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模特與音樂是什麼電影

模特與音樂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26 17:27:28

❶ 《與愛共舞》首曝預告,歌後惠特妮·休斯頓的自傳電影有何亮點

為紀念歐美歌後惠特妮·休斯頓逝世十周年,以她為原型的自傳電影《與愛共舞》也爆出了首支預告。而惠特妮的傳記類電影此前也出過幾部,而《與愛共舞》與它們相比又有哪些亮點呢?下面我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在預告片中,出現了有很多經典的台詞,直觀的向我們展示了惠特妮堅持做自己,勇於突破世俗成見的不凡。例如“我的夢想是,唱我想唱的歌,做我想做的自己”,表現出惠特妮不流於世俗,敢於做自己的獨立自由;“我不知道怎麼唱出黑人風范,也不知道怎麼唱出白人風范,我只知道怎麼唱歌”,瀟灑霸氣的發言直接打破了市場對於膚色的成見,以一己之力促進了音樂的無國界發展。影片中還高度還原了惠特妮·休斯頓於1991年唱響“超級碗”的神級現場, 傳奇再現,聆聽天籟。對於惠特妮的贊美,可以用劇中的一句台詞“我可能聽到了她那一代最美妙的歌聲”,足以證明在那個時代,惠特妮的音樂成就之高。

❷ 美國一個電影,講的是一群年輕人跳舞比賽的,叫什麼名字

《舞出我人生》:街舞要登大雅之堂
劇情簡介
每個人都該有追逐夢想的機會,但有的人遇到的只是挫折。泰勒是一個叛逆青年,來自巴爾的摩的底層社會,終日想擺脫不如意的生活。諾拉是一位芭蕾舞演員,就讀於巴爾的摩精英雲集的馬里蘭藝術學校,通往她光輝未來的路上只有一個障礙,找一位優秀的合作拍檔,參加高級舞蹈大賽。泰勒因為觸犯法律被判在藝術學校社區服務,滿懷憤懣的他以外行的身份來到學校,直到有一天,他傑出的街舞舞技引起了諾拉的注意。隨著舞台上斷續續的合作,兩人之間擦出火花,泰勒意識到,自己只有通過表演才能證明,他可以走出現在的生活,實現從未觸及的更大夢想。

影片背景
街舞是70年代源自美國黑人社區的一種即興街頭舞蹈,其誇張隨意、個性張揚、節奏鮮明、充滿叛逆的風格廣受青少年的喜愛,因此在美國社會廣泛流傳,並逐漸登堂入室,成為風靡全球的主流音樂表現形式,是當代嘻哈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好萊塢影片中舞蹈題材並不少見,但像《舞出我人生》這樣讓陽春白雪的芭蕾和下里巴人的街舞聯手打天下的故事卻顯得頗有新意。
本片是美國首席舞蹈指導安妮-弗萊徹(Anne Fletcher)的導演處女作,並邀得R&B巨星馬洛(Marlo)、德魯-西多拉(Drew Sidora)和傳奇說唱歌手Heavy D等幾位美國樂壇的超級明星加盟,精彩的歌舞場面成為影片的一大亮點。

影片陣容
飾演主人公泰勒的錢寧-塔圖姆(Channing Tatum),1980年生於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叫庫爾曼的小鎮。童年的他精力旺盛,總是四處惹禍,所以父母努力培養他在運動方面的興趣。9年級時他進入軍校學習,開始專情於橄欖球運動,並取得大學的體育獎學金。畢業後的錢寧從事過建築工人、抵押經濟人等職業,後來進入模特界發展,拍攝了多部電視廣告片,從此踏上演藝道路,在熱播劇集《犯罪現場調查》(CSI)中扮演鮑勃(Bob Davenport)一角,他的上一部電影作品是《鐵血教練》(Coach Carter)。
錢寧-塔圖姆的搭檔,劇中的女主角諾拉的扮演者珍娜-迪溫(Jenna Dewan)是專業舞蹈演員出身,曾在吹牛老爹(P-Diddy)、珍妮-傑克遜(Janet Jackson)和瑞奇-馬丁(Ricky Martin)等音樂巨星身邊擔任伴舞。豐富的舞台和音樂電視中的表演為她後來的演藝之路奠定了基礎,幸運的她首度觸電就獲得超自然驚悚片《塔瑪拉》(Tamara)中的女主角片約,她的《情舞師生》(Take the Lead)也是一部舞蹈題材影片。
而劇中的另一位主演瑞切爾-格里菲斯(Rachel Griffiths)是澳洲明星。她於1994年主演的影片《穆麗爾的婚禮》(Muriel's Wedding)令出生在澳洲的瑞切爾一夜成名,並一舉獲得澳洲電影學會的最佳女配角。其實此前她已經主演過《Barbie Gets Hip》和《Secrets》等影視作品,小有名氣。十多年的演藝生涯中,她主要的電影作品有《我最好朋友的婚禮》(My Best Friend's Wedding)、《我兒狂熱》(My Son the Fanatic)、《美國毒梟》(Blow)等。

❸ <風流才子 The Libertine>Johnny Depp主演的 這個電影如何理解

這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
作為一部由英國投資拍攝的反映英國歷史的電影,影片卻選擇了由一名美國演員——約翰尼.德普主演。影片開篇的一片黑暗中,音樂緩緩響起。突然間音樂停止,傳出了德普低沉桀驁的聲音。他坐在死灰色的燈光下飲酒,帶著冷酷鄙夷的神情用向觀眾宣告:「讓我在最開始就老實告訴你吧,你一定不會喜歡我的。所有的男人將會嫉妒,所有的女人將會厭惡。你現在不會將來更不會接受我。女士們,你們聽著,我准備好了,一直都是。這不是什麼吹噓或誇耀,而是鐵錚錚的事實。我會把一切都講出來,你會看見我講出來,然後嘆息。請不要,這會給你帶來麻煩。你不如遠遠看著,然後做出你自己的結論。否則你會無法自拔。先生們,請不要絕望。你們也不會被冷落。那些警告對你們也適用。在我講完我的故事之前抑制住你們的激情,但之後當你們做愛時——你們一定會的,我堅信,不要讓我失望。我要你們在做愛時,想著我的故事,去感覺,我從前的感覺,我現在的感覺,去思考,這快感是他從前所感受過的嗎?他的快感會更強烈嗎?是不是有些事情,讓你覺得終生後悔?以上這些,就算是我的開篇宣言,沒什麼寓意也不故作謙虛,我想你們也沒准備聽這些。我叫約翰.威爾莫特,羅切斯特伯爵二世。我不希望你喜歡上我。」
可以說這是非常狂悖的設計。這不僅僅是為了表現主人公的傲慢與放肆,這也是導演對觀眾的戲謔。借德普之口,在影片的開始就要求觀眾與自己保持距離。彷彿是在嘲諷,又像是輕蔑,似乎導演就是准備自說自話,既不相信觀眾能夠理解,也不願意讓觀眾理解。
然後影片正式開始。
第一個畫面就奠定了影片的影像風格。灰白昏暗的燈光,有歷史片獨特的沉重感。但之後就會發現,這樣的色彩同時反映了主人公內心以及整個時代的蒼白。查爾斯二世與他的一眾臣子從遠處走進,消除了觀眾因為剛才德普的宣言產生的疏離感,從而進入了這個故事的敘事。
但事實是,導演依舊不想講一個平易近人的故事。影片的語言風格接近戲劇。經常是大段歇斯底里的咆哮,或者類似內心獨白的自言自語,以及演說一般的華麗長句。即使是簡短的對話,也都處理的極有深意。這可能是因為主人公是一位戲劇作家,而影片中大量情節發生在舞台上。但其實使用這種語言方式依舊是為了保持與觀眾的距離,使影片愈加晦澀難懂。
毫無疑問,德普是這部影片的靈魂所在。雖然最初選擇他來飾演羅切斯特二世可能有商業方面的考慮。但特普的確完美地把自己與主人公結合在一起。許多他所特有的表演技巧——比如眼神迅速的游移,嘴角神經質的抽搐,蔑視而性感的冷笑等——在這部影片中都成為了羅切斯特二世的一部分。而在影片末尾,羅切斯特伯爵二世患上梅毒,容貌醜陋肢體殘疾的時候,德普更是將他的絕望瘋狂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果沒有德普,將無法想像這部影片的樣子。
德普所扮演的羅切斯特二世,是一個痛恨他所處的時代進而痛恨所有人的天才詩人。他身陷在一個道德敗壞、慾望橫行的時代。人與人的交往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關系,或是互相成為發泄慾望的工具。他鄙視宗教,無視王室的尊嚴,甚至家庭的倫理都會被他調戲。這樣一個人註定是要把自己脆弱絕望的內心深深埋藏起來的。整部影片既然是講述羅切斯特伯爵二世的人生,也自然的陷入了陰沉的基調。
德普之所以能夠有這樣成功的表演,是因為他與羅切斯特二世很多地方有著共同點。他們同樣是舞台上偉大的藝術家,同樣的為觀眾所崇拜,為評論家所非議,他們都是孤獨的嫉世者,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們。觀眾在台下看他們表演,他們也在冷冷的看著觀眾。對於他們來說,舞台才是真實的。而台下的世界,以及那些愚昧的觀眾,才是荒誕的。
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導演的野心。這部影片根本不是一部讓人「觀賞」的影片,它更像是導演的自我表達。導演在以這種狂妄的方式向16世紀的那個男人致敬,同時也是在向眼前的這個時代發出挑戰。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影片上映後被一些評論家詬病,所想表達的東西大多,以至後半段節奏失衡。可能的確是這樣,影片中戲劇沖突不斷,人物總是處於一種瀕臨崩潰的瘋狂狀態。這也許是導演不考慮觀眾感受的負面結果。
在我看來,影片中有兩個場景應當格外注意。一個是羅切斯特二世孤獨地行走在霧氣彌漫的倫敦時,導演使用了類似羅切斯特主觀鏡頭的拍攝方式。畫面中是隱藏在霧氣里的男女縱欲的淫盪場面。而羅切斯特二世的神情則是迷茫恍惚。這是影片中少有的直接反映主人公內心世界的場景。畫面所反映的不再是現實的世界,而是羅切斯特二世所理解的上流社會。「我喝了很多酒,想破了頭皮,為了尋找黑夜裡的一絲燈光。終於決定走進聖詹姆斯公園去冷靜一下自己的頭腦。盡管有著輝煌的盛名,這里已經是污穢不堪了。在那些陰暗的樹叢中,充斥著強奸和亂倫。」內心獨白的使用,揭示了羅切斯特二世的苦悶與無助。鏡頭給到羅切斯特二世的面部特寫,並繼續前推直至模糊。背景音樂一直持續到下一個場景。先是油畫的特寫,然後緩緩拉開。羅切斯特二世與妻子正在作家族畫的模特。此時音樂停止,而羅切斯特二世的神情也重新恢復到對其他人的不屑。
另外一個能夠直接表現主人公內心世界的情節就是羅切斯特二世被捕後回到家中。此時他已經身患梅毒,皮膚潰爛,雙腿殘疾。僕人把他抱到椅子上後,他怒吼:「drink!drink!」在僕人離開後,小便失禁的羅切斯特二世徹底崩潰,蜷縮在椅子上掩面哭泣。但聽到妻子的腳步聲後迅速的坐起,咬牙做出兇狠的表情。鏡頭先是他的面部特寫,接著緩緩搖到小便失禁的襠部,又繼續搖到濕了的地板,然後向上重新搖到面部。一個鏡頭就把羅切斯特二世痛苦掙扎的心理變化表達出來。在他與妻子爭執的時候,鏡頭不斷的正反打,展示了兩人之間的厭惡、痛恨與愛。最後羅切斯特二世撲向妻子想要搶奪酒瓶摔倒在地。畫面由之前的近景切成中景,看到羅切斯特二世倒在妻子懷中啜泣,完整的表現了兩人之間錯縱復雜的感情。
影片從始至終都籠罩在灰濛蒙的霧氣中。一方面是為了表現當時倫敦的特點,另一方面也渲染了低沉悲涼的情緒。泥濘的路面,骯臟的街道,隨處可見的老鼠,不僅僅是還原當時的倫敦,也是在象徵污濁的社會。在這樣的環境中,無論是劇中人還是觀眾,都看不到希望。
影片結尾羅切斯特二世死去時,鏡頭切到旁邊的親人,畫面變成黑白色,同時歌劇音樂聲響起。下一個鏡頭重新變成彩色,羅切斯特二世躺在病床上,女主角走入畫面。她正在戲院里演繹羅切斯特一生的故事。鏡頭跟隨著她移動:「他用他的魅力玩弄著那些處女,更讓周圍的人為他感到驚奇。」鏡頭360度旋轉,從舞台上的演員掃過後台,然後拍攝到台下的觀眾。他們面色凝重,紛紛起立鼓掌。國王與其他作家也在其中。但是並沒有掌聲,僅剩下歌劇貫穿始終。在這一刻,影片中的舞台終於與觀影的舞台融為一體。觀眾彷彿是電影中台下的觀眾,而影片中台下的觀眾彷彿也在劇院的舞台之上。觀眾終於發現原來這部高傲的電影造詣深入了自己的靈魂,而它也在最後時刻允許了觀眾進入它的世界。
歌劇聲里,德普重新坐在了一片黑暗中:「終於,他躺下了。病床上的皈依者,一個虔誠的浪子。什麼也不能做,不是嗎?我要飲盡天下所有的美酒。對於耶穌,我是不敬的。我漫無目的地在這塵世里走著,抬頭看看天,有好多天使在舞蹈。那麼?你現在喜歡我嗎?你現在喜歡我嗎?你現在喜歡我嗎?你現在喜歡我嗎?……」德普再次端起酒杯,熒幕重新歸於黑暗。
相信在德普反復輕聲的問著「do you like me now?」時,每一個觀影的人都會沉默不語。這的確是一部特別的影片,彷彿始終高高在上,不願接近觀眾。但最終所有人都會被他打動。而這,大約就是他最特別的魅力了吧。

說實話,這是我抄來的..........

❹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說得是一個英國流浪歌手 跟一挪威女子相愛 最後被承認的故事

曾經Once (2006)
影片資料

國家/地區: 愛爾蘭
類型: 劇情 / 音樂
片長:85 min
分級: USA:R
對白語言: 英語
發行公司: Irish Film Board ...更多>>
官方網站: Fox Searchlight [us] ...更多>>
更多中文名:
曾經擁有
一奏傾情.....香港譯名
曾經。愛是唯一.....台灣譯名
我們可能經常會在地鐵站、天橋上看到彈著吉他賣唱的藝人,也許是現代城市的生活步伐過於快節奏了,我們大多數時候只是輕輕一瞥然後繼續行色匆匆,甚至沒有時間琢磨一下自己剛剛聽到的是什麼歌……這個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就是一名在街頭賣藝的小夥子,地點則切換成了愛爾蘭的首府都柏林。他是與眾不同的,不會彈奏那些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以賺觀眾緣,反而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中無法自拔,絲毫不會受到身邊環境的打擾,幾乎要與城市一角的黑暗與晦澀融為了一體。
然而這一切,都在一個傍晚發生了變化。當男孩猛然發現一個女孩站在自己面前、瞪著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自己時,他並不知道她站在這里有多久了……當時他正在彈奏一首特別好聽的歌曲,那是他自己創作的,為了紀念一段傷心的往事。女孩發現了男孩詢問的眼神,突然發問:你是不是曾經心碎過,所以為她寫了這首悲傷的歌?賣藝的男孩嚇了一跳,他從沒見過這么大膽的女孩,但是他自己也承認,這個女孩看透了他的心。隨著交談的深入,女孩得知男孩白天的工作是吸塵器的修理工,她興奮地大叫了一聲--她正好有一台壞掉的吸塵器需要維修。
兩天以後,她將吸塵器拿到男孩父親開的修理店中,女孩告訴男孩,自己是來自於捷克的移民,雖然平時以賣花女的形象示人,其實她一直沒有放棄古典鋼琴的演奏。可是她太窮了,根本就買不起鋼琴,於是有一位好心的樂器行老闆,允許她每天在午飯時間去他的店裡彈奏一個小時的鋼琴……女孩將男孩領到她媽媽的家裡,男孩驚訝的發現,女孩還有一個兩歲的女兒,是一個單親媽媽。
在女孩每天都要消磨一小時的樂器行里,她和男孩第一次有了共同演奏的機會,他是主彈,而她是伴奏。男孩發現女孩在伴奏方面的天分極高,當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森的音樂從她指尖流淌出來時,再配以那柔軟、脆弱的嗓音,竟然一下子變成了一首偉大的伴奏曲--男孩在女孩的啟發下,創作靈感如泉水般湧出,而愛情,也隨之萌芽,男孩知道,自己找到了靈魂的另一半。後來,一名貝斯手和一名鼓手分別加入到男孩和女孩的行列中,他們組成了一個樂團,可惜由於成員的默默無聞以及低下的社會地位,他們無故受到一位知名音樂製作人的嘲諷。然而,僅僅過了幾個小時,這個以男孩為中心組建的樂團就改變了那位音樂製作人的態度,最終獲得了相應的尊重。

❺ 夏雨演的電影有一女主角叫若是什麼電影

感情生活
簡介:音樂人小柯和馬驪若是來自南方某小鎮的一對情投意合的戀人,兩人懷揣著對藝術的夢想來到北京。對音樂執著的小柯一直懷才不遇,生活的拮據讓他不得不四處打雜工,甚至還處處遭人欺辱,這時姚星彤飾演的若尚在校園,她偶遇明道飾演的來大陸尋找創作靈感的台灣畫家廣末,校園 里的朝夕相處,讓廣末對這個南方女孩若產生了好奇,並邀請若做了他的人體彩繪模特。
生活的無奈夏雨飾演的小柯在朋友的介紹下結識了唱片公司的女老闆,為了發行自己的音樂在利益的牽引下,小柯背叛女友若與女老闆開始了不倫之戀,但最終被若發現,萬念俱灰下,若投入了廣末的懷抱,校園中兩人甜蜜的出雙入對,後悔莫及的小柯要努力挽回這段戀情,由此與明道展開了一場愛情的爭奪之戰,然而結局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❻ 這個女模特叫什麼

凱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1985年3月26日出生於英國密德塞克斯郡,英國女演員。凱拉·奈特莉在孩童時已經開始其演藝事業。2003年在迪士尼電影《加勒比海盜》中擔任女主角走紅。2005年主演改編自簡·奧斯汀小說的同名電影《傲慢與偏見》,並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2007年與詹姆斯·麥卡沃伊合作劇情片《贖罪》,獲得第65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2012年與導演喬·懷特三度合作《安娜·卡列尼娜》。2013年主演音樂電影《歌曲改變人生》。2014年參演《模仿游戲》,並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2015年參演的《絕命海拔》在中國上映。中文名凱拉·奈特莉外文名Keira Knightley別名Keira Christina Knightley國籍英國星座白羊座血型O型身高170cm出生地英國,英格蘭,密德塞克斯郡,特丁頓出生日期1985年3月26日職業演員畢業院校Esther College代表作品《加勒比海盜》《傲慢與偏見》《贖罪》《安娜·卡列尼娜》《模仿游戲》主要成就第78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第87屆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第63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第65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第72屆金球獎最佳女配角提名丈夫詹姆斯·萊頓

❼ 香奈兒和時尚先鋒香奈兒是同一部電影嗎

不太清楚你說的香奈兒是哪個,是《香奈兒和斯特拉文斯基》么?如果是的話,那這部電影和《時尚先鋒香奈兒》的確不是一部。

《香奈兒和斯特拉文斯基》是由安娜·穆格拉利主演的,她為香奈兒的成衣和配飾單元做了七年的模特呢。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可可·香奈兒與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愛情故事。

《時尚先鋒香奈兒》就比較有名啦,是奧黛麗·塔圖演的,主要講了香奈兒的成名前奮斗史。

❽ 德國有哪些音樂片值得一看

1.《布達佩斯之戀》

該部音樂電影講述了德國音樂史上一段著名的三角戀,德國著名音樂家舒曼和其妻子克拉拉及青年音樂家布達姆斯的一段愛恨糾葛。在十九世紀的德國,受到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和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響,社會中充滿了人文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氣息,著名音樂家舒曼和其妻子克拉拉也住在這里,貧窮少年布達姆斯仰慕舒曼,帶著自己的作品來到這里。舒曼被布達姆斯的天賦所打動,邀請他在家裡住下。初始,布達姆斯和舒曼一家相處極為愉快,但後來他發現自己愛上了自己的師母,為了斷絕這段戀情,布達姆斯選擇了離開。

閱讀全文

與模特與音樂是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語電影海上鋼琴師經典台詞摘抄 瀏覽:935
藍光電影pt網站 瀏覽:315
胖女孩子的愛情電影 瀏覽:561
泰國高分電影院 瀏覽:191
我坐公交車到電影院英文怎麼說 瀏覽:331
再見螢火蟲電影觀後感作文 瀏覽:810
男人十大必看熱血電影 瀏覽:263
法國電影主要風格 瀏覽:159
電影院魯信 瀏覽:263
天才少女電影英語觀後感 瀏覽:951
2017網路大電影8月排行 瀏覽:344
朱莉演動畫的電影大全 瀏覽:843
高清字幕電影下載網站推薦 瀏覽:304
電影大全搜狐視頻 瀏覽:653
電影僵屍照片大全真實照片 瀏覽:892
種族歧視黑人鋼琴家電影名字 瀏覽:404
什麼是美國電影 瀏覽:344
狗的名字叫嗨皮電影 瀏覽:492
007電影免費網站 瀏覽:421
南京德基二期電影院怎麼走 瀏覽: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