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歌曲有哪些
1.《抗敵歌》(韋瀚章、黃自詞,黃自曲)
2.《旗正飄飄》(韋瀚章詞、黃自曲)
3.《前進歌》(田漢詞、聶耳曲)
4.《畢業歌》(田漢詞、聶耳曲)
5.《義勇軍進行曲》(田漢詞、聶耳曲)
6.《新編「九一八」小調》(崔嵬詞、呂驥曲)
7.《救國軍歌》(塞克詞、冼星海曲)
8.《救亡進行曲》(周剛名詞、孫神曲)
⑵ 如何評價義大利電影《戰爭中的愛》
《戰爭中的愛情》大團圓式的結局雖然顯得不那麼大師,不過到是讓我們這些凡人從主角得償夙願的經歷中感受到了些許快感。
俄羅斯的戰爭電影的畫面總是充滿油畫般的質感,這是比較養眼的,片中對幾個主要人物的刻劃還是時不時閃現一些亮點的,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對蘇軍和德軍兩個陣營中人物的刻劃至少不像我國的抗戰片中那麼標簽化、臉譜化,這種刻劃方式為電影的真實性加分不少。
其實,這個片子,雖然戰爭場面不少,但比起男女主人翁的愛情經歷來說,所有戰爭的戲份只能退到了背景的成分里,影片真正的主線是表現一個歷經風雨的愛情故事,只是這個故事正好發生在戰爭期間罷了,而戰爭的背景更強化了這個故事的動人之處,僅此而已
⑶ 如何評價義大利電影《戰爭中的愛》
《戰爭中的愛》一個關於戰爭、自由、愛和黑暗歷史的故事,拍的諧謔而充滿溫情。不事煽情,義大利骨子裡洋溢的浪漫自然流淌,更有太多意想不到的微妙橋段讓人會心一笑。其實結局是悲劇的,只是悲中又帶著喜。每個民族都有反思歷史的方式,這部電影也許代表義大利的那種。
⑷ 求一部尼古拉斯凱奇的電影名
柯萊利上尉的曼陀林
主要演員
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Captain Antonio Corelli
佩內洛普·克魯茲 Penélope Cruz .....Pelagia
約翰·赫特 John Hurt .....Dr. Iannis
克里斯汀·貝爾 Christian Bale .....Mandras
劇情介紹
希臘的塞佛羅尼亞島毗鄰地中海,風景如畫,宛如田園小詩一般的純美恬靜,以捕魚為業的居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他們與世無爭,淳樸善良。但是,這樣一個美麗的小島卻終究無法隔絕戰爭的影響,二戰開始後不久,駐扎進這里的義大利士兵就打破了島上的寧靜祥和。
安東尼奧·柯萊利(尼古拉斯·凱奇)是這支部隊里的一名上尉軍官,雖然身為軍人,但他仍保有著浪漫的天性和非凡的品味,尤其對音樂情有獨衷,為了排遣軍營生活的孤寂,柯萊利隨身帶著一把曼陀林琴,彷彿只有在琴聲的懷抱里,他才能忘記身在異鄉的孤單和戰爭帶來的巨大壓力。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叫佩拉吉婭(佩內洛普·克魯茲)的當地姑娘闖入了柯萊利的世界,佩拉吉婭是漁村的醫生之女,寬廣迷人的地中海賦予她美麗優雅的儀表和堅韌執著的性格。在最初的相處中,兩人都感覺和對方格格不入,但是很快,柯萊利天籟般的琴聲便令佩拉吉婭神往不已。
這時,佩拉吉婭的未婚夫,本地漁民曼德拉斯(克利斯汀·貝爾)加入了希臘游擊隊陣營,奔赴前線抗擊意軍,曼德拉斯走後,佩拉吉婭和柯萊利之間的情誼有增無減,姑娘典雅的氣質和不凡的智慧慢慢俘獲了這位義大利上尉的心,盡管戰爭日益臨近,但是兩人的感情仍迅速地增長著,被戰爭封閉的柯萊利開始融入小村子淳樸簡單但是快樂平和的生活中,而這一切又令他開始懷疑起這場戰爭的意義究竟何在。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而戰爭會湮滅一切美好的事物--包括愛情。柯萊利和佩拉吉婭不得不作出最後的抉擇,是選擇對各自祖國的忠誠還是選擇對方的愛情?如果選擇了後者,他們註定將要面對全然不可預知的未來和無止境的奉獻犧牲……
片中有許多義大利民歌的男聲合唱,別具風味,特別是那首膾炙人口的《桑塔·露琪亞》,引出了無數人對過去的回憶。
因此,就音樂而言,這部影片也是極有建樹的。同時,該片也通過對表現音樂的美好,義大利人熱愛音樂,熱愛和平的性格反襯了戰爭的殘酷,納粹的可惡。
望採納~
⑸ 求戰爭影片中悲涼的背景音樂
歌曲名:
試聽地址:http://a8.ent.tom.com/player/jump.php?songid=222333
介紹:俄國戰歌
中文歌詞翻譯: ?鞞榳E!P
為了 截??R籡?
鷾4灛
⑹ 求幾首澎湃振奮人心適合打鬥的音樂
您好!
我的解答如下:
家庭教師——聖戰 家庭教師——立ち上がる仲間達 酷狗上有下載的~
亡靈序曲 雖不是讓人很激動 沒有巨大的聲音 但這音樂能讓人熱血澎湃
The Mass(彌撒)傳說是"德國黨衛軍第一裝甲師軍歌",其實是取自法國樂隊Era《TheMass》專輯,曲子融入了濃郁的詩班風格,低音兇猛,聲場開闊,旋律很吸引人,音樂性和音響性都十分出色。
The Celtic Experience體驗凱爾特,作者蘇格蘭音樂先鋒WilliamJackson,蘇格蘭風笛開場,聽起來象起穿著裙子在清冷的蘇格蘭草原上獨自行走,《勇敢的心》背景音樂。
He's a Pirate他是海盜,作者Klaus Badelt,(漢斯·季默的老鄉)加勒比海盜電影中黑珍珠號的詛咒(Pirates of theCaribbean: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中的插曲,整個音樂慷慨激昂。
Battle Without Honour or Humanity人性的戰爭,作者是小日本TomoyasuHotei,被用在多部電影背景音樂裡面,包括殺死比爾,還有最新的真人電影版《變形金剛》。建議聽強勁版本,能聽出金屬的那種感覺來,超憾。
goodbye ******再見**,這個大家再熟悉不過了,無間道黃SIR從樓上掉下時的背景音樂,飄盪在空氣中的憂傷的低吟女生,似乎是義大利或法國的音樂,但出處不詳細。
conquest of paradise征服天堂,是著名希臘音樂大師Vangelis專為影片《1942》編的配樂。但大家一定也很熟悉,港片《暗戰》有用到過,還有《士兵突擊》中好象也有用過,很悲壯,康慨赴死的意味,有點前蘇聯一些音樂的風格。
Clubbed to Death駭客帝國I中的第四首背景音樂,老牌電子配樂大師RobDougan精典曲目之一,曲子相當精彩,一氣呵成,聲聲不息。Rob1965年出生於悉尼,隨後他又為駭客II配樂。
Main Theme Pride FC格鬥大賽的主題音樂。Pride FC全稱Pride Fightingchampionship,創始自1998年,其雛形是日本的ValeTudo格鬥大賽。這首曲子便是這個比賽的主題曲。作者是日本的TakanashiYasuharu。從音樂中能夠聽出來出拳重擊、氣勢如牛和緊張的那種感覺。
hello zepp此曲出自著名恐怖電影《電鋸驚魂》,作者CharlieClouser,大家可能不熟悉,他曾為《天生殺人狂》《生化危機》等等電影都配過樂,很受劇片導演器重,成為其御用編曲。曲子也是超冷,透著奪人心魄的緊張氣氛。
祝樓主聽得高興!望採納!
雲軒參上!
⑺ 羅馬帝國戰爭電影的背景純音樂有哪些
電影《角鬥士》原聲大碟曲目,漢斯·季默作曲,非常經典,以古羅馬為背景。
Barbarian Horde
⑻ 10部必看經典二戰電影推薦
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二十世紀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在不同的時期被不同地區的藝術家以不同的表述方式搬上了銀幕。從二戰打響到二十一世紀,在許多國家裡,電影行業從來也沒有中斷過對二戰類型影片的拍攝。好看的二戰電影有哪些?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10部必看經典二戰電影,一起來看看吧!
10 帝國的毀滅
年代:2005年
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
國籍:德國
戰爭啟迪:所有戰爭的實相都是人性善惡的對立,而勝利則永遠屬於正義的一方!
《帝國的毀滅》是第一部正面描繪希特勒的紀實性歷史反思影片。影片從希特勒身邊最後一任速記員的視角出發,以平實、客觀的立場展現了這位戰爭狂人是如何在掩體中度過生命的最後12天。
如同本片希特勒的扮演者布魯諾·岡茨的著名影片《柏林蒼穹下》,《帝國的毀滅》自上映之日起就成為各大媒體的關注對象,而隨之而來的便是巨大的爭議和非議!許多觀眾認為,《帝國的毀滅》對希特勒的描寫過於人性化,有美化納粹之嫌,不過也有為數不少的電影專家對這部冷靜客觀、以人文主義表現手法拍攝的電影盛贊有加。雖然再怎麼客觀的重現也無法與真實的歷史劃上等號;再理性的影視作品也難免夾雜著主創人員的感性色彩,但是我仍舊願意相信《帝國的毀滅》里所說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因為它代表著一種人性的回歸,雖然這種回歸貌似遲了些、晚了些。但如果連戰爭狂魔希特勒都會懺悔,那麼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能夠戰勝人性中唯美、真善的光芒和力量?所有戰爭的實相都是人性善惡的對立,而勝利則毫無疑問的永遠屬於正義的一方!
9 鬼子來了
年代:2001年
導演:姜文
國籍:中國
戰爭啟迪:不懂也不願參與戰爭的百姓卻要付諸最為慘痛的代價,這就是戰爭最為可悲、可嘆之處!
二戰之火燒遍全球,徳意日軸心國在全世界范圍內瘋狂的發動著令人毛骨悚然的侵略戰爭。在亞洲中國成了主要戰場,日軍的鐵騎已經踏上了這片肥沃的土地,但朴實憨厚的平民百姓卻全然不知這一切都意味著什麼?不懂也不願參與戰爭的百姓卻要付諸最為慘痛的代價,這就是戰爭最為可悲、可嘆之處!《鬼子來了》就是這樣一部忠於事實、忠於寫實、忠於客觀反映的一部以二戰亞洲戰場為背景的優秀影片。
8 虎口脫險
年代:1966年
導演:傑拉爾·烏里
國籍:法國
戰爭啟迪:拂去陰霾,讓陽光、快樂和時間帶走一切吧!
《虎口脫險》,一部經典的喜劇片,法式喜劇藝術的集大成者,一部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另類二戰題材電影。換言之,《虎口脫險》簡直是一個奇跡!不同於《美麗人生》那般黑色喜劇和濃情**,《虎口脫險》真真正正的被法國人賦予了輕松、詼諧和幽默。傑拉爾·烏里與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費耐斯聯袂為世界影迷奉上了一份永遠的精神大餐。在校聲和歡愉的同時,《虎口脫險》讓無數人擺脫了二戰因所帶來的傷痛和苦難,似乎《虎口脫險》在傳達一種無比堅定的信念,那就是:陰霾終將過去,希望必將到來!向前看,陽光依舊燦爛;鼓起勇氣,讓快樂充滿生活!
7 英國病人
年代:1996年
導演:安東尼·明格拉
國籍:英國
戰爭啟迪:硝煙無情,人間有愛!
1996年第六十九界奧斯卡頒獎晚會上,這部由著名英裔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執導的《英國病人》一舉奪下九項大獎!可以說,《英國病人》是上世紀末戰爭愛情題材影片中的登峰造極之作,亦是繼《亂世佳人》、《魂斷藍橋》、《音樂之聲》後最出色、最深刻、最令人難忘的戰爭愛情影片了。片中的“英國病人”只是一個簡單的代稱,而影片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了一段盪氣回腸、雋永難忘的愛情故事。
愛令辭世的人永遠被我們銘記,愛令活著的人更加珍視美好的生活與陽光!愛令我們勇敢面對生命的困境與痛苦,使我們不斷的相信戰火與硝煙終會散去,和平與光明必將到來!《英國病人》,InMemoryLove Lives Forever!
6 桂河大橋
年代:1957年
導演:大衛·里恩
國籍:美國
戰爭啟迪:珍愛生命,遠離戰爭!
《桂河大橋》堪稱電影史上最為經典的反戰影片之一,該片在當年的奧斯卡上獲得了諸項提名並最終榮膺了最佳影片獎,從此導演大衛·里恩揚名立萬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近代電影大師!
《桂河大橋》是那種可以看上幾百遍的影片,而且每一次看時都會像第一次那樣震撼人心。大部分戰爭電影都會在“正義”和“邪惡”問題上糾纏不清,但《桂河大橋》巧妙地迴避了大是大非,從戰爭中的個體人性的角度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和升華。從表面上看,《桂河大橋》並無特長且波瀾不驚,但在骨子裡《桂河大橋》卻充滿了令人心潮澎湃的**和魅力。難怪大衛·里恩會在奧斯卡的領獎台上感慨頗深的說道:沿著這座大橋,沒想到我來到了奧斯卡的頒獎台。
5 拯救大兵瑞恩
年代:1998年
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國籍:美國
戰爭啟迪: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拯救大兵瑞恩》無疑是1998年最為重要的一部戰爭片。電影奇才斯皮爾伯格再次執導二戰類題材影片,相比起五年前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為生動、更為復雜的營救行動。主角不再是德國商人,被營救者也由猶太人改變為普通士兵,不過我們很難不去拿《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的名單》相對比!影片伊始在墓地的場景很容易便令人想起《辛德勒的名單》結束時同樣是在墓地的場景,似乎斯皮爾伯格在刻意傳承著自己對戰爭、人性和死亡的一種獨特理解。而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導演更是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尖銳而敏感的問題。那就是在生命與命令面前,孰輕孰重?這恐怕是一個士兵很難回答的問題,這也似乎是在一場罪惡的戰爭中始終都無以迴避的一個問題。
4 美麗人生
年代:1998年
導演:羅伯特·貝尼尼
國籍:義大利
戰爭啟迪:不論何時,永遠笑對人生!
這是一部超越常規的黑色喜劇片;一服醫治戰爭創傷的最佳良葯;一部擁有著溫暖質感、自然清新、生機盎然的經典二戰題材影片!與《辛德勒的名單》有所不同,義大利國寶級男星羅伯特·貝尼尼所自編自導自演的《美麗人生》全篇不帶有一絲一毫的血腥和殘酷畫面。雖同屬不折不扣的二戰題材影片,但很明顯《美麗人生》與許多現實主義經典作品站在了截然相反的立場之上。整部影片都在輕松詼諧的氣氛中進行,義大利式的浪漫主義完完全全的讓我們規避了殘酷的戰爭實相。即便是納粹集中營的恐怖氣息也未能使該片蒙上任何陰影。或許,相比起《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師》、《拯救大兵瑞恩》來說,《美麗人生》才真是那些曾親歷二戰者在心靈上最適當的一次修復、一次理療、一份慰藉和一份滿含人性的祝福和關愛!
3 鋼琴師
年代:2002年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國籍:波蘭
戰爭啟迪:人性就像琴鍵,有黑亦有白!
《鋼琴師》,迄今為止最為客觀真實且最具文藝氣息的一部二戰題材影片!話說十餘年前,斯皮爾伯格曾將《辛德勒的名單》的劇本遞交到波蘭斯基的手中,寄希望於這位曾經親歷過二戰的猶太藝術家能將《辛德勒的名單》拍成一部偉大的電影。但羅曼·波蘭斯基婉言拒絕了老友的好意,而理由卻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實在不敢回憶、不敢面對那段殘忍而恐怖的經歷和記憶!而十餘年後,年近古稀的波蘭斯基終於鼓起了勇氣、提起了攝像機向我們娓娓道來那段充滿血腥、充滿眼淚與嚎叫的華沙故事。
對於戰爭的描寫《鋼琴師》做得非常成功,羅曼·波蘭斯基對影片的駕馭能力在該片中亦體現的淋漓盡致。人性善惡、堅強與懦弱的交織在波蘭斯基游刃有餘的掌控下顯出了黑暗而深沉的本色。《鋼琴師》在風格上力求寫實、力求還原歷史真實,而在感情上卻真摯飽滿、洋洋灑灑、催人淚下。殘暴的戰爭與優雅的鋼琴永遠是最不和諧的兩個音符,但在羅曼·波蘭斯基天才般的指揮下,它們卻配合出最令人震撼驚愕的奇特效果。或許是因為波蘭斯基曾親身經歷過二戰的原因吧,他的《鋼琴師》更像是警示世界、反思人性、救贖自我、安撫靈魂的一部人性戰爭電影!
2 辛德勒的名單
年代:1993年
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國籍:美國
戰爭啟迪:救一人就等於救全世界!
在所有與二戰有關的電影印象中,《辛德勒的名單》絕對是最為難忘的一抹黑白色記憶!在第66屆奧斯卡上,《辛德勒的名單》依據囊獲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配樂等七項大獎,可謂二戰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蓋世經典作品!
在社會主義思想誕生的地方卻首先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在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組織進行恐怖的種族滅絕行動的時代卻也存在著像奧斯卡·辛德勒這樣偉大的仁人志士。《辛德勒的名單》一片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著一種復雜人性的矛盾對立和終極沖突。是安逸享受財富所帶來的榮華富貴,還是傾其所有盡到一個人應盡的義務?很明顯,奧斯卡·辛德勒無畏的選擇了後者。在那充滿迫害、充滿死亡威脅的恐怖時期里,辛德勒散盡家財以工廠為依託保護了1200名猶太人的性命和安全。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世人的尊重,也證明了人性的光輝和偉岸。在西方世界講究“救一人就等於救全世界”;在東方國度講究“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辛德勒的名單》自誕生之日起就註定了不僅僅屬於好萊塢、也不僅僅屬於美國和西方社會,而是屬於全世界、屬於全世界每一寸曾燃燒過二戰之火的土地!《辛德勒的名單》是全人類正視二戰、反思二戰、崇暢人性、拒絕戰爭共同的文化瑰寶!
1 最長的一日
年代:1962年
導演:拉里·佐納克
國籍:美國
戰爭啟迪:黑暗終將過去,D日終將到來!
1944年6月6日,這是改變世界的一天!我們**慣性的稱之為D日!在65年前的這一天,盟軍與德軍在法國的諾曼底海灘展開了一場血雨腥風的海上登陸戰斗。時隔18年,一部全景再現、真實描刻那紅色一日的電影展現在了全世界觀眾的面前。它就是《最長的一日》!
《最長的一日》客觀、細膩、真實的從盟軍和德軍兩個角度再現了這對人類歷史起著重大轉折性意義的一天,此片也堪稱世界戰爭紀實類題材的巔峰之作。與此同時,其對戰爭的理解、反思、以及無與倫比的震撼效應直至今日仍未褪色。《最長的一日》也超乎了電影的范疇成為了人類歷史長河中一份彌足珍貴的思想財富。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黑暗終將過去,D日終將到來!當二戰度過了1944年的6月6日後,全世界也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下一頁是經典二戰電影推薦
⑼ 在教父2的第24分鍾有一段很歡快的音樂是一個老頭子叫30位樂師演奏的,說是一首義大利民歌。
名字是Amarcord 作者是Nino Rota 網路就可以找到
Nino Rota 1911年12月3日出生在義大利米蘭的一個音樂世家裡,他的父親是Nino Rinaldi。Nino Rota在很小的時候便顯現出極大音樂天賦,早期他就讀於羅馬哥斯達尼加音樂學院,他做的第一首較專業的曲子"L'infanzia di San Giovanni Battista"便在米蘭和巴黎得到演奏,而那時他僅有12歲。
後來他又在費城柯蒂斯音樂學院,米蘭大學,義大利國立巴力音樂院進行進一步深造。並在20世紀40到50年代為一些歌劇,芭蕾舞劇作曲,其中包括:"Ariodante", "Torquemada", "I Due Timidi", "La notte di un Neurastenico" , "Aladino e la Lampada Magica"。
Rota1933年受雇於義大利的一些電影公司,開始為電影作配樂,並與Franco Zeffirelli, Luchino Visconti Renato Castellani, Mario Monicelli這些導演進行廣泛的合作.而他與傳奇導演Federico Fellini的合作則最為成功。從1952年的電影"The White Sheik"起,Rota在25年間為Fellini的16部名作譜寫了配樂,其中包括:"La Strada" (1954), "Le Notti di Cabiria" (1957), "La Dolce Vita" (1960), "81/2" (1963), "Satyricon" (1970), "Roma" (1972), "Amarcord" (1973) ,"Casanova" (1976)
其中最為耀眼的則就是《教父》(GODFATHER),以典型的西西里旋律寫出的樂章富含動人的深情。
《教父》第一集的配樂是整個「教父三部曲」的音樂基礎,它由「義大利音樂教父」尼諾.羅塔(Nino Rota)完成。這是一張具有濃郁古典風格的電影配樂,其中的多首曲目彌漫著義大利的西西里風情,而且各種舞曲風格的交融給這張唱片增添不少亮點。尼諾.羅塔以他對義大利民謠的精深理解和過人的音樂天份為武器,寫出了這部十分耀眼的《教父》,當年在提名奧斯卡最佳配樂獎時曾遭人檢舉,說其主題音樂早在他的義大利電影作品中使用過,因而被取消了提名資格。兩年後,尼諾.羅塔以同樣的主題音樂為《教父續集》譜曲,奧斯卡獎卻乖乖的頒了給他,可見本片的氣勢凌人。在《教父》電影原聲帶中,「愛的主題曲」(the love theme,相當的經典!!)早已是一首風靡全球的情調音樂;「邁可主題曲」更以激昂的管弦樂點出了教父次子的悲劇人生;「教父華爾茲」配合父女相擁而舞的場面則最為精彩迷人。
⑽ 戰爭電影中的背景音樂
這種音樂多半電驢上有,可以直接搜索「電影名+原聲大碟」MP3或者APE的格式,裡面都是電影的配樂。比如《勇闖奪命島》的配樂就很牛13,電驢上就有http://www.verycd.com/topics/17630/
原聲大碟
-《鍋蓋頭》(Jarhead)[MP3!]
http://www.verycd.com/topics/68731/
功夫熊貓原聲大碟等等