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嘎達梅林電影音樂賞析

嘎達梅林電影音樂賞析

發布時間:2022-09-27 17:07:52

❶ 初二音樂:《嘎達梅林》做賞析

嘎達梅林的欣賞
簡短的引子過後是主部第一主題,由雙簧管奏出主旋律,以弦樂奏顫音襯托,主題表現遼闊寬廣的草原以及牧民生活的和平景象。兩遍之後,突然在伴奏中出現了不安的三連音,預示著即將發生的故事。引出的主題是用原民歌創作的。它具有環境的音型,帶有不安、痛苦、無奈等復雜情緒,經多次在不同音區反復之後,在三連音的伴奏下又出現了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以復調的手法奏出第一主題。伴奏不斷加強,構成了反抗與奮斗的情緒。副部一開始以小號奏出了反抗的音調。長號和大號奏出了反面形象的主題,表現封建王爺開始鎮壓。接著,人民的力量開始聚集。由不安的主題變為號召起義的主題,即嘎達梅林的主題,由小號和長號響亮地奏出。告訴人們,反抗的怒火燒起來了。隨後反抗斗爭的主題此起彼伏,在附點音符的伴奏下,形象地描繪了斗爭的宏偉場面。反面形象的音調也交織進來,仍由長號演奏並有些變形。而後,在木管的三連音和鋼琴琶音的伴奏下,弦樂奏出了第一主題,寬廣而燦爛,意味人民斗爭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三連音下行伴奏又預示反動勢力的鎮壓,定音鼓和鈸猛烈敲擊,整個樂隊的一個長音和最後一聲悲壯的鑼聲,民族英雄嘎達梅林英勇犧牲了。最後是長大的尾聲,表現了人民對英雄的哀悼以及化悲痛為力量,繼續斗爭的決心。
70年前蒙古族英雄嘎達梅林為保護草原和百姓,率領各族人民奮起反抗的故事。我清晰記得那一幕,身負重傷的嘎達梅林,手持長槍,向著河心走去,隨著反動軍隊的一陣槍聲,嘎達梅林逐漸被激流吞沒,水面一片殷紅,天邊殘陽如血……此等悲壯的畫面,反映了蒙古人心中不倒的旗幟――嘎達梅林,他捍衛的不僅僅是尊嚴,他捍衛的更是一個民族的希望!污濁的渾水濺在他臉上,明亮有神的目光卻閃亮著堅毅。他選擇了一條布滿了荊棘的道路,光明在哪?就是民族的解放,這就是火炬,為他照亮前路。
為人民服務的人,好比一顆珍珠,擱在哪裡都閃閃發光。孟子說:「今王與百姓樂,則王」。而我說:「與國家同命運,與百姓同歡樂,則國家可興,人民可富矣!」嘎達梅林這個英雄的奮起,號召了一個民族的反抗,驚醒了一個民族的靈魂!他是一顆種子,把生命注釋成反抗!在反抗中孕育美好,就像風雨後出現的彩虹一樣燦爛,就像黎明時看見的朝陽一樣奪目。夢鄉中,那乍起琴聲如泣如訴,那高飛雄鷹盤旋不去,嘎達梅林的名字也永遠留在了草原人民心中,贊頌他的歌聲也飄向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❷ 嘎達梅林》是哪個民族的敘事歌曲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的敘事歌曲。

《嘎達梅林》內容唱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左右,在蒙古東部哲里木盟一位蒙古英雄嘎達梅林,率領人民起來反抗封建王爺和反動軍閥的斗爭故事。表達的嘎達梅林不畏強權、嚮往自由的勇敢。


(2)嘎達梅林電影音樂賞析擴展閱讀:

1、《嘎達梅林》全歌曲歌詞:

南方飛來的小鴻雁呀,不落長江不呀不起飛。

要說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北方飛來的小鴻雁呀,不落長江不呀不起飛。

要說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天上的鴻雁從南往北飛,是為了追求太陽的溫暖呦。

反抗王爺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天上的鴻雁從北往南飛,是為了躲避北海的寒冷呦。

造反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2、歌曲賞析:

這四段詞用了段落重疊的手法,集中抒發了對英雄的懷念與崇敬。這是一首建立在蒙古族常用的五聲羽調式基礎上,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的短調民歌。音調寬廣豪邁、莊重肅穆,既表現了人民群眾真摯深厚的感情,又突出了英雄的高大形象。

3、歌曲影響: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人民集體創作而成的,又經過無數優秀民間藝人的整理和加工,使情節更加豐富,語言更加精彩生動,已成為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經典之作。

❸ 歌曲《嘎達梅林》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風格和情緒

全面記敘了嘎達梅林率領貧苦牧民反抗封建王公和軍閥政府掠奪土地的正義斗爭,生動地表達了嘎達梅林主持正義、為民請命、不畏強暴的英雄形象,謳歌了蒙古族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嘎達梅林》以20世紀30年代發生在科爾沁左翼中旗的嘎達梅林起義事件為素材。長詩用了段落重疊的手法,集中抒發了對英雄的懷念與崇敬。

這是一首建立在蒙古族常用的五聲羽調式基礎上,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的短調民歌。音調寬廣豪邁、莊重肅穆,既表現了人民群眾真摯深厚的感情,又突出了英雄的高大形象。



(3)嘎達梅林電影音樂賞析擴展閱讀:

《嘎達梅林》最初由陳清障、鵬飛、孟和巴特、達木林、軍力、美麗其格、松來扎木蘇、塞西雅拉圖等人翻譯整理後,1950年發表於《人民文學》上。自此《嘎達梅林》聲名鵲起,在全國范圍內有了一定的影響。

嘎達梅林的起義是為了保護蒙古族牧民的利益,而放墾對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對環境的破壞。由於短視和無知,人們對草原的放墾並未因嘎達梅林的起義而停止。

光是科爾沁草原就「出荒」十一次。今天大部分草原都已沙化,成為「科爾沁沙地」,是西遼河沙丘平原的一部分,屬正在發展的沙漠化土地,以風蝕沙地半固定狀態為主。

科爾沁沙地正以每年1.9%的速度在發展,總面積8000萬畝,是中國最大的沙地。嘎達梅林犧牲的烏力吉木仁河,如今已然變成一條沙溝,河早已斷流,四周也是一片片沙化的農田和一座座沙包、沙坨子。

❹ 嘎達梅林的音樂主題出現了幾次

嘎達梅林》這首內蒙古民歌 ,唱的是歷史上一個真實的故事 從音樂角度來看歌曲的旋律採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聲羽調式作基礎,用上下句單樂段結構的曲式寫成。兩個樂句的節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寬廣,情緒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變化重復,旋律低沉。總起來看,歌曲的節奏舒展從容、穩健有力,旋律寬廣豪邁、庄嚴肅穆,既表現了廣大群眾對英雄崇敬愛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簡短的引子過後是主部第一主題,由雙簧管奏出主旋律,以弦樂奏顫音襯托,主題表現遼闊寬廣的草原以及牧民生活的和平景象。兩遍之後,突然在伴奏中出現了不安的三連音,預示著即將發生的故事。引出的主題是用原民歌創作的。它具有環境的音型,帶有不安、痛苦、無奈等復雜情緒,經多次在不同音區反復之後,在三連音的伴奏下又出現了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以復調的手法奏出第一主題。伴奏不斷加強,構成了反抗與奮斗的情緒。副部一開始以小號奏出了反抗的音調。長號和大號奏出了反面形象的主題,表現封建王爺開始鎮壓。接著,人民的力量開始聚集。由不安的主題變為號召起義的主題,即嘎達梅林的主題,由小號和長號響亮地奏出。告訴人們,反抗的怒火燒起來了。隨後反抗斗爭的主題此起彼伏,在附點音符的伴奏下,形象地描繪了斗爭的宏偉場面。反面形象的音調也交織進來,仍由長號演奏並有些變形。而後,在木管的三連音和鋼琴琶音的伴奏下,弦樂奏出了第一主題,寬廣而燦爛,意味人民斗爭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三連音下行伴奏又預示反動勢力的鎮壓,定音鼓和鈸猛烈敲擊,整個樂隊的一個長音和最後一聲悲壯的鑼聲,民族英雄嘎達梅林英勇犧牲了。最後是長大的尾聲,表現了人民對英雄的哀悼以及化悲痛為力量,繼續斗爭的決心。 蒙古音樂離不開馬頭琴,馬頭琴拉出蒼涼引子,豎琴伴著波浪似的繁弦緩弓提琴聲一陣陣涌來,管樂猶如高翔的雄鷹,左側的沙錘時隱時現,馬頭琴呈現蒼涼無奈的過門後,雄偉壯麗的全奏回腸盪氣,令人陶醉,隨著嘎達梅林悲壯的命運而漸弱又令人扼腕,突然,天空中一陣驚雷和馬嘶(初聽要有心理准備),就象昭示高爾基「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吧」的名句。演奏上體現了高級樂團的高水準,嚴謹精良,典型的交響樂恢弘氣勢,真有辛棄疾「弓如霹靂弦驚」的感覺。可惜除馬頭琴外,配器上個性稍遜嫌單調。

❺ 內蒙民歌《嘎達梅林》的創作背景及表達的含義

嘎達梅林 歌曲建立在蒙族常用的無聲羽調式基礎上,是一首由上下兩個樂曲構成的短調民歌,它的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變化重復。全曲的節奏舒展從容,深沉有力,基本上保持一字一拍一音(少數是兩拍)。音調寬廣豪邁,莊重肅穆,既表現了廣大群眾真摯深厚的感情,又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我傾聽了《嘎達梅林》這首歌曲。從這首歌曲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蒙古人民堅決反對日本侵略軍的意志和追求自由的信念,歌曲跌宕起伏,情感起伏較大,從中反映了蒙古人民所受的日本侵略者的壓迫,以及嘎達梅林的勇猛,讓人深深受到了震撼,歌曲著重描寫了嘎達梅林率領蒙古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戰斗,其中嘎達梅林的勇敢氣魄讓我感受到了日寇對蒙古人民的征服無法實現,勝利終將屬於勇敢的中國人民,一切反日的力量就如同嘎達梅林的勇氣一樣勢不可擋

❻ 《嘎達梅林》是哪個民族的敘事歌曲

一、蒙古族。產生流傳於內蒙古哲里木盟一帶。依據嘎達梅林起義的歷史事件創作而成。嘎達梅林,蒙古名為那達木德,漢名孟青山,乳名「嘎達」。成年之後,在達爾罕旗王府任梅林職,掌管軍事。所以人們又稱他為嘎達梅林。

二、他領導的這次起義爆發於1929年哲里木盟達爾罕旗(今科左中旗),這是一次反對軍閥張作霖和蒙古王公屯墾開荒、掠奪人民的起義斗爭。前後歷時數年,是蒙古族現代史上著名的人民起義,影響很大。嘎達梅林的民歌開始以抒情短歌流傳,以後逐漸形成為一首概括嘎達梅林起義全過程的敘事長詩。

三、長詩成功地塑造了嘎達梅林這一英雄形象,刻畫了他的叛逆性格。他開始勸說王爺停止出賣土地,遭到革職處分,最後向張作霖為民請命,又被投入監獄,判處死刑。殘酷的斗爭現實使他幻想破滅,被救出後毅然舉行了起義。轉戰數年,最後在強大敵人的聯合進攻下,西拉木倫河一戰,部眾全部戰死。



(6)嘎達梅林電影音樂賞析擴展閱讀

嘎達梅林的抗墾斗爭是內蒙古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響的壯舉,表達了草原人民反壓迫、圖生存的堅強意志。起義雖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失敗了,但草原人民把他奉為保護草原的英雄。《嘎達梅林》的歌曲就創作出來並且傳唱至今:「南方飛來的小鴻雁呀,不落潢河不起飛。要說起義的嘎達梅林,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❼ 嘎達梅林 聽後感

你是一名一中的高中生吧,我們昨天才考完。閑話少說,以下是正文。
這一次的音樂欣賞課中,我傾聽了《嘎達梅林》這首歌曲。從這首歌曲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蒙古人民堅決反對日本侵略軍的意志和追求自由的信念,歌曲跌宕起伏,情感起伏較大,從中反映了蒙古人民所受的日本侵略者的壓迫,以及嘎達梅林的勇猛,讓人深深受到了震撼,歌曲著重描寫了嘎達梅林率領蒙古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戰斗,其中嘎達梅林的勇敢氣魄讓我感受到了日寇對蒙古人民的征服無法實現,勝利終將屬於勇敢的中國人民,一切反日的力量就如同嘎達梅林的勇氣一樣勢不可擋。

❽ 嘎達梅林是哪個民族的歌曲

蒙古族。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長篇敘事民歌。資料唱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左右,在蒙古東部哲里木盟一位蒙古英雄嘎達梅林,率領人民起來反抗封建王爺和反動軍閥的斗爭故事。

介紹

著名的《嘎達梅林》最初是以長篇敘事詩和民歌的形式在草原上傳唱的,取材於蒙古族英雄嘎達梅林領導的人民起義——向封建王爺和軍閥作斗爭的歷史故事。

之後,音樂家在此基礎上創作了交響詩和大提琴協奏曲等多種演奏方式(還有一部同名電影)。我所介紹的是自己很喜歡的馬頭琴演奏。開始的《嘎達梅林》是以一陣急促沙啞的馬頭琴開場的,音樂營造的落日余暉中,馬頭琴如泣如訴的泛音更像是天空的嗚咽,大地的長鳴。

閱讀全文

與嘎達梅林電影音樂賞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人生電影 瀏覽:253
沙僧杖電影視頻大全 瀏覽:455
我打算去看一部電影英文 瀏覽:938
電影院的疾病 瀏覽:777
一隻巨型大狗的外國電影 瀏覽:97
有沒有看電影院的 瀏覽:622
電影院兒童圖片大全 瀏覽:720
首都電影院訂票 瀏覽:174
1970愛情故事電影 瀏覽:921
有關幸福的英文電影混剪 瀏覽:64
美國電影節背景音樂 瀏覽:715
有什麼好看古裝電影好看的 瀏覽:33
什麼電影視頻免費觀看百度視頻網站你懂得 瀏覽:894
狐仙電影全集完整版 瀏覽:562
電影發展的英語作文 瀏覽:988
一部小女孩生病的國產電影 瀏覽:551
迷奸電影免費網站 瀏覽:499
窮追不舍電影完整版內地 瀏覽:891
電影惡什麼之 瀏覽:323
春火電影1970圖片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