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大哥大中女主角恬妞在歌廳里唱的閩南語歌曲叫什麼 從電影的11分16
恬妞,原名朱凱莉,籍貫上海。台灣及香港知名女演員。恬妞於1984年拍攝《丑小鴨》後,與第一任丈夫葉聰豪結婚,並育有一女,但她嫁到印尼後才知男方已有妻室,結果離婚收場。
《大笑江湖》(2010)
《前度》(2010)
《雲秀》(2008)
《奪帥》Duo Shuai (2007)
《誰憐天下慈母心》(2007)
《第一桶金》(又名:《奪寶三賤客》)(2006)
《戀愛初歌》Love At First Note (2006)
《花街歡樂坊 》(2005)
《千古風流一壇醋》(2004)
《醫心無悔》 The beautiful life (2004)
《阿龍的故事》 The Story of Long (2003)
《絕世雙嬌》(2002)
《迷俠》(2000) 恬妞,原名朱凱莉,籍貫上海。台灣及香港知名女演員。恬妞於1984年拍攝《丑小鴨》後,與第一任丈夫葉聰豪結婚,並育有一女,但她嫁到印尼後才知男方已有妻室,結果離婚收場。
《大笑江湖》(2010)
《前度》(2010)
《雲秀》(2008)
《奪帥》Duo Shuai (2007)
《誰憐天下慈母心》(2007)
《第一桶金》(又名:《奪寶三賤客》)(2006)
《戀愛初歌》Love At First Note (2006)
《花街歡樂坊 》(2005)
《千古風流一壇醋》(2004)
《醫心無悔》 The beautiful life (2004)
《阿龍的故事》 The Story of Long (2003)
《絕世雙嬌》(2002)
《迷俠》(2000)
《芭啦芭啦櫻之花》 Ang kwong ang kwong ying ji t (2000)
《大家族》(1991)
《情聖》 Magnificent Scoundrels (1991)
《大哥大續集》 (1991)
《忠奸盜》(1991)
《亂世兒女》 This Shanghai Encounter (1990)
《兄弟珍重》 (1990)
《虎膽女兒紅》 (1990)
《花心三劍客》 (1989)
《小小小警察》 (1989)
《義膽紅唇》 Sing si jin jaang (1988)
《我愛太空人》 Other Half the Other Half, The (1988)
《大哥大》 (1988)
《龍蛇爭霸》 (1987)
《丑小鴨》 (1985)
《開心雙響炮》 Funny Triple (1985)
《男人真命苦》 (1984)
《西風的故鄉》 (1980)
《活寶師徒》 (1980)
《寧靜的海》 (1979)
《我愛芳齡》 (1979)
《我們永遠在一起》 (1979)
《錦標》 (1979)
《請問芳名》 (1979)
《小小世界妙妙妙》 (1978)
《願者上鉤》 (1978)
《奔放青春》 (1978)
《十七歲的夢》 (1978)
《單行道》 (1978)
《情竇初開》 (1978)
《黃埔軍魂》 (1978)
《射鵰英雄傳》 Brave Archer (1977) - 飾 黃蓉 《Alibis 》(1977) 《日落北京城》 (1977)
《蒂蒂日記》 (1977) - 飾 蒂蒂
《青色山脈》 (1977)
《手足情深》 (1977)
《春滿娃娃池》 (1977)
《梅花》 (1976)
《愛情奪標》 (1976)
《君子好逑》 (1976)
《小雨絲絲》 (1976)
《花開春暖》 (1976)
《愛情文憑牛仔褲》(1976)
《桑園》 (1976)
《不愛你愛誰》 (1976)
《夏日假期玫瑰花》(1976)
《五萬先生俏姑娘》(1976)
《青春行》 (1975)
《星期六的約會》 (1975)
《在水一方》 (1975) - 飾 朱詩卉
《今天不糊塗》 (1975)
《兩傻大鬧浴室》 (1975)
《心花朵朵》 (1975)
《大喜事》 (1975)
《浪子和少女》 (1975)
《岳母大人》 (1975)
《翦翦風》 (1975)
《早婚》 (1974)
《早熟》 (1974)- 飾 陸稚白
《十七、十七、十八》 (1974)
《陣陣春風》 (1974)
《半山飄雨半山情》 (1974)
《愛的風雨》 (1974)
《小妹》 (1974)
《門里門外》 (1974)
《海藍藍》 (1974)
《女學生》 (1974)
《豬八戒招親》 (1968)
《紅孩兒》 (1968)
《格格的女兒》 (2005)
《天師鍾馗》1994
《人海孤鴻》1996
《真愛緣是你》(喜樂會)1996
《棋武士》〔1999〕
《一石二鳥3》〔2007〕
《大家族》〔1991〕
⑵ 哪位朋友知道香港電影《龍蛇爭霸》片尾的歌曲叫什麼名字
9-13 消息 查看 好友 回復 時間:2006-6-28 16:40:10
[該貼於 2006-6-28 17:30:18 第 1 次修改]
爭霸傳奇片尾曲歌詞
《爭霸傳奇》片尾曲歌詞
風 慢慢把雲吹遠
雲 慢慢化做一片片
一切原本是這樣
終將消散成雲煙
談什麼恩恩怨怨
爭什麼實在可憐
青春都一晌 易老的紅顏
生生世世什麼才是真永遠
也算是刀光劍影轟轟烈烈的昨天
也算是飄飄盪盪坎坎坷坷多少年
風雨過了 又見長天
真的感激你一直在我身邊
也算是都經過了紛亂世事的變遷
也算是都嘗過了悲歡離合的苦甜
江山易改 繁華如夢
怎比的上你那含羞帶笑的臉
⑶ 求經典槍戰片
最早接觸槍戰電影,應該是童年看的那些國產黑白戰爭電影,比如《上甘嶺》《南征北戰》《林海雪原》《智取華山》等等。與其說那是在接受革命愛國主義教育,不如說是在滿足做為一個小男子漢的英雄情結。那一梭梭子彈的掃、射,極大滿足著幼小心靈的暴力發泄。
長大了一些,接觸了港台電影的一些槍戰場面,比起國產片的中彈,迎頭無聲的倒地,港台片還要翻個漂亮筋斗,外加一聲「啊」,更讓我感覺真實與暢快,這就是記憶中對槍戰電影的最初感覺。
八十年代末,錄像片中的香港警匪片的槍戰場面,對於我這還喜歡功夫的影迷來說,並不吸引我的眼球,我仍喜歡那丟去槍後的拳腳較量。
直到89年的某一天看了吳宇森的《喋血雙雄》,我才終於找到一種,能挑起我的感官刺激的槍戰電影。當然那時,我還並不知道什麼「吳氏風格」、「暴力美學」,只記住了,那種近距離的決戰,子彈連發毫不吝惜,還有很漂亮的中彈撲倒的場景。《喋血雙雄》後,很長時間我都沒能再遇到這類風格的槍戰電影。直到《縱橫四海》《龍蛇爭霸》《喋血街頭》《辣手神探》,我才真正認識了吳宇森,和他的暴力美學。
我心目中的十大槍戰電影:
1、《龍蛇爭霸》:1988年,著名導演張徹的一幫學生為老師拍攝了一部黑幫電影《龍蛇爭霸》,李修賢、姜大衛、陳觀泰、狄龍等張徹弟子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午馬是該片的導演兼演員,另外一位導演就是吳宇森。從本片中開始,吳氏槍戰風格開始大放異彩。
2、《喋血雙雄》: 1989年的《喋血雙雄》也許是吳宇森生平最重要的代表作,至今,吳宇森還沒有哪部作品超越此片所創造出的意境:無法用任何東西來衡量的友情,惺惺相惜的江湖兄弟和各自不可動搖的做人原則。吳宇森用極為自信的手法讓暴力世界中彌漫出無法言語的浪漫,華麗而控制自如的鏡頭、精練的對白以及舞蹈般的槍戰動作令人為之傾倒。片尾在教堂里的生死決戰,可以代表暴力美學的精髓:燭光中映出的聖母像,背景中掠過的白鴿,一對最不應成為朋友的生死之交,共同執行著自己心目中的正義。
3、《喋血街頭》:本片是吳宇森處於創作高潮期的野心作,大膽地將港片的視野推向戰地越南,藉以拉大港產動作片的格局。利落明快的槍戰場面,不會給人以凌亂的感覺,剪接得相當優秀;故事,有觸動,有感動,可謂令人叫絕。另外,張學友飾演的阿輝是本片最大的一個亮點,被越南兵抓捕後被迫殺人的恐懼,以及頭部中槍論落後的痛苦,演技發揮到極致,叫人驚嘆!阿輝那痛苦眼神,抖動的臉頰令人難以忘懷,他的痛深深烙印在我心靈最深處。後來的翻拍作《天堂口》,是垃圾之作。
4、《縱橫四海》:本片的包裝最具國際品味。透過周潤發、張國榮和鍾楚紅這三名青梅竹馬的神偷到巴黎盜取名畫的故事,導演肆意揮霍了一下他的浪漫情懷,和陽剛暴力美學之外的幽默雅趣。當然,他們被義父曾江出賣的壓軸戲,依舊保持了吳氏招牌式的瀟灑槍戰場面。還有,一身晚禮服的發哥在輪椅上與鍾楚紅跳起的激情的雙人舞,也是沒有復制的經典場景。
5、《辣手神探》:該片是吳宇森赴美發展前在港最後執導的警匪槍戰動作片,雖非其最佳作品,但仍維持一貫的吳氏暴力動作美學,槍戰場面拍得十分瀟灑。我最難忘的則是梁朝偉,其中槍殺關叔的一場戲,偉仔的那眼神讓我看到了,什麼是忠義,什麼是身不由己,被他表現得淋漓盡致。還有結尾的槍戰,在場景與空間的轉換上,也再上了一新台階,無可匹敵。本片2003年被美國雜志《娛樂周刊》評為全球50部「Cult片」第十八位。而英國權威電影雜志《Empire》則把片末的醫院大火並一場戲評為影史上最佳銀幕槍戰場面第二位,僅次於69年西部片《流寇志》的槍戰結局,據說入圍的原因是因為該場戲打破了影史上槍戰場面時間最長(45分鍾)及最多人死(230個)的紀錄。
6、《變臉》:最令我贊賞的是1997年的《變臉》,是吳宇森電影事業的另一個高峰。吳宇森在片中找到了東西方世界共同崇尚的那種「人道精神」和「家本片庭觀念」,並著重刻畫了女性角色的剛強和溫柔,這一點百分之百地受到了女性觀眾的認可,許多從不看動作片的女觀眾亦著迷於這部電影。與以往處理人物的風格一樣,該片的主人公亦處於正邪之間。片中約翰-特拉沃爾塔與尼古拉斯-凱奇,本來一個代表善、一個代表惡,但經過交換面孔後他們基本上成了同一個人的兩種性格。而最有意味的情節是有時候有些事情壞人會比好人處理得更好,譬如後來凱奇換了特拉沃爾塔的臉之後,給了他太太真正的浪漫,還教會他女兒怎樣保護自己。吳宇森在片中充分發揮了凱奇和特拉沃爾塔的表演天才,他讓觀眾在看到兩大演技巨星的眼神變化時感受到他們心理的轉變。
7、《風語者》:雖然這部電影惡評如潮,但我折服吳老師調控大場面的能力,在激烈的群戰中,我們除了看到戰爭的慘烈,更看到了吳氏槍戰在戰爭片中的魅力。這是一場殘酷而美麗的戰爭。
我心目中的十大槍戰電影,前七部我都給了吳宇森,實在是太愛這類風格的電影了。吳宇森用極為自信的手法讓暴力世界中彌漫出無法言語的浪漫,華麗而控制自如的鏡頭、精練的對白以及舞蹈般的槍戰動作令人為之傾倒。正象吳宇森所說:「這是我最想用鏡頭來表達出的東西,哲學式的電影,騎士般的主角,也表達了我心中的理想。」而《終極標靶》《斷箭》沒有選入,是因為覺得那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槍戰電影,屬動作片的范疇。《碟中碟2》和《黑逃》是另我失望的作品,前者擺酷太多,後者則反復濫用著吳氏的經典橋段,令人生厭。
★在吳宇森的影片中一定會有以下場面:槍手橫向騰空躍起,手持雙槍於空中射擊,在落地之前打倒幾個對手,用慢鏡來表現主角在槍林彈雨中閃避,同時配以主角臉上憤怒的表情;兩人持槍對峙或三人交替用槍指著對方的頭。
8、《俠盜高飛》:這也是香港乃至世界槍戰電影中,獨一無二的作品。因為片中用高速攝影機拍出的子彈橫飛的效果,是絕無僅有的,即便是現在,用電腦作出來的效果,都沒有這么震憾人心。導演是林嶺東,刻意經營本片的熱帶狂野氣氛,演員造型和動作設計都有特色,可惜文戲部份流於一廂情願,削弱了故事的感染力。但槍戰場面絕對可載入史冊。
9、《殺人三部曲》:吳宇森發明的暴力鏡頭慢動作、冷酷的主角在槍林彈雨中雙槍出擊、敵對角色近距離攤牌決斗,槍口互瞄對方額頭的表現手法,被毫無保留的在該系列片中得到沿伸,尤其是這一部。(另兩部是《殺手悲歌》和《墨西哥往事》),導演羅伯特-羅德里格茲也是暴力美學的擁簇者,片中提著琴盒,留著長發的歌手殺手,也成了不可復制的銀幕經典。
10、想了很久第十部我喜歡的槍戰電影,想拿《殺手47》這部湊數,因為,會去看這部電影完全是被該片的預告片所指使,這不是一部純脆的槍戰電影,但槍戰場面還是值得一觀的。《明日天涯》是一部電視電影,出自杜琪峰之手,說實在的老杜的槍戰片就屬這部最精彩,後來的都是擺酷、刻意的個人化風格居多,看得沉悶。還想起《不敗梟雄》,布魯斯韋利斯的雙槍也很酷,這三部戲卻總與我寫心中所想的十大經典槍戰有出入。突然想到《決戰中的較量》那場斯大林格勒神槍手和德國狙擊校長的單挑,將歷史上這場最傳奇的單兵狙擊對決精彩還原,繼而引伸到了《生死狙擊》,就是他了。
《生死狙擊》雖然口碑不佳,但把冷狙擊的戰術「白熱化了」,而且場面賞心閱目。綜合了《決戰中的較量》那種純技術、智力和耐心的較量,以及吳氏的暴力美學風格,讓我門從另一個角度欣賞到了狙擊戰的魅力。
⑷ 吳宇森 周潤發 盜亦有道
周潤發(發哥)的藝術人生
這世上不乏英雄,神話卻寥寥。周潤發是個例外。他橫掃香港影壇30年,開創英雄片、賭
片、風雲片多種類型片潮流,先後7次斬獲影帝,為香港男演員之最。他是香港商業電影里
的英雄,是香港電影輝煌年代的一個縮影。
「我就是神,神也是人」
個人檔案
中文姓名:吳宇森
英文姓名:John Woo
出生:1946年5月1日
生肖:狗
出生地:廣東省廣州
星座:金牛座
職業:導演,編劇,演員
吳宇森電影年表:
1973年《過客》(編,導)
1975年《女子跆拳群英會》(編,導)
1976年《帝女花》 (編,導) 《少林門》 (編,導)
1977年《發錢寒》 (編,導)
1978年《大煞星與小妹頭》 (合編,導) 《哈啰夜歸人》(合編,合導)
1979年《豪俠 》(編,導)
1980年《錢作怪》 (編,導) 《滑稽時代》(編導/以吳尚飛假名)
1982年《摩登天師》 (合編,導) 《八彩林亞珍》(編,導) 1986年《笑匠》(導)
1986年《英雄本色》(編,導) 《英雄無淚》(編,導/1984年執)
1987年《英雄本色續集》 (編,導)
1989年《喋血雙雄》 (編,導) 《龍蛇爭霸》(與午馬合導,為張徹慶壽電影)
1990年《喋血街頭》(導,合編,剪)
1991年《縱橫四海》(導,合編,演)
1992年《辣手神探》(導,剪,演)
1993年《終極標靶》(導)
1996年《斷箭》(導) 《 新縱橫四海》(導,電視電影)
1997年《變臉》(導)
1998年《至尊黑傑克》(導,電視電影)
2000年《碟中諜Ⅱ》(導) 《國王的贖金》
——著名影星周潤發的電影人生
19年前,他已是神話。銀幕上的小馬哥,銀幕下的娛樂圈,周潤發三字竟然與是非絕不沾
邊,幾乎所有人提起他的為人處世都贊不絕口,神情仰慕。
他是西方人眼裡的加里·格蘭特,哈里森·福特,東方人心目中的理想、智慧、俠義的象
征。
他的樣子,是可以用「豐神俊朗」四個字來形容的。他是惟一一個被眾多女人迷戀,同時
又得到絕大多數男人贊同的演技之神。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男子,他穿西裝比穿長袍要好看。只要他站在那裡,就會成為千
萬人夢想的化身——風衣獵獵,手持雙槍,冷峻而銳利的眼神,微微一笑,任誰也要在他
的溫暖中淪陷。
這個神話是個多面體,任何形容詞放在他身上都貧乏,他是許文強,是小馬哥,是船頭尺
,是小庄,是阿郎,是李慕白……這些不朽的角色,就是他的一生。
許文強:浪奔,浪流
周潤發五十歲了,五十而知天命,而發哥似乎是早就知天命了的。他行走於江湖之中,成
熟而機警。這不是入世的圓滑,而是生存的智慧。如同《上海灘》中的許文強,一面留連
於風花雪月的上海,一面還守住一點自尊與清高。
那是周潤發創造的第一個經典。許文強在上海灘頭壓低帽沿、身披風衣的背影;許文強在
漫天風雪中,替馮程程溫柔地撐起一把傘;許文強倒在血泊中,還心心念念要去法國找馮
程程;許文強洞悉大上海的游戲規則甚至游刃有餘,內心卻不是這么從容,他始終想在好
青年和大亨之間找到一個平衡;許文強儼然是上海灘的「教父」——那是所有女人心中的
男人,男人中的男人。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25年過去了,這個令人魂牽夢
縈的許文強,卻成功刻入了一代人的內心。
1980年的周潤發,真正是年少俊才,他清瘦矍鑠,書生氣濃,再帶上點江湖氣,確實一時
無兩。《上海灘》讓他成為「無線頭號小生」,華人世界中最紅的明星,據說當年的上海
,每次播出這個劇集的時候,這個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竟宛如一座空城。香港二十世紀十
大經典電視劇中,《上海灘》排在第一位,其經典地位早已毋庸置疑。
小馬哥:我就是神,神也是人
《卧虎藏龍》中有一句台詞:「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一定有江湖」,小
馬哥則註定是這江湖中最囂張的一個。在豪哥與阿傑兄弟情的主線下,小馬哥只是個配角
,卻當仁不讓地成為了《英雄本色》之魂。風衣墨鏡雙槍牙簽,小馬哥的造型成為一代偶
像。他用美鈔點煙,用啤酒澆腿,他在楓林閣雙槍復仇,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雖
萬千人,吾往矣」的英雄氣概曾讓無數人為之心動。周潤發說,小馬哥就是許文強,許文
強就是小馬哥。他將自己在電視中的表演技巧移植到了電影之中,他成功了,《英雄本色
》,成為香港電影史十大經典之作第一名,「小馬哥」,更是電影史一個永不消失的神話
,80年代香港人的精神支柱。
想當年,整個東南亞、日、韓一片「小馬哥」熱,由此奠定了周潤發「黑幫教父」的地位
,而他笑傲影壇的輝煌時代也正式開始。同時《英雄本色》亦成為日後香港黑幫槍戰片的
濫觴,跟風無數,至今如此。1986年的香港有了里程碑,相隔近20年,依舊能聽到香江澎
湃的聲音,那是小馬哥面對香港夜色發出的聲音:我就是神,神也是人。
高秋:這個卧底當得苦
《英雄本色》一舉成名之後,周潤發並未定型在槍手的角色上。1987年,周潤發演了兩個
小人物,都成為電影中的經典,一是船頭尺,街頭浪子;另一個就是高秋,卧底警察。
高秋這個卧底當得苦,自始至終充滿了無奈,他的身上散發著憂傷,周潤發的表演應是《 無間道》的先河。他吊兒郎當,卻有情有義。就是這情義讓他矛盾:一方面他是警察,他
要抓賊;另一方面卧底黑幫,卻又結為深交。他被擊斃時很凄慘,想及他在街頭隨興起舞
時的青春與活力,整個街道都為之明麗起來,如同秋天的長空。警察首先是人,是人就有
七情六慾,發哥把一個卧底警察面臨種種抉擇時的矛盾心態演繹得細膩傳神,並憑此角色
成為蟬聯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的第一人。若干年後,周潤發回憶起30年從影角色,還是最
喜歡《龍虎風雲》中的高秋。
同時,《龍虎風雲》也是香港「風雲系列」電影開山之作,江湖地位不可動搖。還需要提
及李修賢,他與周潤發的合作,《龍虎風雲》與《喋血雙雄》都成為絕唱。
船頭尺:讓童話回歸真實
「船頭尺」一角的盛名遠播,幾乎可以反映周潤發作為傑出演員的全部潛質。1987年,周
潤發以《英雄本色》正名之後,接到了他演藝生涯中不可多得的一部戲——《秋天的童話
》。這部為後人稱為「開創了香港文藝片新紀元」的影片,周潤發演來居然也絲絲入扣,
當年更榮登金馬、亞太雙料影帝的寶座。
不得不相信,如果不是因為周潤發,《秋天的童話》就會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童話和傳說
。但因為飾演那個在紐約唐人街做工的船頭尺的是周潤發,於是這個童話成為了眾望所歸
的真實。船頭尺,一個紐約唐人街里的打工仔,平淡的生活靠賭博、酗酒、打架來打發,
三十多歲了還沒有戀愛過;十三妹,一個越洋求學、美麗驕縱的大美人——他和她,是兩
個世界的人,盡管船頭尺小心翼翼捧著這份姍姍來遲的愛情,那一天也終於來到,他追趕
著漸行漸遠的愛情,猶如堂·吉訶德戰著風車……童話的結局一定是美好的,又一個秋天
,船頭尺終於實現了夢想,他的「sampan」餐館開在海邊,風卷浪涌,海鷗飛翔。
阿郎:無法回頭的浪子
「從遠處傳來了誰的聲音,像夢中嗚咽的小河?」阿郎的身影在煙火中倒下了,周潤發在
風塵中刻畫了「你的樣子」。這大概是周潤發最讓人心酸的角色了。帶著那個年代抹不去
的痕跡:羅大佑的歌聲,落魄男子與知性女子……這是阿郎的故事,一個回頭浪子無法回
頭的故事。
阿郎,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男人,沒有錢,沒有事業,沒有未來,他的青春結束得太早
、太荒謬、太苦澀,但他學會了面帶笑容,學會了把生活給予他的苦澀和磨難深深地掩蓋
起來。我們看見與兒子嬉戲的阿郎,抽煙的阿郎,眼含淚水的阿郎,為了愛情再賭一次卻
失望而歸的阿郎,哪一個才是他真實的樣子?「一個人是不能犯錯的」,這個男人說,心
里藏著滿腹辛酸和委屈。他在努力迎合著生活的節奏,腳步踉蹌、氣喘吁吁,只為了讓兒
子更好地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阿郎只是一個「臭跑龍套」的小人物,像所有生活在社會
底層的人一樣,費勁地掙扎,努力維護自己殘余的自尊,勇敢地對世界說「不」——與周
潤發塑造的那些黑幫英雄相比,阿郎是另一種值得尊敬的英雄,一個平民英雄。
就這樣,《阿郎的故事》賺取了觀眾的眼淚和如眼淚般抑不住的票房,周潤發也從血泊中
站起來端起了金像影帝的獎座。1989年的周潤發,確實也到了人生的輝煌時分,《阿郎的
故事》、《賭神》、《喋血雙雄》,部部經典。
高進:獨步天下誰人敵?
獨步天下誰人敵?賭神高進慢鏡頭走進賭場,眾人仰視。彼時的周潤發,真正達到了成熟
男人的頂峰,風度與氣度,已是王者,君臨天下。一絲不亂的大背頭,白襯衫,黑領結,
黑西裝,威風凜凜。導演王晶曾說,《賭神》的劇本早就有了,如果周潤發不出演的話,
這部電影將永難面世。沒錯,「高進」那翩然一笑的神采,高貴迷人的氣質,王者大將的
風度,還我至尊的霸氣,在當今華人演員中不作第二人想。
影片的開頭與結局,賭神高進傲視群雄,中間的大段情節,卻是失憶的可憐人。大起大落
間,周潤發早已完成了令「賭神」由神到人再成為神的升華。從那一刻起,周潤發讓我們 這些平凡人了解了「老大」是怎樣煉成的。
《賭神》給香港電影帶來了一個新片種,掀起長達數年的賭片風潮,不算各自的續集和電
視劇版本就有「神、聖、俠、霸、王」5套系列,那時期的香港電影可以用繁榮昌盛來形容
。作為開創之作的《賭神》,其號召力由此可見一斑。於是維多利亞灣美麗的風景中,周
潤發成為重要的一頁,一個標志。
小庄:這個殺手不太冷
我們已不適應這個江湖。
這個江湖,是周潤發在1989年的《喋血雙雄》里發出的感慨。周潤發手持伯萊塔手槍,在
《淺醉一生》的旋律中往來射擊,打出片片血霧。他的表情、眼神、動作,都精準地演示
著一個槍戰片時代的理念。美國《娛樂周刊》曾評出電影史上「十大最受歡迎殺手角色」
,這部影片中的「小庄」位列第八,惟一一位華人殺手形象。
小庄,一個殺手,被黑社會追殺,也被警察追捕。像小馬哥一樣的造型,卻比小馬哥更優
雅,對朋友忠肝義膽,對愛人柔情似水,與「敵人」(警察李鷹)惺惺相惜,殺手小庄甚
至突破了是非界線。這是一個江湖的神話,小庄無所不能。當小庄在雨夜裡吹著口琴時,
江湖夜雨令人們柔腸百結。似乎觀眾的理智到了周潤發這里,就必然要煙消雲散,阿郎是
這樣,小庄亦如是,無論背負了多麼不幸的命運,都永遠擁有最高的認同感。
結合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冷漠城市的感覺,《喋血雙雄》成功創造了「小庄」這個「殺亦有
道」的經典硬漢形象。因為該片,周潤發和導演吳宇森也開始為西方所關注,而周潤發再
次被定格在殺手的典範之中,幸與不幸,無從證明。
祖:「盜亦有道」的經典形象
延續了「殺亦有道」、「賭亦有道」的主題,1991年的《縱橫四海》,周潤發又為我們奉
獻了一個「盜亦有道」的經典形象:祖。這部風塵三俠盜、仗劍走天涯的浪漫傳奇,集中
了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三位演技與狀態都如日中天的巨星,再加上絢麗的外景,經典
的音樂《風繼續吹》,使《縱橫四海》擁有了成為經典的一切可能。
周潤發的「祖」,則舉手投足都是戲。盜取名畫時,穿行於遍布紅外線的暗室中,他手持
酒杯,宛如舞蹈,游動自如;他為兄弟假裝殘疾,默默忍耐,在槍林彈雨中怡然不懼;他
與鍾楚紅一段輪椅舞,姿態翩翩,顧盼生姿,更是成為經典一瞬,讓人大開眼界,不得不
嘆服於他的演技。
1991年的周潤發,36歲,正值演藝事業的頂峰。他與吳宇森的合作,以《英雄本色》樹立
雄風,《喋血雙雄》再上巔峰,以《縱橫四海》完美結束。即使再有可能合作,張國榮已
經「山在虛無飄渺間」,鍾楚紅亦已「豪門一入深似海」,這樣的組合,早已在1991年成
為絕唱。
阿平:黑幫英雄主義的終結
1995年的《和平飯店》,發哥對中國西部片的首次嘗試,一部劍走偏鋒的黑幫片。該片油
畫般的畫面美輪美奐,古道,西風,瘦馬,滄桑的江湖氣息令人神往;動作戲亦猶如古龍
小說般的意境。這是周潤發在香港拍攝的最後一部影片,他的名字是殺人王阿平。
十年前,殺人王劃地為界,插刀為記,開了一家和平飯店,收容一些落魄的江湖浪子。十
年後,與他朝夕相伴的浪子們卻在危機到來的第一時刻選擇了背棄與逃離,殺人王被自己
的和平飯店逼向了一個孤立無援的境地。和平飯店不和平,因為開設它的是殺人王。而殺
人者的宿命是死亡。命運將阿平的十年圈成了一個完整的圓,等待他的是重復的殺戮。一
夜之間伏屍九姓的殺人王,既生於一場「信任的危機」,也將最終被這場信任的危機吞沒
。
無論《和平飯店》是否是一個影射,香港影壇在九十年代後期的衰落卻是不爭的事實。或
許他們也經歷了一場信任的危機,或許他們也真的逼走了自己的殺人王(周潤發)。但無
論如何,隨著《和平飯店》一聲絕唱,周潤發遠走好萊塢,宣告了香港電影一個時代的結
束,即浪漫的暴力和黑幫英雄主義的終結,因為只有在發哥的電影里,血腥才可以被看成
是一門紳士的藝術。
李慕白:最後的英雄背影
李慕白的青冥劍是《卧虎藏龍》的線索,但李慕白卻是配角。正如多年前《英雄本色》中
當長衫飄逸的李慕白牽著馬,穿過江南的民居出現在鏡頭前時,淡定與大氣已經穿透銀幕
。他隱隱於這江湖的邊緣,總在關鍵時刻才出現,俞秀蓮赴京前,青冥劍失蹤後,玉嬌龍
驕縱時。他想退出江湖,但人心就是江湖,他有恩怨未了。倒在俞秀蓮懷中,他吐露心聲
充滿了命運無常。
李慕白,江湖頂尖俠客,只合出現在江南煙雨中,他的氣度正是中國山水精髓的顯現。這
是周潤發第一次在銀幕上演俠客,外界曾斷言他演不好古裝戲,但「李慕白」太成功了,
他說他到了一種入定的境界,四周感到了光。得道了,卻感覺到孤獨。想起影片中大提琴
的嗚咽,落葉的飛旋,一個古典的神話,卻像是周潤發最後的英雄背影
一:儀式感 — 小馬哥《英雄本色》
風衣、墨鏡、火柴梗,迷人壞笑加雙搶。
在這里,一切都上升到了儀式的境界,讓人為之膜拜,最後的死亡也是超越肉體的精神的升華!
周潤發的第一次爆發終於得到評委與觀眾的一致認可,第一次舉起金像獎獎杯,並打破了香港電影票房記錄。
二:宿命感 — 高秋《龍虎風雲》
即興之舞讓整個街道為之明亮起來,但那不是高秋所願。他的一生一直都是為他人而「舞」,他很希望為自己舞上一段,但其一生總是被命運之繩牽引著,悲涼之至!美好的願望只在遙遠星空。流星劃下,不是願望降臨,而是死亡的到來。
次年的金像獎上,高秋打敗了船頭舵,讓周潤發蟬聯影帝,是金像獎的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第一個蟬聯者!
三:樂天感 — 鍾天正《監獄風雲》
雖可「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但是「士可忍,孰不可忍!」,該出手時便出手,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辭。
黑暗的地方再現道義,只為那友誼之光常在,原來監獄生活一樣可以甜蜜蜜。
四:童話感 — 船頭舵《秋天的童話》
童話不再只屬於兒童。一個低層打工仔船頭舵,一個有著美好前途的十三妹,本該屬於兩個世界的人,卻有了童話般的結局,不僅因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吧!
發哥平實的演出為他帶來了金馬與亞太的雙料影帝,同時證明文藝片也可以拿高票房,並開創了香港文藝片新紀元。
五:浪子感 — 阿郎《阿郎的故事》
你的樣子,風中搖曳,身體可以倒下,尊嚴不可以。
阿郎,一個浪子,一個社會邊緣人物,努力的想跟上社會的節奏,努力的維護自己的那份自尊的人。
他為了延長曾經短暫的快樂,最終卻賠上了自己的性命……
周潤發成功的演繹了一個平民英雄!獲得當年的金像影帝,也是他第三次獲得該獎項,事業達到了顛峰!
六:孤獨感 — 小庄《喋血雙雄》
殺手警察,雙搶對持,心有靈犀,直到攜手為友,只為兩個字:「道義」。
在名利放中間,道義擺兩旁的社會,小庄註定孤獨,為一個人拋棄不是孤獨,為社會拋棄才是孤獨,現代文明帶來了個體的享受,也帶來了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
七:王者感 — 高進《賭神》
「如果平手就算我輸」,多大的口氣,只有高進敢如此豪語並擔當得起,王者霸氣不是裝腔作勢擺出來的,而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
有得就有失,不僅是王者,人人皆如此!
八:浪漫感 — 阿祖《縱橫四海》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吳宇森的無心插柳,帶來了一部經典。
「盜亦有道」,做賊都這么瀟灑。最愛輪椅之舞!發哥的隨意鬼馬,紅姑的顧盼生姿,成就一段經典,堪稱「輪椅芭蕾」!
⑸ 萬梓良龍蛇爭霸國語電影
電影(香港舞男),請採納 還有部電影(超級女警察)演警察,也叫小鋼炮
⑹ 有人知道午馬拍過的電影么名稱要完整的,全部都要
葉落歸根(2008)
無敵小子霍元甲 (2005)
雪域迷城 (2005) .... 楊安
鬼妹 (2005)
我的野蠻肥姐 (2005)
整蠱霸王 (2005)
非常敢死隊 (2005)
鬼玲瓏 (2005)
幻境美狐 (2005)
精武家庭 (2005)
倩女失魂 (2004)
荒宅勿入 (2004)
刁蠻公主逍遙王 (2003) .... 鐵文丞
原味的夏天 (2003)
包公出巡 (2003)
陰陽判官 (2003)
一代梟雄-曹操 (1999)
鐵猴子2 (1996)
祖屋 (1995)
馬戲小子 (1994)
馬戲情未了 (1994) .... 沈義亭
六指琴魔 (1993) .... 烈火老祖
達摩祖師傳 (1993)
畫皮之陰陽法王 (1993)
新碧血劍 (1993)
英雄本色 (1993) .... 丞相
新俏郎君 (1993)
黃飛鴻之鬼腳七 (1993)
碧血劍 (1993) .... 孫伸壽
邊陲威龍 (1993) .... 昂基
驅魔道長〔1993〕...教父
卿本佳人 (1992)
天神劍女 (1992)
西藏小子 (1992)
新僵屍先生 (1992)
情聖 (1991)
上海假期 (1991)
智勇和尚 (1991) .... 不知道人
洪福齊天 (1991)
笑傲江湖(1991)
密宗威龍 (1991)
鬼幹部 (1991)
音樂僵屍 (1990)
舞台姐妹 (1990)
摩登櫬家 (1990)
暴風少年 (1990)
龍蛇爭霸 (1990) .... 馬公
人間道 (1990)
水玲瓏 (1990)
江湖最後一個大佬 (1990)
西環的故事 (1990)
麻衣傳奇 (1990)
舞台姊妹 (1990)
驅魔警察 (1990)
感恩歲月 (1990)
倩女幽魂II-人間道 (1990)
賭聖(1990).........客串幻境中的唱歌老頭
刀馬旦 (1990)
天師捉姦 (1990)
奇跡 (1989)
師姐大曬 (1989)
義膽群英 (1989)
忠義群英 (1989)
開心巨無霸 (1989)
富貴開心鬼 (1989)
小小小警察 (1989)
火燭鬼 (1989)
夜瘋狂 (1989)
神探父子兵 (1988)
畫中仙 (1988)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1988)
僵屍叔叔 (1988)
倩女幽魂 (1987)
靈幻先生 (1987)
僵屍家族 (1986)
點只功夫咁簡單 (1985)
神勇雙響炮 (1984)
貓頭鷹與小飛象(1984)
龍的心(1985)
大小不良 (1984)
等待黎明 (1984)
A計劃 (1983)
人嚇人 (1982)
滑稽世界 (1981)
狗急跳牆 (1980)
怪人怪事 (1974)
壁虎(1972)
十二金錢鏢(1969)
鐵手無情(1969)
欲焰狂流(1969)
奪魂鈴 (1968)
鐵觀音勇破爆炸黨(1968)
飛刀手(1968)
斷腸劍(1967)
七俠五義(1967)
金菩薩(1966)
邊城三俠(1966)
鐵觀音(1966)
文素臣(1966)
花木蘭 (1964)
母夜叉與花魁女
參與製作過的電影
馬戲情未了 (1994) .... 導演
黃飛鴻之鬼腳七 (1993) .... 導演
驅魔道長〔1993〕.......導演
龍蛇爭霸 (1990) .... 導演
西環的故事 (1990) .... 導演
舞台姊妹 (1990) .... 導演
火燭鬼 (1989) .... 導演
卡布其諾 .... 導演
義膽群英 (1989) .... 導演
馬戲小子 (1994) .... 導演
人嚇人 (1982) .... 導演
畫中仙 (1988) .... 導演
廣東小老虎 (1971) .... 導演
智勇三寶 (1985) .... 導演
少林英雄 (1980) .... 導演
舞台姐妹 (1990) .... 導演
無敵小子霍元甲 (2005) .... 導演
鏢旗飛揚(1974).... 導演
盪寇志 (1973) .... 導演
六指琴魔 (1993) .... 其他
師姐大曬 (1989) .... 策劃
⑺ 午馬演過哪些電影
演出電影
御前侍衛(2010)
錦衣衛(2010)飾喬永
捉賊記(2009)飾關山
財神到(2009)
重慶美女(2009)
截拳道(2008)飾醫生
葉落歸根(2008)合作演員:趙本山廖凡
車票(2008)墨攻(2008)
無敵小子霍元甲(2005)
鬼妹(2005)
我的野蠻肥姐(2005)
整蠱霸王(2005)
幻境美狐(2005)
精武家庭(2005)
倩女失魂(2004)
御前四寶(2004)....李光地
荒宅勿入(2004)
原味的夏天(2003)
包公出巡(2003)
陰陽判官(2003)
龍虎群雄-黃玉郎(1999)
一代梟雄-曹操(1999)
鐵猴子2(1996)
祖屋(1995)
馬戲小子(1994)
馬戲情未了(1994)....沈義亭
六指琴魔(1993)....烈火老祖
達摩祖師傳(1993)
畫皮之陰陽法王(1993)
新碧血劍(1993)
英雄本色(1993)....丞相
新俏郎君(1993)
黃飛鴻之鬼腳七(1993)
碧血劍(1993)....孫伸壽
邊陲威龍(1993)....昂基
驅魔道長〔1993〕...教父
卿本佳人(1992)
天神劍女(1992)
西藏小子(1992)
新僵屍先生(1992)
與龍共舞(1991)...咸蝦叔
賭俠(1991)
上海假期(1991)
智勇和尚(1991)....不知道人
洪福齊天(1991)
笑傲江湖(1991)
密宗威龍(1991)
鬼幹部(1991)
音樂僵屍(1990)
舞台姐妹(1990)
摩登櫬家(1990)
暴風少年(1990)
龍蛇爭霸(1990)....馬公
人間道(1990)
水玲瓏(1990)
江湖最後一個大佬(1990)
西環的故事(1990)
麻衣傳奇(1990)
舞台姊妹(1990)
驅魔警察(1990)
感恩歲月(1990)
倩女幽魂II-人間道(1990)
賭聖(1990).........客串幻境中的唱歌老頭
刀馬旦(1990)
天師捉姦(1990)
⑻ 求一部電影的名稱,關於老人和孩子
很文藝的情節,不過真的沒什麼印象了。我再幫你找找看,如果還是找不到就沒辦法了。為什麼想知道它的名字啊。知道了,就像我找周星星同學早年的一部電影,他在裡面演稍微有地位的小弟,很講義氣,不過最後還是被狡詐的人殺死在獄中。那部片子叫《龍蛇爭霸》。
⑼ 《龍蛇爭霸》你還記得這個電影么
黑幫題材是香港八、九十年代電影的主要片種之一。身著黑色風衣,戴個墨鏡,耀武揚威,嘴上還叼根雪茄的黑幫大哥,以及後面跟著一群「馬仔」,拿刀滿街亂追亂砍,很是威武,唯我獨尊的氣勢,在當時,讓不少青少年津津樂道。「古惑仔」系列片更成為不少地痞的黑道啟蒙。 我也看過不少,很納悶為何這樣的片種也能發行、放映。身邊也有幾個同學當上了「古惑仔」,看上去不可一世的樣子,讓我覺得很可笑,象東施效顰。看黑幫片,我也很少能投入劇情中,因為,在我看來,這些黑幫人物,都是社會拉圾,人中殘渣,砍來殺去,死了哪一方,都是去掉了一個社會毒瘤,沒什麼好同情的。 吳宇森的黑幫電影,對黑幫的描繪,美化的成份少,相反,對於「入黑道就走上了不歸路」的省思卻很多。因此很得我的喜愛,吳宇森的黑幫電影通常被稱做「英雄片」,我也樂意這樣的劃分。 《喋血雙雄》看完後很長一段時間,影像在腦海中都揮之不去。那時還不知道什麼導演風格,找港片通常看片名,或演員來選片。那時,很想再看一部《喋血雙雄》式的槍戰片,卻無從查找,看了不少周潤發的「大哥電影」和李修賢的「警匪片」,也始終沒有覓到。 這當中,其實有接觸到《英雄本色》(是先看了續集才看了正集)。這是吳老師揚名之作,也是吳式風格的開山之作,比起《喋血雙雄》里的激戰,《英雄本色》還屬剛起步,對於我這個當時對導演不熟悉的觀眾,一時很難把《英雄本色》與《喋血雙雄》完全聯系在一起,那些場面不算太大的槍戰,也沒完全吸引住我的眼球。
⑽ 一部姜大衛周星馳演得黑幫片
英文名: Yi dan qun ying
中文名: 義膽群英 龍蛇爭霸
某公司經理曹老大,曾是黑社會的老大。他金盆洗手後,也希望自己的三個義子阿修、阿泰、阿偉做守法之人。
但是阿泰也一心想重操曹老大以前的黑道生意,一天當曹老大在看完戲的回家途中,阿泰收買司機阿標,派殺手將曹老大殺掉。
阿修和阿偉得知後,決定為義父報仇,他們經過調查,認定是阿泰所為。
於是他們在曹老大的管事、助手馬公的幫助下,經過一場激戰,終於剪除了阿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