唱這位Van Den Budenmayer的歌,買他的唱片,演奏他的曲子等,甚至連原聲帶上也會將某些曲目標示成Van Den Budemayer的作品,不過別誤會,其實並沒有Van Den Budemayer這么一個人物,不過他彷彿真的存在於Kieslowski的電影世界中,無形的連串著Kieslowski所有電影間的脈絡.
在<藍色情挑>中,這位Van Den Budenmayer的作品是悼念音樂家Patrice的喪曲(Funeral Music),這個樂章一方面在電影中的葬禮場合有幾段演出,有管樂(Track 2.),弦樂(Track 14.)與管風琴(Track 13.)等多種版本,同時也成為配樂中,一個象徵Julie過去記憶的主題,非常沈痛的一個樂章,每當刻意迴避過往一切的Julie一與記憶交會,這個樂章就會無情而悲愴的轟然而出,那是Julie再怎麼逃避否認,也難以抵抗的悲痛記憶,Kieslowski有時甚至會將影像剎時隱沒,陷入一片短暫沈痛的黑暗中,彷彿現實環境與人的知覺在瞬息間,被巨大的傷痛與不堪的記憶所吞沒,而即使在電影外聽這個樂章,那種強烈的悲愴仍然洶涌浮現,讓人無力逼視,也無法抵抗.
Julie盡最大的力量要忘卻所有的過去,隔離所有的感情,使用一種封閉情感,斷絕感受的方法,來避免自己受記憶與悲傷的折磨,然而一個人無法真正的將自己和過去一刀兩斷,特別是在情感上.一開始,Julie將亡夫Patrice未完成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丟棄,然而Julie在整理遺物時,還是發現了Patrice未完成的部份樂章,這個遺漏的樂章有八個小節,在Patrice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中(Track 1.),這八個小節只在最後隱約浮現,並沒有具體完成,而也只有Julie知道這八個小節的存在,只是甫逢巨變的Julie沒有能力完成這個作品,甚至直接丟棄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的原稿,顯示當時Julie根本沒有完成全曲的打算,她只想把這首殘缺的作品連同她的過去一起埋葬.只是,這個八個小節的樂章似乎一直保留在Julie心中,在Julie抗拒一切情感與記憶的同時,這個樂章也成為Julie心中,對過去記憶與內心情感的一點保留,就像Julie丟掉了所有的東西,回復本姓,更換住所,卻不自覺的保留了一串舊的藍色吊飾.觀眾很容易發現,每當Julie必須與人接觸,必須面對新的感情與生活時,這個樂章就會在幽幽浮現,因此,這個樂章隱約代表了Julie心中,仍渴望著能有重新開始生活的機會,這個遺落的樂章有時甚至和悲傷的喪曲糾結一起(如Track 5.15.The Battle Of Carnival And Lent),形成一種思緒的對立與掙扎,顯示Julie無法真正的拋開過去,也無法真正的重新開始,我有些覺得這個樂章就像一把打開心門的鑰匙,只有當Julie能面對過去,將這個樂章與亡夫的遺作結合時,才能真正的找回生活下去的意義和理由.
Olivier是Julie必須面對的新感情,最初Julie對Olivier的態度其實十分冷漠,不過隨著故事的進展,以及後來Olivier發現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的另一份備份,Julie的態度也漸漸有所改變,電影中一段滿令人印象深刻的劇情,是Julie協助Oliver改寫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The Europe未完成的部份(Track 18.19.20.Olivier s Theme),不過Julie在此刻仍然沒有真正的對一切坦然以對,她並沒有接手完成這首作品的打算,反而同意讓Olivier接手這個音樂委託,而後來Olivier寫出來的作品,風格和Patrice的原始構思有滿大的差異,於是Julie及時介入,將Oliver激烈熱情的情緒加以收斂,讓它能比較接近Patrice的作品,但Julie仍然沒有將Patrice未完成的八個小節呈現出來.
到故事最後,Julie終於又拾回感受與愛人的能力時,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才終於得以完成,和Patrice未完成的版本比較之下,Julie將遺落的八小節樂章重新接回這首曲子,並且延展成完整的結尾,Kieslowski以運轉流暢的剪接,組合出故事中Julie所曾接觸過的人事物,同時也讓整首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完整的呈現在觀眾面前,這是一首以希臘文演唱,以愛為主旨,充滿力量與感懷的禮贊,而一路下來,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完成的過程,也是Julie由自我封閉到打開心門的歷程,Julie悲傷冰冷的心靈也終於掙脫禁錮,獲得自由.
<藍色情挑>可以說是影音結合中相當極致表現之一,如此緊密的影音結合是電影藝術的高度成就,然而如果要將這些音樂獨立在影像外,單就原聲帶的來考量時,不免就會遺失整體創作的藝術價值,比如,如果一個人對這部電影毫無概念,對於這張原聲帶的內容,大概就僅止於一首悲愴的喪曲,一首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以及許多以此發展而成的零散短篇樂章,許多音樂運用的手法和意象,似乎很難在這些音樂獨立於故事和影像外時,還能完整的傳遞給聽眾,不過所幸的是,以<藍色情挑>的原聲帶來說,雖然會讓人覺得若有所失,獨立的音樂欣賞性仍然頗高,特別是Song For The Unification,即是一首完整的聲樂作品,而由遺落的八小節音樂鋪陳成的Reprise,虛構音樂家Van Den Budenmayer的Funeral Music,後來並沒有真正結合在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中的Oliver s Theme,以及幾首小品氣質的笛子獨奏也頗為動聽,同時當中也收錄了<紅色情深>的波麗露舞曲(作為預告片的配樂),因此以一張原聲帶來說,它仍有出色的音樂獨立價值,不過以我個人的感覺,它在電影之中,才真正能讓人產生經典之作的感受.

⑸ 阿凡達影片中的音樂鑒賞,急需!!!

REVIEW
電影《阿凡達》(Avatar)原聲帶專輯《Avatar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James Horner出品,必屬極品!

P.S. 最後附上由Leona Lewis(麗安娜·劉易斯)主唱的《阿凡達》(Avatar)的主題曲I See You的歌詞和官方MV

TRACKLIST
01.'You Don't Dream In Cryo. ....'
02.Jake Enters His Avatar World
03.Pure Spirits Of The Forest
04.The Bioluminescence Of The Night
05.Becoming One Of 'The People' Becoming One With Neytiri
06.Climbing Up 'Iknimaya - The Path To Heaven'
07.Jake's First Flight
08.Scorched Earth
09.Quaritch
10.The Destruction Of Hometree
11.Shutting Down Grace's Lab
12.Gathering All The Na'vi Clans For Battle★★★★★
13.War
14.Leona Lewis - I See You (Theme From Avatar)

我覺得可能你要的是第十二首Gathering All The Na'vi Clans For Battle,

要不是你就自己在裡面找找,很全的。

這是原聲帶下載地址:

ed2k://%7Cfile%7C%E5%8E%9F%E5%A3%B0%E5%A4%A7%E7%A2%9F.-.%5B%E9%98%BF%E5%87%A1%E8%BE%BE%28Avatar.OST%29.%E7%94%B5%E5%BD%B1%E5%8E%9F%E5%A3%B0%E5%B8%A6%5D.%E4%B8%93%E8%BE%91.%28MP3%29.rar%7C109980743%%7C/

⑹ 世界經典的音樂劇有哪些 上課需要做音樂欣賞

音樂劇世界
《愛的觀點》Aspects of Love, 1989
許多人認為不甚出名的《愛的觀點》是韋伯最成熟的作品。該劇無疑是他花費心血最多歷時最長的一個。因為一直想寫一部感人的愛情劇,韋伯在1983就已經開始著手寫《愛的觀點》,但在1986年他接下妻子 Sarah Brightman 的《歌劇魅影》,一起用去了幾首《愛的觀點》裡面的歌,直到《歌劇魅影》公演之後,韋伯才有時間繼續完成《愛的觀點》。
《安妮》 Annie
這部音樂劇的題材取自二十年代的漫畫《孤女安妮》,講述了女孩安妮從孤兒院逃跑到被收養的故事。曾經數次被排成電影。

《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根據雨果的同名小說改編。再開始曾經受到非議,但是,之後這一出戲在各大州的十餘個國家演出,是近年來少見的成功作品。

《艾薇塔》Evita
《艾薇塔》是韋伯與Tim Rice 合作的早期作品,講述了 Eva Peron 從鄉村少女到名演員到阿根廷第一夫人的經歷。

《房租》Rent
這是寫於1995年的比較新的音樂劇。它是 Jonathan Larson 根據歌劇大師帕西尼(Puccini) 的 La Boheme 改編的。

《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1986
也譯作《歌劇院的幽靈》。該劇可以說是既《貓》之後,韋伯的又一個有世界影響的音樂劇。1988年,《歌劇魅影》在紐約公演,同年,日語版的《歌劇魅影》在東京公演。

《歌與舞》Song and Dance, 1982

《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

《花鼓戲》Flower Drum Song

《吉福斯》Jeeves/By Jeeves

《馬蘭花》, 1960
中國國產童話音樂劇之經典劇目。

《貓》Cats, 1981

《美女與野獸》 Beauty and the Beast, 1994

《俄克拉荷馬》Oklahoma

《潘贊斯的海盜》The Pirates Of Perzance

《漂亮比賽》The Beautiful Game

《平步青雲》A Chorus Line

《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

《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

《微風輕哨》Whistle Down the Wind, 1998

《像棋》Chess

《西貢小姐》Miss Saigon

《星光列車》Starlight Express

《演出船》Show Boat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

《約瑟夫和他的夢幻綵衣》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 Dreamcoat, 1968
該劇是韋伯與歌詞家 Tim Rice 首次合作的結果,也是年輕的韋伯和 Tim Rice 在音樂劇業的頭一次成功。之後的許多年裡,從北美到澳大利亞,此劇一直是學校舞台的寵兒。

《芝加哥》Chicago

《蜘蛛女之吻》Kiss of a Spider Woman

⑺ 《不能說的秘密》電影的音樂配樂鑒賞文

這是一部同時具有音樂、美術、文學、建築、動畫美感的影片
——《不能說的秘密》
我在幾天的時間內看完了四五六七八遍<不能說的秘密> 感嘆著周傑倫這個同時具有電影、詩詞創作才能的音樂人,我在想,能夠導演出那樣的電影,一定是對詩歌美術都廣有涉獵的人才能夠作到吧,我嘆服這個我喜歡的音樂人的過人才華.感嘆他第一次做電影就如此專業。影片開始以一個幾十秒的長鏡頭從高空推入主角的背影,葉湘倫剛到一個新學校同學在給他介紹學校環境,柔軟的對白,綠樹成蔭,班駁磚牆的老琴房,讓我想起宮崎駿的動畫,而這部影片也是同樣有著宮崎駿動畫的溫暖美感。那個帶有愛情、音樂、色彩,靈異的奇妙故事就這么迷幻的上演了。
影片的開頭一直在音樂中講述葉湘倫與路小雨純純的戀情,我以為這僅僅是JAY想要用特殊的表現手法回憶自己初戀或者僅是拍唯美愛情文藝片,比如一個患哮喘的女生和一個很有才華的男生浪漫的邂逅然後經過一場短暫的戀愛因為第三者而產生誤會等到女生病情加重行將就木兩人誤會解除重新開始女生卻重病不治死去。但是看過後開始慚愧低估了周董的才華,深感影片的不入俗套。影片通篇像是十八世紀的古老油畫,舒緩的音樂,古舊的鋼琴,長滿藤草的老房子,喧鬧的小巷子,陰雨的天氣。很多場景的設計和整個影片的調子都彌漫著安靜幽雅的懷舊氣氛。像是斗琴,棒球比賽,舞會卻又有著清新的時尚氣息,斗琴那段拍的很精彩,讓我想起海上鋼琴師,鏡頭快速的穿梭於鋼琴的內部,手指在琴鍵上快速的跳躍旋轉,很美!鏡頭語言用的很巧妙。影片的後半部出乎意料的轉入靈異魔幻的色彩。劇情開始變的讓人匪夷所思的,直到葉湘倫帶著滿身的灰塵疲憊的眼神重新出現在小雨的面前,觀眾的的眼淚一定開始從帶著笑容的臉上流下。而當影片完美的落幕,我回味著影片中那些初看沒怎麼在意的小細節,憂傷才慢慢的漾出來。畢業照片上他們笑的很開心,這是個悲劇還是值得慶幸的呢。葉湘論的真身死在二十年後的一片廢墟中,他們的愛情在二十年前繼續,變得更加珍貴與長久。

流暢精緻,優雅如詩
這是後人對十九世紀那位叫做肖邦的鋼琴家的音樂評價,也剛好符合這部影片 !

⑻ 《如果愛》電影的音樂鑒賞

如果愛》,與愛無關

電影院里一連看了兩遍《如果愛》。觀眾多是情侶,看的時候竊竊私語。也許和他們期待的歌舞片不一樣,每一場都有提前離場的觀眾。

我也有一些失望。論劇情的張力和巧妙,《如果愛》不如《甜蜜蜜》;論劇情的復雜和詼諧,不如《金枝玉葉》;論劇中人的心理刻畫,又不如《三更之回家》那樣細致。香港導演觸碰內地題材,前有張婉婷《北京樂與路》遭遇滑鐵盧的前車之鑒,陳可辛這次不能不加倍小心。畢竟,香港導演對內地的情形掌握的有限,很容易就陷入隔靴搔癢,乃至獵奇的套路。好在有大明星作陣,打著當代首部華語歌舞片的旗號,《如果愛》的票房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

其實,《如果愛》只能算是一部插曲多了一些的故事片,打著歌舞片的旗號,未免有些牽強。真正的歌舞片,如《西區故事》、《紅磨坊》,情節應該和歌舞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在《如果愛》中,歌舞的段落和故事情節涇渭分明,更多的是一種戲中戲的格局。其他地方出現的歌曲,只能算作是插曲。

張學友的歌聲,有百老匯音樂劇的感覺,然而演技卻不敢恭維,聲調忽高忽低,情緒控制不穩,台詞的功底明顯不夠。池珍熙的戲份過於局限,作為串場的人物,擔任見證人的職責,算天使還是凡間的人?導演的處理寫意不寫意,寫實又不像寫實,所以很看起來有些別扭。

林見東和孫納的感情戲應該是片中的重中之重,導演也著實下了氣力。可是前面的鋪墊畢竟太少,林見東的十年痴情就顯得不那麼合情合理。戲中戲的框架,加上大量的閃回,對於習慣線性敘事結構的觀眾來說,也造成一定的欣賞阻礙。

此外,片中有些地方顯得多餘,如導演聶文暫時離開劇組那場戲,曾志偉飾演的監制和工作人員的那段對話就與劇情關聯不大。還有就是一些台詞,顯得莫名其妙。記者會上,當記者集中詢問孫納的一些情況時,林見東的插話就讓人摸不著頭腦:「如果你們的問題沒有什麼建設性的話,我想對我的提問到此為止。」再有聶文發現了孫納和林見東的感情之後,在戲中戲打了孫納一巴掌,之後兩個人的對話,也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是劇本如此,還是演員的處理問題。

說歸說,不管怎樣,片中的幾處歌舞還是蠻賞心悅目的,那段表現孫納轉變過程的戲,舞蹈演員的服裝非常有創意,舞蹈場面和現實的交叉,交待了一個人的轉變過程,節省了敘事的氣力,又增加了看點。

打動我的地方,不是事先被媒體炒作的金城武在水中流的那滴眼淚,而是被老外製片拋棄後,躺倒在冰面上的孫納,配著充滿憧憬和迷惘的歌聲,你能體會到一個女孩被傷害後心碎成一片片的滋味。還有兩個人再回到北京以後,錄音機里傳出的見東的經年錄音,雖然老套,卻很有殺傷力。最後一場戲中戲,欺騙了很多人,大多數的觀眾都以為聶文真的死了,看到聶文重新站起,很多人發出失望的嘆息聲。其實,如果導演真處理成這樣的話,就未免太離譜了。總之,論藝術成就,《如果愛》構不成經典,《甜蜜蜜》仍然是陳可辛的最佳作品。

至於《如果愛》的情節是否影射了演藝圈的潛規則,以及影射了誰這樣的問題,我沒有多大興趣。倒是覺得,這故事很像是對當下的一個隱喻。一個急著擺脫貧困的國度,會使用種種不良的手段,急功近利的同時,也留下一道道的傷痕。即便是面子建設得再富麗,沒有足夠的時間累積,總會在某一處露出馬腳,就像影片中成名後的孫納,仍舊會磨牙一樣。電影院里的說話聲、打電話聲都在給這一切做著現實的注腳。
林見東對孫納說,不要忘了北京。而現實卻是,北京,真正的北京在一點點地消逝。老房子、地下室、護城河、小飯館,破雖破矣,卻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從這點來看,《如果愛》的故事與愛情無關,倒是不經意間了營造了一個時代的心靈寫照——遺忘和記得

⑼ 美國電影《出水芙蓉》音樂鑒賞論文

《出水芙蓉》是愉悅的,無論是開頭安排卡羅琳的出場,還是在游泳池傍邊演繹史蒂夫與卡羅琳的相遇,都最終在音樂與舞蹈中緩緩向我們道來兩位主人公自然而又詼諧的相遇。可以說,歌舞片的魅力基礎其實就是在於這種天然愉悅的歌舞伴奏的形式,人物之間關系的建立不需要細枝末節的情節設置或某種劇情中的暗示,而是完全可以拋開那些復雜的建置,用與劇情融為一體的音樂與舞蹈去把故事組織起來,因為歌舞天然就具備著愉悅動人的藝術魅力。也正是由於它的故事開頭太好建立了,使得它在整個故事的發展過程中不得不用大量的故事段落去組織故事高潮的到來。《出水芙蓉》的故事開頭的建置過程是如此的倉促,使得開片十分鍾時就進入到了故事的發展段落了。但我想說的是雖然這個建置很倉促,可是它的開頭還是非常完美的。它的完美就體現在於它的人物性格的建構與場景的設置上:一開場便是伴隨著優美的音樂與舞蹈,我們跟著主人公來到偌大的游泳池旁;通過音樂的伴奏、男子的歌唱與簡單的對話,讓我們知道了主人公史蒂夫是一名作曲家;這樣一個作曲家的身份,讓我們覺得游泳池旁的歌舞與他的身份是相互匹配的,是能讓一開始坐進電影院的觀眾與主人公和劇情產生互動的情緒的。就在這種有趣的互動情緒建立起來以後,女主人公卡羅琳出場便更具有更為生動的特性與愉悅感,讓卡羅琳,一個來自女子舞蹈學院的游泳教師與開場的游泳池產生了互動,並鮮明的向我們表明這是一部愛情歌舞片。隨後二人准備結婚,但作為唱片公司主管的喬治怕這樣會影響他的「水上盛典"的曲譜寫作,所以僱用女演員瑪麗婭假冒史蒂夫的妻子,帶著三個紅頭發孩子來到教堂的婚禮上大鬧了一場,從而達到阻止他們結婚的目的。當卡羅琳一氣之下離開,回到女子舞蹈學院時,故事的開頭建置也就結束了;如此簡單並且不拖泥帶水,這就是它的高超與巧妙的地方。這樣的建置讓隨後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成了自然而然的了。
音樂舞蹈:
歌舞片之所以叫歌舞片,它的歌舞才是它的真正主導形式。它是一個不僅僅靠故事建立起來的,而是很多時候靠歌舞來達到情緒喚起的。二十年代時,爵士歌曲的流行成為了百老匯的主流。《出水芙蓉》也同樣充滿了類似的音樂,並且利用了它所有能利用的方式把歌曲、舞蹈、花樣游泳等藝術形式機智而又巧妙地融合進了影片中,編排出了一部美輪美奐的歌舞盛宴,也因此詮釋了好萊塢歌舞片表達的經典方式。最後一場「水上盛典」的水上芭蕾是如此的清新自然,氣勢恢宏,是本片的點睛之筆。雷德·斯克爾頓飾演的史蒂夫讓人印象極為深刻,尤其是那場搞笑的舞蹈課,他穿著女子芭蕾服裝,做著可笑而滑稽的動作時,我們幾乎快笑破了肚皮,也因此成為影史上一個經典的片段。音樂與舞蹈在片中每一個喜劇段落中都很好的得到了運用,並時時刻刻在劇情的發展中起到關鍵的作用。
歌舞片是簡單易懂的,它其實就是一個大Party,讓你在看的過程中想和主人公一起跳起來,一起唱起來,當你有這樣的沖動時,這部歌舞片也就成功了。不要去斥責它的浮淺,斥責劇情的俗套,優秀的歌舞片正是在你認為很俗套的時候給你帶來你意想不到的快樂與愉悅感,讓我們的身心得到了一次滋潤,讓我們還相信這個世界依然很美好,這或許就是它的可貴之處吧!

閱讀全文

與音樂鑒賞作品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層電影院構造 瀏覽:283
我的一部優秀愛國電影觀後感少 瀏覽:578
沈殿霞電影大全 瀏覽:97
末代皇帝電影完整版高清免費觀看 瀏覽:822
第12屆青年電影節崔永元 瀏覽:365
雛鳥的愛情電影 瀏覽:939
美人魚電影所有插曲音樂 瀏覽:12
木村拓哉主演的愛情電影 瀏覽:538
主角臉上都是疙瘩的電影 瀏覽:50
電影中勵志感悟圖片帶字 瀏覽:342
電影演員什麼娟 瀏覽:941
這是個悲傷的故事電影圖片 瀏覽:309
音樂電影放映室 瀏覽:35
周星馳電影飾演 瀏覽:931
我想買期新的電影雜志英文翻譯 瀏覽:127
大鵬大長臉電影作品搞笑 瀏覽:95
古代電影大全恐怖片 瀏覽:708
賈玲最2021年的新演的電影名字 瀏覽:367
二戰日本美國戰爭電影大全集 瀏覽:293
泰國新出恐怖電影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